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坎是谁,那会儿她和老太太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老爷立刻吩咐虹霓去外头守着,接着匆匆看了信,随后递给她和老太太时,竟是面色微妙地叹了一口气。

“是沅儿未来的夫婿……想不到,当年我见过的那个后生,竟然是他……”

陈澜自然难以体会梁太太心里那种至今难以消弭的不可置信,此时此刻,看着那信上熟悉的丈夫笔迹,她紧紧捏着那张薄薄的纸片,心里那股郁积多日的情绪,却久久难以散发出去。等到看完了,不知不觉地,她原本捏紧的左拳却没有松弛开来,反而重重捶了一下扶手。

砰——

突如其来的声音一下子惊醒了恍惚中的梁太太,她慌忙抬起头,见陈澜咬着嘴唇,脸上说不清是怒气还是懊恼,她自然想起了这几日的传闻之下,她和老太太也是担心得了不得,那些之前趋之若鹜的亲朋,如今却是连个上门安慰的人都没了。于是,她对陈澜总有几分同病相怜的同情,当即干咳了一声。

“夫人不要太担心了,男人就是如此,一心只记着做大事,女人只有为他们好好料理了家务,让他们安心无忧……”

陈澜看了一眼梁太太,这才仔仔细细把信折好了收入封套,又珍而重之地放在了怀里,随即似笑非笑地说:“这是他们临走之前留下的信,可偏偏却因为那位殿下的习性,迟了半个月才送到咱们手里,如今却还不曾有新音讯。梁太太刚刚这话说的是,如今这当口,咱们也只有耐心等着,料理好家务,让他们安心无忧。”

梁太太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她下意识地说:“杨夫人你的意思是说……是说,如今他们的安危还不好说得很?可是,荆王殿下送来的那封信上信誓旦旦,说是此行深有把握,让我家老爷借着这机会看清某些亲朋好友的面目,还送了老爷两本珍本……”

然而,她说着说着,声音就渐渐轻了下来。也是,这位皇子亲王丝毫没提到此行是往哪儿,是什么目的,她怎么就只凭着这只言片语,觉得这场风雨必定能立刻散去?若是荆王殿下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沅儿人都已经上了宫中学习礼仪,家中也已经收了皇家的定礼!

婚事已经铁板钉钉,阿弥陀佛,荆王千万不要有什么万一才好!

陈澜见梁太太脸色不好,想想当日也是在梁家寻到了毕先生,梁太太适才的言语更是内宅夫人常用来劝自个的话,她暗悔不该点穿了荆王的报喜不报忧,少不得宽慰了几句:“梁太太也不用太担心了,况且,荆王殿下素来是有福的人。祸兮福之所倚,想来他们既是去做了,总有相应的谋划。倒是要多谢您,还特意把信送来,还安排了这么一个地方。”

“应该的应该的,至于这画舫,也是荆王殿下在信上提到,说这地方安全……再说这时候让人送信实在是不太安全,不如我亲自走一趟。”

梁太太话一出口就暗悔自己露出了口风,赶紧搪塞了过去,见陈澜似乎并不在意,这才舒了一口气。眼下该说的事都说完了,她虽说也还担心着荆王,但少不得用陈澜那一句有福之人安慰自个,渐渐地心也就定了。陈澜亦是如此,尽管尚不知道杨进周安危,但那一封亲笔信贴身藏着,思忖着回去之后给江氏看了之后,必定能让婆婆心安,她嘴角也不觉翘了翘。

于是,外头的斜风细雨,丝竹管弦,甚至连隔着竹帘子看见那烟雨朦胧中的其他画舫,也仿佛都予人一种宁静舒缓的感觉。画舫随着湖面水流缓缓前行,稳稳当当几乎察觉不到什么摇晃,而小方桌前相对而坐年纪相差近一倍的两个人也谁都没有开口,直到对面传来了一声吆喝,陈澜才恍然回身,透过竹帘一看,这才发现斜里正有一只小船往这边驶了过来。那划桨的人手起桨落,一时激起大片水花,来势竟是极快。

面对这种情形,又听得这边画舫上传来了几声叱喝,她自然皱了皱眉,可随即就见到那船舱中钻出了一个人来:“海宁县主可在船上?”

今日跟出来的是柳姑姑和长镝红螺,云姑姑和红缨芸儿则是留在了万泉山庄,以备江氏的病情有什么反复,亦或是外头有什么事务。所以,此时那小船靠了过来,钻出的人更是直接嚷嚷了这么一声,站在二楼栏杆边上的柳姑姑自是心头暗凛,连忙靠着栏杆张望了下去。发现来人身着锦衣,腰挎绣春刀,头上戴着忠靖巾,背上还背着一个用蓝布包好的长条物事,赫然锦衣卫的打扮,她那最初的警惕消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不解。

锦衣卫有什么要紧事,需要径直寻到这瘦西湖上来?

不解归不解,她还是朝今天统带几个家丁的小武使了个眼色,旋即就冲着那小船说道:“船上是我家夫人和梁太太,敢问尊驾是……”

“卑职锦衣卫带刀百户钱能,奉命求见!”

小船随声渐近,须臾又搭了一块跳板上来。那百户只脚一点就轻轻松松跃上了画舫船头,随即整理了一下半干不湿的衣裳,见楼上下来一位衣着体面的妈妈,他就再次拱了拱手:“卑职从京师过来,因是八百里加急,不敢稍稍耽误,所以至万泉山庄发现没人,就径直赶了过来。若有唐突之处,还望恕罪。”

“钱百户实在是辛苦了。”听明白这番话,柳姑姑的态度又客气了三分,含笑万福行礼道,“夫人就在楼上,不知道你此来是……”

“带的是安国长公主手谕。”说完这话,钱能又解下腰边一枚银牌递给了柳姑姑,“这是在下随身符牌。”

柳姑姑验看了一番,情知这确实是锦衣卫无疑,自是匆匆往上通报。而这画舫通透,适才这番话二楼也已经听得清楚,梁太太就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又轻声对陈澜说道:“既然是这样,那我就先避一避吧。”

陈澜起初看这架势,听这来人通名报姓,还以为是天子捎了什么东西来,可又对如此这般径直追到瘦西湖上来有些纳闷,此时听说是安国长公主的书信,心底自是狐疑更甚。这会儿梁太太既然愿意退避,她自然是谢过,随即就接过了长镝递过来的帷帽,起身出门下了楼。

