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永福站直身,转头看那方向,视线里十几骑漂亮的契种良马逐渐清晰,下意识的,她挡在那个只知道啃兔子的家伙面前,但她又怎么挡得住他那个头?

领头的契列萨人是个精悍的中年人,他对水姐点头示意后,说起生硬的中原话:“惊扰诸位,在下是契列萨婆罗族左刀钦克婆罗氏,来找少主。”左刀是契列萨族宗中颇有分量的人物,左刀称主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此人已是族中宗氏认可的宗长。

左刀的眼神一直投射景永福的方向,她只好识相的让开半步,露出那啃兔子的家伙,心中嘀咕:莫非婆罗族当代的宗长少主就是这个吃了她一只半兔子的人了?

“哗啦”几声,马上所有人齐齐下马,跪在地上。又是几句叽里呱啦的契列萨话。景永福瞎想着说话的内容,无非是,小的保护不周害少主在外吃苦,吃中原人的一只半兔子都那么香…

这位婆罗氏的少主无疑架子极大。他居然理都不理他们,任由叽里呱啦声在耳边此起彼伏,直到最后一块兔肉啃完,他才抓起衣襟擦擦嘴,之后就径直向小翠走去。

阿根挡在小翠面前,却见那男子斜了眼他后,单腿跪在小翠身前,用他那油亮的爪子握住小翠颤抖的素手,一口流利的中原话响在众人耳边:“你等我,等我六年。六年后你长大了,我蒲蒲儿婆罗娶你为妻!”

水姐瞪圆了眼睛,伍厨张大了嘴巴。若夫人死死拉住冲上前去想揍人的阿根。一群契列萨人交头接耳。景永福看傻了眼。

“少主,走吧!”

蒲蒲儿上马之前,忽然将怀中匕首丢给了景永福。“这是聘礼!”

“啊!”景永福几乎能闻到血腥味,捧在手里只觉得恶心,刚要丢开,却听马上男子追加了一句:“大福,六年后你实在嫁不出去,蒲蒲儿也娶你。”

匕首下落途中出鞘,“啪”一声砸在景永福脚上,出奇的锋利,鞋头中刀,还好没伤着脚趾。

“混蛋!”景永福破口大骂起来。

豪迈的笑声响起,“六年后到草原来找我,不然我就来抢你们!”

马撒开蹄子,狂奔而去。

“疯子!”景永福对着远去的男人大吼。契列萨人一片哄笑着追随他们的少主拍马而去。

###

匕首擦拭干净后,小翠死活不接,所以景永福只得带在了自己身边。契列萨人的刀子与四年前景国王府的藏刀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用来杀人的,而后者只能堪堪完成逃亡使命。

聘礼之词,景永福只当他胡言乱语。这么好的一把利器,正适合防身。

经过契列萨婆罗族少主的插曲,景永福不敢继续游历烨北平原,水姐身手再好,也只有一人。所以一行人迅速赶往了烨北西南,在废亭坡守株待兔,等到了李易和轩辕不二。

废亭坡很久以前是有亭子的,但后来亭子废了,就成了废亭,而现在,连废亭也没有了,只剩下矮秃秃的山坡,挡在了西进王都的要道上。

轩辕不二的军队还没有踏上废亭坡,遥遥就看见低矮的山头上,一女一骑稳健而来。不复侍女的装扮,刘寄水一身简练的女武服,不带任何兵器,直入轩辕军,如入无人之地。

“轩辕将军!”刘寄水抱拳,“将军一路劳顿,我家姑娘请将军在此小憩片刻。她有几句话要与殿下相谈。”

轩辕不二早认出水姐,问道:“你家姑娘人呢?”

“与夫人在前面已经等了几日了。这会儿…”刘寄水忽然笑了笑,“只怕在梦周公。”

轩辕不二竖眉,正犹豫见或不见,却听刘寄水洒然道:“如若殿下不方便,那我家姑娘就不去王都了。这几日连日来游山玩水,燮国的大好江山委实赏心悦目,比起人声鼎沸的王都,还是天地之间甚至于市井之地更适合我家姑娘。”

李易自遇刺后一直佯装伤重,不出车门半步,此刻却掀开车帘,对轩辕不二说道:“将军请稍候片刻,本宫还是去见见这个小丫头!”

轩辕不二沉吟道:“殿下身上还有伤,让则儿陪您过去吧!”轩辕则应了声。

李易换了身衣服,在轩辕则的搀扶下,上了匹马。轩辕不二的副将一旁面有忧色,“将军,让殿下和少将军同去,是不是人少了点?”

