陆瑛不卑不亢地给韩璋行了礼。

韩璋顿时沉下脸来,“你跟子臣怎么到太原来了。”

闵子臣生怕韩璋责怪陆瑛,急着上前解释,“我们来太原是向父亲禀告过的,而且是明博士举荐…那些棉被和粮食就是书院捐赠,我们押送过来的,我们虽然不能上阵打仗,却也能做些别的事。”

原来那些军资是他们送来的。

韩璋依旧面色不虞,吩咐陆瑛,“你跟着副将去将东西放好,这些东西要有个账目。”

陆瑛立即道:“我会算好各项军需的数目,博士们交代过,这次带来的东西,除了将士们需要的,多余会分发给百姓,韩将军放心,这些我会办周全,不会出现纰漏。”

韩璋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陆瑛的说法。

闵子臣脸上就浮起了得意的神情,他和陆瑛等于过了韩璋这一关。

事情总算没有办砸,回去之后,他也可以向父亲邀功,免得父亲总是数落他。

韩璋挥挥手,“你们去吧。”显然不想留陆瑛在这里说话。

两个人从院子里出来,陆瑛一言不发,闵子臣倒是十分高兴,“到底是你厉害,我那表哥问我一句话,我都会觉得腿发颤,他带兵时间长了,动不动就是训斥的语气…”

韩璋有些考量他的意思,应该是因为琅华的关系。

韩璋这样对他,他心里反而松了口气,韩璋作为长辈对他严苛一些,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也证明韩璋确实将琅华当成了妹妹。

想到妹妹两个字,陆瑛的心像是被烫了一下,如果不是父亲的那句话,他也不会去查许氏,更不会去找被许氏卖了的那两个丫鬟。

没想到这样一查,还真的就让他查出些蹊跷来。

许氏将两个丫鬟卖到了河东两处人家,他找到了当年卖丫鬟的牙婆,一路追到了河东府,结果两家人说了,那两个丫鬟被卖过来不久,就有个老爷花了大价钱将她们买走了。

两个普普通通的丫头,先是被主母卖给了牙婆,而后被倒手去了河东,紧接着又被买走了,这里定然有蹊跷。

他隐隐觉得,只要找到那两个丫头,那些事定然会水落石出。

也许琅华的身世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但是他坚信父亲临死前没有说实话,只要琅华不是父亲与许氏所生,他就会将这件事的实情告诉琅华。

到时候琅华要怎么处置,他都会在她身边,不管她是难过,还是痛苦,他都会让琅华知道,他始终是她的依靠。

这样,或许琅华才会下定决心要嫁给他。

陆瑛忙完了手边的事,天已经黑了下来,整个太原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他信步走在太原城内,却不知不觉地到了琅华的院子外。

院子的门还开着,顾家人正在搬动箱子。

“这是要去哪里?”

听到陆瑛的声音,管事忙转过头来,“陆三爷来了,我们大小姐准备去银州了,明天一早就启程。”

他刚到太原,琅华却要去银州。

陆瑛眉头微微蹙起,向内院里走过去。

小小的院落忽然被照亮了,一个烧起的火球映入众人眼帘,琅华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萧邑一鞭子抽在那火球之上,鞭梢顿时被火点着了。

站在一旁的琅华终于舒展了眉毛,“这就是他找来的东西?这叫什么?”

萧邑道:“听说叫石脂,一旦烧起来很难会被扑灭。”

琅华脸上有了笑容,“那…他这一仗…真的可能会打赢。”论兵力裴杞堂是肯定不如李常显,但是他却比李常显要狡猾的多。

琅华定定地瞧着火球,丝毫没有察觉不远处的陆瑛。

………………………

某人的小宇宙要爆发了吧~

呵呵。

山西陈醋还是不错滴。

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成家立业

琅华先是很难过,现在又很高兴。

就是因为眼前这个燃烧的火球,整个人都欢快起来。

真的就这样容易,随便一个东西就让她眉眼飞扬。

陆瑛站在角落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一直等到火灭了,琅华准备回屋子里去,才看到旁边的陆瑛。

琅华很惊讶。

陆瑛这次和从前不太一样,好像心事重重。

琅华将陆瑛请到屋子里坐下,萧妈妈端来了一杯热茶。

陆瑛抿了一口热水,整个人仿佛才暖和起来,天气不冷,甚至会有些热,可是方才他却觉得凉意遍布全身。

陆瑛放下茶杯,微微一笑看向琅华,“我刚到银州,你就要走,像是躲我似的,早知道你不愿意看到我,我就不来了。”

她当然不是不愿意看到陆瑛。

琅华道:“我今天就准备要走的,来太原之前我就跟兄长说过,只要他来了我就会去银州,银州和安庆…只有胡先生几个人在,我也不放心…”

陆瑛定定地望着琅华,半晌温和地笑出声,“你到银州也是为了卫所?”

