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华低声道:“那祖母不去理会她也就是了。”

“她要搬过来,而且必然登门拜访,”顾老太太道,“虽说我们是亲姐妹,但是这些年我帮衬她的已经足够多,如果她再这样得寸进尺,我就将新账旧账跟她好好算算。”

顾老太太将桌子上的信递给琅华:“你仔细看看,照她的意思,我们不但要给她四百亩良田,还要将京城的一处宅院分给她。”

“这些都是我当年嫁进顾家时带来的嫁妆,她竟然还记得清清楚楚。”

“不给,”顾老太太冷笑,“我不但一分不会给,只要她纠缠不休,我就告到府衙去,看她能不能打赢这官司。”

…………………………

哈哈,后面就欢乐了。

想想就觉得搞笑。

515粉丝节,大家有没有分到教主的红包,据说压教主的都赚了呢。

还有几场,大家去压,祝大家红包多多。

另外在这样盛大的节日里,求月票超过两位数。

第四百六十八章 赖皮

琅华并不在意这些,陆家对她来说好像已经很遥远了。

顾老太太道:“治家如果都像她这样,将来能富贵荣华、子孙满堂才怪了。”

琅华想到前世,陆家算得上是很风光了,陆文顕和陆瑛父子在皇上身边侍奉,占尽了风头。

现在陆文顕没有了,皇上还信不信玄学这一说?还会不会有人在一旁指点迷津?

琅华轻轻地给顾老太太揉着腿,萧妈妈不禁笑着看过去,大小姐只要在家中,就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侍奉着老太太,脸上满是轻松的神情。

如今就差一样,等到大小姐成了亲,就都好了。

顾老太太被琅华服侍的舒服,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琅华笑道:“祖母不要动气就是了,万一您气坏了,陆老太太再上门说道这些,我和四婶怎么能说得过她,她提从前的事,我们就更加不知晓了,所以都要靠祖母在前面挡着。”

顾老太太听得这些点了点头:“这么说,我老太太还有些用处。”

顾老太太话音刚落,顾世衡就皱着眉头进了门。

“怎么了?”顾老太太看过去,“你这风尘仆仆的,也不知道在外面站一站,将冷风都带了进来,我们琅华本来就穿得少再让你传了凉气。”

顾世衡面上一僵,苦笑一声:“母亲,陆家人快到京城了,您知道吗?我收到了陆老太爷的信,他们要我帮忙收拾宅院,还让我过两日去京外接应,陆家族里的晚辈跟我商量什么时候去才好。”陆老太爷将他当成了自家人,好像从前那些过往都忘记了,真是…

“脸皮厚,”顾老太太竖起眉毛,“他们怎么能这样厚的脸皮,还大张旗鼓起来…他去哪里找得你?衙门吗?”

顾世衡点点头:“他们在衙门口探头探脑被押班发现了,然后就闹了起来,说是我在镇江的亲戚,盘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陆家人。”

琅华心中冷笑,陆老太爷向来会用昏招,这样大张旗鼓的进京,让陆家的族人去找父亲,这样一来人人都知晓,陆家和顾家的渊源。陆家人上门投亲,也没什么错处,如果顾家将陆家拒之门外,陆家人正好四处去散布流言蛮语。

顾世衡道:“来的都是陆家曾祖父系,虽然也知晓我们家在镇江打仗的时候,与陆老太爷那边有了隔阂,却都以为罪魁祸首是王氏的娘家,还跟我说,王氏这些年在陆家祠堂悔过,陆老太太常常教训王氏,不该纵容娘家人对顾家下手。”

听到这里,顾老太太恨不得将手里的茶碗仍在地上,刚起了这个念头,就发现琅华将茶碗挪到了一旁,抬起笑脸:“祖母,这可是您最喜欢的青花瓷,砸了可找不到第二件。”

“不砸。”

被琅华这样一说,顾老太太的气消了大半,她生的是陆家的气,凭什么砸自己的东西。

顾老太太冷哼一声:“他们倒是将罪责都推到王家身上,反正王家父子死的死,伤的伤,王家又已经败了,王氏在他们手里自然任由他们折腾。”

