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嫂却是知道萱娘的心的,起身笑道:“也是,都劳碌数天了,各位还是请先回去吧。”说着招呼丫鬟来,众人这才动弹,一个小厮跑了进来,抬眼不见萱娘,正要退出去,罗大嫂瞧见了,骂道:“这是甚地方,怎的乱闯?”

小厮行个礼道:“舅奶奶,却是大老爷遣小的进来请三奶奶出去,说是三老爷归来。怎的不见三奶奶?”罗大嫂稍一思量,对小厮道:“你出去对大老爷说,今日是玖外甥娶亲的好日子,旁的事,都不论。”

小厮应了,忙忙出去,罗大嫂又对众人道:“我且进去瞧瞧小姑去,各位宽坐。”说着就急急进到里面。

大老爷带着叔洛到了外面,却有些旧时亲友,还认得他的,都上前互相行礼,问他怎的这许多时不回来,叔洛不由面有惭色,只是含糊答应罢了,等到玖哥出来,虽然心中疑惑,母亲又没说的,却还是和留哥两人上去行礼,只是母亲没说这人是他们父亲,含糊招呼而已。

四叔此时却也老了,须发斑白,考了一辈子会试却都没中的他,早在几年前就息了念头,也不去选官,只是在家替人说些分上度日,见叔洛回来,也有些高兴,触动心灵,问出一句:“三侄子,你可要实对我们说,可曾又另娶过,是妻是妾,带回来了不成?”

叔洛正应酬的高兴,听见四叔问出这句,自己当日娶了万氏,是打着一辈子不回来的主意,况且又是入赘,自然是妻了,只是现时回来到这里,萱娘既是先娶,又是原配,这等却是犯了律了,还在思量。

就听见源哥哼了一声:“四叔公,你怕是老糊涂了,三叔是个男子,男子家多娶几房也是常事,出外这么多年,万氏婶婶却比三婶又年轻又贤惠。”话没说完,就听见四叔哼了一声,瞧着叔洛道:“三侄子,这事却是大碍,不提侄媳在家养儿育女,论先后也是她先,去了公堂,也是说不过的。”

叔洛脸上通红,源哥又哼了一声,斜瞅着玖哥兄弟道:“好不好,休了她就成了,这等恶妇,那还能留在我家。”话没说完,脸上就挨了一拳,却是新郎官动的手,玖哥满面通红,还欲再打,大老爷咳嗽一声:“罢了,今日是玖侄子的喜日子,又逢你父亲归来,父子夫妻团圆,别的话以后再说。”

说着就唤小厮进去请萱娘,谁知小厮却带来这样一句,大老爷皱皱眉,当着众人,也要留一分体面,也只得请众人先回去,自己和叔洛他们就进去里面。

分辨

方进了二门,门边早有个丫鬟在那等着了,见他们过来,急忙施礼道:“还请大老爷止步,这是人家内室。”大老爷气的胡子一抖一抖,指着叔洛对丫鬟道:“这是你们家主,难道他不能进去里面?”丫鬟身形动都不动,礼数周全的道:“大老爷,从来都说,我们老爷十年前已经没了,这又是哪里来的?”

大老爷胡子一抖,手指丫鬟,只是跺脚不止,留哥听了这话,却知道娘心里在想什么,又见大老爷这般情形,忍住笑,对大老爷道:“大伯,就是小户人家,也分个内外的,还请大伯先回去。”大老爷袖子一甩,对留哥道:“难道你爹也不能进去?”留哥还没答话,玖哥上前,带行不行的行个礼:“大伯的教导,做侄子的虽然不得不听,只是这事也有分说,娘曾数次托人去山东寻过,做侄子的也曾亲身去寻,都是毫无音耗,今日突然来了,侄子心里也有些嘀咕,还请先回去,等我们母子商议个实情再处。”

玖哥这番话,却透着不信,大老爷胡子不由一翘,皱眉道:“你这孩子,怎的说这样胡话,我是你大伯都认出这是你的父亲,你做小辈的怎么会不听呢?”玖哥正欲开言,留哥上前道:“哥哥说的有理,父亲当日走时,侄子们还小,这猛不定来个人就说是自家父亲,却也有些迷糊,大伯虽然认下了,只是这是大事,还须遣人去山东查问了,问个究竟再说。”

大老爷被这话堵住了,肚里思量一下,要待再说,丫鬟趁机对玖哥道:“玖大爷,奶奶说了,今日是你好日子,还请回了新房。”玖哥点头,对大老爷又施一礼,临走还对留哥使个眼色,就进去了。丫鬟又转身对留哥欲要说些什么。

大老爷见了这般情形,怒指留哥道:“你们两个不孝的儿子,怎的这般,那可是你们亲生的爹?”留哥瞧眼一直没说话的叔洛,见他脸上神色变化莫测,细瞧这模样,依稀还有些记得,肚内也有七八分想着这是自己的亲爹,初时也想认他,只是转念又想起这十多年来,自己母亲的操劳,对父亲也有些怨恨。

况且方才在席上,听的他另有了妻儿,源哥还口吐狂言,称休了自己母亲,同为男子,怎能做这样不义之事?只是碍着自家大伯,也只得随着进来,等到听了丫鬟所说,做儿子的心不由多偏袒了母亲这边,自然也就随着母亲的话说了。

听见大老爷这样说自己,留哥轻笑一声,意有所指:“大伯这话错了,侄子一没淫了父妾,二没卖了妹妹,三没败了家私,这不孝二字,实不敢当的。”大老爷气喘不已,却也没法驳了这话,源哥听留哥这话,句句指着自己,仗着这里叔伯,都是偏着自己的,脖子一挺道:“那些事,你孩子家,有甚知道的,这亲亲的父亲不认,不是不孝是甚么?”留哥听了这话,正色对源哥道:“哥哥这话说差了,这父母都是一般的,哪有母亲没有发话,儿子就自作主张的事呢?”

