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玉意忙颤声道:“欸,我瞧见定吉阇梨了!原来他就立在那东西的三尺之外,那东西无色无相,无名无姓,无源无尽,无形无状。难怪我刚才没瞧见。(注)”

藏机和尚一顿,朗笑道:“‘无色无相,无名无姓,无源无尽,无形无状’,檀越说的就是月光了。可此刻阴云罩月,月光何在?”

说到最后笑声冷厉,蒲扇一摇,那股瑟瑟的阴气陡然化作冷风,吹得窗扉哗啦啦作响。

滕玉意忙又道:“且慢——”

和尚嗓腔里仿佛含有滔天的怒意:“咄,还敢狡辩。你小黠大痴,信口胡言,犯禁不赦,合该打入地狱道!”

说话间,那身着袈裟的高大身影已闪现在房内,芒鞋一动,风声猎猎而起,风里夹裹里各种殊形诡状的魅影,尖啸着朝滕玉意袭来。

屋里人吓得抱头惨叫,结果还没跑开,两脚就被一双双看不见的鬼手给抓住,猛地摔倒在地。

屋角的那盏灯,嗖地一下子熄灭了,黑暗加深了恐惧感,众人哭声越发惨厉,眼看门口那道身影越来越近,越来越高壮,连滕玉意也有些绝望了,忽听外头半空中有人道:“法师大谬不然。”

众人仿佛暗室逢灯,激动得抱头痛哭,蔺承佑来了!他们总算有救了!滕玉意忙也擦了把冷汗,随即又一个哆嗦,这和尚堵在门口,蔺承佑再有能耐,恐怕也阻止不了这魔物将她们吞入腹中。

果然,那阴风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而是化作利刃,呼啦啦卷到了脚边,正是命悬一线,却听蔺承佑又道:“‘无色无相,无名无姓,无源无尽,无形无状’,既是‘无名无姓’之物,法师为何脱口说出‘月光’二字?这一局尚未解,法师已然输了。”

话音一落,阴风止住了。

和尚的半边身影隐在门口的暗影中,仿佛在思考蔺承佑这番话,又像是在懊恼自己的失误,屋内平静无风,那股寒意却是越来越浓。

就在耐重失神的的当口,屋外那朦胧的暗夜里,突然火光一炽,树梢上蹿下来一道火龙,龙口怒张,盘旋而下,飞快袭到门口,趁藏机和尚不备,一口叼住了它的头颅。

说时迟那时快,蔺承佑破窗而入:“跑!”

明通终于能动弹了,忙跃起来护着众人往外跑:“这边是后门,快走。”

滕玉意虽说忙着逃命,一颗心却依旧悬在胸口,蔺承佑这算是偷袭成功了,但耐重又岂会被一条符龙困住,绝圣和弃智也是焦灼不安,忽听门外响起木鱼声和诵经声,心知缘觉方丈带人赶到了,两人这才作罢,打算先护送着滕玉意她们离开,回头再来帮师兄的忙。

一行人跟紧明通的步伐,很快就跑出了后门,窄巷里左右都有出口,左边就是出寺的方向,右拐则会重新绕回到东翼去。众人毫不犹豫就跟着明通往右拐,耐重不除,无论逃到何处都难逃一死,不如留在寺中,起码还有寺中僧道的庇护。

头上月暗星稀,手边连个照明的灯笼都未带,昏暗中只能靠脚步声来分辨方向,眼看出了巷子,前方就是树林了,可就在这时候,后头突然传来一种奇怪的巨响。

那声音让人震恐,犹如巨大的梁柱撞到了地上,“咚”地一声,震得四周树木摇动不已,一声之后,立即又是一声巨响, “咚-咚-咚”,竟是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众人回头一望,不由倒抽一口气,后头不远处突然冒出一个巨人黑影,身量足有数丈高,威武如天神,径直朝她们奔来,那巨响,就是这巨物走动时发出来的。

“不好,是那魔物的原形!”绝圣和弃智惊声道。

眼看那东西越逼越近,彭花月等人吓得心魂震碎,哪还顾得上跟随明通,转眼就跑了个没影。

滕玉意也跑了,而且是跑得最快的那一个。

可她才朝东翼方向跑了几步,不提防就看见那东西出现在前方,改而掉头朝西翼跑去,那东西又出现在西方。

这下连端福也看出不对劲了,拼命护着滕玉意往后退:“娘子,它好像是奔你来的。”

那东西步伐快如闪电,穿过树林时,无数松柏被它踩得枝干断裂,刹那间到了眼前,滕玉意无处可躲了,攥紧小涯剑绝望道:“大不了跟它拼了!”