那钱能听到楼上动静就立时低下了头。果然,不多时,楼梯就传来了不急不缓的下楼声。眼角余光扫见了那些华美刺绣的衣袂裙摆,他自是立刻解下身上背着的那个长条物事,又单膝跪下将其双手高高捧了起来。

“卑职锦衣卫带刀百户钱能,拜见海宁县主,并携安国长公主手谕。”

陈澜瞥见这画舫的几个船工躲在不远处探头探脑,再见这锦衣卫百户如此郑重架势,不禁觉得有些头大,但少不得亲自上前接过。

入手之时,她只觉得这一长条物事颇有些分量,绝不只是什么书信,因而心里更觉奇怪。只这样的东西拿着不好说话,她不得不先让柳姑姑拿着,这才问了那钱能几句,孰料来人守口如瓶,除了奉命走这一趟送信,其余竟是什么也问不出来。

既然问不出来,陈澜也就不费那个劲了,客客气气说道了两句,又谢了一声,就眼看着其上了小船,以几乎和来时差不多的速度飞速离去。只在那船影人影几乎全都消失在烟雨之中时,她才陡然之间想起了一件事。

今天虽是天气不好,但湖面上却是好几条画舫,来人怎么可能轻易找到她的这条画舫?若是真按照刚刚过来时那般吆喝发问,只怕这会儿湖面上其他那几条船都知道她正在瘦西湖上!想到这里,她的嘴角不禁微微抽动了一下,情知那位锦衣卫百户绝非仅仅是面瘫。

有了这么一档子事,陈澜和梁太太相约了有空再过府叙事,旋即就让画舫回航。待到从万泉山庄的后院码头下来,她立时直奔了雨声斋西屋。见江氏半坐着,正打算由庄妈妈服侍着吃药,她赶紧快步上前,接过庄妈妈手中的药碗,又顺势坐在了床头。

“怎么就回来了?难得梁太太邀约,你也该出去散散心。”

“要散心有的是时候,如今哪有那闲情雅致。”陈澜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服侍了江氏喝完这碗药,她便把药碗搁在了一旁的小茶盘上,这才冲着婆婆露出了一个笑容,“不过,要说今天出门,却是得了一个一等一的好消息,娘,您看,这是叔全的信!”

江氏闻言一愣,见陈澜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塞到了手里,她的呼吸一时急促了起来,甚至觉得一只手异常沉重。自从杨进周回京,接着又成了婚,从前那种咬牙苦熬的劲头一松懈,如今再面对这样沉甸甸的压力,她就不复从前一人独守陋室时的镇定了。紧紧抓着那封信,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就抽出了里头的信笺,展开之后逐字逐句地全部读完,她这才重重一靠,那沉重的分量甚至压得大床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响声。

“没事就好……”

长长舒了一口气,她一下子撒开了手,也没注意到陈澜很快就把信收了回去。等到陈澜凑趣地说了些今日在湖上的所见所闻,又提了那个乘风破浪似的出现在眼前的信使,江氏不知不觉也笑了起来:“竟然是这样的大架势……你还没看过长公主给你送来的东西?哎,别只顾着我这个病人,赶紧去瞧瞧,要是什么好玩意,带过来让我一块看看!”

陈澜自然笑着答应了。待到去了东屋里,就只见柳姑姑已经把那长条包袱放在了大案桌上。她上前将其解开,见那竟是一个长条锦盒,打开一看,就只见里头躺着一把长剑,那皮质剑鞘的中央,赫然是缀宝凤纹,镶金嵌玉,总而言之,和平日里安国长公主的习性大不相同。莫名其妙的她见木盒里头还有一封信,连忙拿出来拆开。

“阿澜,京城万事皆好,阳宁侯太夫人身体康健,小四更素来机敏伶俐,勿念。此番信去,其一捎去吾当年佩剑,因是先父所赐,所以镶金嵌玉,平日束之高阁少有使用,想来于你别有用处。其二,小四曾经有言,酒醋面外厂金太监对他言说,宫中入药用阿芙蓉膏日多,此药来自海外,汝人在江南,如有所知,切记立时回信。其三,威国公夫人喜得贵子,我如今尚未有动静,且周王夫人季氏也诊出身孕。当此之际,惟愿汝能心想事成。”

看到这里,陈澜心头感慨万千,只是那阿芙蓉膏四个字让她有一种不那么好的预感,她甚至有一种立时提笔回信的冲动。然而,拿开已经看完的那两张纸笺,挪到了最后两张,她的表情不禁又倏然一变。

“皇上称病免朝,不理朝中弹劾非议,然近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京师如此,江南可想而知,务必珍重谨慎。先前所送楚国公遗著已送皇史宬,然文字不可辩。惜哉!皇上曾有言,楚国公常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至理名言。然楚国公为政激进太过,致有此结局,令人扼腕。荆王此行奉密旨,意在谋划将来,但愿叔全辅之,能有所成。金陵书院者,不可轻动,切记劝告荆王及叔全,徐徐图之。附言,送信者锦衣卫百户钱能,得吾嘱托,入扬州城即大肆宣扬,善于机心者必以为所携之物出自宫中,当能助汝一二。”

看着那下头熟悉的落款,陈澜只觉得心头温暖,不觉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只觉得那关切的言语深深刻入了脑海中,这才将信放回信封。只不过,取出那宝剑时,她就看到下头还有一个锦囊,伸手去拿时,那掂起来的分量顿时吓了她一大跳。打开一看,就只见里头竟然是无数金灿灿的东西,还塞着一张字条。待到抽将出来,瞧清楚那几个字,她更是呆住了。

“与尔父猜枚赢来,赠汝聊作零用!”

这样一袋金瓜子,只是零用?对于安国长公主那脾性,陈澜自然知之甚深,情知她是担心自己身在江南有什么不方便用银票的场合,于是竟捎来了这样一锦囊的金瓜子,她不觉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时将信贴身收好,又闭着眼睛将这锦囊贴在胸前。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睁开眼睛,又冲跟着进来的柳姑姑说:“娘送来的这东西非同小可,你去让红缨进来。”

柳姑姑只看清了这匣子里头是一把装饰异常华贵的宝剑,正在猜测东西来历以及安国长公主究竟在信上写了什么,待听得这般吩咐,连忙收摄精神答应了退下。待到红缨进了门来,陈澜已经合上了匣子,又珍而重之地用此前那蓝绸将其包裹牢固,这才捧给了红缨。

“夫人,这是……”

“这是娘从京城让人特意送来的东西。本该是我随身携带,奈何实在是笨重了一些,所以只能交托给你照管了。从今天开始,不能让它寸步离身,你也不用再管别的,就一直跟着我,明白吗?”

