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杏花自己本事,淑贤也没指点什么,绣花和做衣服可不一样。”刘珍珠笑着说道,又让高大嫂吃点心:“你尝尝,从头到尾都是我们家秀贞自己做的,味道很不错呢。”

林君清从窗口瞧见,一脸的不忍直视:“娘真是恨不得全村子的人都知道咱们妹妹小小年纪就会做特别好吃的点心呢,真是的,那点心丑的,我都不想叫它点心。”

“回头可别当着妹妹的面儿说啊。”林君安瞄他一眼,又低头继续写字:“你们赶紧的看书吧,今儿的功课做不完,就不能出去玩儿。”

林君清嘟嘟嘴,又转回身继续认认真真的描红,一沉下心来,外面的各种说话声就听不见了。林老太爷瞧着他们兄弟三个认真的样子,笑眯眯的摸着胡子点了点头。

等林仲修从县城回来,果然是带回来两个婆子,一个做饭很好吃,一个干活儿很利索。是县城的师爷帮忙找的,都是本地人,一个是家里男人病的干不了活儿,所以婆娘才不得不出门做工。一个是家里死了男人,只剩下年老的公婆和几个孩子。

林仲修和她们签的是活契,每个月可以有五天时间让她们各自回家住两天。

刘珍珠带着她们收拾了一间倒座房出来,两个人住一个屋子。

随后高大力上门,说是雇工的事情已经办好了,问林叔皓打算什么时候动工。林叔皓犹豫了一下:“这农具都还没买回来,还有粪肥也没着落,咱们是不是得先将这些个事情给搞定?”

高大力忙点头:“倒是我疏忽了,那你们什么时候去办这些?”

“要不然这样吧,高大哥明儿可有空?有的话咱们就再去镇上一趟,买了农具回来,顺便问问粪肥的事情,能买的话就尽快买,之前高大哥不是说,翻地之前弄这些粪肥最好了吗?若是赶不上翻地,至少也得在播种前弄好。”林仲修拍板决定,恰好高大力明儿没事儿,这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要去镇上,林秀贞特别想跟着,从高大力走就开始绕着林仲修转:“爹爹,镇子上有什么呀?”

“好吃的有没有啊?”

“好看的有没有啊?”

“好玩儿的有没有啊?”

林仲修一本正经的摇头:“什么都没有,镇子上全都是房子,这儿一个房子,那儿一个房子,里面都住着人,人挨着人,连个摆摊的地方都没有。”

刘珍珠听他在那儿哄林秀贞,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真以为闺女还是两三岁那时候,特别好哄啊?

“爹爹真会骗人。”果然,林秀贞翻翻白眼鄙视林仲修:“爹爹以为我没上过街吗?街上就算全部都是房子,那也都是铺子,铺子里面什么都有,有好吃的好看的好玩儿的!”

“既然你都知道,那还问我做什么?”林仲修挑眉,笑的坏坏的,不得不说,林家人长相都属上等,林仲修又年轻,经过一番大变,气质上又有变化,这种熟男,放在现代,那一出场就是要引发一场尖叫的。

这种带着一点儿坏坏的笑,那更是,好看的心跳都快停止了。

“可是我没见过镇上的铺子啊。”有个这样帅的爹,但愿以后自己的长相可别太磕碜了,要不然真嫁不出去了。

“哪里的铺子都是一样的。”林仲修弯腰将林秀贞抱起来:“再说了,明儿我们去镇上是要买东西的,办正事儿,等下次专门带你去玩儿好不好?”

“不好,我一定听话,爹爹买东西的时候我就不乱跑。”林秀贞忙摇头,等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她可得赶紧买点儿做点心的用料才行,少不得要将自家亲娘也忽悠过去:“让娘陪着我,爹爹将我们带到镇上,自己去买农具,我和娘去买面粉!”

