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上一章:第 37 章
  •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下一章:第 39 章

好在一身宝蓝色葫芦双喜纹遍地金褙子,春风满面的陆大夫人与今日的全福夫人,亦即盛国公颜夫人很快被陆二奶奶并一众丫头婆子簇拥着进来了,大家忙着见礼问好,屋里方恢复了热闹。

至于陆大奶奶,她的产期与戚氏前后只相差几日,都在这几日了,自然这样的场合不方便再出现,不然她就不是在给长辈们帮忙,而是在添乱了。

大家见完礼刚坐下,陆明凤沐浴完被簇拥着出来了,许是才沐浴过的缘故,她白嫩的脸上有淡淡的红晕,显得十分娇艳动人,把屋里一干人都比了下去,真正应了“新娘子总是最美的”那句话。

“大妹妹今日好生漂亮!”陆二奶奶忍不住由衷的赞道。

陆明凤的脸就越发红了,然后上前给陆大夫人和颜夫人行礼。

陆大夫人望着娇艳欲滴的女儿,想着一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宝贝自此就要做别家的媳妇了,不管婆家再好夫婿再好,也绝然再比不上在娘家时一般千娇万宠,满心的志满意得立时去了个七七八八,不由红了眼圈,哽声道:“恍惚记得昨儿你才只这么大呢,谁知道今儿便要嫁人了,娘可真舍不得你!”

陆明凤闻言,也禁不住红了眼圈:“女儿也舍不得娘…”

颜夫人见状,忙笑道:“这可是好事儿啊,陆夫人虽舍不得,但天下间哪个女子不是这么过来的,先是姐儿,再是姑娘,再是奶奶,再是太太,再是老太太,陆夫人自己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况大姑娘此去可是去享福的,婆婆是亲姨母,夫婿是亲表哥,也开始办差了,她又身份尊贵,不论是情分还是体面,别人都休想越过她的次序去,您该高兴才是。”

一席话,说得陆大夫人转悲为喜起来:“那便承您吉言了。”眼里又有了志满意得。

原来王侧妃自进了大皇子府以后,听说大皇子除了新婚的那一个月还偶尔去她屋里歇息以外,之后便一月也去不了一次了,弄得王侧妃是十分哀怨,回娘家时便与娘家母亲哭诉了一通,待王夫人进宫去给徐皇后请安时,便有意透了个话音儿出去,指望徐皇后能说大皇子一说,毕竟是皇上赐婚,上了玉牒的侧妃,岂是寻常侍妾能比的?早日生下孩儿,徐皇后也能早日抱上孙子不是?

徐皇后知道此事后,倒是没说什么,只王侧妃之后再进宫请安时,直接不再见她而已,大皇子却是恼了,之后竟是一次也没再进过王侧妃的门,弄得王侧妃不必陆明凤这个正妃进门,便已然失了宠,这样的结果让陆大夫人如何能不高兴?

这还不是最让陆大夫人高兴的,最让她高兴的是,八月十五宫里的中秋夜宴上,皇上当庭下旨令大皇子去吏部学习观政,虽然同时皇上还命了二皇子去工部,三皇子去户部学习观政,但谁都知道吏部才是六部之首,皇上让大皇子去吏部观政,岂非摆明了在皇上心里,大皇子与别的皇子究竟还是不同的?

因此两点,连带陆明凤心里的阴影都因此淡去了不少,复又对这门亲事憧憬与期待起来,所以方才颜夫人的话,可谓是正好捞中了陆大夫人心里的痒处,也就难怪她立时已转悲为喜了。

陆大夫人满脸是笑的由陆二奶奶陪着焚了香,告了祖先,便满脸肃色的上前请了颜夫人为陆明凤梳头。

陆明萱姐妹几个就簇着陆明凤坐到了梳妆台前,颜夫人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黄杨木梳子从头梳到尾,一面梳,还一面说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之类的吉祥话儿,待仪式完了,又端了碗百合红枣莲子汤圆羹给陆明凤吃。

陆明凤含羞带怯的吃了,由颜夫人帮着换好了大红的皇子妃礼服,戴了象征皇子正妃的翟冠,整个人一下子便有了几分让人不敢直视的华贵与威仪。

陆明萱看着这样的陆明凤,想着大皇子那个见不得人的癖好,不由暗暗叹气,希望大皇子能看在她义无反顾嫁给她的份儿上,待她好一些罢,不然陆明凤的苦日子且在后头呢,——不过话说回来,是好是歹都是陆明凤亲自选的,若真过得不好了,也怨不得别人!

陆明凤妆扮好,也到了正午,陆明萱姐妹几个在屋里陪她吃饭,陆大夫人则亲自请了颜夫人去前面坐席。

待吃完了饭,大家陪着陆明凤说笑了一回,便听得外面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来了,原来不知不觉,已近黄昏了。

有丫鬟满脸是笑的小跑进来禀道:“大皇子已经进了大门了,正在前厅见老国公爷和国公爷,老国公爷与国公爷都不肯受大皇子的礼,大皇子却说今日只论家礼不论国礼,他该当给老岳父和岳父磕头,以答谢他们将那么好的一个孙女儿许给他,坚持给老国公爷和国公爷磕了三个头,大家都夸大皇子懂礼,夸大姑娘好福气呢!”