红缨何等聪明的人,瞥了一眼这长条形的包袱,再看看陈澜那郑重无比的脸色,立时退后一步单膝跪了下去:“夫人放心,人在物在,这道理奴婢省得!”

“好!”陈澜亲自把东西给红缨系好了背上,见其赫然一副毫不费力的模样,她又伸手捏了捏红缨那结实的臂膀,“什么时候我能有你这般结实,那会儿就不用愁了!”

“夫人担心这些干嘛?不是有毕先生吗?”红缨自然而然地吐出了一句话,见陈澜那表情倏忽间变得有些阴沉,顿时暗悔失言,忙岔过这话,笑嘻嘻地说,“从今天开始,我可是寸步不离夫人左右,从前不是公子哥们不是常有书童琴童剑童,我这也就成剑婢了!”

陈澜被她逗得扑哧一笑:“小机灵鬼,你怎么知道这里头就是剑?还有,剑婢剑婢,这听着可不是什么好意思,真要真这么叫,那就是骂你了!”

“啊!”红缨这才恍然大悟,但对于前一个问题,她却是狡黠地动了动肩膀,又轻松地伸手搭在了包袱上,“这形状分量,还有夫人您这认真的样子,怎么可能是别的东西?您放心,我这嘴紧着呢,绝不会透出半个字去!说到这个……我得把双枪也一起带着才行……”

“好好好,你别嫌我让你背这沉甸甸的东西就好!”

陈澜见红缨歪着头想想,仿佛真打算执着她那招牌的红缨双枪出入随侍,她不得不打断了小丫头的幻想,随即就拉着她回到了西屋。对于红缨背着的东西,她只是轻描淡写地对江氏笑说是安国长公主送来的剑,信上所写也只是随便拣一些说,只那一大袋的金瓜子,她却笑吟吟地坐在床头一股脑全都倒了出来,当着江氏的面一颗颗数了。

江氏只以为陈澜孩子气,伸手拈了一粒轻轻掂了掂,当即就笑道:“一颗就是四到六钱,听说江南地面上银贱金贵,十五两有时候都兑不到一两金子,这些至少值七八百两银子,中等人家都未必有这许多家底,长公主居然拿来给你零用,足可见多疼你。”

此时此刻,旁边的人见那满床金灿灿的散金,自然也都是笑说些凑趣的话。正闹着,云姑姑就从外头进了屋来,见满屋子欢声笑语,她忙在后头问了丫头,待得知怎么回事,她方才上了前来。先是附和了几句,她就开口说道:“老太太,夫人,平江伯府派人来,说是来探望老太太的病。”

见庄妈妈知机地带着几个丫头退了下去,她这才说道:“我说老太太病着,夫人忙,她们也就没坚持一定要见人,只撂下了礼物,又说平江伯和夫人如今没有回淮安,仍在南京别院,几位少爷小姐也都在那儿。还捎带了平江伯一句话,说是江家的宗祠大会邀了他去,据说江老族长留在万泉山庄有事,所以差遣人来问一声……”

“问?恐怕这不单单是问,而且也是来要人的!”

陈澜刚刚那愉快的笑容一下子无影无踪,只刚刚得到义母赠物来信时她就起了某种心思,此时不禁侧头看着江氏道:“娘,咱们在这万泉山庄逗留的时间也够长了,虽说叔全还没回来,可他这两江总兵总该要去南京上任的,咱们明儿个就坐船去南京如何?到了那边就有侯府的产业,也不用借住别人的屋子了,正好趁此去看一看江家的宗祠大会。”

江氏只一踌躇,就重重点了点头:“好,依你!”

第384章 落子抢先手

傍晚时分,雨收云散,原本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该歇着的时候,可已经沉寂了大半个月的万泉山庄却突然忙碌了起来。无论是起先想要巴结奉承攀高枝,后来是见机不妙躲避忙,亦或是昨天才挨过一顿好打的人,全都对于这样一个突然到来的事实有些缺乏准备——在这里住着的杨太夫人和杨夫人,竟是突然打算要走了,而且就在明天!

今天那身穿锦衣腰佩绣春刀的信使人人都看在眼里,那般声势官威也是人人看在眼里,面对这种架势,谁还敢觉得杨家如今岌岌可危?

于是乎,二门口,外院伺候的仆妇也好婆子也罢,都想找个机会进去和内中那些杨家下人们套套近乎帮帮忙,奈何她们再张头探脑,再热情招呼,内中的反应都冷淡得很。一时,几个一直殷勤伺候的人心存嘀咕,少不得找上了黄妈妈。

“妈妈,虽说那是京城来的贵人,可好歹咱们这一番伺候也是尽心尽力,如今说走就走,连个打赏的音信都没有,这也着实太小家子气了吧?”

“就是就是,妈妈为了她们,还动了家法责罚,他们昨天虽都是低头认罚,可心里不无怨言。这主人又不在,咱们这一趟忙活若只有平日里那些月钱……”

黄妈妈见周遭这几个仆妇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本就焦躁的她顿时更加不耐了起来。见她们还要再说,她突然厉声喝道:“够了,你们还有完没完?这腾出地方来,是樊知府的安排,主人的答允,咱们当下人的哪里有说道的资格?要说月钱,比起别人家里头的,你们平时差事轻省,如今忙了半个月就想讨赏了?不知足!”

她越想越觉得气急败坏,正要劈头盖脸再训斥这些贪婪的家伙,就只听后头传来了一个笑声:“哟,咱们都要走了,黄妈妈怎么又训人了?”

