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上一章:第 40 章
  •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下一章:第 42 章

赵彩凤这一觉睡到了天黑,醒来的时候却瞧见孙妈妈正坐在床前,也很是疑惑,只开口道:“孙妈妈,你怎么会在这儿?”

赵彩凤这时候忽然就有些警觉,深怕萧一鸣头脑一热把自己弄进了将军府,那可就死定了,只急忙支起身子左右瞧了一眼,才听孙妈妈道:“这儿还是顺天府衙,三少爷已经回去了,让我在这边照顾姑娘,等姑娘醒了就送姑娘回去。”

赵彩凤听了这话,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下来,只小声道:“那就麻烦孙妈妈了。”

赵彩凤方才发了一身汗,这会子身上已经轻快了很多,只还是没什么力气,瞧见自己原先穿来的衣服还是潮的,便也只好穿着卫妈妈给她换上的衣服起身。孙妈妈瞧她嘴唇苍白,脸上没多少血色,也只上前扶了她一把,问道:“赵姑娘你还可以自己走吗?”

赵彩凤点了点头,弯腰趿了鞋子,只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黑,那边孙妈妈便扶着她出门。

外头早已经备好了马车,赵彩凤挣扎的上了车,下过雨的秋风凉阴阴的吹过来,赵彩凤只忍不住抱紧了胳膊,蜷缩在马车的一隅。

瞧着马车远远的离开了顺天府衙,一直躲在暗处的萧一鸣才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几分郁闷,对身后的跟班道:“行了,我们也回将军府吧。”

病中的女子总透着几分不自举的较弱,孙妈妈瞧着赵彩凤微蹙的秀眉,心里头也嘀咕:这么好的姑娘,这要是没许人家,三少爷若是喜欢,她自己也愿意的话,接进府上只怕也不是不行。虽说做姨娘不是体面事儿,但好歹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有了,要是还能生个一子半女的,老了也有依靠,其实这也是一种活法,只不过人跟人的追求不一样罢了。

马车摇摇晃晃的走在路上,孙妈妈瞧着气氛停尴尬的,便开口道:“姑娘,你家男人这几天可是下场子去了?”

赵彩凤这会儿没什么精神,被马车摇得又有些昏昏欲睡,听孙妈妈问自己,只先愣了片刻,才开口道:“是,他进去好几天了,再几天就要出来了。”说到这里,赵彩凤倒是有些心急了,今儿这一场雨实在来的太猛,也不知道宋明轩在里头怎么样了。因为进去考试不准带有夹层的衣服,所以赵彩凤给宋明轩准备的都是单衣,这要是晚上再冷一些,可不得冻出病来?

孙妈妈瞧着她思绪有些远了,只又问道:“那要是等他这回中了,你们回家好办喜事去了呀。”

赵彩凤勉强笑了笑道:“我爹要过了年才满三年,也许就在年后办吧。”

孙妈妈便陪笑点了点头,心道终究是定了下来的,也没啥好说的了,只是苦了自家少爷而已,热脸贴了冷屁股。

幸好这姑娘是个好的,并没有什么花花肠子,想着要去勾引三少爷,不然的话,那还了得,岂不是一勾一个准了。孙妈妈想到这里,又忍不住对赵彩凤高看了一眼,这年头还能守着自己的骨气,愿意过穷日子的姑娘真是越来越少了。将军府里的那些姑娘,为了爬上几位爷的床,也的确是煞费苦心了。

“那可先要恭喜姑娘了,回头也不知道有没有我这个老太婆的喜糖。”孙妈妈笑容可掬的看着赵彩凤,一脸诚恳的说到。

赵彩凤听她这么说,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只笑着道:“那自然是有的,再过几日广济路那边的铺子也要开了,孙妈妈记得过来捧场,我姥爷做的鸡汤面,那可是一绝呢!”

