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哥正站在蘅园门外等秦婠,看到她回来忙迎来行礼。

“奉哥回来了?”秦婠看到他面上一喜,赶忙将人往蘅园花厅里带。

元宵前奉哥就去了牛头岭寻当年专门替沈府接生的医女纪华,牛头岭离京城并不远,来回约两三日时间,但奉哥竟去了十多天,若非中间他曾捎信回来,秦婠还真担心他出事,如今看到他安然无恙,秦婠心便一安。

秋璃泡了茶奉来,奉哥坐在秦婠下首,端起茶小抿一口,才抱拳开口。

“夫人此前命我去查的事,已有眉目。”

“你快说。”秦婠朝前倾身,神色端凝。

“纪医女的下落已经找到,不过…”奉哥顿了顿,才又道,“她年事已大,由侄儿接去牛头岭本家大宅颐养天年,可惜去岁秋末开始就生了大病,到今春已是不行。我找过去的时候,纪医女已人事不认,眼瞅着就那两天的事。”

秦婠闻言失望地闭了眼,却听奉哥继续说。

“我怕来回禀告夫人耽误功夫,故而在牛头岭多呆了两天。”

纪华果然在奉哥到后两天寿终,奉哥便留在牛头岭向纪家人打听消息。不过三四十年前的事,如今的纪家人也没有知道的,奉哥本以为此行无功,原待纪华发丧之后就打算回来,不料纪华侄儿料理纪华遗物,因见奉哥此番前来,帛金礼品不曾短过,又对纪华关怀备至,故带奉哥去看了纪华遗物,奉哥在其中看到一撂纪华早年的行医志。

“就是这本。”奉哥打开随身包裹,从里面取出几本残旧书册放到秦婠手边。

那些书册好些已然脱线,纸页泛黄,显是有年头之物,秦婠随意翻开一页,便见上面写着年份日子,她掐指算了算,竟有二十五年之久,当下大喜。

“奉哥,辛苦你了,快回去歇歇。这件事,你莫再向人提起。”她又用绸布将书裹了,叮嘱奉哥。

“是。”奉哥话不多,简单应了一声就退下。

秦婠抱着那撂残册踱回屋内,细细查起。

————

是夜,烛火昏黄,秦婠忙完所有的事,凑在灯下翻那几本册子。医女字迹潦草,很多字年月久远又已晕开,极难辨认,她看得眼睛酸涩难当。

好容易才按年月将书册分类放好,这行医志中内容,年月最远的可涉及四十五年前旧事,不过纪华这行医志记得多是历年所遇之棘手之症,或是些重要的事。秦婠并不知道会不会有关于沈家的记载。

屋里很静,只有秋璃偶尔剪烛花与倒茶水的声音,今日沈浩初去了大理寺,回来得晚,次间书案被秦婠一人霸占。

外间传来拔帘响动与丫鬟们行礼的声音,温润悦耳的声音传来:“你们夫人呢?”

“在侯爷屋里看书呢。”守在外面的蝉枝笑道。

接着便是脚步声靠近,沈浩初的出现在帘下,瞧着她低头蹙眉的模样,不由笑道:“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秦婠闻声霍地将册子阖上推开,胸中狂跳不止。

她刚才看到了什么?

丁酉年四月,镇远侯府,获罪于天。

丁酉年,时间是沈浩初之父,沈家长房长子沈从海的生辰前两年。这记录上未写明是何事,但纪华那时获旨主要替当时的镇远侯夫人,也就是如今的沈老太太接生,莫非这记录确与何寄口中所说的,早夭的“大伯”有关?可获罪于天又是何解?

“怎么了?”沈浩初见她神色不对,过来揽了她的肩头。

“没什么,是府里早年旧账,我想查查看有没古怪之处,眼睛看久了酸疼得厉害。”秦婠拿红绸把几本册子一盖,转头又道,“这么晚回来,可用过饭了?”

说话间她起身绕到他身后,替他宽衣解发。

男人钢筋铁骨似的身躯在松泛的里衣下显得格外瘦削,秦婠指尖所触,都是紧实肌理。时间已进二月,再有不到半个月,他就要南下清州,秦婠看着沈浩初兀自捏眉心的模样,有些心疼。

“在大理寺对付用过了,不必麻烦。”沈浩初接过她绞的帕子,往脸上一盖,只觉百乏俱消。

秦婠将衣裳挂好,只道:“你今晚早点歇了吧?”

