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姬眼睛一瞪,“干嘛?瞧不上?”

杨酉林“嚓”地一声把匕首插入刀鞘,道:“多谢你。”那个“你”字才说完,马一跃,已经昂首走到前面去了。

明姬摇头:“见过这么多人,我就和他沟通有困难。”

东方道:“是我我也怀疑你没安好心。”

明姬从包袱里又抽出一把匕首来,模样与方才送给杨酉林的想仿。东方诧异:“你买了几把?到底是不是匕首啊?”

明姬拔出匕首,满意地一挥,道:“本来这把是送他的。可惜刚刚那把挡了那几人刀剑,怕是刃口砍卷了,还是送他那一把吧。”

*

就在此时,一队巡逻的骑兵正回到大营。领头的校尉直接将一匹马牵到辕门外。马上坐着个人,穿了件夹衣披风,带着风雪帽,将整个人遮住了。晨光中看不清面目。那人下了马随兵士走到承铎大营偏帐,哲义已经起来了。

兵士回说此人昨夜到了大营外,手持皇上御赐金牌,说有秘信要带给承铎。哲义只看了一眼来人,挥退兵士,连忙跑去承铎帐外禀报。承铎刚刚起来,立刻赶来偏帐。帐里那人抖下披风,露出一张绝俗的脸蛋,倾城一笑,道:“五哥,没想到来这里见你。”

承铎吃惊道:“小妹,你怎么跑到燕州来了?”

“我迟早是要来的,被人送来不如自己来。”承锦缓缓道。

她虽说得和缓,却已然听得出气恼之意。承铎深知她秉性,绝不是小气之人,必有什么事端让她这样生气。

“出了什么事?”

“皇兄又要把我嫁给胡狄,你那位好朋友还帮了他一把。”承锦半嘲半笑道。她绝不会嘲笑承铎,那么这语气竟是在嘲笑东方。承铎心里微微有些诧异,她莫非是在生东方的气?

“我不想束手待毙,就避出来了。暂且不要让人知道我在这里。”

“你一个人怎么跑到这里来的?”承铎问。

“我去了无相寺,到那里找的萧墨。他连夜把我送出城的。”承锦简捷地说。

“我就说,谁有那么大本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你送出来。”承铎正自沉吟,忽然哲义在外面说:“主子,杨将军回来了。东方大人也来了。”承锦皱眉:“我在路上听说皇兄让他做议和使,要来把我嫁给胡人呢。”

承铎回顾承锦道:“小妹,你先在偏帐坐坐,我先看他怎么说。”

承锦听他这样说,也不好说什么,便留在偏帐里默然坐了半晌,心中千回百转,打量那军帐甚是简素,这才瞥见茶茶坐在角落里。承锦想起她方才进来倒了一杯水给自己。这女孩子清淡得让人察觉不到她的存在,难怪最不耐烦女人缠的五哥会独独放她在身边。承锦便道:“再帮我倒点水来吧。”

茶茶站起来,从角案上端来水瓮,缓缓倒进承锦面前的杯子里。她动作轻巧灵范,不见一点慌张。承锦便问她:“你叫什么名字?”茶茶将食指放在唇上微微摇了摇头,手指滑到喉咙上指了指。承锦道:“你不会说话?”茶茶点头。承锦暗暗讶异,细看她眉目清秀,一双眼睛却深如湖泊,从头到脚没有一件饰物。像是天上的疏淡的云朵,没什么华彩,可就是让人移不开眼睛。

承锦愣愣地看着她,茶茶也不窘迫,落落大方地回视着她。承锦忽而一笑,转过头去。历来只有别人见了她,才这么目不转睛,不想今日自己也这样。她淡淡地说:“记得上次五哥回京,你也一起的。五哥这人从不在女人身上留心,他肯把你带在身边,足见看重你。好好跟着他吧。”