大老爷听了这话,知道今日这二门是进不去了,也休想再见萱娘一面,思量一会,伸手出去拉住叔洛:“三弟,这里不认,大哥认了你,随我回去罢。”说着气冲冲走了,叔洛自进了庄子,见这里休整一新,方才席上又有人道,萱娘孤身一人,持家有方,胜过男子,厅上虽匆匆一面,却也忆起旧日的事情,再则自己两个儿子已经长成,说话应对都极礼貌,心里百般滋味,不知是愧是悔,来到二门这里,却不停思量,全似丢了魂一般,此时哥哥说了,也就随着他自去。

瞧在留哥眼里,却是自己的爹竟没有丝毫父子之情,留哥不由黯然,却还是全了礼节,恭身送过,问过丫鬟,知道萱娘和罗大嫂在房里,关着门在说甚么,忙急急进到里面。

到了萱娘门口,却是无人的,留哥轻轻叩门:“母亲,儿在此。”里面鸦雀无声,留哥怕娘出甚事,心头直跳,又叩响门,还是没有回应,正欲推门,就见玖哥夫妻来了,还都穿着喜服,英姐和自己娘子跟在后面。

他们都是一脸忧色,留哥上前对玖哥道:“哥哥,今日是你新婚大喜,还是回新房罢。”玖哥未曾答话,紧皱眉头的昭儿就说话了:“小叔,这事也是大事,总要娘拿个主意,不然我们都不心安。”怡姐也点头。

只听门吱呀一声开了,众人忙都抬头,出来的却不是萱娘,是罗大嫂,她咳嗽一声,对玖哥道:“你娘说了,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洞房小登科,还不快些回去。”玖哥一个我字就卡在喉咙里,昭儿上前:“舅母,就让我们进去瞧瞧娘罢。”

萱娘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吗?都各自忙各自的去。”说着就叫怡姐,怡姐忙应了一声,听见萱娘道:“那些东西可都收拾进来了?还有给亲戚们的回礼,都要准备了,别叫人瞧笑话。”

自怡姐进了陈家的门,还没听过萱娘这样严厉的口气,呆了一呆,正要说话,旁边就有人道:“三婶,东西都收拾好了。”原来是惠姐也来了,罗大嫂瞧人来的越来越多,不由往里面瞧了一眼,欲言又止。

萱娘听见连惠姐都来了,叹了一声,听在孩子们的耳里,却着实有些难受,玖哥瞧瞧留哥,昭儿握下英姐的手,惠姐靠在门边,几个孩子都想开口说话,萱娘已经出现在门口,她眼圈微有些红肿,神色倒还自然,走到他们面前,伸手替玖哥拿掉喜服上不知道甚时候沾上的草,嗔怪的道:“你做大哥的,怎么不带头听娘的话,自去做自己的,还带着他们都来这里,难道娘还会出甚事不成?”

玖哥方想说话,却不知哪里来的一股思绪,眼前有了雾气,竟定定的说不出话来,萱娘一笑,拉着他和昭儿的手:“今日本是你们夫妻二人的好日子,百年好合,竟在今夕,哪能为了旁的事分心,快些回去罢,那些事自有我处置。”昭儿有些担心,却只叫得出一声娘,萱娘拍拍她的肩:“儿,日后这家,就要你和你妯娌两人管了。”昭儿听了这话,不觉一凛,看向萱娘,萱娘一哂:“娘有了媳妇,难道还要娘亲自管家不成。”

昭儿心有些定了,萱娘推着她肩:“快去罢。”玖哥心中,也转过几个念头,只是他素来知道,萱娘见识非常人可比,又见她连声催促,若再不去,恐是不好,只得看着萱娘道:“娘,无论有了甚事,儿子只认娘这个娘。”

萱娘笑容更深:“罢,那无赖的话你还真听了,没的算计。”惠姐却已经知道自家哥哥回来了,听了萱娘这话,身子不由抖了抖,萱娘把她拉过来:“放心好了,有三婶在,没人敢把你怎么样,你也快回房去,这下个月就要出嫁的人了,要把身子养好。”

萱娘说完,却见眼前这几个孩子还是一个也不动弹,瞪他们一眼:“怎么,还不相信你娘了?都快些回去,难道还要娘拿棍子赶你们回去不成?”接着叫玖哥:“你做大哥的,今日又是你的喜日子,快些回去罢。”

罗大嫂上前推他们转身:“快些走罢,你娘这样说,自有她的道理。”玖哥他们虽则不放心,却还是转身走了,只是脚步都是拖的,等他们走了,萱娘的肩膀这才垮了下来,和罗大嫂进了房。

罗大嫂关了门,对萱娘道:“小姑,这事?”萱娘倒了杯茶,也不管冷热,就喝了进去,冷笑道:“还能怎么的,他要回来,这里总是他的家,难道我拦着他不成?”罗大嫂也有些口干,倒了杯茶,喝进口里,尽是冰凉的,忙把茶吐出来,连声叫丫鬟过来换茶,丫鬟忙应了,进来换了壶热茶才出去。

罗大嫂喝了一口茶,对萱娘道:“拦是拦不成的,只是小姑,你也休嫌做嫂子的小气,他既带了个人回来,虽说轮先是你,轮长也是你,只是难保他有些甚念头,到时这些你苦挣的家私,难道要拱手让与别人不成?”

