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船工们的工钱,这个可比普通的伙计贵多了,出海的人那脑袋都是拴在裤腰上的,指不定就有个三长两短,所以,这钱也是买命钱,一人一年至少一百两银子,咱们的船需要至少三十个船工…”

七七八八的加起来,林君安最后做了个总结:“我算着,三万两银子怕是都不太够。”

买路钱是最大的一头,海上生意一趟下来就能赚个一二十,甚至是上百万两,这买路钱,可一两万两,怕是也就够塞牙缝。

但何沐阳和张嘉楠都已经有些被吓住了:“什么,三万两?”

林君安点点头:“是呀,所以,我打算在买海路之前,先做一笔大生意。”

“什么大生意?”何沐阳好奇的问道,林君安只笑了笑,没接话。何沐阳也不在意,转头去盘算自己的钱了,算完就有些愁眉苦脸:“我就只能拿出三百两,这可是差远了,若是再问我爹娘要一些,五百两顶天了。”

张嘉楠脸色更不好看了:“我就能拿出三十两,林大哥,怕是这生意,我是没办法…”

“谁说只有拿钱了才能掺和进来?”林君安朗笑道:“你们帮忙做事儿了,不就是参与进来了吗?我总不可能一个人就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帮了我的忙,就能分红。”

“可是,我们也没干多少事儿…”张嘉楠有些不安,何沐阳倒是机灵,掀开帘子拍了拍林君安的肩膀:“既然林大哥你这么说了,那以后林大哥你可不要和我们客气,有什么事情,尽管交代我和嘉楠去做,等你赚大钱了,回头分我们个辛苦钱,林大哥你吃肉,让我们跟着喝口汤就行。”

第63章

林秀贞对自己画的图纸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当林君安回来说,那船行的老师傅说那图纸能做的时候,林秀贞是半点儿意外都没有,只笑着点头:“那既然能做,木头的事情,他们能想办法吗?毕竟,他们船行是做这个的,哪里有好木头,他们心里也是有数儿的,若是只让咱们自己找,那得找到什么时候了。”

“自然是有的,不过我得亲自去看看,事情宜早不宜迟,好木头也不等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被人买走了,所以,我想着,明儿就出发。”林君安也笑,将手里把玩的木头小马递给了林君辉。

那小马做的特别的精致,不是普通的雕刻,马的四肢,脑袋,都是分别雕琢的,然后连接在一起,也不知道里面是怎么弄的,反正那四肢都是可以活动的。

林秀贞当然知道中国古代的工匠业十分发达,可这种不用螺丝也不用铆钉之类的东西,就能制造活动的四肢,还是让她很是好奇的,差点儿就要将这小木马给拆了,幸好林君安手快,给拽走了。

“你以后又不用做木工活儿,这个东西,看看就行,不用知道是怎么做的。”林君安笑着说道,伸手揉了揉林君辉的脑袋,这才抬头看正在沉思的老爷子:“爷爷,距离并不远,就在潭州府,我年底肯定能赶得回来的。”

这会儿距离大年三十还有五十天的时间,若是要赶到年底,这路途,可是够远的了,比从京城到怀县还远。可想而知,那地方有多偏僻了。

“爹?”林叔皓在一边喊了一声:“爹,你之前不说锻炼锻炼君安的吗?这也是个机会,你要是不放心,那我跟着去一趟不也行吗?我觉得这事情吧,还是可以的,咱们有图纸了,那就剩下大船了,航海的船可是不能有疏忽的,有好的木料,咱们可是要赶紧去看看的,要不然下次就耽误了。”

林君安也忙跟着点头:“是呀,爷爷,这次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去看看木料,葛家庄那边有人跟着去,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再者说,咱们只是去看看,买不买还没决定呢,就是买,那也是由葛家庄那边出面,葛家庄的信誉还算是好的了,这一带造船的,就他们家最有名了,您不用太担心的。”

老爷子摇摇头:“我并非是舍不得你去,而是担心你辨识不出好木头坏木头,你年纪还小,不知道这人心险恶,有些人看起来是憨厚老实的,但实际上,却是奸诈狡猾的。这木头,外表看是一模一样的,但内里到底是什么木头,你也是看不出来的。”

说着,老爷子拿起桌子上放着的木头小猫:“你看,这木头,是柳木还是榆木还是槐木?”

林君安眨眨眼,这个真看不出来,弱智这木头还长着一层皮,说不定他能看得出来,可一层皮都扒了,谁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木头?