这次,茶茶低了头。承锦看她意态缱绻,心头一酸,遥望着大帐灯火,心道:“五哥,五哥,你会和他想出什么法子来么。”

*

晨蔼中的大帐,灯火通明。承铎冷笑道:“说得慷慨。他那四个郡如今插着我的军旗,他不用送作娉礼,有本事就来拿回去。”

东方望着案桌面,道:“皇上之所以派我来,就是要劝阻你。你若是不遵圣意,我有失责之过。”

承铎应声道:“有两个法子,一是你带着明姬回平遥镇去,这个和我来议;二是我强扣下你,这个和还是我来议。”

东方知道承铎是不想让自己担责任,然而他这番态度算得上是□裸的威胁了。东方心里平白无故地没好气,便冷淡道:“这个和我应当去议。”

承铎看他半晌:“看来你果然是朝廷专使了。”

东方听他这样说,越发不悦,也顺着承铎语气说:“各司其职罢了,谁也管不完谁的事。”

承铎被这话激得火起,沉了脸,道:“你且看我管不管得着你!”

东方心里也冒了小火:“你以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什么人都该听你的不成?!还需看我让不让你管!”

承铎一拍桌子。东方这下大火了,你吓唬谁呀,也毫不示弱地一脚踹到桌脚。那实木的大案桌便歪了一歪,一支毛笔滚了下去。承铎“腾”地一下站起来:“你做什么!想打架?!”东方一掌将桌子推开:“我看你就是欠揍!”

哲义跑到偏帐外,叫道:“姑娘。”茶茶对承锦施礼而出,哲义走出几步,低声道:“主子和东方大人打起来了。”茶茶吃了一惊,也来不及想,转身就往大帐去。还没走到就听见两人打得风生水起,帐帘散落一半。茶茶刚一上前,一个杯子飞了出来。

茶茶虽然只跟着承铎学了几招三脚猫的工夫,却知道高手是个什么层次。即使是在仅容一人的狭室里过招,也不会碰到里面的东西。然而眼前这两人却打得如泼妇摔东西。茶茶几步上前把帐帘一掀,帐内两人顿时住了手。

茶茶扫了二人一眼。东方站住既不看承铎也不看茶茶,也不说话。承铎也正襟站住,看见茶茶掀帘子,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见茶茶眼里有责备的神色,承铎突然有一种小孩子犯错被大人捉到的尴尬,也转了脸,不看她。

茶茶把那帐帘理顺,走过去半跪在地,默默把地上的狼籍打扫了。拾了一盘子碎瓷片出去。茶茶才一出去,承铎又是一拳过去,东方也不避,由他一拳直抵心脉,承铎凝力不发,问:“还打么!?”东方抓住他手腕一扯,没好气地说:“不打了。”回身踢过散乱的椅垫子,就往地上抱膝坐下。

承铎看他默然无语,走过去与他背抵背地在垫子上坐了。心里想了片刻,说:“你怎么不对劲儿了?倒像和谁憋着一口气似的。”

东方默了半天,轻声道:“我生我自己的气罢了。”承铎扭头诧异地看了他半晌,一仰靠在东方背上,仰头大声叫茶茶。茶茶擦着手过来,帐帘下探了个头,承铎说:“把酒拿过来。”茶茶转身又去了。

东方皱眉道:“你什么时候在军中也喝起酒来了?”承铎笑:“不是什么正经的酒,是茶茶酿的果酒,味还正,就是淡薄些,不醉人。她自己都喝不醉。”

说着,茶茶已经取来一个梅花青瓷的小坛,放上两只酒碗,各斟大半碗。放好看了承铎一眼,又出去了。承铎端起一碗酒,背对着东方,斜手递给他。东方端碗饮了一口,看着帐门说:“她身体不好,再淡薄的酒也少喝。”

承铎一仰而尽,摇头道:“你这人懂得多,条条框框的也多,连喝个酒都不得自由,那不是学来束缚了自己么?”东方被他一提,心里一动,想:我难道不是在画地为牢?

