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翠和雅麦也都重重的点头。

陈淳静好笑的摇摇头,说:“现在你们有福气的殿下要休息了,否则明天要是没有福气的伤风了,你们可要辛苦了。”

“各位佛菩萨,殿下是随口说的,你们请忘记吧!”雅翠听陈淳静说完,就对着天空双手合十的念叨。

陈淳静不管她,脱了衣服上床闭上眼睛。圆融大师这样说,并不是代表她什么都不做,等着就会心想事成的。她不是一张白纸的小孩子,她知道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她必须努力,才会达成目的。

第二天一大早,陈淳静一醒来,竟然看到雅萍神色有些焦急,于是打了一个哈欠,说:“更衣吧!”

知道洗漱完成后,她拿着杯子喝着温水,问:“说吧,出什么事情了?”

早上空腹喝一杯温水,这是她从小的习惯了,来到这里,也改不了。早上先喝一杯温开水,可是健康一天的开始。

雅萍先行礼叩首,说:“殿下,刘公公正在外面等候。”

陈淳静使劲了咽下了一口水,尼玛,多惊悚的消息啊,差点让她被噎死!刘保生是谁?那是皇帝的心腹,是后宫总管,连低等妃嫔都要巴结的人物。这绝对是一个厉害角色,额,他的威力肯定不亚于枕头风。

可是现在这个人竟然在等她,她觉得心里的滋味是五味杂陈。这个刘保成以前可没有如此礼遇过她。

现在这样肯定有什么原因?皇帝有什么指示?是好还是坏?她有些拿不准。

雅萍看着陈淳静在出神了,就轻轻的喊了一句:“殿下。”

陈淳静终于反应过来,站起来说:“走吧,去见见刘公公去。”

刘保生悠闲的坐在正厅的侧面椅子上,主坐上的位置可不是他这样的阉人能做的。即使在无人的时候,他也会过过瘾。

佛门之地自然不如皇宫奢华,但是却处处透漏出一种宁静安心的气息。昨夜皇上轻车简便的就来到了皇觉寺。

上完香拜完佛菩萨,例行的要见圆满大师和圆融大师。他自然是要回避,正好去检查皇上居住的厢房。要是出了一点问题,他马上就可以和他不认识的九族见面了。

现如今叛军四起,皇上出行也是慎之又慎。可是就这样,还不消停。连祭陵的时候,都有叛军过来行刺。

还好这些年总出这样的事情,他和御林军都有经验的,利落了收拾了谋逆者,接下来就是刑房那些家伙的事情了。那些人落在他们的手里,不说也得说了。

总算皇上一路有惊无险的到了皇觉寺。这里有大师们的庇佑,比先前的境况好多了。但是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也不知道他在院子里面站了多久,才看到皇上从佛堂出来。脸上的表情一如往常,看不出来半分端倪。

不过自从皇上年龄渐长,他早就看不透了,也不想看透,虽然不是完整的男人,但却也不想白白的丢了性命。他还想好好的活着呢!

皇上什么话都没有说,就进了厢房洗漱睡觉。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皇上竟然吩咐他去把安康公主叫过来,并特地嘱咐要等安康公主醒了之后再宣旨。

他自然是遵旨,心里却明镜了:只怕安康公主这回是真的翻身了。皇上上次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大皇子楚王出生的时候。第一个孩儿,又是儿子,皇上喜欢宠溺是人之常情。可是现在对安康公主这样,只能表明安康公主在皇上心里的位置绝对在前列的。

他来到宁轩,宫女和太监们倒是井井有条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不像他套近乎,也不冷落。他真的开眼界了,要知道以前他到静宁宫的时候,可是很多人示好的。

那么这是安康公主的原因还是皇后娘娘给的那两个宫女的原因呢?他眯着眼睛想。

于是就不着痕迹的和雅麦、雅灵聊着天。

从聊天中他才发现也许安康公主真的变了,是心灰意冷后的涅槃么?他想起上次赏梅宴上她和贵妃娘娘的气氛,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宫里很快就不平静了么?

