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上一章:第 22 章
  •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下一章:第 24 章

——当然,陆明萱是经过几次辗转才知道了这个消息的。

老国公爷立刻便要换了衣裳进宫去,凌家三代单传,好容易到了这一辈有两个儿子了,老国公爷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凌孟祈出事,那样他死后都无颜去见老友,更何况此事在他老人家看来,本就不干凌孟祈的事,再说句难听的,本就是皇上先做了对不起凌孟祈的事亏欠了人家,如今他不认错不补救也就罢了,还想要了人家的命,哪有这样的道理?!

却被陆老夫人死活拉住了,急声道:“皇上如今正愁找不到人作筏子泻火,你不说躲着也就罢了,偏还自己往上凑,你是不想要命了是不是?以前还可以说皇上圣明,虽生气着急也不至于拿你一个两朝元老怎么样,可如今我们都知道他连夺人臣妻的事都做得出来了,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我不管,我不会让你去的,你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叫我们这一大家子靠谁去?”

不待老国公爷说话,又道:“我知道你喜欢祈哥儿,我也自来都很喜欢那孩子,尤其是在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更是怜惜他了,可我们再喜欢他再怜惜他,也不能为了他白赔上自己和这么一大家子人不是?您也别太担心,指不定罗贵妃这会子已经醒过来了呢,只要她醒过来,难道还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白丢性命不成?势必会拼死救下祈哥儿的,皇上对她的宠爱有目共睹,如今失而复得,又岂有不事事都顺着她的?再退一万步说,就算她没能及时醒过来,祈哥儿真因此而丢了性命,那也是祈哥儿的命,怨不得别人,谁叫他前世不修托生在了罗贵妃肚子里,如今也不过就是以命还命而已,我们能怎么样?反正无论怎么样,我今日都是不会让你进宫的!”

老国公爷却坚持定要进宫去,“你也说了,我好歹也是两朝元老,皇上就算再生气再着急,也不会拿我怎么样,可祈哥儿不一样,我今日若不去救他,便没有谁能救他了,且不说我与凌兄多年的交情,只就事论事祈哥儿从头至尾都是无辜的,我便定要走这一趟,你别拦着我,否则别怪我不念多年的夫妻情分,你当知道,你是拦不住我的!”

陆老夫人见老国公爷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又想起他几十年来都是说一不二惯了的,饶心下再是担心,也只能住了口什么都不再说,只令双喜双福服侍他更衣去。

一时老国公爷换好衣裳,见陆老夫人正坐在临窗的榻上落泪,心下到底还是一软,上前压低了声音与她道:“你放心,当年在战场上那么多凶险的时刻我都过来了,难道进宫一趟还能比上战场更凶险不成?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陆老夫人闻言,心下稍松,但究竟还是做不得彻底放心,只得闷闷的应了一声:“那你可要说到做到。”亲自将老国公爷送了出去。

其时陆中冕已闻讯领着陆文廷赶了来,说是要陪老国公爷进宫去,老国公爷又岂肯让他们父子去?这件事儿子与孙子自然是知道得越少越好,所以只笑着说自己进宫是去安慰开解皇上的,让他们不要担心,再说皇上也未必喜欢人多。

陆中冕一想,的确是这么个道理,便没有再多说,领着陆文廷亲自将老国公爷送至垂花门外上了马,领着十来个亲卫,很快消失在了父子二人的视线当中。

再说凌孟祈自生辰前夕收到陆明萱打发小迟师傅和丹青送去的生辰礼物后,一开始见那礼物只是一枚玉佩,虽温润莹透,洁白无瑕,如同凝脂,一看便知道是上品,却正是因为这枚玉佩是上品,才说明陆明萱心里还拿他当外人看,否则不会送他这么贵重的东西,心下便有些失落。

但转念一想,也说明陆明萱一直记得他的生辰,所以赶在他生辰之前让人送了礼物来,可见她心里待他还是与旁人不同的,那他便有的是希望,所以随即又高兴起来,且这份高兴一直持续了下来,相较之下,连亲生母亲“死而复生”又忽然出现之事也让他没有那么悲愤与难受了。

却没想到,他的高兴终究还是在今日早间被人为的终止了,他的两个同僚忽然领着一个中年太监冲进他在锦衣卫卫所群房的屋子里,不由分说便将他反手扭了,然后与那太监一道,将他塞上一辆马车。

马车驶出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凌孟祈的脑子渐渐清明下来,心里已自马车内一直不发一语只闭目养神的中年太监的身份上,约莫猜出了几分事情的因由,反倒越发冷静下来,在心里暗自冷笑道,那个全天下最尊贵的男人最好不要让自己有机会靠近他,否则,自己就算赔上性命,也一定不会让他好过!

之后马车又行驶了约莫大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然后中年太监一撩车帘,将那两个锦衣卫打发了,才命跟自己的人将凌孟祈自马车上提下来,复又塞进一乘四人小轿里,继续往前行去。

最后,轿子也停了下来,凌孟祈被拉下轿子后,才发现自己正身处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之前,宫殿的正门上用烫金的匾额写着三个字“重华殿”。

方才那个中年太监已低眉顺眼的走进了殿中去,不多一会儿出来后,先是打发了抬轿的小太监并跟着他的人,才眼神有些复杂的向凌孟祈做了个“请”的手势,用太监特有的尖细声音道:“皇上正等着公子呢,公子请罢!”

果然是那个人要见他,凌孟祈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不但没有害怕,反而觉得斗志昂扬,那个人想见他,他也正好想见见那个人,看他除了权势以外,到底还有什么地方值得他母亲当年抛夫弃子,琵琶别抱的!