萱娘此时觉得有些疲乏,打个呵欠道:“瞧他也不是有那样本事的人。”说着闭了闭眼:“大嫂,天也晚了,你也别回去了,就在这歇了,等到明日再回去罢。”罗大嫂坐到她身边,拍着她背道:“小姑,这等我怎么放的下心回去?”

萱娘长叹一声:“这等事体,虽则匆忙,也要计较个长法。”罗大嫂听她这样说,知道她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试探的问道:“小姑方才命人去寻小喜,究竟是何主意?”萱娘已经倒在床上,闭了眼道:“我也没旁的,就想知道,三爷在山东十多年,都做了些甚么。”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罗大嫂一推,见她已酣酣睡去,心里一酸,却也没有旁的办法,小声叫来丫鬟,替她脱衣卸袜,盖好被子,这才吹灭蜡烛,自己去安置。

这晚却除了萱娘,人人都不好睡的,玖哥新房里的烛光亮了一夜,留哥房里也没熄了灯,英姐和惠姐两个虽然躺到床上,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只不过胡乱打个盹,巴到天明,各人起来,胡乱梳洗过,就等着萱娘来找。

等了许久才有丫鬟来到,只是笑着道:“姐姐们怎么也不去厅前,今日新妇还要见婆婆。”英姐和惠姐对看一眼,怎么连这事都忘了,忙携手来到厅前,萱娘却已盛装坐在堂上,手里还拿着给媳妇的礼,见了她们两个,笑道:“怎么睡到这时候,还要丫鬟去叫。”

英姐方想说话,留哥夫妻也来了,英姐见二哥二嫂的眼睛都是红的,想来他们也是一夜没睡,上前行过礼,各自坐下,萱娘却还是依旧,脸上露出笑容,等着新人来,玖哥夫妻双双穿着大衣服,来给萱娘磕头,萱娘受了礼,昭儿把做的鞋袜给萱娘送上,萱娘打一看,笑道:“我儿果然有心,这可比平时做的要精致多了。”

昭儿面色有些微红,虽说和萱娘是终日厮见的,不消做势的,只是这总是新嫁娘,太过大方了也不好,萱娘笑着说了几句套话,正待要唤他们起来,就听见有人的声音:“三婶,你也太不知礼,这媳妇进了家门,哪有拜见公公的?”

听声音又是源哥,惠姐瞧见自家哥哥,不由紧紧拉住英姐的手,英姐拍一拍她的背,对源哥怒目而视:“源哥哥,你也太不像了,你说我娘不知礼,这话却是你做侄子的应说的吗?”源哥没料到英姐竟然如此伶牙俐齿,不由语塞。

萱娘此时已经把玖哥夫妻叫起,轻轻一声:“英儿,别人无礼可不能学了。”英姐吐吐舌头,脆生生应了声是,萱娘这才抬眼去望叔洛:“汪老爷,请坐罢,三年前在泰山还愿得的那哥,长的可还好罢?”

这话一出口,堂上众人都愣了下,大老爷心里不由嘀咕,怎的这萱娘知道,叔洛托名姓汪,难道她已知道底细不成?还在想法,叔洛已经开口道:“萱娘,我我。”却话不成句,萱娘轻轻一叹:“你回来要做甚么?”

虽只轻轻一句,叔洛却不知如何回答,他和萱娘十年夫妻,萱娘在他心里,却是进退有据,从无差错的,虽缺少些柔情,却是爹娘眼里难得的好媳妇,虽称不上举案齐眉,却也是少有争执,当日离开湖州,却也赌了口气,瞧萱娘怎么应对。等到入赘万家,万氏却是个温柔多情的人,两口过的甚是恩爱,湖州这边自然也就淡了,听了源哥的话,还当自己终是抓到萱娘的错处,兴冲冲回来,却从昨日到今日,那股劲渐渐小了,等到听的萱娘这样问,虽依言坐下,却不知怎么应对,两行泪就落下。

源哥见三叔坐了下来,却不说话,记忆里面,自己这位三叔,对三婶与其说是夫妻恩爱,不如说是子依从母,本以为他在外面这十多年,有些长进,谁知萱娘这么一问,他又说不出话来,心里着急,张口道:“怎的不能回来了,湖州是家乡,这里还有祖宗的墓,三叔怎的不能回来。”

大老爷也在旁边道:“是啊,三弟妹,你这话问的奇怪,三弟怎能不回来了?”萱娘把桌子一拍,指着说的兴头的源哥就道:“来人,给我把这无赖哄了出去。”站在下面的下人们答应一声,上来两个小厮,一边一个就要把源哥拖出去,源哥到了此时,急了,拉着叔洛的手道:“三叔,怎的你家下人要赶我?”

只是叔洛怅然若失,那还听的到他的声音,萱娘下巴一抬,对那两个小厮道:“还不哄了出去?”小厮见没人拦阻,忙把源哥拖了出去,大老爷本欲拦阻,却是被萱娘眼睛一瞪,顿觉没了意思,讪讪坐下。

萱娘见叔洛不说话,用帕子擦一擦嘴角:“好了,新媳妇也见过了,礼也完了,各人散去罢。”话虽这样说,却没一个人动,大老爷急忙上前道:“弟妹,这三弟回来,你也不说让他进家门?”