孙妈妈只笑着说好,又道:“马上天就冷了,到时候生意会更好些,我有空就过去瞧瞧,虽说我们没出啥力气,也算是半个东家。”

赵彩凤想起这事情还觉得不太好意思,只低眉想了想道:“最近这段日子,又要装修又要准备开铺子,手上的银子也确实不太凑手,萧公子当时说好的是利润分成,可我想着,这铺子毕竟是将军府的,房租该付的还是要付,到时候等有了银子,我再补上。”

孙妈妈听了,越发就觉得这赵彩凤有她年轻时候那股子干劲,只摆摆手道:“我不过是个奴才,三少爷才是主子,既是他要做生意,自然是他说了算,他说不收租子,自然不收,不然岂不是我这个奴才坑了主子的银子,那我可是要吃排头的。你还是先好好的把身子养好了,咱一步步的,慢慢来。”想起当初自己辅佐萧夫人,把一个将军府撑起来的事情,孙妈妈如今还觉得艰难,所以更对赵彩凤感同身受了起来。

第148章

没过多久,马车就到了讨饭街巷口,孙妈妈扶着赵彩凤从马车上下来,正巧遇见钱木匠带着赵文出来找人,见赵彩凤回来只忙迎了上去问道:“彩凤你没事吧?”

孙妈妈瞧着钱木匠这年岁,一开始以为他是彩凤的继父,可一想赵彩凤才说还没过孝期呢,她娘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找了人家,便笑道:“这位是…”

赵彩凤只解释道:“这是钱大叔,在店里帮忙的木匠,是我二弟的师父。”

孙妈妈只了然点头,又见他们似乎很熟悉的样子,便开口道:“赵姑娘淋雨受了凉,这会儿已经退烧了,药也带回来了,一会儿睡觉前再熬了喝一碗下去,在家休息两日就好了,既然家里有人在,那我就不送了。”

孙妈妈上了马车离去,赵文才上前扶着赵彩凤,一脸关心问道:“姐,你没事吗?你方才躺在那儿可真是吓死人了。”

赵彩凤知道赵文胆小,只摇摇头道:“没事了,老二不怕,姐就是病了而已。”

赵彩凤只稍稍叹了一口气,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她之前忙来忙去的,早忘了自己也会生病这回事了,这会子真的病了起来,才觉得这生病的滋味不好受,浑身上下都没力气。

好容易挨到了家里,赵彩凤也没力气招呼人,只告诉赵文吃的东西在后面的灶房里头,自己便蒙头睡了过去。

钱木匠看着漏得满地雨水的屋子,也只叹了一口气,转身吩咐赵文道:“老二,今儿我不走了,在这儿陪着你和你姐,你先去把药泡一下,一会儿好熬给你姐喝下去。”

赵文如今已经可以干不少力所能及的事情,听钱木匠吩咐下来,便只拎着药往后面灶房里去了。

钱木匠抬起头瞧了一眼屋顶漏水的地方,在地上做了记号,拿着簸箕把水给灌出去。

赵彩凤只记得自己迷迷糊糊中又喝了一碗苦药,紧接着又睡了过去。等她醒来的时候,就听见耳边似乎有小丫鬟在说话的声音。

“姑娘,赵姑娘的烧还没退,不然还是去请了大姑爷来瞧瞧吧,别把人给烧糊涂了。”

一旁钱喜儿正拿着赵彩凤做了一半的针线,听了这话便开口道:“我听大姑爷说过,这退烧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退下去的,这会子我看着赵姑娘在发汗呢,没准等这阵汗过了,烧就退了,要是没退,我们再去请大夫来,别一天到晚的想着大姑爷,人家是太医院的太医,又不是我们家里的郎中。”

那小丫鬟听了,只撇撇嘴道:“我就喜欢看大姑爷瞧病,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夫,看病就眉毛胡子一把撸的,一点儿也没意思。”

钱喜儿闻言,只笑着道:“那感情好,等大姑奶奶回来了,我跟她说一声,让你跟了她去杜家做丫鬟,就可以天天瞧见大姑爷了。”

小丫鬟顿时就红了脸颊,只郁闷道:“姑娘你又笑我,我这不也是担心赵姑娘吗?”