凌孟祈与那中年太监一前一后的进得殿中,阔朗的大殿布置得比外面更要富丽堂皇,地上铺着厚厚的嵌金丝地毯,四周由六对高高的铜柱子支撑,铜柱子旁边都设有一人高的雕花盘丝银烛台,点着精巧的八角彩绘宫灯,虽然是白日,依然点着儿臂粗的红烛,烛中似还掺了香料,焚烧起来幽香四溢。

大殿正中丹陛上金鸾镶边雕花的单人榻前,卓然立着一名着明黄绣五爪金龙龙袍的中年男子,不必说正是当今圣上慕容渊了,他生得面相儒雅,身姿英挺,一双鹰隼般的利眼炯炯有神,带着一种长期居于上位的人与生俱来的华贵之气,让人一见之下便禁不住心生景仰与敬畏。

只可惜这其中并不包括凌孟祈,在知道了他当年夺人臣妻的行为后,凌孟祈实在对他再生不出半点景仰与敬畏之心来。

不过为人臣的本分还是让凌孟祈单膝跪了下去:“微臣凌孟祈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其时的心情有些复杂,一开始他对凌孟祈多少是有几分愧疚的,但这愧疚在罗贵妃软硬兼施甚至拿腹中他们的孩子来威胁他,也定要出去见凌孟祈一面时,全部化作了恼怒,这么多年下来,他就是捂块石头也该捂热了,可罗贵妃却仍惦记着她前头的孩子,难道他的四皇子与七公主不是她的孩子,只有那个姓凌的小杂种才是她的孩子不成?还有她既这般惦记前头那个小杂种,会不会也一直惦记着前头的丈夫呢?

所以皇上虽亲自安排了罗贵妃去隆福寺见凌孟祈,也依了她的话没有派人偷听他们母子当时都说了些什么,却在罗贵妃回来后,一连几日都没来她的重华殿。

谁知道就这几日的功夫,她竟见了红,他听得重华殿的宫人来禀时,才着急后悔起来,忙将太医院的太医都召来了重华殿日夜守着,奈何就是这样,孩子还是没保住,不但孩子没保住,连大人都昏迷不醒危在旦夕!

皇上这下岂止是恼怒,简直就是震怒,第一反应便是要令人即刻砍了凌孟祈的头去,若不是他,他最心爱的女人又怎么可能会滑胎小产还生命垂危?

千钧一发至极,被他乾元殿的大总管,也就是方才去接凌孟祈的那个大太监高玉旺给劝阻了,后者打小儿便跟着皇上,当年的事别人不知道,他却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的话皇上多少还能听进去几分:“皇上息怒,娘娘并非是惦记着前头…娘娘只是觉得自己作为母亲,有愧于那位公子罢了,若皇上如今真砍了那位公子的头,待娘娘醒来后知道了,还不定会怎么样呢,娘娘才伤了身子,正是虚弱之时,到时候万一有个什么好歹,心疼后悔的还不是皇上?皇上还请三思啊!”

皇上闻言,方强忍住了自己的怒气,罗贵妃的性子他是再清楚不过的,瞧着一副柔弱没有主见的样子,一旦认准了一件事,却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偏他就爱她一个,除了她谁也入不了他的眼,更何况如今她危在旦夕,若他好不容易才将她救回来却因着此事而让她大受打击再有个什么好歹,他岂非得心疼死,叫他如何敢冒这个险?

凌孟祈这才免于了昨儿夜里便被砍头的厄运。

不想昨儿夜里罗贵妃竟发起高烧来,下面也是几次有血崩之兆,把一众太医都吓得够呛,惟恐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被皇上杀了来给她陪葬。

好容易到了下半夜,罗贵妃的情况稍稍好了些,却说起胡话来,一直都叫着一个名字‘元哥儿’,众太医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四皇子的小名儿,便奏请皇上请四皇子来,说指不定有四皇子守在一旁,过一会儿唤贵妃娘娘几声,便将娘娘给唤醒过来了呢?

皇上听说后却是大怒,将一众太医怒斥了一顿,令他们滚回去守着贵妃去,也不说派人去传四皇子的话。

众太医这才知道他们不慎触了皇上的霉头,心下虽不明就里,却是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又过了一个时辰,罗贵妃烧得更厉害了,身下也再次淅淅沥沥出起红来,嘴里却仍口口声声叫着‘元哥儿’,众太医也无计可施了,香橼见状,急得不得了,也顾不得皇上会不会大怒了,趁太医们出去外面商量要怎么给罗贵妃用药时,壮着胆子跪到皇上面前,求皇上使人接凌孟祈去,说指不定凌孟祈来了,贵妃娘娘就真有救了呢?求皇上不要再犹豫了,不然迟了,便是人来了指不定也来不及了!

皇上闻及此言,虽更将凌孟祈恨了个臭死,却也知道香橼的话有理,只能暂且将怒气都压下,令高玉旺即刻接凌孟祈去,这才会有了如今凌孟祈出现在重华殿这一出。

眼见地上跪着的人与罗贵妃生得极像,皇上却并没能产生出什么爱屋及乌的念头来,反而满心的阴郁,只因这个与他心爱女人生得极像的人不是他与心爱女人生的,而是心爱女人与别的男人生的,——这让生来便尊贵无比,目无下尘,连别人碰了一下的衣裳都不愿意再上身的他情何以堪?

偏偏这一切又无法更改,哪怕他是皇上也无法更改,且他连个可以迁怒的人都没有,谁让他遇见罗贵妃是在她嫁了人且已生了孩子之后呢,他除了怪命运,还能怪谁?

“你知道朕现下传你来所为何事吗?”又盯着凌孟祈看了片刻,皇上终于淡声开了口。

凌孟祈被皇上盯着看了这么久,却奇异般的一点也没觉得害怕,或许是因为皇上地位虽比他高,在任何事上都可以睥睨他,但人格人品上却比他低下得多,他可以在道义上睥睨他的缘故罢,只听他不卑不亢的答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微臣不敢枉度圣意。”

皇上闻言,一时间竟没了话,片刻方冷冷扔下一句:“你倒是会说话,最好待会儿你也这么会说话,否则…”径自大步离开了正殿。

倒弄得凌孟祈有些不知所措起来,不明白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难道特意将他拿进宫来,竟不是为了杀他不成?他却不知道,他一心想瞧瞧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值当他母亲当年抛夫弃子,皇上却也想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值当自己的爱妃放着自己与她生的一双儿女甚至腹中的胎儿不管,心心念念只想着他一个与别的男人生的小杂种!

皇上离开后不久,一身宫装,打扮得比那夜在隆福寺华丽了不少,却也憔悴了不少,一双眼睛里满满都是血丝的香橼就进来了,一见凌孟祈便急声说道:“哥儿快随我去娘娘的寝殿,娘娘如今情况十分不好,再耽搁下去,我怕娘娘就救不回来了啊!”

凌孟祈有些回不过神来,什么叫‘娘娘如今情况十分不好’,那个女人怎么样了,那天晚上在隆福寺不还好好儿的吗,这才十来日功夫,怎么就‘救不回来了’?