“大哥,张嘉楠说不定知道啊。”林秀贞在一边提醒,张嘉楠的爹是村子里最有名的木匠,做的东西都特别的好用,十里八村的,谁家做木匠活儿,都是来找的张嘉楠的爹。

虽说,这些年张嘉楠一直是在念书,但从小耳濡目染的,也肯定比林君安强。

林君安眼睛立马就亮了,连忙看老爷子:“爷爷,我还和沐阳嘉楠他们一起去,您看如何?”

“那行,你们明天出发,是先去葛家庄吗?”老爷子沉默了半天,总算是点头了,林君安笑着点头:“嗯,葛家庄那边有人带路,他们村子毕竟是弄这个的,门路也比咱们的多,况且,这生意,他们比咱们还要用心呢。”

林秀贞画的图纸,他拿过去给那老师傅一看,那老师傅就激动了,说是若真按照这图纸造出来了大船,那海船的水准,可比现在所有海船都要高了。

哪怕是不给工钱,葛家庄都愿意接下这个单子。林君安顺势做成了自己的头一笔大生意——将图纸卖给了葛家庄。到头来,他不仅不需要给工钱,葛家庄那边还得付他三千两银子。

银子不多,和三万两相比差远了,可蚊子腿也是肉,有这三千两,就能再有六千两,九千两,三万两就是小意思了。

“老二家的,你给君安准备准备行李。”老爷子点点头,吩咐刘珍珠:“衣服,吃食,还有银子,都准备一些,我去何家和张家问问看。”毕竟人家的孩子比林君安小,林君安到了能出门游历的时候,何沐阳和张嘉楠才十二三,指不定家里就不想让孩子出远门。

刘珍珠忙应了一声,时间太紧,所以等老爷子一出门,她就赶紧去收拾东西了。林秀贞跟着去,找出个木箱子,将刘珍珠挑出来的衣服一一叠好放进去。

“有赶紧的内衣,路上不好换洗,这又是冬天,你也别换的太勤快了,三四天换一次,脏的就先放着,若是路上遇到客栈了,就让客栈的人给你好了烘干。”

刘珍珠出远门的次数也不多,但她细心,想着平日里的吃穿用度,不容易带的就替换掉,不多会儿功夫,一个木头箱子就装满了。

“多是些衣服之类的,这些好带,放马车上当凳子坐,也不占地方,晚上睡觉最好是住客栈,可别住外面,夏天住外面还好说,顶多是被蚊虫咬一番,可这冬天住外面,可就不是小病一场的事情了。”

刘珍珠一边和面一边说道,林君安坐在小板凳上给她烧火:“是,二婶,我都知道了。”

“钱多带一些,路上可别委屈了自己,都说穷家富路,咱们家也不少这几个钱,该花就花,吃的用的,万不用节省,住的时候,要选那上等的客栈,可别为了省几个钱,就去住那破破旧旧的客栈,那地方不干净不说,说不定就是个黑店。”

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刘珍珠心里也是万分不舍,说着说着就开始掉泪:“我一想你在外面吃苦受罪,我这心里就难受,你就是为了安慰我,你也得住好一点儿的地方,回来若是我发现你瘦了,看我下次还让不让你出门。”

“二婶你放心,我肯定不会亏待我自己的。”林君安忙起身安慰道,给刘珍珠递帕子又给刘珍珠捶背:“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白白胖胖的回来了,等我回来了,赚了大钱,给二婶你买最好的头面!”

林伯贤和王慧娟过世之后,就是林仲修和刘珍珠照顾一家子老小的,林君安是拿刘珍珠当亲娘的,赚钱的目的是什么?那当然是为了让家人过的更好啊。

林君安心里都已经盘算好了,等海上生意做的平顺了,就将分红给拆开,家里人人有份儿。不光是自家,还有刘珍珠的娘家,以及林君安的外家。

刘家正当权,他们这海上生意想做起来,背后就得有靠山。王家已经致仕,那就只能靠刘家了。

“好,那二婶可就等着你买的头面了。”刘珍珠又忍不住笑,当年小小的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她心里有些酸,又有些高兴,强忍着没掉眼泪,絮絮叨叨的继续交代事情:“出门在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和人一起,别落单,文牒户籍什么的,都要用牛皮纸包着,万不能碰了水…”

