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这样的事总是特别多。婆婆不喜欢自己的孙女,只喜欢孙子。做母亲的也不喜欢自己的闺女,只喜欢儿子,认为女儿只是个赔钱货,打骂是很经常的事。但她们自己何尝不是女人?女人自己都看不起女人,这该叫人怎么说呢?多悲哀。

村里的打谷场在南边,地则在西边,中间很有些路的。薛嘉月这会儿就右胳膊挽着柳条篮往村西边走。

因为正是农忙的时候,村民都在田里地里做活,村子里基本家家锁门,安静的很。不过自然也有人例外。就譬如说薛老三。

薛老三是村子里的一个闲汉。早年他家里也有几亩地,虽然他好吃懒做,但有父母耕种田地,他家的日子也还勉强过的下去。但后来他父母相继死了,这薛老三懒的都快生虫了,如何会自己去耕地?索性就将那几亩地卖了供自己挥霍。甚至后来家里但凡值钱些的东西他都拿到镇上去当了换肉心包子吃。结果现在好了,真的是家徒四壁了。

现在薛老三就坐在门槛上靠着门晒太阳。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不说,看着还油浸浸的,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洗了。

看到薛嘉月走过来,他一双眼珠子转了转,露出一口黄牙笑道:“这不是二丫?几天不见,你就出落的这样的水灵了?”

又问她:“你提着篮子要到哪里去?你三哥家里刚做了又白又软的肉心包子,正要出笼呢。你进来,我给你两个吃。”

说着,他就起身站了起来,竟然是想要过来拉薛嘉月进屋的意思。

薛嘉月知道这个薛老三在村子里面的风评不好。而且他都穷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还能在家做肉包子?可见就是在扯谎。谁知道哄骗了她进屋会做什么勾当?

于是当下一见薛老三过来,薛嘉月也不说话,连忙撒腿就往前跑。跑出好长一段路之后她回过头一看,就见薛老三还在对她挥手:“二丫妹子,你跑什么啊?快到三哥家里来吃肉心包子啊。”

对于乡下的孩子而言,一年不说肉了,白麦面也见不了几次,肉心包子就极具诱、惑力。这若是以前的二丫,听到薛老三说这样的话,指不定的就真的会进他家

薛嘉月不说话,急速往前面跑。直等跑到他们家的麦地那里,她才停下来。

缓一缓气之后,她就将胳膊上提着的柳条篮子放到地头,叫薛永福和薛元敬过来吃中饭。

叫薛永福一声爹她还能勉强的叫出口,但叫薛元敬为哥,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就是叫不出口。通常和他说话的时候她也只是哎一声就算了事。

第10章 变化无常

听到薛嘉月的叫喊声,薛永福就手中拿了镰刀往地头这里走。经过旁边一块菜地的时候他还顺便用镰刀割了两只菜瓜拿过来。

薛嘉月已经在给他盛绿豆大米水饭了。

不过她可没有听孙杏花的话给薛永福盛一碗稠稠的。绿豆大米都给薛永福吃了,那待会儿真让薛元敬喝水啊?

她就盛了一碗不稠不干的水饭递给薛永福,又递了双筷子过去。

薛永福接过碗和筷子,然后低头开始吃饭。又拿了一张烙饼卷着黄瓜和豆角干吃。

薛元敬这时候才拿着镰刀走到地头上来。不过他并没有立时就过来吃饭,而是走到旁边的一方小池塘旁边去洗了手洗了脸才过来。也没有如同薛永福那样直接在地头上随便哪个地方就大刺刺的坐了,而是找了一处还算干净的草地才坐下来。

薛永福见状就说他:“我就不喜欢看你这个样子。一个大男人,那么爱干净做什么?吃个饭也要先洗手?没的娘里娘气的,旁人看到了都要笑话你。”

说完他咬了一大口烙饼,口中又含含糊糊的说道:“总是你娘太爱干净,教的你跟她也一个样。往后别再这样了。”

薛元敬不说话,只伸手接过薛嘉月递过来的粗瓷碗。

碗一拿到手他就楞了一下,因为碗里的水饭很稠。

这里的乡村流行吃水饭。因为一来他们觉得吃水饭养出来的人很水灵,二来,水饭总比干饭要节省粮食。而自从孙杏花嫁给薛永福之后,薛元敬每次吃水饭的时候碗里面基本就只有水,没有米粒的,但是这次