他的第一反应即这是罗贵妃为了让他认她这个娘而想出的诡计,想也不想便冷声道:“贵妃娘娘不好了,自有太医们救治,我又不是大夫,叫我来做什么?若是无事了,还有劳香橼姑姑安排个人送我出宫去,省得我自己出去一个不慎便冒犯了哪位贵人,到时候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话没说完,已被香橼急急打断:“贵妃娘娘是真不好了,自那夜娘娘见过哥儿回宫后,想着哥儿这些年吃的苦,深觉对不起哥儿,说自己枉为人母,因此日夜以泪洗面,哀伤不止,不免就动了胎气,娘娘自八年前生七公主伤了身子后,本就一直未将养过来,这胎来得艰难,好容易才过了三个月稍稍稳定了一些,谁知道又…太医们竭尽全力,也只多为娘娘保了几日的胎,前儿夜里娘娘到底还是小产了,兼之之后又发了烧,如今娘娘的情况很不好,一直都未醒过来,满嘴只叫着哥儿的名字,太医说如今也许只有哥儿能唤醒娘娘了…求哥儿看在娘娘生了您一场的份儿,看在当年的事娘娘也是不得已的份儿上,就救娘娘一命罢,奴婢给您磕头了…”

说完,果真“噗通”一声跪下,捣蒜般给凌孟祈磕起头来。

凌孟祈这才真正明白过来此番皇上让人将他拿进宫来的用意,敢情竟不是为了杀他,而是为了让他去唤醒那个女人。

他心里一下子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明明他是很恨那个女人的,可为何听得她快要死了时,他还是会觉得难受呢?还有皇上,怕是早已恨不能将他千刀万剐了,毕竟那个女人小产的确与他有关,可却能忍住不杀他,可见皇上待那个女人的确是真情…可就算他们是真心相爱又怎样,那也不能打着所谓“真爱”的名头去伤害别人啊,那个女人当时已有夫有子,皇上就算对她有情,那也该“发乎情止乎礼”,而不是喜欢就定要得到,若人人都如此,喜欢的人喜欢的东西就定要得到,压根儿不管那人那东西是否已是别人的,那这世上还有什么规矩法度可言,岂不早就乱了套?

尤其皇上作为天下之主,更该以身作则,作天下万民的表率才是,却仗着权势为所欲为,也不怕传扬开来,有损自己的圣名!

凌孟祈沉默了片刻,才冷声与香橼道:“香橼姑姑还是起来罢,我方才已说过了,我又不是大夫,没那能耐救醒贵妃娘娘,香橼姑姑还是趁早另请高明的好,不然真耽误了贵妃娘娘的病情,可就糟糕了,我还要回卫所里当差,就不奉陪了,告辞!”

他既早已决定了以后都拿那个女人当陌生人,最好不到黄泉永不相见,便断无再更改的可能,也省得以后彼此都难堪,更何况他也的确不是大夫,连太医们都救不醒她了,他能有什么法子?

却还未及举步,已被香橼快速跪行几步上前抱住了腿,哭道:“哥儿,贵妃娘娘是真个不好了,太医们但凡还有法子,哥儿以为自己又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奴婢虽没读过什么书,却也知道一句话‘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哥儿难道就真忍心眼睁睁看着贵妃娘娘香消玉殒不成,若真如此,哥儿将来一定会后悔的…更何况,哥儿以为自己真走得出重华殿吗?皇上自前儿夜里得知了娘娘腹中的龙胎到底还是没保住后,已对哥儿动了杀心,还是皇上跟前儿的高公公好说歹说,皇上才暂时留了哥儿一条性命,如今只有唤醒娘娘才是哥儿唯一的生路,否则若娘娘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哥儿也必死无疑,哥儿难道还不明白您现下根本就没有退路了吗?”

一席话,说得凌孟祈终于不再坚持要走,却不是因为香橼说的如今只有唤醒罗贵妃才是他唯一的生路,他虽不想死,但如果真有人以取他的性命来威胁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他也绝不会惧怕死。

触动他的是香橼那句“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罗贵妃是对不起他,可也的确是她十月怀胎九死一生生下他,给了他生命的,如今她人就快要死了,他又岂能真正无动于衷,那他与当年罗贵妃抛夫弃子的行径又有何区别?他可以不原谅她,但终究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她死!

良久,凌孟祈终于开了口:“香橼姑姑先起来,我答应随你去便是,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第一我不是怕死才答应随你去的,第二我不是大夫,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姑姑还请带路罢!”

香橼听得他愿意随自己去,大喜过望,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忙不迭应道:“我明白我都明白,我这便带哥儿去,这便带哥儿去…”说着挣扎着自地上爬起来,也顾不得揉一下酸痛的膝盖,殷勤的引着凌孟祈便往后面罗贵妃的寝殿行去。

罗贵妃的寝殿布置得并不若前头正殿那般富丽堂皇,反而十分简朴雅致,且也不大,不过一个小小巧巧的三间罢了,东西各以花梨木雕翠竹蝙蝠和并蒂莲花的琉璃碧纱橱隔开,不知道的人见了,根本不会相信这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妃嫔的寝殿。

香橼领着凌孟祈进到屋里后,便直奔西间罗贵妃的卧室,西间却又分正次两间,以花梨木雕万福万寿边框镶大琉璃隔断,前面摆了一些家俱程设,后面则摆着一张黄花梨拔步床,罗贵妃彼时便躺在这张床上,紧闭着双眼烧得两颊通红,嘴里还时不时气若游丝的叫着:“元哥儿…元哥儿,都是娘不好…”几缕被汗水浸湿了的头发紧贴在她的额头上,早不复昔日的绝丽风情,却也更让人揪心。

至于众太医和众服侍之人,倒是一个未见,想是早被提前打发了。

香橼一进屋便扑到了罗贵妃床前,在她耳边哽咽着轻声说道:“娘娘,元哥儿瞧您来了,您醒醒,元哥儿真个看您来了,您只要睁开眼睛就能看见他,您醒醒啊…”

罗贵妃却半点睁开眼睛的迹象都没有,仍顾自昏睡着,气息弱得若不是她偶尔还会叫一声“元哥儿”,香橼都要以为她已不在了。

香橼又叫了几声,见罗贵妃还是什么反应都没有,只得看向凌孟祈哀求道:“哥儿,要不您来试试,在娘娘耳边唤她几声‘娘’,看能不能唤醒娘娘?”