黄妈妈扭头一瞧,见是陈澜身边的大丫头芸儿,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正打算解释几句,她就看到芸儿摇了摇手,随即笑嘻嘻地眨了眨眼睛。

“老太太和夫人说了,先是在偶园,再是在万泉山庄叨扰了这么久,实在是过意不去,待会预备了一些赏钱散给各位妈妈嫂子姐妹们,并外头帮忙的大叔大哥们,也算是一点心意。明日一大早就要动身了,所以还请诸位将车马安顿好。”

听到这一番客客气气的言语,黄妈妈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忙又笑道:“怎么,真的是明日一早就走,这么紧急?去南京还是水路最便利,可雇船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找到妥当的。再说,夫人不是和梁家太太交好么?那边不日就要娶媳妇了,再盘桓几日岂不是便宜?”

“雇船的事情不劳黄妈妈操心了,夫人已经都安排好了。”见黄妈妈那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随即竟有些讪讪的,芸儿眼珠子一转,又自顾自地说,“至于梁家的喜事,哪怕我家老太太未必能来,我家夫人也必定会过江来喝那杯喜酒的,横竖就是没几日功夫。夫人说,黄妈妈这些天实在是辛苦了,她当日只不过是一说,都只是小疏失,没想到您还动用了家法责罚,倒是让她极其过意不去。”

话音刚落,黄妈妈就只觉得四面那几个仆妇的目光一下子犀利了起来。情知这万泉山庄的下人都是彼此沾亲带故,自己打了的那几个里头就有她们的亲朋,她顿时攥紧了手里那帕子,面上却仍是满脸堆笑。

“哪的话?夫人金枝玉叶,哪里容得咱们这些低三下四的人怠慢?至于这赏钱……”

“没什么使不得。”芸儿伶牙俐齿惯了,不等黄妈妈说完就抢过了话头,“每人一贯钱,打酒吃也好,添件衣裳也罢,总之是夫人一片心意。”

一贯钱!

此话一出,一个个仆妇顿时露出了深深的喜色。她们平日里的月钱五百也有,八百也有,几乎就没几个是有一贯钱的。如今陈澜一出手就是每人一贯,这是何等的大方?想着想着,她们斜睨黄妈妈的眼神里头少不得多了几分埋怨。

芸儿在阳宁侯府的资历比红螺还长些,耳濡目染那些勾心斗角,眼看着陈澜从不受宠到受宠的转变,对眼前这些眼色神情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当下她也不多说,笑吟吟地又让她们把人都召集了起来到二门前,随即就冲着黄妈妈微微颔首,这才径直去了。

大约一刻钟功夫,所有万泉山庄执役的下人就都汇集到了二门口,按照规矩男左女右站得整整齐齐。没多久,眼尖的人瞅见内中几位妈妈丫头簇拥着一个年轻贵妇出来,连忙咳嗽了一声,一时间,一个个人全都低下了头去。待到人行到跟前,一大片人更是呼啦啦全都拜了下去,口称拜见夫人不提。

“不用拜了,我只不过是客人,雀占鸠巢在这儿住了许久,劳你们前后奔走,已是多有过意不去,哪里还能受这样的礼?都起来吧。”

陈澜抬了抬手,随即就冲一旁的云姑姑点了点头。很快,两个仆妇就合力抬出了一箩筐用青绳串好的钱来。见眼前的十几人全都眼巴巴望着这箩筐里头的青钱,她又一打手势,一旁的柳姑姑就冲着黄妈妈道:“劳烦黄妈妈也逐个念一念名字,我们也好派赏钱。”

尽管黄妈妈满心的不愿意,但此时此刻,要是她再挡在前头,哪怕有主人翁的信任,除非能把这些下人都卖了,否则她仍旧讨不了好。于是,她只得赔笑屈了屈膝,一个个按照职司名字叫了过来,眼见这些人捧着那沉甸甸的一贯钱,个个喜上眉梢,她顿感越发堵得慌。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一应人等都领了赏之后,陈澜面前的那个大箩筐却还有大半。她扫了一眼众人,突然又冲黄妈妈问道:“似乎人还没到齐?”

“啊?”黄妈妈先是一呆,随即加重了声音道,“是了,那几个昨日挨罚的还在屋子里养伤,这会儿怕是难能起来给夫人磕头送行。”

“既如此,柳姑姑亲自过去一趟,把这该得的赏钱给他们发下去。”陈澜见黄妈妈的笑容突然冻结在了那儿,就淡淡地说道,“黄妈妈你是好意,只这点小事就要行家法,着实是太严苛了些。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然也有该得的一份。至于发过之后剩下的,劳烦你陪这柳姑姑去一趟偶园,把那边的赏钱也一并发了。”

知道这会儿再口舌如簧也无济于事,黄妈妈只得应道:“是,夫人这般体恤,是咱们这些人的福分,只夫人明日就要走,他们怕是来不及过来磕头了。”

“不用这么拘礼,心意到了也就够了。”陈澜打量着黄妈妈那满脸不得劲的样子,又见其眼角余光频频往别处瞥,又笑容可掬地说,“黄妈妈你前前后后操劳,比别人更辛苦几分,除了这一贯的赏钱,之外,娘还额外嘱咐我另外预备一份。”

说到这里,她从红缨手中接过了一个荷包,当着一大帮下人的面朝黄妈妈递了过去:“里头是两颗御制的金瓜子,妈妈留着打些首饰也成,兑了银子也成,也是老太太一番心意。”

此话一出,也不知道多少人一下子盯住了黄妈妈手中那荷包,眼见其接过之后行礼道谢的样子颇有勉强,下头便有些嗡嗡嗡的议论声。而黄妈妈本人则是掂着那颇为不轻的分量,心里有苦说不出。这一两金子兑成银子也就是十几两,她并不在乎,可别说沾上了御制两个字,就是不沾,在这些寻常下人眼里,她这又成了什么?

黄妈妈如何头痛为难,陈澜看在眼里,面上却不动声色,从二门回房的途中,她甚至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揭穿艾夫人的提醒来得确实是恰到好处,可是,之前往废弃字纸上打主意的勾当却属于极其危险……既如此,无论是黄妈妈的雷厉风行息事宁人,还是如今对她的拼命挽留,想来都出自幕后那人的授意,她这突然要走,突然放赏,就是要传个讯息过去。

她这人为人处事,素来不是听人摆布的!

