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谨莜抿嘴笑,裴太夫人今天到底是来做什么呢?慈宁宫里的气氛稍稍有些不同寻常。

太后娘娘一直问裴杞堂的年纪,还有那两盆红红的牡丹花,忽然让她有种手不出的危机感。

裴家难不成想要为裴杞堂说亲了?

多亏她找到借口回到宫中,否则就要错过这次的机会。

徐谨莜笑道:“陪着太夫人走路,我心里也欢喜。”

裴太夫人有些惊讶:“那是为何?”

徐谨莜目光微远:“因为太夫人就像我的祖母一样,看起来很和气,让人看着就觉得亲切。”

“这孩子,”徐谨莜将裴太夫人逗笑了,“真会哄人开心,怪不得太后娘娘身边离不开你。”

“方才太夫人打听琅华,”徐谨莜十分好奇地转过头去,“是不是听说了琅华的事,心里对她很欢喜。”

裴太夫人轻轻颌首:“顾大小姐一个女孩子家,能够去战场给伤兵治病的确不易,你与顾大小姐相熟吗?”

徐谨莜笑起来:“我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从小就常在一处,后来我搬到了京都…不过现在好了,她也常常进宫来。我父亲也对她十分喜爱,将她当成女儿般看待,我觉得我们之间也似亲姐妹般。”

裴太夫人来之前打听过顾家,顾世衡能被朝廷嘉奖,都是因为徐松元,如果没有徐松元,谁也不知道顾世衡立下那样的功劳。

这样一看,徐家倒是世家名门的作风,而且徐松元的妻族也是有骨气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大齐朝廷里又有几个杭庭之。

裴太夫人笑着道:“都说顾大小姐人很好。”

徐谨莜点点头:“琅华和我们这些人是不同的,她的心在外面,我们只是被限制在内宅。”

本来是夸奖顾琅华的话,却让裴太夫人微微蹙起眉头,谁都知道一个女子心太大了不是好事。

女子就应该在内宅中相夫教子。

徐谨莜飞快地看了一眼裴太夫人的神情,接着道:“我们还在学中馈的时候,她已经带着人去西夏寻父了,这份胆识,只怕大齐女子没有谁能胜过她,就算是男儿见到她也要汗颜。”

没有哪家愿意娶个经常生事的媳妇进门。

裴家这样的世家名门更是如此,裴家若是在考量婚事,她首先就将顾琅华排除在外。剩下的女眷,就没有谁能与她相提并论。

裴太夫人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两个人走到宫门口,裴太夫人笑着看徐谨莜:“改日一定要到我们家中做客,我让人给你做好吃的点心。”

徐谨莜心中一喜,笑着道:“我一定会去给太夫人请安。”

裴家下人上前扶着太夫人上了马车,徐谨莜一直望着马车离开,慢慢弯起了嘴唇。

裴太夫人坐在车中,听身边的管事妈妈道:“如果真的就像徐大小姐说的那样,那位顾大小姐可不是个能被管束的。”

顾家可以任由她折腾,到了夫家…那要怎么办?

裴太夫人抬了抬眼睛:“这样的性情自然不是最好的孙媳妇人选,不过这话是说给寻常人听的,我那孙儿是个寻常人吗?”

裴太夫人说完理了理袖子:“只怕未必吧!”

她越来越觉得,杞堂选顾家,有他自己的道理。

今天她不过到宫中走了一遭,提了几嘴顾琅华,就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可见,顾家不容小觑。

慈宁宫里,太后望着那两盆红牡丹。

裴太夫人今日的到来,是在给她一个讯息。

唐彬出了事,有人想要渔翁得利。

裴家,显然也不会坐视不管。

事情有些超乎她的预料,不过就是因此才有趣。

太后淡淡地笑了笑:“这宫里也好久没有热闹热闹了,时间久了,哀家都会觉得寂寞。”

所以,该来的就让她来吧。

慈宁宫的大门,可是永远地敞开着。

赵二爷匆匆忙忙地赶路去京都。

这两天他可是受尽了辛苦。

要不是为了赵家将来的利益,他又怎么会走这一遭。

“二爷。”

赵二爷还没有从马上下来,管事已经过来禀告:“酒楼里已经备下了宴席,说是要招待二爷的。”

招待他?