凌孟祈终究不是铁石心肠之人,瞧得此情此景,心下又岂有不难受的?只是让他就这样唤罗贵妃一声“娘”却也不能够,哪怕情况紧急也不能够,因此他只是蹲到罗贵妃床前,低声说了一句:“我是凌孟祈,我看娘娘来了,希望娘娘能早日康复。”便再无他话。

罗贵妃自然不可能这般轻易便有反应,香橼见状,急得忍不住又要哭了,只能继续哀求凌孟祈:“哥儿,求您就发发慈悲,就当眼前的不是娘娘,而是旁的一个陌生人,您就叫她一声‘娘’罢,指不定娘娘听你这么一喊,就真醒过来了呢?”

凌孟祈却仍不肯唤罗贵妃为娘,不过见其实在可怜,到底还是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我是凌孟祈,我看娘娘来了,希望娘娘能早日康复,要知道您还有四皇子和七公主一双儿女,他们年纪都还小,若没有了母妃的照顾与庇护,还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娘娘慈母心肠,如何忍心看到这样的情形?所以娘娘还是尽快醒过来罢…”

约莫一个时辰后,香橼惊喜的声音便自寝殿内传了出来:“娘娘醒了,娘娘醒了——,太医,太医,快进来给娘娘把脉——”

☆、第八十回 暂松口气

自老国公爷离开定国公府进宫以后,陆老夫人的心便一直火烧火燎的,既想早点有好消息回来,又怕回来的是坏消息,端的是坐立难安,好容易到了午时,却别说吃东西了,连水都没心情喝一口。

张嬷嬷见了不由劝道:“老国公爷戎马一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过去他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如今自然也是一样,您且放宽心,不然等老国公爷平安回来了,您却饿坏了,岂非太划不来?”

陆老夫人叹道:“你哪里知道有时候这些不见硝烟的战争甚至比上了战场真刀真枪的厮杀还要来得凶险万分?尤其此番还事涉皇上当年的阴私事,叫我如何能放宽心?”

说得张嬷嬷也沉默了,她虽不懂朝堂上那些弯弯绕绕,也不敢枉度圣意,但就跟府里的管事们一样,一旦下面有人知道了他们的什么秘密或是*事,不管那人是不小心知道甚至就是那管事告诉他的,事后管事心里又岂有不因此而心生疙瘩,再变着法儿给那人小鞋穿的?理同此理,如今皇上的心思估计也与这差不多,也就难怪老夫人会这般忧心了。

主仆两个叹息了一回,无言了一回,陆老夫人眼见还没消息传回来,却是坐不住了,正要使人出去寻跟老国公爷的人,就听得外面传来丫鬟的声音:“老国公爷回来了——”

陆老夫人如获至宝,以一点也不符合她年纪的敏捷霍地站起来,便忙忙迎了出去。

果见一身朝服的老国公爷大步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看不出什么喜怒,陆老夫人心下不由一紧,难道,老国公爷还是去晚了一步,祈哥儿他…不过多年的养气功夫还是让陆老夫人沉住了气什么都没问,而是上前屈膝行礼道:“老国公爷回来了。”

老国公爷点了点头,“嗯,进屋去说。”当先进了屋子。

陆老夫人忙跟了进去,先递了一杯茶给老国公爷,这才屏退了满屋子的下人,急声问道:“宫里如今是个什么情形?罗贵妃怎么样了?皇上呢?还有祈哥儿,您不会还是去晚了一步罢?”

老国公爷一气饮尽了杯中的茶,又令张嬷嬷倒了一杯吃了半盏,才道:“我进去时,罗贵妃已经醒过来了,也能吃得进去药了,太医说只要能吃进去药,应当便不会有性命之忧了,皇上自她醒了后便一直守着她,因此我并没见到皇上,不过却见了皇上跟前儿的高公公…你再想不到皇上是因何令人拿祈哥儿进宫的,竟是罗贵妃在昏迷中一直不停叫着祈哥儿的名字,她跟前儿的贴身女官是打小儿便跟着她的,当年的事自然也一清二楚,便冒死恳求皇上即刻使人接祈哥儿进宫去,说指不定祈哥儿能唤醒罗贵妃呢?皇上一开始还不愿意,可太医们都已是束手无策,只差没直言让皇上准备后事了,皇上没办法,只得使高公公亲自去锦衣卫卫所拿了祈哥儿,不想祈哥儿竟还真将罗贵妃给唤醒了,如今皇上龙心大悦,要紧的是有罗贵妃护着,我想着祈哥儿定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所以就回来了。”

“祈哥儿安全了就好,”陆老夫人松了一口长气,“那如今他在哪里,还留在重华殿吗?这还真是冤孽,本来是好好儿的母子,如今却弄得母不母子不子的,以后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呢!”

老国公爷道:“罗贵妃虽已无生命之忧,却还虚弱得紧,巴不得祈哥儿能一直守着她才好,哪里肯放祈哥儿出重华殿?我听高公公说,祈哥儿怕是十天半个月的都别想出宫了,也罢了,皇上那般看重罗贵妃,指不定祈哥儿因着此番之事,反倒因祸得福了呢?”

陆老夫人撇嘴道:“这样的福气要搁我身上,我宁可不要!”

说得老国公爷沉默了片刻,才道:“要不要的可不是你我说了能算的,且不必再多说了,让人摆饭罢,折腾了这么一上午的,我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陆老夫人惊讶道:“这都快交申时了,您竟还没吃饭?”话没说完,想起宫里才出了大事,谁有心情管老国公爷一个外臣吃没吃饭,老国公爷若是吃了饭回来反倒奇了怪了,因忙一叠声的命张嬷嬷摆饭,暂不细表。

再说陆明萱自得知了凌孟祈今日一大早便被锦衣卫带进了宫里之事后,一颗心便一直高高悬着,不但十分忧心凌孟祈接下来会面临的处境,也不知道该如何与虎子交代。

原来早间凌孟祈被带走后,虎子差点儿没急疯,他并不知道凌孟祈与罗贵妃的关系,饶是从小贴身服侍自己,其实比自己亲兄弟还要亲的人,凌孟祈依然不知道该怎么与虎子说此事,所以虎子至今什么都不知道,但正是因为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更恐慌,偏他又身份低微,别说救人了,连打探打探消息都有心无力,他想了想,如今自己唯一能求助的人,好像就只有陆明萱了,遂立刻赶回了国公府来,然后设法给丹青递了话儿,悄悄见了丹青一面,陆明萱方辗转知道了此事。