轩辕不二大手一摆:“去不得人多,那小姑娘见人多就会跑了。”他早看清废亭坡地势,即便生生冒出几个歹人来,也讨不着便宜。

“究竟是哪里来的小姑娘,莫非…”副将仍在东想西猜,那边刘寄水已慢慢引马而去,两骑青年尾随。

山坡到顶,往下可见一驾马车静静地停着。车前一个男子蹲在地上,一个男孩正看他摆弄食材,一派宁静,只有风过山坡杂草的轻颤。

景永福其实并非摆架子睡觉,她自从换了女装后,奇怪的事就接连发生。先是撞见那个贪吃兔肉的混蛋,跟着没几日,一直迟来不至的葵水来了。若夫人说她长大成人了。长大成人意味着,她很困。

过了很久景永福才醒来,懒洋洋地问了句:“伍大厨,我们今个吃什么?”

若夫人忙对她道:“殿下来了,等你等到现在!”

“哎哟,对不住!”景永福的头脑逐渐清晰,“请殿下上来说话。”

车门打开,李易脸色苍白,在轩辕则的搀扶下,上了马车。景永福凝望他许久,心底某处动摇了,这人伤着还在马车外等她许久,一直没有喊醒她。他以尊贵之躯如此待她,这次她真的动摇了。

“真是太失礼了,竟叫殿下等了那么久。我给殿下介绍,这位是大福的母亲,这位是小妹平小翠。”

李易目光在若夫人身上一晃,没有看小翠,直接停留在景永福的脸上:“你有什么要跟本宫说?”

景永福上下端倪他,没有丝毫生气的模样,便道:“也没什么别的,只是拦一下殿下罢了。”

李易顿时眼光厉厉,好一会才平静下来:“你既然来了,就不说什么吗?”

景永福没有立刻答他。他站起:“那本宫走了。”顿了顿又道:“平大福,本宫感谢你助轩辕将军捉到了奸细。此地不安全,你早些离开。”

见李易转身,她连忙道:“殿下且慢!前路坎坷,殿下如何而去?”

李易道:“本宫的手下再不济,拼死护主的忠勇还有的!”

“殿下既然未受重伤,那殿下的兄长自然也就没有加害于殿下。”

李易慢慢地转回身。

景永福道:“殿下既然平了边境流寇,急于得意归朝,那大福就祝殿下一路顺风。”

李易张口,半响,只得一个字:“你!”

景永福忽然低头,柔声道:“大福多次冒犯殿下,但殿下恩德从不曾计较。还请殿下坐下,听大福一言。”

一片沉闷,过了很久,李易才坐回景永福面前,神情复杂地说:“你究竟要我如何?”

景永福转目窗外,隐约可见轩辕的军队。

“殿下,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您看外面那么多将士,他们是您,是燮国的忠勇之士,一腔热血只愿撒在疆土,而不会是王室夺嫡上。”她转回目光,“您一人身上担着燮国无数性命!”

“可是我不出手,有人会逼我出手。”李易沉痛地道,“你知道他们派了多少人刺杀本宫?你知道我这次出行带了一百零三人,此刻还剩多少?只有二十九人,其中十四人恐怕这辈子都只能靠朝廷养活了。罢了,和你说这些又有何用?你也不过是个小丫头…”安排死难者的后事,和处理伤患,延迟了他的行进速度,不然他只会走在景永福前面,断不会被她等到。

景永福的心猛地一抽,那份负疚就更加深重。她能预计,本可阻止的事情,但却忽略了。这一忽略,就是七十四条人命,还险些害了李易的性命。

“本是手足同根,可我念这亲情,他们谁又会念这兄弟之情?”

小翠被他悲伤的神色所动,小手紧紧抓住若夫人的衣摆。她与阿根一胎同胞,自懂事起阿根就对妹妹珍爱无比,她很难相信这世上还有谋害手足的兄弟。

“我虽侥幸逃生没有负重伤,可我这里被伤了!”李易手指胸口,吐了口浊气后,他低低道,“很久以前就开始伤了,但这次,彻底了。”既然说了,他就说到了底,他也不明白,为何要对这个黄毛丫头说那么多。

景永福叹了口气,问:“请问殿下您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燮国呢?”她本来是打算远离他的,有多远就离多远,但他感动了她,所以景永福下定决心还了李易的知遇之情。以她的年龄和身份,当日在天然居的说话有点可笑,可李易从来没轻视过她,所以这一次也不会。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扮演李易生命中闪过一下又倏忽而逝的过客,她想要帮他一把,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李易仿佛领悟了什么,眼神发亮地盯着景永福。