刘珍珠一拍手:“哎呀,差点儿就忘记了,咱们得多买些面粉和大米什么的,过两天不得给那些干活儿的人做饭吃吗?咱们家的面粉和大米刚好够咱们自家再吃半个月,若是人多了,可就不够了。”

林仲修伸手捏了捏林秀贞的鼻子:“是不是早就算计好了?”

林秀贞傻笑,她才不会说是凑巧了呢,她完全没操心过面缸和米缸里的东西。

“爹,那我们也去。”林君清忙来凑热闹,小孩子的好奇心都很旺盛,初到新地方,自然是要探索一番的。村子差不多摸完了,就该往外面发展了。

“不行,我们是要去办正事儿的,你们是去添乱。”林仲修摇头,林君清视线一落到林秀贞身上,立马又想出来理由了:“我们去保护妹妹和娘亲!娘亲一个人呆着妹妹肯定不方便,我们帮娘亲带妹妹!”

“我什么时候说要带你妹妹去了?”林仲修笑眯眯的问道,林秀贞简直惊呆了,难道刚才不是默认了吗?

“娘~”拖长声音朝刘珍珠伸手:“我要去,我和你一起去镇上好不好?娘带我去好不好?”

刘珍珠最是心软,尤其是面对林秀贞的时候,见宝贝闺女撒娇就有些动摇,不过看林仲修不像是要松口的样子,只好狠狠心,转头不去看林秀贞。

知道关键还是在林仲修身上,林秀贞连忙继续转回头讨好林仲修:“爹,我帮你端碗,我给你拿筷子,我给你捶肩,我给你捏胳膊,你带我去好不好?”

林仲修不说话,林秀贞忙挣扎着下地,颠颠的跑出去给林仲修倒茶,帮着小板凳踩在上面给林仲修捶肩膀,那一脸的小谄媚,看的一院子的人都笑。

“好了好了,带你去。”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林仲修自是疼的很的,刚才也不过是逗弄一番,闺女刚捶了没两下他就心疼了,白胖胖的小手都有些发红了:“明儿带你去,不过你得听话,得一直跟着你娘,不听话就没有下次了,以后都不带你去镇上,知不知道?”

“知道,爹爹放心,我最听话了。”林秀贞忙保证,林君清就有些急了:“爹,我也去,我能帮忙照顾妹妹,还能帮娘亲提东西!”

“不行,你们得在家做功课。”林仲修摇头,林君明倒是聪明,立马就想到了解决办法:“那爷爷先将功课布置下来,我们后天一起做,保证完成,若是完不成,下次也不再去镇上了。”

林君清忙跟着点头,林君安也有些心动,他自觉年纪大了些,不适合和弟弟们一起纠缠,更不能像妹妹一样撒娇,可他眼巴巴的站在那儿看着,林仲修自是能瞧出他的心思的。

“都去。”最后老爷子一锤定音:“君安年纪也不小了,该知道一些物价什么的,另外,我有任务分配给君安。”

说着,招招手,示意林君清过去:“等过了中秋节,咱们家的学堂就能开了,你去镇上找找书铺什么的,买一些合适的书,用来启蒙的,回头自己列个单子让我看看,知不知道?”

林君安忙点头,头一次被赋予重任,吃饭的时候都在仔细盘算:“三字经是要的,千字文也要,另外还要些什么呢?村子里的孩子们读书多为了识字算账,要不然,再买一本算筹?”