正当这时,斜刺里突然飞出一张金网,金网宽阔如被,一下子拦住了和尚的步伐,和尚猝不及防,竟被拦得一个趔趄。

蔺承佑飞身掷出那张金网后,瞅准机会俯冲而下,落地后一把拽住滕玉意,将她护到自己身后。

与此同时,四周梵音骤起,缘觉方丈手持木鱼,带领众弟子从一侧树林中快步走出。

道士们也都各持法器从暗处跳将出来。

滕玉意胸膛依旧喘息不停,躲在蔺承佑身后擦了把汗,就听蔺承佑道:“这金网拦不了它多久,到那边去。”

“好。”

那巨物被金网一缚,居然当场化为一个面白如瓠的高大和尚,步伐迈不开,它便大肆撕扯金网,结果没能把金网撕坏,倒是自己的两掌冒出了焦烟。

蔺承佑显然没打算走远,带着滕玉意一行走到林边,停下来打量滕玉意,她簪环歪斜了,裙裳也皱皱巴巴,但好歹没有受伤的痕迹,于是道:“此物来去如电,若是今晚不能将其降服,跑到洛阳也能被它抓住,别白费力气跑了,不如留在此处歇一歇,正好我也要帮缘觉方丈降魔。”

滕玉意喘着气点点头,四下里一望,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下,蔺承佑未坐,只在她前头站着,绝圣和弃智挨着师兄,一边数僧人的数目,一边道:“共一百零八僧。这是换了罗汉阵?师兄,罗汉阵会比四大护法天神的陀罗尼经幢管用吗。”

蔺承佑心里也没底,紧紧盯着那金网中的和尚,漫不经心嗯了一声。

说话这当口,林外又传来脚步声,回头望,却是明通领着彭花月等人来了。

明通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跑散的众人一一找回来,想想旁处都不安全,只好领着她们到林边来,到了近前,先跟蔺承佑等人行了个礼,接着就让诸女各自找地方坐下来。

耐重已经被罗汉阵所困,阴力却丝毫不减,蔺承佑凝神望着缘觉方丈等人,神色隐约有些不安。

绝圣和弃智惴惴不安地等了一会,想起方才的事,纳闷道:“师兄,刚才从厨司里跑出来了那么多人,这魔物为何一直追着滕娘子跑。”

蔺承佑看了滕玉意一眼,先前寺里一众僧道都被那魔物耍了,若不是滕玉意设法拖延一阵,等他赶到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了,想到此事,心里那种不安的感觉又冒出来了,他想了想道:“先前滕娘子给这魔物出了谜题,结果这魔物连谜面都没堪破,这对它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以这魔物的习性,会一直纠缠滕娘子也不奇怪。”

滕玉意由着春绒给自己擦汗,闻言接话道:“这和尚说来也禅理精深,为何连这样的谜面都没堪破。”

蔺承佑:“当然是因为它自视甚高了,要知道它当年——”

突然一顿:“你刚才说什么?”

滕玉意不明就里,忙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我说这和尚禅理精深。”

蔺承佑怔了怔,他终于知道那种不对劲的感觉是什么,扔掉手中的树枝,笑着颔首道:“你说的有理,我怎么忘了这个,这和尚可是‘禅理精深’,我总算知道为何连四大护法天神的陀罗尼经幢都拦不住这魔物了””

绝圣和弃智惊讶地张了张嘴:“师兄这话的意思是……”

“再高深的佛门阵法也别想拦住它,”蔺承佑回头看阵中的和尚, “此物在佛门浸淫多年,怎会不知如何破阵?降魔的思路或许一开始就错了。”

他扬声道:“各位前辈,借一步说话。”

道长们领着徒弟们讶然过来:“世子。”