林君安只管点头,林秀贞也进进出出的帮忙,这次要蒸的包子可不是一笼两笼了,另外还得多准备些点心,万一路上吃包子吃腻了,还可以吃些点心换换口味。

林君清和林君明则是十分郁闷,两个人在一边磨林仲修:“大哥能去,我们也能去嘛,不就是在外面赶路两个月吗?我们年纪也不小了,正好跟着去看看。”

“就是,爹,你就答应了吧,你上回还说我和二哥已经长大了,可以处理庄子上的事情了呢。”林君清抱着林仲修的胳膊,林仲修去哪儿他就跟着去哪儿,后来索性吊在林仲修身上,拖的林仲修都快走不了路了。

“二叔,答应嘛答应嘛。”林君明绕着林仲修转圈:“我们还能帮大哥的忙呢,大哥饿了我们可以给他热包子,大哥渴了我们可以给他烧水,大哥困了我们可以给他铺床。”

“就是,爹,你就答应吧。”两个人磨的林仲修很是头疼:“不是我不答应你们,而是你们的爷爷肯定会不许的,你们真想去,就自己找爷爷去说。”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放开林仲修,蹲到院门口去等老爷子了。

林君辉半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捧着一个刚出锅的包子吃的喷香,见两个哥哥蹲着,就好心的拿自己的包子去喂哥哥们吃:“二哥吃,三哥吃,可好吃了,有肉肉。”

林君明意思意思的吃了一小口,大力点头:“真好吃,君辉对二哥太好了,二哥真喜欢君辉。”

林君辉立马乐的眼睛都弯起来了,白白胖胖的小脸儿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林君清也伸手捏了捏林君辉的胖脸颊:“君辉去给三哥也拿一个包子吃好不好?”

小胖孩儿听话的话,立马吧嗒吧嗒的跑去拿包子。回来也不走,一会儿蹲在林君明身边,一会儿再去蹲在林君清身边,笑眯眯的也不说话。

老爷子一回来,就看见门口蹲着三个人,忍不住呵呵的笑起来,伸手拉了小胖孩儿的手,捏了捏:“怎么这么冷?不在屋子呆着,蹲在这里做什么?”

林君辉转头看两个哥哥,林君明连忙说了自己的目的:“既然是出门游历,正好我和三弟年纪也不小了,跟着去看看,我们保证,绝对不会给大哥惹祸的,大哥只管差遣我们。”

老爷子干脆的摇头:“不行,只能去一个。等你们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再说这事情吧。”

老爷子可不像是林仲修那么好脾气,林君明和林君清一纠缠,老爷子立马就去书房拿了书:“既然你们想和君安一样,那君安是考中了秀才了,这些书本都读透了,我也不要求你们现在立马去给我考个秀才回来,就这几本书,我考考你们,若是都能过关,那我就答应你们。”

小哥俩儿一听,心里就有些打鼓了,不过一想到能出门两个月,就又昂首挺胸了:“爷爷你尽管问。”

“那好,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往下背。”老爷子笑眯眯的开始出题,背书这个事情比较简单,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将这一段给背完了。

接着是问这段话的意思,这个都是小意思,但老爷子怎么可能就这么点儿手段?再接下来,那就是关键时刻了。林秀贞将点心放到烤炉里之后,就来书房围观两个哥哥被刁难了。不,不是被刁难,是被再教育。

看着林君明额头上开始冒汗,林君清开始结结巴巴,林秀贞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林君辉还是弄不清楚状况,但是,最喜欢的姐姐在笑啊,那肯定是开心了嘛,姐姐高兴了,自己也高兴,于是,林君辉也咧着小嘴儿笑。

若不是林秀贞拉着他的手,估计林君辉就该鼓掌了。

妇人不葛带,有荐新,如朔奠…

一句比一句难,起初两个人还能歪掰一番,不管对不对,反正是能说两句,到后面,简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林君明哭丧着一张脸求饶:“爷爷,太难了,能不能换个简单点儿的?”

“简单点儿的?要不然,咱们默写弟子规?”老爷子挑眉,林君清赶紧赔笑:“爷爷,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不跟大哥出门了,您就饶了我们吧。”

老爷子摇摇头,笑着将书放回去:“你们倒是提醒我了,你们年纪也不小了,你们的大哥,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书已经读的很好了,我今儿一考你们,发现你们两个差的太远了,这可不行。”

林君明和林君清立马目瞪口呆,这话是什么意思?