琅华微微一笑。

前世是王氏带着人杀了她,今生她却先看了王氏的笑话。

“你还真笑得出来,”顾老太太叹息,“若是旁人定然已经气死了。”

琅华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明白了陆老太爷的为人,我们可以不争一时。”

对待这样的泼皮,不可能用快刀斩乱麻的方法利落地解决掉,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也不可能会听。

如果追究陆文顕的事,陆文顕又已经死了,很多案子要仔仔细细地去查才有可能会抓住陆家的把柄,让陆老太爷安安分分不再招惹顾家。

顾老太太道:“那就任由他们胡乱闹一场不成?”

“您可以将陆老太太关在门外,您还可以将京里所有的宅院看管起来,不论陆家怎么求,您都不借一分钱给他们,他们只管在外面叫苦,您就当没有听到,要知道京城可不是杭州,想要住下来,需要很大开销,”琅华靠在顾老太太身上,“无论他们怎么闹,就是不加理睬,不是也很好吗?”

顾老太太当然知道这样是最好的法子,她还能躲到京外的庄子上去。

她真正心疼的是琅华的名声,不知要被陆家怎么败坏。

“吩咐下去,只要是陆家人,谁也不准理睬,他们来了门房也不必通传,”顾老太太道,“如果是陆老太太递帖子,就跟她说,当年陆家带王家去搜查我们家庄子的时候,怎么没有顾及两家的姻亲关系。”

“别的不用说,我也不想与他们多费口舌。”

尤其是那个陆文顕和许氏的事,她想起来就觉得恶心。

陆家竟然一点不放在心上。

顾世衡想要劝说母亲,管事上前禀告:“裴大人来了。”

顾世衡站起身来:“裴大人来与儿子商议案子。”

顾老太太挥挥手:“去吧,去吧,公事重要。”

顾世衡应了一声转身就要出去,顾老太太忽然皱起眉头:“最近这个裴大人是不是来得勤了些。”

琅华垂着头给顾老太太揉着腿不做声。

顾老太太道:“依我看,谈公事就罢了,不要留他在家中用饭。”

“母亲,”顾世衡啼笑皆非,“我们家还差人一顿饭不成。”

“俗话说的好,吃惯嘴跑惯腿,”顾老太太乜了顾世衡一眼,“可不能让他这个样子。”

琅华差点笑出声,祖母这是看出了苗头,想要让裴杞堂断了这个念想。

顾世衡一脸为难:“母亲,我们是为了公事。”

顾老太太淡淡地道:“那小子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在杭州的时候就是个小赖皮,到了京城表面上收敛了些,只怕瓤子还是一个样,你可不能让他骗了去。”

琅华嘴角一瞧,满满的笑意溢出来,裴杞堂这样算不算是作茧自缚。

祖母是严防死守,不想让这小赖皮钻到顾家来。

顾世衡只得道:“其实裴大人不是母亲想的那个样子,就说他查清了庄王贪墨案,就已经帮了儿子的大忙…”

顾老太太板起脸,“有的人会钻营做官,那是他的事,与我们不相干,我们家又不是要攀什么高枝。”

琅华心里一暖,这是祖母真正的想法,给她寻亲事,不在乎身份地位,而是那个人好不好。

顾老太太这话,倒将顾世衡说糊涂了,这与攀高枝有什么关系。

顾老太太挥挥手:“快走吧,只要不来我们内宅折腾,随便你们,若是要吃饭就到外面去,醉香楼我帮你定位子。”

顾世衡苦笑:“娘…您还真是。”哪有给儿子在外面定酒楼的娘啊。

吃个饭也要往外推,这是亲娘吗?

