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贞选的是一个笑眯眯的粉红猪,这个比较喜庆,看的人心情也好。

“另外,故事书已经印出来了,我在二楼放了十二本,也就是说,二楼每次能招待的客人只有十二个,超过一个都不能让进去。”

林秀贞絮絮叨叨的说道,杏花摆摆手:“秀贞,咱们不是说好了,这怎么做生意,一切都是你拿主意,我只要管好了这秀娘们就可以了,你有活计,只管吩咐我,前面怎么经营,你不用和我说的。”

“好吧,我就是有些紧张。”林秀贞叹口气,这铺子已经买下来了,白白放着,可就是耽误了两三个月的生意了。眼瞧着就要过年了,过年之后就该开铺子了,她实在担心,万一要是不赚钱,那那么多的钱,岂不是白白打了水漂?

“紧张什么?就是不成,咱们也能将绣坊改成卖衣服的铺子啊,你画的那些衣服样子,也都特别好看啊。”杏花倒是对林秀贞很有信心:“再说了,看了那些故事书,我都很想要买一个和里面的粉红猪一样的猪头了,别人看了也肯定都想买的。”

“但愿吧,对了,那我和我三叔他们马上就要回村子里去了,你一个人守在这里能行吗?要不然,你也跟着我们回去?”林秀贞换了话题,杏花摇摇头:“我还不能回去,我若是回去了,谁知道这些绣娘们会不会安心干活儿?再等等,你不用担心我,我和我娘说过了,等你们回去,她就过来陪我。”

县城和村子来回也就一天功夫,冬天地里没什么活儿,杏花娘也是能来绣坊做点儿事情的。

“那行,那你们可要注意安全。”林秀贞又交代道,他们买的院子原本就是两进的,前面的那一进用来安置绣娘们了,杏花现在也住在前面那一进,等杏花娘过来了,自然也是住在那里的。

“明天咱们就要去拜访县太爷的夫人了,你可不要紧张。”顿了顿,林秀贞又交代道,这拜访算是去打个招呼,同时也和县城的商家们表明一下,咱背后也是有靠山的,友好合作可以往来,想来做什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那就多掂量掂量。

一说这个,杏花就有些不自在,伸手扯了扯自己的衣服:“你觉得我穿那身水蓝色的衣服,真的还可以吧?不会显得太老气,也不会显得太轻浮吧?”

“不会,都说了很好看了,杏花姐穿那身衣服,衬的皮肤也白了很多,再带上那套粉珍珠的首饰,比咱们镇上最好看的陈姑娘还好看。”

林秀贞连忙笑盈盈的赞扬:“我就没见过比杏花姐更好看的人了,杏花姐不用紧张的,咱们也不算有求于人,只是到了县城,拜访一下…唔,算是故友,从身份上来说,这朋友之间,就不用太多礼了。县太爷和我爹,还有我三叔,都是来往比较多的,他们算是故交。”

“从家世上来说,我爷爷,我爹,我三叔,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虽然我家没有当官儿的,但是我外祖父可是大官儿,我大舅舅,我二舅舅,也都是当官的,职位还比县太爷的高,真说起来,真说起来,县太爷在我爹跟前,还是差着几分的,你完全不用怕他们。”

杏花抿着唇点点头,自己和秀贞是好朋友好姐妹,自觉地林家没什么可怕的。若是县太爷家和林家是差不多的,那自己就更不用怕了。

两个人嘀嘀咕咕的说了半天,瞧着天色不早了,就赶紧的去做饭。院子是刚买的,打扫房间都是自己干的,更不要说做饭了。

她们刚准备好晚饭,林叔皓就带着林君安回来了。

“三叔,你们打探的如何了?”林秀贞一边盛饭一边问道,林叔皓笑着摇头:“你管那么多做什么?这事儿太大,不说是成就能成的,你啊,安安心心的开你的小铺子就行了。”

林秀贞转头又看林君安,眨着眼,一脸期盼,这一招她用来对付全家人,除了林君辉,那是无往不利。果然这次也没失望,林君安虽然没仔细说,也提了两句:“这海上行船的事情,得有朝廷公文,之前二叔说,这个不用担心,那现在就是组建船队,招募船工,以及找好的伙计。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就两句话的功夫,但做起来不容易,今儿我们转了一天,打听了两三家船行,航海用的船,最好的是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福船,但这种算是战船,普通船行是没资格做的,另外有沙船和广船,但我们这边虽然挨着定河,却多是浅水河,船只自然不用太大。”