“不成,还有要事。”沈浩初才刚在外头已叫人沏了浓茶进来。

“老这么忙,人都熬瘦了。”她不大高兴,嘟囔了一声。

“怎么?你心疼我?”沈浩初欺身而来,指尖点上她的唇。

秦婠张嘴要咬,他急急缩手,她把书案上的册子一抱,扭着腰走出书案:“你是侯府的爷,金窝里的凤凰,不敢怠慢。坐着歇歇吧,我去小厨房瞧瞧有什么可吃的。”

“我不饿。”沈浩初就想和她说会话,奈何小丫头不给机会,已径自去了厨房,他也只得作罢,坐到书案前翻起卷宗来。

屋里的柚香沁鼻入肺,自秦婠中毒过后,屋里就不大点香,只拿香气浓的瓜果摆上,闻了倒也舒服。沈浩初在案前看了会卷宗,忽然闻得顶上瓦片传来碎步异响,他眉色一敛,将卷宗丢开,外裳也不披便往外掠去。

————

夜凉如水,秦婠只穿着夹袄,肩头随意搭着件大袄,正打着哈欠从小厨房里出来。

丫鬟们大多都去睡了,就是守在廊下值夜的小丫头也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头打盹。秦婠捧着两碗桂花酒酿圆子,迈着碎步往屋里去,不妨身后“啪”地一声,传来脚步落地声,她霍然转身。

“秦婠,过来。”沈浩初已追到廊外,眼见有道人影自屋瓦上掠降到秦婠身后。

秦婠吓得手一松,木托盘上的两碗酒酿圆子砸下,却被那人伸手稳稳托住。

但他的声音并不稳,是紧咬牙关的压抑:“是我。”

“何寄哥哥?”秦婠瞧着来人惊愕出声。

何寄站在园中,已是半身浸血。

作者有话要说:嗯,加油。

第85章 忌讳

皎月自厚重云层里钻出,照出何寄年轻苍白的脸,紧拢的眉宇是兀自镇定的眼眸,定定看着秦婠。秦婠却只看到他颜色素淡的衣袍上刺眼的血,手臂与肩头的衣裳都被划破,血顺着胳膊往下流,沾满捧着托盘的手。

“他伤得挺重,先扶他进屋。”沈浩初已跃到秦婠身边,见来的是何寄,他心里稍安,将何寄的手往自己肩上一搭,就要扶人进屋。

秦婠接回托盘,惴惴不安地跟在两人身后,地上的血渗进石缝,渐渐干涸,留下一点一点的痕迹。进了屋,沈浩初将人安顿在外间的罗汉榻上,秦婠回身关紧房门便冲入内室取药。一时间伤药并干净的布帛取来,沈浩初已将何寄衣裳褪除大半,肩头与左手臂上的伤口皮开肉绽,血未曾停过,血腥味道一阵阵地散发,让秦婠揪紧心。

“我让人去请大夫吧?”秦婠也不问缘由,开口道。

“不要。”何寄咬牙忍着疼,“现在不能让人发现我受伤。”

“可你伤得很重。”秦婠的声音在沉闷的屋里又低又急,沈浩初按住他伤口的布帛已然被血渗红。

何寄还是摇头,反而催她:“你去歇吧,我和侯爷说点事。”

秦婠睁大眼,这种时候,他让她去睡觉?她睡得着才有鬼。当下,她便瞪向沈浩初,直觉告诉她,沈浩初就算没有参与,也必知晓来龙去脉。

沈浩初已飞快地将伤药倒在布帛中再按到他伤口上,一边肃容道:“是马迟迟那边出事了?”

看样子,并没打算再瞒秦婠。

何寄目光从两人脸上来回扫过,最后低头:“是。他们动手了。今晚派了三个好手来杀马迟迟,幸亏这段时日马迟迟按我们的吩咐,并未睡在自己屋里,让人扑了个空。我已经把马迟迟送到安全地方藏起,这伤是和他们拼斗过程中所受的,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是我。”

按先前的计划,以马迟迟为饵,让杨守心以为王新所知道的秘密被马迟迟发现。他们能杀王新一次,也同样能杀马迟迟一次,所以马迟迟身边早就安排了人手,何寄便是其中之一。不过那杨守心倒沉得住气,竟然等了一个多月才出手。

“你武功在京中已算是数一数二的高手,杨守心找的人竟然能将你打伤,可见身手不凡。这样的好手,不是普普通通的大夫能请得动的。”沈浩初又将血布扔下,让秦婠举烛过来,见伤口出血已经基本凝固,这才示秦婠再拿布帛过来。

“你猜得没错。”何寄从腰间摸出一物掷到桌上,“这是我在死掉的那个杀手身上找到的东西。”

那物沉伏,咣当一响。秦婠正把布帛扯开,闻声望去,却见那物是婴儿手掌大小的令牌,乌青的颜色,刻着瘦虎图形。

沈浩初看到那的,动作一停,烛火倒映在他瞳眸里,摇出晦涩难明的光。

“江南王?”