他还真不能总留裴杞堂在家里吃饭,否则时间长了,家中连他的碗筷也要没了。

…………………

下一章,当老赖皮遇到小赖皮,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好吧,小赖皮加油。

求月票,月中月中,月票就多起来了,我也求点,免得那啥,你们懂…

所以,快给票吧~

第四百六十九章 脸皮厚

裴杞堂站在顾家书房外,听到脚步声传来,裴杞堂抬起头,看到了站在月亮门外的顾世衡。

顾世衡低着头在和一个人在说话。

裴杞堂不禁又向前走了两步,果然看到了穿着淡青色褙子的琅华站在那里,她腰间佩着一只香囊,杏色的丝穗裹着衣裙随风飘荡,平白就添了一抹艳丽。

父女两个不知道说了什么,点了点头笑起来。

这个场景,让裴杞堂觉得十分的温馨。

如果他也站在那里就好了,裴杞堂想到这里,看到琅华抬起头向这边望来。

四目相对,有种莫名的喜悦在他心里化开,这种感觉是旁人永远无法探知的,夹着风细细地吹过来,暖洋洋的欣喜。

等到琅华离开,顾世衡才拎了一只食盒走了过来。

“先吃些点心,”顾世衡道,“免得时间久了,身上不舒坦。”

这是琅华送过来的吗?看着这些精致的点心,裴杞堂忍不住想要拿起来尝尝,不过点心并不多,只能够两个人吃的,想想要和顾世衡一起分食,裴杞堂不禁垂下了眼睛。

顾世衡刚要伸手去拿点心,看到了裴杞堂的模样不禁道:“这是怎么了?”

裴杞堂欲言又止,半晌叹了口气:“这些日子行宫、大理寺两边跑,大约是吃坏了胃口,到了晚上就会不舒坦,今天还想着买些栗子糕,没想到眨眼之间到了这个时辰,多亏顾世叔拿来这些…”

顾世衡心里叹了口气,裴杞堂才多大的年纪?这时候的世家子弟,正是被人围上围下侍奉的时候,就像这次的围猎,不少世家子弟光亵衣就带了一箱子,裴杞堂却肩负这样的差事,每日里忙的连饭食都吃不上。

“怎么不让家里送来些?”顾世衡不禁问。

裴杞堂道:“不想让祖母和母亲担忧。”

也是,如果知道自家孩子,每天只能用点心充饥,心里自然不免牵挂。

可怜他也是龙子凤孙,却要这样奔波,想到这里,顾世衡就不好意思再伸手拿点心了。

顾世衡道:“这些点心你带走吧,琅华让小厨房多做了两盘,你也一起拿去。”

裴杞堂脸上顿时浮起了笑容。

裴杞堂的模样,让顾世衡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件大事似的,他心中一软:“今晚也在这里用饭吧!”

这次他也逆着母亲一回。

陆老太爷这次真是尝到了舟车劳顿之苦,只要到了京城,他就不再走了,死也死在京城的宅子里。

想到这里,陆老太爷看向陆老太太:“顾家有没有回信?”

陆老太太摇头,她压根没想着顾老太太会理睬他们:“现在不比从前了,顾世衡自己做了官,已经不需要我们帮衬,恨不得立即跟我们断绝往来,即便是我再写十封信,也不会有回音。”

“那个凉薄的老东西,”陆老太爷忍不住骂一句,“过了河就将我们一脚踹开,也不想想当年如果没有我们照拂,顾家哪有今日。”

陆老太太脸上浮起一丝冷笑,王氏娘家人被捉进大牢时,她就知道,陆、顾两家的关系是不可能向从前一样了,后来老二死了,闹出许氏这样的笑话,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两家的婚约恐怕也会作罢。

果然所有一切都照她料想的那样发展,只有老太爷还抱着妄想,以为还能从顾家身上咬下块肉来。

“老太爷,前面有人过来问我们了,”陆家管事低声禀告,“问我们是不是要去京城寻亲。”

“你瞧瞧,有用了,”陆老太爷笑起来,“快问问他们是不是来接应我们的?”