总的来说,就是他想要的船只,怀县这边是做不了的。

“那咱们能不能去别的地方订做?比如,福州那边,福船不就是那边做出来的吗?或者,广东那边?”林秀贞忙问道,林君安摇摇头:“那样太远了,海上生意,多是那两边的人把持着,咱们若是去那边订船,那边也没有熟人,怕是会…”

海上生意暴利,这一点儿不光是林君安能看的出来。但凡是有点儿眼光的,有点儿胆魄的,都会想方设法的在这方面插上一脚。最出名的海上生意,就是这两个地方的。

利益之下,有争斗也就有联盟。林君安一个外地人,想自己组建船队做海上生意,还敢亲自去那边订船,那已经明确出来的海线,就那么几条,谁会甘愿让一个外地人再插进来?然后将自己的利益给分走一部分?

再者,这船就算是有人愿意给造,那能不能运回来还是个大问题。还是之前那句话,虽然怀县离定河很近,但从怀县到福州那边,中间的水路,可不一定全部能让很大的船只通行。

林秀贞眨眨眼:“他们是缺少木料还是缺少图纸?”

造大船的木料和小船的木料可不一样,若是缺木料,怕是这船就真有可能在怀县造不起来了。若是缺图纸,林秀贞别的没有,就图纸多啊,各种各种的图纸,不管是造船的还是盖房子的,或者是做衣服的,她全都能画出来。

林君安摇摇头:“都缺。”

“唔,那大哥慢慢想办法。”林秀贞笑眯眯的说道,低头喝汤,心里则是快速的回想着,自己上辈子所见过的能航海的船只的图纸。

第二天一早,林君安正在院子里洗漱,看见林秀贞出来,仔细一打量,就有些惊讶:“你昨晚上没睡好?怎么眼睛下面,都黑成那样了?”

“嗯,大哥不是说缺图纸吗?”林秀贞打个呵欠,迷迷蒙蒙的去端水洗脸:“我记得我以前看书的时候,看到过有海船的图纸,昨晚上就认真的回想了一下。”

林君安有些感动,又有些好笑:“咱们家的书,我也都是看过的,何曾见过有什么海船的图纸?你啊,肯定是记错了。好了,我知道你想帮忙,只是这事情,大哥自己也能搞定,你就安安心心的开你的铺子,等以后大哥赚钱了,给你置办一份儿大大的嫁妆好不好?”

林秀贞白他一眼:“我才九岁,还不急着嫁人呢。我是真的觉得我见过的,或许不是在咱们家看过的,而是在别的书铺看过的,大哥你也知道,我以前很喜欢逛书铺的。”

仔细的擦了擦脸,林秀贞将洗脸水倒掉:“好了,先不说这个了,今儿不是要去拜见县太爷的吗?咱们什么时候去?”

“自然是用过午饭。”林君安笑着说道,伸手揉了揉她头发:“好,就算是你见过,那说明这书肯定还在咱们怀县呢,回头我自己去逛逛,你可别想了,小小年纪,想太多小心脸上长皱纹哦。”

“大哥光会骗人,想太多只会长白头发!才不会长皱纹呢。”撇撇嘴,林秀贞回房间,趁着没人过来,将书桌上放着的图纸都先收起来,差点儿就忘记林家的书林君安也是全部都看过的了。

这图纸,暂时还不能给,过两天吧,不过是翻一遍儿的书,自己若是想全部记起来,一晚上肯定不行的。

中午没事儿,林秀贞索性就又拉了杏花出去逛街,明儿就要开始忙了,杏花估计年前都没机会再出门逛了,这两天就逛个够。再者,也是真需要添置东西,杏花和杏花娘吃的用的,都得提前准备了才行。

“咱们之前买的布料怕是不够,回头你和高大娘自再自己过来买,切记,一定要质量上好的布料才行,万不能砸了咱们自己的招牌。”看见布庄,林秀贞忙又说道,心里则是想着,回头还是从镇上送布料过来吧,他们家和镇上的布庄已经合作过很多次了,他们家的布料还是挺好的。