“殿下想要一个强大的燮国吧?”景永福说出他心中的答案,“兄弟齐力,同心断金。可称霸当世,一统天下。这是最好的。而兄弟不同心,弑王除患,守个自家江山还是容易的,不过逐鹿三国,那就算了。”

“兄弟死的死,颓的颓,即便九五之尊可呼风唤雨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或者,好一点吧,活下来的也许心不甘情不愿,但至少有点牵绊也有点趣味。又者,再好一点吧,想到日后可分享的江山版图,想到将来更安逸的选择,总比日夜操心操肺或者族灭家亡强的多吧!”

“平大福!你为什么帮我?”

景永福哑然,不知如何回答。原先她只想先过好自己的日子。近的来说,她不想再发生令她不舒服,而让他人无辜送命的事情。远的来说,燮国不安生,她与若夫人和身边的人也不得安生。这就好比为省力,就得先做了不省力的活。比如为逃离景王府一时的省力,她就得和若夫人先做几个月不省力的活计。

“你想要什么?”

景永福忽然失笑:“我想要什么?想要财富我想我努力挣钱也许可以成为巨商?想要荣华,嫁你做个后妃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前提是殿下不嫌我没有倾国之貌。不过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殿下,我还小。我想先幸福地长大,然后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

李易听到那句“嫁你做个后妃”不禁心弦一动,但面上依然沉静,他问:“那是什么?”

景永福思索了会:“小时候,我曾经在跳舞的时候想过,自己也许是只鸟。飞翔于空的感受那样自由,仿佛身体就跟风似的轻盈。”但是父亲来了,她跌了下来。

“你…还会舞蹈?”

“都是小时候的事了。”景永福浅浅一笑,拉住若夫人的手,“飞的再高,也没有在娘身边快活。”空中的滋味再美,都是飘渺的,而脚下所站的土地才是最可靠的存在。而无论孩子飞多远,母亲的臂弯都是她最温暖的归宿。

“我助愿殿下顺利登基,但只到这里为止。”

若夫人微笑着点头。只要孩子想做的,做母亲的都会默默支持。景永福微微愧疚的对若夫人道:“娘,等事儿完了,我们再去寻一处风景秀丽的地儿安生。”

李易默默注视着这一对母女,神情复杂。

这一天午后明烈的光芒持续到傍晚,很多燮国将士都看见他们未来的君主,当时的太子殿下,亲自引一辆马车归回队伍。奇怪的是他没有骑马,而是走在马车前,轩辕则紧随着他。马车前坐着一个高大的女将,女将身旁是个平庸窝囊的男子。马车门关着,里面据说坐着一位美丽无比的夫人,和她的三个孩子。

李易轻手轻脚的走着,所过之处,军士静默。

后来李易登基,将废亭坡更名为下马坡。

第一卷 P29-33

简单的军帐之中,轩辕不二坐主席,李易次之,景永福末席,轩辕则伫立。寒暄之后,景永福的第一句话就是:“依在下看来,我们不必急于回王都。”

“哦?”轩辕不二自然要问个究竟,但被景永福先问了。“在下想知道下方大人开了当铺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李易虽知情,却属耳传,首先景永福需要掌握问最准确的情报。

轩辕不二大致讲述了下。开当铺的次日方晓春就逮到一形迹可疑之人,拷问出贼人落脚地后,轩辕军大获全胜。匪首虽死,但其尸身上搜出隶王的信物,加之喽罗的口供,确定了长期骚扰边境的流寇并非景人,而全是出自皇子授意的燮人。用意一是将轩辕不二——目前燮国最具能力的将军且是轩辕一族的族长调离王都;用意二是引诱李易亲自前往,伺机谋害。轩辕不二知情后迅速押运歹人西进,半路救下了李易。两人会合后因隶王打着契蛮来袭的旗号封锁官道,只好北迂烨北平原。

景永福再问:“殿下遇刺,与将军得胜,孰先孰后?又差多少时日?”

李易倒吸一口冷气:“只差一天。将军前脚抓住那帮贼子,本宫后脚就遇刺了!”

