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看到城门,就有家仆在路旁迎接,车队进城时,如熙把头探出窗外,看到高大的城门上两个端正的字体“余元”。

裕州府余元县,温家的新生活开始之地。

温家好歹也是一地大户,这次举家搬迁,不管怎么说,在余元县也算是一大新闻,这一路上都有百姓在路旁围观,也有人指指点点,言语间颇为羡慕。

像是故意显摆似的,车队在余元县的主大街上走了一遍,然后再左转右转的拐入一条僻静的小道,远远的就看到一栋建筑物前有不少人在等候,看到车队近了,鞭炮声就响了起来。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小跑着来到第一辆马车前,掀开帘子,扶着温老爷从车里出来,然后再转身扶温夫人,最后是小姐和少爷。

如熙坐的马车则是由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掀开的帘子,一一扶着下来的。

如熙不认识他,也不认识那个老人,不过当听到温老爷和夫人叫那个老人“潜叔”时,她想了起来,这个老人就是那天在饭桌上提到的要退休的温潜,而这个四十来岁的、面部轮廓与那老人相似的男人应该就是他的儿子温同了。

更多的仆役从房子里出来,将后面的行李从车上一一卸下,搬进屋去。

“老爷,夫人,咱们进屋吧。”温潜站在温老爷身侧,平伸右臂。

“爹,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吗?”大小姐如芸倚在温老爷的身旁看着面前的大宅,她弟弟如毅与母亲站在一起。

“是呀,这就是我们以后的新家了,来,跟爹进屋去。”

温老爷带着如芸,温夫人牵着如毅,二姨娘走在夫人右后侧,后面依次跟着其他三房。

一脚跨进大门,如熙就觉得她的眼睛不够看了,这里的装饰装修都不是乡下的老宅可以比的。

乡下的宅子虽然大,但毕竟年岁久了,看上去不是那么的光鲜,这新宅子到处都透着一股子“新”气,与那老宅子一比,还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娘,这新宅子真好。”如熙仰头对三娘说。

“嗯,比老宅子漂亮多了。”三娘也东张西望的四处打量,记下来时的路线,以免回头在这宅子里迷路。

“潜叔,剩下的就麻烦你了。”

“老爷客气了。”

在如熙还在努力回忆自己从大门走到这个大院所走的路线时,就听到了这样的对话,赶紧打起精神,看有什么事。

温老爷交待了一句话后,就带着自己的夫人从这个院子的一道月门离开,进了更深一重的院子,如芸和如毅以及他们的丫头仆僮则另有人引往别的院子。

“各位姨奶奶,请随她们走,各位的行李已经送往你们的屋子。”温潜送走温老爷,转身招手叫来三位年轻丫环,让她们带着这四房妾室去她们各自的院子。

“谢谢潜叔。”温潜是温家的老人,就连温老爷见他说话都是客客气气,更别提这些妾室了。

这新宅子对刚搬来的温家妻妾们来说还很陌生,但对五姨娘水烟来说却是熟得不能再熟,自从温老爷在中秋后买了这宅子,她就是一直住在这里的,现在她也俨然是以这里的主人自居,得意的看着那些对陌生环境还有些手足无措的姐姐们。

如熙问了带路的丫环才知道,整栋宅子是坐北朝南的布局,北边到东北边的院子是客房和祠堂,有小路和老爷以及夫人住的东怡苑相连,大小姐和小少爷则是住在东怡苑隔壁的两个偏院里,妾室住的院子在则在西边,叫西花苑。

东西的这两个院子中间有无数的回廊和月门相连,不熟悉环境的人,一定会在这里面转晕头。

如果那个老爷要找人陪的话,光是从东院走到西院就够他走的了。

如熙很恶趣味的想道。

“请姨奶奶早些休息,明天一早要随老爷一起将祖宗牌位请进祠堂。”除了五姨娘水烟是自行回了自己的院子,其他三位姨娘各由一个丫环领着送到各自的院子门口,然后都会听到这样一句交待。