管事立即道:“他们也是要进京的,听我们说起了镇江顾家特意来相问。”

陆老太爷不由地失望,刚要说话,外面传来声音道:“恩公,求恩公停车相见,我们全家要给恩公行礼。”

陆老太爷撩开了帘子,看到两个穿着宝蓝色长袍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两个人看似打扮十分寻常,腰间的玉佩却是尚好的和田羊脂玉。

看到陆老太爷,两个人立即上前行礼。

让陆老太爷没有想到的是,两个人直接跪在了地上。

陆老太爷吓了一跳,立即道:“这是做什么?你们何故对我们行如此大礼。”

“恩公,”其中一个人抬起头,“我们是宣州方家,这次,这次是…”

这人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人已经道:“说来话长,请恩公到前面的酒馆一叙。”

陆老太太皱起眉头,这些人突然出现,跪地就喊恩公,着实有些蹊跷。而且他们也不认识什么宣州方家,只是隐隐约约的知道宣州方家是个大族,本朝一直有子弟入仕,可是庆王案发后,方家也被牵连,于是方家举家搬回了老宅。

这次方家来京城是为了什么?

陆老太太总觉得不太寻常。

陆老太爷却已经闻到了酒香,这一路缺衣少食,他早已经挨不住,今天一早家人打听到前面有处酒馆,他就一直盼着到了之后好好饮上两杯,现在就算方家人不请,他也要在酒馆逗留。

想到这里,陆老太爷就准备下车。

“老太爷,”陆老太太立即阻拦,“人生地不熟的,又遇到这样的人,我们还是不要轻易停车,不如一直赶路,天黑之前应该能找到宿头,到时候再休息不迟。”

陆老太爷皱起眉头:“我们也没有多少家资,他们能动什么心思。而且他们盛情相请,定然是有事要说,我们自然要听听。”说着陆老太爷敲了敲车厢,示意让人服侍他下车。

陆家下人还没上前,方家人已经撩开了车帘放下了脚凳。

那脚蹬上面绷着锦缎,让人看着就十分舒服。

陆老太爷的脚落在锦缎上,跟锦缎相比,陆老太爷的靴子十分的陈旧,陆老太爷不禁砸了砸嘴。

“老太爷,”方家人道,“我们进里面说话。”

方家人弯着腰,显得十分恭谨,陆老太爷心中顿时舒坦起来,昂首走在了前面。

几个人坐下,不等陆老太爷开口,店家已经端了酒肉上桌,那香气足以让人忍不住吞咽几口。

陆老太爷绷着脸,尽量地忍耐,脸上装作毫不在意的模样,仙风道骨地捋着胡须,慢慢地道:“你们识得杭州陆家?”

…………………………

加油继续,今天晚了点,但是章节照常发。

第四百七十章 咬块肉

方家人摇了摇头,但是紧接着又点点头,仿佛生怕陆老太爷会怪罪。

方大老爷道:“我们听您家的小厮说,您与顾世衡大人是姻亲…我们…”

陆老太爷胡子一翘,顿时皱起眉头,没想到方家人因为顾世衡找上门。

方二老爷见陆老太爷神色不对,忙打断哥哥的话:“我们也是听到大家说起来才找上门,不免唐突,我们兄弟两个这里给您赔礼了。”

陆老太爷想了想才道:“你们叫我恩公,是因为顾家?”

方大老爷颔首:“老太爷您听说了没有?顾世衡大人给皇城司大牢里的犯人翻案,我们家也曾被谋反案被牵连,我们长房的大伯就是因此而死,这些年方家子弟不能入仕,若是翻了案,那可就…”

两个人眼睛里都冒出渴盼的神情。

方二老爷接着道:“方家长房死了不少人,当年我们离京的时候,只是匆忙将骸骨收敛,一直很想着将他们安葬进方家祖坟。”

陆老太爷听着暗暗心惊,顾世衡那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人,不但进了皇城司,而且做了这样的大事。

庆王谋反案就像散不去的阴云牢牢地笼罩在江浙,虽然谋反案过去这么多年,各地衙门仍旧年年抓人,谁都不敢提起“庆王”或者“谋反”几个人,顾世衡竟然有本事将那些案子重审?