林老太爷也不说话,只让他自己拿主意。第二天一早,看了那单子,也还是没说话,大方的给了银子,就打发他们都出去了。

李淑贤不能出门,就拉着刘珍珠使劲交代:“要那种金黄色的线,不是黄色的,看看铺子里的帕子都是什么样的,流行什么花样,回头我也多做些,还有绣花针,要最小号的,要三包。顶针也要一个…”

刘珍珠使劲点头,等她说完,才赶紧上了牛车,他们林家还没来得及买牛车,这次去镇上,是用的高大力家的牛车。

黄牛都走的慢,但是稳当。林秀贞趴在车沿上,笑眯眯的看一路上的风景。村口有个小茅棚,平时都有两个人在村口守着,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今儿也不例外,那人还和林仲修他们打了招呼。

沿着村口那条路走一会儿,一拐弯儿就上了官道。虽然不是铺的柏油路,但铲平碾压,路面也是平坦宽敞的。路口有人摆了茶摊子,不过这会儿没人。

“那是柳二家的,他们家孩子在镇上念书,是个聪明小子,想办法买了这边的地,开了个茶摊,春天,秋后,生意都特别好,果然是读过书的,脑子就是活络。”

高大力一边赶着牛车,一边笑着和林仲修说话。

“柳二?是住在后街的那个?”林仲修有些疑惑的问道,高大力点头:“嗯,就是那家,君安不是认识大毛他们兄弟吗?柳二和大毛的爹是堂兄弟,柳二上面有个哥哥,不过,这柳大是个不地道的,爹娘刚死,就闹着分家,将老二一家给赶出去了,分文没给。”

高大力叹口气,林仲修挑挑眉:“那柳二一家就愿意?”

“不愿意也没办法啊,他爹是个偏心的,家里的钱财都是老大家的管着的,老大家的说没有,柳二又不能证明有,最后老大家的又说,柳老头死之前欠债了什么的,联合自家的小舅子弄了个欠条,要不是里长公正,怕是柳二还得赔一笔钱进去。”

“都是亲兄弟,至于吗?”林仲修简直有点儿不能想象,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兄长?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高大力笑着说道:“也就是你们读书人,讲究个什么礼仪什么的,村子里的人哪儿管这些,这还是小事儿,有些事情啊,说出来都脏了嘴。”

林仲修没接话,读书人也不都是光明磊落的,有时候,读书人做出来的事情更没法儿说。

一路到了镇子上,高大力先将刘珍珠他们送到一条街上,那条街上主要就是卖一些布料绣线什么的。林君安身上带着任务,就领了两个弟弟去找书铺去了。

一转眼,就剩下刘珍珠和林秀贞两个人了。不过,街上来来往往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有,倒也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情。

“掌柜的,你们这儿可有绣品?”刘珍珠仔细比较了一下,找了个看起来最大的铺子进去,那掌柜正在打瞌睡,是个小伙计出来回话的:“这位夫人您是要买还是要卖?”

“我瞧瞧你们这儿的绣品都是什么样子的,回头自己做了过来卖。”刘珍珠笑着问道,那伙计应了一声:“您稍等,我这就给您拿,瞧瞧,这是帕子,这是荷包,我们铺子里都收,都要绣花的,没绣花的不要,看绣花的样式,复杂点儿的,像是这种的,两个铜板一个,不复杂的,像是这种,一个铜板一个,荷包是两个铜板到五个铜板。”

小伙计大约是做惯了这种生意,说起来头头是道:“再来是布料,你们自家准备的,得是丝绸才行,棉布的不要,若是要我们店里给准备,得交押金。”

“你们准备的是什么布料?”刘珍珠好奇的问道,之前王老太爷送林家的东西过来的时候,里面也是带几匹布料的,不过刘珍珠并不打算卖出去。那些布料都是有钱也难买的,以后不管是当聘礼还是当嫁妆都是顶顶好的,她得为孩子们攒着才行。

第37章

那伙计大约是见多了来卖绣活儿的,倒是介绍的很详细:“一般人家多是买些棉布帕子,所以我们准备的棉布比较多,富贵人家用的丝绸,这个卖的也比较贵,只是,我们得先看你的绣样,做的好了,才能给丝绸,你可带有帕子什么的东西?”