如熙将三娘送进屋,将她安置在床上让她在晚饭前小睡一会儿恢复点体力,她则将三娘的随身行李一一放到柜子里,都收拾好之后她才离开。

出了三娘的屋子,如熙转身进了左边自己的卧室,将背在身上的包袱解下来随手扔在床上,然后一边活动着僵硬的脖子和肩膀,一边走出了卧室。

如熙住的这个院子布局非常的简单,几个房间、一个小小的前院而已,院子一角有棵大树,夏天的时候可以把长椅放在树下,一边享受着凉风一边睡着午觉。

构成院子的也不是石质围墙而就是一排竹篱笆,就连那院门也是用竹子扎成的。

如熙走出这个小院,站在外面的大院子向四周一张望,这才发现,这个西花苑其实是由七、八个小院子构成的,每个院子之间都用树木、灌木之类的隔开一定距离,现在是冬天还看不出来,等到了春天,肯定是一片繁花似锦。

“如熙,你动作好快啊。”就在如熙还在四处张望的时候,西边的一个小院子的竹门打来,一个女孩笑吟吟的走了出来。

“笙姐姐,你动作也不慢哦。”

“我哪有你能干啊,都是我娘在做,我偷懒而已。”如笙吐吐舌头,露出少女顽皮的表情,“你既要照顾三姨娘还要照顾你自己,我却什么事都要依赖我娘,说实话,我都挺羡慕你的。”

“笙姐姐,我有什么好羡慕的,要不是我娘这病,我也想像你这样什么事都不做,只过着我温家三小姐的舒适生活。”如熙耸耸肩,双手一摊,做了一个“莫奈何”的动作。

“这倒是事实,三姨娘也怪可怜的,一个女人竟然得了这个病,我以后绝对要当心。”

“哟哟哟,你还没找婆家呢,就说这话了,难道是…?”如熙露出猫儿般的笑容,嬉笑着走近如笙,双手抱着她的腰,与她鼻子顶鼻子,“哦~~~,也难怪嘛,春天就快到了,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哎呀,如熙取笑我,我哪有。”如笙本来就是个性格懦弱的人,哪经得起如熙这小小的调笑,立刻脸、耳朵、脖子就红了。

“这也没什么啊,你就承认了吧,我可以理解的。”如熙坏笑着,可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如笙,抱着她的腰的两只手悄悄的伸进她的衣服里头,挠起痒痒来。

“呀!”如笙跳起来,她的腰是她的死穴,平时轻轻一碰都痒,更何况现在如熙是故意挠她,如笙马上就受不了了。

“嘻嘻,认了吧,认了吧,我不会说出去的。”如熙越挠越起劲,如笙却痒得连站都站不稳,只能蜷缩着蹲在地上,眼泪都笑出来了。

“哈…饶了我吧,饶了…我吧,求你了。”

“说呀说呀,是不是有这心思了?要不回头跟爹爹说,让他也给你找一个?”

“没有没有啊,哈…痒…”如笙想抓住在她衣服里捣蛋的两只手,可那两只手比泥鳅还灵活,怎么都抓不住,反倒更让自己痒得难受。

第一卷 重生(磨刀不识砍柴功) 第6章 逛街

“吵什么吵啊,还让不让人休息了,赶了一天的路,你们不累,我可累了。”

正当如熙和如笙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气冲冲的声音,两人扭头看去,五姨娘水烟正站在她的院墙那里双手叉腰的瞪着她们俩呢。

“五姨娘,吵着你休息了吗,对不起,我们这就回屋。”如笙站起身立马道歉,然后拉着如熙的手就往她住的院子跑。

“五妹,说什么呢,两位小姐只是玩个游戏而已,你的院子离她们远着呢,你又在屋里,怎么可能听得到她们俩打闹的声音?难道你是睡在院子里的?”

二姨娘不紧不慢的从她的院子里走出来,她的院子在西花苑的南边,隔壁就是三娘的院子,四姨娘和五姨娘的院子依次顺序。

“二姐,我说的是事实啊,她们就是吵到我休息了。”

“就算她们真的吵到你,你也得好好的跟她们说话,不能对她们无礼,别忘了她们可是姓温的。”最后那个“温”字,二姨娘咬字特别清楚,发音特别重,然后五姨娘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二姐,您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我没孩子?”