钱喜儿只微微一笑,扭头瞧见床上的赵彩凤有了一些动静,便迎上去问道:“彩凤,你好些了没有?”

赵彩凤睁开眼睛,只稍稍点了点头,就觉得喉咙里干涩的很,话都说不出来。钱喜儿忙让小丫鬟递了水过来,赵彩凤喝了一口,这才问道:“喜儿,你怎么来了。”

钱喜儿只笑道:“明儿不是中秋吗?我想你一个人在家过中秋也挺无聊的,就让小厮来跟你说一声,只让你明天去我们家去,谁知道小厮回去说你病了,所以我就过来了。”

赵彩凤只按着脑仁想了想,“明儿是中秋,那就是最后一场了,再过三天,宋大哥他们就能出来了。”

钱喜儿听赵彩凤说起他们,也只叹了一口气道:“不知道八顺他们到底怎么样了,听王大哥说的里面可吓人了,我的一颗心到现在还颤着呢!”

赵彩凤瞧见钱喜儿那担忧的模样,只劝慰道:“你放心好了,都这么多天了,他们也该适应了,我们还是想一想,等他们出来了,到底怎么犒劳他们的好。”

钱喜儿嘴角微微一笑,想了想道:“我给他做了一双新鞋,他说等到了重阳带我出去登高望远,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好不?”

赵彩凤只点了点头道:“那就说定了!”

却说赵彩凤这一回也确实病得不轻,好好的一个中秋,原本钱喜儿是要请了她去刘家的,可因为赵彩凤生病了,所以只好呆在家里头了。谁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赵彩凤才觉得好一些了,大姨妈又找上门了。没有了宋明轩的爱心小枕头,赵彩凤只觉得自己浑身没力气。

钱木匠去了店里头忙装修,幸好如今赵文懂事些了,在家里头照顾自己,虽然一日三餐都是小米粥,但赵彩凤也实在没有什么精气神起来给他做别的。

到了午后的时候,刘家派了下人送了两盒月饼过来,赵彩凤瞧见赵文那饿着肚子没吃饱的样子,递了给他,让他吃去,只交代了一声,记得要留几个给杨氏还有钱木匠他们。

每到这样的日子就犯懒,赵彩凤在床上躺了半日,虽然外头太阳还算不错,可她还是不想起来,只一味躲在床上。

赵文以为赵彩凤还病得厉害,去对面喊了余奶奶过来,余奶奶过来跟赵彩凤闲聊了几句,才知道她是身上来了亲戚,不利索,只笑着道:“姑娘家每次来癸水是有些难受的,等生过了娃,身子都打通了,就好了。”

赵彩凤听了这话也没办法反驳,老人家的思想有时候就是这样固执,倒也没有必要跟她反驳。余奶奶才跟刘七巧聊了几句,余家媳妇也带着孩子过来了。今儿是中秋,宝育堂一早就关门,让她们下人早些回来过节的。

余家媳妇瞧着赵彩凤那一脸菜色的样子,只叹息道:“好好的怎么就病了呢,你娘也回去有几天了,什么时候出来,你瞧瞧你一个姑娘家的,没个人照应怎么是好呢?”

赵彩凤知道余家媳妇在宝育堂上工,平常服侍的也都是有些脸面的人,那些人家的小媳妇个个都是娇滴滴的,可自己如何跟她们比呢?赵彩凤只笑着道:“我就是泥地里长大的野丫头,还要什么人照应,不都习惯了吗?”

余家媳妇见赵彩凤这么说,心里只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这丫头模样是长的挺好看的,可惜脑子还是不够灵光,明明是个靠脸就能吃饭的美人胚子,何必还要那么折腾呢?