步入书房,陈澜就看到红螺和芸儿正在那忙忙碌碌地收拾那些书,一个满满当当的藤制书箱竟然已经堆得半满。上前走到书箱边随便翻了翻,她就拍了拍手说:“因是要赶在后日下午到南京,这一趟走得急,急着不要拉下了东西。这书箱收拾好就搬到雨声斋去,看着他们把这些东西一并捆扎好。”

红螺和芸儿自是双双应是。而陈澜出了屋子,见长镝过来,又知会了她去前头通知小丁,立时先赶到阳宁侯府在南京城郊的汤山别庄,做好一应预备。而长镝一边答应,一边却又看了看背着那长长包袱的红缨,突然抿嘴一笑。

“成,夫人放心,这事情小丁一定会办好的。”她一边说一边冲着红缨挑了挑眉,这才对陈澜笑道,“夫人,那沉甸甸的东西也不能总叫红缨一个人扛着,等到了南京,我们每个人轮换背着如何?红缨那身板还不如我呢,想当初背着沙袋扎马步……”

“呸呸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红缨生怕长镝再打趣什么有的没的,没好气地冲着其一瞪眼道,“还不赶紧去办夫人交待你的事情,尽在这儿磨牙!”

“好啦,我这就走!”

陈澜看着两个自小长大的丫头拌嘴,脸上也不知不觉露出了笑容。及至回到雨声斋,她就对江氏说了外间的一应安排。果然,江氏此前只是心病居多,看了杨进周那封信,精神自然而然恢复不少,此刻连连点头赞她处置得体。

眼见江氏的行李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陈澜自是带着红缨回房整理衣裳,才刚把之前撂在外头的几样小用具收起来,外间就报说黄妈妈求见。因江氏就在西屋里,陈澜不好在明间见人,就带着红缨叫了黄妈妈进东厢房。起初还只是寻常的客套话,因黄妈妈说要进屋拜见老太太磕头,陈澜却以江氏病情搪塞,两人渐渐便拐到了江氏的病情上。

“不是我阻着老太太和夫人,实在是这春天的时气不好,小病不断了根,最容易变成别的大毛病不说,还容易过人。再说了,杨大人还没个消息,老太太这心里七上八下,再这么坐船一折腾,指不定小事变成大事,夫人还请三思为是。”

这话很中肯,但倘若不是她接到了梁太太转交的杨进周的信,不是接到了义母安国长公主的东西,不是平江伯派了人来,不是江三太爷在她手上,不是得到消息说艾夫人已经返回了金陵,陈澜原本不想紧赶在这时候去南京。于是,对着满脸恳切的黄妈妈,她便笑了笑说:“如今这月份还正好凉快,若是到了四月,走水路陆路就太疲累了。更何况南京还有阳宁侯府的人,总能多个照应,再说,我已经对那罗大夫说好了,让他伴着母亲去南京,回头我再让人送他回来。他的医术相当不错,如此便周全了。”

知道眼下自己说什么恐怕也没了效用,黄妈妈脸上一黯,只得强笑道:“既如此,倒是我想得太多了……对了,夫人到了南京,若要四处去逛,秦淮河夫子庙自然是必得要去的,除此之外,就是玄武湖,金陵书院。说起这最后的金陵书院,外头一直有一个传闻,那就是金陵书院每一任山长都是素来不出仕的,可除却这山长之外,真正执掌大权的隐山长却都是朝中的实权人物。可这隐山长的传闻从来没人认,久而久之,也就真成了传闻。”

这话像是市井轶闻,但话从黄妈妈口中说出来,陈澜却品味出了另一层意思,当下自是犹如听寻常闲话一般啧啧称奇。等黄妈妈东拉西扯说了一大堆之后要走,她便顺势起身要送出去两步,却被黄妈妈死活拦住了。不但如此,这一位还好奇地往红缨背后瞅了瞅,冷不丁开口问道:“这东西便是长公主从京城给夫人送来的,看这形状,里头莫非是一把剑?”

陈澜还不及开口,红缨就抢在了前头:“妈妈这话问得逾越了吧?长公主送来什么东西,岂是你可以猜测忖度的?”

“红缨!”

陈澜虽是面色一沉看了过去,心中却觉得红缨这一番做派来得及时。果然,就只见黄妈妈面色惶然,连连屈膝谢罪,她也不为己甚,安慰了两句就遣了人出去。等到人走了,她回头瞟了一眼红缨,见其有些心虚地看了过来,不禁笑了。

“夫人,我不是有意的……就是看不惯她那鬼头鬼脑什么都要打听的架势!”

“说都说了,眼下还露出这样子干什么?这次算你无心栽柳,以后说话多多斟酌!”

“啊,这么说,我刚刚那呵斥有理了?”

这边厢陈澜主仆轻松说笑,那边厢黄妈妈匆匆出了院子,那脸上笑容却是立刻收敛无踪。她自然不会去怀疑自己刚刚那番暗示陈澜是否能听懂,她只是生怕陈澜想得太多太远,临走前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此时此刻,她快步走到自己到万泉山庄之后专辟出的一个小院,嘱咐了门口两个庄丁严严实实看着,这才快步进了那迎面的三间正房。

“老爷。”

躬了躬身后,见那背对着自己站在书架前头的人丝毫没有回头的打算,她不禁心里发毛,越发低下了头去:“该说的奴婢已经都说了,只那边实在是没什么表示,更不肯多做停留,执意了要走。而且,前头那些下人们还因为赏钱的事多有议论……”

“那些奴才们的事就不用拿来说了。闹得不消停,一个个发卖了就是。”那人依旧没有回头,嗓音仿佛还有些沙哑,“我让你着重打听的事呢?”

说起这个,黄妈妈想起红缨那时候硬梆梆的样子,有些不太自然地缩了缩脖子:“奴婢试探过,可却被那背着东西的小蹄子抢白了一通,海宁县主只是随口呵斥了就没理论。虽是没探出口风,可东西肯定是长公主送来的。而且看那形状重量,应该是剑无疑。”

“是剑么……”

那人放在背后的双手突然紧了紧,嘴里轻轻呢喃着这三个字,却仍是没有回头的表示。黄妈妈在后头探了探头,终究还是没敢逾越:“老爷,应当是剑没错,否则也不会让那丫头背着。她功夫好,我还曾经瞧见她在院子里耍过双枪,就是咱们这儿那些身形孔武的家丁也未必是对手。况且,恕小的多嘴,会不会这不是长公主,而是宫里颁下来的东西?昨儿个信使来的时候分明是见过了杨太夫人,可硬是急巴巴地赶到了瘦西湖上一条条船地去寻人,若不是要紧东西,何必这么急促?还有,若不是得了宫里的赐物,海宁县主何必急着去南京?”

