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贞仰头看她,这妇人的性子可真是…昨儿那咄咄逼人还在眼前呢,今儿就能屈能伸的来道歉,面不改色脸上带笑,可真是女中豪杰。

田春桃的娘没空看林秀贞的表情,见林家不说话,一转头就斥道:“在家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还不赶紧的?”

田春桃立马捏着衣服不甘不愿的转身给林秀贞鞠躬:“对不起,我昨天不该伸手推你,我做错了,你要是还生气,就推我吧。”

林秀贞摇摇头,小跑到刘珍珠身边躲在刘珍珠身后。刘珍珠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田春桃的几个哥哥齐刷刷的站成一排,动作整齐划一的鞠躬行礼:“对不起,昨天我们不该和你们家的少爷打架。”

声音震天啊,简直惊呆了一院子的人。

“咳,没事儿,既然你们知道错了,我们也就不计较了。”林仲修出来,很大度的摆摆手,低头看田春桃:“都是邻居,昨天那事,也就是小孩子打架,你们家春桃的腿怎么样了?药钱和诊金是多少?”

“没多少没多少…”田春桃的娘赶紧摆手,晚上一回家一家子的人就讨论了,林家若真是有权有势,他们就不能将林家得罪的太狠了,赔钱这事情听起来是个小事儿,可保不准林家就是个斤斤计较的呢?或者就是睚眦必报的呢?

他们家又不缺这个钱,反正都已经退让一步了,索性退到底,林家就是还怀恨在心,也不好多做什么了。

只是他们不要,林家却非要给,刘珍珠将一两银子塞到田春桃的娘手里,硬是不给她机会松开:“拿回去你们给春桃买点儿好吃的补一补,这事情咱们就算是揭过去了。”

和田家真没什么好说的,银子给了,刘珍珠就送客了:“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忙,我也就不留你们了,什么时候得空了过来坐,小孩子家家的,都不记仇,到底是一个村子的,以后见面还得打招呼呢。”

田春桃的娘赶紧点头,只要你们家不记恨就行。

出了大门,脸上的神情就维持不住了,又是恼恨又是不服,只是到底没办法将林家给赶走了,只好憋屈的深吸一口气,拉了田春桃就回去:“以后少和林秀贞来往,你斗不过人家就安分点儿!”

田春桃憋着眼泪不出声,走几步腿实在是疼,只好哭着喊了一声娘,田春桃的娘这才想起来闺女腿上还有伤,弯腰将人抱起,喋喋不休的一路抱怨着回家。

第35章

“看着事情算是解决了,但是…”林老太爷微微皱眉,林仲修也叹口气:“还有隐患,毕竟,田家是田家庄第一大户,他们要真是给咱们下绊子,咱们也没办法,总不能将一家子全抓起来吧。”

林老爷子点点头:“所以,咱们得将村子里的其他人给拉拢好,若是田家愿意和咱们修好,那以后也就不用太过于担心了,若是田家不愿意,那咱们拉拢了其他人家,也不用担心田家做大了。”

“嗯,爹你可是有主意了?”林仲修微微挑眉,之前林老太爷说不再过问家里的事情了,就当真是除了陪孩子们念书,就一件事情也没过问过了,这会儿忽然提起来这个话头,想来是有主意了。

“我想着,你过段时间,找里长要个院子,咱们出钱修剪一番,改成书院,我招几个学生。”林老太爷笑眯眯的说道,反正一只羊是放,两只羊是放,三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完全没问题。

“爹想教书?”林仲修有些惊讶:“可田家庄离青阳镇不算远,离怀县也近的很…”县里也县学,镇子上也有私塾,从村子里到县里一天就能打个来回,到镇上更是方便,马车小半个时辰就能到,一个时辰也能打个来回。就是去镇上的私塾,每天也能回家吃住,他们现在再去办私塾,会不会收不到学生?

“愿意来的自然会来,不愿意来的也就不会来,咱们家又不缺这几个束脩。”林老太爷倒是不在意:“哪怕只有一个学生,那也是好的,就当是给君安他们找书童了。”

“爹既然想教书,那我就去找里长说说这事情。”林仲修想了想,还是点头了,他刚应下来,就听李淑贤有些兴奋的说道:“爹,二哥,不如我们办个女学?”