其实现在有些事也应该和陆瑛说了。

琅华摇头,“不是,我去银州要去见我父亲。”

陆瑛目光一深,“你说的是顾世叔?他在银州?”

此时此刻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就省去了老乐和裴杞堂有关的细节,将想方设法去西夏接应顾世衡的事说了。

陆瑛站起身来,走到琅华身边,脸上又惊又喜,“顾世叔没有死,老太太一定会很高兴,等世叔回来,你就不用这样辛苦,”说着他顿了顿,“琅华,你年纪还小,身边不应该没有爹娘,如果世叔回来,你就能知道有父亲是什么模样。即便我是庶子,我父亲又是那样的品性,也曾维护过我。”

陆瑛忽然低下头,晒然一笑,“世叔就更会如此,他会好好疼你,即便将来再娶继室,你也是嫡长女,又被老太太当成掌家人养育长大,谁…也及不上你的地位。”

“世叔回来之后,一定想要多留你几年,婚事可能会拖到你及笄之后,”陆瑛眼睛微微一颤,“我会等着你,只要你还愿意嫁给我。”

琅华的手不禁一颤,她没想到陆瑛会说这样一番话,陆瑛眼睛里闪烁着喜悦,是真的在为她高兴。

她一时不知怎么回应。

陆瑛道:“我知道,我父亲、母亲做出那种事,一定已经让你厌恶了陆家,我也曾跟你说过,我会搬离陆家,可如今,我父亲死了,王氏也常年住在庵堂不出门,祖父虽然眼高于顶,毕竟他已经没有精力管家…我不能平白换一个出身,我只能说,无论你什么时候踏进陆家门,陆家掌家大全就握在你手里,你要做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琅华,我们从小就在一起,你明白我的心性,我也了解你…并非盲婚哑嫁,我们就这样互相守着…一直到老,好不好?”

这一幕,没来由地和前世重合在一起。

前世里,陆瑛就这样拉着她的手,将她拥在怀里,温和地跟她说,“我们就这样,互相守着,一直到老,好不好?”

她那时微笑着回他,“好。”

琅华望着陆瑛,这一生,他们真的能像前世一样相互陪伴吗?她现在给不出这个答案,“陆瑛,发生了那么多事,陆家,顾家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像从前,我也不知道我们到底能不能过这一关,我只能答应你,我会好好想一想。”

陆瑛虽然在微笑,眼睛里却是一片痛楚,声音却出奇的温和,“你先去银州,我将这边安排好也过去,我会跟世叔赔礼,请世叔原谅陆家。”

琅华心中一紧,不由自主地道:“陆瑛,你没必要这样,我们…”

陆瑛道:“我想要娶你,这么做是我的本分,也许你年纪小还不明白,男人这辈子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成家立业。”

说完话,陆瑛向后退了两步,“早些歇着吧,明天一早我来送你出城,我身边没带别人,我将程颐给你,他也算见过世面,万一有什么事,还可以帮帮忙。”

陆瑛说完话告辞离开。

琅华回到内室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觉。

为什么呢?

陆瑛向她表明了心迹,她反而有种被逼到绝境必须做出选择的感觉。可是她有什么可选的?嫁还是不嫁,真的就那么难吗?

盐州的城墙在风中摇摇欲坠,铜皮包裹的城门,如果没有横梁和塞车恐怕早就已经七零八落。

裴杞堂吩咐副将,“向李常显下战书,明日午时城前决战。”

淮南王望着裴杞堂威武的模样不禁一怔,“你说什么?明日要与李常显决战?你疯了不成?”