“你猜得有道理。”那人顿了一顿,随即仿佛是笑了一声,“想不到你如今的脑子竟是这么好使,竟能够猜到这份上。”

虽然是带着笑的赞誉,但黄妈妈却觉得声音冷得像冰,赶紧低下了脑袋,声音惶恐地说:“老爷过誉了,奴婢只是谨记着您的吩咐,所以才这么胡乱猜度。”

“不用说了。这次的事情你办得很好,那边既然赏赐了你一枚金瓜子,我也不会亏待了你。回去之后,你自己到账上支取一百两银子,算是赏你这将近一个月来的功劳。”

黄妈妈闻言大喜过望,连忙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头:“奴婢多谢老爷赏赐!”

待听得声音让她起来,她才双手撑地爬起身,但面上仍是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喜色。只不过,欢喜之余,她还是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只不过,这人明日一早就走,是不是对老爷的计划不利?要是如此,小的就让下头用些法子……”

“不要自作聪明!”那人突然摇了摇头,旋即一字一句地说,“那位海宁县主虽然年轻,但能在那样险恶的阳宁侯府里头脱颖而出,先后得安国长公主和皇上青眼,岂是你那些小伎俩能够摆布的?做到这样也就够了,剩下的事情你不用去管,专心给她们打点好临走前的一切就行了!对了,记住让上上下下不许泄露消息,能向外头隐瞒多久是多久。不但如此,明日行时,我们还要设法为他们遮掩。”

“是,奴婢省得了。”

等到黄妈妈满脸恭敬地退出了屋子,那人才转过头来。虽说无论发型,还是身上衣饰,和从前都是大相径庭,但那张古井无波的脸却是每一个见过的人都完全不会忘记的。

不是司礼监太监曲永,还有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尽管眼前不是长江,不是赤壁,但波涛汹涌犹有过之。一阵强似一阵的海风吹起了一波高似一波的海浪,那种微带咸湿的气息最初让杨进周这个久在北边的人很不适应,但相比最初上船没多久就晕船,听波涛更是睡不好觉的某人来说,他的适应力无疑要强健得多。就好比这会儿,他如同钉子一般坐在那里,仿佛就坐在寻常的平地一般。

“大人。”

听到门外传来了一个娇柔的声音,他不由得眉头紧皱,随即才冷着脸吩咐道:“进来。”

下一刻,舱门嘎吱一声被人推了开来,紧跟着进门的是一个身形玲珑有致的美貌少女。尽管身上布衣布裙,也没什么值钱配饰,但那种独特的气质却是和常见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截然不同。她将条盘放在了木桌上,又上上下下打量了杨进周好一阵子。

“杨大人,听说尊夫人是一位美人,如果我和她比呢?”

杨进周正伸手去拿那一盘烤饼,听到这话头也不抬。偏巧就在他要答话的时候,外头传来了一个戏谑的声音:“这还用问,倘若杨夫人在这儿,那杨大人自然会赞还是夫人绝色,可既然是木姑娘你在这儿,自然是木姑娘艳冠群芳,这不就是最简单的道理么?”

“哼,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见那少女一跺脚旋风一般地转身离去,荆王这才进了舱室,随手又将门掩上了:“杨兄,这种时候,还是我的名声比你的冷脸管用。怎么,是想你家夫人了?”

发觉杨进周还是头也不抬,荆王这才一屁股在那张狭窄的床上坐了下来,随即竟是索性整个人仰面躺下,眯着眼睛看着低矮的天花板。

“杨兄,奴儿干城的镇东侯和辽东都司素来有些嫌隙,此次……”

没等荆王说完,杨进周就淡淡地说:“镇东侯何等人,只看萧世子,难道殿下还不明白?”

“患得患失罢了……先手不是那么容易的,唉……”荆王嗤笑一声,随即闭上了眼睛。此时此刻,外头的波涛声仿佛更大了。

第385章 名门内斗,翩翩而来

南京太平门大街北边是玄武湖,西边是上元县学和小校场,紧挨着东北面的太平门,算是南京西北一条最要紧的主干道。楚朝初年修建这城墙时朝廷国库紧张,陆陆续续用了十年,便少不得有人打起了附近这些无主地的主意。于是,江南的富商大贾们拿出了真金白银买下了地,朝廷则用这些钱去修了城墙,而太平门附近一大块土地,则是归了金陵名门江家。

江家从前是如何有钱,这都已经是民谣和传闻之中的事情了,如今街头巷尾议论更多的是即将在江家宗祠召开的宗族大会。

多年的繁衍下来,江家除却散落出去的旁支不算,嫡支四房素来是支撑这户名门的基础。只不过,一直由长房担当的族长却在多年之前落在了三房三老太爷手里,眼看如今长房当家人都已经年过四十,甚至连儿子都成年了,三房却依旧没有归还族长之位的意思,江大老爷和江大太太也不知道想过多少办法拉过多少人脉,到头来却依旧是以失败告终。现如今的这宗族大会,在寻常百姓看来无疑是最后一次破釜沉舟,可在知情人眼里意义却大不相同。

江家大宅自中路田字形分成四个大院,各开有大门,东西和南北两条甬道供车轿通行,可以直至各院的门前。因而,说是合族而居,但说到底,四个大院都是各管各的事情,哪怕是那位代族长三老太爷的强势,亦是不好干涉到各院的内务中去。如今他不在,江七老爷眼看着各房串联,自是派人威吓拉拢,到了如今这一天,除却长房的其他二房竟消停无声,他当然自鸣得意,甚至连几个管事的提醒也听不进去。

午后时分,受邀而来的客人们陆陆续续都已经到了。若是和各房亲厚的,自然是都往各房那边去,三房执掌族中大权多年,自然去那边院子里歇息说话的人最多,相形之下,长房这边就显得寒酸得紧了。上元县衙只派了个都头送了帖子,其余就只有产业里寥寥几位掌柜和一些交好的族人。和其他各处的高朋满座比起来,这边冷冷清清的架势连下人们看得都直犯嘀咕。

这会儿守门的两个门房正在那唉声叹气,突然,外头传来了一阵吆喝声,随即仿佛有一辆车在门前停住了。他们慌忙跑出去瞧,见那车帘一掀,当先探出脑袋的赫然是江四郎,刚刚涌出的那么一股高兴劲顿时无影无踪,甚至连上前行礼的时候都有些有气无力的。

“四公子安好……”

江四郎见他们这无精打采的样子,顿时没好气地板着脸喝道:“还愣在这儿干什么,赶紧进去回禀大老爷和大太太,就说镇东侯世子到了!”