“带着有,这个帕子就是我自己绣的。”刘珍珠忙点头,将自己的帕子展开让那伙计瞧,伙计看了一眼就赶紧的叫了掌柜:“这绣法,可不是咱们普通的绣法。”

“敢问夫人,你这是…”掌柜的过来瞧了瞧,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刘珍珠倒是松了一口气,在京城只算是常见的绣法,到这儿就有些认不准,可见这镇上的绣品也都是一般般的,说不定并没有大的绣庄,若是她和三弟妹办一个绣庄,指不定还真能成。

“是苏绣。”刘珍珠笑着说道,本朝绣品多种多样,几乎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就比如京城那边,自成一格的京绣,苏杭那边则是苏绣,蜀地那边就是蜀绣,怀县这边,距离京城不算远,一般来说,是京绣多一些。

可巧,刘珍珠虽然是京城长大的,但自小学的,却是苏绣。李淑贤学的却是京绣,不过绣艺这种东西,基本上就是一通百通的,李淑贤对苏绣也是很有几分研究的。

“苏绣好卖钱,这是你自己绣的吧?”掌柜的忙问道,刘珍珠点点头:“是我自己绣的,若是这样的帕子,能值多少钱?”

“你这个布料也好,绣出来的东西也好,至少了十个铜板!”掌柜的笑眯眯的说道:“夫人您若是想卖绣品,来我们铺子是没错了,我们铺子可是咱们镇上最大的铺子了,给的价钱也公道,绝不会压价的,保准您不会吃亏的。”

“咱们镇子上可有绣庄?就是专门做这种绣品生意的。”刘珍珠笑着问道,掌柜摇摇头:“咱们镇上没有,县上倒是有,不过,夫人您若是想将东西卖到绣庄去,我劝您啊,就别费劲儿了,那绣庄是从来不收外面来的东西的,都是自己的绣女做的东西。”

“原来如此,多谢掌柜了,那我先买些普通的棉布吧,回头做好了,若是有多的,还请掌柜的收下。”刘珍珠一边在心里转着主意,一边笑盈盈的说道了,一口气买了两匹普通的白棉布。反正,日后办女学的话,这个绣艺也是要教的,回头这个做人情,送给女学生们也是可以的。

再不济了,过段时间三弟妹就要生了…对了,三弟妹就要生了,这尿布什么的,得赶紧准备起来了。想着,刘珍珠就又赶忙问道:“可有比这棉布更好一些的棉布?”

“有的有的,夫人是打算做衣服吗?”掌柜的忙点头,让伙计去抱了布匹过来:“这个更好一些,软和,细密,要是做衣服,贴身穿是最舒服了,不过这个也贵,可都是刚才那个的两倍了。”

“我瞧瞧。”刘珍珠上手膜了摸,有些皱眉,她自己养了两个孩子了,自是知道尿布选什么的更好,明显没有以前君清他们用过的好。

“还有更好的吗?”刘珍珠问道,小儿最是稚嫩,别看只是一块儿小小的尿布,选的不好,孩子的屁股就要受罪了。这可不是京城,说是请太医就能请太医。

掌柜的隐晦的打量了一番刘珍珠,刚才听她打听绣品,觉得不过是个一般人家的妇人,还得做绣品养活家人。现下仔细打量了才知道,估计也是个有钱的,头上戴着的虽然是银首饰,但一应俱全,钗环梳子一个部落,一套下来可要不少钱。在看身上的衣服,虽然很是素净,但那布料瞧着,可也不是普通的布料。

“有的,不过那个更贵,一尺就要五十个铜板,一匹是四丈…”林秀贞扒着柜台在脑袋里艰难的换算,三尺是将近一米,一丈是三尺半,四丈就是七百个铜板!刚才买的棉布,一开始的,一匹也才三十个铜板。

这价钱,可真是天差地别啊。

“拿过来我看看。”刘珍珠眼睛都不眨就点头,掌柜的心知是碰上大客户了,忙从后面的格子里拽出来个小箩筐,从里面翻出来一块儿布:“就是这个料子,您看看,这花色,你要是喜欢,我就去给您拿。”