杏花笑眯眯的应了下来:“放心吧,我都记得的。”

和粮铺定好了时间,让他们送米粮过去,两个人就没什么好逛的了,杏花心里总是想着绣坊的事情,林秀贞心里也总是惦记着那几张图纸,两个人逛的也不尽兴,索性去了书铺,回去也好糊弄一下林君安。

县太爷的家是三进的院子,林叔皓和林君安留在前院和县太爷说话,林秀贞和杏花则是去了后院。县太爷的夫人今年二十多岁,和刘珍珠差不多大,也是普通百姓出身,性子很是爽朗和善,见了面就拉着手连连夸赞:“可真是两个漂亮的小姑娘,又听话又懂事儿,快快来坐下,你们喜欢喝什么茶?其实我觉得,小孩子家家的,是不适合多喝茶的,要不然,喝点儿花茶?我这里有茉莉花茶,有玫瑰花茶,有金银花茶,你们喜欢喝什么?”

“玫瑰花茶。”林秀贞笑着应道,杏花也腼腆的笑:“我也喝玫瑰花茶吧,多谢夫人。”

“不用客气,我巴不得你们多来几次,看着你们这样漂亮的小姑娘,看着心情也好的很。”县太爷夫人笑眯眯的说道,又叫人上点心:“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口味的,我就都准备了一点儿,尝尝看,若是喜欢,我让人给你们装一些,回去的时候带上。”

“多谢夫人,我最喜欢吃点心了。”林秀贞笑的甜甜的,捏了点心慢慢品尝:“这点心做的可真好吃,甜而不腻,酥脆爽口,很好吃呢。”

“真的好吃?那我可就放心了,我就怕自己手生了,做出来的不好吃呢。”张夫人笑着说道,杏花脸上露出些惊讶:“是夫人您亲手做的?”

张夫人点点头:“我平日里没事儿,就喜欢弄些这个东西。”

“您和秀贞可真一样,她也是,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做些点心。”找到共同点儿了,杏花就更放松了些,秀贞忙摆手:“我哪儿能和夫人比,我那和就是瞎做的,味道也就一般般,夫人做的这个,可好吃的很。”

“你们的味觉可真灵。”门外传来笑声,林秀贞和杏花都转头去看,就见门口多了个穿粉色衣服的小姑娘,看着十五六的样子,长的和张夫人有几分相似,不是特别漂亮,很清秀。

张夫人笑着介绍道:“这是我闺女,今年十六岁了,整日里在家闲着无聊,你们若是有空,就多过来找她玩耍。我这闺女啊,平日里被我和她爹惯坏了,最是懒散,你们多带她出去走走。”

张姑娘进门,先后打量了林秀贞和杏花,微微挑眉:“你们就是林秀贞和高杏花?我听我爹说过你们,我叫张婉儿,我比你们都大,你们叫我婉儿姐姐就好。”

“婉儿姐姐。”林秀贞当即喊道,反正喊一声也不掉肉,再者,人家确实是比自己大。杏花也跟着乖乖的叫了一声,张婉儿脸上笑眯眯的:“乖,这下我也有妹妹了,来,这是见面礼,以后你们两个就是我罩着的了,在县城,谁要是敢欺负你们,只管报我的名字就行了。”

林秀贞嘴角抽了抽,这画风有点儿不对劲儿,说好的清秀佳人呢?说好的大家闺秀呢?说好的不爱出门文文静静呢?

张夫人伸手就在张婉儿背后拍了一掌:“胡说什么呢,你以为秀贞她们和你一样,没事儿就惹是生非?人家好好的小姑娘,你别给带坏了。”

“我才没有将人带坏呢。”张婉儿有些不满,伸手拉了林秀贞的手:“林妹妹,你平日里在家都做些什么?”

“做些点心,做些针线活儿。”林秀贞老老实实的交代,有时候,她都觉得自己比古代女人更古代。张婉儿脸上也露出些不可思议:“整日里,就光做这两样?”