余家媳妇正想打开话匣子劝赵彩凤几句,只听外头赵文进来道:“姐,有人来看你了。”

话才说完,赵文已经领着萧一鸣从外面进来了。今儿是过节,萧一鸣也没有去衙门,只穿了一身宝蓝色五蝠捧寿团花纻丝直裰,头上戴着玉冠,虽然不苟言笑,但看上去那通身豪门弟子的气派简直逼人而来。

没怎么见过如此英俊少年的余奶奶顿时就有些呆滞了,倒是一旁的余家媳妇见多识广,只笑着道:“哎哟这不是萧三少爷吗?这一身衣裳可比那捕快服气派多了。”余家媳妇说完,只稍稍给余奶奶使了一个眼色,往门外指了指,开口道:“彩凤,我们家里头有事儿,就先回去了。”

余奶奶这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就已经被她儿媳妇给拉了出去,两人一直走到了门口,余奶奶才问自己媳妇道:“刚才那公子什么人啊?怎么瞧着有些眼熟?”

余家媳妇只凑过去跟余奶奶道:“他就是萧将军府上的三少爷,彩凤被坏人抓的时候,就是他给救回来的,如今彩凤家在广济路的铺子,也是他家的。”余家媳妇说着,往门里头看了一眼,只小声凑到余奶奶耳边道:“我瞧着他有八九成是看上彩凤了,可赵大嫂愣是没想明白这一点。”

余奶奶听了,也惊讶的往里头看了一眼,蹙眉道:“那怎么行,彩凤不是已经配了宋秀才了吗?这不等着过了家孝就要进门的。”

余家媳妇见余奶奶这番大惊小怪的样子,只开口道:“娘,你这瞎担心个什么劲儿啊,你方才也看见那三少爷了,那模样可是没得说的,彩凤要是跟了他,那就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啊,能跟那个穷秀才比吗?”

“宋秀才这一科要是中了,那他也是个举人了。”余奶奶中肯道。

“举人在别的地方或许很吃香,可在这遍地都是豪门权贵的京城,算个什么玩意儿?那郭老四还是举人呢?不照样抛妻弃子的。依我看这宋秀才能不能是个好的还两说呢,我倒觉得彩凤还不如跟了这萧公子,少说现成的便宜也能占上不少呢!”

余奶奶听了自家媳妇的话,只一个劲的摇头道:“你如今怎么越发这样嫌贫爱富了起来?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莫非是去了那种地方,看到的有钱人多了,所以嫌弃起了你男人和我们来了?这话说的这么难听,人家宋秀才得罪你了嘛?俗话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余家媳妇见自己婆婆这么数落自己,也不好意思了起来,只郁闷道:“我说的也没有什么错啊,我想让彩凤过好日子,我有什么错吗?这世上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余奶奶只气呼呼道:“这句话你算是说对了,谁不想过好日子呢?我看最想过好日子的是你自己吧?一把年纪了还搔首弄姿的,你别真以为我家水根老实,他就什么都不跟我说了,你等着好了,看看这世上有没有什么有钱人能看上你,也让你去过一把当小老婆的瘾。”

余家媳妇被余奶奶说中了心思,顿时就恼羞成怒了起来,只哭着道:“我这辈子还有什么指望,你何苦这样作践我了?我横竖生是你们余家人,死是你们余家的鬼。”

余奶奶也是一时气上了心头,才说出那些话来,这会子也觉得心口疼得很,这儿媳妇虽然有些小家子气,可这些年来还算是安生,有给家里生了一对龙凤胎,按说她也够辛苦的了。余奶奶只叹了一口气道:“算了,是我家水根没本事,没能让你过上好日子,你也别往心里去了,这大过节的,何苦呢!”

第149章

却说萧一鸣进了房间,瞧见赵彩凤脸色苍白,依旧是一副病容蔫蔫的样子,不由就觉得心头一紧,只开口问道:“好些了没有,要不要再请个大夫来瞧瞧?”