“所以,为了不让你们太过于落后,我决定了,从明儿开始,带着你们认真学习,不能再放纵你们了。”老爷子严肃认真的说道,这并不是为了之前他们两个闹着要出门而做出的惩罚。

而是老爷子真觉得他们两个的功课有些落后了,这样下去,等他们两个十五岁的时候,这考秀才,可就不一定能中了。

以前没办学堂的时候,老爷子带着他们兄弟三个读书,那是全部都能照应到。后来开了学堂,基本上这兄弟三个的学习就是靠自觉了,但林君安年纪大些,懂事儿也早,自觉性高,就不用太担心。

可林君明和林君清的自觉性就比较低了,兄弟两个学一会儿玩一会儿的,时间长了,功课就有些耽误了。

“今儿就先让你们缓一天,明儿开始,早上比以往早一个时辰起床,我每天晚上会布置功课,你们一早就起来背书,不说让你们倒背如流了,你们只要背的特别顺溜,那就可以了。”

老爷子笑着交待道,兄弟两个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一肚子的苦水啊,苦的两个人的脸都皱成一团了。林仲修身为长辈,还很不厚道的取笑了这兄弟两个:“怎么样,发现你们和你们大哥的差距太大了吧?这样下去,别说是十五岁的时候出门游学历练了,怕是十八岁你们也出不了门。”

林君辉啃着新出炉的糕点点头:“十八岁也出不了门,就在家呆着,和君辉一起玩耍。”

林叔皓在一边哈哈大笑,十八岁了还在家和林君辉一起玩儿,那可真是…一辈子没出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秀贞听见外面有动静,赶忙就起来了。上回林君安出门的时候,就因为刘珍珠没舍得叫她,她也没来得及出去送林君安,昨晚上她睡觉的时候就老想着这事情,睡的也不安稳,早上一有动静就醒过来了。

“大哥是准备出发了?”但明显的,她起的还是有些晚,林君安已经收拾好了,正站在院子里和林仲修说话。林秀贞随便将头发给扎起来,裹着厚厚的棉衣出门,到厨房找了热水揉揉眼,转瞬就清醒过来了。

“嗯,你怎么起来了?天色还早的很,你回去睡觉吧。”林君安笑着说道,林秀贞要摇头:“睡不着了,东西都收拾好了?吃的用的,还有衣服,都放好了。”走到马车旁边,林秀贞掀开车帘往里面看,装衣服的箱子已经放进去了,上面摆着两个布包,不用打开看林秀贞也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她昨晚上亲手裹起来的,一个装着包子馒头,一个装着点心。

“君安,准备好了?”刚放下车帘,就听不远处传来声音,一抬头就看见两盏灯笼快速往这边来了,灯笼后面还有几个人,是张家的人和何家的人。

那两个年级都比林君安笑,家里自然也不放心,一大早就过来送:“这马车里放了东西还能坐得下人吧?”

“不要紧,到县城了再雇一辆马车。”何沐阳的爹笑着说道,过来给林仲修见礼:“林二弟,这都是准备好了吧?要出发了吧?咱们将人给送到村口去?”

“嗯,他们先去葛家庄,那边比较近,现在出发,晚上就能到了,葛家庄那边也有马车,那边的马车还结实耐用,到时候让他们再租一辆。”林仲修笑着说道,帮忙将包袱都给放在马车上,催促着他们上车:“时候不早了,可不要耽误了,赶紧的上去吧。”

葛家庄是第二次去了,所以也有些放心,将人送到村口,三家的长辈又各自交代几句:“到了驿站要写信回来,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能硬撑着,你们年纪小,也不能被葛家庄的人给骗了。”

几个小的不管听没听见,都只管点头。

马车咕噜噜的走远,几家的长辈才各自返回。

家里少了一个人,明显的和以往就有些不一样了。林秀贞有时候做着针线活儿,就会想也不知道林君安他们到了哪儿了,也不知道路上吃的穿的如何了。

正想着,就见裴云右也站在院子里发呆,就喊了一声:“表哥,你再想什么呢?”

“没什么,只是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裴云右转头,笑眯眯的说道:“之前听二表舅说,你们过年的时候要回京?”

“表哥你是担心到时候剩下你一个人在家吗?”林秀贞笑嘻嘻的摇头:“不用担心这个,我们是初六才启程去京城,到时候可以带上表哥。”

春闱是四月份的,裴云右虽然不用去那么早,但是早些到京城,也能和同窗们有些交流。再者,他在林家住了小半年,该学的,林仲修都已经教过了,剩下的就是融会贯通了,这些东西,有人商讨的时候,会学的更快。

“对了,表哥,马上要过年了,你要不要给家里写封信?”林秀贞犹豫一下才问道,裴云右在林家住了小半年,写信的次数屈指可数,往日里也没听他提起过家人,林秀贞也有些拿不准自己这话会不会戳人家肺管子。但是不问吧,好歹是亲戚,万一裴云右是自己不好意思提呢?

