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候,他已经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我师兄向来不看重这些身外物,你替他操办后事,又是他的关门弟子,便也算是他的后人,那些东西,拿去了就拿去了吧。”张太妃想到师兄心中一软,语气温柔地安抚着他:“我来找你也就是叙叙旧…”

她引导着李兴在松鹤堂的厅堂内坐下,开始跟他说起去孟氏一族扫墓时的见闻,以及师兄这几年墓前无人打理的事情。

她原以为李兴会内疚伤心或者愤怒,结果从他坐上椅子开始,就一直是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好像完全没把她的话放在心里,不停地在出神。

这样的怠慢,即便是好脾气的张太妃也有些生气了,见他无意和她聊些什么师兄的旧事,最后便托词自己累了,让宫人们送他离开。

“太妃,我觉得这李兴有些不对,是不是要查一查?”

一位少司命有些犹豫地开口。

“算了,我师兄都已经死了,追究这些又有什么意义。我是出来扫墓的,供养师兄的祭田被侵占我就管一管,我又不是御史,李兴有什么不对,自然有管他的人。”

张太妃顿了顿,像是解释一般说着:“他家中还有将死的老人,我们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张太妃既然都这么说了,少司命们也不会主动揽事,只能目送着李兴离开。

话说那边李兴一离了松鹤堂,一开始还佯装镇定地在药市里逛了逛,选上几种药材,等发现身后没人跟着后,拔腿就找车夫套了辆车,往城外跑。

那车夫接送李兴也不知道多少次了,见到李兴上车还有心情开玩笑:“李神医今天又发财了?治好了哪家的贵人啊?”

若是平日,李兴还会和他说笑几句,今天却紧抿着唇一言不发,那车夫送来迎往也是个有眼色了,看到李兴这样还以为没治好人,让人给死了,自然也不会去招惹这晦气。

马车越行越远,一路向着城外的小山坳跑去,车上的李兴的表情也越来越挣扎,越来越痛苦…

张太妃原本是想要来光化县兴师问罪的,可见到李兴的那一刻,她又突然改变了主意。

这世上还记得她师兄的人原本就不多,无论李兴以后会记挂着师兄还是忘了师兄,只要他还在那里,至少证明师兄存在过。

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强求、苛责呢?

“太妃,离了随州,我们去哪儿?”打扮成宫女的少司命问起马车里的张茜:“是不是直接回京?”

“随便逛逛,一路逛回京去吧,看到了那棵山楂树,也算是了了我一桩心事。”她心情不怎么好,所以连声音都没什么精神。

“我以前…也没怎么出过远门。”

两人正在说话间,前方驱马开路的侍卫却突然“咦”了一声,驾马飞速过来回报:“太妃娘娘,那个李兴拦在了路前!”

张茜一愣,掀开车帘往外一看,只见李兴面色焦急,见马车停了下来,突然上前几步跪在地上:“求师叔救我家中长辈!”

“你家中长辈不好了吗?”张茜掀开帘子走了出来,“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夜里,病情突然加重了。其实从去年入冬以来他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我什么方子都试过了,可是还是缓不过来。原本是没想求师叔的,只是昨夜病情又有反复,我也没有法子了。”

李兴语气急迫。

“既然如此,你上车来,给车夫带路吧。”

张太妃是医者之心,听到有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束手旁观。

“太妃,让闲杂人等近您身边,会不会不太安全?”一个打扮成小厮的宦官捏着嗓子提出质疑。

“我这老婆子又不是什么要紧人物,何况还有少司命们,别担心。”

张太妃笑笑。

李兴引着宫中之人来到城外一处山脚下,果真如探查的那般,从山脚下开始,路边、塘边种满了药草,后面的山上也有药田,看上去青青紫紫,有的有花无叶,有的有叶无花,甚是古怪。

张太妃却一踏入这里就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想当年他们张家的“药园”也是这样,四处都是药草。

“你打理的很好,看的出很上心。”

张太妃夸奖李兴。

“惭愧,其实有时是我家中那位长辈在照料,也是在下没照顾好他,去年秋天我出诊时让他跑出去掉到了家门不远处那池塘里,从此以后身体就虚弱的很了。”

李兴已经准备告知张太妃真相,将病症的原因也就说的更明白些,“他身上原本就有恶疾,几病数发,我也无计可施。”

张太妃从哪些安身镇定的药材上就能看得出李兴的“长辈”大概脑子有些癔症,更何况这里种的药不少,倒有大半是补气补神的,可见他的长辈气血还亏得厉害,养着这么位病人,李兴恐怕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

等到了院子门口,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儿,沿路的地上也铺满了药渣,让人触目惊心。

如果只是单纯的药味儿,张太妃还能分辨的出什么药材,可如今层层叠叠地都是药渣,药味互相干扰,张太妃只觉得自己的鼻子像是被针扎过一般,其他几个宫人更是直接捂住了口鼻。

想来谁也不愿意家里隔壁住着这么个常年飘着药味的邻居,李兴选在这里定居,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等到了院子门口,几个宫人想要推门进去,却被李兴满脸惊慌地一把拦住:“我这长辈得的病会传染,所以我才在屋内屋外铺满药渣去毒。我从来不让他离开这个院子,诸位,非我怪异,实在是为了你等的性命才拦着不敢让你们进去!”