“女学?”林仲修有些疑惑,李淑贤使劲点头:“反正我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也就光教教秀贞一个人,县里可没有女学,镇上更没有,不如我们就办个女学,我教女孩子们绣花念书什么的。”

老爷子想的是多教几个人,将来若是有出息了,也好帮衬林家一番,若是没出息,也算是卖给村子里的人一个好儿,将来好和村子里的人来往。

李淑贤就完全是找事儿做了,反正闲着没事儿,不如就点儿事情做。

刘珍珠没好气的瞪她一眼:“你乖乖在家里呆着吧,这女学啊,十有八九是办不起来的,一来这村子里的人,想将女儿嫁到大户人家的是少数,没那么多要求,只要会做饭会做衣服会做农活,就已经是足够了,二来,你身子重了,眼看再有一个多月就该生了,别瞎胡闹了,安心在家里养着吧。”

李淑贤有些失望,林叔皓忙安慰她:“二嫂说的有道理,你若实在是无聊,就做做针线活儿,或者帮二嫂做做饭什么的,女学大约是办不起来的,你就别惦记了。”

“哎,那好吧。”李淑贤无奈的叹气,倒是林仲修伸手摸了摸下巴:“这个女学,说不定还真能办的起来,我想着,过两天我去县城买个婆子回来,让珍珠腾出手来,办个女学,三弟妹也能帮忙,女孩子们虽然不用学太多规矩什么的,但绣花做点心看账本什么的,还是可以学一学的。”

林叔皓在一边笑嘻嘻的打趣他:“二哥心疼二嫂就直说呗,不过我觉得二哥说的有道理,二嫂这段时间确实是辛苦了,咱们家是应该买个婆子,以前不愿意带下人,那是因为对上面那位有顾忌,现在可没什么顾忌了。”

他们林家当时虽然是被放出来了,却不是无罪释放,而是“玩忽职守”致使救灾银两失窃,是被抄家了的,这种情况下他们要还有钱买下人,那就是挑衅圣旨了。

现在可不一样了,他们家的罪名没有了,皇上还返还了他们林家一部分的家产,连功名都保住了,家里添几个下人也没人会说什么的。

林老太爷打量了一下刘珍珠,也点了点头:“这段时间,确实是苦了老二家的,既然是打算买婆子,那就尽快去买,老二家的腾出手来,这个女学我瞧着也是能办的。”

林仲修忙应了下来,和林叔皓商量了一下,兄弟两个就又出门了。现下村子里收了玉米的人都在拾掇自家的地,他们家买的荒地要整一遍,良田也得拾掇,兄弟两个谁也不懂这庄家事儿,只能是找人问。

林仲修去找里正,林叔皓就去高家了:“你们家的地什么时候拾掇?我想着我们家的也该弄了,就是不知道该弄些什么农具,还有这地,原先是种了玉米的,现在该什么收拾?”

“这要用的东西可就多了,要犁,要耙子,要锄头,要大钎,铁钎,你们家的钱要是够的话,买头牛自己用着也方便,要不这样吧,你什么时候有空,我和你到镇上去买,镇上那个打铁铺,工具还算是齐全。荒地要的东西也不少,你们家没沤粪,今年头一年,要种的话不如种点儿黄豆。”

“黄豆?”林叔皓有些疑惑,之前他和林仲修商量了很久,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想了一通,就是没想到黄豆。

高大力点点头:“不过,说这黄豆积肥,其实也不怎么对,老话都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想要庄稼长的好,没肥料是不行的,黄豆这东西不过是有点儿韧劲儿,肥多了就长的好,肥少了也能长,就是长的不怎么好罢了,不像是别的东西,肥少了活不活得住都是问题。”

“那我们要是想买点儿肥料,哪儿有卖的?”林叔皓想了一下问道,高大力仰着头使劲的回想:“这个,应该到定河边儿去吧,那里有河泥,还是有人会卖个一两车的,不过这东西不太好买,大家伙儿谁家里没点儿田地?一年下来都靠自家的茅坑,哪儿够用啊。”

“大多数人家,都是自己沤粪,或者烧粪,多的也不舍得卖给别人的。不过,林兄弟你张这个口了,我怎么也得给你打听打听。”高大力笑着说道,伸手拍了拍林叔皓的肩膀:“这开荒是个力气活儿,我瞧着你们兄弟两个,怕是干不成这事儿,你要不要再请几个人?”