萱娘眼皮轻轻一抬,看向大老爷,似笑非笑的道:“大伯,当初说叔洛没了的人是你们,现时说这是叔洛的人也是你们,实在是让我为难。”大老爷不由一怔,萱娘已经起身,对大老爷道:“从没有个随便认丈夫的理,这样罢,我命人去山东寻访寻访如何。”

说着就对留哥兄弟道:“替我送他们两位出去。”自己就进去里面去了,大老爷又碰了个软钉子,不由望着萱娘的背影,只是不好说话,留哥忍住笑,走到大老爷身边道:“大伯,想来你家事情也忙,不敢多留。”

说着转头望着叔洛:“汪老爷,是非曲直还等从山东的信回来了再说。”叔洛见儿子这般,只是长叹一声,正要出门,听见英姐小声说了一句:“爹答应过年给我做大红袄子穿的。”却再没有旁的了,叔洛不由闭一闭眼,泪落的更凶,还是走了出去。

萱娘既这样发了话,自然也不好长来打扰,大奶奶陪着万氏,在湖州游玩罢了,大老爷和叔洛弟兄,也只是等着那边有甚话说。

第 66 章

二月二十二,就是惠姐出嫁的好日子,萱娘似没有叔洛回来这回事一般,照旧做着送女出嫁的套路,二月二十送嫁妆,二月二十一唤人来给惠姐上头理妆,两个媳妇,自然也是跟着婆婆忙前忙后,两个儿子,克尽职责,迎来送往。

二月十二吉日到,一大清早贺喜的人就上门了,萱娘穿了大衣服,戴了首饰,把客人请到堂上用茶,见她语笑宴宴,有个憋不住的,仗着都是陈家族里的,问出一句:“三嫂子,前日我家孙子满月,大嫂子还带了那山东来的去了,做弟妹的心里就一直嘀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要有个说法,好来往来往。”

萱娘正在那里和王奶奶她们在说话,听见这样问话,萱娘还没开口,王奶奶就笑了:“这样的事,说出去只是被人笑话,陈大嫂子却是怎么想的?现放着一个明门正道,三媒六聘娶进门的弟妹不管,反去把那外乡带回来的,也不知是真是假的人带着到处去,虽说夫命难违,这也太过糊涂了,难怪还做出休妻事来。”

问话的这个,听到王奶奶这样回答,也顺着道:“ 却是我们也觉得,大嫂这样做实在不该,却也是别家的事情,不好多口的。”说着望向萱娘:“只是三嫂,这事也要有个说法,虽则慎重些不防,只是时日长了,那外来的占了你的窝,才更不好。”

萱娘轻轻一笑,这才抬眼瞧向她们:“今日是惠儿的喜日子,只是说些那话做甚,等到都忙完了,再慢慢说。”见她浑不把这事当一回事般,别人也不好再多口,此时丫鬟进来报,称花轿已经到门了,果然媒婆就到了堂前,叫过喜,扶出新娘,惠姐依礼拜了下去,却是方跪下去,就哭了出声,萱娘不由眼角也有些湿,还是上前扶起了她,又说几句为妇之道,这才盖上盖头,媒婆和陪送的丫鬟上前扶起新娘,上了轿。

裱散过喜钱,鞭炮齐鸣,惠姐出嫁去了,萱娘站在门口,瞧着那送嫁的人群渐渐走远,一个人走到她身边,却是昭儿,她扶住萱娘道:“娘,山东来信了,喜姨也来了。”萱娘听了这话,点一点头,唇边露出一丝笑意,这笔帐,终究到了要算的时候了。

三月初三,萱娘命人大发帖子,请族里众位长辈于初五下顾,大老爷那里的帖子也没少了一份,大老爷拿着帖子,皱眉问亲自来下帖的王大:“你奶奶这帖,究竟是何用意?”王大毕恭毕敬的回答:“大老爷,我家奶奶平日里甚有主见,她只是命小的送帖子来,还请大老爷务必下顾。”

大老爷沉吟一会,实在弄不明白萱娘葫芦里卖的甚么药,方想点头应下,源哥斜着脚进来,一眼瞧见王大在那,吆喝了一声:“哎呀,难道是三婶命你来请三叔回去,要我说,怎能派个下人来,两个兄弟怎么不见?”

大老爷听源哥这样讲,虽则话粗,却也有道理,点头对王大道:“这话却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你三奶奶怎的不说,怎么对你三爷的事?”王大依旧恭敬的道:“大老爷,小的只是来发帖子的,旁的一概不知,大老爷有甚话,还请去问了奶奶。”

大老爷见王大一问三不知,虽不知他是否是做出来的,却也只得应下,用眼示意源哥不要再说话,挥退了王大,源哥早急得不行了,等王大一走,上前对大老爷道:“大伯,难得见到三叔家的下人来,这时候不问清楚,还等甚么,难道要等那女人把家私全都藏过,才动手?”

大老爷见源哥一点长进都没有,恨道:“你还不知道那罗氏是甚么样的人,若真依了你的话,找几个人上门拿着休书把她撵出,家私都交与你三叔,只怕她会搅的你一家都不安宁。”说着小声的道:“到时候别说你三叔家的家私不得到手,只怕我这一份也要被填进去。”

源哥见了大老爷这般,不由肚里暗骂了他几句脓包,却是自己手里没钱,还要在他手里讨银子,想起方才去方家寻自己妹妹时,却被方家的下人排揎一顿,不由坐回到椅子上,叹气道:“一说起那女人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好好一个妹妹,被她教的连我这个哥哥都不认,好心去寻妹妹,还被她的陪房出来说,自家姐姐并没有这样一个哥哥,实在无理至极。”

大老爷听了这话,也叹了几句,这些时日,自己和娘子两人,算计着怎么才能把萱娘赶出,虽说有叔洛在,到时一纸休书就能休了她,只是萱娘又不是个好惹的,自家弟弟又着实不成器,说萱娘虽则做了些刻薄的事情,却是自己也亏欠了她,还是等等再说。

只得授意自家娘子对那万氏十分亲热,平时又在她面前说些萱娘的不是,好撩拨的她主动上门去寻萱娘的是非,却是万氏虽性子燥,身边带的一个婆子却道,这事论起来还是有些蹊跷,且不可自家上门落人话柄,万氏听了这婆子的说话,也就倷下性子来,大老爷着实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却也奈何不得。