蔺承佑道:“历来佛门叛徒都据佛门之法来收,但此物已经堕入魔道,不该再依常理来行事。罗汉阵困不住这魔物,它假意被困,不过是在等阴力全部恢复的那一刻,趁它没逃出来前,我们得赶快摆道家的玄天制魂阵。”

“玄天制魂阵?”众人大惊,这阵法比玄天阵还要复杂,历来攻无不克,就是有一点不好,就是对主阵人和护阵人的要求极为严苛,阵法要有三七二十一人,且必须是……

蔺承佑环顾四周:“再拖延下去,我等谁都逃不掉了,我来主阵,能助阵的立刻给我站出来。”

见天和见仙互望一眼,无奈摆摆手道:“哎,世子,这回老道可帮不了你了,我们可早就不是童男子了。”

他们嗓门不小,此话一出,蔺承佑面不改色,林中那些娘子和婆子们却是一默,滕玉意瞠目结舌,原来如此,她虽然一直留意着蔺承佑这边的举动,却没提防听到这样的话。

绝圣和弃智率先跑到师兄身后。

又有好些年轻道士也陆续举手:“贫道也可以助阵——”

一晃眼工夫,便凑足了二十人,加上蔺承佑,足够启阵了。

蔺承佑从袖中抖出锁魂豸,施咒让其变成一柄长剑,正色道:“别忘了方才的教训,此物能使的鬼蜮伎俩远比我们预想中要多,待会不管发生何事,记得切莫分神。”

年轻道士们齐声应了,当即依照阵法各自占好。

蔺承佑又对各位道长说:“烦请各位前辈帮忙掠阵,尤其要护好林中之人。”

见天等人凛然点头:“放心!”

阵中的和尚似乎察觉了什么,一边在阵法中挣扎,一边怪笑道:“道家之人,焉能管得了我佛门中事?”

蔺承佑一嗤:“‘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你这等天地不容之物,也敢妄称佛门中人?”

说话间纵身一跃,翩翩然跃到树梢上,立好,以剑指天:“东海神明阿明,西海神名祝良,南海神名巨乘,北海神名禺强。四海大神辟百鬼,荡凶灾,急急如律令。(注②)”

“破——”

随着蔺承佑这一声号令,幽暗的夜空里,从四方袭来四股银蛇般的光亮,亮光抵达蔺承佑的剑尖,汇作一股银浪,阔达数尺,绕剑蜿蜒而下,蔺承佑蓄力将剑尖往前一指,那股银浪便坌然涌向阵中的和尚。

阵中的道人们闭目诵咒,合力帮蔺承佑把那雪光催到极致。

和尚被那符电一打,仿佛被利刃刺中要害,痛得呜嗷惨叫一声。

那叫喊声灌入人们耳中,比雷鸣还要低沉。滕玉意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忙捂住自己的耳朵。

缘觉方丈等人的木鱼声和念经声拔高几分,耐重已经受了伤,再听这梵音便觉痛苦不堪,蒲扇吃力地在胸前举了举,无奈挥舞不起来,脚下趔趄几步,再次低吼数声。

这吼声震得林中树叶纷纷落下,蔺承佑剑尖一垂,凌空画地,诵咒片刻,猛然将剑尖一抬,再次击出一股银电。

耐重被打得身躯一矮,仍在勉力抵抗,身躯猛烈晃动,试图举起双手。

蔺承佑怎肯让这魔物找到阵法的罅隙,早暗自将全部内力灌入剑尖,对峙间,额上已满是汗珠,护阵的道士们有所察觉,忙也释出浑身内力。

终于,耐重仿佛不堪抵御,轰然倒在地上,好一阵都无动静。

东侧有个护阵的小道士只当大伙终于降服了大魔物,登时欣喜若狂,抻长脖子欲看个究竟,不料这一动,手中的长剑便是一斜。

见天厉喝道:“别分心!想找死么!”