那布料实在是珍贵,他可不舍得往前面摆,谁的手要是太粗一些,摸来摸去的,没几回那布就要挂丝了,到时候他可得心疼死了。

“可以,给我拿一匹吧。”刘珍珠看了看,总算是满意的点头,和自家以前用的也没差多少了。一匹足够用了,裁办匹做尿布,剩下的办匹还能做个小褥子小被子什么的。

掌柜也不说让伙计去拿了,自己拎着钥匙串就去了后院,没多久抱出来一匹布,刘珍珠检查了,和刚才看的一样,这才点头,打算付钱。

林秀贞忙抢先问道:“打折吗?我们买了好多好多。”

“对呀,我们买了这么多,掌柜的不给打折吗?”刘珍珠顿住,暂时不掏钱了,掌柜的摸摸胡子:“你们买的确实是多,不过,这一匹布,其实我是不赚多少的,这不然这样吧,就再送你们一些绣花针绣线什么的?”

“那正好,我正少这些呢,那掌柜的送我几包绣花针吧,小号的要三包,中号的要两包,大号的要两包,不对,小号的要五包。”刘珍珠半点儿不客气,掌柜的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夫人,一包绣花针要五个铜板呢,你这要的…”

“我们还买绣线呢,掌柜的可不就又赚了一笔?”刘珍珠笑着说道,讲价嘛,之前听高大嫂说过的,实在不行就降低点儿条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谁说出来的都不一定就是最后的价钱了。

掌柜的虽然心疼的不行,但也知道拉拢回头客的道理,忍着肉疼又送了刘珍珠一捆绣线。反正今儿做的生意够大,光是那一匹布,就顶了好几天的生意了,回头这位夫人用的满意了,指不定要再来买,一捆绣线不过十来个铜板,送的人家高兴了,还愁下回不来?

“好了,今儿多亏秀贞提醒,娘才少花了冤枉钱,多出来的都是奖励秀贞的,秀贞想要什么,娘都给你买!”刘珍珠很是大方,讲价归讲价,那是生活的乐趣,她以前可从不曾知道,讲价有这么多的弯弯道道,要讲事实摆道理,关键时候还得动之以情,口才不好的人还真胜任不了。

可讲价不代表她就舍不得那几个钱了,能省下来哪怕是只能给闺女买一块儿糖呢,她也宁愿给女儿买糖吃。

“那边有冰糖葫芦。”最近林秀贞有点儿像掉牙,嘴里总是痒痒的,想流口水,想吃酸甜的东西,这个季节正好是山楂成熟的时候,街上卖冰糖葫芦的特别多。

“那多买几个,回头你还可以给杏花送去一串。”刘珍珠大方的很,数数家里的孩子,一下子就买了十多串。回头瞧见点心铺子,又带着林秀贞去买点心。

林秀贞则是趁机将铺子里摆放的点心都给研究了一遍,样数真不少,最常见的红豆糕,绿豆糕,红枣糕,鸡蛋糕,白糖糕,核桃酥,椒盐饼,炸八角,全都有。

掌柜的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笑的一脸温和,见林秀贞在店里走来走去的,就拿了白糖糕给她吃:“小姑娘尝尝,看好不好吃。”

林秀贞侧头看刘珍珠,刘珍珠忙笑道:“掌柜的不用管她,她就看个稀罕,你们这里的糕点,都是今儿刚做的吧?”