怪不得方家会这样激动,见到他们就拜地叫“恩公”。

“恩公,”方大老爷眼圈一红,“不管能不能诉冤,这份恩情我们都记在心中。”

两个人说完话又向着陆老太爷拜下去。

“使不得,使不得,”陆老太爷急忙上前搀扶,“这可怎么好,你们的恩公是顾家,我们陆家和顾家只是姻亲。”

“这就够了,”方二老爷道,“我们也不求别的,请陆老太爷到了京城,遇到顾大人将方家的感激之情告知顾大人。”

陆老太爷不禁道:“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拜访顾家?”

方家两位老爷对视一眼:“不瞒恩公,京中传出消息说,顾世衡大人只审案,不跟与案情无关的人见面,我们也试着递过帖子,都被顾家拒绝了。”

原来是这样。

所以听到陆家是顾家的姻亲,慌忙不迭地跑过来行礼。

“大哥,我们还是先服侍老太爷用饭。”方二老爷拿起陆老太爷面前的汤碗,盛了一碗汤送到陆老太爷面前。

“这是用尚好的何首乌熬制的乌骨鸡汤。”

看着那碗浓浓的汤,陆老太爷从中看到了方家的诚意。

“听说老太爷身子不适,我们找来一些药材,”方大老爷将几盒子药摆在了桌子上,“也没有什么贵重的,老太爷千万要收下。”

“无功不受禄。”陆老太爷急忙推辞。

方二老爷却端起了酒杯:“我先敬恩公。”

几杯酒过后,陆老太爷半推半就地收下了方家的礼物。

一直吃到了酒足饭饱,陆老太爷才回到马车上。

陆家下人也都摸着肚子,一脸的满足,这是他们启程以来,吃的最饱的一顿饭。

陆老太太却没有吃太多东西,脸上满是忧心忡忡的神情:“方家说了些什么?眼见就要到京城了,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

陆老太爷打了个饱嗝,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舒坦过,自从文顕死了之后,陆家的情况一落千丈,这次来京城他总算看到了一线生机。

“我没那么傻,”陆老太爷冷笑道,“你当我是什么人,只看到方家的好处?”

陆老太太立即来了精神:“老太爷的意思是…”

陆老太爷道:“如果我们不见方家,很多事也就不知晓了,我总觉得方家话中有话。”他怎么会蠢到就贪些小便宜。

陆老太太却并没有因此安心,老太爷的脾气她再清楚不过,如果不是贪小便宜,年轻的时候也就不会三番两次被人骗了家财,她不得已去求顾老太太帮忙,向顾家借银子渡过难关,这些年陆老太爷看似收敛了不少,可是那些臭毛病依旧如影随形。

只要老太爷不惹出大麻烦,她就心满意足了。

有了方家人照应,陆家很快找到了客栈。

陆老太爷像一滩烂泥般躺在了炕上,刚准备休息,下人立即进了门:“老太太、老太爷,那…方家送来的药里面有金叶子。”

金叶子?

陆老太爷的眼睛亮起来,方家这是故意送来好处。

“有多少?”陆老太爷问过去,“都拿来让我瞧瞧。”

陆家下人应了一声,立即将几盒子药拿过来,开始捡起了金叶子。

一片,两片,三片,竟然足足装了二十几片。

陆老太爷眼睛开始放光。方家是真的有钱,所以出手才如此大方。

陆老太太道:“这东西,我们不能收,我们没有做什么,方家凭什么花这么多银钱,只怕等我们收下了,方家才会说出要求,万一我们满足不了,他们追究起来,我们家不免脸上难看。”

陆老太爷不以为然:“他们是要求顾世衡,不是求我们。依我看,顾世衡冒着这样大的危险,为那些犯人伸冤,求得根本就是钱财,只不过方家没有找到门路送进去。”

方家想要借他们的手,向顾家示好。

陆老太太不明白:“老太爷难不成还想着,顾家会卖我们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