只是陆明萱身份虽比虎子高,要救凌孟祈依然是有心无力,充其量也就能帮着打探点消息而已,所以自知道此事后,便让丹青一直有意注意着荣泰居的动静,她相信罗贵妃出了那样的事,老国公爷与陆老夫人心里也怕皇上会迁怒他们,必定时刻关注着宫里的消息,也所以,老国公爷是什么时候出的门,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她都一清二楚。

现在的问题是,她要怎样才能自荣泰居打探到她想打探的消息,兹事体大,她相信知道此事的人必定不会太多,至多也就老国公爷与陆老夫人并张嬷嬷而已,四个双都未必知道,她们虽是陆老夫人跟前儿一等一得用的人,但还算不得心腹中的心腹,以陆老夫人的谨慎,只怕不会让她们知道那件事。

所以,她唯一能打探消息的人,便只剩下张嬷嬷一个,可张嬷嬷是什么人,若谁都自她那里打探到消息,她也就不可能成为陆老夫人心腹中的心腹,在定国公府有如此超然的地位了!

陆明萱想来想去,最后决定索性直接问陆老夫人去,也省得自己去问了张嬷嬷最后陆老夫人也会知道,她还指不定什么都问不出来,至于陆老夫人会不会怀疑她与凌孟祈有什么,如今事急从权,她也顾不得了。

于是到了酉时,陆明萱也没叫陆明芙,只自己一个人比往常早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去荣泰居给陆老夫人请安。

陆老夫人显然很意外于陆明萱会提前一个人过来,因笑问道:“萱丫头今儿怎么这么早便过来了,你姐姐呢,怎么没与你一道过来?”

时间有限,陆明萱决定开门见山:“实不相瞒老夫人,我这会子过来是有要紧事要请问您老人家。”说着看了一眼众服侍之人。

陆老夫人心下一紧,暗想她会有什么要紧事请问她,莫不是她已知道了自己的真正身世?面上却不表露出来,只朝张嬷嬷点了点头,后者便摆手将众服侍之人都打发了,陆老夫人方笑道:“现在屋里没有旁人了,你有什么要问的,便只管问罢。”

陆明萱便道:“我想请问老夫人,如今凌世兄在宫里怎么样了?人可还…在不在?”

陆老夫人怎么也没想到陆明萱竟会问自己这个,她脑中设想的陆明萱会问自己最严重的问题也不过就是有关她身世的问题而已,她甚至已想好回答她的说辞了,却没想到她竟会问凌孟祈如今怎么样了,她是怎么知道凌孟祈进了宫的?还问他如今还在不在,难道她竟是知道了什么不成…念头闪过,嘴上已笑问道:“你怎么会忽然想起问这个了,可是谁在你面前胡说八道了什么?”

陆明萱怕陆老夫人误会,忙道:“没谁在我面上胡说八道,是凌世兄跟前儿的虎子与我屋子的丹青有次闲话间无意发现彼此可能是同乡,今儿早上虎子找到了丹青,说是他家公子一大早被锦衣卫的同僚给拿进了宫里去,他担心是不是自家公子无意触犯了哪位贵人,怕他此番凶多吉少,可他又身份低微,别说救人,甚至连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到,这才冒昧来求丹青,想通过丹青求我帮忙打探一下消息,可我又能知道什么?少不得只能来请问老夫人了,老夫人若是知道,不知道能否告诉我,也省得虎子白担心,丹青说他都快急疯了,一个大男人家家的,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还要给丹青下跪磕头,我听着都怪不落忍的,还求老夫人大发慈悲。”

“原来是这样。”陆老夫人点了点头,“那我告诉你也无妨,你凌世兄此行并无什么危险,却是金吾卫临时要选调一批大内侍卫护卫内廷,选中了他,所以将他调进了宫里去当差,据说得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出来。虎子那小子也是,丁点儿小事也值当他急成这样,还将事情捅到了你跟前儿,还有你那个丫鬟,叫什么来着?也不是个好的,竟敢背着主子结交客人的小子,莫不是年纪大了,渐渐生出了什么不该有的念头不成?那便留她不得了,不然她哪日闹出什么丑事来,你岂非面上无光,且我也怕移了你的性情…张嬷嬷,过几日你便寻个由头,将那个叫丹青的丫鬟打发去庄子上罢。”

陆明萱先听得陆老夫人说凌孟祈并无性命危险,——虽然陆老夫人说得隐晦,但她依然听明白了,还正满心的庆幸兼后怕,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谁知道陆老夫人随即便说要将丹青打发到庄子上去,她才松懈下来的神经瞬间又绷紧了,忙赔笑道:“丹青那丫头服侍我一直都服侍得挺好的,而且她跟了我这么久,她的性情我多少也了解一些,绝不是那等轻浮狂浪之人,此番也不过是看虎子可怜,才会求到了我面前的,求老夫人大发慈悲,不要打发她去庄子上…”

方才她之所以说虎子与丹青可能是同乡,不过是怕陆老夫人怀疑她与凌孟祈有什么罢了,谁知道反倒连累了丹青,且不说丹青如今是她身边最得用也是唯一得用之人,知道她太多事,就算她不知道她那些事,只为是她连累了丹青的,她也定要保下她才是,否则以后她上哪里找第二个这样的人去?

陆老夫人却冷然道:“她服侍你得好本就是她为奴为婢的本分,有什么好值得称道的?难道就因为她服侍得你好,便能带坏你不成,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儿,最紧要的便是知礼守节,尤其如今你们姐妹一年年的都大了,就更该明白这个道理才是,别的都还罢了,一些不该有的念头却是万万不能有的,不然成什么人了?我自然知道你是个好的,可也架不住被身边的人有心带坏,万一真到了那一日,岂非后悔也迟了?”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陆明萱如今早不是前世那个懵懂无知的她了,自然听出来陆老夫人说丹青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念头是假,实则却是在借丹青敲打她,怕她真对凌孟祈有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因忙赔笑道:“老夫人教诲的是,便是借明萱一百二十个胆子,明萱也不敢有那些不该有的念头,不但明萱没有,连丹青我也可以下保的,求老夫人大夫慈悲,就饶过丹青这一次,我保证以后她不会再见虎子了,还求您老大发慈悲!”