不是杨守心,也不是乔宜松,这令牌属于江南王霍广。若是涉及江南王,那此事便不再是简单的家宅阴私,可镇远侯府早已没落,沈浩初也无所作为,江南王又何必兴师动众大费周章地要对付沈家?

“乔宜松是江南王的人,会不会是他们借江南王之手行事?”秦婠清脆的声音多少打破了屋里沉重。

何寄抬头,她正帮着沈浩初往自己肩头缠布帛,离他很近。刚才披在她身上的外袍早就滑落,她也顾不上穿,身上只有薄薄的夹袄,碧绿的绸面上什么也没绣,腰肢纤细得像柳枝,看得他有些恍惚。

“不可能,那是江南王的死士令,没有他的吩咐,乔宜松也动不了这些人。不过,江南王的死士几时渗透到京城了?”沈浩初眉头夹得紧紧,将何寄肩上伤口缠好后,才开始处理何寄左手的伤。

手臂的伤相对较轻,处理起来快多了,也不用秦婠帮忙,那柳条似的人从何寄面前消失。

秦婠去了内室。

“你为何让她听这些?”何寄捂了捂扎好的伤口,问沈浩初。

“瞒不住,一知半解反倒坏事。”沈浩初手脚利落地将他手上的伤也扎好。

这大半夜的何寄满身是血出现在蘅园,若他们都不说,凭秦婠的性子必是要查的,一查便要查到昨晚的事上,岂非更加危险。

珠帘“啪啪”几声,秦婠又从里面出来,手上抱了身衣裳。沈浩初下来的时候,把屋外的丫鬟都点了昏睡穴,秋璃也不例外,所以眼下没有丫鬟可供使唤,只能秦婠自己来。

“这是侯爷的衣裳,那边有净房,你快把血衣换下吧。”她将干净的衣物递给何寄。

一时间何寄自去更衣,秦婠便拉着沈浩初道:“此番你们的计划打草惊蛇,只怕江南王的人正在搜找何寄,他身上有伤太好认了,不能让他现在出去。”

“岂止是何寄,恐怕现在整个沈府都成了他的眼中钉。”

此番变化大出沈浩初之料,原是引蛇出洞之计,不料引出的却是大虫,他太冒进了,本想在离开前帮秦婠解决这些,结果却引来更大危险,原本徐徐图之的阴谋,只怕会在他离开后变本加厉。

“你放心吧,这两天我会让何寄留在家里养伤,你明日让人悄悄地抓副伤药回来煎给他喝。我明天一早就去见燕王,把此事禀告于他,再作打算。”瞧见她脸上的忧心,沈浩初宽慰道,又抬手捏捏她的脸颊,“别想太多,不会有事的。”

“沈浩初,你人在京城就已被他盯上,若是去了清州,岂非更加危险?能不能…别去了?”秦婠拉着他垂在胸前的长发,低头闷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秦婠,不必担心我。”沈浩初的手掌在她脑后一扣,便将人按在胸口。

秦婠乖乖依着。

那厢何寄换完衣裳出来,见到烛下两人依偎,脉脉温情无声而绕,便觉身上疼痛更甚,也不知是伤口更疼一些,还是心口更疼三分。

————

何寄被沈浩初带去外书房歇息,两人又在书房商议了半宿,秦婠还没等到沈浩初回来便已睡着,晨间天微明时分,她已觉身侧有人窸窸窣窣地起来。她咕哝地翻个身,听到耳畔低笑:“乖,你再睡会。”