瞧着源哥,不由恨到,全是这败子出的甚么馊主意,好处现时一分没得,叔洛家在这里的吃住花销,各项礼物,却也花了四五十两银子,还有这败子恬着脸和自己要的银子,却是已到此时,难道就罢手了不成,只得坐下,等着初五去萱娘家。

到了初五,平日里若有甚事,就算帖子下的再齐,也总要有几个人到的晚一些,劳累的下人们穿梭不停的去请,到了那日,却是个个都清早就到,绝没下人去请的道理。

陈家厅上,上面供着陈家两老的牌位,下面却备了两溜椅子,长辈们按位次坐定了,下人们依次端茶上果,只是有件事蹊跷,虽则是萱娘下的帖子请的人,这留哥他们却一个也没见,只有王大带着几个下人在门口迎候,四叔皱眉问道:“这三侄媳是个女流,不好出来也是,怎的孙子们一个不见?”

王大在那忙碌的一头是汗,听见四叔问起,忙忙打拱道:“四老太爷,却是玖大爷和留二爷一早都被奶奶差去了,这才不见的。”被差去了,众人听了这话,都皱眉不语,互相对看一眼,难道是去迎他们父亲不成?

此时却是大老爷到了,忙互相见过礼,各自坐下,王大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唤个丫鬟去请萱娘,清咳一声,萱娘就进来了,她今日的打扮却和往日不同,头上是金丝髻,点翠簪,红色金线的大袖衫,白绫洒花的裙子,脸上脂粉明艳,身后跟着两个媳妇,出了来,先给众位长辈行了礼,这才在下首坐下,开言道:“今日劳烦众位长辈来,却是要请主持一件事情。”

自她出来,众人就都止了说话,等她发话的,听见这样说,更是一个个正襟危坐,等着萱娘的下文。大老爷还当萱娘经过这些时日,肯认了叔洛,只怕连万氏也肯接了进来,只是名分所关,故此才请长辈们来,想到这,不免得意起来,任她再能干,也不过就是个女人,免不了这吃醋捻酸的事情。

想的正在得意之处,就听萱娘道:“常言说的好,树大分枝,人大分家,现时两个儿子都已娶妻,女儿的嫁妆也已齐备,我日思夜想,不如把家两半分开,由他们小夫妻各自去过日子,也省得我整日忙碌。”

听了这话,旁人还没说甚,大老爷就跳起来道:“怎的这般,三弟妹,难道你不知道三弟还在,怎就要把家事两半分开,传出去,却是怎么做人?”

他这一说,旁的人也纷纷赞同,四叔捻捻胡子,对萱娘道:“三侄媳,谁都知道你是个有大见识的人,难道不知这兄友弟恭,合伙同炊,一起孝亲方是做人家的本等,你怎的就要把家分开,实在是不合。”

萱娘轻轻一笑,对四叔道:“四叔说的甚是有理,只是四叔,这人在生之时,只是能管的了在生时的事情,当年公公过世,分家时节的情形,四叔也已亲见,侄媳偶尔想起,还磋叹不止,故此就想了这个法子,趁着他们兄弟,妯娌之间现时还好,把家两半分开,各自自做自吃,我的衣食,自有他们照管,一家人和和睦睦,却不是分居胜过同居?”

这话却也有理,四叔沉吟一下,萱娘又接着道:“况且我目下所见,那分居之家,过的和气的大有所在,那同居之家,不睦的也不鲜见,虽当着长辈们的面,不敢说老,却是自家也觉得精力短了,凡事也有想不到的,这才索性分开来。”

这是人家家事,又是长辈所主,旁的人也不过唯唯,大老爷着实忍不住,嚷道:“弟妹,要分家也罢,只是你怎的不和三弟商量商量,自作主张?”萱娘一笑,转头对大老爷道:“大哥,弟媳有一事不明,还望大伯指教。”

大老爷见萱娘这样问,虽明知道她问出的不是甚好话,却也硬着头皮道:“指教不敢。”萱娘一字一句问道:“大伯,做弟妹的年纪大了,却忘了当日分家之时,说的甚么?”这个,大老爷沉吟一下,萱娘轻笑:“想来大伯也忘了,幸的有人提醒,却说的我是个寡妇,怕把家当消耗了,才不把家事分与我,既是个寡妇,这家却是我当的,怎的又找旁人商量?”

大老爷道:“三弟前些日子不是回来了吗?”萱娘轻笑:“那人是不是还两说呢,大伯却急个甚么,难道怕我把分家时节的银子,都花销了不成?”有几个有疑心的,点头赞同,萱娘见大老爷满面通红,轻轻点头,从昭儿手里拿了两张纸,递给四叔道:“四叔,这却是侄媳家的家私,现时做两半分开,并无不公处,还望四叔和诸位长辈瞧了,做个见证,好分开过活。”

四叔接过那两张纸,见上面列了的家私,细细看了起来,也在心里算了一下,瞪目对萱娘道:“人都道三侄媳当家能干,这十年间,家事腾腾的长,我还当是夸大之词,料不到竟有了五万余金的家事,当日大伯父在日,却也是集了数十年,才有这般家事,三侄媳果然远胜男子。”

大老爷听了这话,肚肠不由痒将起来,急得抓耳挠腮,这样多的家事,恨不得一时全抢了过来,只是当着众人的面,方才又说了这样的话,也只得耐下性子,一时纸传到自家手上,细看一看,不由唾沫咕咕直咽,自家夫妻两口,日夜算了,十年间也不过长了不到万金的家事,哪有似萱娘这般,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分家单过,不然今日也能分杯羹,现时却只是瞧着这些,干咽吐沫而已。