两个门房乍听得这话,一时全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待到发现这看似朴素的马车后头又有十几骑人飞驰而来,为首的那年轻人面若冰霜,可却有一种凛然人上的气质,他们顿时再不敢怀疑。其中一个忙着上前招呼行礼,另一个则是拔腿就往里头跑。不消一会儿,里头就呼啦啦又跑出了三四个人,乱糟糟地上前服侍牵马。

下了马的萧朗扫了一眼这门楣,见江四郎上了前来,他就淡淡地点了点头,随即也不等里头再有人出来,径直随其入内。待过了一道影壁,又穿过了前头一扇门,里间方才有人匆匆迎了出来,却是面色憔悴的江大老爷。

他毕恭毕敬地深深一揖到地,正要说什么场面话客套客套时,却只见萧朗已经越过了自己,他只得赶紧直起腰来追了上去,口中说道:“世子这番亲来,实在是不胜荣幸。只上下不曾预备,多有简陋怠慢……”

“这些没意思的话就不用再说了!”萧朗不耐烦地打断了这番寒暄,随即径直问道,“今日既然是开宗族大会,其他人那里,你可都联络好了?”

江大老爷不防萧朗竟是这么直截了当问上来,一时为之哑然,好半晌才期期艾艾地说:“都已经派了人去游说,只大伙儿毕竟都惧怕三老太爷威势,只怕是情形不好说……”

“不好说?都已经是最后一天了,你这个宗子居然还没有把握?”

一句反问上去,见江大老爷脸上讪讪的,萧朗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可看到其背后的江四郎冲自己连连摇头,他只得压下那心思,淡淡地说:“总之,事关重大,该打招呼的人我都已经打过了招呼。他们倘若还打算留住镇东侯府那年年超过三四十万两银子的买卖,就都会推你一把,待会儿就会一块过来。但你们江家的事情,不要指望都靠我!”

“是是是,世子厚恩,在下感激不尽!”

江大老爷满脑门都是汗,当下点头哈腰道谢不止。把人请到正堂时,他才发现竟是妻子亲自在这儿迎接,不禁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可是,见人带着丫头们领座上茶,又是一通使人如沐春风一般的奉承,总算是吹散了萧朗眉间那股冰寒之气,他也就放下了心头那一丝不高兴,瞅了个空子上前让妻子去把一双儿女都叫来。

“把他们叫来做什么?”

“你傻了不是?要知道,这位镇东侯世子日后就要承袭镇东侯镇守奴儿干城的,这要是拉好了关系,日后那边的大笔买卖,咱们就能分润一些!再说了,这位世子可是尚未婚配,也没有婚约在身,九娘也大了,尚未字人,如果……”

“老爷,你这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

“什么异想天开,如今的杨太夫人,当初不是许给了汝宁伯府?要不是那一位丢了世子之位被逐出家门,江家早就能出一位伯夫人了……都是那老不死的,关键时刻不帮忙不算,还落井下石,害的人家对江家恨之入骨……”

江大太太起初还觉得丈夫这主意实在是荒谬,可是,听江大老爷低声言语这么一通,渐渐不觉心中一动。想当初江氏只是四房嫡女,因与已故汝宁伯的原配夫人有亲,于是那位伯夫人说动了婆婆,聘下了这桩婚事。倘若自家长房夺下了话事大权,那时候自家女儿水涨船高,怎么也比当日的江氏尊贵些,匹配镇东侯世子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这里,江大太太自是满脸堆笑,当即出了门去。然而,她尚未回转来,和萧朗约好的几家南京地面上有数的头面人物便纷纷到来,江大老爷起初还一次次到外头相迎,到后来发现不对劲,索性亲自到了门口候着,又急急忙忙派人去通知江大太太。然而,也不知道是起头那话让江大太太有了太多想头,还是抑或里头在磨蹭打扮,总而言之,这厅堂中竟是换成了江四郎当主人似的来回张罗。所幸他素来长袖善舞,四处都照料得妥帖。

来的人既然都是看镇东侯府的面子,对于江家长房竟是由江四郎出面接待,倒也没有什么异样表情,反而不少人频频往这位江家旁支子弟面上打量,更有人看萧朗时不时招来江四郎探问些什么,少不得有人不动声色向萧朗试探了起来。

“江四公子和世子爷似乎早就熟识?”

“谈不上熟识。”江四郎从一旁接过了茶盏递给了那位发话的人,随即笑容可掬地说,“只是因缘际会在扬州时和世子爷有一些缘分,帮着办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明说是一件事,而且还微不足道,但四周围的众人全都是人精,眼见萧朗这个堂堂镇东侯世子竟然肯为萧家奔走,谁不会生出联想?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眼神彼此交汇,等到江大太太满面春风带着儿女进了屋子时,却发现满堂的客人少有朝她这边瞧来,竟都是围着江四郎打转。这时候,她那脸色立时沉了下来。

“四郎!”她开口叫了一声,见江四郎快步走了过来,便淡淡地说道,“你去前头看看,若是你大伯父那边暂时空着,就替了他回来,这许多客人在此,他这个主人家不在算怎么回事?”支使了江四郎出门,她就笑吟吟地引着儿女上前拜见萧朗。

“世子爷,这是我家八郎,这是九娘。”

萧朗见一对少年少女在自己面前下拜行礼,只瞟了一眼就淡淡点了点头。他不发话,一旁侍立的湛卢却晓事,立时掏出两个荷包放到了萧朗手边,又低声唤了一声世子爷。这时候,萧朗方才一人派发了一个荷包,见江大太太殷勤地要上前说些什么,他就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眼下不是叙这些相见礼数的时候,宗族大会没多久就要开始了,就没有正事可做了?”