“肯定要。”林叔皓忙点头,高大力刚才可是说了,开荒可不光是要将荒地上面的杂草给烧了,还得剜地,松土,埋肥料,梳拢整齐了才能播种,他和二哥两个人都不会干活儿呢,就是有力气也得先请人。

“高大哥你帮帮忙,我们也不知道这请人该怎么花钱该去哪儿请,就请高大哥多出出力,回头我多给高大哥算一个月的工钱好不好?”林叔皓笑着问道,高大力忙摆手:“咱们邻里邻居的,不过是帮忙问两句,哪儿能多要你一个月工钱?快别提了,要不然我可就不好意思帮忙了。”

“那可不行,以后要劳烦高大哥的地方多了去了,高大哥这次不要,下次我可不敢来找高大哥了。”林叔皓非得给,一个月的工钱在他看来是一点儿都不多的,以前家里有个什么喜事儿,比如说生孩子了中举了都要给家里下人赏钱的,一个月的工钱也就算一般。

可在高大力看来,那一个月的工钱就不少了,以往秋收之后,他们在村子里闲着没事儿干,到外面去找活儿,两三个月的工钱回来可是能用一年的,家里大大小小的花销,可都指着这个了。

现在平白多得了一个月的,就觉得这钱有点儿烫手,怎么都不敢要。

两个人你推我给的,最后还是高大嫂拍板决定:“林三兄弟,你就多给十来天的工钱就行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们当家的也就问几声,村子里能干这事情的人多了去了,你随随便便叫个人,都能给你凑个十来个,三五天就能开了这地,你给一个月的,那我们当家就得自己一个人去干一个月了。”

高大力忙点头:“就是就是,你实在是给太多了,我都不敢要,再说了,我们杏花还跟着林三兄弟的媳妇学针线呢,我们出那么点儿力,就要那么多钱,就太说不过去了。”

“那高大哥帮我算算,这工钱应该给多少合适?”林叔皓拧不过,也只好是应了下来。

“工钱嘛,这开荒是力气活儿,看你们家是怎么款待的,要是早饭和午饭都包了的话,就一天二十个铜板,要是不包吃饭,那就一天三十个铜板。”

“包吃饭的话,应该给做多少?”林叔皓忙又问道,他倒是想直接给钱了事的,只是,不包饭有点儿太不近人情了些,大家忙活了一天,一口饭都吃不上,有点儿过意不去。再者说了,二哥打算去县城买个做饭的婆子呢,这饭菜有人管做,他们家就不省这个小钱儿了。

“早上一般都面条,弄点儿肉酱咸菜什么的就行。中午一般都馒头或者面条,至少一个肉菜!我听说你们高门大户的,都不爱吃肥肉?我们庄稼人,干活儿多,都爱吃肥肉,你们要做这个肉菜,最好了是肥瘦相间的那种,可别都是瘦肉。”

第36章

高大力嘱咐的很详细,林叔皓只管点头,认真的记下,确定没什么遗漏了,这才起身告辞。他到家的时候,林仲修也已经回来了,正在和老太爷说办学堂的事情:“里长已经答应下来了,说是等过几天,就将村中央的那个屋子给收拾收拾,学堂就办在那里,不过我觉得太远了,就说想要在咱们家附近另外起个院子。”

林老太爷躺在躺椅上,一边晃一边眯着眼点头:“定在哪儿了?”

“就在咱们家后面,有一家宅基地正好还没分出去,里长就说划给咱们家了。”林仲修顿了顿又说道:“我之前去瞧了瞧,那宅基地够大,建个两进的院子绰绰有余,我是想建成两进的,也不知道爹爹的意思。”

“随你去办。”林老爷子摆摆手,又转头喊林君清:“昨儿让你背的书背下来了没有?”