“五妹想太多了,我没那个意思,你好好休息吧,我先去忙了。”二姨娘摸了摸梳得整齐有型的头发,甩着手里的丝帕,消失在了院外的小径上。

如熙张大了嘴巴,“二姨娘好强悍啊,这下五姨娘可吃了个大鳖了。”

“如熙…”旁边的如笙掐了一下如熙的手背,同时还略带不安的向五姨娘水烟的院子方向张望,在看到她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她房门外才松了口气。

“如笙,疼啊。”如笙刚才下手可一点也没留情,如熙细嫩的手背上出现了一个月牙形的掐痕,如熙眼泪汪汪的哀悼她的手。

“活该,怎么能那么说呢,她好歹是五姨娘,我们的长辈。”

“但二姨娘也没说错啊,虽然是庶出,但我们是姓温的,能教训我们的只有爹、大娘和我们的亲娘,可轮不到她。”

“但不管怎么说她是长辈,大人们之间的事我们管不着,但我们做小辈的该给她应有的尊重。”

“那也得她尊重别人才行啊,你不是没见到她第一天来的时候是怎样的,如果下午的那身打扮还可以原谅的话,那晚上更华丽的衣服就只能说她是故意挑衅了,她都没把大娘放在眼里,还能指望别人尊重她吗。”如熙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虽然水烟是长辈,但29岁灵魂的如熙,反倒觉得自己更像是水烟的长辈。

“如熙,你变了,以前你不是这样的。”

如熙心里咯噔一下,果然还是不行,无论她怎么学,29岁的灵魂始终无法让她表现得像个孩子,即使有着这个身体原来的记忆也不行。

“呵呵,我变了吗?”如熙扯出一个干笑,看着如笙,“变了就对了,我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如果我还是原来的我,那我就白经这一遭生死劫了。”

“如熙,你还是恨着芸姐的吧,恨她将你推下池塘,那么冷的水…”如笙的眼睛起了一层薄雾。

“不,我不恨她,我倒要谢谢她,没她也没有重生的我。”这话一语双关,却听得如笙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如熙,你不会想要报复她吧?”

“…”

“噗哧…”

如熙看着如笙的脸好一会儿,然后一下笑出声,“你想哪去了,她是大小姐哎,我嫌命长啊,去报复她?有研究那东西的工夫,我还不如花在我娘身上。”

“这倒是,三姨娘更需要人照顾。”如笙总算放下心来,知道为了三姨娘,如熙不会做傻事。

“行了,今天咱们搬新居耶,不要在这说这种晦气话,进屋去吧。”

“好。”如笙搓搓冷得发麻的手,这才发觉原来她们俩个一直站在室外说了这么半天的话。

老管家温潜第二天就要回乡下老宅,他的儿子温同将接替他成为温家新宅的管家,所以当天晚上的这一顿,既是为了温家的乔迁之喜,也是给温潜的饯行。

温潜在温家工作了五十年,现如今也六十多了,在温家倍受尊敬,晚饭大家上桌的时候,温老爷特意让温潜坐在他的身边,亲自为他斟酒、夹菜。

温潜也是激动不已,端着酒杯回敬温老爷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温老爷拍着温潜的肩膀,笑着说些体己的话,让他回了老宅后不要太操劳,要注意休息之类的。

如熙依旧埋头吃饭,如果看到坐在大娘身边的大小姐如芸对她的吃相向她丢来白眼的时候,她不但不会不好意思,反而还要夹一大块肉送进嘴里大嚼特嚼,并同时回敬一个白眼。

如芸每次都被如熙的白眼气得腮帮子鼓鼓的,可过了一会儿又来冲如熙丢个白眼,真不明白她在想什么。

晚饭过半,如熙觉得这样太累,不乐意再和如芸眉来眼去,于是没再理她,如芸却觉得自己好像赢得了这场胜利,脸上笑开了花。

如熙摇头,放下筷子,拿手帕擦擦嘴,双手放在腿上,端坐着等待退席。

第二天,吉时,温家上下跟在捧着祖先牌位的温老爷后面走进温宅后院的祠堂,下人们在门外跪着,屋里头,大夫人领着下面的四个妾室还有四个孩子跪在地上,温老爷则亲手将牌位一一放好,然后退后三步,也跪下。