“然之兄,有句话一直想问你。你当初随我到军中究竟是为了什么?”承铎问。

东方端碗喝酒。

承铎道:“男儿欲建功业,便不可再怀隐逸之心。你要入世,便不可轻贱这俗世。进则成,退则隐,守则一事无成。你快些分定吧!”

东方只低着头,过了半天,缓缓道:“你可想过为什么一定是承锦来和亲?”

“为什么?”

“你手握兵权,上次为了承锦私自出兵,虽打了胜仗,皇上心里未必就那么高兴。他准了这求和,一是因为条件丰厚,一是要你表示听话,这只是其一。而胡狄敢于拿出这样的议和条件,私底下肯定是有利可图的,此其二。这个给他利益的人是谁,便是这诸多事情中的关键。”

“哲仁十二年前就被安插在你身边,他的主子必不是胡人。而这个与胡人暗相勾结的人,能给胡人什么利益让他们情愿割地?因此我想到前一段有假扮的怪兽在京畿之野伤人,令百姓觉得天降异事,是当政者不仁之故。闹这事端。焉知不是为了改朝换代?你细想这几月来的种种事情,其中千丝万缕便透着些微形迹。”

承铎道:“如此说来,许嫁承锦倒是个计策。我如今本就胜着,要拿妹妹去换占据的城池,自是不肯的。倘若不肯时,皇兄会觉得我太过跋扈。我们兄弟生隙,甚至于反目,旁人便可从中渔利。这人好歹毒的手段!”

东方道:“恕我直言,皇上心思深沉,也许知道几分,却也想要以此来压一压你。胡狄的这份求和诏书,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如今情势波澜诡谲,稍错一步,便很难翻身。现在最为不利的人,不是承锦,恰是你!我怕你得到和亲的消息又再打起来,我的鸽子又被人杀死,只好让人传话给你。那个小孩子你见着了么?”

“见着了。”承铎道,“让哲义关在后面的。这个小孩也别有来历,我回头再跟你说。眼下之事,却又该如何?”

“你的怀柔策略该收网了。”东方望着酒碗,“眼下的线索就在茶茶手里,你不妨让她讲讲还有什么事是瞒着你的。”

“这个不急,我总会问她。我问的是议和的事,难道真的把承锦嫁给胡人?”

东方大是忧虑:“承锦失踪了,现在下落不明。不知道是自己跑了,还是被人掳走。若是有人在背后捣鬼,这件事就更麻烦了。然而我不来跟你说明也放心不下,我的意思,我去议和,你全力去寻承锦,不要让她落在别人手里。”

“这个你无须担心,承锦现在我偏帐里。”

“是吗?”东方掩不住惊喜之意,“我路上还一直在想怎么找到她!”

承铎微笑道:“我还不知道你这么关心小妹呢。”

东方被他这么一呛,顿了一顿,转开话来说起了路上遇见那人的事。他把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说:“昨夜看来他是一心要置我于死地,若非杨将军赶到,我也没有什么胜算了。”

承铎皱眉:“你说那人给了你一个生辰八字,那八字是哪一年的?”

“丙寅年。”

承铎默然片刻,冷笑道:“如此说来倒是巧了,你说的那个幕后之人可有了人选了。”

“此人与胡人有莫大的关联,必常在边塞;若有心于大位,必是皇室。别人的生辰我不知道,然而七王承铣小我两岁,正是丙寅年生的。承铣久领云州督卫,统领云州军马,这几年也很少回京。”

东方沉吟道:“此事干系重大,仅凭我们猜测也不能定论。只能小心提防为是。”

“如果是承铣,我倒没什么想的。只是二哥又何必一定要把小妹拿来做文章。”承铎默然道,“我有时候就是不懂他,就像小时候一样,他也仍然不懂我。”他说到这里,一阵突兀的停顿。

东方微微侧了头瞧他一眼,放下酒碗,正色道:“这次皇上既派了我的差,断没有让你负责的理。这个和我还是要议一议的。我先相机行事,你陈兵在此便是我后盾,不必事事都强来。刚强太过易折。你要护着承锦,我也必然和你同心。你要再违逆旨意,我也必然和你共担这个险。大家好好想一个万全的法子,才是正理。”

“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承铎难得地伏了个软,“可你也犯不着用拳头打我吧?”