自打刚刚在屋子里听了母亲那番话,江九娘心里便有了一丝念想。自打一进屋子开始,她的目光就牢牢系在了萧朗身上。和那些满脸假笑的长辈不同,这位一直端端正正坐在那儿,神情始终淡漠如雪,就连看自己的眼神也仿佛只是一闪而过。此刻听到这般责难,她心中虽埋怨他的不解风情,可在母亲尴尬的眼色下退出屋子的时候,她仍不免悄悄打量了他一眼。

……

江家的宗族大会素来都是早上祭了祖之后再开祠堂,但自打大权转到了三房,渐渐的就改到了下午。然而,三老太爷向来是心黑手狠,再加上关键位置上的人都塞饱了银子,久而久之,所谓的宗族大会也就成了他一个人的一言堂,这十几年来已经一次都没开过了。就连族老和执事们列席的族会也都是一个摆设,因而越发衬得此次不寻常。

离着开宗祠的时候还有大半个时辰,听得长房竟是请来了镇东侯世子撑腰,而自己这边父亲却仍未回来,江七老爷自是渐渐有些焦躁了起来。此时此刻,他在屋子中来来回回踱着步子,直到外间捎信过来,说是金陵书院的何院长来了,他顿时一下子喜上眉梢。

要知道,镇东侯虽是江南地面上最大的主顾之一,可金陵书院这才是真正的地头蛇!虽说艾山长和夫人不好参与,但那位何院长亲临,无疑是最大的面子!

亲自出去把人请了过来,他少不得满脸为难地解说道:“何院长,爹原本说一定会赶回来的,可家里在扬州的管事却急急忙忙回报说,父亲有什么要事,这会儿正在和那位杨太夫人商量。偏生长房不顾父亲执掌族中事务多年辛劳,竟然要借这种时候夺咱们三房的权!咱们江家和金陵书院是好几十年的往来,这等关键时刻,他们不但请了镇东侯世子助阵,还借着那一层关系拉来了不少人,还请何院长千万给我出个主意!”

“放心,夫人都已经知道了。既然使了我来,那些受邀而来的人自然都会买几分面子。至于镇东侯世子,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虽说镇东侯府是咱们江南各家最大的主顾之一,可他们何尝不是依赖咱们江南的出产?除非这位世子连家里的利益都不顾了,否则到时候见事不可为,他也不会一味站在长房一边!”

何明钦年近五旬,额头极高,宽衣广袖,一双眼眸极亮,嘴唇却稍显太薄,单从面相来看就是精于算计之人。他胸有成竹说完之前那番话,见江七老爷为之大喜,这才不紧不慢地说:“总之,该做的已经都做好了。就算那位海宁县主亲自过来,事情也未必会有什么转变。更何况,杨太夫人正好病倒,她总不能忤逆不孝,抛下重病的婆婆一块上路吧?”

“是是是,何院长高明!”

……

江家宗祠位于江家大宅的东南角,此时从外间大门、仪门、穿堂直到宗祠大门全数洞开,一应人等按照四房的序列在门外排班站好,这才依序引入了宗祠。镇东侯世子萧朗虽说地位尊贵,但终究不是江家本家人,自然是和其他人一起最后进入。

踏进宗祠所在的院子时,他就只见那三间大门上挂着一块匾,上书江氏宗祠四个大字,下头的落款是金陵书院山长褚胜书。两边的对联则是“祖德宗功百世不迁,子孝孙贤万代如见”。哂然一笑,他便举步往里头走,沿着青石甬道又走了一箭之地,绕过一尊大鼎,这才是宗祠所在,内中点着煌煌香烛,正有江氏族人从内中鱼贯退出,想来是行礼已毕。

按照规矩,原本是各方宾客都进宗祠去烧三炷香的,只如今江氏声威大不如前,今日来宾都是各房绞尽脑汁方才请来,因而谁也不会不识相地提到这一茬。

此时此刻,院子里须臾就摆设好了二三十张交椅来,客座朝北,两边江家族老执事和各房当家则是东西而坐,正中朝南的位子则是因为江老族长不在而空着。至于江氏女眷们,则是纷纷避入了宗祠左右的东西厢房中。

一应人等纷纷落座之后,江大老爷便站起身来轻咳一声道:“诸位叔伯兄弟,今日宗族大会的缘由很简单。江氏在江南已经传承了百多年,先祖从为太祖爷预备军需,一直到后来的购置田产安身立命,一直都是以先祖的嫡脉四房为根基,并以长房掌宗族事。当年先父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因而宗族事是三老太爷代掌,这一代就是三十年。如今犬子都已经成家立业,断然没有让三老太爷这一把年纪继续暂代的道理……”

“大哥这话说得倒是简单!”江七老爷得了何明钦的承诺,心中把握大了,自然不容江大老爷就这么轻轻巧巧把理揽到了自己这边,当即冷笑道,“想当初大伯父去世的时候,正值江家最难的时候,要不是家父力挽狂澜,江家还有今天么?族中祭田增加了一倍,族中产业也是蒸蒸日上,如今家业兴旺了,长房就想摘桃子收权,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江大老爷面色一沉:“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是天理人情!”

“长幼?当初承担责任的时候怎么不说什么长幼,争权的时候就把这一条拿了出来?这许多年,你们长房给族里出了什么力?是供给了贫苦族人米粮,还是供给了旁支兄弟们念书,亦或是把什么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们名下那几家铺子都只是勉强经营,别说盈利连保本都难,就这样的本事,还想把宗族事全都揽过去,到时候亏空了谁负责?”

“你……”

江大老爷本就不是最善言辞,再加上刚刚因看到萧朗带来了众多人助阵,一时得意没想到一贯比自己好不到哪儿去的江七老爷竟然会这般伶牙俐齿,一时竟有些乱了方寸,这一个你字之后就卡了壳。而江七老爷见自己占得上风,瞥了何明钦一眼,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得意,又扫了扫一众江氏族人,团团做了一个揖。

“诸位叔伯兄弟,家父虽说不在,可我有句话撂在这里。江家如今是不如从前,可这是家父接掌族务之后就不如从前,还是此前就是如此?如今咱们江家少的只是人才,金陵书院何院长已经答应,但凡族中有子弟愿读书上进者,可在金陵书院设的小书院附学,成绩优异者,立时就可以拜入金陵书院门墙。如是不出十年八载,咱们江家就是另一番气象了!”

此话一出,四座一片哗然。哪怕是镇东侯世子萧朗,此时此刻也不禁端详着这位江七老爷,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只是,他毕竟有备而来,此时以目示意,隔着不远的一个中等身材的老者就轻轻咳嗽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