林君清忙点头:“已经背下来了,祖父要听吗?我背给祖父听。”说着,轻咳了一声,摇头晃脑的就开始了:“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

“不错,可知道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林老太爷摸着胡子点头,旁边林仲修见林老爷子开始指点孩子们功课了,就静悄悄的转身走人,到厨房一看刘珍珠还在忙,就凑了过去:“准备午膳?”

刘珍珠笑眯眯的点头,拿筷子夹了菜塞到林仲修嘴里:“甜咸还可以吧?”

林仲修点头,伸手捏了捏刘珍珠的手,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做饭烧柴洗衣服什么的,原本白嫩软乎的手上,现在已经有了些茧子,林仲修脸上就带了些心疼:“再忙今儿一天,明儿我就进城去买个婆子回来。”

“要不然,买两个?”刘珍珠犹豫了一下问道:“家里事情多,要做饭,洗衣服什么的,一个怕是不太够用。”

“那就买两个,都听你的。这段时间委屈你了。”林仲修转头,瞧见门口没人,就赶紧侧头在刘珍珠脸侧亲了一口,刘珍珠脸色通红,伸手推他:“大白天的!”

“没事儿,我看了,没人。”林仲修忙说道,伸手拽了小板凳,就坐在灶台前帮刘珍珠烧火:“昨儿秀贞和我说,要一个炉子,烤点心的那种,是不是你说要给她做点心了?”

“我可没有,大约是想念家里的点心了,昨儿还和我说,今儿要做点心呢,让我给她准备绿豆红豆什么的,也不知道她那样的小胳膊小腿儿,连灶台都够不着,能做什么点心。”刘珍珠忍不住笑,话音刚落,就听门口响起自家女儿娇娇软软的声音:“娘小瞧人,我会做很多很多点心。”

“那你都会做什么点心?”刘珍珠挑眉,笑眯眯的问道,林秀贞瞬间卡壳,田春桃那事情之前,她是打着跟杏花学两手,回来糊弄一下刘珍珠,然后开始自主做点心的。可田春桃的事情之后,她给忘记了,昨晚上光顾着说自己要做点心了,可怎么做,她还没找好借口呢。

“我会做绿豆糕!”想了想,林秀贞硬着头皮开始瞎掰:“我见咱们家的厨娘做过,我问了!她做的绿豆糕很好吃!”

林仲修眼神暗了一下,若是以前,一块儿绿豆糕算什么,只要不伤身,闺女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可现在…林秀贞是个乖孩子,见自家爹娘脸色不好,赶紧迈着小短腿进门,抱着林仲修的胳膊撒娇:“秀贞见爹爹和娘总是很忙,就想做点心给你们吃,你们吃了点心就开心了,以前秀贞不开心,吃了点心就开心了。”

说的夫妻俩心里满满的感动,还是自家闺女贴心啊,看爹娘忙了,就赶紧的想办法安慰爹娘。

“那下午娘帮你烧火好不好?”刘珍珠忙说道,闺女想做点心,那不管会不会,自己都得赶紧捧场啊,就算是真的不会,到时候大不了不着痕迹的点拨两句,做出来的若是不能吃…咳,高大嫂家的猪圈离的也不是很远。

“好!”林秀贞喜滋滋的应了,吃了午饭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刘珍珠去了厨房。林秀贞亲手做点心啊,这头一次,家里人都十分捧场,吃了午饭谁也没动弹,都在院子里等着。

绿豆洗好,放锅里慢慢煮着,本打算蒸上一些红薯粉备用,却忽然想起来家里没有红薯粉,面粉不能用,小麦粉没有,苦思冥想,没有代替品。

无奈之下,只好找了一些粉条,用热水泡软了之后再剁碎。等绿豆煮熟了,用细布滤掉一层皮,撇去多余的水,然后拌入碎碎的粉条,油,桂花糖,加入之后细细搅拌,然后上锅蒸。

她蒸过凉粉,只用红薯粉蒸。也蒸过皮扎,用的碎粉条,可粉条加绿豆粉,今儿真是头一次试。上锅之后,心里忐忑,真是恨不得就那么掀开锅盖时时刻刻的看着。

“不要紧,我瞧着秀贞做的挺好的,肯定能吃。”刘珍珠为林秀贞打气:“你先吃去玩会儿,等蒸好了娘再叫你?”

