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现在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她不好意思在这个点到别人家去串门,二来,这个小山村四面都是山,听人说山里也是有猛兽的,谁晓得会不会忽然就跑到村子里面来?现在毕竟就快天黑了,她一个人出去也不安全,还是在院门口坐一会儿的好。正好可以趁机理一理她最近搜集到的信息,好谋划以后的出路。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天色就慢慢的黑了下来,天边的晚霞也淡了下去。

薛嘉月起身走到院门口,探头往里面看了看。就见屋子里面还是漆黑一片的,薛永福和孙杏花还没有出来。看来还没有完事。

啧,看不出来,这个薛永福的耐力倒是挺持久的。

薛嘉月撇了撇唇角,然后继续坐到石头上去思考以后出路的事。

天色越发的暗了下来,墨蓝色的空中繁星隐约可见。

这时薛嘉月就看到前面有个人正脚步不紧不慢的往这边走来。等走得近了,她就发现那是薛元敬。

想必他是刚从学堂里面回来。

薛嘉月也没有要从石头上起身站起来的意思,而是继续坐着,一面目光看着薛元敬。

璀璨的星光下,就见他身影清瘦修长。初夏微凉的夜风吹起他的衣角,他整个人看起来清雅无双。

薛嘉月就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个小说名,他从星光中走来。用在此时此刻倒是贴切的很。

薛元敬老远就看到自家院门口坐着一个人,只不过光线太暗,他看不清那个人到底是谁。不过等走近了,他就看清那个人是薛嘉月。

彼时薛嘉月正抬头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他。她眼中仿似有光,也不知道是因为想到了什么事。但其实薛嘉月不过是被他给惊艳了一把而已。

薛元敬一见是她,立时就收回目光,然后冷漠着一张脸,抬脚要继续往院子里面走。

忽然就听到薛嘉月懒散的声音:“哎,我劝你现在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薛元敬自然不会听她的话,还是脚步不停的继续往院子里面走。不过走了没几步路,他忽然就听到屋里面传出来的声音。

十四岁的少年虽然未经人事,但有些事还是模模糊糊的知道的。他当即就脸色微红,转过身快步的往院门外走。

到了院门外,一见薛嘉月还坐在石头上。看到他出来,她还转头看了他一眼,含笑的目光在他看来带了几分嘲讽的意思。

薛元敬此时只觉得薛嘉月污、秽不堪。她竟然一直坐在这里听着屋里面那不堪入耳的声音?难道她都不知道羞耻的么?不过也是,她这样的人,哪里知道羞耻为何物?

但他忽然又看到薛嘉月的耳中仿似牢牢的塞了什么东西。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团布条。

薛元敬:

他总觉得眼前的这个二丫和以前不大一样。好像就是从一个多月前她发了一次高热,昏迷了两天,再醒过来就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仿似她这些日子非但爱干净了,话少了,也不再为难他了。有时候还会主动对他示好

薛嘉月这时仿似想到了什么事,伸手入怀,然后就掏了半只玉米面窝窝头出来递给薛元敬:“给你。”

薛元敬没有要伸手来接的意思。而且看着她的目光凉薄若深秋的月光。

薛嘉月也不以为意。

她还记得前些日子她好不容易趁着孙杏花不注意偷偷的藏了两颗鸡蛋,然后又偷偷的趁着孙杏花不在家弄成了水煮蛋。然后她想了想,还特意的给薛元敬留了一颗。

固然她是存了想要对薛元敬主动示好的心思,但也是因为她上辈子的处境和薛元敬现在差不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看着薛元敬天天挨饿也确实是挺可怜他的。

不过很可惜,薛元敬压根就不领她这个情。当她将那颗水煮蛋递给他的时候,他不过是目光冷淡的看了她一眼,然后抬脚就走。

薛嘉月当时给气的啊,立马就将鸡蛋给磕了剥了,两口就给吃了下去。

随后她也忍不住给过薛元敬几次她背着孙杏花偷偷藏下来的吃食,但薛元敬一次都没有接。很显然,他并不接受她的示好。

薛嘉月对此也无所谓。

虽然说她那个室友设定的原身二丫最后是被得势之后的薛元敬给削成了人棍,但薛嘉月是相信蝴蝶效应的。

未来的事都是不可测的,往往前期一个微小的变化就会导致后面许多事件的巨大变化。所以她这不是穿越成二丫了么?她自然就不会如原身二丫一样再继续的撺掇孙杏花天天虐待薛元敬,那她的下场理应就会有所变化。所以刚刚薛永福不是答应孙杏花往后不再让薛元敬上学堂了么?他不上学堂了,以后他还能科举?不科举他还能当官?