一时传完,重又回到萱娘手里,四叔和大老爷做了见证,萱娘命昭儿和怡姐上前接过,她们妯娌行了礼,也就自进去了。

众人还当事已完了,谁知萱娘又站起道:“今日还有一件事,却是大事,请各位长辈多留一刻。”大事?萱娘瞧着外面,缓缓的道:“却是方才大伯说的,叔洛回来的话,还请长辈们主持个公道。”

众人顺着萱娘的目光瞧去,见叔洛站在门口,身后跟着留哥兄弟,听了萱娘这话,叔洛脸上不由有些惭色,留哥兄弟往前走了几步,进到厅内,萱娘瞧着叔洛,唇边又露出一丝笑容:“你来了,汪老爷,却也是我糊涂了,婆婆不就姓汪。”

大老爷见状,忙哈哈笑一声,对萱娘道:“三弟妹,三弟他十年来没有音讯,确是他的不对,只是你们总是结发夫妻,你既已认了他,打他几下,骂他几声,把气出了,依原做夫妻即可。”

萱娘听的冷笑,对大老爷道:“大伯这话说的,依原做夫妻,那我倒想问问,他后娶的那位,却怎么处?是她自认为妾呢,还是我上公堂辩个是非。”大老爷又是一笑:“三弟妹,你是这等一个伶俐人,吃起醋来,也似那村妇一般,万氏弟妹,本就是山东讨的,回来认了祖坟也就勾了,她自回山东,三弟在两头来往,这样也是常事。”

啪,大老爷话还没说完,脸上就挨了一个巴掌,这巴掌却来势甚猛,大老爷的脸立时红了半边,大老爷不由怒道:“你这婆娘,好好的话不听,居然打我,性子来时,让三弟写纸休书,把你休了出去。”

萱娘吹吹手指,笑道:“休了我,大伯,你却也要问问,他有没有这个胆子?”听了这话,本要上前来劝萱娘的众人又坐下了,叔洛听了这话,嘴唇蠕动几下,却还是没说出话来。萱娘看着叔洛,轻叹道:“我命他们两兄弟去接你,并不是念在夫妻之情,而是父子天性,这是割不断的,不然,依了你的作为,你只该被乱棍打出,休提一个陈字。”

叔洛听了这话,想起往事,两个儿子方才在路上,虽则礼貌,却是淡淡的,当日离家之时的种种又浮上心头,不由跪地大哭起来,萱娘哼道:“你起来,你虽对我不起,更对不起的是公公。”

说着指着叔洛道:“你可知你有四大罪?”叔洛只是大哭,萱娘面对众人,朗声道:“一,惹了祸事,不敢担责,反叫老父担忧,是为不孝。”听了这话,有几个想劝的,本来屁股都已离开座位,还是又坐了下去,互相对看一眼,这萱娘数落过了,再做和事老。

萱娘叠起两个指头:“二,出奔也是常事,只是一定下来,就该带信回来才是,谁知不带信也罢,还变姓易名,是为不仁,三,家有娇妻幼子,却毫不留恋,在外另娶妻室,是为不仁。”这句句却都打在叔洛心上,他的哭声更大了些。

萱娘说了那么长,微喘一口气:“另娶妻室也罢,男子家负心也是常事,谁知你入赘她家,不祭了祖宗的亡灵,是为不忠,似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萱娘望着叔洛,一字一顿道:“你可知了?”叔洛只是点头不止。

萱娘手指两个孩子:“你行这等事,可有脸认自己是这两孩子的亲爹?”说着一把把他扯起,指着桌上摆着的祖宗牌位:“你可有脸去见死去的先人。”叔洛已经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除了点头,再没别的话说出来了。

四叔也不觉怆然,上前道:“三侄媳,他的罪过也数过了,却怎么处?”萱娘一笑:“你此次回来,竟是受了奸人挑唆,想休了我去,这等糊涂的人,我要你何用?”这话一出口,人人震惊,四叔强镇定住了,问萱娘道:“怎么处?”

萱娘吐出八个字:“君既恩断,妾便义绝。”这这,四叔也不知道说甚么好了,历来只见夫休妻,却从没见过妻离夫,只是看着萱娘:“四侄媳,这婚姻总是大事,你和他又是结发的夫妻,千万千万要慎重。”

萱娘叹气:“四叔,族里众人,数四叔最通情达理,侄媳却想问一句,天生万物,却也是要公道,叔洛他在外娶妻之日,就是和我恩断之时,难道侄媳还赖在陈家不成?”

和离

这,四叔无语,萱娘转身对着众人,方欲说话,大老爷咳嗽一声,老着脸皮对萱娘:“弟妹,方才确是我不对,只是弟妹,你嫁进陈家也二十余年,现时青春已去,两个儿子都已娶了妻子,本该享福时节,怎能轻言离去?”接着沉吟一下:“况且就算看在两个儿子份上,也不该这般做。”

萱娘妙目一转,轻轻一笑:“大伯这话说的,难不成我下堂求去,是为的另嫁他人?”大老爷脸上不由有些尴尬,萱娘瞧着两个儿子,伸手招呼他们过来,玖哥兄弟互看一眼,双双走到母亲跟前跪下,萱娘蹲下身子,伸手往他们兄弟脸上抚去,从玖哥的脸又抚到留哥脸上,轻声道:“若儿子幼小,女儿未嫁,则今日遇到此事,想来我也会低头。”