小道士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忙要摆正剑尖,怎知晚了一步,一股阴冷至极的风从背后袭来,拽住他的衣领,一下子把他甩了出去。

小道士惨叫一声再无声息,耐重阴恻恻地笑了两声,一个翻身便坐了起来,左手抬钵,右手开始挥动蒲扇,每扇动一下,林中便掀起一阵阴风。

蔺承佑一震,阵中少了一人,等于掀开一个缺口,接下来无论阵中其他人如何发力,都没法补上这个缺口。

阵法一破,阴力便会从各个角落涌来,哪怕耐重仍困在阵中,阵外也仿佛多了无数助手,不出一刻,阵中人便会被耐重驱使的这股阴力杀得片甲不留。

他忙绞尽脑汁想对策,越是性命攸关的时刻,越需沉得住气,好在耐重受了伤,也需调整一二,忽见滕玉意在树下拼命冲他招手,等他注意到她,忙一指身边的端福。

蔺承佑心中一亮,端福虽不懂道术,但他的内力足够抵御那股阴力。

只是端福毕竟是阉人,算不得纯阳之躯。

但眼下没有更好的法子了,真气不纯也比补不上缺口好,他冲滕玉意指了指自己的剑尖,意思是等他击出第三剑再让端福补上来,滕玉意琢磨了一下,点点头表示会意。

耐重果然没有马上出击,而是宣了一声佛号,不紧不慢坐正,然后用蒲扇一指面前的缘觉方丈,厉声道:“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你这和尚口口声声要我忏悔!我有何愆?!”

机不可失,蔺承佑忙要再挥一剑,这时林外忽然纵来一人,顺势接过了耐重的话头:

“你有何愆?你滥杀无辜,屠戮同门,你六根不净,假仁假义,你作恶多端,搅乱乾坤。你这样的假和尚,却口口声声‘阿弥陀佛’!呸,当真是佛门败类,可见转轮王独具慧眼,我要是转轮王,当年也不会把衣钵传给你!”

那人嗓腔苍老,语速却很快,连珠带炮骂了一串,很快就掠到了近前。

蔺承佑剑尖一颤,脸上突然闪过狂喜之色。

那人一落地,恰好站在先前那惨死的小道士的位置上。

如此一来,这阵法重新复原了。

众人看清那人,不由喜出望外:“清虚子道长!”

绝圣和弃智喜极而泣,若不是还得护阵,恨不得跳起来:“师公!”

滕玉意定睛打量清虚子道长,年约六七十,其貌不扬,身躯瘦削,单就形貌来看,似乎不像缘觉方丈那么会保养,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也全是皱纹,嘴角紧紧抿着,脾气不大好的样子。

耐重被清虚子臭骂一通,表情变得极其阴沉,缓缓把脸庞转向这边,蒲扇一挥,林中阴风骤起,清虚子盘腿坐下,同时冲树梢上翻了个白眼:“小子还愣着做什么?!打它!”

滕玉意在心里补充,行事也跟缘觉方丈不一样,动手前没那么多讲究,说打就打。

蔺承佑表情恢复沉静,剑尖一抖,招来第三道神君符,那股银浪亮眼至极,再次挥向耐重。

“破!”

耐重的蒲扇还未抬到胸前,便被这符电击中,蔺承佑心狠手辣,专挑它前头两道旧伤下手,它痛苦地低吼,重新倒在了地上。

滕玉意的心落了地,忽然听到林外又有脚步声,扭头望去,不由愣住了,就见阿爷带着几名副将匆匆走来。

“阿爷!”滕玉意忙带着端福等人上前。

滕绍原本心弦紧绷,看到女儿安然无恙,表情稍稍一松:“在城外碰到清虚子道长,他老人家听说耐重现世,匆匆赶回长安,半路犊车坏了,一时动不了,阿爷正好也放心不下你,就护送道长来了。”

原来清虚子道长是阿爷送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此处,出自《坛经》里惠能法师借问弟子的典故,原文是“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前无后”,我这里改动成“无色无相,无名无姓,无源无尽,无形无状’”。特此标明。