“嗯,已经写好了,你下次什么时候去镇上?”没想到,裴云右竟然点了点头,随后回书房拿了几封信:“这三封是发往京城的,这一封是发往我老家那边的,你什么时候去镇上,能不能帮我送到驿站去?”

“当然能,表哥你放心,我肯定办好这件事儿。”林秀贞忙保证,伸手接过几封信,很慎重的放到自己随身的挎包里面,算了算日子,大哥的信也快到了,不如明儿就去镇上一趟,看看有没有大哥的来信。

对了,还有杏花和高大娘,马上要过年了,也得去县城看看她们两个,再过几天,就该将她们也接回来了。前几天还收到了张婉儿的信,那么近,这家伙居然还写信,邀请自己去县里玩儿,要去赏梅,她那性子,居然还会赏梅?

唔,反正没什么大事儿做,就过去看看吧,看张婉儿到底是打什么鬼主意呢。

第64章

事实证明,张婉儿不是在打什么鬼主意,而是她自己去参加上赏梅会有些太孤单了,所以想找两个情投意合的小伙伴儿一起过去玩耍。

反正都已经到了县城里,林秀贞是想着说不定能宣传宣传自己的淑女坊,就带着杏花跟着张婉儿一起去了。赏梅会是在柳姑娘家里举行的,就是张婉儿上次说过的,出口成章的才女柳姑娘。

柳姑娘长的很漂亮,和林秀贞这种没长开的可爱型的漂亮不同,柳姑娘是娇娇弱弱的美。看丫鬟带着张婉儿她们进来,微微露出一个笑容:“张姐姐过来了?这两位就是你说过的好姐妹?我瞧着倒是有些眼熟。”

“哦,我们是田家庄的,你应该是没见过的。”杏花自觉自己是大姐姐,到了这种地方应该是照顾着妹妹一些的,当即就笑着替林秀贞回答了:“早就听过柳姑娘的大名,说是柳姑娘才高八斗,作诗尤其有灵气,很想早些见一面,只是却没机会,这次听张姐姐说要过来,我们就缠着张姐姐带我们过来了,还望柳姑娘别介意。”

“不,有你们这么可爱的妹妹过来玩耍,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快快请坐。”柳姑娘笑盈盈的说道,将点心碟子推到林秀贞手边:“你就是林姑娘吧?我说是瞧着有些眼熟,今年的案首林公子,和你长的倒是有几分相似。”

一个县城看着是很大,但一个圈子并没有多大。林家看着是低调,一家子都住在田家庄,平日里就是种种田卖卖书什么的,很少往县城来。

可林仲修或者林叔皓,时不时的就来拜访一下县太爷,关键是县太爷对林家好有些友好过度,这就不能不让人猜测了。林家也不是隐瞒身份下来的,京城的事情闹的那么大,有心人去打听,定是能打听出来的。

原本还有人观望,这被贬下来的官员,坐过牢的,贸然去接触说不定就会被牵连了。所以一开始林家在怀县定居,有点儿身份的人家,就都做出了选择——当鸵鸟,将脑袋埋起来就当是不知道林家。

可谁也没想到,林家就算是被贬了,也并非是一点儿底蕴就没剩下的。皇上最后不是不得不为林家平反了吗?甚至,还将林家的家产也归还了,就算是林家现在不是当官的了,那情况可和以往不一样了。

刚开始,林家是被贬官的,是没官儿可做。现在,是林家不愿意去当官。;林家人的功名还都在身上,若是林家想要当官,只要找人在京城活动一番,那就能起复。当过官儿的人,再起复之后,就比新科进士更好上手。

可人家林家是不愿意,而不是不能。情况一反转,就有些人有些心动了。可又遇上时机不对了,林家在守孝!大家都不是傻子,在守孝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林家正处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有事儿没事儿都别来打扰。你这会儿上门拜访,还是拉关系,那能讨好吗?那就等吧,谁知道,林家就走了背运了,这边还没出孝,那边就又死人了。

人都是比较迷信的,就算是京城李家那边没将林君辉是灾星的话传出来,可谁都会想,林家这几年一而再的摊上事情,再接二连三的死人,是不是惹上了什么?