陆老夫人闻言,又细看了她一回,见她神情坦荡,眼神清澈,的确不像是对凌孟祈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的样子,方脸色渐缓,道:“既然你为她求情,此番我便饶了她,若再有下一次,就不只是打发她去庄子上,而是直接卖出去了!”

陆明萱忙不迭应了,适逢其他人来给陆老夫人请安,祖孙二人遂顺势打住话题,没有再说。

晚间待众人都散了以后,陆老夫人才与张嬷嬷道:“方才我对萱丫头,会不会太严厉了一些?你说她会不会因此而对我心生芥蒂?”对这个见不得光的孙女儿,她总觉得很是愧疚,所以也有意无意为她考虑得更多一些。

张嬷嬷笑道:“萱姑娘是个聪明人,岂会不知道您是为了她好,又怎么可能因此而对您心生芥蒂?您就只管放心罢。”

陆老夫人叹道:“希望她真能明白我这一番苦心罢。”顿了顿,“祈哥儿也不是不好,单说他这个人,我是一千个一万个喜欢,可要做孙女婿,他就万万不能够了,且不说他在广平侯府尴尬的地位,他如今也算是有了官身了,以后自己再上进一些,我们家再帮扶一把,将来要做个百户千户的也不是什么难事,以萱丫头明面上的旁支身份,跟了他倒也不算辱没,尤其跟了他以后过门就能当家做主,不必在婆婆跟前儿立规矩,也不必受妯娌小姑子的挤兑,其实也不失为一门好亲事,可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别人家避之犹恐不及呢,我难道还上赶将自己的亲孙女儿往火坑里推不成?所以还是趁早断了萱丫头念想的好,也省得将来剪不断理还乱,把我的计划给打乱了,将好好儿的事情弄得一团糟。”

“您对萱姑娘的好,阖府上下都有目共睹,她自己又岂会不知道?”张嬷嬷笑着继续道:“况我瞧萱姑娘的样子,倒不像是对凌公子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她毕竟年纪还小呢,指不定根本就还不通人事,您老八成是白做了一回恶人了。”

陆老夫人道:“若真是那样,我做一回恶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了,彦杰那孩子近来怎么样了?这阵子满心里都是那件事,我也没顾得上关心他。”

张嬷嬷道:“听表少爷屋里服侍的人说,他仍是五更便起来读书,半夜方歇下,连家学里的先生都对他赞不绝口呢,两年后您且等着双喜临门,既做新举人老爷的姨婆,又做新举人老爷的老岳母罢!”

说得陆老夫人笑了起来,道:“若真是如此,我一定封个大红包与你。只是彦杰那孩子论长相终究逊了那么一筹,小姑娘家家的又都爱个俏什么的,我怕萱丫头也不能例外…”

张嬷嬷笑道:“长得好又不能当饭吃,更何况表少爷长得也不差,您啊,就少操些心罢,指不定凌公子那边转眼就攀上什么高枝儿了呢,那一位难道不知道为儿子的将来好生筹谋了?”

陆老夫人想起罗贵妃对凌孟祈的看重,觉得事情没准儿真如张嬷嬷所言,很快凌孟祈便能攀上更高的高枝了,到时候就算陆明萱真有什么心思,也只能是白搭了,方不再纠结于此事。

原来陆老夫人早存了心思,将来要将陆明萱许给赵彦杰了,所以才会敲打陆明萱让她别对凌孟祈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念头,相较于凌孟祈那尴尬的身份和复杂的处境,家里没有长辈,本身又上进的赵彦杰显然是好得多的孙女婿人选,陆老夫人也是真疼陆明萱,所以才会早早便为她的将来打算好了。

陆老夫人并不知道在这件事上,她们祖孙两个完全想到了一块儿去,陆明萱也早已暗自将赵彦杰当做了未来夫婿的最佳人选之一,——只不过祖孙二人现下都不知道的是,很多事情往往都是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的,不然又怎么会有“天意难测”这一说呢?

陆明萱回到空翠阁后,则第一时间将方才在荣泰居发生的事告诉了丹青,末了歉然道:“都是我不好,信口开河连累了你,害你差点儿就被老夫人送到庄子上去了,你这些日子能不出门就尽量不要出门,避着点老夫人和荣泰居的人罢,省得到时候老夫人见了你又想起今日之事,再生出送你去庄子上的心思来。”

丹青倒是很豁达,笑道:“老夫人这不到底还是没将我送走吗,姑娘且不必自责,至多这些日子我不出门便是了,只是…虎子那里还等消息呢,可该怎么办?而且以后咱们再有什么事需要递话给凌公子时,又该怎么办?”

陆明萱方才并没想到这一点,她只顾沉浸在凌孟祈和丹青都无事的喜幸当中了,闻言不由蹙起了眉头,半晌方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且先将眼前的事应付过去了是正经,这样,我这便去找张嬷嬷,将事情与张嬷嬷说了,让张嬷嬷派个心腹的丫头或是婆子与你一道见虎子去,反正你要与虎子说的话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到时候老夫人自然没有发落你的理由了,也好早些让虎子安心,他如今还不定着急成什么样呢。”

只是这次还能过了明路,以后又该怎么样呢?经过此番之事,陆老夫人怕是有意无意都会注意着她屋里的人和事,到时候她如何还敢让丹青再去见虎子,岂不摆明了害丹青吗?那她好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一条通往外面的线岂非又只能断了?还有她与凌孟祈私下里那些联系,他们的…友情,岂非也只能断了?