正出生了想着,就听到耳边想起女声:“护国安康公主驾到。”

刘保生回过神,跪下请安。

陈淳静自然是虚扶着,笑着说:“刘公公,快请起!你这样太折煞我了,你一天把父皇伺候得开心且健康,我也是很感激的。刚刚是我睡过头了,还请刘公公见谅。”

刘保守摆摆手,说:“殿下严重了。奴才也是奉皇上旨意,皇上一再嘱咐奴才外不能打扰公主休息,就是借给奴才一万个胆子,奴才也不敢抗旨啊!殿下,奴才就开门见山了。奴才来宁轩,是宣皇上口谕:请安康公主见架。”

早在刘保生说口谕的时候,陈淳静就已经跪了下来,自然正厅屋里的所有人都要跪。

听到刘保生说完,陈淳静叩首,说:“儿臣领旨。”然后起身,示意雅萍给了刘保生一个荷包。

刘保生也不矫情,这是皇帝允许的范围之内,接过荷包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分量不算重也不算轻,他估计着。然后对着陈淳静,说:“殿下可还有别的吩咐?”

第33章 用意

陈淳静听完刘保生的话,就知道这是要撤退的意思,也不挽留,笑着说:“刘公公自忙去吧!一会本宫就到紫薇轩找父皇。”

紫薇轩从来只是住皇帝的。

刘保生笑着告退了。

陈淳静转过身,说:“更衣吧!”幸好是公主,否则光见个人就得换一次衣服,置装费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换了一套素净的衣服,她就带着雅萍、雅麦、雅翠、雅灵四人就出了宁轩前往紫薇轩。陈家的祖宗牌位都在这里,她一个小小的公主还是不要摆谱了。再说她现在也摆不起来,还不如老实点。

一路上很明显感觉到戒备森严了许多,虽然表面上人数不多,但是暗地的人肯定不会少的。

她一路慢慢的走着想着皇帝召见她的理由还有她该怎么回答才能利益最大化?谁知道了之后,却被挡在了外面。

刘保生满脸笑意的说:“殿下,请稍等,皇上正在里面和圆满大师及圆融大师说话。”

陈淳静笑着点点头,说:“那我就到院子那边去等吧。”皇上和高僧的谈话估计一时半会都不会结束。

刘保生忙说:“殿下请,那边有个小厅,炭火都烧得很热乎,殿下先去坐一下。”然后示意身边的小太监去准备。

昨天皇上到了之后就差他去问圆满大师及圆融大师可否有时间?结果两位大师都在做晚课,皇上叮嘱他不能打扰,他自然不敢自作主张。等回来报告后,皇上竟然点点头,会所:“那就等他们有时间,朕再召见。明天先让静儿过来见我。”

刘保生自然照办,谁知在通知完安康公主回到紫薇轩,圆满大师和圆融大师竟然联袂而来。

皇帝在得知圆满大师和圆融大师到来,于是陈淳静就要靠边站了。

陈淳静不敢反抗皇帝的决定,那就只有顺从。刘保生所说的小厅也即使所谓的偏厅,正厅自然是皇帝用的。紫薇轩虽然比不上皇宫,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的偏厅偏院是皇觉寺最多的一个院子。

到了偏厅里面坐好,雅萍接过小太监拿过来的茶水,给陈淳静倒上,轻轻的说:“殿下请用。”

陈淳静双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觉得暖和多了。一路走过来,真是刺骨的冷啊。

她笑着说:“刘公公,你去忙吧!要是父皇召见,你叫一个小太监来通知我就好了。”既然皇帝在这里,那么紫薇轩的安全还是能保证的,小太监陷害的把戏她应该不会遇到吧?