陆明丽与陆明芙闻言,便也笑道:“大姐姐当真好福气。”

饶陆明凤向来自持,眼里也禁不住有了几分喜意,越发有信心自己的婚后生活一定会很幸福美满了。

接着,陆二奶奶奉了陆老夫人和陆大夫人之命,过来引陆明凤拜祖先去,于是众人便簇拥着陆明凤去了祠堂,待拜完祖先后,吉时也快要到了,众人遂又簇拥着她去了前厅拜别父母和长辈们。

一时到得前厅,就见老国公爷、陆老夫人、陆中冕并陆大夫人俱已端坐在上首和下面的太师椅上了,陆明凤似是此时此刻才意识到,过了今日自己便再算不得这个家的人了一般,表情有些僵硬,还是陆明丽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她才回过神来,忙倒头对着祖父母和父母拜了下去。

老国公爷待陆明凤拜下去后,才沉声道:“本来今日不该我说话,但我有几句话少不得要嘱咐你,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当日三丫头出门子时我是这话,如今你出门时我也是这话,待出了定国公府的门以后,你便不再是这个家的人了,当事事以夫家为先,切勿记挂娘家,更不能在夫家与娘家不慎有了什么不愉快时,将娘家放在第一次,无事时也不要总往娘家跑,须知你以后便不再是陆家姑娘,而是慕容家的媳妇,别人也不能再称你为‘陆姑娘’,而该称你为‘慕容陆氏’了,望尔谨记!”

一席话,不但说得陆明凤有些回不过神来,陆大夫人也是回不过神来,公爹这话是什么意思,拿自己的女儿,堂堂国公爷的嫡长女,大皇子的正妃与陆明雅那个自甘下贱的贱人相比,难道公爹竟打算像对陆明雅那样对女儿,以后任女儿在大皇子府自生自灭不成?

念头才闪过,又听得陆老夫人道:“我也说几句。皇家规矩大,若是寻常人家,女儿受了委屈娘家人为其出头自是义不容辞,但如今却是君臣上下有别,陆家自祖上起便忠君爱国,如今自然也是一样,所以你出了门子以后,更当谦虚勤慎,无忘肃恭,不然真受了什么委屈时,却是无人与你出头的,切记切记!”

这下陆明凤总算确信老国公爷与当初放弃陆明雅一样,也是在她坚持要嫁给大皇子时,便早已打算放弃她了,眼泪一下子涌了下来,心里也陷入了无尽的恐慌当中,可她还什么话都不能说,只能拿一双泪眼看向了右下首坐着的陆中冕,盼望父亲不要也放弃了她。

她能想到的事,陆大夫人自然也能想来,因忙也惊慌失措的看向了陆中冕。

只可惜陆中冕就当没看见她们母女俩的泪眼一样,沉声说了一句“往之女家,以顺为正,无忘肃恭”便再无他话。

偏司仪已在外面催“吉时已到,请新娘子上轿——”,陆大夫人无奈,只得含泪说了一句“必恭必戒,毋违舅姑之命”,然后泪眼婆娑的看着颜夫人给陆明凤盖上盖头,将她扶到外面去,扶到了陆文廷的背上。

☆、第二十五回 归来

虽说老国公爷、陆老夫人并陆中冕三个国公府最大的人的态度已经摆在那里,陆明凤既嫁了大皇子便再不算定国公府的人,潜台词定国公府也绝不会站到大皇子的阵营里去,但陆明凤毕竟是陆中冕的嫡长女,又不像陆明雅那样只是嫁给二皇子做侧妃,所以并不是她出嫁了定国公府这边便什么事儿都没有了,远的不说,至少她的回门礼便仍要好生准备。

陆大夫人心里憋着一口气,碍于老国公爷与陆老夫人是长辈,陆中冕是夫君,都不是她能随意顶撞的人,嘴上虽没说什么,为女儿准备起回门礼来却是一点也不含糊,动静也有意闹得颇大,一是想让阖府上下都知道,陆明凤还有她这个娘呢,别人不为她撑腰自有她为她撑腰;

二便是变相的向老国公爷、陆老夫人和陆中冕表达她的不满了,她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如今女儿又嫁给了大皇子,公婆与夫君却一副恨不能与女儿、与皇后娘娘母子划清界限的样子,岂不是在向她的娘家人和满京城的人表态,她这个定国公夫人其实在定国公府什么都不是,什么分量都没有,所以定国公府的几大当家人才会至今仍不看好大皇子,巴不得与大皇子撇清关系?

老国公爷与陆老夫人如何看不出陆大夫人的心思,却什么都没说,只由着她去,横竖只在自家的内宅里,不怕她掀起什么风浪来,况回门礼后陆明凤没有十分要紧之事,却是没多少机会回定国公府了,就让她再最后风光一次罢。

如此一来,陆明凤三朝回门之日,定国公府上下内外至少表面看来,反倒比她出嫁当日犹要热闹喜庆几分,又因陆明凤如今身份不同了,是以一大早陆老夫人便亲自领着大家等在了荣泰居的正厅里。

辰末巳初,有丫鬟小跑进来禀道:“大皇子与大姑奶奶的车驾已经到了大门外了,是国公爷领着大爷二爷接进来的,国公爷说如今先请大皇子和大姑奶奶见老国公爷去,待大姑奶奶见过老国公爷后,再进来见老夫人。”

陆老夫人点点头:“知道了。”令那丫鬟退下。

陆大夫人本来有满腔诸如‘大姑奶奶气色看起来如何’之类的话欲问那丫鬟的,见陆老夫人已不由分说将其打发了下去,只得到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然后在心里安慰自己,那丫鬟指不定根本没见着女儿,不过就是奉命进来报信罢了,只怕真问她也问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横竖再过一会儿便能亲见女儿了,到时候女儿是好是歹,自然一眼便知。