叔洛听到此言,似打了个激灵般,只是瞧着萱娘,萱娘的目光又转到他脸上,语气放了柔和:“若是你在外褴褛,没了衣食,流落回家,我也定会收留。”接着萱娘起身,朗声道:“只是今日儿子都成立了,这远去的人也回来,况且那头有娇妻幼子,若闹上公堂,争个究竟,不过是劳命伤财,纵争个是非曲直,也不。”说着瞧着众人,轻轻一笑:“不若此时求去,却也能留了一分体面。”眼睛又看向叔洛,缓缓吐出:“到时君自有室,也不怕人告上官府了。”

叔洛听到这话,不由愣了一下,停妻再娶,却是有罪的,官府不知倒也罢了,若知道了,寻个事由,到时岂不不安静,况且万氏这边,又过的比和萱娘恩爱,目今瞧着儿女都成立了,这边也费不了自己甚么事情,那泼天家私,都不是自己挣的,横竖也是自己儿女享用,也能放下心来。

叔洛在这里思量,大老爷也在那里想,萱娘也不急,只是瞧着众人脸上神色,又瞧着已经哭的满脸是泪的两个儿子,把他们拉了起来,替他们拭泪,劝慰道:“难道娘素日对你们说的话,你们都忘了不成?”

玖哥眼中含泪,哭道:“娘却说过,虽则我姨娘因爹爹而死,却也要记得子不能仇父,日后爹爹这里,自然也会尽孝,只是想到此事,却无能为力,实在让人心酸。”留哥也道:“虽则娘说的有理,这孝父母却要落在实际,爹爹做出这等事来,娘心里自然也是委屈的,做儿子的,总不能为了虚名,忍让娘受委屈,虽则应了,却是想到不能常在娘膝下,心里时时不安的。”

说着兄弟俩又大哭,这时四叔和几个长辈还有叔洛兄弟都商量了,恰好听的留哥这句,咳嗽一声,对留哥道:“你这孩子,你娘却不是被出,只是和你父亲和离,还是你的娘,况且方才你父亲也已说了,山东那头的孩子还小,他日后要常住山东的,并不常回来,你们兄弟,孝养你娘在家,也是成的,何必如此哭泣。”

萱娘听了这话,知道事情已是成了,对四叔施了一礼道:“四叔,和离之后,自是罗氏女,再非陈门妇,那有罗家的女儿住在陈家的道理。”四叔叹气:“三侄媳,你的性子,有时却过于硬了一些,偶尔低一低头有何妨,你是留哥的生母,住在这里,旁人又有何话说?”

萱娘还没回答,就有说话声在门口响起,却是罗大嫂夫妻来了,她走到厅内,携了萱娘的手道:“四叔美意,我替小姑谢过,只是我罗家女儿,受的苦,受的累,受的委屈,却万不能受的污蔑,陈三老爷听信谗言,动辄有休妻之念,又在山东另外成家立业,我罗门女儿,自然也不是学那小户人家作为,今日拿了离婚书,我们夫妻就来接小姑回去,再不和陈家有何瓜葛。”

留哥听了此话,一声舅母喊了出来,罗大嫂把他搀起:“你们两个好孩子,自然不能不认。”罗大郎是历来听自己娘子的,只是在旁唯唯而已。

这娘家,婆家的人都到了,话也说到这时,四叔点一点头,起身道:“既这等,女的要离,男的也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没甚话再劝了,只是这家私方才已经分给两个孙子了,想来也没旁的牵扯,我反正也不怕甚报应,这离婚书就由我来写罢。”说着吩咐人拿笔墨纸砚来。

萱娘安抚定了两个儿子,听四叔这样说,笑道:“四叔,这倒不必,这离婚书已经写好。”说着从袖里取出一张纸,递给四叔,又从怀里取出另外一样东西,递到叔洛跟前:“你可瞧清楚了,这是当年你死讯传来,你那两位好哥哥分给你的家事,一千亩地,三百两银,还有这座庄子,今日你既回来,我也还了给你,你仔细收好。”

叔洛方才还以为这家事都是当日分家所得,萱娘不过守成而已,谁知见了这个,才知道当年分的,不过这些许家事,难道这许多家私,都是萱娘苦挣的,虽如此想,嘴里还是问出一句:“萱娘,那戏文上许多榜样,为甚你不学了?”

萱娘不由失笑,看着叔洛道:“那戏文上许多榜样?却都是男儿在外光辉,另娶妻房,女子在家苦守淡泊,等到回转来时,一片锦绣说话,分了大小,却是在家的不过是个虚名,你为男子,自然觉得这是道理,我为女子,却觉得不公,这等说话,何苦要学?”

这话休说叔洛,厅内众人都呆住了,过了半日,这四叔才道:“三侄媳,这话却闻所未闻,只是,细细想来,也有几分道理。”说着皱眉:“只是若天下女子都似这般,岂不乾坤颠倒?”萱娘侧身对着四叔:“四叔,天道不公,早有注定。”

想到这,萱娘不由眼角有泪,欲待再说,却终究只是一声叹息,众人默然许久,却还是依了萱娘说的,分家当日的家私,就交由萱娘,萱娘房里的箱笼,由罗家收拾了去,离婚书上,两造都按了手印,长辈都做了见证。

一场婚姻,就此散了,每位被请来的人,都得了二两银子,两匹尺头的谢礼,四叔自然加倍,只是这样事体,众人心中,却不知想些甚么,酒席也没有吃,只是闲话几句,就要道别。

大老爷见事已至此,拍拍失魂落魄的叔洛肩膀,劝道:“三弟,虽说这里这头事情成这般,却是也了了件心事,万氏弟妹那里,也有了交代,不然若真上了公堂,通是这样不成,却还要费了银钱。”叔洛听了这话,想起万氏,罢,这里的牵挂既然没了,还是安生在山东过吧。

