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许成德被撵以及被罚抄经二事,许氏对顾云锦这个庶女切齿痛恨,但上官氏明显护着,她显然暂无计可施。

许氏一边低头抄着经文,一边抬起眼皮子瞥了眼左侧。

她身边坐着上官氏派来的嬷嬷,这人有体面,办事又一板一眼,她一刻也不能混过去。

许氏抄了两天,手腕子又酸又疼,她想着还有三月,不禁又气又恨。

她唇角抿紧,面色暗沉,四丫头动不得,不是还有个林姨娘吗?

顾云锦能出门子,林姨娘却是要一辈子待在顾家的。

许氏心下冷笑,正房大妇要折腾妾室,没人能挑出不是来。

她心里想着事,手上动作不觉顿了顿,一滴墨汁落在纸上,这抄了半张的经文便废了。

旁边嬷嬷眼皮子也不抬,手上戒尺看似轻巧一挥,“啪”一肉击声响起,许氏吃痛,狼毫落在案上。

旁边丫鬟上前,十分熟练地捡起废掉的纸张,换上新纸,然后拾起狼毫蘸了墨,递到许氏手里,道:“二夫人,请。”

嬷嬷手上很有分寸,许氏手上虽疼,但没受伤,皮肤上仅余些许红印子罢了,片刻即散,她咬牙,接过毛笔继续写着。

此一刻,许氏心中恨意到达顶峰。

只是,她并不知道,无需三个月之久,便是她此刻解除了责罚,亦无法报复了。

当天,宫中颁下旨意。

凡京畿之地勋贵官宦之家,有女年十四至十七者,礼部登记造册,两月后进宫备选。

这是要选秀。

此次选秀的范围是京畿之地,而选秀有一贯的规矩,四品或以上官爵之家的未定亲闺秀,如无特殊缘由,皆在应选之列。

换而言之,武安侯府二房三位姑娘,都在此范围当中。

一收到了消息,整个侯府都沸腾起来了,下仆暗里议论纷纷,当家的主子们鼓噪。

“严儿,当真要选秀?”

上官氏其实并无怀疑,只是情绪激动之下,话就说了出口。

顾继严正坐在上官氏下手处的玫瑰椅上,他抬手捋了捋颌下短须,笑着点了点头。

上官氏脸上露出几分喜意,旁边武安侯顾青麟及世子二人,亦面带微笑。

武安侯府虽是勋贵之家,高门大户,但在京中上层,亦不过属中等水平。

只差一哆嗦,谁不想更进一步?外戚庆国公府煊赫数十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谁人不羡慕?谁人不眼热?