潜叔将香烛点上,然后点上一把香,分给老爷、夫人、少爷、小姐和四位姨奶奶。

如熙学着别人的样子,双手持香叩了三拜,然后站起身,依次将香插进牌位前的香炉里,然后回到原位,大家一起再磕了三个响头,仪式才算完。

完成了祖先牌位的迁置,搬家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到此结束,大家各归各位,开始准备着后天的上元节,温家的新任管家温同在门外送自己的老父亲上车,目送他消失在街拐角。

“绿柳,拿上点银子,咱们出去逛逛,你还没见过老爷的铺子呢。”大夫人回房换了身衣服,出来找二姨娘,至于温老爷,当然是先一步就出门去了。

“要带别人吗,小姐和少爷也都没见过呢。”

“都带上吧,人多热闹,别等着上元节才出去,那时街上人太多,不好。我在厅里等你们。”

“哎,那我这就去找他们。”二姨娘跟阵风似的刮了出去,大夫人迈着小碎步慢悠悠的走进正厅。

一杯茶还冒着热气,就听到如芸的声音混杂着奔跑的脚步声从后堂传出来,跟在后面的就是二姨娘的声音,“慢点,大小姐,别摔着。”

“娘!”

最先跑出来的果然是大小姐如芸,她一头扑进大夫人的怀里。

“您要带芸儿和毅儿出去玩吗?”

“大家都去,你们第一次进城,带你们看看周围环境。”大夫人扶起如芸的脸,温柔的抚平她跑乱的头发。

“干嘛带她们去嘛,那多没意思。”从自己母亲的口中证实那两个庶出的妹妹也要去,如芸当场就不乐意了。

“别乱说,她们是你的妹妹。”

“娘。”

“大娘。”

如毅被二姨娘抱着进来,如笙和如熙手牵手的跟在后面。

“人都齐了,我们走吧。”大夫人一手牵着如芸一手牵着如毅走在前面,二姨娘跟在后面,如笙和如熙走在二姨娘的两边。

这个世界的传统与地球上一样,新年要过了上元节才算结束,但是沿街店铺在过了初三后就都陆陆续续开了门,作为商人,谁不想趁着年节大赚一笔呢。

说是要带着大家去看温家的店铺,可是温夫人却一点也不着急,出了门就那么步行着往街市上走。

温宅的规模在这个县上也算是一个大户,一同在这条道上的其他宅子也都是如此,住的不是祖上有余荫的读书人就是大商人,所以这一路走来看到从各个宅子的正门出来的都是马车。

一边走,大夫人一边指着那些宅子大门上方的匾额告诉身边的两个孩子这些房子里都住的是什么人,他们都是什么职业,哪些与温老爷关系好,哪些与温老爷关系差,哪些是生意伙伴,哪些又是竞争对手,甚至连哪家是否娶妻生子或者孩子年纪多大、是男是女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走在后面的如熙听得咂舌,这位大夫人也真的是和她们一样第一次进城吗?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好像就跟这些人家打过多年交道似的。

转头看看如笙,她也正一脸吃惊表情的望着她。

“二娘,大娘可真厉害,她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啊?”如笙拉拉二姨娘的袖子小声的说道。

“呵呵。”二姨娘用手绢掩着嘴笑,然后不无得意的对身边的两个孩子说,“那当然,夫人可是咱家的当家主母,这些都是小意思,要不然你们以为大夫人是如何在没有老爷的帮助下管理那么大一个家还有下面的农田和佃户的?”