于是,再一迟疑,就越发的不敢去林家套交情了。

这还是看县太爷一家没什么事情,林家看样子也像是打算在县城里走动了,这柳家才率先出手准备打探一番。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其实是很号看出来的。林秀贞心里也能才出来个一二,就算是她自己没经历过,但看小说也看过,那辞官归隐回家乡的大官儿,在家乡得到的待遇,可比他们林家的好多了。

再者,现在情况也不一样了,她大哥可是案首呢。全怀庆府参加科举的人有多少?数千计,她大哥脱颖而出,前途不可估量啊。家里有千金小姐的,就该上门打听了。

前段时间,家里不就忽然来了好几个媒婆吗?虽然娘亲没给自己说,但那明摆了是想打听大哥的情况的嘛。

“你见过我大哥?”只是,柳姑娘说话这么直白,还是吓了林秀贞一跳:“我大哥在县城考试的时候,是除了府衙,就只在我们租的院子里的…”

柳姑娘的笑容滞了滞:“我家里也有个大哥,正好也是参加的今年的秋闱,在县衙门口看名次的时候,我也跟着去了,听他们说第一名是个叫林君安的人,心下好奇,就看了两眼,正好看见。”

“原来如此。”林秀贞笑眯眯的点头:“嗯,我是林君安的妹妹,柳姑娘叫我秀贞就好了。”

“好,那我就叫你秀贞了,你也别叫我柳姑娘了,听着见外的很,我听你叫婉儿姐姐,正好我年纪比你大,你也叫我一声姐姐吧。”

“好,柳姐姐,这是我杏花姐姐,我们是邻居,一向是情同姐妹的。”林秀贞又介绍道,柳姑娘笑眯眯的点头叫了人,又问她们平日里喜欢喝什么茶吃什么点心。

林秀贞捏着点心吃,就由杏花替她回答:“也不爱喝茶,虽说喝着是挺香的,但林二婶不许我们多喝,说女孩子家的,喝茶太多不好,我们平日里就喝一些花茶或者糖水什么的,秀贞喜欢做点心,我倒是最喜欢吃秀贞做的点心了,不过,张伯母做的也很好吃,上次我们去婉儿姐姐家里,张伯母亲手做的点心,很是美味。”

柳姑娘脸上还是带着笑容,时不时的配合杏花的话表露一下情绪:“张伯母做的点心确实是好吃,我上次有幸吃了几口,回家之后就惦念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厚着脸皮问婉儿要了方子,既然秀贞喜欢做点心,不如我借花献佛,就将这方子给了秀贞?”

林秀贞笑眯眯的点头:“好啊,那我下次做了点心,就带过来给你们吃。对了,下次你们可以去淑女坊找我,我偶尔会去淑女坊玩一会儿的。”

张婉儿微微挑眉,冲林秀贞眨眨眼,接口说道:“那好,下次你要去淑女坊,可要记得先给我写个帖子,你上次送我的加菲猫实在是好看,若是有同样的,我还想多买几个呢。”

柳姑娘立马就有些好奇了:“淑女坊?加菲猫?那是什么?好啊,婉儿,亏得我有好东西都还惦记着你,你有好玩儿的竟然都不告诉我!”

“你这不是不爱出门吗?”张婉儿笑着摊手,见柳姑娘瞪她,忙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别生气,我告诉你就不就行了吗?淑女坊是林妹妹打算年后开的一个铺子,专门卖各种玩偶的,十分可爱,林妹妹之前送了我一个,叫加菲猫,特别的好玩儿,你若是想看看,下次可以去我家。对了,这个加菲猫还有故事书,你不是最喜欢看书的吗?可以让人去林家书铺买呀。”

“故事书?”柳姑娘有些好奇,正要问,就见丫鬟进来,说是又有客人过来了,柳姑娘柳姑娘虽然也不用亲自去迎,但站起身说两句话还是要做的,但是她也没忘记故事书的事情,回头就又问了张婉儿。

张婉儿是将林秀贞当成了自己人,趁此机会,更是大大的夸赞了一番那故事书里有趣的情节。还讲了几段,引得刚进来的几位姑娘也很是心动。

一场上赏梅宴下来,收获最大的竟然成了林秀贞,来了十几位姑娘,不管是看张婉儿的面子还是看柳姑娘的面子,或者是看被人都买了自己没买的面子,反正,全部的人,一人一个,都订了一个玩偶。

淑女坊这是走出了第一步,就等明年开门,继续走出第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