不多一会儿,果然又有丫鬟来禀:“大姑奶奶已经见过老国公爷,往里面来了…”

话没说完,陆大夫人已霍地站了起来,迫不及待便要迎女儿去,但见上首陆老夫人满脸的不赞同,想起女儿如今虽是皇子妃了,自己却是她的亲生母亲,同时也是朝廷的一品诰命夫人,自己亲自去迎的确有些不合适,只得吩咐一旁的陆二奶奶:“你带人迎一迎你大妹妹去罢。”

陆二奶奶忙屈膝应了一声“是”,正要退出去,不想那丫鬟又道:“大皇子由大爷陪同着也一并进来了…”

这下只让陆二奶奶一个庶出嫂子去迎大皇子和陆明凤便不合适了,陆明凤也还罢了,自家的情况她自然知道,如今陆大奶奶临盆在即,除了陆二奶奶,根本无人可用,想来她也不会见气,可大皇子也进来了就不一样了,便是陆大奶奶这个未来的世子夫人和宗妇去迎都不够分量,何况陆二奶奶?

陆老夫人只得吩咐陆大夫人:“既然大皇子也进来了,你便领着远哥儿媳妇亲自去迎一迎罢,到底君臣上下有别。”

陆大夫人早巴不得这一声儿,忙屈膝应了一声“是”,领着陆二奶奶并一众丫头婆子忙忙接了出去。

余下陆老夫人见她婆媳二人走远了,才皱起了眉头,招手叫了陆明萱至跟前儿,道:“想是今儿起得早了些,我这会子有些个头疼,你且去我屋里一趟,叫双寿找了我那个麻姑献寿的抹额给你,拿过来我戴着,也省得小头疼拖成了大症候。”

寻常人家出嫁女三朝回门时,依礼新姑爷也该进内宅来给长辈们见礼,与平辈们厮见,受小辈们礼的,但因大皇子身份特殊,不必拘这些俗礼,老国公爷本也不欲与他走太近,便一早与陆老夫人说了,今日若大皇子不说要进内院见长辈们也就罢了,若是说了,他一定会婉拒不让其进来的,所以陆老夫人便没有有意让陆明萱回避。

却没想到,如今大皇子竟进来了,想是老国公爷没能婉拒得了他,毕竟这种事若大皇子真要坚持,老国公爷也的确不好真拦着不让他进来,陆老夫人只得现下再吩咐陆明萱回避,也省得待会儿大皇子与她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虽不敢现下便拿她怎么样,但事后会不会拿她怎么样,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陆明萱一听陆老夫人这话,便明白她老人家的真正意思,她也不想与大皇子那个渣滓打照面,自是正中下怀,屈膝应了一声“是”,便要退出厅外去。

岂料陆明凤一行脚程极快,陆明萱还未及走到花厅门口,远远的便见大皇子与陆明凤被陆大夫人陆文廷等一大群簇拥着走了过来,她这会子若再往外走,反倒更惹人注意,只得立刻又退了回去,不着痕迹向上首的陆老夫人摇了摇头,然后有意将自己隐在了陆明芙和陆明丽之后。

陆老夫人虽上了年纪,却仍耳聪目明,早已看到了厅外的情形,只得一边暗中安慰自己,到底是内宅大皇子也不好多待,且好歹还有自己在呢,难道他还敢当着自己的面儿便拿萱丫头怎么样不成?一边挂上得体的笑容,领着众人接至了花厅门口,一见大皇子与陆明凤进来,便率先拜了下去:“臣妇恭迎大皇子、大皇子妃。”

早被大皇子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亲手搀了起来,笑道:“您老人家是长辈,素日我尚且不肯受您的礼,如今又是您的嫡亲女婿了,岂敢再受您的礼,也不怕遭雷打不成?我不但不敢受您的礼,待会儿还要给您老人家磕头,多谢您将凤儿这么好一个孙女儿许配给我呢!”

陆老夫人笑道:“话虽如此,国礼到底在家礼之前,老身却是不敢僭越。”又请大皇子和陆明凤上座。

大皇子今日穿了身绛红色锦袍,其上用金线绣了四爪的盘龙祥云图,也不知是因先前被禁足抄了半年的佛经,还是如今已开始跟着大臣学习观政,举手投足间看起来都沉稳了不少,只看表面,倒真是万里挑一的乘龙快婿。

陆明凤则是一袭大红底泥金百蝶穿花曳地裙,大大的裙摆上遍绣牡丹花,缀以宝石,蝴蝶更是绣得活灵活现,在裙摆的折动中,就像活了一般。头发绾做牡丹髻,戴了金累丝嵌红宝石九尾凤头钗,其上嵌的宝石足有拇指指甲盖大小,饱满透亮,一看便知不是凡品。脖子上还围了一圈白狐毛活围脖,越发将一张含羞带喜的笑脸衬托得娇妍如四月初开的那朵赵粉,一看便知她这两日在大皇子府过得十分不错。

陆老夫人见他两个男的俊女的俏,站在一起端的是好一对璧人,而且大皇子行动间也颇照顾陆明凤,虽心里已放弃了这个孙女儿,从情感上来说到底也希望她能过得好,如今也算是稍稍放心了,况就算不放心又能如何,如今木已成舟,且是她们母女自己一力求来这个结果的,便是过得不好,又怨得了谁呢?