武安侯府诸人本谨慎,从不轻易冒进,只是如今越王留京,与太子已成分庭抗礼之势,建德帝并没阻止,显然是默许了。

太子名正言顺,素有根基,而越王母子简在帝心,在建德帝的纵容下已迅速成了气候。

夺嫡之势已经形成。

武安侯父子三人,领的差事虽非最瞩目,但却在关键处,他们是逃不开站队的。

顾青麟嗅觉敏锐,在越王受封却没就藩那刻,他便有了想法,如今考虑再三,与其左右逢迎将来两边不讨好,不若索性趁早站了队,日后也好谋个出处。

于是,父子三人书信商量过后,便一同使劲,将外放多年的顾继严调任回京。

虽并未为了裙带攀附,但若说最顺理成章的站队方式,莫过与赐婚了。

东宫妻妾不多,必要充实,而排行四、五的秦王越王,正到了迎娶正妃之龄。

虽建德帝年事渐高,身边又有张贵妃,后宫久不进新人,但明眼人也能看到,一场选秀就在近日。

自秦王离开封地进京之日,许多人心中便有了底子,该准备的已准备起来,不愿意女儿到皇子身边的,亦趁早定下女婿人选。

而武安侯府,世子膝下的女儿,大的已经出嫁,小的还没长起来,仅二房刚好有三个适龄女儿。

这次顾继严调任回京,惟二房女眷不明就里,其余人皆心中了然,便是余氏,也有所猜测。

男人多重色,而顾云锦貌美,便多增添了几分筹码。

上官氏对顾云锦颇为满意,亦是因此,她对许氏撮合许成德之事,更添了几分愠怒与厌憎。

顾家几人略略商量片刻,末了,上官氏嘱咐顾继严,要多注意许氏,不要让她设法折腾林姨娘。

顾继严是二房男主人,他以前只是无心搭理,但并不代表他不能作为,后宅上官氏本人也会留神,母子一起关注,许氏便扭不出花来。

顾云锦虽是庶出,但若真进了皇家,这事儿反倒是成了次要,初始身份低些无妨,日后变化难料。

在金枝诓骗一事中,顾云锦当机立断,上官氏对此很欣赏。

在皇家这种要命地方,女子可以不聪颖,但必须要懂得审时度势。

顾继严本意亦如此,听了母亲的话后,他当然就点头应了下来。

再说顾云锦这边。

她得了这消息后,头一个反应是错愕与震惊,缓了片刻后,庆幸与释然涌上心头。

那日半路折返后,顾云锦虽知自己做得正确,许氏也被祖母责罚了,但她一直无法欣喜,反倒是心头沉甸甸的。

有祖母愿意看护,她是无虞的,但林姨娘呢?她的亲娘要一辈子在嫡母手底下过活,能吃的亏多的去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办法,那便是嫁一个身份足够显赫的男人,以夫家的能量以及她的地位震慑许氏,上官氏是聪明人,知道该如何做的。

在这个男权至上的古代社会,她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只是这个法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成功机会却几近于无。她不过是个庶女,在这个婚配极其讲究出身的时候,要找个能恫吓许氏的夫婿,实在毫无可能。

许氏是武安侯府二夫人,夫婿能力出众官阶颇高,不要说她,便是嫡姐顾云嬿,也是全无可能的。

这种情况下,便是有了林姨娘一再安慰,依然无法让顾云锦心下稍松。

正前无去路之际,如今这个机会却出现在她眼前,天底下还有谁家比天家更尊贵,这教顾云锦如何不释然欣喜。

只是林姨娘却不这想,她忧心忡忡,对女儿说道:“锦儿,这皇家不是好相与的,要不咱们不凑热闹了吧。”

顾云锦虽在应选之列,但选秀这玩意,要中选难,但要落选却极易。

顾氏二房就这么十来人,也多年明争暗斗不断,林姨娘自己左闪右避才生下女儿,对各中苦处深深了然,若是到了皇家,怕是会艰难十倍不止。

她仅有一点骨血,当然不希望女儿受这个罪,便蹙眉道:“要不,咱们落了选,届时配个门当户对?”

林姨娘心中忧虑,她低声说:“这天家富贵,但皇子们女人却是极多的。”

上官氏已经对姐妹三人说了,这次选秀,意在给适龄皇子挑选妻妾。

“姨娘,”顾云锦搂着林姨娘胳膊,笑道:“门当户对的人家,男人就仅我一人了?”

若以这标准选夫婿,这年头,嫁人就好比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小得可怜,只能当梦想。

在生存面前,情爱之流便得倒退一射之地。顾云锦穿越多年,对这个问题早已抱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然心态了。

在她看来,夫君有三两个妾室通房,还是有一堆女人,其实本质差别并不大,这皆不是她心目中的丈夫。

既然如此,想到得到一些好处,就必须拿另一种东西去换了。顾云锦觉得,这不难理解,也不难接受,只要不投入感情,便能坦然以对了。

她笑着安慰林姨娘,说:“姨娘,你知道的,这对我来说,其实并无差异。”