薛元敬抬头看着薛嘉月,却见薛嘉月正忙着给自己盛饭。而且她碗里的水饭看起来比他碗里的要稀薄很多

片刻之后薛元敬才从篮子里拿了筷子,低下头慢慢的开始吃饭。

吃了两口,眼前又出现一张烙饼。他抬起头,就见是薛嘉月递了一张烙饼给他。

他下意识的就低头看向她的手。

他记得以前二丫的手是很脏的,指甲缝里面都是没有洗干净的污泥。但是现在,她的手看起来白白净净的,而且指甲也修剪的圆润光滑。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以前那个二丫的手。

心中天人交战了好一会,最后薛元敬还是伸手接过了薛嘉月递过来的烙饼。

薛嘉月见状,只激动的恨不能站起来绕着这地头来回的跑两圈。

薛元敬竟然接她递过去的烙饼了!!要知道一开始她将这张烙饼递过去的时候她心中可是以为他不会接的,但是现在

心中一高兴,薛嘉月就笑了起来。

虽然她现在很瘦,所以看起来肤色不好,但她双眼灵动,五官秀丽。一笑起来更是眉眼弯弯的,说不尽的生动俏皮。

薛元敬忽然就想起前几日村子里的几个小少年同他打趣,说他有一个相貌生的很齐整的继妹,这不就是你的童养媳?等往后大了是要给你做媳妇的。你小子可真有福气之类的话来。

他心中瞬间就觉得有几分别扭起来,拿在手里的烙饼也瞬间觉得滚烫起来。最后他还是将这张烙饼重又放回了篮子里面,不发一语的低头吃饭。

于是薛嘉月脸上的笑容还没维持一会儿就又消散了。

嘿,只能说男主心,海底针。一会儿接又一会儿放的,谁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索性不去想,干干脆脆的低头吃自己的饭比较好。

篮子里面一共有四张烙饼,薛永福已经吃了两张了,这会儿看到剩下的两张没有人动,他就问薛元敬和薛嘉月:“你们两个不吃饼?”

薛元敬看了薛嘉月一眼。

他记得她以前不但懒还馋,但凡有什么吃的就跑的比谁都快。但现在她怎么一反常态不吃这烙饼了?这要在以前,只怕她早就饿虎扑食一样过来抢了。而且刚刚她还主动的递了一张烙饼给他

薛元敬一双形状好看的唇就微微的抿了起来。

就听到薛嘉月在说道:“爹,我不吃。你和,和哥哥割了一上午的麦子肯定很累,也很饿,中饭就该多吃点。剩下的这两张烙饼就都给哥哥吃吧。”

这些时候她一直都没有开口叫过薛元敬哥哥,但是这会儿猛然的叫出来,却觉得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凡事都是这样,但凡叫了这第一声出来之后,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容易。

薛元敬听到薛嘉月叫自己哥哥的时候心中很不自在。以前她可是从来没有叫过他哥哥的。一开始是跟着孙杏花叫他短命鬼,后来这段时间是直接叫哎,但现在

薛元敬的一双唇抿的就越发的紧了,心里也觉得越发的别扭起来了。

不过薛永福却觉得很高兴。虽然他和孙杏花是半路夫妻,薛嘉月是孙杏花带过来的,但他也是希望一家人关系都和睦融洽的。

他就笑着夸薛嘉月:“二丫竟然这样的懂事。来,爹削个菜瓜给你吃。”

说着,他就拿了放在手旁边的镰刀和菜瓜,用镰刀来削菜瓜的皮。

薛嘉月看了一眼他手上的镰刀。割完麦子也没有洗,乌漆嘛黑的。用这个来削菜瓜,这菜瓜还能吃?而且菜瓜里面的那些瓤都没有掏干净

她不想接薛永福递过来的菜瓜,就说道:“爹,你吃。我不吃。”

但薛永福坚持:“爹给你吃的,快拿着。”