等小闺女走了,赶紧的用绿豆再做一份儿,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若是来不及,这村子距离镇上太远了,买的恐怕也有些来不及,要不然,就说么明儿才能蒸好?

林秀贞嘟着嘴不高兴:“不,我要等着,等下我先尝一个,不好吃的话就不吃了。”

过一刻钟到厨房晃一圈,看柴火烧的差不多了就赶紧再塞一根进去。一家人都坐在院子里,要么光明正大的,要么偷偷摸摸的,视线都集中到厨房门口了。

“君安,君明,君清,你们在家吗?”院子外面传来喊声,林君安忙过去开门,就见张铁柱笑嘻嘻的窜进来:“你们在家做什么呢?我今儿在外面玩了半天也没见你们出去,是不是那天的事情,你们挨打了?”

林君安摇摇头:“你怎么一直在外面玩儿?你家里的地,都弄妥当了?”

“嗯,我家就只种了玉米,已经收完了,等过两天,就要开始剜地了,那时候我就不能出来玩儿了,趁着这两天要玩儿够本。”张铁柱摇头晃脑的说道,正说着,就忽然耸了耸鼻子:“什么味道,好甜啊。”

林秀贞连忙奔向厨房,刘珍珠也跟过去。张铁柱也不认生,屈肘撞了撞林君安的胳膊:“你二婶是不是做了什么好吃的?”

林君安视线一转,脸上就带出了几分笑意:“是啊,你这家伙来的凑巧,正好快出锅了,等会儿你可得先尝一块儿。”

“真有好吃的?”张铁柱立马高兴了:“我来的可真是时候,做的什么好吃的?闻着味道可真甜!要是好吃的话,我以后一定要多来几次!”

林君安也不说话,转身去厨房,就见刘珍珠正拿着筷子将蒸笼上的一坨坨的东西拿下来。真是一坨坨,完全没形状。林秀贞在一边看的简直抬不起头来了,以前她蒸皮扎凉粉什么的,自家吃也不在意,就用盆子装着一大块蒸出来,吃的时候随便切就行了。

可今儿竟是忘记了,还想着自己捏的挺好的,蒸出来也应该是一块块儿的,谁知道,全部塌下来了!

刘珍珠将最后一块夹起来,吹了吹正要吃,林君安忙提供情报:“铁柱是客人,咱们家的点心应该让铁柱先尝尝。”

刘珍珠哭笑不得的伸手揉他脑袋:“可别乱说,以后指不定就是朋友呢,万一吃的人家拉肚子了怎么办?”

林君安倒是信心满满:“肯定不会拉肚子,这里面放的东西又没错,顶多是味道有些奇怪罢了。”真要是能让人拉肚子,他肯定不会让张铁柱吃的。

还不是知道了这点心里面的用料,全都是在刘珍珠的许可下才放的。只要没放错,哪怕是将盐当成了糖,也顶多是味道有些古怪,吃不出什么大毛病的。

“那也不该捉弄别人。”刘珍珠笑着说道,低头咬了一口那看不出形状的点心,细细的嚼了,才露出惊讶的神色:“没想到,还能吃。”

林秀贞已经飞快的捏了一块儿啃了一口,良久,点头,确实是能吃。绿豆是煮过的,太绵软,本来就捏不出形状,偏偏粉条虽然碎了,干蒸出来的却很是筋道,揉到一起,口感就出来了。

至于味道,那肯定是甜滋滋的,桂花糖放的有点儿多。

刘珍珠已经喜滋滋的将那看不出形状勉强能说是吃食的东西给端出来了,大力夸赞自家闺女:“真不错,味道挺好的,又筋道又绵软,甜滋滋的,这可是秀贞自己做的,我完全没插手,也就是剁粉条的时候帮了帮忙,剩下的全都是秀贞自己做的,秀贞可真有天赋,做的真好吃,头一次做吃的就能做成这样,以后肯定能做的更好。”

林家大大小小,全都十分捧场,哪怕是刘珍珠说的夸大了十分,为了给秀贞面子,还是赶紧都抢了一块儿,吃完也做出震惊样子夸赞:“真好吃啊!”