思忖间,陆大夫人已一递一递在与大皇子和陆明凤说话儿了,听得大皇子言语间十分满意女儿,又听说昨儿进宫给皇上和皇后娘娘磕头时,不但徐皇后,连皇上也对陆明凤颇为赞赏,陆明凤今日头上戴的九尾凤头钗便是昨儿个徐皇后赏的,皇上也赏了她两颗新进的夜明珠,陆大夫人脸上的笑简直满得要溢出来,嘴上虽仍不敢说老国公爷和陆老夫人的不是,心里却禁不住冷笑,等到将来我女儿正位中宫之时,我再看你们是什么嘴脸!

与陆大夫人说了几句话后,大皇子与陆明凤便提出要给陆老夫人和陆大夫人磕头,婆媳两人自是连称‘不敢当’,但架不住大皇子与陆明凤坚持,见丫鬟不取蒲团来,甚至要直接就地跪下,陆老夫人总算明白老国公爷何以没能婉拒得了大皇子进内院了,无奈之下,只得命人去取了蒲团来,受了二人的礼,然后给了大皇子一串开过光的小叶檀佛珠做见面礼。

陆大夫人的见面礼则是一对羊脂玉的九龙佩。

给两位长辈见过礼,又见过陆二奶奶后,便轮到一众姐妹了,大皇子从头至尾都是目不斜视,只一人赏了陆明丽姐妹几个一个封红,便又回头与陆老夫人和陆大夫人说起话儿来。

陆老夫人看在眼里,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看大皇子的样子,就算心里还记恨着萱丫头,短时间内也不会拿她怎么样了罢?

陆大夫人与陆明凤也不着痕迹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当初的事的确只是一场误会,大皇子对萱妹妹/萱丫头并没有多大兴趣,那自己/女儿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只有陆明萱自己才知道,方才她接过大皇子递上红包的那一瞬间,二人的眼神曾对视过一瞬间,虽然只是电光火石之间,但大皇子眼里的怨毒和狠戾她却是清楚分明的看见了的,显然大皇子仍是时时恨不能置她于死地,——不过,她却并不害怕,反正她如今也没什么可忌惮的,连命都可以不要了,相反徐皇后与大皇子却是顾忌多多,她倒要看看是光脚的怕穿鞋的,还是穿鞋的怕光脚的!

果然不出陆老夫人所料,大皇子只在内院停留了不到半个时辰,便由陆文廷陪着复又去了外院。

余下众人见他走了,都比方才放开了不少,陆大夫人因吩咐人摆宴,打算早些吃完了,好带了女儿回自己屋里说会子体己话儿。

陆老夫人知道她与陆明凤有话要说,倒也不为难她们,吃完饭便说自己有些头疼,要回屋躺一会儿,令大家都散了。

陆大夫人正中下怀,忙带着陆明凤回了自己的上房,不待屏退满屋子服侍的下人,便迫不及待的问女儿道:“大皇子对你可好?”

若是以前,陆明凤自然听不出陆大夫人的真正意思,但现在到底嫁为人妇了,如何还听不出来,脸瞬间红得能滴出血来,片刻方小声道:“表哥对我很好,很体贴…娘只管放心。”想起过去两夜大皇子在床第间的温柔体贴,脸红心跳之余,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坚持是值得的。

陆大夫人闻言,不由松了一口长气,忙摆手令满屋子的下人都退下后,才拍着胸口道:“那便好,我先前还担心去年之事虽是误会,但空穴不来风,会不会是真有其事,心里一直在打鼓,如今总算可以放心了。你祖父祖母也是,就凭着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便想毁了你的终生幸福,将来你坐上那个位子以后,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顿了顿,又问陆明凤:“那王氏呢,对你可还恭谨?她一个失了宠的侧妃,若胆敢对你不敬,你只管摆出正妃的架子让她立规矩便是,若是你不好出手,只管使人回来告诉我,我进宫找你姨母,让她为你做主去!”

陆明凤笑道:“娘都说了她不过一失了宠的侧妃而已,能翻出什么风浪来,我若连她都弹压不了,也趁早别想那个位子了,您就放心罢。”

母女两个又说一会儿话,因皇子妃回门只能在娘家待到申时之前,眼前已是未时二刻,陆大夫人纵有满腔的不舍,也只能忍痛带着陆明凤回到荣泰居,辞了陆老夫人与众人,赶在交申时之前,与大皇子一道回了大皇子府。

陆明凤回门后的第三日,戚氏顺利生下了她和陆中显的次子,六斤二两,比当初安哥儿刚生下来时略轻,但也生得足够好了。

陆明萱与陆明芙接到消息后,眼见已快进入腊月,离年日近,索性回了陆老夫人,此番回去便暂时不回来了,待新得的小弟弟满了月并过完年后她们再回来。

陆老夫人如何舍得,往年陆明萱身份未明不能待在府里与她真正的亲人们一块儿过年也就罢了,今年她的身份既然已半过了明路,自然该留在自己家里过年才好,说来她们祖孙还从未一起吃过年夜饭呢…但架不住陆明萱坚持,说自己永远都是陆中显的女儿,只得折中决定,让姐妹两个先回家去看一看,待过了小年后,再回去一直住到正月完了再回来。

