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心孤诣,每一件事都是筹划了又筹划,但是每件事都脱出了他的预料。

从他成婚的那天,玉夫人被杀的那件事开始——一直到他又找到阿喜,想谋算成王府,却被朱氏撞破,害了她的命。另安排人想趁治丧混乱时下毒,也被拦阻了。

始终有人,有股力量在阻碍他,每件事情都偏离了原来的预设,

难道真是老天不佑他?

“我也有件事,想问你。”

刘润好整以暇,先抛出问题:“你给皇上下的,也是这毒吗?”

他把玩着手里那个小小的药包,放到鼻端嗅了一下,看着萧元的目光带着不动声色的锋锐。

“不是,这种毒见血封喉,毒性至烈。说到皇帝那件事,我都不明白,我下的是慢性毒,先体虚,再咳血,起码会拖上两年才要人命。至于皇帝为什么突然间暴毙,我到现在也不明白。”

刘润点点头。

是啊,对萧元来说,皇帝死的也很不是时候。

“我也有一句话想问的。玉夫人——是你们下的手吗?”

“不是。”刘润站起身来:“我们没杀她。”

致皇帝于死地的毒不是萧元下的,可是——也不是自己下的。

在用药用毒的事情上,他可比这些外族人更精于此道。

他觉得眼前出现了一团迷雾,什么都看不见。

不是萧元,也不是他自己。

那是谁?还有谁有这个本事?有这个机会?

他突然想到一个人。高正官!

刘润加快脚步从那间石屋出来,外头雨已经渐止,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他缓缓吁了口气。

李固虽然看不见,但是他却一点也没有猜错。

李固站在一旁:“是他吗?”

“是他。”

“他与我们李家可真是仇深似海啊。”李固的话差不多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还问出什么了?”

“他左右是个死,旁的话是不会多说的,对这种人软的硬的办法估计都不顶用。不过他刚才倒还问我,玉夫人是不是我们杀的。”

“我们杀她?你怎么说的?”

与夫人这件事差不多成了一件无头公案了,当时为这事儿东苑宫禁紧张之极,皇帝震怒,李馨成婚的喜庆气给冲得半分不剩。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我告诉他不是我们。”

静了一会儿,刘润轻声问:“怎么处置他?”

“他不是喜欢下毒么,”李固轻声说:“只是这死法太便宜了他。”

阿福一身缟素,她有些茫然的转头朝外看。

来吊唁的人不算多,韦素和高英杰来过了,还有几个与李固私交甚笃的宾客也来了。这事外面的人多半不知道,来的人不多。

外头又有人进来,在灵前上香行礼,阿福木然还礼。

她抬起头来,目光和那人正对上。

“刘…”

那人穿着一身素服,是女婿的打扮。

阿福几乎认不出他来了。

刘昱书。

阿福印象中,他还是个腼腆少年。最后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好像…隔得太久了,从她离家上山去,他们就没有再见过面。后来她又进了宫,再后来…

人的离合际遇真是奇妙。

阿福曾经以为自己会和这人成亲,生儿育女,一起过一辈子。

两人相隔只有几步,中间却隔了数年光阴。

他好像高了,不再是当年模样。生活催得人变老,时光在脸上刻下沧桑的印记。

“多谢你今天过来。”

刘昱书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你多保重,要节哀。”

“我知道,谢谢你。”

刘昱书左右看了一眼:“阿喜呢?”

阿福愣了下,一时没回过神来。

“朱…朱夫人前两天差人送了信给我,讲的是我和阿喜的事情…现在说这个是不太合适,不过…”

阿福定定神。

是了,刘昱书还不知道,阿喜她做了什么。

可是,阿福也真的说不出口。朱氏就是因为阿喜而死,很可能还是她亲手所杀。

阿福觉得眼前一阵恍惚,淑秀急忙扶住她:“夫人,夫人你没事吧?”

阿福缓了两口气:“我没事。”

瑞云急忙端了茶过来,阿福跪得双腿木麻,起身时全靠她们扶着,腿脚几乎没了知觉。

阿喜…阿喜的事…她真不知道这话要怎么说出口。

“阿喜她…是不是身子有什么不妥?朱夫人生得什么病?前几天的信中还没有提起,去得这样突然…”

刘昱书想岔了,他见了许多亲人长辈去世,子女家人因为侍疾而体弱,再哀伤过度一病不起的。阿福看起来也摇摇欲坠,一副难以支撑的样子。阿喜她,多半…虽然不是亲娘,可是毕竟是朱氏抚养她长大的,对她一贯又宠溺关爱,朱氏突然去世,她是一定难过的。

李固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瑞云退了一步,李固伸过手来,摸索着挽住了阿福的手。

她的手冰凉。

“还成吗?你该到后头歇一歇。”

阿福微微点头,想起李固还不认识刘昱书,她轻声介绍过,刘昱书向李固行礼:“草民刘昱书,见过成王爷。”

“不用多礼。”

李固知道阿喜曾经嫁做刘家妇,嫁的就是这人。

他也知道前头和他夫人订婚的就是这人。

他瞧不见这人的样子。

虽然知道阿福和他没什么,可是心里…想到这件事,总是有些不舒服。

这人声音听起来也是读过书的人,温文有礼。

刘昱书又问了一次:“阿喜…她没事吧?”

