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上等轻功的支持,所以这男人才能在最短的时间缩短与马车的距离,然后保持着与那马车差不多的速度,一前一后始终维持着一个安全距离,既不会让前面的人发现,后面跟踪的人也不会丢失目标。

眼看着即将到达下一个小镇,那男子放慢速度,以正常的速度步行进镇,这一走就直到天擦黑,而他追踪的目标则已然开始了今天的最后一餐了。这个镇子比较大,不止一间客栈,很难判断对方到底在哪间客栈投宿,于是这男子径直找了一间最靠近出镇方向的客栈,只要对方出镇,他就不会丢失目标。

再连着跟了两天之后,他不再跟得那个紧了,因为他知道脚下这正在走的这条路只是通往一个地方——柳渠县。

7-8-1

他不能确定前面那三人是要经过柳渠还是柳渠办事,这柳渠县对大部分人来说只是沧州的一个普通的县,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柳渠县又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沧州柳渠县是先帝重臣从一品右督御史欧阳海的家乡和死葬地.

如果他追的目标是普通人,他可以认为对方只是路过柳渠县,但很可惜,对方是王爷,是大齐的十三王爷,是那个花名在外的逸王,是当今皇上的胞弟,所以他不能单纯的以为王爷只是途径柳渠县.

但不管他是不是还要再跟下去,他离柳渠县也越来越近了,脚步再慢,也终于踏进了柳渠县的城门,然后意外的发现了正在街上闲逛的目标三人组.

当看到跟在王爷身边的那个丫头时,那名男子的脚不由自主的迈了出去,混在人群中小心的跟着,直到前面三人返回投宿的客栈.

男子镇定的走向柜台,向掌柜的要了一个房间,跟在店小二后面快步地绕过还在前面慢悠悠走着的目标三人组,先一步上楼.

王爷的手已经搭在了楼梯的扶手上,见后面有人要过就侧身让了一下,等到对方身影快要消失在二楼才抬腿,正要走时却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突然愣了一下,然后才又当没事人一样继续走,直至回房.

"如熙."

"少爷有何吩咐."

"你下去跟店小二点下晚餐的酒菜,要招牌上的那些菜,顺便再带壶热茶上来.要现泡的."

"是,少爷."

如熙开门出去,郎孜在她身后关上门.直到听到如熙的脚步声消失在了楼梯口才转回身回到王爷身边.

"少爷?"郎孜跟在王爷身边都多少年了,他们俩之间的默契绝对胜过如熙.所以刚才王爷那一点点微小地反应就让郎孜给捕捉到了.

"刚才越过我们上楼的那个人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长得很普通,在人群中并不引人注意."

"在我们刚进沧州的那个小镇上时,我见过他,他曾坐在离我不远的桌上吃面."

"他没有马?"

"他没有马."如果有马.在街上他们就会发现他.不会直到了客栈才看到此人.

"属下没有发现有人跟踪."

"我也没有."

郎孜的眼睛眯了起来,一道寒芒一闪而过.没有坐骑,却能与他们前后脚地抵达柳渠,这是何等的武功?!

"要不要属下......"

"不用.也许对方只是与我们同路,不要太紧张.柳渠没有人认识我们,小心一点就是了."

"是,少爷."

当天夜里,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该逛街的逛街,该赏月的赏月,该睡觉的睡觉,该喝酒的喝酒,一夜太平无事.

到了第二天早上,如熙就被王爷给带到了一个偏僻的小街,那的店铺门脸都不大,卖的东西也不深受大众的欢迎,那里都是棺材和冥品铺.

王爷扔下一锭分量十足的银子,约好明天接货的地方,三人就往外面走,在街市上随意的转悠以打发这一天的时光.

又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外面一片寂静,没人知道又有谁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早上,王爷三人出柳渠县,在城外接货,一大堆的香烛,祭品和冥纸等等祭扫的用品,三人一人提了一个超大的包袱,缓缓的向北边走去.

这种陌生地方对如熙来说极易迷路,而王爷和郎孜却像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一样,对自己要去的目的地非常的明确.