陆明萱本来还想坚持的,但见陆老夫人满眼的祈求,到底狠不下那个心来,遂同意了陆老夫人的决定,只与陆明芙一道坐车回家先看了戚氏与小弟弟一眼,便又回了国公府。

新得的小弟弟与安哥儿小时候生得极像,只看起来比安哥儿当初要略小一些,吃了便睡睡醒了也只哼哼几声,十分省心,倒是戚氏因三年抱俩,上次生安哥儿又伤了身子,这回是真亏损得狠了,已经决定三五年内都不会再添孩子了,横竖如今陆中显已经有两女两子,算来人丁已颇兴旺了,她的任务也算是基本完成了。

戚氏生产完后不几日,陆大奶奶也生了个女儿,却是国公府第四代里的嫡长女,虽比不得当初贤哥儿出生那般人人期盼,却也是备受宠爱,洗三礼也因此办得十分盛大。

陆大夫人因女儿的婚事已操办完了,如今虽添了孙女儿,要照顾陆大奶奶和小孙女儿,依然将先前放与陆明萱姐妹几个的权利陆陆续续都收了回来,姐妹几个因交割问题不免又忙活了几日。

如此到了腊月中旬,本该十一月月底便抵达京城的赵彦杰却仍没有抵达的迹象,也没有书信先送进京,陆老夫人不由急了,因与张嬷嬷道:“不会是路上出什么事儿耽搁了罢,也不知还能不能赶上过年?”

张嬷嬷忙笑着安慰她道:“今年的雪比往年都要大一些,路上难走一些也是常事,想来表少爷就是因此才会耽搁了行程的,如今已经比原定的日期迟了半个月了,想来表少爷就算耽搁了行程,不日也该到了,您且别担心,只管安心等着即可。”

陆老夫人闻言,想起今年的雪的确比往年大得多,心下稍宽,道:“希望他能赶上小年夜的家宴罢,到时候他赶在年前向萱丫头提了亲,待出了正月后,便可以走三书六礼了,等走完三书六礼,他正好下场,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张嬷嬷笑道:“您就放心罢,表少爷一定能赶上小年的。”

陆明萱也对赵彦杰延迟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未进京颇有些不安,不过因她知道前世至少在自己死前赵彦杰都一直活得好好儿的,所以倒也并不是太担心,她更担心的反而是凌孟祈,这都快一年了,他却仍没有任何消息传回京城,难道他真出了什么事不成,偏前世她根本不知道世上还有凌孟祈这么一个人,自然也不知道他将来会是什么命运,这种对未来的茫然无知不免越发加深了她的担心。

就这般忐忑不安的到了腊月二十二日,一个意外的消息忽然传来,赵彦杰与凌孟祈竟赶在这一日,双双返回了国公府。

消息传来,陆明萱心里压了将近一年的那块沉甸甸的大石总算落回了原地,她几乎要忍不住喜极而泣,凌孟祈总算平安无事的回来了,真好,她总算不必再日夜担心与悔愧了,真是太好了!

陆老夫人也高兴不已,第一时间便使人去叫了赵彦杰来荣泰居说话儿。

大半年不见,赵彦杰看起来长高不少,许是因中了举人,已可以被人称一声“举人老爷”了,瞧着也沉稳了不少,一进来便跪下给陆老夫人磕头:“侄孙见过姨祖母,这些长时间不见,您老人家一切都好?”

陆老夫人如今是老丈母娘看孙女婿,越看越有趣,怎么看怎么觉得赵彦杰好,因忙命人将他搀了起来,笑道:“我一切都好,倒是你,瞧着瘦了不少,路上又耽误了这么久,一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如今好容易到家了,可得好生补补才是。”

赵彦杰闻言,忙笑道:“并没有瘦,只是一路上舟车劳顿的,有些个憔悴罢了,歇息两日自然也就好了,姨祖母不必担心。”

陆老夫人点点头,又笑道:“不管怎么说,平安回来了就好,我先前还与你张嬷嬷说,怕你赶不上小年夜的家宴呢。你此番可为我老婆子长脸了,十七岁的少年举人呢,便是整个大周朝也没几个,我当时接到你的信,高兴得什么似的,你张嬷嬷还笑话儿萱丫头是个有大福气的,惹得她不依,只差没说你张嬷嬷为老不尊了呢。”

想着横竖如今二人定亲就在眼前了,待他顺着自己的话问起陆明萱,自己便即刻使人去叫陆明萱过来一见,也算不得逾礼了。

不想赵彦杰却并没有顺着她的话问起陆明萱,只道:“不过只是此番做的文章侥幸入了学政大人的眼罢了,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当不得姨祖母这般夸奖。”

陆老夫人见他无意提起陆明萱,心下不由有些纳罕,往日里他不是拐着弯儿都要提一提萱丫头的吗,今儿这是怎么了,屋里又没有旁人在…不过老人家暂时也没多想,只当他是累了,先顾不得旁的,遂又问了他几句除服礼的事,便打发了他。

一时送毕赵彦杰回来,张嬷嬷因皱眉道:“我总觉得表少爷今儿个有些怪怪的,往日您便是不主动提及萱姑娘,他还要变着法儿的往话题往萱姑娘身上绕呢,怎么今儿您话都说到那个份儿上了,他却连顺势问候萱姑娘一声都不曾?”

见张嬷嬷竟与自己是一样的感觉,陆老夫人忙道:“你也是这么觉得的?我也觉得他有些奇怪,莫不是太累了,一时半会儿顾不上这些,想着横竖来日方长,待明儿缓过气儿来后再问侯萱丫头也不迟?”