此处出自《云笈七签》等道家典籍。

世子的这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礼记》。

这章太难写了,主要是跟耐重斗智斗勇难倒我这愚蠢的人类了,我写得要吐血了还差一点点,好在最难的部分写完了,明天明天这卷正式完结。本章给大家补发个红包。

第 83 章

清虚子这一来, 阵中的法力显然又增强不少,滕绍父女俩说话的这当口,阵中的耐重又重重挨了一下。

滕绍估摸着已经到了降魔的关键时刻, 沉声让女儿重新坐回石块上, 自己则一撩氅衣, 金刀大马坐到另一块石上。

蔺承佑的猜测是对的, 耐重不惧佛门阵法, 却不敌道家的玄天制魂阵, 它在阵中被剑光挥出的银浪接连打中几次, 阴力终于开始迅速削减。

这一点,连阵外的众人也都有所察觉, 因为林中的空气不再那样阴冷,头顶那阴云密布的穹窿也影影绰绰透出一点星光。

耐重痛叫之下, 无暇再利用佛门阵法的罅漏来抵御众僧,先前一直奈何不了它的罗汉阵, 终于在众僧契而不舍的努力下,绽出澄澈的佛光。

两下里一夹击,耐重不堪重负,毕竟蔺承佑请来的四海大神灵光伤的是它的躯壳,佛光却能损及它的灵根。

很快, 它跪倒在地,继而猛烈地翻滚起来, 每一次翻转,都会引来头顶乌云的翻涌回旋。

缘觉方丈兀自端坐不动,在一众弟子的护持下,阵法中的灵力已经催到极致,袈裟周围灵光隐现, 有如端坐在莲花台上。

那佛光温温然洒入金网中,让耐重如在炼狱,它奋力挣扎却又无处可逃,于是不断挥舞着蒲扇,想利用仅剩的阴力破网而出,然而无论它怎么使力,都只能换来蔺承佑更凌厉的剑光。

苦痛挣扎中,它身躯硬生生被佛光照得缩小了几分。

最后一道剑光袭来时,恰好击中它的天灵盖,它低吼一声,颓然倒在了莲花座前,挣扎着爬起,却望见莲花座上的方丈,它身躯摇晃,仿佛想起了什么,脸上突然露出怔忪之色,随即松开蒲扇和金钵,捂着脑门哀叫起来。

待那阵中的光芒一黯,金网里的大和尚却不见了,匍匐在地上的,居然是个十来岁的小沙弥。

滕玉意一惊,该不是那魔物又遁走了?抬头先看树梢上的蔺承佑,接着又看对面的清虚子,两人不见慌张,只是目光复杂地望着藏机和尚。

下一瞬,就见那小沙弥起身。

小沙弥做跏趺姿态,虔诚地冲莲花台上宝相庄严的缘觉方丈道:“拜见法师。”

滕玉意疑惑,看着竟像耐重。

莫非这魔物因为阴力散尽,又变回了初入佛门时的模样?看他如此虔诚参拜,该不会是因为心中魔念未除,错把缘觉方丈认成了当年的转轮王吧。

缘觉方丈温声道:“你为何要入佛门?”

小沙弥极为虔诚:“弟子想入佛门觅得大智慧。”

缘觉道:“何谓大智慧?”

“弟子听闻,‘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依照弟子看,能通晓佛理,便是世间大智慧。”

缘觉垂眸看着座下的小沙弥,满脸的悲悯之色:“你有慧根,来我佛门吧,赐你法号藏机,能不能觅得大智慧,就看你往后的修行了。”

小沙弥喜不自胜:“弟子藏机,欢喜奉行。”

然而等那瘦小身影从莲花台下站起来,却幻化成了那高大的中年和尚,藏机和尚缁衣上满身血污,木然合十道:“ 师父当年曾告诫弟子,‘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弟子多年来虔诚奉行,未敢丝毫懈怠,为何只因输了一次禅理辩机,师父便要将衣钵传给师弟。”

缘觉厉声道:“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藏机,你还未悟吗?”

“悟?”藏机和尚抬眸望了望莲花台上的方丈,突然冷笑两声,纵身跳上莲花台,右臂往前一探,竟硬生生将方丈的胸膛破穿,“我入佛门,是为成佛而来,怎知未能了悟,却生生被逼成魔,为何如此,师父不知吗?”