林秀贞摇头:“有时候看看书,写写字,教弟弟描红什么的。”

“难怪你长的这么白净,都是不出门晒太阳给捂白的,不过这样不好,整天窝在家里,身子骨就容易变弱…”张婉儿义正言辞的说道,张夫人又给了她一巴掌:“你再胡说就赶紧的回自己的房间去,别在这里添乱。”

张婉儿回头做了个鬼脸,又转头冲林秀贞眨眼,林秀贞忍不住笑,忙伸手从自己背后拽出来一个大大的包裹:“我也给婉儿姐姐带了礼物,婉儿姐姐看看喜不喜欢。”

“这么大?”张婉儿目瞪口呆,她还没见过谁送别人这么大的礼物呢,一人高了都,里面装着的是什么?林秀贞这*岁的小姑娘都能轻轻松松的拎起来,难不成是一堆棉花?

“婉儿姐姐打开看看?”旁边杏花提醒道,张婉儿忙点头,张夫人也好奇的很,就没阻止,任由张婉儿将包裹打开。随后,母女两个就有些结巴了:“这个,这个东西,是猫咪?”

林秀贞笑呵呵的点头,她画出来的是加菲猫,后来杏花嫌弃加菲猫的眼睛太大,给稍微改了改,不过,再改也是加菲猫。带着一脸坏笑,眼睛活灵活现的加菲猫。

第62章

一般的女孩子,看见可爱的玩偶,就算不是特别喜欢,也绝对不会特别讨厌的。林秀贞原先见张婉儿人长的清清秀秀,性子却是大大咧咧的,还以为张婉儿会不喜欢这种东西。却没想到,看着有些豪放的女汉子,内心竟然还是细腻柔软走可爱风的,见了这加菲猫就兴奋的眼睛发亮了。

“真是送给我的?这么好看,你确定是送给我的?”抱着那一人高的玩偶,张婉儿连着问了好几遍,林秀贞点头:“是呀,这个是送给你的,对了,我还写了关于加菲猫的故事书,你若是想看,就让人到林家书铺去买。”

这些故事都是很简单的,又不用她费心去构思情节,只要写下来就行,所以,到这会儿,已经写了有好几本了。据林君安说,市场还不错,三五百本还是能卖得出去的。

虽然这数字看着是很可观,但首先要弄清楚林家书铺的市场大小——用林仲修打出来的名头,大江南北,贯通东西,全国上下的书生都想买林家书铺出来的书。

那市场就是遍布全国的,县城有他们家的书铺,府城有他们家的书铺,京城有他们家的书铺,甚至连漠北那边都有他们家的书铺,林仲修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的,三年功夫就让林家的书铺遍地开花了。

这么大的市场,林秀贞的故事书就卖出了三五百本。对比一下数据,林秀贞当场就觉得有些心塞塞。

好在她天性乐观,现在卖出去三五百本,等明年,指不定就是三五千本了,后年就可能是三五万本了。她写出来的这些书,林仲修都是给的最高的稿酬,就是不开铺子,她只写书,指不定过几年也能当个小富婆了。

“还有故事?”张婉儿果然更有兴致了:“是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嘛,别人说的就不好听了,自己看了才有意思。”林秀贞笑嘻嘻的说道,张夫人也有几分兴致,她和张大人本身就出自普通百姓家,和张县令相比,张夫人也就能读书,能写字,作诗作词之类的,距离她太遥远,游记什么的,她看着也不感兴趣,太高深的她又不耐烦看,平日里也就喜欢看个话本之类的。

听说有故事书,就来了几分兴趣:“这故事是很多个的还是就一个?”

“有很多个的,也有一个的。”林秀贞笑着说道,杏花帮着她解释:“有的故事有点儿长,就能分很多个,有的比较短,就两三个故事放在一起,现下也就出了两本,一本是很多个的,一本是就那一个的。”

“哦,那我肯定要去看看了。”张夫人笑着说道,说了一会儿话,就交代张婉儿,让她带着林秀贞和杏花到花园里去玩儿,她是长辈,她在场孩子们就玩不开。小姑娘就得由小姑娘自己来招待。

“你们自己开的铺子?秀贞你才多大啊,竟然就自己开铺子了,不管赚钱不赚钱,好歹自己弄个这事情,我自己也想开个铺子,不过呢,我爹是肯定不答应的,他就想把我养成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滴滴的千金小姐。”

“哎,其实我一点儿都不想当这个千金小姐,多不自在啊,整天吃饭都不能大口吃,喝水也得慢慢的抿,一杯水要喝一炷香的时间!实在是受不了!”