走过一片开阔地又穿过一片小树林,如熙看到的是一大片的墓地,可这坟地乍一眼看上去却像是乱葬岗,东一个坟头西一个坟头,有的有完整的墓碑,而有的就只有一块破木板,更多的则没有墓碑,就是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土包.

如熙实在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柳渠县的公墓还是真的就是个乱葬岗,而能让一个王爷千里迢迢的跑来祭扫的又是什么?

王爷走在最前面,如熙在中间,郎孜最后,三人就这么直接从这片坟地穿了出去,这是大白天,可越往坟地中间走如熙就越是一身冰凉,头顶上的太阳像没有温度似的,虽然已经近中秋,但也不至于突然降温到这个地步.

走在前面的王爷此时有了动作,他一边走一边从他提的包袱里抓出大把的冥纸扔向空中,随着冥纸纷纷扬扬的飘落,周围的温度似乎又有所回升,不再冷得让人直打哆嗦了.

如熙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姑且不论这是不是心理作用,但至少让她看出原来这王爷也有做神棍的潜质.

提着一颗心,战战兢兢的穿出了这片坟地,重新感受到了太阳的如火温暖,让如熙有种重返人间的感慨.

王爷继续向前走,隔着一条灌木丛,如熙看到前面有一个青瓦白墙的院子,如她所想,王爷的最终目的地正是那个院子.

院子无人值守,而且很小,只有一个大门,但修得很好,而且看周围环境应该有人定期打理.

进去之后,里面也是墓地,但只有两个,一个大点,一个小点,小点的在大点的右后侧一丈的位置,院子里沿着围墙种着松柏等常青树木.

还没走到墓前,三人就闻到一股烟味,急走几步去看个究竟,才发现在那两个墓碑前都已经放下了祭品和香烛,墓前还各有一堆随风飞散的纸灰.

"有人来过了."王爷立刻警惕地转身看着院外,郎孜也同时跳到了院墙上查探周围环境.

"周围没有人."郎孜很快就绕着院墙转了一圈,跳下来禀报.

"无妨,会来祭拜的不会是坏人."

"少爷,欧阳海是什么人?为什么您要来祭扫他?"就这么短短的时间,已经足够如熙熙攘攘把碑文给看完了,没什么特殊的内容,无非就是说些右督御史国之栋英年早逝之类的话,而墓碑正面的刻着忌日正是今日.

"从一品的右督御史虽然不是什么小官,但也不至于让少爷千里迢迢地亲自跑来祭扫."如熙仰着头看着王爷,她想听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个能让王爷,七长公主甚至当朝天子都念念不忘的理由.

可王爷并没有解释,反倒直接给了如熙一个眼神,叫她去帮郎孜的忙,把祭品和香烛摆上.

三人一人三柱香恭恭敬敬的敬上,接着如熙到一边烧纸,王爷则从怀里拿出来一个巴掌大的小皮囊,拔掉塞子,把里面装着液体徐徐倒在墓前的泥土里.

7-8-2

一闻到那液体的香味,如熙就知道这必是从宫里拿出来的陈年佳酿,于是对这欧阳海越发的好奇,当今皇上与欧阳海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拿宫里的佳酿来祭人?

他们三人提来的三个超大包袱,有两个装的都是冥纸,光是把这些冥纸通通烧掉就得不少时间,站在火堆旁边的如熙汗如雨下.

冥纸烧了大半,眼看再过一会儿就可以收工走了,郎孜又递过来一包纸,示意如熙拿去那个小点的墓前烧.

如熙只得又提了一捆纸钱拿着引火的物什再去烧一次,把火点着,把纸匀开,一点一点的往火里投,耐心的等待着所有的纸钱都化为黑灰才直起腰来,顺便溜一眼墓碑上的名字,别搞得她在这里烧了半天,连烧给谁都不知道那就太扯了.

"欧阳公爱女宛秋之墓."

黑色的石质墓碑正中间刻着这九个红色的字体,左下角是生辰和忌日,死亡日期也是今日.

"欧阳宛秋!!"

如熙心里猛然一惊,如旱天响雷,轰隆一声,仿佛这个世界有什么地方坍塌了一角,又仿佛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欧阳宛秋......