没事?她怎么会没事?

她不光有事,还有的大事。

虽然在这件事中她也是被利用的,可是于情于理于法,不管从哪一点上说,她也都逃不开罪责。

但这件事实在是家丑,对刘昱书要说这事…

李固也觉得无法说出来。

正文 八十八 是非 二

这个难题是刘润接了过去。

正好刘润和刘昱书还曾经认识,有过交往,说起话来也方便一些。

不知道刘润会实话实说,还是用更巧妙的借口将这事掩盖过去。阿福顾不了那么多,她连接数日都精神恍惚,连儿子撒娇也不能让她振作起来。

李誉还不懂得,姥姥去世了是什么意思,可是孩子是最敏感的,家中人人情绪低落,阿福悲伤沉郁,他也跟着没精打采,胃口变得很差,小脸儿瘦了一圈,看的人人心疼。

淑秀端了一碗汤来给阿福,盯着她喝了,轻声说:“夫人伤心,可是总得为孩子想想。小世子这些天可都没精神也不大肯吃东西。”

阿福打起精神,应了一声:“我知道。”

知道归知道,可是悲伤仿佛拧成一条绳子,紧紧捆在身上,不是说抛就是抛掉的。

朱氏的灵柩无论如何不可能等到朱平贵回来了。就算天气没有像现在这样热也不可能。

朱氏葬在城外,就在阿福爹和大娘的墓旁。阿福望着那三块墓碑,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人生有起有落,有始有终。

自己终有一日也会化为黄土…

旁边李固的手伸过来,握住她的手。

“咱们一起,下半辈子好好过。”

他的话说的老气横秋,好像他们已经很老了,等着入土那天似的。

阿福点点头,既觉得心酸,又觉得微微甘甜。

“好。”

这件事,还没有完。

阿喜。

朱平贵。

李固劝她不要再想这些,她也尽量让自己不要去想。可是只要脑子有一点空闲,那些事情就偷偷的从角落里溜出来,由不得她不去想。

阿喜是一定要处置的,但是要等朱平贵回来。

天气热了起来,也许是阿福自己心境不同,总觉得今年的天热的异样。往年的夏天坐在屋里头,心静,也不觉得很热就过了。今年不一样。

李誉快要周岁的前几天,阿福热的有些心焦气躁,晚上也会热醒过来,怎么也睡不着。李固不放心,常医官隔一天便来诊一次脉,只说是虚火,并无大碍,也不必吃药。

朱平贵到的那天有风,干热干热的。

阿福让人到城外去迎朱平贵,一早起来收拾过了,就开始等待。李固今天没有出门,在家里陪着她。

大风吹的庭院里花草竹子的叶子哗啦啦的响成一片,那动静让人心里也静不下来。

“也该到了。”

“不要急。”李固冲她微笑,露出雪白的牙齿。他的笑容有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阿福依在他身旁,李誉正在学走路,杨夫人牵着他,小家伙儿穿着一件薄薄的细棉纱衫。这是用李誉那种新式织机纺出来的新布做的衣裳。李誉步子迈得大,摇摇摆摆跌跌撞撞的走过来,然后一头扎进阿福怀里头,还使劲儿蹭了几下。

“娘…娘…抱抱。”

阿福把他抱了起来。他刚才一定跑过了,小脸儿热的红扑扑的,额上有汗,颈后的头发有几绺粘在了脖子上,阿福拿帕子替他擦汗,轻声说:“渴不渴?不要再跑了,天这么热。你去给他碗汤来喝,解解渴。”

李固说了声:“大概是回来了。”

他的听力比一般人要敏锐,他说完话,阿福似乎也能听到远远的车马人声。她抱着孩子,和李固一起向外走。

韦素和朱平贵一起进了大门,经过穿堂。

阿福站住了脚。

朱平贵黑了,也瘦了。他停下脚步,先向李固阿福请按问好。长途跋涉让他显得风尘仆仆,形容憔悴。炽烈的阳光照在院子里,热气熏腾着,远远望出去人和景物似乎都在热风里微微动荡摇晃。阿福觉得嗓子发干。朱平贵回来之前她想了许多,可是现在看到了人,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外头热,有话进屋说吧。”

阿福教小李誉喊舅舅,平时这小子从来不给面子,怎么教都不喊。可是这会儿阿福指着朱平贵轻声说:“这是舅舅,舅舅辛苦的很,从南边一路奔波回来的。”

李誉眼睛睁得圆圆的,盯着朱平贵看的极认真,忽然字正腔圆的喊了声:“舅舅。”

朱平贵一愣,急忙答应一声:“嗳…”

他不知想起什么,眼圈有点红,低下头说:“我还给小世子带了些玩意儿,都是南边的,还有外番海上运来的东西…跟船一起,得明儿才能到。”

“让哥哥费心了。”

他再抬起头来,神情就恢复如常了。

阿福先前给他的信中,已经用最简单的语言将这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可是朱平贵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她一点儿也猜不着。

热风吹进屋里来,仿佛就停滞在这里不动。阿福背上出了汗,热的微微的痒,她能感觉到汗凝成一大滴,蜿蜒的朝下淌。

“母亲,已经安葬了吧?”

“是…就在朱家祖坟,父亲和大娘的墓穴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