刘保生想想说:“奴才遵殿下旨意。奴才会叫小邓子来通知殿下的。”他还正想着怎么告辞了,一会皇上肯定要叫他。他要是不在,皇上一生气他就得倒霉。还好安康公主比较好说话。

不过虽然他可以保证皇上的安全,可是却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是皇上的。皇上也不容易啊!世家简直就是无孔不入,不过谁想要害皇上,得踏过他的尸体。

现在皇上既然召见安康公主,他就得保证安康公主毫发无损的去觐见。

陈淳静看着刘保生身后一个小太监出来跪下来,说:“奴才小邓子叩见安康公主殿下。”

陈淳静仔细了看了一下这个普通的小太监,笑着说:“好,本宫知道了。”

随即刘保生和小邓子就告退了。

可是就一盏茶的功夫,他们竟然又回来了。不过却不止他们两人了,身后跟了4个人,两个主子,两个书童。

刘保生叩首,说:“启禀殿下,齐大人和王大人也是遵皇上旨意前来觐见的。皇上说殿下和两位大人年龄相仿,又都在寺里,索性就一起看看。”

陈淳静看着跪在地上的齐博文和王意乐,二人立即高声喊道:“臣齐博文/王意乐拜见安康公主殿下,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陈淳静点点头说:“知道了,刘公公,一会父皇召见,我就带着他们一起觐见。”

刘保生嘘了一口气,安康公主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该知道的事情恐怕也有所知觉。就怕因为害羞而恼怒,他就得吃瓜落。安康公主以前连皇后娘娘都赶顶,何况他一个奴才呢?而且现在安康公主经过生死之后变了好多,他也拿不准现在她是个什么性子?不过总算结果是满意的。

于是立即告辞,免得一会被翻脸。

陈淳静示意雅萍给齐博文和王意乐上茶,说:“两位大人快平身,坐吧,父皇估计还要得一会才会宣召。”

“齐博文/王意乐谢公主殿下。”两人起身坐到了陈淳静两边的椅子上。

陈淳静看着两位养眼的帅哥,额,那个王意乐她再看一眼,还是觉得有鸡皮疙瘩。忙移开眼神,笑着说:“两位大人请用茶。”

和男人相处,她是半点无压力的。虽然成为一个故人,但是陈国的氛围还是不错的。浸猪笼的事情她还真没有听说过。尤其是成年以前,男女玩在一起绝对不会有人说闲话的。

不过渣皇一起召见他们,就有些耐人寻味了。他们两个上次赏梅宴上摆明是皇帝要留下给皇家的。不光是公主,好多郡主和县主也都需要皇帝指婚。否则成了剩女,宗族可不是好惹的。

话说这里的皇帝还是很苦逼的,世家和宗族就是他面前两座最大的大山。宗族和皇帝已经对干很多次了。比如她这次杖责的原主敬王爷,逼着皇帝追究公主和郡主的责任,这要是辫子朝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世家光看眼前两个说好听是不卑不亢,大实话就是没有半分敬畏她的世家之子就可见一斑了。

恐怕历代皇帝都对此很头疼,可是陈国历经这么多朝,又拉又打,虽然有些世家的确被打压了,消失了,可是根深叶茂的世家还是照样享受着荣耀。即使他们的实力已经下降了。

她有些天马行空的想:不知道现在造反的这么多,有没有世家的影子呢?

但是现在她和这两个人在一起,想起陈淳妍火热的眼神,她就有些头疼,不是应该优先供应大龄女青年么?哎,这里十六岁的少女已经是大龄了。

不过皇帝既然有意让他们共处一室,刘保生的意思自然代表着皇帝的意思。刘保生敢把他们放在一个房间,那就是说明皇帝是默许的。他可是从皇帝五岁就跟到大的太监。能混这么多年,他要说理解错皇帝的意思,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那么渣皇是在考虑她的驸马也许出自他们其中的一个人?