“再说了,我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还有姥爷姥娘,不都是乡下人吗?我要是再学的娇滴滴的,过年回去的时候,他们都不和我亲了。”

张婉儿有些郁闷的抱怨了两句,瞧着亭子里坐着有人,就拉了林秀贞和杏花换个方向走:“那是我大哥,今年也参加科举了,考中了秀才,明年说是要参加春闱,整天都捧着书看。”

“你们肯定没见过我大哥,我大哥长的是挺好看的,就可惜了,书呆子一个。他要是能和我二弟均均就好了,我二弟最是不喜欢看书,一看书就瞌睡,之前上课的时候,先生不知道敲了他多少回了,他就是改不过来,一看书就犯困。”

“还有我三弟,我三弟倒是个老实的,就是太老实了,他和我二弟一起闯祸,黑锅都是他背的。”

这还没走到张婉儿自己的院子呢,她家里的底儿就被她自己倒了个干干净净。

“我大哥都十八岁,也该成亲了,我爹说是想等春闱之后再说亲事,到时候考中了举人,说亲的时候也就更好看一点儿,其实要我说,等不等都一样,我爹现在是县令了,说句不好听的,这满县城的姑娘,只要我爹娘喜欢,就能上门去提亲,就算我哥考中了举人,这范围也不过是扩散到了隔壁县,有什么区别?”

林秀贞和杏花无语的看对方,这根本不用她们两个开口,张婉儿自己找了话题自己说,一路上都没停。原来,不光是性子大大咧咧,竟然还有些话唠。

“你们一定嫌弃我说话多了,其实我也不太爱说话的,就是有些憋不住。”张婉儿没错过那两个的眉来眼去,有些无奈的叹气:“这些话呢,不能和我爹娘说,不能和我哥哥弟弟们说,我呢,也不愿意和王姑娘,柳姑娘赵姑娘她们说,那些人就愿意说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她们以为我不知道呢,背地里都说我是泥巴腿子,不懂得琴棋书画,其实我是不愿意和她们计较。”

张婉儿撇撇嘴,伸手拉了林秀贞:“不过呢,我一看见你们两个,就觉得投缘的很,你们两个就不跟王姑娘她们一样,说话慢吞吞,恨不得说一个字停一炷香的时间,走路更是慢吞吞,这么长的距离,就咱们三个走过来这一段,咱们用半柱香时间,她们能用三炷香时间。”

林秀贞噗嗤一声笑出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吧?”

“不这样的人就是你们两个了。”张婉儿叹气,进了房间,拿自己平日里玩的玩具过来:“来,咱们玩这个,我不爱和她们玩儿,就自己闷在房间里玩这些,你们看看喜欢不喜欢,不喜欢的话,咱们就去园子里放风筝。”

杏花简直无语了:“十一月的天气,咱们去放风筝?”

“这有什么,只要有风,风筝能飞上去,那不管什么时候放不都一样的吗?”张婉儿不在意的摆摆手:“正好天气冷,咱们跑一跑,回头就暖和了。”

“要不然,咱们跳白索?”张婉儿又问道,又找出来自己的鸡毛毽子来:“或者咱们踢毽子?这个鸡毛是我奶奶在老家那边,特意挑了最好看的寄过来的,你们看,好看不?”

林秀贞凑过去看,说实话,和现代的染色的鸡毛相比,也就一般般。但是老人家亲自寄过来的,就有点儿不一样了。再者,这鸡毛,一看就是很用心的挑选过了,比林秀贞见过的所有的大公鸡的鸡毛都好看。

杏花也凑过来笑道:“是挺好看的,这么好看的毽子,我都不敢踢了,再说,秀贞也不会踢毽子,咱们还是别玩儿这个了。”

“你不会踢毽子?”张婉儿一脸吃惊,林秀贞摸摸鼻子,她平衡能力差,踢毽子接不着还算是轻的了,一不小心就要摔个大马趴,疼了两回就再也不踢毽子了。

“咱们跳格子吧?”林秀贞建议,这次轮到张婉儿迷茫了:“那是什么?”