在她入宫当年冬天就去世的温家第三房妾室,她那娘亲的闺名也是欧阳宛秋......

同名同姓?

嗯,应该是同名同姓.

天下之大,没有血缘的人长得相似得不稀奇.同名同姓更不奇怪.

如熙抚着胸口自我安慰,却不知她这一系列的反应都已落入王爷和郎孜的眼中,那两人见她如此反应心里都是一喜.对视一眼,后续安排在脑海中迅速成型.

"如熙.纸烧完了吗?我们要回去了."王爷那边该收拾的都已经收拾好了,郎孜手上还剩一捆纸钱,走回头路用的.

"好了.少爷."如熙不敢再看那墓碑一眼,听到唤她.立刻返回.

"走了,明年再来."王爷当作没看到如熙有些发白的脸,像来时一样走在前面开路.

"明年还来?"如熙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明年再来,那不是她还得再看一次这个名字?看到与自己娘亲同名同姓的人的墓碑.总觉得怪怪的.

"当然,年年都要来."

"为什么?就算是丞相也不用堂堂王爷年年来拜祭吧?"这里空旷无人.也不用担心有人长了第三只耳朵,所以小小声地说出王爷的身份没有什么关系.

"但他不是一般人啊,他曾是皇上幼年时的老师."

"啊,太师?太傅?太保?"右督御史做太子的老师?不太对劲吧?做太子的老师不都那种学问和人都非常好的文人学士吗?右督御史和大学士之间不止差了一点吧.

"也不是."

"那是什么?"

"是临时的."

"临时老师?"

"因为皇兄当年情况特殊,不服管教,所以由欧阳海单独教育,而那个时候,欧阳海自己还只是刚从刑部左侍郎的位子上连降几级去到翰林院做了一名正七品的编修."

"为什么?各部左,右侍郎应该是正二品吧?他做错什么事被降职降得这么狠?"

"如熙,你知道我有失眠症吧?"

"是,奴婢知道."不懂好好的王爷怎么又扯那上面去了,但如熙还是如实回答.

"知道我是如何得的失眠症吗?"

"奴婢不清楚,无人跟奴婢提及过."

"呵,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我患上失眠症,皇兄不服管教,欧阳海被降职其实都是由一件事引发的."

如熙悔得肠子都青了,她多什么嘴,看吧,又扯到宫廷秘闻了.

"这个......奴婢逾矩了......少爷,咱们还是快些回去吧."

"怕了?"王爷眼睛一睨,似笑非笑,如熙那点花花肠子他还会不知道?不就是怕惹祸上身嘛,可是很可惜啊,除非查明那个三房与那欧阳宛秋没有关联,否则......

"是,奴婢怕了."害怕不丢人,承认比逞强的好.

"有什么好怕的,你现在是我的人,我都不怕让你知道,你还怕什么呢?"

"可是......"

"我们要找的欧阳冶鸣是他的儿子."

"什么?"如熙觉得自己的思维有点接不上趟,这个王爷的思维方式比郎孜还要跳跃,如熙一下给噎得不知道做何反应.

"上次说过的,那个从小被送到不知名的师门学艺的欧阳冶鸣是欧阳海的幼子,欧阳宛秋是长女,在欧阳海辞官还乡的路上,一道遇害.这柳渠县是他的原籍,所以将他的遗骨安葬于此,墓碑上的碑文是先帝御笔亲书."

如熙倒吸口气,那碑文竟然是御笔,看来先帝非常看重欧阳海,但又怎么会让他辞官还乡呢?

"从刑部侍郎降到翰林院编修再又做到右督御史不容易,好好的又怎么会辞官呢?"

"如熙,你是从女院出来的,虽然我不知道女院会开哪些功课,但我想女院多多少少也会讲一些本朝的历史和重要名人,难道你对这欧阳海的名字没有一点印象?"王爷又岔开话题.

"女院所讲的史料都极其枯燥,虽有历数过本朝开国以来的名人重臣,但叫什么名字却没有印象,当年好像因为什么案子而丢了官."

"'铁笔御史'就是百姓对欧阳海的尊称."王爷的语气平淡如水,但总觉得隐隐有丝无奈.