此时却见外面匆匆进来一个小厮,见了叔洛,忙的施礼道:“三老爷,方才万奶奶却吩咐从人,把东西都捆扎好了,带着孩子要回山东去,大奶奶拦不住,唤小的来请三老爷速速回去。”

这话让厅上的人都愣了一下,这叔洛还在这里,况且萱娘这头已经和离,万氏那里,自然没甚阻碍,怎的就要捆扎东西去山东呢,齐齐看向叔洛,叔洛听了这话,忙的要跟着小厮走,萱娘方和两个儿子在叙话,听到小厮这般说,唇边露出一丝笑意。

叔洛方走出几步,迎面遇上晋哥,他手里拿着甚么东西,见到叔洛,问道:“三叔可是要去拦万氏婶婶?”大老爷在旁道:“那是自然。”

晋哥把手里的东西往叔洛跟前一递:“三叔,这却是适才万婶婶叫母亲转交的,说是当日的东西,还叫三叔休才去山东寻访。”叔洛呆住,大老爷忙接过了,却是个小包,打开一瞧,里面是个鱼形玉佩,大老爷还记得,这是叔洛当日在家时花五两银子买的,随即飘下一张纸,正好飘到留哥脚下。

留哥捡起一看,粗粗一瞧,不由皱眉,大老爷也不管甚么,问留哥道:“这是甚物?”留哥瞧眼叔洛,肚内想笑,却终究没笑出来,把纸递给叔洛道:“这却也是离婚书。”

离婚书,大老爷忙抢了过来,晋哥也伸着脖子去看,不由念出:“有夫若此,不如为娼。”厅上还有几个没散去的长辈,听见这样的话,互看一眼,齐齐看向叔洛。

叔洛这才接过那书,上面却是万氏娟秀的字迹,汪郎珍重,妾初识君子,见君风度翩翩,遂起文君之思,幸有天佑,得配夫妻,八载之内,恩爱非常。谁料君子本是匪人,负结发之妻在前,瞒妾家世在后,妾初已被瞒,谁知谎言日重,致妾对罗氏姐姐,万分唾弃。幸前日见得罗氏姐姐,一席倾谈,妾自愧不如。君既能负十年结发之妻,料妾之终身,亦成虚托。妾与君虽有大人主张,想来却终是虚空,故携子回乡,关山路重,休再去寻。只是妾有怨气未平,临别赠君:有夫若此,不如做娼,望君善自珍重,妾万氏顿首。

叔洛瞧了这书,罗氏姐姐,一席倾谈,不由手拿着书对萱娘道:“萱娘,你甚时候去见了万氏,挑唆她离了我去?”萱娘瞧着叔洛,轻声道:“叔洛,若你没做下甚事,我纵有张仪之才,也说不转来。”说着就对罗大嫂道:“大搜,我们走罢。”

大老爷见万氏这头也空了,偏生瞧见源哥笑嘻嘻进来,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拎起一把椅子,就往源哥头上打去:“就是你这孽子,才搅的家不安生。”源哥机灵,早就一躲,大老爷去的势头猛了,收不住脚,那椅子又重大,整个人就扑了下去,见他扑倒,晋哥忙上前去扶他,只是见他双眼紧闭,忙连声叫人。

萱娘和罗大嫂走出门外,听见门里闹腾,罗大嫂轻声的问:“不后悔?”萱娘一笑:“大嫂,听的小喜说,那名山大川,风光无限,我早就想去走走了。”门外昭儿和怡姐两人已经在车旁等候,见到她们出来,忙上前施礼。

萱娘忙扶住她们:“日后,你们妯娌,定要齐心协力,好好过日子。”两妯娌点头,背后又传来一声娘,却是英姐也出来了,她双眼泪汪汪,只是望着萱娘,说不出话,萱娘替她理一理鬓边乱发:“儿,你的嫁妆却是备齐了的,只是娘望不到你出嫁了。”英姐扑到她怀里,放声大哭,萱娘拍着她的后背,轻声道:“你姨娘虽是嫁在外面,却是也常有信来,等你嫁了,可要记得你是她生的。”

英姐含泪点头,话别一时,萱娘姑嫂上了车,回身望向门口那几个人,萱娘叹气:“大嫂,这二十年,浑似一梦。”罗大嫂拍了拍她的手,也没说话。

车声辘辘,不觉已到了岔路口,那里有个小小尼庵,庵门口站了个俊俏的丫鬟,瞧见萱娘她们的车来了,丫鬟忙的上前拦住:“请问可是罗家奶奶的车?”萱娘挑开车帘,对丫鬟道:“可是万家妹妹?”

丫鬟忙的施礼:“还请下来一叙。”说着就跳上车辕,伸手扶萱娘下车。萱娘也不推托,和罗大嫂一起下了车,进了庵。

迎出来的却是孙奶奶,原来这庵就是她清修之所,许是常日修行,孙奶奶面上的愁苦已然不见,换上的却是慈悲之气,见了萱娘,她打个问讯,笑道:“亲家气魄,果然和旁人不同,只可惜亲家不是男子,不然建功立业,信手可来。”

萱娘福了一福,笑道:“只怕我这等行事,会有人笑话。”旁边厢房却转出一个人来,她穿了一身的素色,笑吟吟的道:“罗姐姐这般行事,俺可是学不会的。”萱娘面朝向她,笑道:“万妹妹却也不偟多让。”

说话的就是万氏,罗大嫂却是头一次见到她,见她相貌出色,说话爽利,想来和萱娘也是一路人,见她和萱娘谈笑着进去了,小声问孙奶奶:“怎的她们却见过。”孙奶奶点头道:“那日也是凑巧,她到了我小庵,听的说起,觉得不对,这才请了亲家过来的。”说着叹气道:“男儿薄幸,也见的多了,只是这等,还是头一遭见。”说着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