东方笑笑:“彼此彼此,你也没吃亏。”

两人当下计议了一番,已是上午时分。

承铎召来各部将领在中军帐不知开什么会,东方出了大帐望了望天。燕州的初秋还是这般风高云淡,脚下平野起伏,辽阔无边,像一个未知路上永恒的背景。上京的种种繁华如世人雕琢的繁复工艺,精美而脆弱,远不如这□的土地强大。

就像公主的头衔,虽然冠冕堂皇,也不过是个人罢了。她确实是可爱的,她的身份又确实是束缚的,这未免不让人为难。然而承铎说了,“你懂得越多,越是学来束缚了自己。”承铎从来不会患得患失,总是像出鞘的利剑,一斩断净。

东方信步走到偏帐,帐子低垂着。东方掀开一点,承锦正坐在羊皮褥子上望着杯子出神。她被那帐口斜射进来的光亮一映,转头看去。东方露出一个真正温暖的笑容说:“我可以进来么?”承锦点点头,站起身来。

东方一手隔开帐帘,斜身进来,望着外面阳光道:“外面天气这么好,为何不出来走走?”承锦万没料到他会说这么一句话,这位仁兄可曾记得上次他怎样冷冰冰地打发了她,现在却仿佛没有过这么一回事似的。这种无耻的行径怎不令人愤怒。

承锦掩饰不住愤怒之意,这意思望进东方眼里,他却将手一放,帘子落下来又隔断了外面的世界。东方望着她颊上因为生气而浮现的酒窝,觉得有种陷落的危险。他转而看向她的眼睛,道:“上次是我不好,我不该说那样的话。”

承锦淡然道:“不必客气,是我不该去找你。”东方并不理会她的讥讽之意,笑笑说:“我只是想告诉你,你有什么难题,我都乐于解决。你有什么困难,我都是乐于帮助的。”他的态度坦然诚恳,直听得承锦匪夷所思,莫非人无耻到一个境界就成了君子坦荡荡。

东方却好整以暇地一拉帐帘,望着外面:“皇上让我来嫁你,礼部侍郎带着圣旨还没到,这两天我也没什么事。你没来过燕州,不如我带你出去走走吧。”他回顾承锦,“你看外面景色多好?”仿佛一个厨师捉着煮汤的鱼儿说我的作料还没买齐,我们先玩玩吧。

承锦很无语地看看外面,一眼便望到了天与地的尽头。辽远有时也使人畏惧。东方仿佛洞见她的心思,轻笑道:“燕州其实一点也不可怕。”这里是他的家乡,却是承锦尤为陌生的地方。承锦忽然觉得一阵软弱,轻声而缓慢地问:“你真的要拿着皇上的旨意去议和?”

东方点头:“是,我还是要去议和。”

他说这句话时,天上一排雁,正往南迁徙。

人与万物也许并没有区别,无非是春夏秋冬,来去忙碌罢了。

第二十八章 议和

三天后,礼部右侍郎贺姚带着圣旨文书到了燕州大营。

“东方老弟,我们何时去议和?”贺姚瞪着一双小眼睛问。他虽只三十来岁,已身居从二品,却不爱拿姿做态。从上京到燕州,一路跟东方还算投机。

“既然贺大人已经来了,明天一早就去。”

贺姚算是放下一颗心来,抚额道:“你一定要先到大营里来见五王,我还真怕生出什么枝节来。我可惹不起他老人家。”