她又看了两人一眼,王意乐?额,还是算了吧!齐博文倒是还不错,治愈系的美少年,但这些她也做不了主。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皇帝是个颜控。瞧他身边连太监都是美型的。别看刘保生现在褶子满脸,但还是英俊的太监。

这样她可以安慰一下至少她未来的丈夫眼睛是可以吃饱的。

陈淳静一转移视线,王意乐就觉得自己再次被这个安康公主打击到了,他真得要得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了。他虽然长得好看,可是并不女性化的。

于是他喝了一口茶之后,笑着说:“这次见殿下,好像有些变化了?”

上次在梅园,他看到她意气风发,顶了贵妃娘娘好多次。后来被皇上斥罚,他并没有见到她是否有黯然?可是这次见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皇觉寺吃了这么多天素斋、拜了这么多天佛菩萨的原因,她的眼神竟然如此的平静,身上也多了一些不染尘世的仙气?

陈淳静没有办法,只好抬起头看着他,说:“皇家寺庙,自然能够让人心灵净化,莫不是王大人认为本宫是冥顽不灵之辈?”

王意乐怔了一下,他这是和安康公主第一次对话吧?可是他到底哪里惹她了?这帽子扣的!

他无奈的站起来,抱抱拳,说:“微臣说错话了,还请殿下责罚。”

陈淳静也只是不想看他顶着倾国倾城的女性脸蛋,但是喉结却又显眼得很才想让他闭嘴,他们之间又没有冲突,于是笑着说:“王大人严重了,本宫开玩笑的,王大人还是坐下吧!”

王意乐坐下后,继续说:“谢殿下赦免微臣。不过,殿下,说起来微臣以前在谢府探望姑祖母的时候,见到过殿下。不过恐怕殿下忘记了。”

这是攀亲戚了。陈淳静也想起了王家的确也算是她的外戚了,她要是想多点后台,王家也是不能忽略的。

于是她正视的看着他,笑着说:“王大人,那时候本宫还太小有些记不清了。”陈淳静的记忆中的确没有王意乐的记忆。

王意乐看着她清澈的大眼,她的眼型他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五皇子和六皇子都是这种眼型,典型的皇家人。有些像杏眼,但是厚重的双眼皮让她的眼睛深邃起来,再加上漆黑的瞳仁,平添了神秘感。

他也看着她,笑着说:“也是,那个时候殿下才四岁,记不清楚也是可能的。”

第34章 套话

陈淳静笑着喝了一口茶,说:“王家经常会有人去看外祖母么?”王氏很多年都在吃素念经了,她还真没有见过几个王家人去拜访。

王意乐有些尴尬,他们王家还真对出嫁不强势也没有帮过王家的姑祖母来往太多。前些日子更是因为皇后娘娘的势弱,更是没有人去关心姑祖母了。没有想到一向不喜欢姑祖母的安康公主竟然主动问起了。

他哂笑道:“姑祖母是王家的人,王家不会忘记出嫁女的。”

陈淳静也不追究,有用的时候来往不知道多勤,无用的时候恨不得去抹族谱。不过人都是有私心的。她现在需要王家和她同一条船上,至少不能撇的太开或者落井下石。

王意乐是王家下一辈的代表,看王家对他的重视就知道了。皇家的女婿是谁都能当的么?

这么一想陈淳静就觉得要是她嫁给王意乐,也许不是看在亲戚的份上,有些关系好处理一些?好吧,也许是她想多了。皇帝的安排、谢蓝的打算,两个粗大腿目前她都拧不过。那么对婚姻她也就只能随遇而安了。

还好,唯一庆幸的是她是公主,还是护国公主,是有单独的公主府的。而在公主府,她是最大的。当然前提是陈国要撑到她寿终正寝之后最好了。

有了安慰后,她看王意乐也顺眼多了,于是笑容也真诚多了,“自然,王家连先皇都说过是世家典范呢!”