况且,落选之后,祖母的态度得另说,能不能费心替顾云锦挑选好人家,那还是未知之数。

顾云锦想起祖母宣布此事时的神态语气,她微微挑起柳眉。

女儿的想法,林姨娘多年来也有些了解,她一时语塞,又左思右想片刻,最后,只得轻叹一声,嘱咐道:“锦儿,无论如何,你都需好好过。”

说到底,她对府中形势,也非一无所知。

顾云锦笑着应了,又打趣道:“姨娘,你女儿又不是王嫱西子般人物,未必就能中选,咱担心得太早了。”

林姨娘嗔了女儿一眼,拍了拍她的手。

第14章

两月时间匆匆即过,转眼便到了初选之日。

宫中旨意颁下后,户部严格审查以及核实的符合条件的闺秀,造成花名册,这些便是参加初选的所有女子了。

初选是由专门的宦官及嬷嬷负责,花名册上的闺秀,按年龄大小列队,顺序进宫。

先由太监们远观近看,将过高的、过矮的、过胖的、过瘦的挑选出来淘汰,当然,五官不正的出局。

再下来,便是嬷嬷的事了。

风度、仪态或者站姿、行姿等等方面不妥,又或者在整体中处于下游的闺秀们,统统淘汰。

这一轮,十者余其五六。

当然,能让宦官嬷嬷肆意挑刺淘汰的,基本都是出身相对较低的闺秀,一来是自幼教育的硬件问题,二来便是家中权势地位了。

顾云锦出身武安侯府,虽是庶女,但也不在挑刺之列,她仪态规矩极好,于是便顺利通过初选。

顾云嬿与顾云淑也通过了。

回家歇了两日,便是复选了。

天色未亮,顾云锦便乘车抵达神武门外,她刚被碧桃搀扶着下了车,身后的篮蓬小车便按指挥快速离去。

顾云锦扫了四周一眼,人已经来了不少,由于按规定不能上妆,在场诸女皆素面朝天,有相貌绝佳的,也有仅是清秀的,大家三五一群的聚集在一起。

至于相貌平庸者,若没有强硬如金刚石般的背景,初选便给刷下去了。

顾云嬿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瞥一眼顾云锦精致的眉眼,暗哼了一声,撇过头去不说话。

不过她也没离开,顾家姐妹刚刚归京,并无相熟闺秀,且上官氏特地嘱咐多次,让三人不得随意乱跑,因此,顾云嬿也没离开。

顾云锦微微挑眉,也没在意,她反倒细细观察四周,尝试将脑海里的信息与真人对应起来。

这两个月来,她一刻也不得空闲。余氏上官氏轮流上阵,再加上新聘请的教养嬷嬷,给姐妹三人强化礼仪,以及科普选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还有一个,便是分析各家有竞争力的对手了。

顾云锦既然决定了往选秀上使劲,她便拿出当年高考般的严谨态度对待,该谨记的谨记,该留神是绝不轻忽。

仔细看了一圈后,顾云锦心底有些谱了,最后,她将目光放在最多人聚集的一撮地方上。

那地儿人多,但明显众星拱月,焦点是中间处一位容貌秀丽的闺秀。

这闺秀细眉长目,肤白眉黛,五官清冷如月,此刻正下颌微抬,露出一截子炫目的白皙颈脖,面色与她长相一般孤高冷淡。

旁人面带讨好与她说话,她亦只是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顾云锦挑眉,这姑娘冷淡的面容上,透着一股子不情愿,抿着唇角,毫无喜意。

这时,不远处有人悄声说话,“看,那个便是庆国公府五小姐。”

那人偷偷一指,正指向那清冷闺秀,随后她又道:“庆国公府唯一适龄的姑娘,还是嫡女,这运道是常人再难求取的。”

话语中说不出的羡慕。

顾云锦闻言恍悟,原来这便是庆国公府五姑娘,难怪这般高傲自许。

庆国公府是外戚,现任章国公爷是皇后之父,太子外祖父,这个章五姑娘,便是太子与秦王的嫡亲表妹了。她既然参加了选秀,那中选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且份位肯定不低。