薛嘉月是真不想拿啊。但薛永福这个犟脾气。而且他递菜瓜过来的时候手一直握着她的手,无论她怎么抽但手就是抽不出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薛嘉月很不喜欢薛永福碰她。也许是因为他看她的眼神给她的感觉很不好。

她心中正想着不然就将这菜瓜接过来吃了算了,反正也吃不死人,忽然就听到薛元敬的声音平静的响了起来:“爹,这个菜瓜小,你自己吃吧。待会我削了另外一只菜瓜和二丫分着吃。”

薛永福见薛嘉月总是不接,现在又听薛元敬这样说,他也就没有再继续坚持下去:“好。那这个菜瓜我就自己吃。”

收回手的时候他还在薛嘉月的手上摸了一下。薛嘉月微微的皱起了眉。但她也不知道薛永福这到底是无心的还是故意的,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身子往旁边移了移,好坐的离薛永福更远一点。

她心中也明白是刚刚薛元敬的那句话替她解了围。不管他是好心为之还是无意为之,总归都还是谢谢他的。于是她就转过头,对着薛元敬笑了笑。

小姑娘虽然年纪还小,但如现在这样的拾掇干净了,相貌看起来实在是生的好。晨间带着露水的粉色茶花一般,惹人怜爱。

但薛元敬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却是立时就冷淡的转过了头,然后伸手从篮子里面拿了一张烙饼垂眼慢慢的吃着。

半大的少年,又做了一上午的农活,吃一碗水饭两张烙饼实在不算什么。只怕还要嫌不够的。但很奇怪,薛元敬吃完一张烙饼之后就不再吃了,而是放下了手里的碗筷。

且他放下碗筷的时候又看了一眼薛嘉月。见薛嘉月无动于衷的样子,他一双修长的眉毛就微微的拧了起来。

薛嘉月哪里会知道他心中这会儿的想法。反正刚刚她在家里烧中饭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吃过一碗水饭和一张烙饼了,这会儿又喝了一碗水饭,她也不饿的。而且她也想着这两张烙饼都是给薛元敬吃的嘛,所以她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吃。

见那张烙饼一直都没有人动,薛永福伸手就过去拿了:“既然这张烙饼你们两个都不吃,那就我吃了。”

薛元敬见了,就神色冷淡的瞥了薛嘉月一眼,然后一语不发的拿了剩下的菜瓜和自己的镰刀,还有他刚刚用来吃过饭的粗瓷碗起身站了起来,往旁边的小池塘走。

虽然他一天到晚的多是面瘫脸,但薛嘉月上辈子毕竟在继母手下讨了好几年生活,对于察言观色这事她还是比较在行的。于是她就很敏、感的察觉到薛元敬现在有点不高兴。

但他有什么可不高兴的?刚刚她又没惹他。只能说他喜怒无常,实在难伺候。

薛嘉月心里正想着这事,忽然就见薛元敬回来了。

很显然,镰刀,粗瓷碗和菜瓜他都仔仔细细的清洗过了。镰刀是雪白光亮的,粗瓷碗里外干净如新,菜瓜则是已经削了皮,又剖为了两瓣,中间瓤儿也被掏的干干净净的。

待坐下来之后,薛元敬又拿镰刀将两瓣菜瓜切成了一个个的小方块,都放在了粗瓷碗里面。然后他也不说话,也一块菜瓜都没有吃,将粗瓷碗放在柳条篮子里面,拿了镰刀就和薛永福转身继续去麦地里面割麦子。

薛嘉月低头看了看粗瓷碗里面被切成方块的菜瓜,只想感叹,强迫症真是伤不起啊。

这些四四方方的小方块,她感觉大小压根就都一个样。至于那些边角的地方,实在切不出来这样方块来的,刚刚都被薛元敬给丢弃掉了。

不过他切好了菜瓜却一块都没有吃,那他这是专门给她吃的?