“真的呀,好佩服大娘哦。”如笙以袖子掩着自己的口,单纯的小姑娘,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大娘原来这么能干。

如熙倒是没有太多的惊讶,自从温老爷回家过年而侍妾们都没有引起什么争风吃醋的风波就可以知道大娘的手腕和手段了,搁在现代那绝对是一个女强人型的职业女性。

跟在大夫人身后转出街角,来到大街上,混在人流中向着这个县最热闹的地方走去,那里有条街叫铜鼓街,集中了余元县买卖最好的店铺。

据说这条街的风水好,凡是在这条街上开买卖的没有不生意兴隆的,因此这条街上的铺位租金最贵,而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店铺那付出的代价更高。

越往铜鼓街走,这人流就越密集,上元节嘛,新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日,谁都想热热闹闹的过了,然后迎接新一年的春天。

如熙紧紧的拉着二姨娘的手,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被人流给冲散了,她倒是不怕找不到回家的路,但她怕碰到人贩子,这是她听家里的婆子说的,人贩子抓小女孩要么卖给人家做丫头要么就是卖到妓院。

她的新生命才刚刚开始,可不想以这种方式过一辈子。

在看到前面道路两边各有一个用木架子高高竖起来的石鼓的时候,二姨娘告诉身边的两位小姐,铜鼓街到了。

街两边的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都是一墙之隔,每家店进进出出的都是人,走了一半也没发现这条街上有小巷过道,这些生意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扩大店铺门脸儿的可能。

如熙真的跟个乡下人头次进城似的,在人流中穿行的同时还贪婪的看着街边的店铺,记下它们的名字和经营范围。

突然,她的目光停滞在一家店铺的招牌上再也挪不开了,那家店叫做及第书斋。

“咱家的店铺就在前面,跟紧点,这人多,别走散了。”看到前面自家店铺的招牌,大夫人转过身招呼跟在后面的三人,正好看到如熙盯着书斋目不转睛的眼神。

大夫人轻轻的翘起嘴角,没再说话。

“二娘,快点啊,我都累死了,好想去喝口茶休息一下哦。”如芸跺脚撒娇,她的弟弟如毅倒是乖,牵着他娘的手一声不吭。

“我的大小姐,这才多少路啊,你就累了呀。”二姨娘笑,牵着如笙和如熙快走了几步,如熙的脑袋还朝着书斋的方向没有转过来,歪着身子跌跌撞撞的随二姨娘走到大娘面前。

“温如熙,你干什么呢,有你这么走路的嘛。”如芸的小姐脾气又上来了,她就是看如熙不爽,时不时的要找茬挑刺。

“对不起。”如熙知道自己不该开小差,乖乖认错。

“好了,我们走吧,马上就到了。”大娘转回头,继续在前面带路,在经过了三家店铺之后,站在了一家门脸宽敞的布店前面。

如熙仰头一看招牌,写着锦绣庄。

第一卷 重生(磨刀不识砍柴功) 第7章 上学

“夫人,您来了。”

站在门口送客的伙计看到大夫人这六个陌生的面孔还以为是新客人上门,忙不迭的迎进屋里,正要开始介绍推销,后头掌柜的看到,立刻奔过来招呼,然后打发伙计去后堂找老爷,另有伙计送上茶水点心招待。

“博叔,我只是带孩子们出来逛逛,认认路,您忙您的去吧,不用招呼我们。”大夫人放下茶杯,对一直站在她身边的掌柜说道。

“哎哎,夫人您请自便,老爷一会儿就出来。”见到前面有客人买了布正在结账,掌柜的也知道不能老在这里耽误时间,立刻就回了他的岗位。

“夫人,你怎么来了?”正在后堂账房查看账簿的温老爷得到前面伙计的通报赶紧就出来了。

“出来逛逛,也让孩子们熟悉一下环境,走得累了,进来歇会儿,没妨碍吧?”

“哪能呢,我也就在后面看看账簿,准备一下新货,去年棉花丰收,织出来的头批料子已经有外地的老主顾定了,等过了上元节就要装船运走。”

“爹呀,我们身上的衣服也是用自家生产的料子做的吗?”如芸软软的挨着温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