众人大惊失色,然而惶然四顾,不仅阵中的和尚们视若无睹,连清虚子和蔺承佑也未赶去施救,众人怔了片刻,想起这阵法迷雾重重,这一切说不定这只是魔物的幻象,尽管满腹疑团,也不敢再妄动。

藏机和尚拔出右臂,指间满是鲜血。

“弟子入佛门多年,通晓佛理,常行智慧,此一辈人,无人比弟子修行更虔诚。师父仅因师弟舌灿莲花就将衣钵传给他,他才入佛门一年,连寺中经卷都未读熟,师父连持平之心都无,却诘问我‘悟’否?!有师若此,弟子岂能悟!”

缘觉方丈依旧悲悯地看着藏机。

藏机和尚显然没料到缘觉方丈如此平静,脸上表情有些迷茫,忽然一个晃眼,才惊觉缘觉方丈身躯前横趴着一人,那是一个年轻和尚,手拿禅杖身着袈裟,胸口血肉模糊,已然没有气息了。

藏机低头看向掌心,他手里握着的,原来是师弟的心,师弟为了救师父,硬生生挡了他这一掌。

缘觉方丈:“你师弟能以身正道,你能否?”

藏机嘲讽地指了指师弟的尸首,大笑道:“你传他衣钵,他救你性命,有往有来,何言正道?!你瞧他,到死都舍不得脱下这袈裟放下这禅杖。愚痴至此,死不足惜。”

缘觉方丈怃然垂泪:“孽畜竟如此执迷不悟。你师弟自知阻止不了你大开杀戒,甘愿代师赴死。临死时手持禅杖,只因禅杖中的佛力可以涤清他心中怨念,死时不怀怨念,你便少一分孽障,少一分孽障,就不至于堕入地狱道。他处处殚精竭虑,只因不愿看你成魔!”

藏机表情滞住了。

“你邪见障重,烦恼根深,而你师弟邪来正度,恶来善度,师父为何不传你衣钵,你还不能悟吗?”缘觉方丈断然喝道。

藏机脚下一个趔趄,颓然跌下莲花台。

随后他举着两只鲜血淋漓的胳膊,痛苦地哀泣起来,再起身时,已然化作当年那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双手合十,木然跪在莲花台前。

缘觉方丈道:“你一念恶,灭万劫善因,他一念善,即生大智慧。你入佛门时所求的大智慧,被你亲手毁弃。阿弥陀佛,从前所有恶业,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注)”

藏机热泪盈眶,纳首参拜:“弟子悉皆忏悔,永不复起。”

缘觉方丈带头敲起木鱼,林中梵音再次响遏行云,阵中黄光隐现,天空巨雷滚滚。

忽听阵中传出怪叫声,那叫声凄厉怪异,仿佛能将人的心脉震碎。幸而缘觉方丈等人的梵音也随之拔地而起,很快压下了那贯脑的魔音。

伴随着耐重的阵阵惨叫声,头顶隐有雷声滚动,风中怪雨忽至,好在僧人的梵音响彻云霄,亦是寸步不让,两厢对峙间,但见阵中黄光一炽,林中陡然安静下来,风停了,雨歇了,周遭再无怪响。

再看阵中,既无那高大和尚的身影,也不见那瘦小沙弥,地上只有一枚鸡蛋大小的黝黑色物事。

林中起先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绝圣和弃智率先欢叫起来,跑到清虚子面前道:“师公!师兄!降魔了!我们降魔了!”

一面说一面欢乐地搂住师公,兄弟俩的笑声极富感染力,众人松了口气的同时,也都露出庆幸的笑容,今晚他们被迫在魔掌下待了半晚,个个命悬一线,悬心了这么久,总算可以畅快地喘气了。

滕玉意更是高兴,只遗憾没能亲手给耐重补上一剑,不过能在这样的大邪魔手下死里逃生,也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蔺承佑高兴归高兴,更好奇那石头是什么,纵身从树梢上跃下,走到阵法前把那古怪石头捡起。

看着像舍利子,他纳闷:“这等邪魔也有舍利子?”