尤以林仲修的夸赞最假了:“我生平吃过的最好吃的点心了!”

张铁柱啃着手里的一坨东西,微微疑惑,也就一般般吧,这也算是很好吃?林家是不是没吃过特别好吃的东西?真是太可怜了,说不定,他们没有村子里的人说的那么有钱啊。不过,六岁的小孩子做的,这个味道,还算可以吧。

“你说你们家要办学堂?”张铁柱凑到林君清身边,一脸惊讶的问道,林君清点点头:“是呀,到时候你要不要连念书啊?我爷爷说,不收束脩的,不管谁想念书,都可以来。”

张铁柱立马瞪大了眼睛:“不收束脩?”

“嗯,不过买书买笔墨纸砚什么的,得自己掏钱。”林君清又捏了一块儿林秀贞做出来的绿豆糕,慢吞吞的嚼着,就当是磨牙了。

“光是笔墨纸砚就是好大一笔钱啊。”张铁柱喃喃的说道,他们村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但这吃饱穿足,和小有积蓄可是大大的不一样的。

平常买个新衣服什么的,一年加起来不过是几百个铜板,可光是一支毛笔,还是最普通的,就要一百个大钱了,买肉都能买好多斤了,更不要说,还有磨条,砚台,纸,书本了。

“可是你读书认字了就能赚更多的钱啊,”林君清侧头看他:“你看,大牛哥不是在县城当伙计吗?”

张铁柱瞥他一眼:“当伙计也不用认字啊,大牛哥都不认几个字的。”

“那你去问问大牛哥,这认字的伙计和不认字的伙计,哪个工钱更多一些。”林君清也不反驳,嘟囔了一句就转头去找茶杯,这点心虽然能吃,可有点儿太甜了,他一点儿都不喜欢吃甜的。

“可我要帮着家里干活儿啊。”张铁柱犹豫了一下,还是拿不定主意,林君清瞪大眼睛看他:“你就比我大一岁吧?你能干什么活儿?”

“我能干的活儿多了去了,比如说,摘花生,花生连秧拉回来,你不得将上面的花生给摘下来吗?还有剥玉米,还有撒种子,填土,犁地的时候埋玉米杆儿…”张铁柱掰着手指头一个个的数,摇头晃脑的,一脸叹息:“我可真能干啊。我们家,我也是个大劳力啊。”

林君清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你怎么不说你们家人能吃上饭,都得靠你呀 ?”

“那我也是出了大力气的啊。”张铁柱笑嘻嘻的说道,瞅了一边正在忙活着晒绿豆的林秀贞,屈肘捅了林君清一下:“你妹妹要不要念书啊?”

“那肯定要啊,我妹妹现在认的字都肯定比你多,我妹妹又聪明,所有的字,教过她一遍她就会念了。”就是手有点儿笨,写字的时候老是写错,不过,妹妹年纪还小,以后就能写好看了。

“哦,你妹妹长的可真漂亮。”张铁柱又感叹了一声,林君清瞪眼:“你以后不许看我妹妹,要不然我揍你啊!”