所以说,这世间的事情都是千变万化的。

见薛元敬不接她递过去的玉米面窝窝头,薛嘉月也没有坚持,直接收回手,自己咬了一口。刚刚她晚饭也没有吃饱,这半只窝窝头还是她省下来想给薛元敬吃的。

一边吃着窝窝头,她一边又含含糊糊的说道:“哎,跟你说个事。你这书,往后估计是念不成了。”

第8章 同病相怜

这段期间薛嘉月对薛元敬示好数次,但无奈薛元敬并不接受。也跟他搭过几次话,但薛元敬从来没有理过她,甚至连话都没有对她说过一句。薛嘉月心里对他也是很服气的。

这是个非常倔强的少年啊,想必好感很难刷。既如此,薛嘉月索性就不打算刻意的去刷好感了。不过因为同病相怜,她心中对他的事多少还是比较在意的,所以才会有现在这样善意的提醒。

话一说完,她就转过头去看薛元敬。不过她并没有在他脸上看到预期的诸如震惊痛苦不敢置信的神情,反倒还很平静。平静的好似他一早就知道这件事一般。

薛嘉月想了想,也就明白了。

孙杏花都能将薛元敬才三岁的妹妹卖了,又怎么可能会花钱继续让薛元敬去学堂读书?让他歇学不过是早晚的事而已。想必薛元敬心中是很明白这一点的,所以现在他脸上看着才会这样的平静。

每天上完学回来之后就要担心明天还能不能继续去上学,想必这些日子薛元敬心中也是很煎熬的吧?

薛嘉月想起上辈子她中考过后继母也不打算让她继续读书,当时她心中又难过又彷徨,偷偷的哭了好几天,但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多亏外公外婆接她回去供她继续读书,所以她才没有中断学业。

想想自己那个时候也是十四岁。不论薛元敬以后会是多权倾朝野,心狠手辣的阁老,但现在他也只不过是个十四岁,受人欺压的少年而已。

跟她当初的处境简直一样。

于是薛嘉月心中不由的就升起一股同情来。

“我听说你已经读了五六年的书?那想必字都是认得的。既如此,你不去学堂也没有关系,可以自己在家看书。往后你若想考功名了,也一样可以去考。”

说到这里,她又仰头看着他笑道:“而且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功名的,所以你千万不要灰心啊。”

既然是男主,那肯定会有光环加身。而且据她这段日子冷眼看下来,薛元敬确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只怕就是传说中的超级学霸。

薛元敬闻言,微觉诧异,目光瞥了她一眼。

此时暮色四合,繁星初上,她洗的很干净的脸庞在星光下泛着白瓷一般的温润光泽。而且她眼中笑容真诚,看起来好像是真的在关心他一样。

但薛元敬并不觉得她是真的在关心他。他还记得他妹妹被卖的次日,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是如何双手叉腰站在他面前幸灾乐祸的笑他:“我娘说了,她不白养别人生的孩子。现在将你妹妹卖了算什么?你以为你还能在这个家待多长时间?迟早也要卖了你。这样这个家往后就都是我娘和我的了,没你们什么事啦。”

她们母女一个占了他母亲的位置,一个占了他原本的屋子,还卖了他年仅三岁的妹妹,现在她们又不让他去上学。焉知现在她不是跑过来在他面前幸灾乐祸,想要笑话他?