清虚子走到近前看了一晌,没瞧出是什么,只好冲缘觉方丈道:“老和尚,别在莲花台上端着了,过来看看这东西。”

缘觉方丈掸了掸袈裟,不紧不慢走过来,接过那东西静静看了一晌,居然也摇头:“老衲也不知这是何物。”

***

天亮时,众人从寺里出来。

滕玉意昨夜只歇了两个时辰,精神却好得出奇,主仆一行出了梨白轩,半路遇到了彭花月等人,抬目一望,唯独不见段青樱,想来已经离寺了。

彭氏姐妹一副劫后余生的模样,热络地牵起滕玉意的手。

“上回方丈说我们三个命中带劫,经过昨晚这一出,这劫算是过去了吧。”

三个人并排一走,甬道一下子变得狭窄了,李淮固含笑摇了摇头,顺势往后一挪,走了没多远,春绒被脚下石头绊了一下,手中包袱被颠散,从里头掉出一包东西。

李淮固扭头瞧了瞧,见是一包花瓣。

碧螺弯腰帮春绒捡了起来:“娘子也没说要留着,要不就扔了吧。”

“别扔,万一回头要做点心呢。别忘了在扬州的时候,娘子年年都要做一回鲜花糕的。”春绒说话时不经意看了眼前方的李淮固,想起当年这位李三娘也常来府里玩,娘子做的点心,这位李三娘还吃过呢。

转眼间到了寺门口,滕玉意没看到阿爷,倒是看到蔺承佑在与缘觉方丈等人说话。

蔺承佑头戴玉冠,身上换了件干净的圆领玄色宝相纹锦袍,那乌沉沉的暗色锦纹与里头的雪白襌衣衣领相互映衬,看上去居然比蔺承佑平日那些颜色鲜亮的襕衫更惹眼。

滕玉意有心跟蔺承佑道个谢再走,眼看周围全是人,也就打消了这念头,待要收回视线,忽然发现蔺承佑嘴巴底下有个伤口,靠近下颌角,颜色殷红,俨然已结了血痂,估计是对付耐重时不小心伤到了。昨晚月色昏黑看不出,今早虽下了点绵绵春雨,日头却很足,因此一眼看就能看出来。

这时端福过来说老爷要过来亲自跟方丈和蔺承佑等人道谢,让滕玉意直接上车等。

出了寺门口,果见阿爷在马上等着她,有阿爷亲自替她感谢蔺承佑等人,自然比她本人感谢更体面,滕玉意略一踟蹰,也就高高兴兴上了车。

蔺承佑本打算一大早就进宫,因为他既要汇报刚破获的三桩剖腹取胎案,又要整理宋俭被人谋害一事,还要调查庄穆和皓月散人背后的主家,千头万绪,一大堆棘手的事等着他去处理,结果因为寺里昨晚驱魔之后狼籍一片,改而留下来帮着收尾。

正与缘觉方丈说着话,听到端福的声音,回头望去,就见滕玉意领着下人们出来了,她戴着帷帽,身上披着件绿萼色披风,目不斜视穿过前院,径自出了寺。

蔺承佑扬了扬眉,也不过来跟缘觉方丈打个招呼,旋即一想,许是看他在不好过来吧。

忽觉身旁有人瞧他,转头看,碰上绝圣和弃智好奇的目光。

“怎么了?”

两人挠头:“没什么。”

话虽这么说,绝圣和弃智心里却有些纳闷,师兄刚才就那样望着滕娘子,直到她出了寺都没收回视线,他们出于好奇也跟着瞧了瞧,没发现滕娘子有什么不对劲的,起码打扮跟平日一样,手上也没拿什么古怪的物件,也不知师兄在瞧什么。

蔺承佑在寺里忙了一晌,回到青云观已是晌午时分,清虚子这一回,观里的氛围显见得比平日热闹许多。

昨晚耐重一除,清虚子吩咐蔺承佑带着师弟留下来帮着扫尾,而他自己则连夜回观歇息,绝圣和弃智没捞到机会跟师公说话,一进观就到处找寻师公。

蔺承佑拦住他们:“别找了,师公不在,一大早就去了洛阳。”

绝圣和弃智大惊:“才回长安又走了?”

蔺承佑一脚踏入经堂:“不是出了静尘师太的事么,他老人家去洛阳跟道家大会的几位道长商量如何善后,过几日就回来。”

绝圣和弃智哦了一声,这还差不多,过几日就是师兄生辰了,师公绝不可能不在的。

说话间瞧见桌案上堆着好些锦匣,两人问观中负责接礼的老修士,修士笑道:“是滕将军令人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