轩辕不二沉声道:“确切的说,只隔一夜。”

景永福思索片刻后点头:“既然如此,就就更不必回王都了。”诚然,边境流寇被擒是李易遇刺的诱因,恐怕回王都的路上也布置过了。李易死了自然再立太子,如若不死,就要轩辕一族都连根拔起。而即便没有流寇扫平之事,李易都难回王都。只是对方不想他死在自己掌控的地界上,所以才没有在来路上动杀手。

李易并非俗子,轩辕不二更不是莽将,听景永福这么一问也已想到了这些。

良久,李易叹了声:“有此智谋,他不亏为我大燮皇子!”这“他”自然指的不是隶王。

他转了语调,却是真挚的,“如若没有大福,本宫和轩辕将军还真往套子里钻去了!”

景永福暗道一声惭愧,没有她,他们也不见得死。以轩辕不二在燮国的威信,最后结局如何还两说,只是她多此一举,想叫他们更顺利点罢了。

“这是盘活棋,对我们而言是,对他们而言,亦是。”景永福凝重的道,“但是,这棋走下去,不会有赢家。有,也不是燮人。所以,我们该把它推了。”

李易和轩辕不二炯炯目光忽然让景永福记起,她还是个十四岁的少女,她的脸微微发红。

李易没有让景永福失望,他道:“好,本宫推了。让一切从头来过。”后来景永福才逐渐发现,这人不仅心思细腻而且胸有城府。

当下,一夜长谈,景永福最后疲累的睡着了。她已经说了她的判断,接下去如何打打杀杀,还有燮国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与她无关。李易轻手轻脚地抱走了她,将她送回了柔软温暖的被窝。

###

燮国王都,太子府邸“容易府”。

李易的亲随为景永福打开车门,从马车上下来后看到这个名字,她不禁咧开了嘴。容易府?容下个李易,还真是容易啊!

容易府附近的人不少,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她,她一一扫过众人。眼前的容易府门卫一点面子不给,目不斜视地看着她的绣花鞋。迎接的管事脸上笑眯眯的,却不时以眼神对她身旁的李易亲随发出疑问:这是谁?旁边的滞留行人静静地观赏她的衣裳,身后的一个十七、八岁的痞子最有眼光,凝神望她的头,仿佛呆了。

景永福只是被刻意打扮过了,脚上的鞋出自王都名鞋坊,头上的凤钗金花是她现在暂时的主子大方所赠,身上的衣服也是根据他的品位特别赶制的,紫的不红不蓝就是紫。

没有人看景永福的脸,她有点郁闷。为了配合需要,她已经连剃带拔的少了好些眉毛,脸都刷了层粉,甚至连嘴都抿过好几次红纸了…她摸了摸自己的脸蛋,也许她的容貌真的不怎么样,连契蛮的混蛋都担心她嫁不出去。

“这位是平姑娘。”李易的亲随轻声介绍。

管事这才仔细打量景永福。

李易的亲随补充道:“殿下吩咐,不可怠慢了平姑娘。”

管事似乎有点纳闷,但还是非常恭敬地弯了下腰:“姑娘请随我来。”门口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

容易府与幼时景永福居住的誉王府邸截然不同,不提二国建筑的风格不同,即便是院舍的格局都差落极大。随着她逐渐步入,管事看到她后为何会疑惑的答案也浮出水面。

她步入了一个男人的世界,整座容易府没有一个女子。景永福不敢说自己是第一个踏入容易府的女子,但肯定是仅有的几个之一。路经之处,所有人行侧目礼,表情同管事。

她很快明了这里是李易的一座特殊府邸,相当于一种机构,堂堂燮国太子不可能没有专属工作场所和专属工作人员。她没有被装扮成男子而是一身纯女性打扮,已然是李易对她的尊重,只是李易对容妆和服饰的品位比她好不了多少。

接见她的是李易手下最出名的谋士薛桐颐,其人三十上下,服饰简约,气质平易近人,而开场的几句话,更说得十分漂亮。

“平姑娘,我叫薛桐颐。姑娘既来到容易府,就是殿下相中的人。姑娘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对我说。只要不太难办,我都会满足姑娘。”

这话里包含了许多内容。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已然明了景永福带来了李易的嘱咐。

“薛先生客气了。”景永福施礼。

清茶送上,景永福将淄留发生的事情一一说明,他冷静的听完,道:“依我之见,也是不要那么快回王都。”

品了口茶后他又从容的道:“现在着急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殿下也是一时气急,毕竟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亲随,换了谁心里都不好受。好在,现在殿下冷静了。死者已矣,该考虑的是如何对得住死者的英灵。”

景永福凝望他,惭愧自己不能算真正的谋士,眼前的人才是。对于那七十四条人命,她首先想到的是内疚,而他想的却是如何收拾好局面。

“不过殿下总要回来的。在他回来之前,不知平姑娘打算做什么?”