薛元敬的目光转冷,不发一语的就走到了一边去,背对着薛嘉月,目光看着远处暮色下的群山。

他不想看到薛嘉月。他很想将那个女人和她的女儿都撵走。这里是他的家。但是现在,娘死了,妹妹被卖了,父亲对那个女人言听计从。对他而言,这里早就没有家的感觉了。

薛嘉月在背后看着薛元敬垂在身侧的双手紧紧的攥了起来,白净的手背上连青筋都梗了起来,就知道现在他心中肯定满是愤恨。只怕这愤恨里面也有对她的一份。

薛嘉月就感觉薛元敬的整颗心都像一层坚固的钢铁给包住了,想必无论她如何的示好都是撬不开这层钢铁的。不过没有关系,她一面抬头看着头顶的满天繁星,一面心中在想着,她也没想在这个小山村多待。

她一定会想法子从这大山深处走出去的。至于薛元敬,到时就江湖不见了。

两个人就这样一个站着,一个坐着,谁也没有再开口主动说一句话,各想各的事。只有草丛中此起彼伏的虫鸣声在这五月初夏的夜里不停的响着。

好在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过后,薛嘉月就见薛元敬忽然转过身往院子里面走。她就回过头去看,果然看到屋门打开了。

薛嘉月这才慢慢的将塞在左右耳朵里面的布条拿了下来,起身从石头上站起来,抬脚转过身慢慢的往屋里面走。

见他们前后脚回来,薛永福就问了一句。薛嘉月自然不好说自己和薛元敬其实一直在院子外面。虽然薛永福能不知廉耻的干得出让她出门,他好和孙杏花在家做少儿不宜的事,但保不齐他知道他们一直在外面就会恼羞成怒了呢。到时总归对她和薛元敬都没有什么好处的。于是她就说自己刚刚在村头遇到薛元敬,跟他说了好一会儿话,然后两个人一起回来的,刚刚才到院门口。

薛永福就没有再问,只是叫薛元敬去吃晚饭,又叫薛嘉月去点油灯。

薛嘉月答应了一声,转过身去拿火折子。一转头,就看到薛元敬正在看她,眼珠黑沉沉的。不过对上她的目光,他立时就移开了目光,不再看她。

薛嘉月见状,唇角微翘。

刚刚的事,若是她包藏祸心,在薛永福和孙杏花面前告一状,他们两个人恼羞成怒之下,指不定就要对薛元敬怎么样呢。但她非但没有在薛永福和孙杏花面前说薛元敬的坏话,反倒还为他遮掩,薛元敬心中对此肯定觉得很惊讶吧?

没有关系,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他总会知道她没有再为难他的心思的。

薛嘉月高高兴兴的去拿了火折子点亮油灯,四个人围着桌子吃刚刚没有吃完的晚饭。自然,薛元敬肯定没有吃饱,因为孙杏花盛给他的那碗绿豆大米水饭压根就比米汤多不了几粒米。

不过这都已经算好的了。有时候薛元敬从学堂回来的晚了,晚饭都吃过了,那他就什么都没得吃,只能饿一晚上肚子。孙杏花可不会特地的给他留饭。

等吃过了晚饭,孙杏花就看了薛永福一眼。薛永福会意,就叫了薛元敬过去,对他说着:“你也知道,你亲娘还在世的时候身子就不好,给她治病花了不少的钱,家里早就已经没有什么钱了。现在年成也不好,一家人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闲钱供你去学堂读书?所以刚刚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再去学堂了,先在家里帮我和你娘做点农活。等再过些时候,我托人送你去镇里找个店铺做学徒,以后好歹也能有一门手艺。”

孙杏花也在一旁帮腔:“不是我和你爹有心要耽误你,但这一家四口人,四张嘴都要吃饭,哪一天的嚼用不要花钱?读书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读的起的,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就不要做当官的梦了。老老实实的学一门手艺,以后再娶个媳妇,好好的成家过日子比什么不强?就是你娘在地底下知道了,她心中也为你高兴。”

话一说完,她就看到薛元敬在抬头看她。

明明是黑白分明很好看的一双眼,但是此刻在油灯光下看来,却如同是三九寒冬天里的冰块一样,满是寒气。

孙杏花不由的就觉得心跳加快,心中也莫名的觉得害怕起来。竟然都不敢再看薛元敬了,忙转过头去看墙上挂着的一张竹筛子。不过等过后她再转过头来,就见薛元敬又低下了头去,在轻声的说道:“父亲说的话我都明白。既如此,从明日起我就不再去学堂。”

薛永福见他非但没有同他和孙杏花闹,反而还这样的懂事,饶是他心肠再硬,这会儿也不由的对薛元敬觉得有几分愧疚起来。

他就说道:“你娘临终的时候一再嘱咐我要我照顾好你和你妹妹。你妹妹她,唉,不说她了。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托人找一个好的店铺让你去当学徒,让你娘放心。”

“那儿子就先谢过父亲。”薛元敬的态度看起来简直都可以说得上温顺了。

薛嘉月在一旁看着,心里就想道,完蛋了。看来这个薛元敬非但是智商高,情商也非常的高。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指定怨天怨地,怎么着也得和薛永福,孙杏花好好的理论一番吧?搞不好还要大闹一场。但是薛元敬却没有一句怨言,反而立时就温顺的同意了他们说的话。想必这会儿薛永福心中还会对他有几分愧疚之意,短期内会补偿性的对他好一点吧?