“夫人一打听就知道了,我刘三的点心铺子,每天都上的新鲜点心,绝不会用隔夜的来糊弄大家。”掌柜的也不生气,挪到柜台后面,用筷子夹了点心放到托盘上递给刘珍珠:“夫人尝尝,若是不好吃,我刘三白送你一斤点心。”

刘珍珠捏来那点心,小小的咬了一口,细细品尝之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确实是好吃,那一样给我来一斤。”剩下的那点儿,塞到林秀贞手里,让她自己站一边去吃了。

林秀贞掰开点心仔细研究,里面没有馅料,应该就是绿豆粉和其他什么掺和起来做的,酥软绵甜,入口即化,十分好吃。和这个一比,自己那天做的所谓的点心,可真是渣渣啊。

不行,回头得好好研究一番,多买点儿东西,自己肯定能早日恢复自己的水平的,那天绝对是因为原料的问题,所以才做的不那么好吃的。

换句话说,看自己在没有原料的情况下都能做出还算能吃的点心,那也是非常高的水平了。

眯着眼睛将剩下的点心一股脑的塞到嘴巴里,出了点心铺子,林秀贞就拧着刘珍珠非得到粮铺去看看。本来就要买米面,所以刘珍珠也没反对。

娘儿俩打听了最大最齐全的粮铺,就慢悠悠的一边逛一边找过去了。

刘珍珠做了一段时间饭,也知道该用多少米面了,三袋子白面,两袋子白米,一袋子小米,半袋子玉米糁,主粮就算是齐全了。

林秀贞在粮铺里转来转去,回头就求刘珍珠:“娘,买点儿绿豆面好不好?我给你们做绿豆糕吃。”

刘珍珠想了想,点头,反正闺女做不了她就自己做,总不会浪费了的。

她宠着闺女,又抱着闺女做不了自己做的念头,但凡林秀贞回头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略带期盼哀求的看她,她就点头,于是,等回过神,铺子门口就已经堆积了七八个袋子,还都是那种装面的大袋子。

娘儿俩视线相对,林秀贞笑的十分讨好,刘珍珠嘴角抽了抽,这得吃到什么时候?放时间长了,不会长虫子吧?前儿高大嫂还说,他们家的大米,放了三个月,里面就长了虫子了。

等林仲修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赶过来,一看到堆放着的几个大袋子,嘴角就有些抽了:“买这么多?”

“杂粮比较多,买了白糖红糖绿豆粉红豆粉红枣红枣核桃芝麻花生仁粳米糯米黑米瓜子仁什么的…”刘珍珠一口气说完,听的林仲修都张大了嘴巴,打开其中一个袋子,里面慢慢的堆放着各种小袋子。

“买这么多?”林仲修惊叹:“你这是打算吃多久?”

“没事儿,咱们家人多,吃几次点心就没了。我想着,君安和君明他们都正在长身体,一日三餐虽然不少,但每天不到饭点儿肯定得饿,以前我弟弟长身子的时候也这样,家里就得常常准备点心什么的。”

林仲修点头:“我倒是没想到这个,还是你想的周全,还用买别的吗?”

“要的,做点心的模具什么的都不能少,我刚才打听了,这些得去杂货铺买,刚才我和秀贞在这里也是干等着,就去那杂货铺看了,已经买好了,就等着去拿了。”

刘珍珠指了指街头,高大力忙赶着牛车过去,林仲修陪着刘珍珠进去拿东西。同样的,一大堆,什么刀具什么案板小刷子小笼子,还有好几样林仲修都不认识。

不过不妨碍他付钱,潇洒的解开荷包给了钱,就又去接了林君安他们回来。这哥仨在书铺站了大半天,有商有量的选定了要买的书,结果结账的时候傻眼了,选太多,之前爷爷给的那银子根本不够,还差了一大截儿。

既然不够,那就排除掉几本书,于是挑来挑去,总是选不定。正好林仲修过来,林君安忙请教:“说是启蒙用的,我瞧着这几本就很不错,还有,咱们既然是在村子里办学堂,那要教些种地的东西,我就又选了几本关于种地的,这个太贵了,一套都得二两银子了,还有律法书是必需的,我也买了一套,这个更贵,都要五两银子一本!”