裴杞堂笑道:“我们人手不足,这样死守下去会被李常显围的水泄不通,所以在此之前不如赢取主动。”

这小子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么少的兵马和李常显决战就是在送死,他不相信裴杞堂会这么傻。

李常显将战书看了一遍不禁发笑。

真是找死。

打了一个胜仗就得意洋洋地来送战书,一个毛头小子竟然敢跟他叫嚣,他堂堂大夏的皇帝还会怕他不成。

李常显咬牙切齿,“无论如何,也要将盐州给我拿下。”拿下了盐州,就闯进了齐地。三番两次的在盐州栽了跟头,现在他需要一个胜仗来鼓舞军心。

旁边的宁令不由地皱起眉头,“陛下,我们可以绕开盐州攻打环州和庆州,拿下这些地方,盐州就成了孤城,到时候再破也来得及。”

李常显将战书扔给宁令,“你是说,让朕不要应战?让朕向一个乳臭未干的稚儿认输投降?”

齐人已经下了战书,他却不应战,如何统帅十二监军司。

当年他之所以能让十二监军司的人跟着他攻入皇城,将平昭皇帝从龙椅上拖下来,靠的就是一身的战功。他们大夏人从小就长在马背上,怎么可能会怕那些齐人。

“那裴杞堂诡计多端,”宁令道,“这样拖延下去,恐怕我们会上他的当。”

李常显瞪圆了眼睛,“满口胡言乱语,这样动摇军心,朕就用你的血祭旗。”

宁令望着满脸戾气的皇帝,不禁心中一颤,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盐州,就已经将皇帝激得失去了理智。

宁令从大帐里出来,祖儒已经等在了那里。

宁令摇了摇头,是时候该考虑祖儒的话,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

求票小剧场:

厨房里,陆瑛小心翼翼地将“月票”包进元宵里,听说只要琅华吃了“月票”馅的元宵,就会爱上他。

求月票啦,今天是元宵节,教主也想吃月票元宵。

第二百六十五章 杀个痛快

东平长公主望着桌子上的金印,从和亲公主到皇后,先皇后,再重新坐上皇后之位,这些金印就是她这些年的足迹,见证着她半生的荣辱。

她与其他后宫女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她是和亲而来,肩上负着两个国家,李常显杀进皇宫时,将利器对准了皇帝,她没有做声,只是安安分分地坐在那里,看着平昭皇帝死在李常显剑下。

她没有动,那是因为她要维护平昭皇帝的尊严,这是一场权利的争斗,成王败寇,赢要赢得起,输也要输得起。

她带着两个孩子住在院子里,她也不曾有过挣扎,因为她的夫君已死,她和孩子虽然暂时偏居一隅,但是只要他们能好好长大,将来必定还会有他们的天地。

这是一个母亲的本分。

直到,李常显醉醺醺地到她面前,告诉她,大夏会踏平大齐,他留着她不死就是要看到大齐如何被他踩在脚底下。大齐的太子与他合谋要杀死韩璋,枢铭带着人混在太子买卖青白盐的队伍里,不费吹灰之力就出了边关。如今的大齐,早已经千疮百孔,她这个大齐的长公主,如今就跟普通的妇人没什么两样,对于大夏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价值。

她才挺着脊背,她告诫李常显,如果他想要攻打大齐,她必然会让他付出代价。

她虽然不是边关守将。

不是手持利刃的兵士。

但她是大齐的长公主,这是一个属于大齐长公主的诺言。

当知晓大齐皇帝想要将她交换回齐地时,她轻蔑一笑,她宁可死,也不会陪着他做这种愚蠢的事。心中是一片冰冷,难道真的就像李常显所说,大齐已经没落的要被西夏这样的小国任意欺辱。

如果不是顾家人来到她面前,也许,她就要彻底对大齐失望了。

想到这里,东平长公主站起身来。

李常显已经举兵,她也要兑现她的诺言。

“长公主,”安庆县丞过来道,“濮王、舒王派来的将军已经到了城门口,迎接长公主去都城。”

濮王、舒王的人马不多,但是李常显现在倾巢而出,想要拿下都城也并非难事。

只要盐州能困住李常显,给她足够的时间扶新帝登基,那些贵族和首领就有可能会站在她这边。

因为她不光是平昭皇后,她还是大齐的长公主,她的身后是整个大齐。

即便是大齐输了。

她也会像平昭皇帝一样,坐在大殿上,用死来维护她和大齐的尊严。

李常显刚刚歇下,就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响。

“怎么回事?”李常显皱起眉头。

门口的护卫进来禀告,“陛下…是齐人,齐人偷袭我们的军帐。”