顾云锦虽不羡慕也不妒忌,但她现在奋斗的目标,人家不废吹灰之力便稳握于手了,她也不得不感叹一番。

旁边的顾云嬿又轻哼了一声,顾云锦侧头看去,她见嫡姐唇角紧抿,目中流露出一抹嫉恨之意。

初选结束后,上官氏已经向姐妹三人坦言,太子与越王之争,武安侯府选择的是太子一方。

换而言之,若是被赐婚越王,那就要被家族放弃了。

没有娘家依靠的女子很不易,尤其是进了皇家者,这是一件相当可悲的事,特别是现在太子越王二人,都在竭力争取各方势力支持的时候。

若中选,就只能往太子或者秦王身边去。

秦王已就藩,赐婚不久后,便会出京返回封地,他的妻妾,自然是要跟随的。而太子这边,一旦登基,便是皇帝了,东宫诸人便是妃嫔,若有幸生下皇子,还能有无限可能。

顾云嬿的目标,想当然是放在太子身上的,哪怕太子已娶妃。

推己及人,她觉得章五亦如是,这么一个强敌横在眼前,顾云嬿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

顾云锦见状,蹙了蹙眉,她状似不经意抬手抚鬓,实则推了嫡姐一下,“三姐,务必谨慎。”

章皇后居中宫多年,庆国公府在皇宫的力量绝不容小觑,这般赤.裸.裸的嫉恨,若是扎了那人的眼,随意使些小手段,便能让顾云嬿喝一壶。

顾云锦对这嫡姐无甚感情,只不过时人处事多以家族为单位的,顾家姐妹一荣未必全荣,但一损肯定俱损。

嫡姐出师未捷身先死也就罢了,她可不想被无辜牵连。

顾云嬿虽骄纵,掩饰功夫也不高明,但她到底不是蠢货,被顾云锦一提醒,便马上回神,迅速低下头。

片刻后,顾云嬿收敛好情绪,她侧头瞥了顾云锦一眼,哼了一声,“我不会感谢你的。”

顾云锦不大想搭理她,刚好时辰到了,宫人提声吆喝,让诸女列队,她正好举步离开,懒得说话。

诸位闺秀按年龄由大到小列好队,神武门大开,在宫人的引导下,众人按顺序鱼贯而入。

宫里的规矩,她们是不能左顾右盼的,顾云锦低头垂目,走过长长的宫道,来带了一处大宫殿。

这处宫殿守卫森严,因为这一轮复选,是由皇后主持。

顾云锦跟着前面秀女,缓步进了宫殿,大家按规矩整齐站好,垂头屏息而立。

在场诸位大家闺秀也知道厉害,一个个安静不语,不论在家如何千娇万宠,此刻已老实站着。

约摸站了半个时辰,顾云锦的腿开始有些发麻的时候,一道尖利的传唱声骤起,“皇后娘娘驾到!”

顾云锦心头一凛,也顾不上腿麻了,忙按礼仪与诸人一起请安。

选秀是国之重典,秀女地位特殊,见帝后无需行跪礼,敛衽下福即可。

一阵轻微而密集的脚步声响起,夹杂着衣料摩擦的些许声响,一群人从顾云锦身侧行过,她余光瞥见一抹明黄色的长长裙摆曳地而过。

顾云锦不敢多看,忙收敛心神,垂目盯着脚下。

“诸秀女无须多礼,起罢。”须臾,一道略带沙哑又相当威严声音响起。

诸女谢恩起身。

接着,皇后言简意赅地说了开场白,第二轮挑选便开始了。

皇后出了题目,是女红,要求秀女们从选料到制作,半个时辰内必须完工。

随即,一群太监抬来不大的板条桌,每人跟前一张,同时一队宫女捧着托盘顺序而入,也是每个人分了一个。

顾云锦定睛一看,红漆托盘不大,上面垒着五六块折叠好的素色布料,颜色各异,还有绣花针,各色绣线,黄铜剪子之类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太监在点燃了一炷香,皇后点了点头,他宣布,“开始!”