林仲修大方,荷包里银子多,听林君安说的有道理,立即点头,买买买,全都买!喜的书铺的老板笑的都合不拢嘴,最后又送了一套诗集。

随后,林家就开始热热闹闹的开荒了,得赶在秋耕之前搞定。林仲修买回来的两个妇人还是很能干的,做的饭也算是中规中矩,当然,不能和原先林家的厨子比。

原先林家的厨娘那是家生子,世世代代就是钻研这个的。而这妇人,虽然厨艺上算是有天赋,但做饭太中规中矩了一些。不过,幸好林家的人也都不挑嘴儿,能吃就行。

开荒的时候,林仲修和林叔皓都是去了的,一天下来,晚上回家的时候都萎了,手都快拿不起筷子了,将家里的两个女人给心疼的呀,恨不得饭都喂到嘴里。

“要不然明儿别去了?多你们两个也看不出来什么效果。”刘珍珠一边用针将林仲修掌心的水泡挑开,一边心疼的说道:“你和三弟最有价值的是脑袋,想个点子赚更多的钱,这样一天天累成这样,回来沾枕就睡的,还有什么精力去想养家的营生?”

“别担心,也就这两天。”林仲修打个呵欠,另一只空着的手摸了摸刘珍珠的掌心:“你前段时间不也很辛苦吗?你看,掌心都磨出茧子来了,你能干活儿,我怎么就不能干了?”

“那不一样,我就是在家里做做饭什么的,虽然繁琐,活儿却不是很重。”刘珍珠伸手拿了药膏,给林仲修涂上。林仲修皱了皱眉:“以后还是将这药膏给放起来吧,我这两个水泡,用不着这么好的药膏,这一瓶要是用完了可就没了。”

这药膏还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太医院出品,绝对的精品。买倒是可以买,就是京城太远了,来回得半个月了。而且,价钱太贵,以前林家想买倒是不在乎那几个钱,现在想买,就有点儿超出承受范围了。

“所以说,你和三弟赶紧的别去地里干活儿了,在家想办法赚钱吧。”刘珍珠叹气:“不光是这个药膏贵,还有茶叶什么的,老爷子喝了一辈子的碧螺春,总不能…”

刘家倒是能送一些,可刘家也不能包了老爷子一辈子要喝的茶叶啊。

“嗯,明儿再去一天就不去了 。”林仲修忙表态:“爹爹的意思是,明儿带着君安君明他们到地里干一天的活儿,所以不用担心了,后天就不去了,到时候我一定会想个赚钱的法子的,不用担心好不好?”

“好。”刘珍珠点头,笑靥如花,满脸的信任和依赖,看的林仲修心里一热,倾身就在刘珍珠额头上亲了一口,刘珍珠立马慌了:“秀贞还在呢。”

林仲修转头,就见宝贝闺女正裹在被子睡的跟头猪一样。叹气:“秀贞年纪也不小了,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我瞧着她每天也高兴的很,不像是害怕恐慌了,明儿起,让秀贞一个人睡?”

刘珍珠有些犹豫,林仲修又说道:“就一个院子呢,有什么动静咱们不是立马就能听见了吗?大不了,晚上咱们过去瞧瞧。马上就要七岁了,再和咱们睡也不好。”

“那行,明儿我和秀贞商量商量。”刘珍珠点头应道,伸手将林仲修按到被窝里:“你赶紧睡,我去吹灯。”

到了第二天,林仲修果然是将林君安等人带去地里干活儿了。林秀贞被李淑贤抓住,只能坐在小板凳上绣花,幸好还有个杏花陪着她。

“你们家办学堂的时候,村子里都知道了,大毛和二毛都说要去念书,铁柱也去,不过,好像其他人都不想去。”杏花低声和林秀贞八卦,林秀贞有些不解:“为什么不念书啊?我们家都没有要束脩。”

“那个,读书太耽误事儿了,而且,买笔墨纸砚什么的,那可是一大笔钱。”杏花小声的嘟囔道,有些小尴尬,林家都不要束脩了,结果还没人来念书,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