想到这一点,薛嘉月心里就说不出来的高兴,觉得自己这些日子的主动示好总算没有白费。

第11章 继续别扭

薛嘉月几乎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那碗菜瓜给捧了回去。

不过捧回去之后她也没有就吃,而是另拿了一只碗出来拨了半碗,偷偷的放到了薛元敬屋里的小桌子上面去。

出来的时候看到院子里面枇杷树上的枇杷熟了一些,她想了想,就搬了椅子,拿了竹竿,用竹竿压着枝条,站在椅子上面踮脚摘枇杷。

好容易摘了几颗,她只吃了一颗解馋,剩下来的都放到了薛元敬的屋子里面去。也算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了。

放枇杷的时候,她目光看到薛元敬枕头边放了几本书。走过去一看,见那几本书虽然都破旧,但书面都被抚的平平整整的,没有一丝褶皱。看得出来薛元敬心中是很爱惜这些书的。

薛嘉月见了,心中忽然就觉得有点难过起来。

她其实还是很理解这种明明自己想读书,但旁人却逼着你辍学的感觉的。上辈子她继母就曾经这样的对过她。不过她那个时候有外公外婆帮她,但是现在薛元敬却没有任何人来帮

薛嘉月心中五味杂陈的拎着两捆扎好的稻草把子出屋,又反手小心的带上了屋门。

于是等到薛元敬回来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到了小桌子上面放着的那半碗菜瓜和那几颗枇杷。

他仔细的在屋内各处看了看。他自己的东西都没有人动过,只是堆放在后半间屋里的稻草把子少了两捆。

很显然进来的人是薛嘉月。以前孙杏花每次进这柴房拿要烧火的稻草把子时总会来翻一翻他的东西。就好像他藏了什么大宝贝,又或者是偷了什么东西藏匿在这里一般。而且孙杏花如何会给他留菜瓜和枇杷?

薛元敬在桌旁坐下,看着桌上的菜瓜和枇杷。

这菜瓜一看就被处理过。撒了盐腌制过,还放了剁碎的蒜泥,滴了几滴菜籽油。甚至还放了蜂蜜,因为吃在口中有一丝淡淡的甜味。

薛元敬知道家中现在统共就只有小半罐子的蜂蜜,还是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为了哄他妹妹吃饭的时候特地买的。当时父亲可是狠狠的责骂了母亲一顿。及至后来孙杏花嫁了过来,这小半罐子的蜂蜜就被她当宝贝似的给收了起来放在自己屋里。没事她就要看一下,就是怕有人会偷吃。但是现在

薛元敬浓密修长的眼睫毛微垂,在眼睑处投下一片扇形的阴影。

这个二丫现在胆子可真是够大的,竟然敢去拿蜂蜜。不过她之所以敢冒着风险去拿蜂蜜,说起来好像也是为了他

她以前不是经常会在孙杏花面前碎嘴,撺掇孙杏花饿他肚子,责骂他?怎么现在倒一反常态,对他这样的好起来?

目光看向桌上的那几颗橘黄色的枇杷,薛元敬长眉微皱,开始仔细的回想薛嘉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变化的。

仿似就是从她那次高热再醒过来之后就变了很多。非但是话少了,做事勤快了,人也变得爱干净起来。而且也对他很好,经常会趁着孙杏花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给他东西吃。

不过她好像也没有很刻意的对他好,更多的只像是顺带着对他好而已。但就算这样,薛元敬还是觉得心中有些怪异起来。

这个二丫,从那一次高热之后她整个人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次日又是一番忙乱。不过好在打谷场上的油菜籽都打落下来,地里的小麦也都收了起来。

收好的麦子晒几天之后也是要打的。

这个时候家里有牲畜的人家就可以让牲畜套了碾盘来打麦子,没有牲畜的人家要么就是到别人家去借牲畜,要么就是用人代替牲畜套了碾盘来打麦子了。

薛永福家里并没有养牲畜,虽然出去借了一圈,但要么是人家家里也要用牲畜,要么就是舍不得借,所以压根就借不到。

孙杏花就很不高兴,一早上开始就沉着一张脸,口中骂骂咧咧个不停。无非是嫌弃薛永福穷,家里连头牲畜都没有。她当初怎么就听信了媒人的话,以为薛永福家里有三间大瓦房,十几亩的好地,骡子牛马都是有的,但一嫁过来才发现,吓,茅草房,几亩不好的地,骡子牛马连毛都没有看到一根。