赵彩凤这会儿正处于失血过多的状态,脸色自然是苍白的,听了这话也只有气无力道:“不用了,昨儿瞧过大夫了,说是吃几贴药就好了。”赵彩凤看了一眼萧一鸣今儿的穿着,果然是应了人靠衣装这句老话,心里便悄悄的想,若是宋明轩有朝一日也穿上这样的锦衣华服,必定也是风度翩翩的人物。

萧一鸣见赵彩凤说完了话就不开口,一时间就有些尴尬,只开口道:“今儿是中秋,我给你带了一些月饼来,顺便也来看你一眼,如今宋兄还在里面应考,你也要自己保重身体。”萧一鸣怕赵彩凤要和自己撇清关系,急忙把宋明轩给拉了出来。赵彩凤听了这话果真就玩笑道:“他在里面考试,你还不忘来慰问家属,难道你真的对他有意思?”

萧一鸣闻言,顿时脸颊红了一片,连说话都不利索了起来,只蹙眉道:“那…那是自然的,向宋兄这样有才华的人,多少人都想着结交呢。”

赵彩凤身上没精神,自然也不去理会这话的真假,只靠在床头道:“那你现在也慰问好了,可以走了,我家里又没别人,你呆着让别人看见就不好了。”

萧一鸣这下也是没脾气了,只上前一步,握着拳头看着赵彩凤,欲言又止的样子。赵彩凤也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问道:“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萧一鸣瞧见她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又觉得这时候不能惹了她不开心,只忍住了道:“没…没什么事了,我就是想说,以后在京城若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来找我,在京城这个地头上,我还能摆得平一些事情。”

赵彩凤便想起了钱木匠的事情,只抬头道:“不说还真忘了,钱大叔的事情,多谢你了,广济路上那几个小混混,你要是闲着的话,就去教训教训,别让他们那样无法无天,大家都是小老百姓,做个生意也都不容易的。”

萧一鸣只一个劲的点头答应,又道:“你说的对,那些人我一早就看不顺眼了,趁早把他们给收拾了。”

赵彩凤这时候也觉得萧一鸣似乎有些太听话了,只抬起头有些不确定的看着萧一鸣,瞧着他那略带着粉色的耳根,赵彩凤似乎有些觉悟了,只张嘴问道:“萧一鸣,你是不是喜欢我?”

这下可把萧一鸣给吓得舌头都打结了,只瞪着双眼看了赵彩凤半天,才尴尬的笑着道:“你…你说啥呢,最近…我娘倒是真的想给我张罗亲事了,可是,还没有我看上眼的,等我看上了,我带过来也给你和宋兄看一眼。”

赵彩凤方才只是觉得萧一鸣见她似乎有些不自然,这会儿听了他这话,越发觉得不自然了起来,不过既然萧一鸣推脱了,那至少说明自己的担忧是多余了。没准人家萧一鸣他就是一个这样古道热肠喜欢帮助人的人,他们只不过是真的遇上了好人而已,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彩凤只低眉笑了笑道:“那感情好,等萧夫人为你选好了,也让我看看是哪家的姑娘。”赵彩凤只想了想,开口道:“其实我觉得程姑娘人不错,你觉得呢?”

萧一鸣一听这话,顿时又拧了两股眉毛道:“她那张嘴巴,简直不饶人一样的,什么话都会往外说去,还叫人好,我看你是被她的外表给骗了吧。”

赵彩凤见萧一鸣反应这么激烈,便也没再说什么,只又道:“这都不早了,我也不留你了。”

萧一鸣虽然不想走,可这是赵彩凤第二回下逐客令了,他也不好意思赖着了,只好站起来道:“那我走了,晚上你病了就别开火了,我让八宝楼给你送菜过来,虽然就你们两个人,可过节还是要过的!”

赵彩凤只点头谢过了萧一鸣,让赵文送他出去。

萧一鸣出了赵彩凤家,却没有直接回萧家,而是去广济路上逛了一圈,想去把那几个小混混打一顿给赵彩凤出气的。可他今天偏生运气不好,小混混也回家吃团圆饭去了,所以逛了一圈没见到人,这才回了萧家。

家里要摆中秋宴,萧夫人忙的不可开交的,幸好还有两个媳妇帮衬着,她才有空在自己的房里稍微歇一会儿。

这时候正巧孙妈妈来回话,萧夫人便请她坐了坐,孙妈妈知道今儿萧一鸣不用去衙门当值,便问道:“三少爷怎么不在?今儿过节也不在家陪着太太,真是太不应该了。”