张铁柱哼哼了一声,拍拍屁股站起来:“算了,和你说也说不出来个什么,我回家问问我爹娘,他们要是愿意让我念书,那我就去。要是不愿意,那我就不能念书了。”

“你怎么这么短见呢,你爹娘说不让你就真不念书了啊?大不了,我的笔和纸以后借给你好了。”林君清有些着急,张铁柱是他们兄弟几个来到田家庄之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若是念书的时候朋友不能去,就有点儿太让人失望了。

“你是不知道我家的情况,我大哥今年都十六了,马上就该说亲了,家里攒的银子,要准备聘礼呢,还要翻新房子呢,书本钱实在是太贵了。”

张铁柱小大人一样叹气:“我二哥也十四岁了,大哥结完婚就是二哥了,二哥下面还有三哥,等上面三个哥哥结完婚,就差不多轮到我了,那个年纪了,读书也没用了。”

“等你读书考个秀才,你们家的田可就不用纳税了!”林君清想了大半天终于想起来个十分靠谱的理由:“你想想啊,你现在念书,买个书本买个笔墨纸砚,顶破天了,花个几十两银子,可等你考中了,成绩要是好的话,县里可是每年要给你发钱的你家几亩地啊?一年交税多少啊?等你中举了,后面可是几十年不用交税呢。”

张铁柱掰着手指头数啊数的,数的林君清都快有些不耐烦了,才略有些小激动:“能省下来好多好多啊,那我回头可得和我爹娘好好商量商量。”

说着,和林家众人打了个招呼,就一溜儿烟的跑出去了。

张铁柱一家住的离林家有些远,家里壮丁虽然多,干活儿多,但半大小子也都能吃的很,所以家里也算是一般般。见张铁柱跑回来,他娘就笑着问道:“又去林家玩儿了?没和他们上山玩儿?”

“没,知道了个大事儿,回来和你们商量商量。”张铁柱挺着小胸脯,走到他娘身边,将学堂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林爷爷是个很和善的,说是不收束脩,谁想去念书都可以,不过要自己带笔墨纸砚,娘,我想去念书。”

“念书?”张铁柱的娘停下手里的动作,皱了皱眉:“那可是很花钱的,你姥姥那村的秀才,你可是见了,就算是县里每年给发钱,他连个媳妇都娶不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干啥都不行,整日里就会说个之乎者也,谁也听不懂。”

“那是他不会做秀才嘛,你看看镇上的秀才公,给人家写个书信什么的,一封信就能赚两个铜板,还能抄书去卖,不也能养活自己了吗?”张铁柱围着他娘转圈:“再说了,我要是将来考中了秀才,咱们家的地就不用纳税了,这几十年的功夫,能省下多少钱啊。就姥姥村子里的那个秀才,要不是因为不用交税,早就饿死了。我看他啊,现在娶不起媳妇完全就是自己作的,手里有个钱就赶紧的买书买酒了,能攒下老婆本吗?”

“不行,这是个大事情,回头我和你爹商量商量。”张铁柱的娘想了一会儿,还是摇头了,这秀才可不是好考的,要是不管谁读两年书,都能考上秀才,那还不遍地是秀才了?

十里八村的,三五年也就出那么一两个。连带镇上的,这些年她知道的,两个巴掌就能数的完了。还一大半就是考中了生活也没变怎么好,真出息了的没几个。

再说了,这当长辈的,最忌讳的就是一碗水端不平。铁柱上面三个哥哥呢,都没念过书,到铁柱这儿了,忽然就送去念书了,那三个心里怎么想?

亲兄弟,那心里头没意见也是对的。可马上,那三个小子就要先后成亲了,这一年两年的,光贴钱进去,儿媳妇能愿意?

张铁柱见他娘有些不愿意,一转头就去找他爹了。

不到一天,林家要办学堂的事情就传出去了,林家的大门就没再关上了,时不时的就有人进门问两句。就连高大嫂就过来问了:“真要办学堂?不收束脩怎么行?那不是赔本儿的事情吗?”

“没事儿,我爹说,也算是为村子里的人办点儿好事儿。”刘珍珠不在意的说道,有问起了杏花:“怎么没来?我们家秀贞今天亲手做了点心呢,说是等杏花来了就请杏花吃的,杏花在家忙着?”

“也不是,现在秋收忙完了,剩下的那点儿地,我和孩子爹两个人慢慢弄就也赶得及,所以大牛就打算早些回县城,耽误一天可就是一天的工钱,杏花在家帮他做身衣服。”

高大嫂笑的合不拢嘴:“还要谢谢你们家淑贤呢,要不是淑贤指点了,杏花现在可做不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