在逆境之中懂得放低姿态,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事。所以这才会有以后国士无双的淮阴侯,执掌天下的吕太后。看来薛元敬以后必定会成大器。而一旦等他得势,依照她已经见识过他的那份心狠手辣,那曾经欺辱过他的人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

薛嘉月忍不住的觉得心里发寒。

这时就听到孙杏花在骂她:“你还杵在那里做什么?光知道吃饭不知道干活。还不快去把碗洗了?难道还要老娘去洗不成?”

说着,又说薛永福:“你摆出这样的一副愧疚的样子做什么?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他好。让他一直念书,不学一门手艺,要是到后面他考不上功名,到时文不成武不就的,你还能养他一辈子?”

然后拉了薛永福回屋,啪的一声就关上了屋门,口中还在一直骂骂咧咧的。

薛嘉月这时就回头看了看桌子上散落的碗筷,微皱了皱眉。然后她在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走过去将碗筷收拾好拿到厨房准备洗。

原身毕竟才八岁,个子比这灶台也高不了多少,让她洗碗实在是有点够呛。不过这不是难题。

薛嘉月先将桌上放着的油灯移到灶台上面,又去堂屋里面搬了一张小竹椅过来。然后她站在小竹椅上面,就着微弱的油灯光亮开始洗碗。

洗到一半的时候,就看到薛元敬手上拿了一只木盆走进厨房里来。看到薛嘉月在洗碗,他怔了一下,然后站在厨房门口没有动。

第9章 称呼问题

薛嘉月知道薛元敬是个爱干净的人,就算多累,他晚上也是要洗漱干净才睡的。他这会儿拿着盆过来想必是要打水回去洗漱。

不过靠墙的那口大锅里面才有热水,而她现在就踩在小竹椅上站在外面,倒是正好挡住了薛元敬的去路。

薛嘉月看了薛元敬一眼,然后没有说话,只径直的从小竹椅上下来,走到一边去。

反正她说什么话薛元敬都是不会接的,一直热脸贴冷屁股她也觉得挺尴尬的,倒不如没必要大家就都别说话。

薛元敬也没有想到薛嘉月会让他,看了她一眼。然而也只看了一眼,然后他就不发一语的走到灶台里面去,揭开锅盖,拿了瓢开始舀水到木盆里面。

薛嘉月目光看着他。

虽然是一身粗衣短褐,但他神情看上去从容高雅,好似天边白云漫卷,月下空谷幽兰,高不可攀。看着倒是公子如玉了。

薛嘉月正被惊艳,忽然又察觉到薛元敬在抬头看她,一双眼眸在油灯光下看着黑沉沉,凉冰冰的,浸在冰水中的墨玉一般。她便忙装了不在意的样子转过头去看着别处。

薛元敬也没有说什么,收回目光,冷淡着一张脸端着半盆水走出了厨房。

经过堂屋的时候,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住过十几年的那半间屋子。

屋门大敞着。里面虽然没有点灯,但今夜有月光。如水的月色从那扇简陋的窗子斜了进去,可以看到屋里面收拾的很干净,靠床的那张破旧小桌子上面还放了一只灰白色的小陶瓶,里面插了一束花。

是田间地头最常见的一些野花。有浅蓝色的,淡黄色的,浅粉色的,簇簇拥拥的一小把,夹着绿色的叶子,看上去让人感觉活泼的很。

薛元敬心中还是觉得很惊讶的。

他记得以前的薛嘉月是个邋遢的人,这半间屋子脏乱的比猪圈也好不了多少,怎么现在倒收拾的这样的干净整齐?而且她还会在屋子里面放一瓶花

薛元敬就想着,她最近的变化实在是有点大。

不过他也并没有往深了去想。他现在对薛嘉月并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她的事,他并不想去多加关注在意。不过看了一眼,他就双手端着木盆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次日他果然没有去学堂,而是早起的时候就拿了镰刀和薛永福一起去麦地里收麦子,薛嘉月则是跟随孙杏花去打谷场上打油菜籽。