张嬷嬷想来想去,想不到别的理由,只得点头道:“也许是太累了罢,不过我瞧表少爷眉宇间似是带着几分阴郁,莫不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事?照理他如今春风得意的,应该没什么事让他烦心才是啊。”

陆老夫人不像张嬷嬷观察得那般细致入微,想着赵彦杰纵真有烦心事,横竖如今他已回来了,有自家在,难道他还能吃得了亏去不成?因不甚在意的说了一句:“罢了,过两日再细细问他一回,自然也就知道了。”便将此事先抛到了一边。

次日,便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照例国公府有一场阖府上下都当出席的家宴。

一大早陆明萱起来便有些心神不宁的,不,应该说从昨日知道凌孟祈与赵彦杰同日回了国公府后,她便一直心神不宁了,既担心凌孟祈不会出席今日的家宴,不亲眼看到他平安无事,她总归不放心;又不知道真见了凌孟祈,自己该如何面对他才好,难道自此真当彼此是陌生人,以后纵然见面也当不认识不成?

同时亦犯难晚间该穿什么才好,打扮得太素了,怕在这样的日子里扫大家的兴,打扮得太艳了又怕凌孟祈误会她是在打扮给赵彦杰看,心不在焉的挑拣了大半日,才最后选定了一身湖蓝色绣点点红梅的对襟褙子和白色百褶裙。

不想傍晚临出发前陆明芙见了,却说她:“今日可是小年夜,你跟之前守孝时打扮得差不多,老国公爷与老夫人都上了年纪的人,你觉得他们见了会喜欢不成?还不趁早去给我换了呢!”

说着,见陆明萱一脸的不以为然,索性亲自去与她选了件品红凤尾纹褙子,待她穿上后,又与她挑了两根簪子并两朵珠花戴上,瞧着喜庆了许多,才拉着她一道去了荣泰居。

姐妹两个前脚才去到荣泰居,后脚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到了,亦连已“称病”近一年,连之前陆明凤出阁这样的大日子都不曾露面的福慧长公主也过来了,大家忙着行礼问安,大年下的便是再不高兴也没有谁会表现出来,都一副言笑晏晏的样子,一时间屋里十分的热闹。

☆、第二十六回

所有人都到齐后,赵彦杰与凌孟祈才一前一后的姗姗迟来。

赵彦杰穿一身灰色锦袍,看起来沉稳了许多,连与众人问安时的嗓音都低沉了许多,轮到与众姐妹打招呼时,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以在温暖中暗藏了热情的目光看陆明萱,甚至都没有对陆明萱对视一眼,以眼神打招呼,便已与众姐妹打过招呼后,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这样细微的差别别说不知道他与陆明萱关系的旁人没有察觉到,亦连知道二人很快就将定亲的陆明芙也是丝毫没察觉到,用手肘捅了捅陆明萱,与陆明萱咬耳朵道:“想不到赵表哥沉稳起来还挺有官威嘛,我听说殿试时这样长相的人最占优势了,你就等着再过几个月做官太太罢!”

陆明萱却是察觉到赵彦杰待自己疏离的,正暗忖他这是怎么了,就听得陆明芙的话,又见陆明芙满脸的戏谑,一时也顾不上去想旁的,只是也换上一脸的戏谑,压低了声音道:“听说?听说谁的?段嬷嬷?落梅落霞?还是…我那位好姐夫啊?我怎么不知道你们什么见过面,还不快从实招来!”

陆明芙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脸上立刻浮上了几分可疑的红晕,但仍嘴硬道:“什么好姐夫?又关颜大哥什么事儿?我们不正在说赵表哥呢吗,怎么又扯到颜大哥身上去了,你少转移话题啊。”

陆明萱却仍笑得贼贼的,“你要是不告诉我,我明儿家去后就告诉爹爹去,让爹爹他老人家亲自问你,再不然,让爹爹直接问姐夫去?”

陆明芙闻言,气得不行,可又怕陆中显知道她与颜十九郎私下有往来找颜十九郎的麻烦,去年大年初二时陆中显灌颜十九郎酒时那个不要命的架势她可至今还记得,偏生陆明萱与赵彦杰的私下往来至少都在陆老夫人跟前儿过了明路的,只得掐了陆明萱一把,恨声道:“你以后最好不要撞在我手里…没见过面啦,成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可能见得着?也就偶尔通个信什么的啦,你明儿回去后要是敢告诉爹爹,看我怎么收拾你!”

陆明萱想也知道二人最多也就通通信,这也必定是长辈们知道且默许的,不然颜十九郎的信光要突破重围顺利到达陆明芙的手上,已经是一个大问题了。

她坏笑着正要说:“想让我不告诉爹爹也可以,那就把姐夫写给你的信给我看,不然你就是收拾我我也要告诉爹爹。”

冷不防就见凌孟祈自外面大步走了进来,眉目清隽似水,瞳孔湛黑如墨,鼻梁高直英挺,薄唇棱角分明,下巴线条如流水般流畅…陆明萱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原本靠着有意与陆明芙插科打诨已派遣了几分的紧张霎时又充满了她的整个身心,她紧张得浑身僵硬,几乎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但紧张之余,心里却随即松了一口长气,总算亲眼看见凌孟祈平安无事了,虽然他看起来瘦了一些,脸色也略微有些不好,但总算平安无事的回来了不是吗?