陆明萱想到这里便禁不住有些烦躁,却也知道眼下不是她烦躁的时候,只得起身带着丹青又跑了一趟荣泰居,悄悄儿找到张嬷嬷,如此这般说了一通,待瞧得丹青与张嬷嬷的心腹小丫鬟离开之后,才谢了张嬷嬷,回了空翠阁,继续想起以后自己该怎么与外面联系来。

想到这个,不免又想到了凌孟祈,也不知道召他进宫到底是皇上的意思,还是罗贵妃的意思?他现下看来是暂时没了性命之忧,可却并不代表皇上心里对他就没有芥蒂甚至没有杀心,不过是碍于罗贵妃现下的身体状况经不得刺激,所以才留着他的性命罢了,焉知待罗贵妃好起来后,皇上不会拿他开刀的?且就算不能明着拿他开刀,做皇帝的要弄死一个莫等臣下,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总之凌孟祈未来的处境堪忧啊,也不知道他明不明白这一点,心里又有什么打算,若自己现下能见他一面就好了,只可惜短时间内,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丹青回来了,屈膝行礼后小声与陆明萱道:“姑娘,已经将凌公子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告诉虎子了,虎子十分感激,说明儿若有幸能面见姑娘,一定给姑娘磕头。”

陆明萱闻言,点了点头:“那就好,他这一日还不定怎生忧心呢,如今总算是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只是,如今他家少爷进了宫,他作为贴身小厮怕是不好再待在锦衣卫卫所,国公府他待着一样尴尬,可除了国公府,他又能去哪里呢?”

丹青笑道:“这点我倒是虑着了,趁那小丫鬟不理会时,悄悄儿与虎子说了先前之事,让他暂时别联络我了,只管出去住到积芳阁去,到时候我们有什么消息,再设法直接送到积芳阁,也省得老夫人知道了再不高兴。”

陆明萱就笑了起来:“你倒是机敏,懂得釜底抽薪,到时候老夫人见虎子都不在府中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有旁的想法了,如今只盼凌大哥能早些安然出宫,那皇宫岂是寻常人能待的?”

过了几日,就在陆明萱仍为凌孟祈悬心,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出宫之时,不想他竟回了一趟国公府。

当时大家伙儿都在陆老夫人屋里说话儿,就有丫鬟来禀:“大爷与凌公子给老夫人和两位夫人请安来了。”

此话一出,别人犹可,陆明萱却是惊喜坏了,她原本还以为凌孟祈至少得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出宫呢,不想今日便出来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危险已经解除了?

很快便见陆文廷与凌孟祈走了进来,这还是自上次隆福寺之后,陆明萱与凌孟祈第一次见面,他看起来瘦了一些,越发显得脸部轮廓分明,眼睛深邃,而且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子冷然的气息,话也比先时更少了,进来依礼给陆老夫人婆媳三人问过安后,便没了话,只在陆老夫人问他时,简短的回答一二。

陆明萱自然知道他是因这阵子的经历而心下沉郁,免不得带了几分出来,瞧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却只当他是因如今在宫里当差,人也变得越发沉稳了,陆大夫人因笑道:“难得祈哥儿你小小年纪,已这般稳重,也难怪能被金吾卫选调进宫当差,以后可得好好儿当差,争取早些正式加入金吾卫才好。”

凌孟祈淡淡笑了笑:“多谢大夫人夸奖,我此番只不过是借调进宫罢了,上峰已经说了,至多一个月,便会让我再回锦衣卫,宫里虽好,贵人却太多,我怕自己规矩粗陋疏鄙,不小心便冲撞了哪位贵人,所以还是待在锦衣卫自在些。”一边说,一边有意看了陆明萱一眼,显然这番话其实是说给陆明萱听的。

☆、第八十一回 徐皇后

罗贵妃甫一醒来之初,凌孟祈便想离开重华殿出宫去了,奈何香橼却不肯让他走,跪着哭求他:“娘娘如今虽能吃进去药了,却仍凶险得很,万一…哥儿在这里,一旦娘娘再有个什么好歹,也不至于延误了时间,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啊!况娘娘若是醒来能一眼便瞧见哥儿,心里还不定怎生高兴呢,到时候一高兴,指不定病就立刻好起来了呢?”

弄得凌孟祈很是不高兴,敢情这还真把他当大夫用了?这不是得寸进尺吗,早知道他先前就不该一时心软的!

奈何不止香橼,皇上也不肯让他离开,比起对昔日情敌儿子的嫌恶和恼怒,自然是心爱女人的安危更重要,所以皇上就算心里再膈应,也只能先膈应膈应自己了。

皇权之下,凌孟祈能怎么样,他又不是真的不想活了,他不但想活,还想尽快活出个人样儿来,还想越活越好,那样才能有资格去向陆中显提亲,也才能给陆明萱最好的一切。

所以他只能强压下满心的不高兴和不情愿,继续留在了重华殿,谁知道这一留便直留了五六日都还未能离开,罗贵妃病情有所好转以后,虽见儿子日日只肯过来看她一次,而且每次见面除了问她他什么时候可以出宫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话,但她依然舍不得就这样让儿子离开,哪怕日日只能见一次,哪怕儿子次次都没好脸,那也总比见不着强啊!

抱着这样的念头,罗贵妃在皇上过来看自己时,便找机会说了自己想将凌孟祈自锦衣卫调进宫里来当差的想法儿,还哀哀凄凄的哭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皇上也是为人父的,求皇上就体谅一下臣妾的这片爱子之心罢,他终究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身上流着我的血,旁人如何能比?求皇上就可怜可怜臣妾,答应了臣妾罢…”

皇上虽被这话膈应得不行,可看着罗贵妃仍惨白一片的脸,瘦得青筋暴起的手背,想着自己只差一点儿就要失去她了,失而复得的心到底占了上风,咬牙答应了她的要求,说下去后便让人安排调凌孟祈进金吾卫之事。

只可惜此事被凌孟祈知道后,却是宁死也不肯同意,他若真想进金吾卫,当初就不会顶着那么大的压力坚持要进锦衣卫了,就是因为锦衣卫立功的机会更多,也更被人忌惮,更何况他若不知道罗贵妃的真实身份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自然是避之犹恐不及,又怎么会同意进宫当差?

罗贵妃方将此事告诉他,便被他一口回绝了,还说若她再想操控他的人生,他便惹怒皇上,被皇上砍了头了事,反正皇上想砍他的头不是一日两日了。

罗贵妃无奈,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却又提出另一个要求,让凌孟祈好歹在宫里待到她好些了再走,到时候她绝不会再难为他。

凌孟祈见她已退了一大步,便也同意退一小步,答应在宫里当一个月的差,但同时也提出一个要求,要回一趟国公府,说是要回去收拾一下体己用品,实则却是想回去见陆明萱一面,好叫她安心,于是方有了今日凌孟祈忽然出现在荣泰居这一出。

而陆明萱听了凌孟祈与陆大夫人的对话,知道他只会在宫里待一个月,便仍会回锦衣卫后,也的确安心不少,虽说金吾卫的确比锦衣卫说出去体面不少,可对现下的凌孟祈来说,体面又如何及得上性命重要?自然是能离皇宫多远,便尽量离多远。

至于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数,她倒也不是很担心,罗贵妃既已醒了,便是凌孟祈最大的护身符了,难道她还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出事不成?