萧夫人只笑着道:“方才才过来请了安出去,说是有位朋友在京城病了,过去看看顺便给人送些月饼过去。”

孙妈妈一听生病两个字,就知道萧一鸣肯定是跑去看赵彩凤去了,她只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心想这三少爷的魂儿可真是被那赵彩凤给勾走了,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太太上回说要给三少爷挑一个通情达理的少奶奶,不知道如今可有了人选没有?如今三少爷越发懂事沉稳了,是时候要娶妻生子了。”

平常孙妈妈忙着里里外外的琐事,萧一鸣成亲这回事她倒还是头一次问起,萧夫人便也笑着道:“我这几天正在看呢,冷眼瞧着程家的四姑娘不错,她和一鸣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虽然比不过永昌侯二房的嫡小姐,可我瞧着那姑娘忒瘦弱了些,唯恐不好生养。”

孙妈妈听了,只笑着道:“程夫人四十岁上头才生了程姑娘出来,这么看来,这程姑娘将来,必定是个好生养的。”

萧夫人见孙妈妈说的正中下怀,只笑着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女人嘛,无非就这几件事情,再能干也不需要了,要说让她在我跟前服侍吧,老大老二哪个媳妇不是好的,我也不缺她这一个,只要好生养,给我生几个白白胖胖的孙子,那就够了。”

孙妈妈便笑着道:“夫人才抱了孙子,又想抱孙子了,只怕到时候孙子太多,抱不过来呢!”

萧夫人只哈哈笑了起来:“抱不过来才好呢,孙子多的抱不过来,这也是福分啊!只怕到时候满京城只有我们萧家头一份了!”

孙妈妈也跟着陪笑,可心里却还是隐隐担心萧一鸣跟赵彩凤这事儿,但她也清楚萧夫人的性情,对儿子都是宠得没边的,这要是知道萧一鸣喜欢上这样一个有了人家的姑娘,到时候送个几两银子,把人家一顶小轿给抬了回来,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儿。

孙妈妈想到这里,就觉得有些犯难了,只巴望着萧一鸣能早些娶亲,这样也好断了他对赵彩凤的念想。

赵彩凤在被窝里一呆就是大半日,靠晌午要吃午饭的时候,才懒洋洋的爬了起来,正打算先烧上一窝热水,就听见前门那边有人敲门的声音。

赵彩凤喊了赵文去应门,赵文把门打开,就瞧见杨氏抱着赵彩蝶带着杨老头杨老太身上背着乱七八糟的家伙来了京城。

赵彩凤也忙迎了出去,杨氏抬起头看了一眼赵彩凤,只吓了一跳,怎么才几日不见,赵彩凤原本有些肉的脸颊就消瘦了一圈,又见赵文也在家里,只问道:“彩凤,你这是怎么了?”

赵彩凤软绵绵的开口道:“前两天下雨,淋着了,所以就病倒了。”

杨氏只忙拉着赵彩凤坐下,心疼的上下打量着,只开口道:“好好的怎么会淋雨了呢?你也太不小心了,如今可好些了?”

赵彩凤没精打采的点了点头,瞧见石桌上放着几个月饼,知道是刘家和萧一鸣送过来的,只开口道:“娘,这是别人家送的月饼,你收起来吃吧。”

杨氏伸手摸了摸赵彩凤的额头,见已经不烫了,这才放下心来道:“我们原本是预备明天过来,可想起来今天是中秋,一家人要团圆才好,所以才特意喊了驿站上的车,带着你姥姥和姥爷一起赶了过来。”

赵彩凤瞧见杨氏来了,也安心了不少,只没瞧见赵武,便问道:“娘,小武怎么没有跟过来?”