凌孟祈已经在给老国公爷和陆老夫人等人行礼了,声音低沉而醇厚,早不复昔日的青涩与干净,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自昔日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了。

老国公爷不由捋须笑道:“你这一去便是一整年,也没个消息传回来,真是让人好生担心,不过好男儿原该志在四方,你一心上进也是好事,只以后不管去了哪里,千万都要时常使人捎个信儿回来,报声平安才是。”

“都是我的不是,以后一定不会了。”凌孟祈沉声应道。

话音刚落,陆文逐已扑上前,垫着脚尖单手挽了他的脖子,大声道:“凌大哥你真是太不够意思了,先前杳无音讯,害我白白担心也就罢了,昨儿好容易回来了,居然也不说去找我,等我知道你回来时,你已经去了锦衣卫卫所了,我要不是想着你刚回来,必定有公事要办,今日家宴你又必来,我就要去你们卫所找你了!”

凌孟祈被他吊着脖子,不由几不可见的皱了一下眉头,微勾唇角道:“我也是想着今日就能见着你,昨儿才没去找你的。”

陆中冕在一旁笑道:“我今儿早朝时遇见你们的曹指挥使,听他说你此番又立了大功,只怕很快又该擢升了,还一个劲儿的与我夸你能干,说‘英雄出少年’呢!”

凌孟祈谦虚的笑道:“曹大人谬赞了,不过就是我运气好些,侥幸将此番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而已,当不得他,也当不得国公爷您这般夸奖,至于擢升的事,我如今还没收到消息,总要看上面的大人们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他已收到自己此番又会连升两级,擢为镇抚司下十四名正五品千户中的一名的消息了,只不过现下调令还没下,他暂时不打算将这个消息宣诸于口罢了。

凌孟祈与长辈们寒暄了几句,便又与平辈们问起好来,轮到陆明萱时,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方才同别的姑娘打招呼时都没有任何区别,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心里早已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将近一年不见,陆明萱的眉眼除了又长开了一些以外,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如他铭刻于心底的那个模样,还是那般的清雅绝伦,——凌孟祈心底那个念头就越发强烈了,不行,他还是做不到放弃她,过去一年里没见到她人时做不到,如今见到她人后就更做不到了!

他几乎用尽了全身的自制力,才没让自己的声音出现任何起伏:“好久不见,萱姑娘一切可都还好?”

彼时陆明萱也已用尽全身的自制力稳住了自己的情绪,屈膝向他福了一福,道:“多谢凌世兄关心,我一切都还好。”

凌孟祈点点头,一再在心里告诉自己‘来日方长’,才忍住了没有再与她多说,大步走回了自己的位子上去。

人既已到齐了,家宴自然很快开始了,仍是男女各自分席而坐,以屏风内外隔开。

因此番赵彦杰是中了举人回来的,大家的注意力自然而然更多放在了他身上,你一个我一个的都赶着他敬酒,男人们的席面上因此很是热闹。

相形之下,女人们的席面上就要安静得多了,不过大家兴致都挺不错,一边吃着果酒,一边说着闲话儿,不免就说到了外面的凌孟祈和赵彦杰身上。

陆大夫人因笑道:“说来不管是孟祈还是彦杰,都是难得一见的好孩子,如今二人眼见又都有了好前程,也不知道将来哪家能有这个福气,招了二人做女婿去?”言外之意倒是颇有几分与二人做媒的意思,反正她娘家亲戚多,要找两个与赵彦杰和凌孟祈年纪相当的姑娘并不难。

说到做媒,只怕就没有哪个已婚妇女是不爱的,陆老夫人自然也不例外,因见席上只得她与陆大夫人和福慧长公主三个,姑娘们则由陆二奶奶领着坐在旁边一席,说话便少了许多顾忌,接着陆大夫人的话道:“说来孟祈那孩子的确年纪不小了,当初他祖母既将他托付给了我们家,我们家的确该在他的亲事上多上上心才是,只不知道他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这种事总得他自己乐意才好。”

显然陆老夫人至今仍没忘记当初凌孟祈拒绝陆明丽与陆明欣之事,同时老人家也很有技巧的没有提及赵彦杰,那可是她留给自己亲孙女儿的,可不能让他被别人惦记上。

陆老夫人的话说得福慧长公主心里一动,想到了陆明珠,陆明珠过了年就十五岁了,再不说亲就有些晚了,可过去这一年以来,她与女儿相看了好多户人家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福慧长公主自然希望女儿能嫁入王府国公府这个层次的高门,可她挑高门高门又岂有不挑女儿的?想找个门第低一些的,又怕太委屈了女儿…想起女儿一心惦记贺知行那个小王八蛋,说白了不过就是后者长得比寻常人好些而已,如今可不就有一个长得更好的现成人选在眼前吗?

尤其这个人选如今看起来前途还挺不错的样子,自己又算得上于他有知遇之恩,关键凌家早已落败,若真让女儿嫁了他,女儿岂非都不用离开家,只仍住在家里即可?如此一来,与招赘也没什么分别了,既不必担心女儿会受到任何委屈,儿子将来也有帮衬的人了!

福慧长公主越想便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靠谱,因难得顺着陆老夫人的话笑道:“母亲虑得极是,这事儿的确得孟祈那孩子自己乐意才好,说来逐儿自来与他要好,要不下去后我让逐儿先探探他的口气去?待知道他的想法后,我们再行动也不迟啊,不然到时候他不乐意,我们岂非白忙活了?”

大年下的,陆老夫人不想与福慧公主闹不愉快,何况福慧长公主这话也的确有理,便点头笑道:“那就有劳长公主了。”

福慧长公主心情好,嘴巴也难得甜起来:“都是一家人,母亲这般客气,岂非显得太生分了?”