东方笑笑:“放心。我也是赶来劝着他,免得他一不高兴,又跑到胡狄的哪个郡城去逛一逛,岂不是伤了两家和气。”

贺姚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第二天一早,东方便与贺姚准备离营往胡狄王庭的锗夜城而去。承铎一路送他们出营。贺姚一边走一边惊,各营将领军士都齐刷刷地站在大营两侧注视着他们走过。到了营门口,杨酉林与赵隼全副披挂,各站一边。贺姚心里暗暗紧张,见东方气定神闲,承铎面无表情,禁不住瞠目道:“五……五王爷,这些战士们为何……”

承铎皮笑肉不笑地拉了拉嘴角:“他们殷切盼望你们和议成功,早日停战,好各回各家啊。”贺姚只觉得背心一阵冷汗冒起来,果然满营的人都“殷切”地看着他,贺姚咽了口口水,拱手四向:“多劳相送,多劳相送。”东方已一把拉了他上马。

见明姬站在一旁,东方指了她沉脸道:“你老实呆在大营里,哪里也不许去!”说罢,马一拍,当先驰出大营。贺姚紧随其后,听见他颤巍巍地喊:“东方老弟,你骑慢些……”

赵隼忍不住笑道:“这位贺大人还是这么一个活宝。”承铎看看他们去远,双手举上头顶击掌道:“走了!”他身后满营的人“哄”地一声,各自整装备马,闹成一团。

赵隼站在东营清点人马,见明姬望着他发狠,便对她挤挤眉。

明姬不由恼怒道:“你果然是叫赵损,阴损的损!”

赵隼嘻嘻一笑:“我可不就是叫赵隼,鹰隼的隼。”

原来明姬从未上过战场,私底下央求赵隼带她去。赵隼死活不答应,说要是出个什么事他可不好负责。明姬本打算到时偷偷混进他队里,不料赵隼先把这事告诉了东方,让东方把她训了一顿。

明姬气为之结,眼睁睁看他点好兵马,引兵扬长而去。杨酉林站在一边,看营中步兵整装。明姬脑筋一转,瞄了他一眼;杨酉林目不斜视。明姬回过头来,眼角余光觉得杨酉林好象也转头瞄了她一眼。她又转头看去,杨酉林还是目不斜视。

明姬慢慢挨了过去,低声道:“杨大哥,我能不能……能不能看看你怎么打仗的?”

杨酉林并不看她,沉默片刻道:“能。”

“那……我跟你上战场去吧?”

“行。”

明姬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快,又道:“那我要是出个什么事谁负责?”

“我负责。”

明姬一把拉住他袖子道:“杨大哥,你太好了。你等等,我换个衣服去。”她转身跑回自己帐里。

*

锗夜城是十丈土墙所围,墙厚九尺,城外常年驻守着胡狄大汗的精骑兵。远远望去一片苍茫平野间,矗立着一座城池。贺姚忍不住叹道:“这胡人住在这偏远地方,孤零零一座城,有什么意趣。”

“贺大人不知,锗夜城地下有水,城内有深井,城南十里便有绿洲草场,东面有秃曲河可以放牧饮马。等到十月燕州降雪,在这土城墙上泼上水冻成冰,就坚不可摧了。胡人长居北地,便可以冰雪为利器。”东方解释道。

“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还是第一次来这么靠北的地方,此行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啊。”

东方笑道:“是啊,我想你也会印象深刻。”说话间,已到了城门前,小卒上去递了文书,守城军士将他们迎入馆驿,一面遣人去禀报胡狄大汗。到了馆驿中,馆长摆上酒食,招来舞姬作乐。胡乐回旋旖旎,胡姬扭腰摆胯,风姿可人。贺姚看得大惊失色,连连摇头:“这样的舞蹈怎能大庭广众之下跳,真是有伤风化,有伤风化!”东方笑他迂腐,将那甜美的蜜瓜吃了个饱。