杨氏见赵彩凤问了起来,只叹息道:“我去问了那私塾的先生,他说你弟弟是个聪明娃,这会儿正是念书的时候,若是耽误了这一两年,只怕以后就荒废了,他愿意让你弟弟住在他家里头,只是要多收些银子,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就答应了下来,今儿送他去上学的时候,他还哭鼻子了呢!”杨氏说着,也忍不住拿起帕子压了压眼角。

赵彩凤闻言,只笑着道:“这是好事呢,得先生器重,就说明小武是个聪明孩子,我听说宋大哥那时候念私塾,也是住在先生家的、”

杨氏听赵彩凤提起了宋明轩,只问道:“这几天你去贡院那边瞧过了没有,明轩没什么消息吧?”

赵彩凤只摇摇头,心想那个在那边等人的大汉应该不会掉链子才对,只笑着道:“娘您放心,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杨氏又是一叹,这时候杨老头他们已经放好了东西,瞧着这三间房,虽说挤是挤了点,但在京城有这么一个遮雨的地方,已经算是不错了。

第150章

一家人坐下来聊了片刻,杨氏便去灶房里头张罗午饭去了。四个人只简单的吃了午饭,杨老太瞧见杨氏在灶房里头另外分了一份饭菜出来,便上前问道:“这是要送给钱木匠去的吗?”

杨氏只点点头,小声道:“这两天我不在,彩凤又病了,也不知道他平常都吃些什么。”

所谓知女不莫若母,听了杨氏这话,杨老太心里倒是有些想法了,只问道:“听说这钱木匠的女人都死了十几年了,他就一直没续弦吗?”

杨氏依旧只是点头,怕杨老太看出什么来,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便开口道:“正巧我要出去送东西,娘你若是不觉得累,咱叫上爹,一起过去瞧瞧?”

杨老太便笑着道:“瞧瞧,当然要瞧瞧。”不过杨老太的话语中,似乎还多了一丝别的含义。

杨氏拎了食盒,跟赵彩凤说了一声,便带着杨老头夫妇去广济路上去了。走在路上杨老太才问起了杨氏道:“闺女,你在京城这么久,有没有找过你大姐去?”

杨氏闻言,只摇了摇头道:“大姐也不容易,我如今自己的日子能过起来,何必去找她呢!”

杨老太便道:“自家姐妹,你说这种话就太过了,不过就是相互走动走动。”

杨老头听了,只沉着嗓音道:“你还提那个不孝女做什么?亲弟弟死了都不来一次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杨老太见杨老太还在生气,便解释道:“后来不是又捎了话来,说是那时候正好主人家有事情,不方便来吗?前几天不还托人给咱带了几件衣服吗?”

杨老头只梗着脖子道:“那几件算什么衣服?不过是侯府里头下等小厮的穿的罢了,你也不是没当过奴才的人,难道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吗?她要真的有孝心,怎么就一年到头不来看一眼我们两老呢!”

杨老太这会子也不知道那什么反驳杨老头了,只叹息道:“当时还不是因为你,说嫁到京城来好,结果还不是一样给人当奴才吗?哪里有什么自由,我们好容易自己脱了籍,又搭一个闺女进去。”

杨老头听了这话,才开口道:“我那是看着我们儿子不成器了,才想给她找一门稳当饭碗的,她倒好,还觉得我们坑了她,你让她看看二姐过的日子,她愿意吗?”

杨老太这下又没话说了,只叹息道:“说来说去,大姐怎么也不如二姐孝顺的,她那几个孩子,我也不常见,也不亲近,如今只怕还记不记得我们老两口也难说了。”

原来当年杨老头夫妇在永昌侯上当下人,虽然脱籍了之后,和永昌侯家的家生奴才还有些联系,后来就把大女儿嫁了过去,如今就在永昌侯府上当管事的,也算是混的体面的。

可当初因为大女儿觉得父母为了弟弟克扣了自己的嫁妆,所以到现在都对杨老头夫妇冷冷淡淡的,偶尔稍微有些走动,也不过是做给人看的而已。

杨氏听老两口争来争去的,也不知如何是好,想了想只开口道:“如今你们俩都来了京城,于情于理也是该告诉大姐一声,这样吧,等我们这里都安顿好了,我在去大姐家走一趟,跟大姐说说这事情。”

杨老头直接道:“别说了,等店开了,我就不信她听不到半点风声?”