7-9-1

“啊?!”如熙脸红,火热的烫,这下丢脸丢大发了,早知今日当初上课的时候就不该打瞌睡的。

既然欧阳海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铁笔御史,如熙已经完全可以理解到后面的任务是什麽了,难怪这么着急的要找欧阳治鸣。

“那那…”

“你也想到了?”王爷转过头来,柔柔的笑着,“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你跟着,我省了不少心。”

“少爷,当年那案子真的有幕后黑手?”

“你以为从一品的官员是说辞官就能辞得成的吗?”

“不能”

有王爷这句话就够了,如熙也明白了,果然是被案子牵连到的,可是怎麽会牵连到他身上去呢?那个人不是两袖清风仗义执言的吗?否则也不会有个铁笔御史的称呼。

“是栽赃?”

“不是,是牵连。”

既然双方都是明白人,那说的活就都简介到了极致。

“谁?”

“门生梅哲,哲理的哲。”

“他有门生?”梅哲?没辙?如熙暗自挠头,这什麽名字啊?怪不得让欧阳海丢官呢,碰上这么个门生,他是够没辙的。

“他做过一次主考官。”

“梅哲呢?”

“死了。一个笨蛋,被人当了枪使,害人害己,死了活该。”

“那么说已经确认不是强盗劫财害命?”

“当初他是在还乡途中遇害。那是他虽已是不衣,但名声仍在,报出自己的名字。就算强盗不依不饶至多就是损失些财务,依然可以留得性命。从京城往柳渠。他走的是繁华大道,随在某些偏僻地方有些强盗,但都不成气候。也极少听说有杀人如麻地江洋大盗在那条路线上劫财害命。退一万步讲,就算欧阳海真的不幸遇上他们。对方也必不会要他的性命。否则他们会被官兵剿灭殆尽,先帝不会放过杀害欧阳海地凶手的。”

如熙心中了然,情况的确如她当初在雅情小居是所猜想的一样,欧阳海不是死也劫财的强盗之手。

“所以?”

“所以?你不是都想到了吗?”

如熙嘡目结舌。“奴婢可什么都没说,王爷所指何为?”

“如熙。明人不说暗话,你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别在我面前装傻。”

很好,非常好,王爷果然不是笨蛋,滔天地花名只是一种伪装,或许好色风流是本性,担当面对正事的时候,这个王爷又精明地可怕,这不愧是皇家的人。

既然已经被看穿,如熙也不再揣着明白装糊涂,相反她还有少许的轻松,心理负担也少了一些。

“少爷,接下来咱们去哪?”

“还没想好,今年的任务已经完成,要是照着以往,嘿嘿…”王爷搓搓下巴,笑的有些猥琐。

如熙转头看看郎孜,郎孜仍旧是一副扑克牌脸,仿佛没有什么是能让他变一变脸色的。

“少爷,咱们才刚从青州府出来。”说实在地,如熙有点怕走绥州哪一大片山区了。

“去,谁说只有青州府才有美人。”王爷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摇摇头,“领江县也有上好地姑娘的。”

如熙心里又咯噔一下,领江县在裕州下辖,因为城外有条小江,城内依江而建,领江县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要从沧州的柳渠县去临江县,那是比要先抵达裕州余元县,然后从余元县往东北方向走两天即到领江县。

王爷想干嘛?

“少爷,去领江县的话正好要经过余元县。”郎孜终于发话了,语气一如往常,只是在陈述一种事实,但在如熙听来却像是有阴谋一般。

“是嘛?”王爷歪着头想了想,“如熙,你家好像就是在余元县吧?正好,马上就中秋了,本王就放你假,准你回家省亲。”

如熙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只能鼻子里哼哼一些无意义的单音节,这要是搁在平时,王爷这建议他一定会觉得无所谓的点头答应,但就在他刚刚得知欧阳海的女儿和温家死去的第三房妾室同名同姓之后,她就…

不得不说,她两市的人生经验化成的直觉和准确的告诉她,余元县绝对去不得,只要他回去了,就一定有什么本来一直是捂着的东西会被揭开爆露在光天化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