陈淳静她爷爷当政的时候,王家可是风光无限,差点抢了谢家的头号世家的位置。两家争的很凶,几乎波及到所有的世家。

要是一直这样多争几年,说不定陈淳静她爷爷就会创造历史。可是世家就是世家,在发现情况有点失控,竟然摒弃前嫌。王氏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嫁给了谢家的继承人。

于是陈淳静她爷爷只能含恨闭上眼睛,到了她爸爸这一代,世家对皇家恐怕也是有些防备了,所以更多的是抱成团来对付陈家。

这种表现在后宫就表现得很明显了,五大世家谢家有俩个女子在后宫占据高位,齐家一位,姜家一位,王家和石家虽然在后宫没有宫女子,但是这两家的女子在其余三大世家基本上都是出于继承人夫人的位置,五家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样下去,皇帝还混个屁啊?她也能理解皇帝的焦虑,可是从女人下手,也实在太掉价了。真是不知道皇帝怎么想的?

好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许皇帝真的有苦衷,或许是世家真是大得不可相信,或许是皇帝的亲信只是表面的,总之现在皇帝的政策不会被执行得很彻底,再加上有意的引导,陈国现在的状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只是皇权和世家角力的产物。

陈淳静想起皇帝那张保养得好的脸,虽然英俊如常,可是额头深深的抬头纹还是泄露了他并不如表面如意,皱眉已经成了习惯了。

王意乐拿不准眼前的安康公主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有意的?王家就是被先皇摆了一道之后,直接从世家头名的有力竞争者变成了毫无竞争力的老末。

不过王家实力下降是事实,皇家不喜欢,每次的挑刺也真心难受。这也难怪宗族都着急的,这才要求他尚主。

以以前的做饭,他一般来说都是娶世家的女子,以防止提早站队。尤其是娶有兄弟的公主,那是想都不用想,天生的外戚。

安康公主没有兄弟,也听说以后可能也不会有。可是这并不代表谢家就放弃了有个谢家血缘的孩子,贵妃娘娘不是刚怀孕么?

谢家两姐妹虽然闹得很厉害,但是连他父亲和宗族长老都猜不出她们到底是真的翻年还是做给他们外人看的。所以也不敢赌。

可是要和皇帝亲近,最好的办法就是尚主。既然尚主,要是尚个末品的公主,他们家也不愿意。于是商量之后,还是决定要尚就尚品级高的安康公主。

谢家做了世家之首这么多年,和他们扯上关系,也没有什么坏处?

王意乐见到安康公主,才觉得自己家人真真可笑了,陈家得到了天下,怎么会是蠢人?安康公主虽然以前犯了傻,但年纪小的行为并不代表一生就定型了,瞧,现在的安康公主怎么会任人搓捏?虽然表面上看一派无害的样子,但听她的话,就知道她的话每局都不好回答。

他想想还是谨慎的说道:“这是先皇厚爱!王家会更加努力精忠报国的。”

果然世家的人就没有简单的。陈淳静也不沮丧,要是一两句套话就能搞清楚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她就不会只是一介商人了。政治无论哪个时空都是最复杂、最考验人心的。

她笑着说:“王大人一看就是有为青年。”

王意乐看着她带笑的眸子,眼睛里面波光潋滟,他一下子觉得心有些剧烈的跳起来了。不会吧,他也只有对着京城第一美人赵莲心才会心跳时速,怎么对着这么一个不待见她的小丫头也会这样?

他待想仔细看看陈淳静。就听到一个男声插了进来,“殿下果然是好人,阳阳说得没有错。”

陈淳静回过头看着微微笑着的齐博文,感兴趣的说:“咦?阳阳这么评价我?怎么说?”

“殿下心很温柔,阳阳说殿下是最好的人。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齐博文嘴角更加翘起来。

王意乐恨得牙痒痒,齐博文这是拆他的台有没有?明明刚刚扭转了安康公主对他的印象,他竟然不识相的插话,还含沙射影否定安康公主对他的评价。他怎么不是有为青年了?额,虽然他是走后门进来的,可是,可是他以后一定会努力的。绝对不是因为安康公主心软才不打击他的,哼。