杨老太听了,只嗔怪道:“你这老头子,跟谁赌气呢,那怎么说也是你亲闺女。二姐,等到时候我跟你一起走一趟好了。”

杨氏见杨老太应了,便也点了点头。

且说杨氏他们刚走,家里头却又来了人了。原来赵彩凤那日跟伍大娘提议要盖倒座房的事情,后来因为有事情,一时给忘了。今儿伍保长正好在家,伍大娘就把这事情跟他说了说,伍保长可是人精一样的人,听了这话只开口道:“那你怎么没应呢?这要是多上一两间房,还能多租半吊钱呢!”

伍大娘见自己男人答应了,便高高兴兴的来给赵彩凤报信,正好又逢了中秋,就从家里带了几个月饼过来。

赵彩凤请了伍大娘院子里坐,亲自沏了茶过来,把上回自己话的图纸拿出来给伍大娘看了一眼道:“大娘,你瞧这院子足有三丈深,就算是盖两间倒座房都绰绰有余,我寻思着不如就盖两间好了。”

伍大娘拿起赵彩凤画的平面图看了一眼,用手指指着那两个画圈的地方,问道:“这么大一个院子,能盖上两间?”

赵彩凤只笑着道:“怎么不行,只要能放下一张床而已,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就好,如今我姥姥和姥爷也过来了,店面那边还没装修好,这几日只能先挤一挤了,以后要是这倒座房建好了,倒是可以住的松散些了。”

伍大娘瞧着赵彩凤脸色不大好,也只关心道:“彩凤,看着你脸色不好,怎么病了吗?”

“前两天淋雨了,身上稍微有些不舒服。”

伍大娘便道:“前儿那场雨也是忒大了点,你家秀才还在里面考试呢,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赵彩凤这时候也担心起了宋明轩,只叹了一口气道:“再过两日他就出来了,希望没事就好。”

“要是中了举人,那就更好了!”

到了这么时候,赵彩凤反倒释然了几分,心想不管是个什么结果,只要宋明轩出来的时候还好好的,那就最好了,读书考功名虽然重要,若是命没了,那也是白搭的。可惜这会子她自己身子没好,不然肯定是忍不住要去贡院外头看看的。

伍大娘瞧着没什么事情了,便笑嘻嘻的起身离去,又道:“等你家宋秀才高中了,记得一定要告诉我啊!也好让我们这些邻里乐呵乐呵,没准下回我这房子还能租的好价钱,举人老爷住过的房子,那可是不一样的!”

赵彩凤只笑着应了,把伍大娘送到了门口。

面条铺子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里头桌椅碗柜、灶台风箱都做好了,上过了一遍清漆。钱木匠见杨氏带了老两口过来,只忙起身招呼。他原本只当今儿赵彩凤病了,必定没有人来送饭,所以打算做完了事情,就去外头喝上一碗胡辣汤的。这会儿见杨氏拎了饭过来,也觉得肚子有几分饿了。

杨老太瞧着钱木匠憨厚老实的样子,只笑着道:“你去吃你的,我跟老头子随便看看。”

钱木匠听了这话,这才拿了食盒,去后头的两间库房里头吃了起来。

这边杨老头一边抽着旱烟一边问:“闺女,这市口可不赖啊,这一带我们早年在京城的时候就热闹着呢!如今只比往年更热闹了,这样的铺子能弄到一间,简直就是造化了。”

杨氏心里还记挂着上回余家媳妇那些话,心里多少有些难受,可一想到这么好的铺子,错过了可没有下一家了,只还是忍住了,没往那边说去,只希望那余家媳妇说的都是假的,人家萧公子就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她们的,并不是要对彩凤有所图的。

“这是明轩在书院里认识的萧公子家的店铺,原本是卖杂货铺的,后来结业了,正巧萧公子说要做小生意,彩凤就提了这么一个意思,然后他就把店面给我们用了。”杨氏只含糊其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