她知道是沈浩初,想起来服侍他,但倦意上身,心里想着再眯一会会吧,等到睁眼时天却已大亮,沈浩初老早就出去了。

竟是不知他几时回来,又是几时离开的。

秦婠梳洗过后便出了蘅园,让秋璃提着煎好的药跟自己去琼海阁。琼海阁里寂静无声,被拔去照顾何寄的丫鬟坐在廊下数雀鸟,秦婠上前一问方知,何寄去了校场。

等她带着秋璃又赶到校场,已看到何寄在校场上同沈浩武比划。他一手负在背后,单手对沈浩武,身形从容不迫,半点看不出有伤的样子,将沈浩武带得气急。

“何寄!”她在校场旁吼了一声。

何寄看到她分了神,叫沈浩武一拳砸上小腹,他往后缩腹,手在沈浩武肩头一拍,将人转了个方向,拎着沈浩武的衣襟走向秦婠。

“叫人。”何寄把沈浩武往秦婠跟前一丢。

沈浩武想要发作,又害怕被揍,觑了他一眼,心不甘情不愿地道:“嫂子。”

“八弟弟。”秦婠仔细看沈浩武,发现他已瘦了一大圈,人也黑了些,但精神更好了。

何寄却朝他臀上一踹:“去场上跑十圈先。”

沈浩武捂着臀跑了,边跑边回头,心里约是想着要如何报复何寄,秦婠忍不住笑笑,转眼又板起脸:“你伤没好,怎么又与他动起手,万一扯裂伤口如何是好?”

“我有分寸,不碍事的。”何寄看着只到自己下巴的姑娘,春阳笼在四周,她像开在身边的小花。

“你就逞能吧,以前被狼爪子挠了也这样,结果烧得三天下不来床。”秦婠恼得将药重重塞进他手里。

何寄便想起她书里的故事,少年被狼挠伤了肩,却在少女面前逞能,结果引得高烧不退,将她吓哭,那也是他们的往事,而今,他是何寄,何寄就是他。

她也他故事里的主角。

“多谢。”两口喝完药,何寄将空碗还她。

“你好好休养,别再折腾,连姨那边我已经打发人过去说你在我这,你安心住着吧。”秦婠收了碗,又道,“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何寄倏尔拉住她的手,那手绵暖似无骨。

秦婠倒是一惊,飞快抽回手,道:“我午间再来看你,你想吃什么?我叫奉嫂给你做。上回的羊肉锅好不好?”

何寄脸色顿变,上回那顿辣的他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幸好秦婠改口:“不成,你身上有伤,不能吃这些,我还是叫她给你煮些清淡的。”

说话间,她自言自语地走远了。

何寄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忽然想如果上辈子他们没死,他知道她的委屈,知道秦舒的欺骗,到最后,他们会怎样?

会不会,白头偕老?

重生原是希望,可他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希望回到上辈子。

————

秦婠去丰桂堂给沈老太太请安。老太太精神仍旧不好,说了两句话就乏了,秦婠便告退出来,小陶氏也跟着她出来。自从沈芳华的事之后,小陶氏与她亲近许多。论年纪小陶氏并没大她许多,因是继室,她比宋氏和林氏都小,脸瓜子小小一张,温婉秀气的模样,倒有几分像她的姐姐,脾气也温和,性子虽弱,但待人却是好的,难怪老太太那样的人也会心怜她几分。

两人聊起来,秦婠问了些老太太的情况,小陶氏一一答了,知道老太太确实没有大碍,秦婠方宽心。要是这节骨眼老太太真出了事,沈府就要乱了。

“可不是嘛,菩萨可千万保佑老太太平安,否则…”小陶氏顿了顿,还是开了口,“否则咱们府的姑娘,浩初浩文,恐怕都被耽搁了。”

“放心吧,老太太必定无恙。”秦婠知道她言之下意。老太太若有个三长两短,府里都要守孝,沈芳龄、沈芳华年纪已到了,拖不得,而沈浩初已经出仕,沈浩文马上考取功名也是要进官场的人,要是丁忧又得耽搁好些时日。

“那是自然。”小陶氏拿帕子按按额角,又道,“不过老太太这一病,倒把大家伙都吓到了。芳龄的亲事,最近也急急忙忙开始议了。”

“三丫头的亲事,不是早就挑好了,还是二婶亲自挑的,。。家的大公子。”秦婠道。

“是啊,不过先前只是交换庾帖婚书,你二婶原想多留芳龄一段时日,不过眼下却急了,这几天媒人已经上门,昨个儿她还打发人过来探老太太的意思,问三丫头的嫁妆。”

“咱们家的姑娘嫁妆,公中会出一分,按例是五千两银子,老太太心疼三姑娘,私下贴下体己也有可能。这事咱们不管了,嫁妆如何置办,叫他们自己拿主意就是。”秦婠打定主意,决不再淌二房的浑水。

相比沈芳龄,她更关心沈芳华的事。

“倒是四丫头的事,咱们才该上心。”秦婠笑嘻嘻又道,“我已经探过口风,段谦没有定过亲,对咱们四丫头也是有情有义,老太太那里我也问过,应是可行,就等去他家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

“如此,甚好。”小陶氏闻言安下心,待秦婠又更近一层。

秦婠只挽了她的手,忽然转开话题,问起件事来:“母亲,你经历得多,秦婠有件事想请教你,你可知女子生产,何为获罪于天?”