陆大夫人见不得福慧长公主这副前倨后恭样儿,暗想你有本事就一直“病”到底,今晚也不出席啊,嘴上却笑道:“还有彦杰那里,是不是也让廷哥儿或是远哥儿探探口风去?我记得他好像比孟祈还要大一岁呢。”

陆老夫人闻言,想也不想便道:“过了年彦杰便要下场,现下哪来的时间考虑这些,且等他考完之后再说罢,横竖也不急于这一时。”

陆大夫人笑道:“母亲说的是,横竖咱们家暂时也没合适的女孩儿,不必担心再过几个月彦杰高中后,便攀不上这门亲事了。”

婆媳三人说话时虽有意压低了声音,厅里又一片热闹,但因两席隔得极近,她们的对话多多少少还是被陆明萱等人听了几句去,别人如何想陆明萱不知道,但她自己心里却是钝钝的,满脑子都只剩下一个念头,凌孟祈也许很快就要娶妻了,这可是一桩大喜事,到时候她可得送他一份大礼才是,以后…她与他便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各自有了自己的责任和牵挂,一辈子虽长,有了责任与牵挂,却也很容易就过了不是吗?

次日,陆明萱与陆明芙一早便坐上了回家的马车。

回到家中后,自然是先去看新得的小弟弟,已被陆中显起名为文定,小名就叫“定哥儿”的小家伙,小家伙已经满月了,长得与刚出生那会儿已是大不相同,又白又胖的一逗就笑,不知道多可爱,惹得陆明萱与陆明芙争着抢着要抱他。

看得安哥儿在一旁十分的委屈,扁着嘴巴奶声奶气的道:“姐姐坏,只喜欢弟弟,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姐姐了…”

陆明萱与陆明芙闻言,面面相觑,然后便“噗嗤”笑了起来,陆明芙因抱了他起来点着他的鼻子道:“看不出来我们安哥儿还是个小酸坛子呢!”

安哥儿虽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坛子,却也知道姐姐这是在笑话儿他,又不好意思起来,把脸埋在陆明芙胸前再不肯抬起来,这下不止陆明芙和陆明萱,戚氏小桃等人也都笑了起来。

这边厢陆家是其乐融融,彼时国公府内,陆老夫人却正满脸严肃的与赵彦杰说话:“…你的意思,是打算暂时不向萱丫头提亲,等到你考完发了榜之后,再登门提亲了?”

赵彦杰看起来气色有些不好,却是昨儿夜里被众人你一杯我一杯的敬酒推拖不得喝多了,尤有些宿醉未醒,片刻方点头沉声道:“不瞒姨祖母,我的确是这个意思,若到时候我能侥幸得中,去提亲时也能更光彩些,横竖也就两三个月的事了,也不急于这一时,还请姨祖母恕罪。”

陆老夫人闻言,面色稍缓,她方才还以为赵彦杰是因自己如今已是举人,觉得陆明萱配不上他了,所以才会不提请她帮忙以长辈的身份去向陆中显提亲呢,点头笑道:“你有这个心是好的,只萱丫头与她父亲却都不是那样虚荣的人,况以你如今少年举人的身份,已足够他们家光彩了。”

赵彦杰道:“话虽如此,能锦上添花不是更好吗,横竖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了,横竖萱妹妹年纪也还好,再急也不急于这一时。”

陆老夫人点点头:“也的确不急在这一时,只是我丑话可说在前头,若你此番中了便罢,若是没中,却还想着什么反正萱丫头年纪也还好,再等三年也不是不能等,就打三年后再向萱丫头提亲的主意,我可是不依的,女儿家的青春有限,我到时候少不得就要做主另为萱丫头择佳婿了,横竖以她的人品才貌,要找一门好亲事还是不难的。”

赵彦杰忙道:“这是自然的,我绝不会白白耽误了萱妹妹的,还请姨祖母放心。”

陆老夫人道:“有你这个话,我便放心了。”又与赵彦杰闲话了几句,待赵彦杰说还要回去温书,提出告辞后,才放了他离开。

陆老夫人与赵彦杰说话时,老国公爷也正与陆中冕说话,陆中冕的意思,是趁现下赵彦杰还没中进士以前,便将他与陆明欣的亲事定下来,也省得到时候他高中了,自家再拿一个庶出的庶出姑娘许给他,瞧在旁人眼里,会有自家是在挟恩成婚之嫌,毕竟赵彦杰还这么年轻,凭谁就都看得出来将来他势必前途无量,将陆明欣一个庶出的庶出姑娘许给他,多少有几分委屈他。

老国公爷却道:“正是因为现在还不知道他今科能不能中,所以我们更不能现下将他与五丫头的事定下来,不然才真是有挟恩成婚之嫌了,毕竟五丫头的身份实在有些个上不得台面,若是换成二丫头,倒还罢了,可五丫头却不是你的女儿,所以这事儿且等他考完放榜之后再说罢,若到时候他中了,我们少不得只能另想法子笼络他了,若是没中,我们到时候再提出将五丫头许给他,就不是挟恩成婚,而是雪中送炭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你自己去想罢。”

陆中冕一点即透,立刻便明白了老国公爷的意思,笑道:“到底还是父亲高瞻远瞩,只是这世上什么关系还能比联姻更牢靠的,可现下府中除了五丫头,已没有其他人选了。”

总不能将县主许给赵彦杰罢,县主肯不肯的且先不说,只怕长公主先就要将两府的房顶给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