秀女们一听,马上就动了起来。

大家闺秀们,哪怕不精通女红,也是专门学习过的,做点小物事,是绝对没问题的。

然而在场的秀女,共有一百余人,而众所周知,这一轮是要刷下过半的人。

因此除了要按时完成后,成品还必须得在平均水平线之上了,这般,半个时辰是很紧的。

有个秀女幼时偷了懒,她很清楚自己女红不好,又急又慌之下,连剪子也拿不稳,“哐当”一声掉回托盘处,众人立即侧目,她情急之下,忍不住哭了出来。

一个人哭了,紧接着又有几处细细的哭声想起。

掌事太监抬眼,询问皇后,这些勋贵官宦出身的秀女,他可不敢自作主张。

顾云锦随大流抬头张望,这个角度,她余光可以看见皇后。

自皇后进殿以来,她还是头回看向上首。

皇后保养极好,已经是四十过半的人了,看着不过三十余岁。

她卧蚕眉,丹凤目,肤色白皙,五官明艳张扬,眼神凌厉傲然,身着明黄色凤袍,鬓插一支明晃晃的九尾凤簪,微微一动,硕大明珠颤抖。

皇后模样是威严十足了,只是看着却不甚慈和。

顾云锦见上首之人表情淡淡,下颌微抬,心中仅浮起一个念头。

果然,皇后听见哭声后,眉心微微一蹙,启唇吩咐左右,道:“让出去罢。”

有宫人应了一声,上前请几位闺秀出去,她们是落选了,那些闺秀也不敢再哭闹,只得抹泪退出大殿。

就这么几个呼吸的功夫,几个闺秀就被扫地出门,众人心头一凛,连忙垂头,继续手上活计。

顾云锦定了定神,思考片刻,捡了一块带暗纹的橘红色锦缎,折叠一下,随即手执剪子,快速裁出两块巴掌大的蝴蝶状布片。

林姨娘女红极好,也喜欢教导女儿,因此顾云锦手艺颇佳。她快速将布片缝合,并在边缘处绣上简单的云纹,然后从托盘上捡了香料布絮,将其塞满缝好。

顾云锦捡起丝绳,编了个盘长结,再打了个绦子。

盘长结缝在上方,绦子坠在下首,一个香囊便做好了。

顾云锦完工后,大香还有一小截,她也就持着自己手艺不错,刚刚才会看一小会子热闹的。

待得那香燃尽,掌事太监尖声高喊:“时辰已到,诸秀女罢手。”

紧接着,嬷嬷们巡视,先将没完成的剔除出来。这部分人也不少,因为设想制作难度偏大,而速度又与预想中有出入,结果就没能完工。

此时,大殿上的秀女已十去其三。

最后,便是秀女捧着成品,上前让皇后过目。

顾云锦家世还行,香囊花样虽简单,但手工精细,针脚整齐紧密,于是,便顺利过关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概因为她前头一位是镇国公府嫡长女,这小姐也是做香囊,绣纹全无,针脚松散,只堪堪把布片缝在一起,皇后见了,却和颜悦色点头过了。

镇国公是今上心腹,朝之重臣。

不过让顾云锦说,皇帝绝对不会将镇国公府小姐赐婚太子的,心腹都让你给拉拢了,他还混啥。

通过以后,顾云锦松了一口气,安静站在一边,等事儿结束。

待这轮挑选完了以后,余下的秀女仅剩六十四人,有宫人领着她们出殿,往宫门行去。

顾云锦她们乘车返家,三日后再来,这回需要留宫住宿,一个月后,便是皇帝亲阅的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