一句话,问得小陶氏脸色大变。

“你从哪里听来的这话?”她急道。

“前两日听外头的婆子闲谈说到过,我好奇,但又不好意思问她们。”秦婠道。

“女子生产获罪于天,指的乃是…诞下畸胎,你快别说这个,忌讳。”

第86章 我要你

罗汉榻上的竹篾箩里放着各色丝线,裁好的布料平铺在榻上,秦婠坐在榻沿给襟口收边。素淡的豆绿寝衣,上面没绣任何花样,款式也只是最简单的交领,胜在针脚细密扎实,比外头做的衣裳强出好几分。

烛花爆了爆,阴影一晃,秦婠正有些心不在焉,针一不注意就扎在指腹上,米粒大的血珠子沁了,她赶紧放下手里针线,含着指头,又想起白日小陶氏说的话。

她未经生养,知事不多,不比小陶氏已在后宅浸淫十多年,纵未经历,多少有所耳闻,那事说来惊悚可怕,听来叫人背脊生汗。

所谓获罪于天,便是妇人诞下的婴孩身有极大缺陷,或是目斜口歪,或是弓背残足,更甚者六指三手,二体连婴等等,多被世人指为怪物,若有诞下或溺亡或捂死,一般人家都绝不允许传出这类消息,更别提镇远侯府这样的公侯之家。

若然如此,沈浩初的那位“大伯”只怕一生下来就遇不测,又被掩口于众,如今无人知晓也不奇怪。只是纪华医志上并没说这胎是谁生的,到底是不是沈家真正的长子,还未可知。但一个出生就夭折的孩子,又能掀起多大风浪?会与如今沈府发生的事有关联?

一时间,她又想起孩子初降便因缺陷而被人杀死,不管有什么理由,作母亲的恐怕心里都痛苦吧。

沈浩初挑帘进来时,便看到秦婠怔怔坐在灯下,膝上铺着缝了一半的衣裳,手指却含在口中,像个顽皮的孩子。他两步上前将她的手拉出:“在做什么?”

指腹上只剩下针尖大小的血点,秦婠回神收手,看屋外天色已沉,沈浩初出去了整天才回来。她按下心事,道:“在缝衣裳。”

“你?缝衣裳?”沈浩初不免惊讶,他眼中她还是个孩子气的小姑娘,平日基本不碰针线,怎会突然缝起衣裳,还是男人的衣裳,“给我做的?”

岂止是男人的衣裳,还是男人贴身的衣裳。

秦婠看到他挑眉的惊喜目光,也有些赧意,撇开头道:“不然我还能给别的男人做衣裳?我的女红不好,绣不了松鹤,只能做些寻常衣裳,可比不上青纹从前做的。”

她虽不爱做这些活计,但做个衣裳缝个鞋袜还是会的,那是母亲从前一定要她学的东西,绣工好不好母亲倒没要求,但衣裳鞋袜却必须会做,比起华丽精致的绣活,这些才最实用。

沈浩初捧起衣裳细看,她又惊呼:“小心针。”他笑了笑,蹲在她身前小心翼翼地抚着衣裳,只道:“漂亮衣裳的外头多的是,都不如你的衣裳贴心。”

小丫头大了,心里也住着女人柔软的温存体贴,你待她好三分,她会还十分给你,这便是秦婠,没那么多矫情的心思,喜欢和讨厌那简单干脆。

喜欢的人,就花心思对待;讨厌的人,就离得远远的。

“你快起来。”秦婠被他看得脸红,少有的逃开了他的目光,嘴里只说道,“再有十天,你便要去清州,我正慢慢替你收拾行李。外头的衣裳样式虽美,到底不如自己缝的结实,难得你不嫌弃这平平无奇的衣裳,我还做了两双鞋袜,你都带着,若是时间来得及,我再给你赶一件外袍出来。”

“不用了,有这贴心的衣裳就够。你这双手,不需要替我操持这些。扎伤了,我要心疼。”沈浩初没起来,将她的手贴在自己脸颊上,不过片刻又“唉呀”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