所以陆明萱趁众人都不注意时,悄悄向凌孟祈眨了眨眼睛,又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她已明白他的意思,请他千万多多保重。

凌孟祈接收到她的目光,见她明白了自己此行是专为她而回来,眼里终于有了几分笑意,本来还想找机会单独与她说说话儿的,但想着时间不允许,只得作罢,又与陆老夫人等人寒暄了几句,便告辞而去了。

凌孟祈回来这一趟不但让陆明萱安心不少,也让老国公爷和陆老夫人安心了不少,皇上既然连此番之事的始作俑者凌孟祈都没有迁怒,虽然这极有可能是罗贵妃护着的缘故,自然更不会迁怒他们了,说到底,他们又不是自己想趟这滩浑水,而是被动被皇上拉进去的,皇上若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以后还有谁敢为他办这类事?

是以陆老夫人也有心情过问端午节的家宴了,叫了陆大夫人来道:“虽说宫里才出了这样的事,皇上和太后娘娘心里都不受用,但也不能不让咱们过节不是?只记得到时候别张扬太过也就是了。”

陆大夫人应了,笑道:“不过当日依礼母亲与我都得进宫朝拜,所以我想着索性将家宴定在晚上算了,酉时咱们便开宴,再让人隔着水榭搭了戏台子,到时候一边吃酒一边看戏,灯下看戏想来又是另一番滋味,而且晚间就算再热闹,只要把门一关,也不怕人说嘴,未知母亲意下如何?”

陆老夫人想了想,点头笑道:“你安排得极妥帖,就按你说的办罢。”顿了顿,又道,“你明儿记得下个帖子给颜夫人并他们家的八太太,约她们五月八日来我们家赏花儿,我前儿瞧得园子里的牡丹都开了,正好大家一起松散松散。”

陆大夫人忙也应了,又陪着说了一会子闲话儿,才屈膝行礼告退了。

展眼便到了五月初五端阳节,陆大夫人一大早起来按品大妆好了,便忙忙赶来了荣泰居服侍陆老夫人,谁知道陆老夫人昨儿夜里临睡前贪凉吃了半片西瓜,到四更天时便有些不受用了,一连起来了两次,五更天又起来了一次,她本是上了年纪的人了,如何经得起这样的折腾?陆大夫人到时,她老人家都还起不来,陆大夫人见状不由急了,忙要使人请太医去,又要使人进宫告假去。

被陆老夫人摆手止住了,说自己没事儿,只是觉得身上有些倦罢了,歇歇也就好了,令陆大夫人自己进宫去见过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再替她告了假,也省得到时候定国公府一个人都没有,让人说嘴,——本来这样的日子,定国公府还有个福慧长公主也该进宫朝拜的,但自前阵子陆明珠被送走后,她便思女成疾病倒了,至今仍下不来床,是一早便使人递牌子告了假的,所以陆老夫人才会说到时候自家‘一个人都没有’。

陆老夫人年纪大辈分高,老国公爷又早已是告了老的,她不进宫朝拜自然不会有人说嘴,可陆大夫人却是现任定国公夫人,她若也不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况她也想趁此机会与胞姐徐皇后说说体己话儿,所以听罢陆老夫人的话,她便没有再坚持,只令人去传了陆大奶奶和陆明凤来服侍陆老夫人,然后独自坐车进宫去了。

端午节并不是除夕正旦那样的大节,并不需要所有外命妇都进宫朝贺,也就一些高品级的罢了,更何况宫里又才出了罗贵妃小产的事,大家都知道皇上和太后娘娘心情不好,更是不欲来触这个霉头,所以像陆老夫人一级的老夫人太夫人们几乎都告了假,像陆大夫人一级的也是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行过礼后,又陪着说笑了几句,便早早散了。

也因此陆大夫人得以与徐皇后早早回了凤仪殿,说些姊妹间不能为外人说道的体己话儿。

徐皇后三十七八的年纪,与陆大夫人生得有五六分相似,穿一身正红五彩绣金凤朝服,头戴一只精美的累丝衔珠金凤,凤首高高昂起,凤嘴里衔着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红宝石,直垂到额角,一偏头一螓首之间,散发出慑人的光泽,越发衬得她大气典雅,雍容华贵,尽显一国之母的风范。

将满殿伺候的人都打发了,只留了几个贴身服侍的心腹之后,徐皇后立刻瘫在了花梨木雕凤凰展翅图样的宝座上,满脸疲惫的向旁边雕花腾椅上坐着的陆大夫人叹道:“得亏得今儿散得早,不然再折腾下去,本宫还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呢!”

陆大夫人闻言,忙关切道:“怎么娘娘很累吗,莫不是昨儿夜里又没睡好?照理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娘娘该睡得更好才是啊…”

徐皇后冷哼道:“姓罗的贱人此番也不过就是滑了个胎而已,人又没死,而且慕容恒也还活得好好儿的,我就算高兴也有限…你是不知道,皇上如今除了上朝,无时无刻不待在贱人的重华殿,我原本还以为她是与皇上闹别扭才致使滑胎小产的,皇上怎么也该冷着她一些日子才是,谁知道反倒越发将她捧上了天,再这样下去,这宫里哪里还有我们母子的立足之地?恪儿一日不坐上太子之位,你又叫我如何高兴得起来?”

说着,不免又想到了那些好似永远没有尽头的寂寞长夜,想到了自己今年也不过才三十八岁,却已守了十几年的空闺了,偏偏她还不是丈夫死了的寡妇,她的丈夫不但还活着,还活得好好儿的,一直都专宠着另一个女人,好容易初一十五来了她宫里,也是点了卯便走,留宿一夜都不肯,而她甚至不敢像寻常人家的女人那样破开脸与丈夫闹上一场,亦或是让娘家兄弟上门打上丈夫一顿,就因为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所以她能忍的要忍,不能忍的也要忍,连自己的儿子都跟着自己受委屈…想到这些,徐皇后的眼眶不由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