他这一路没有惊动任何人,怎么会有人安排宴席等着他。

赵二爷皱起眉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酒楼里的掌柜听到消息忙赶过来,见到赵二爷就跪拜在地上:“这位一定是赵家二爷,听说您是从南边来的,生怕您吃不惯北方的饭菜,小的特意请了城里最好的南方厨子来伺候您饭食。”

“只要您肯赏光,就是小店的荣幸。”

几句话说得赵二说不出的舒坦。

赵二爷看了看不远处的酒楼,微微抬了抬眼睛:“是谁安排的宴席?”

掌柜笑着道:“二爷您这是将小的问住了,那人还真的没有留下名字,只说一定要伺候好二爷。”

一股饭菜的香气从酒楼里飘荡出来,赵二不禁觉得饥肠辘辘。

“二爷,您放心,”掌柜的笑道,“这城里为您安排的可不止是这些呢。”

掌柜的话音刚落,就有人推开了酒楼的窗子,一群莺莺燕燕从楼上望过来。

……………………………

今晚

第二章。

今天最后一天了,月票不投就失效了,教主会好心疼滴,所以,求月票。

第三百八十二章 连哄带骗

赵二爷不禁冷笑一声,他仰起头看向掌柜:“你把爷当什么人了?”

他是皇后的侄儿,岂会被这些东西迷了眼。

赵二爷看向掌柜:“到底是谁安排的?”

掌柜苦着脸:“小的是真的不知,只是那位爷吩咐了,只要能伺候着二爷用了饭,让二爷高兴,就会有更多的赏钱,那位爷包下我们这酒楼,准备了尚好的酒菜,就用了五百两银子,只要二爷在我们这里吃了饭,就会再给我们五百两,若是二爷高兴了,就会给一千两。”

掌柜的看着赵二爷,就像在看一尊活财神。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伺候好一个人,就能拿到大笔的赏银。

赵二爷不禁有些惊讶,他看着掌柜:“你可知我是谁?”

掌柜笑着道:“您一定是皇亲国戚,再不就是达官显贵,您这是要去京都吧?去京都必定要经过我们这里。”

“您去了京都之后,一定会成为人上人。”掌柜眼睛里都开了花。

被这样安排招待还不算是人上人?

赵二爷的眼睛眯起来,皇后娘娘特意写信给父亲,这次他做的事一定不能出半点的差池,所以他不能被这些蝇头小利动摇了心思。

赵二爷抬起头吩咐管事:“继续向前走。”

继续向前走,不留下吃饭?

掌柜脸上顿时出现如丧考妣的神情,他的财神爷就这样走了。

“您就发发善心,”掌柜的忍不住拜在地上,“我们可全都指望着您了。”

眼见着这些人乞求的模样,赵二爷满心欣喜,这就是掌权人的滋味儿,太子被金国抓走之后,皇后就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他的地位也跟着稳稳地升了上去。

赵二爷压制着心中的欣喜。

眼见赵二爷就要离开,一直躲在酒楼里的人终于按捺不住走出来。

“赵二爷,”那人声音清脆,目光仿佛是从云端照出的一道光,璀璨地落在他身上,“我不过是想请您吃个饭,没想到您会不给这个面子。”

这个人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头上戴着的金镶玉的小冠,身上是绣暗纹锦缎的长袍,脚上穿的快靴都是用银丝线绣的云纹。

“什么都办不好。”他说着丢了一块东西在跪着的掌柜身上。

赵二爷看过去,那东西竟然是块银裸子。

用银裸子打人,赵二爷还是第一次见到。

抛开穿戴来说,这人长得面如冠玉,英俊非常。

这样的打扮这样的人才。

赵二爷不禁道:“你是谁?”