杏花笑嘻嘻的解释:“是秀贞自己想出来的玩法呢,可简单了,来,我教你。”

两个人在张婉儿这儿玩了大半天,等张夫人派人过来叫的时候,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天色不早了,他们也确实是该告辞了,张婉儿很是依依不舍的将两个人送出门,一再重复以后有空了再一起玩耍。

隔天,林秀贞就跟着林叔皓回家了。林君安又找了何沐阳和张嘉楠商量事情,林秀贞也不去打扰,回房继续画自己的航船图。花了三天时间画好,又藏了两天,林秀贞才拿出去给林君安看:“我看书的时候还记得一点儿,就自己硬凑出来的,这个是看书看来的,这边的是我自己想了之后补充上来的,你拿去让船行的师傅看看,若是有不对的地方,请他们修改一下。”

林君安有些吃惊:“你这几天一直没出门,就是为了弄这个?”

林秀贞笑嘻嘻的点头,抱着他胳膊撒娇:“是呀,大哥老是皱着眉头,我看着也不高兴,找人什么的,我帮不上忙,就画个图纸给大哥用,大哥不用太感激我,不过是一张图,能不能用还是两说,若是真能帮上忙,大哥到时候请我吃大餐就好了。”

林君安没说话,只伸手揉了揉她脑袋,很是珍惜的将图纸折起来放在怀里:“你放心,大哥明天就去船行问问,咱们怀县,做船最出名的是县东的葛家庄,去葛家庄可比去县城远多了,大约来回就要两天多了。”

“要那么久啊,那大哥你一个人去吗?”林秀贞忙问道,林君安摇摇头:“我和沐阳,还有嘉楠,三个人一起去。”

“三叔和爹爹都不去吗?”之前去县城,不都是要找大人陪着的吗?要么是林仲修,要么是林叔皓,什么时候林君安自己一个人出门过?

就算是带上了张嘉楠和何沐阳,那两个也还是孩子好不好?

“不用担心,我都十五了,也是大人了,以前二叔和三叔不放心,是因为还带着你呢,现在不带着你了,自然就是我一个人出门了。”林君安笑眯眯的解释道,女孩子出门最好了是有长辈陪着的。

“听说葛家庄那边,木雕也很是出名,回来的时候,大哥给你带礼物。”林君安笑着说道,林秀贞点头:“好吧,那大哥记得帮我带礼物,大哥什么时候出发?我好给你们准备一些点心当干粮。”

“明天就出发。”林君安盘算了一下时间:“眼瞧着就要进入腊月了,到时候家里面也忙,我也不好再经常出门,索性早些将事情办好。”

“那我现在就去做点心。”林秀贞忙说道,转身就去了厨房,去的路程大概要一整天,也就是说,明儿出发的话,一大早就要走的,中午这一顿,说不定连带晚上,都是要在马车上吃了。

要不然,就做些包子?好带,不怕压坏,又有菜什么的,就是放冷了味道怕是有些差。或者,在马车上给准备个小炉子?到时候可以将包子在炉子上烤烤。

决定好了,林秀贞就开始调馅儿,反正是要蒸包子,那就多蒸点儿好了,正好家里人也能吃两天。调好了馅儿,又找了起面引子,捣碎了搅开和到面里,然后将面盆放到正堂的炭盆旁边,天气冷,面不容易发起,放到火边可以加速。

只是,包子今儿是肯定蒸不出来的,得明儿一大早起来弄,还得赶在林君安他们出发之前。这会儿可没闹钟,林秀贞特意和刘珍珠说了一声,又嘱咐了毛大娘和王大娘,这才放心的去睡觉。

谁知道第二天还是没赶得上,她睡的太熟了,起床的时候,林君安他们已经出发了。

“那包子谁做的?”林秀贞到厨房一看,馅儿没了,起面也没了,心里就先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耽误。毛大娘一边煮粥一边笑道:“是夫人一大早起来弄的。”

林秀贞点点头,娘的手艺比自己的更好,蒸出来的包子更好吃。随手抓了一个,边吃边往外走,正好遇上刘珍珠,刘珍珠很嫌弃的看她:“是不是刚起的?头发没梳好就出来了,脸洗了吗?牙刷了吗?怎么一起就吃包子?”