他正想说小孩子天生是扯谎精。

可是陈淳静已经和齐博文开始聊起来了。

“真的,阳阳也是乖孩子!”陈淳静想起寒阳,不由得会心的笑了,没有被污染的孩子是最让人神情放松的。

“恩,乖是乖,可是淘气起来,也是让人头疼得很。他的礼仪到现在都没有学好,这不,乘着寺里气氛好,就让礼仪嬷嬷教他礼仪,可是我整天被嬷嬷追着告状。”

“哈哈,孩子太小了,以前又没有被约束过,自然会有抵触的。”陈淳静心里叹了一口气:这样下去也许寒阳就会成为一个标准的古代人了。不过随即又在想,她在想什么啊,寒阳本来就是古代人。皇帝不是汉武帝,他注定也不会成为霍去病的。

“恩,臣和他说过要是他学好了,就教他骑马,他才乖乖的了。他呀,就是天生不喜欢这些东西。不过臣是极喜欢他这个性子。”齐博文想起寒阳一会苦一会笑的表情越发笑得开心。

陈淳静也听得开心,齐博文看起来还是有些靠谱的,在齐家的地位也不低,也许寒阳不会泯灭个性呢?

他们俩从寒阳的吃住聊到性格爱好了,王意乐已经憋屈得快要发作了,寒阳虽然认识,可是他不熟悉,完全插不进去话。

好容易在他们口水的空隙,他忙说:“殿下,有时间去京城或者别的州郡去逛逛,可以见识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古代所谓的隐士很多,走遍各地留下的笔记也很多。陈淳静还特地翻过这样的笔记,可惜这些人拽的古文还有些俚语他压根不懂。

旅游记录是最能体现一个时空的概况的。而且陈国的隐士是不拘男女的,也就是说她是有机会到处去看看的。

不过攻略还是要提前准备好的。她本来想找个机会问问人的。王意乐这是瞌睡送枕头啊!

她立即抓住机会,说:“哦,那王大人给本宫讲讲都有什么地方好玩?陈国周围都有哪些国家?还有离陈国很远很远的国家么?有需要走水路最远到达的地方是哪里?”

王意乐一口气差点上不来,尤其是他看到齐博文看向她似笑非笑的眼神,他真的想一巴掌抽死自己。提什么话题不好提找个?

他哪里去过什么地方啊?有机会去,他也不想离开京城。京城是多么繁华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京城哪条胡同有几条野狗他都知道,尤其是有名的青楼和花魁他绝对是如数家珍,可是这些不能说啊?

他张张嘴,最终泄气的说:“对不起,殿下,微臣也只能纸上谈兵,除了京城,臣哪里都没有去过。殿下想知道的这些,齐大人最是清楚不过了。他曾经和齐博士一起周游了列国。”

陈淳静毫不留恋的转过头,亮晶晶的看着齐博文,说:“真的么?齐大人快给本宫说说。”

第35章 高僧

王意乐说的齐博士是齐博文的三叔,博士是陈国最高的学识头衔。含金量绝对比现代的博士高,因为在陈国的历史上,得过博士头衔的人屈指可数。

现如今现存的就剩下齐家三叔了,以至于他的本命齐铭天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了。齐博士最爱的是书这是谁也不否认的,为了书连成亲都不愿意。以至于现在还是孑然一身。

齐博士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其学术的严谨性,无论任何观点都会有出处,并且他还经常周游各地,考察风土人情。

齐家作为五大世家之一,繁衍几百年,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分支了,可是齐家的子弟从六岁开始仍旧会汇聚到宗学学习。

在众多的齐家子孙中,齐博士直接挑中了齐博文,然后齐博文从小就开始跟着他东奔西跑。

这些事情,陈淳静早就知道了。齐博士在宫里也是有很多粉丝的。她还想着有机会能渐渐齐博士呢,只是皇帝都不经常能见到,更加不要说她了。

不过总算他还有弟子,并且是亲侄子。只是她和齐博文又不熟,也不好冒昧的问。尤其他们并没有多长的时间来聊天。正好王意乐提出来,她也就顺水推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