那人笑着道:“我是福建裴家,家中行四。”

裴四。

赵二爷将这个名字在心中打了个旋儿,立即就有了结果。

原来是他,刚刚为大齐朝廷立了大功的裴杞堂。

裴杞堂怎么会在这里。

赵二爷有些半信半疑。

裴杞堂道:“我送父亲去太原,听说二爷要去京都,就特意在这里等着二爷。”

赵二爷昨日里已经见过裴思通,听裴杞堂这样一说,心中的疑虑也就散了大半。

两个人进了酒楼。

酒楼里伺候的下人一起行礼,几个丫鬟穿梭着端茶倒水,赵二爷一时看愣了。

裴思通去太原公务,裴家竟然来了这么多下人侍奉,这些人从京都一路到这里,要花费多少银子。

都说裴四公子年纪轻轻就为自己赚下了一笔好身家,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一桌子饭菜已经摆在哪里,山珍海味无所不有。

为了这顿饭裴四公子真是煞费苦心。

裴杞堂看着赵二爷脸上露出贪婪的神情,不禁觉得好笑,皇后娘娘实在是太信得过自己的侄儿。

说到底赵家都是一丘之貉,为的就是名利。

赵二爷眼睛转了转,裴杞堂等在这儿,显然是准备要与他结交。

两个人寒暄几句喝了几杯酒。

热酒一下肚,赵二爷顿时变得飘飘然起来,低声道:“姑母这次写信回来,让我入京,谁也不能相信…径直去往坤宁宫…”

裴杞堂目光仍旧清明:“那是因为这桩案子非同小可,皇后娘娘放心不下,怕你年轻办坏了事。”

赵二爷一下子来了意气:“我早就在父亲身边办事了,我怎么可能会办不好,都是安排好了的,只要我去京中走一圈…也就成了。”

裴杞堂道:“去皇城司审人没有那么容易,皇城司都是什么人你可知道?从前别说是达官显贵,就算是皇亲国戚也一样被他们握在手里。”

“现在虽然差一些,也不会太容易。”

赵二爷冷冷一笑,他不怕,他在霸州早已经练就了审人的本事,否则姑母不会让他来京城,他早就想跟皇城司比一比,看谁审问犯人的手段最高明。

“沈昌吉的那一套早就过时了,”赵二爷眼睛中露出几分的凶光,“你信不信,霸州大牢里…我让它是黑就是黑…我让它是白就是白。”

裴杞堂当然相信。

皇后娘娘在关键时刻总是要显示她国母的威严,惠王谋反案,庆王谋反案赵家都参与其中,为朝廷审出了不少的“反贼”。

皇城司里死了沈昌吉,赵家就向趁虚而入,揽下这份功劳,顺便收服宁王妃为他们卖命。

裴杞堂微微笑着:“赵兄在霸州自然厉害,只是京中无人得识。”

赵二爷信誓旦旦,“整个大齐很快就会得知我赵二爷是谁。”

裴杞堂忽然站起身来,顿时将赵二爷吓了一跳。

“这么说,赵兄是越早到京都越好,”裴杞堂说着转过头,“要知道现在刑部、大理寺已经审问了一阵子,有了些眉目。谁都知道这个是难得的立功机会,万一有人捷足先登…”

赵二爷抬起满是红血丝的眼睛,是啊,如果有人在他之前立了功:“那…我还没有到京城啊。”

“我助赵兄一臂之力如何?”裴杞堂转过头来,“赵兄可以不用骑马进京,跟随我们坐船不但舒适而且可以更快抵达京都,到了京都之后,赵兄立即前往皇城司,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赵二爷眼睛顿时亮起来,这样最好:“如果裴兄肯帮忙,将来兄弟得了功劳,定然不忘裴兄。”

“事不宜迟,”裴杞堂道,“我们现在就启程。”

走。

赵二晃晃悠悠站起身:“好,现在就走。”

………………………

今天是盟主豆豆的生日,祝豆豆生日快乐。所以今晚不管多晚,还有两章。

小教主学校活动,我本来是不想去的,后来觉得不能让孩子失望所以…回来的时候都已经七点了,虽然发的晚,但是量不会少。

大家愿意等就等,不愿意等明天看。

第三百八十三章 火候到了

几辆马车停在酒楼门前,赵二爷让人搀扶着上了车。

马车平稳地驰起来,赵二爷依靠在迎枕上吃着刚刚剥好了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进了嘴,他立即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爽。