“娘,你早上都没叫我。”林秀贞岔开话题,很是哀怨的看刘珍珠,刘珍珠轻咳了一声:“你小孩子家家的,正长身体,哪儿能睡不好?行了,赶紧去洗脸刷牙,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林秀贞笑嘻嘻的点头,拎着裙摆去端盆子。

裴云右正好从书房出来,见她那搞怪样子,忍不住笑:“这两天总见你们进进出出的,你大哥又一早就出发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嗯,大哥想做海上生意,没船,这两天正忙这个事情呢。”林秀贞笑着说道,反正这事情也不需要保密,以前是裴云右没问,她也犯不着去说,现在问了,那说出来也没什么。

“海上生意?”裴云右有些吃惊,随即皱了皱眉,没再开口,林秀贞也不当回事儿,自顾自的去洗刷,吃了早饭又回去写她的故事书。

写一半还念给林君辉听,逗的林君辉天天追着她问后面的内容。

“林大哥,这海上生意,你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坐在马车沿儿上,何沐阳缩着手朝里面问道,三个人约好了轮换赶马车,这会儿是轮到了何沐阳。外面北风呼呼呼的刮,里面那两个围着小炉子烤包子吃。何沐阳吸吸鼻子,一股子香味勾的肚子里的馋虫都出来了:“这是秀贞做的包子吧?这味道,我一闻就闻出来了,嘉楠,给我个包子。”

他倒是识趣,没敢问林君安要。张嘉楠在马车里瞄了一眼林君安的脸色,见他和以往一样,脸上带着些微笑,并没有什么异常,这才捏了个包子递出去:“你慢点儿吃啊,要不然风刮进肚子里,回头你该咳嗽了。”

何沐阳笑嘻嘻的应了,又和林君安说话:“林大哥,你将你那章程说出来,咱们仔细研究研究,之前你说的太简单了些,我虽然也觉得这生意好,但终归是有点儿太远了,你有没有详细的说法?”

“自是有的。”林君安捏捏自己手边的包子,软乎乎的,他掰开先吃里面的馅儿:“这海上生意,说白了,和普通生意没什么区别,同样是你手头上有货物,要卖给别人,再从别人手里买了东西,回来在卖出去。经商不都这样吗?买回来卖出去,卖出去买回来。”

又吃了一口,继续说道:“唯二的不同点,这海上生意走的路,和普通生意走的路不一样,海上生意走的是水路,这水路在哪儿,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找出来的水路,也就那么几条,还都是有主的,咱们要么是掏钱买人家的水路,要么是自己也找一条独一无二的水路。”

“另外一个不同点,那就是和咱们做生意的人,和普通的商人不一样,他们说的话咱们听不懂,他们吃的用的和咱们不一样,他们想要的东西,咱们一开始也弄不清楚,咱们只知道茶叶瓷器赚钱,可海的那边有多少人,又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茶叶和瓷器,除了这两样,他们还要不要别的,咱们都不知道,所以,得找个出过那边的人来给咱们提点一番。”

吃完一个包子,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掀开车帘出去:“你进去吧,我来替你。”

何沐阳被冻的都快缩成一团了,忙进去烤手:“那你说,咱们是要买路还是要找路?”

“先买路,等咱们生意做起来了,再自己找路。”林君安虽然自信,却不自大,他当然知道买路钱肯定不会少了,但他刚涉足这海上生意,连人手都没弄起来,盲目去找路,那绝对是全军覆没的节奏。海路要是那么好找,为什么这数百年下来,能用的就那么几条?

“普通生意需要什么,咱们就需要什么。”林君安笑着说道,将棉围脖往上推推:“他们需要人手,咱们也需要人手,他们需要铺面,咱们也需要铺面,他们需要资金,咱们也需要资金,他们需要出售的货物,咱们也需要出售的货物,他们需要打听行情,咱们也需要打听行情。”

“得,我明白了。”何沐阳挑眉,将手捂在炉子上:“我之前就说过,我愿意跟你干,你先说说,咱们这启动的资金,要多少银子?太多了我可出不起。”

“做一条船,只手工费,大约需要三四百两,木材得要一千了,怕是一千都够呛,咱们也先随大流,买些瓷器,精美的绣品,还有上好的茶叶,我算下来,这货物,大概要买三千两,出一次海不容易,咱们不能让船走空,但也不能放太多,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