早先几日就割下来的油菜杆在稻谷场上暴晒了好几天,菜籽壳都已经变黄变脆了。这会儿在打谷场上铺开,用一种竹子做的名叫连枷的工具不停的旋转拍打着,菜籽粒就会从菜籽壳里面脱落出来。

不过用这个工具是很需要力气的,薛嘉月还小,力气不大,所以只能在旁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看快要到中午,孙杏花就叫薛嘉月:“回去做饭。做好了先给我送过来,再给你爹送过去。”

然后就拿了钥匙给薛嘉月,吩咐她中午做什么饭什么菜。

薛嘉月简洁的应了一声,过来接过钥匙,转过身往回走。

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怕出错就不怎么敢说话,任由薛永福和孙杏花以为她病了一场变哑了,等过后她慢慢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才开始说话。不过说的话也都很简洁,且能不说话的时候就不说,就是怕被人抓住错。

一路到了家,拿钥匙开了院门屋门,又进了孙杏花的屋,拿做中饭要用到的米面之物。

一锅大米绿豆水饭,几张烙的饼,再有一碗拌黄瓜,一碗豆角干,等做好了,薛嘉月就将这些都放到了柳条篮子里面,外面用粗白布搭起来,以防有灰尘进去。

然后她就提着篮子去打谷场给孙杏花送饭。

孙杏花掀开粗白布看了看篮子里面,然后问薛嘉月:“你午饭统共就做了这么多,没有偷吃偷拿?”

薛嘉月还没有回答,倒是旁边也坐着在吃中饭的一个农妇笑着说道:“永福家的,二丫不是你亲生的?我怎么听着你防她倒像是在防贼?”

薛嘉月觉得这个人说出了自己心里面的话,所以就没有作声,只看着孙杏花的反应。

孙杏花心中自然是生气的。不过她也就是个窝里横的主,没啥大出息。在家的时候泼辣,出来的时候则是软如鼻涕虫。所以就算她心里再生气,面上却不敢表现出什么来,只说道:“赵嫂子,你不知道,我家这二丫惯会偷嘴。也懒,所以我这也是在教导她。”

言下之意一就是,我教导自己的女儿你一个外人就别插嘴了。

“这是你这样想。”赵嫂子又笑着说道,“我就觉得二丫最近很好。勤快,和气,浑身上下拾掇的也干净。”

又指给周边歇息的农妇看:“你们看二丫这眉眼,生的齐整着呢。等她往后大了,怕不是求亲的就要踏破门槛?永福家的,你好福气啊。”

有人夸自己的女儿长的好,孙杏花心中总是高兴的。不过她面上的笑容才刚挂上,就听到有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在说道:“姑娘家生的再齐整又有什么用?自古养儿人家热腾腾,养女人家冷清清,闺女说到底不还是别人家的人?依着我说,生的再齐整的闺女,那也不如生一个带把儿的。这样在家里说话也要硬实些。”

薛嘉月知道这个妇人嫁到夫家五年就生了三个儿子,平常跟人说话的时候但凡逮着机会她就要炫耀一两句的。

不提防这里坐了十几位农妇,总有那么一两家暂且只生了闺女的。这人一杆子撂倒了一船人,总会有人心里不舒服。当下那些人也都开始阴阳怪气的怼起那个妇人来。

趁着这空隙,孙杏花给自己逼了一碗干硬的稠水饭出来,又拿了两张饼,拨了一些拌黄瓜和豆角干出来,然后指着篮子吩咐薛嘉月:“将这些都送去给你爹吃。”

又叫她:“给你爹的水饭要稠稠的,给你那个短命鬼大哥的水饭要稀稀的。饼也最多只给他一张。”

薛嘉月口中答应着,提了篮子转身就走。

走出了一段路,回过头一看,就见有一位农妇正站起来,激动和先前讥讽生闺女无用的那位农妇在吵架,险些都要冲上去打架了,被旁边的农妇拉开。

薛嘉月不由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