念叨到后来,薛永福也不高兴起来。

借不来牲畜,不也是他和薛元敬套了碾盘来打麦子,她孙杏花还会套?他早就嫌这事累,心里烦的不行了,但偏偏孙杏花还要在这里啰嗦个不停。

于是他就大声的呵斥孙杏花:“行了,你不要再说了。说的人心烦。”

孙杏花一听,立马就盘膝一屁股往地下一坐,又要来她那招哭闹大法。

但鉴于这次她没有提到要收拾包裹回娘家的事,所以薛永福也没有理睬她。而是想了想,叫了薛元敬过来,吩咐他:“你去韩奶奶家里一趟。我记得她家里有一匹骡子,你去借过来用一天。”

孙杏花就哭叫:“刚刚我才腆着脸去过韩奶奶家里。我明明听到她家后院有骡子叫,可她还跟我说她家的骡子已经被人借走了。我拉下这张脸都借不来,他有多大脸,就能借来?”

“行了,别嚎丧了。”薛永福转过头不耐烦的吼她,“你以为你有多大脸?人韩奶奶凭什么要将骡子借给你?但敬儿不一样。韩奶奶家的小子从省城来的信哪一次不是敬儿给她念的?哪一次韩奶奶给她小子的回信不是敬儿写的?但凡她那匹骡子还在家里,那敬儿一准就能借过来。”

说着,就催促薛元敬快出门去借。

薛嘉月知道这韩奶奶住在村前头,丈夫死了有些年头了,有个独子在省城的一个店铺里面做学徒,平常也难得回来一趟。而这韩奶奶虽然五十岁出头的人了,但也闲不住,每过几日就要做几板豆腐拿到镇上去卖。

这山村里的村民不怎么出去,所以说起来,这韩奶奶就是这村子里面唯一经常会走出去的人。

薛嘉月思及此,心中就一动。

她穿越过来都快三个月了,但还没有走出过这秀峰村一步。不是没想过偷偷的出去,但一来原身才八岁大,这重重大山,光靠两条腿要走到什么时候?二来,她也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谁知道出去之后会遇到些什么事?总不好贸然的就走出去的。

不过这个韩奶奶

薛嘉月就回头对薛永福说道:“爹,我和哥哥一起去韩奶奶家借骡子。”

薛永福正被孙杏花给哭的心烦,闻言也没有回答,只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就算是答应了。

薛嘉月见状,赶忙的跑出去追薛元敬。

不过看到薛元敬在前面,她也没有追上去和他并排走。

虽然前几天薛元敬好像对她好了一点,给她削了菜瓜吃,但过后她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也不知怎么,依然和前些时候一样冷着一张脸,也不回答她的话,于是薛嘉月这会儿就很识趣的不过去看他的冷脸。

薛元敬早就留意到薛嘉月跟在他身后一起来了。脚步微顿过后,他又继续抬脚往村前头走,好像压根就不知道薛嘉月跟在他身后一样。

不过等走到薛老三家门口的时候,他还是停下了脚步。

他听村里的人说起过,这个薛老三手脚不干净,平常看到村里的妇人时都喜欢动手动脚的,还喜欢跟她们说各种混账话,讨人厌的很。上次还说自己家里做了好吃的肉心包子,哄骗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到他家里去。多亏后来那个小姑娘的娘及时找寻了过来,将小姑娘领了回去,不然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薛老三现在就坐在门口。

他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东一道口子,西一道口子。而且脏的也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来。看到薛元敬和薛嘉月走过来,他也不怎么将才十四岁大的薛元敬放在眼里,只冲着薛嘉月笑:“二丫,三哥家里做了好吃的肉心烧麦,你要不要进来吃两个?”

上次是肉心包子,这次是肉心烧麦,你怎么就和肉心干上了呢?薛嘉月觉得自己都要无语了。

有心想要不理薛老三,但不回两句嘴也不是她的性格。而且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上一次是她孤身一个人,当然要跑,但这次好歹有个薛元敬在前面,她心里多少就觉得安稳一些。

于是她就回道:“我不吃。你要是做了肉心包子和肉心烧麦你就都留着自己吃,也省的你饿出来现在这个皮包骨头的样。”

说着,她就不再同薛老三答话,继续往前走。

等走出一段路了,就见前面的薛元敬忽然停了下来。不过他也没有转过身来,依然是背对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