李常显立即起身,那个该死的裴杞堂果然是诡计多端,说好了明日午时决战,居然趁着夜色偷袭他的中军大营。

来的好,他早就吩咐主将提高警惕,齐人若是敢偷袭,他们会及时反应,让齐人有去无回,这样就会消耗掉裴杞堂的兵马,明日攻城之战也就更加容易。

战鼓被敲响,西夏兵士从营帐里爬了出来。

来的是齐人的骑兵。

淮南王在西北训练了一支骑兵队伍,这支队伍轻装上阵以速度快而著称,最擅长的就是偷袭。

这支骑兵显然就是大齐的急先锋。

李常显不禁笑起来,裴杞堂这样的安排,如同自断臂膀,今天这支骑兵就会折在这里。

李常显吩咐,“将他们围住,一个也不许逃脱。”

黑暗中,如同山崩海啸般的响动迎面而来。

西夏副将伸出手来,让所有弓弩手在黑暗中蛰伏,“不准点亮火把,否则齐人就知道我们埋伏在这里,就会掉头脱逃。”

他们耐心地等待着齐人轻骑进入他们的包围圈。

“射。”

箭如雨般射了出去。

大齐偷袭的队伍顿时一片混乱,西夏人亮起火把上前,今天是他们复仇的日子,被大齐压制了这么多天,他们早已经失去了耐心,手中的利刃渴望见到敌人的鲜血,这是最后的决战,他们要拼尽全力,奋勇杀敌,要将西夏的旗帜插在大齐国土之上。

听说大齐轻骑前来偷袭,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前,抢着要杀死第一个敌人,为这场战争拉开序幕。

他们必须要赢得漂亮。

所有人拿起了长枪,杀气腾腾地上前。

“来了。”

齐人的队伍中居然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光,火光照着一团团移动的黑影。

那些黑影速度极快地撞了过来,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随之而至,紧接着西夏人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

这是什么?

西夏人不禁互相看看,这不太像是轻骑队伍。

“哞…”牛叫声传来。

西夏人睁大了眼睛,这的确不是齐人的骑兵,而是一群受了惊吓变得癫狂的牛。

那些亮光是绑在牛身上燃烧的柴禾。

牛这样发疯似的奔跑,那些柴禾竟然依旧燃烧着。

“是牛,快躲开…躲开…”西夏人呼喝着。

然而整个冲锋的队伍,却不能立即停下脚步,他们已经无法避开这群迎面而来的疯牛。

西夏兵只得挥起了手中的长枪,牛却不管不顾地撞了上去,不但撞上了长枪,也将西夏人撞到在地。

指挥进攻的副将也愣在那里,陛下还在等着捷报,等着他们擒获大齐的骑兵,然而他们面对的竟然是一群牛。

“大人…西北…西北方向也有火光…不知道这次是不是…牛…”

黑暗中那星星点点的火光移动的格外快,冲着营地就冲撞过来。

“快…快调弓弩手…让大家小心防范,有可能也是牛群。”

“是牛群。”说话间西北方向的牛群到了眼前。

“撤…”方才已经吃了亏的西夏人这次迅速地撤开,给疯牛让开了一条路。

他们不能在疯牛身上耗费武力。

正当西夏副将松了口气,准备吩咐众人回防时,一柄长枪悄无声息地向他的喉咙袭来,轻轻一动,一枪穿喉。

西夏副将睁大了眼睛,他还没有发出声音,那枪头就灵巧的缩了回去,漫天血雨顿时喷落在西夏人脸上。

……………………

今天家里有点事,晚了些。

下一章,接着虐小李子。

请大家多多投月票给我吧~

第二百六十六章 城下决战

杀戮一开,就再也收不住。

被冲散的弓弩手还没有站稳脚,凌厉的武器就扑面而来,一米长的环首刀落在西夏士兵的身上,士兵立即倒在血泊之中。西夏弓弩手半晌才稳下神,立即拿出弩又射了出去,箭矢落下,大齐的骑兵纷纷散开,一瞬间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正当所有西夏人迷惑的时候。

一阵风声从头顶传来,西夏人下意识地抬起头去张望,数十支箭夹着风呼啸而至。

“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