第二天一早,胡狄大汗在王庭召见议和使。东方换了正装,与贺姚同去王庭。迎着长长的一排石阶上去,贺姚已走得气喘吁吁。

“东……东方大人,你能不能走慢些,这梯子长得很……”

“贺大人,这两旁都是胡人看着呢,切不可垂头丧气,有辱国体。”东方回头低声道。

贺姚一听“国体”,抬头挺胸,咬牙跟上。好不容易要走完这石阶了,顶上迎面站着一个人,剑眉朗目,留着髭须,穿着紫色锦服,以手按胸躬身道:“二位大人,有礼了。”

他说着纯正的汉语,东方不禁注目,那人微笑道:“我是特勤突迦。”特勤是爵位,一般为大汗的宗室子弟。突迦往边上一让:“里面请。”

东方回之以颔首微笑,迈步进去。里面是一个长长的殿堂,两旁以火盆燃着碳火,好在这个大殿通风,还不觉闷热,只映照着长殿尽头坐着的一个威武身影。他帽子上装饰着朱雀长翎,整个胡地只有他一个人能戴这样的帽子,正是胡狄大汗。

东方走近王位,做出一个笑容,对胡狄作揖道:“大汗,下官奉皇上之命前来议和,以期两国世代交好。”

胡狄哼出一声,唧哩咕噜说了一串。突迦道:“大汗问你,见了他为何不跪?”

东方道:“我并非你大汗的臣子,为何要跪?”

突迦道:“大汗与你们皇上地位相当,你跪皇上便也该跪大汗。”

东方应声道:“我手里拿着皇上的和议诏书,见诏如见君。既然大汗与皇上地位相当,我拿着诏书更不该跪了。”

突迦照原样把话翻译给胡狄听了。

胡狄挥挥手道:“算了,这些虚礼也就不让了。你们皇上可允了我们的议和条件?”

东方道:“大汗,我有一言相劝,不知大汗肯听否?”

“你说。”

“大汗之所以连年南下,侵犯我国土,无非是因为胡地物产有限,气候无常,您的子民生存维艰。华庭四郡现被我军占领,是刀兵上打出来的,愿打服输。不如两家从此修好,广开边贸通商,你们缺的可以用牛羊皮毛、乳酪、马匹之类来换。大家各取所需,才是长久之道。如果大汗能以喀拉昆仑神之名允诺,我愿意回去说服皇上将华庭四郡辟为通商之地,今后共存共理。大汗以为如何?”

突迦诧异地望他一眼,一句句把话翻译给胡狄听了。贺姚旁边拉了拉东方的袖子,低声道:“你在说些什么?我们不是来议论和亲的吗?”

东方甩开他手,袖子一挥,手似乎在空中虚晃了一下,也低声说:“我在给他指条明路,免得他撞入死路。”

胡狄听了沉吟不语,突迦也沉吟不语,两人用胡语低声交谈了几句。片刻后,突迦问道:“这位大人,我们的条件是以十三公主为大汗汗妃。这也是去年便谈好的,是你们言而无信在先吧。”

东方冷笑道:“我方才所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皇上永远是皇上,大汗无论何时要议和都需与皇上来议。若是胡乱听信他人的言辞,只怕将来得不偿失。”

突迦与胡狄对视片刻,又商量了几句,转向东方道:“大汗不明白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东方见他们不应,也懒得再试探。看那胡狄虽有些英武气,到底是个酒色之徒,难道要把承锦嫁给他?他心中这样一藐视,忽起一阵戏弄之心,心想反正是搞砸,那还管它怎么砸的。东方将袖子一振,悠悠道:“大汗对十三公主可真是有心了,只可惜,公主不能来了。”

“为什么?”

“大汗不巧耽搁了一年,公主已经嫁了人了。”

“嫁了谁?”

“正是区区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