裴杞堂真是个好人,可以结交的好人。

马车离开之后,酒楼的掌柜走进门,吩咐伙计:“关门,都回去吧,今天就到这里。”

一眨眼功夫,人就走了干净。

掌柜进了屋洗了一把脸,露出周升本来的面容,周升丢下手里的巾子,换好了一身短偈,到了后院牵出马来,裴将军已经单独为他准备了一条船,他要早些回到京都为大小姐报信,这样大小姐和老爷也就能做出安排。

城里重新安静下来,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皇后迟迟没有收到赵二的消息,不禁有些担忧。

她派出去人马提醒赵二,路上不要出什么差错,更不要随便相信旁人,尤其是裴家和顾家人。

“娘娘安心,消息一定已经送到了,他们是沿着官路去迎二爷的,不会出什么差错。”

赵二又不会临时改路,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皇后让人服侍着躺在软榻上:“顾家现在还是一片平静?”

女官道:“跟平常没什么两样,顾大小姐去了几趟舒王府,应该是去教玉双郡主西夏语。”

皇后抿了一口水。

人可悲的地方就在这里,往往危险逼近了他们还一无所知,到时候只会觉得天突然塌下来。

除了惊慌,手足无措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到时候顾家就会明白皇权的威力,付出代价之后,才会心甘情愿地低下头,俯首称臣。

她可是大齐的皇后,这是她应该有的威仪。

“皇后娘娘,”内侍快步走进来低声禀告,“派出去的人回来了。”

皇后点点头,刚想要问赵二什么时候到京城,内侍抿了抿嘴唇道:“赵二爷不见了。”

皇后抬起眉毛:“什么叫不见了?一个大活人还能丢了不成?”

内侍道:“他们这一路都没有见到赵二爷,打听也不见踪迹。”人好像突然消失了似的,他们还在想会不会遇到了什么山贼或者盗匪被绑了票,毕竟赵二爷这样的官家子弟,身上的武艺不会多扎实,真的被人硬碰硬,说不得就会有危险。

内侍怕皇后娘娘因此焦急接着道:“一个人回京报信,剩下人继续向北,或许二爷因为什么事耽搁了行程也不一定。”

“真是不让本宫省心。”皇后坐起来,“快点让人仔细去找,再送信回赵家…”

皇后眉头锁起,赵二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皇城司里,顾世衡看过手里的案宗之后,准备起身下衙。

左承恩觉得心情十分的舒畅,最近顾世衡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就像只斗败了的公鸡,虽然还是按时上衙,处理的却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去大牢里审问唐彬也只是走走过场就离开了。

左承恩就是要让顾世衡知道什么叫做知难而退。

顾世衡虽然是皇上封的都知,只要他左承恩不想让顾世衡查清楚,顾世衡就会一无所获。

“顾大人,下衙了?”左承恩阴阳怪气地问过去。

顾世衡板着脸,勉强向左承恩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左承恩坐在椅子上,今晚是他当值,少了个碍眼的人在这里,他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大人,那个严家人又来送酒了。”

严大人是庆王谋反案时抓起来的,在大牢里受尽了拷打,却只字也没有招认,严家人为了想要他活着,隔三差五就会送来许多酒菜。

那严太太也不容易,带着两个孩子给人洗衣、刺绣为生,赚来的银钱不舍得花,最终都送进了大牢。

皇城司大牢里多数是这样的人,留着他们一口气,只不过给皇城司中的人多添些消遣。

酒菜摆上来,左承恩带着人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阵,就醉倒在值房中。

风尘仆仆的赵二来到皇城司时,左承恩打着呼噜睡得正香,赵二不禁冷笑一声,这就是皇城司。

既然要办案,自然是要突然到来,不按常理出牌,这样查的才会容易,这时他一贯的作风。

赵二准备去往皇城司大牢,立即就有人上来阻拦:“你是做什么的?快走开!”

赵二立即拿出了信物,皇后娘娘给他的宫牌,赵二低声道:“不要惊动任何人,我要进去问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