景永福收回杂念,笑道:“我想见一下迪王。”

“哦?”薛桐颐起了兴趣,“见一下置身事外的迪王?”

“想必今儿有个小丫头进容易府的事,诸王一会都会得知吧?这丫头才进容易府就去拜会了迪王殿下,一定非常有意思。”

“是非常有意思…”薛桐颐笑了笑,“我会为姑娘安排好。”

“听平姑娘口音,是景人吧?”他忽然转了话题。

“是。”景永福将半真半假的身世又阐述一次。

“唉…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哦,我叫平大福。”

薛桐颐只是惊讶了一下,转瞬他的惊讶便烟消云散。“今夜为姑娘洗尘,届时会将姑娘介绍给各位府中贤士。”

景永福道谢,暂别他。因为话到这里就够了。

容易府多文士,大多数文人即便在俗流中打过几个滚,染了几分尘色,却依然无法掩饰骨子里的清傲,而薛桐颐属于少数极个别人士。

男人的世界突兀出现一个女人,不被丢出去已经不错了,不能计较态度。景永福如是想。

这一场过场,乏善可陈,吸引景永福的倒是容易府历年来搜集的各方各面的资料,她囫囵吞枣似的硬记下不少。

次日上午,景永福按照计划去拜见迪王,顺便一览了燮国王都风采。轿子在宽敞繁华的大街上不疾不徐地行进,所见的高大肃穆的燮国建筑,和面容平和的行人小贩。这使她断定,燮国确实比景国富强。看一个国度是否繁荣昌盛,只要看它的民众的衣装举止。除了烨北平原的人迹稀少,从边陲的淄留,一路西行到王都,沿路上的乞丐她就没见过几个。

她正感慨着,轿子停了下,却不是到了地头,而是又被人挡了,挡路的居然还是司马秋荻。景永福从轿帘下看到他换了身雪白绸服,依然手持只有装饰性的扇子——换了把白色羽扇,司马秋荻飘然步入一所豪宅。

景永福的轿夫换了个方向,从边上绕过。她放下帘子,心想司马秋荻不该比她晚回王都,显见半路去过别处。他去哪里了,她却懒得想,也无从猜测。只确定他进的宅子,肯定是他司马家的重要府邸。

###

景永福能顺利的进入迪王府,一半归功于薛桐颐在府宴前就遣人下了拜帖,安排妥当了见迪王前的诸事,而另一半大约算运气。

燮国并非任何一个皇子都能封王,即便不是王爷,也不是景永福这样没有身份的人能随便见的。而迪王,更不是一般人能随便见的,原因众所周知。可是府宴后薛桐颐颇有几分怪异的告诉景永福,迪王愿意见她,并且就安排在提出约见的次日上午。时间很紧,所以景永福一大早起床,就开始恶补燮国的宫廷礼仪,这叫她多少念及李易的好处。她一个民间女子,几曾在他面前中规中矩过?张牙舞爪倒没少过。李易能一忍再忍,着实令她佩服。

宫廷礼仪其实景永福并不陌生,她很快就完成了课业。依然那身紫衣,配备标准行头,薄施脂粉的去了。

迪王府属于正式的王府布局,正门后宽大的院落,穿院后是堂皇的前厅,雅致的后厅,然后是九曲精致的走廊,跨越人工开凿的湖泊,而后是更大气瑰丽的主厅。

最后景永福停在后花园环门前,引见她的下人道:“姑娘请在此等候,小的前去通报。”

景永福并没有久等,下人很快就出来,引她进入秋季少见的花开内院。她粗粗地浏览一番,眼前都是秋属花卉,可想而知,迪王府还有另三季的花园。

浓郁的花香,斑斓的花姿,不知什么样的主人才能相配?早在景国景永福就听说过迪王李菲的大名。据说李菲的母妃杨怀莹国色天香,而他继承了其母的容貌,十五岁时就被誉为燮国最美的男子,以至于杨家的门栏经常更换,其因不言而喻。

所以迪王轻易不见客,更不愿会见女客。

景永福见过李易的英姿勃发,能想象他的兄弟也一样风采出众,她也见过司马秋荻的精致文秀,可想象燮国贵公子的谈吐气质,但见到李菲后,她才知道李易也好司马秋荻也罢,甚至她以前见的所有人物,在外貌上都远不及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