几个宫人惊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张茜倒露出奇怪的表情。

如果是恶性的瘟疫,这些药渣倒有些奇怪了…

“张太妃,既然会传染,您还是别去了吧。”少司命闪身挡在张太妃面前。“李郎中以前便是太医,让他…”

“我好奇,我去看看。若是瘟疫,说不定哪天就会到处传播开来。即使治不好,也是要妥善处置…”

碍于李兴在这里,她没说遗体。

张太妃从怀中取出一块帕子捂在自己的脸上,又将暴露在外的宽大袖口全部扎紧,吩咐宫人准备好一套干净的衣衫等下给她换洗,这才跟着李兴入了院子,满心忐忑地推开了门。

她从未见过瘟疫患者,当年京中并没有爆发过瘟疫,那些寒毒流毒都只是在书中和案例中看见过,倒是她师兄,当年曾数次出入瘟疫爆发的州府,活了无数百姓的性命…

罢了,怎么又想起他了。

她定了定心神,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跟着李兴一路走到屋内的病榻边,待看到榻上躺着的干瘦老人时,顿时惊得后退了几步。

屋外护卫的少司命们何其耳目灵通,他们一听到屋子里张太妃突然发出抽气声,立刻刀剑出鞘大声问道:“娘娘,可是有哪里不对?”

张茜几乎是心如擂鼓地看着床上的人影,强忍着心头的震动对外面唤倒:“确实是瘟疫,很糟糕,你们莫进来,也不要靠近门窗,退的远一点。”

是人都怕死,少司命们回了句“是”,和几个宫人一齐往后退了几步。

张太妃看着床上已经形如干尸的孟顺之,对着李兴打了个“隔墙有耳”的姿势,他会意地点了点头,从房中找出纸笔,一边口中说着:“正如您所见,他病了有好些时候啦,不过是拖日子罢了。”

一边却在纸上匆匆写了“假死,逃生,遗症”几个字。

张太妃两只手搭上师兄的手腕,见脉搏已近断绝,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依旧不死心的绕到床尾,拉出他的脚踝也把了一会儿脉,哽咽着说:“他,他受了不少罪,怕是,怕是…”

那几个字,在她喉间反复,怎么都说不出口去。

“是,我自己便是郎中,自然知道他不好啦。可您是杏林神手,我总觉着也许您有法子,才厚着脸皮将您请了过来。”李兴的声音也在颤抖着,“我原想着,您来的时候他老人家病情恶化了,应是天意让您来救他,没想到…”

张太妃抽泣着已经哭成了狗,哪里还有平日里温婉端庄的样子?她拿起李兴的银针,在枯瘦如柴的孟顺之身上扎了几针,可直到九针齐下孟顺之也没有什么反应,张太妃捂住嘴巴,咬住了自己虎口才竭力没让自己哭出声来。

这是…这是油尽灯枯了!

李兴闭着眼,伸手又探了一次脉,感觉比自己上一次摸到更差,原本就红了的眼睛几乎能沁出血来。

“张太妃,这是我给他用过的方子。”

他提起笔,在纸上写明了“金针截脉”假死之法的方法,之后他对他用过什么药,以及去年孟顺之不慎落水后风邪入体的症状,写了片刻之后,李兴擦了擦眼泪,将她递给张太妃。

“他神智一直不是很清醒,所以我没有办法对症下药,我甚至不知道他哪里不舒服,只能靠辨正和猜测。”

张茜眼睛里糊成一片,擦了三四下才勉强拿的稳那张纸,看到竟是“金针截脉”这种不常见的法子,虽然心中痛苦,可还是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再见之后的病症,张茜嘶声说道:“他原本就生机断绝啦,全靠你用药吊着,现在已经完全丧失了神智,如同活死人一般,倒像是风痹到了最坏的时候。”

她心中已经笃定师兄活不了,却又少了几分顾忌,从怀里自己取出一副细如牛毛的毫针来,只是犹豫了片刻,便将毫针尽数没入师兄头上的穴位之中。

“您…您是要用霸道的法子让他醒过来?”

李兴没见过这样的施针之法,“啊”了一声目不转睛地看着。

张太妃却没有理他,针灸之后猛烈地拍了几下师兄的脖子,片刻之后,已经气若游丝的孟顺之竟真的睁开了眼睛。

张茜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孟顺之,生怕错过了他说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表情。无论他变化如何,在她的心里,他总还是那个张家药园里笑的温柔的少年。

“山楂,山楂…”

睁开眼的孟顺之嘶哑着已经听不清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话。

“太妃,他甚至一直是不清楚的。”李兴担心张太妃为他的胡言乱语伤心,连忙解释,“他经常这样,有时候说的是药名,什么远志、当归的,有时候说的是山楂。”

“是,我吃到山楂了,很好吃。”

张茜却趴到了孟顺之枯瘦的身上,在他耳边轻轻说着。

“就是很酸呐。”

听到张茜的话,孟顺之眉眼弯起,静静地笑了。

笑的那么温和,笑的那么令人熟悉。

“陪我。”

他说。

张茜眼泪完全停止不住。

“好,下辈子我陪你。”

孟顺之微不可见地点点头,便安心地合上了眼睛。

只余下屋子里李兴一声长嚎。

“呜啊啊啊啊!”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孟顺之:(心声:老子这辈子栽在你身上一辈子,下辈子你要赔我,我损失大了)赔我!

张茜:好,下辈子我陪你。

孟顺之:(心声:她答应要赔我,我记着了)含笑而终。

第259章 软脚?软脚?

屋子里动静那么大,是个人都能听出里面发生了什么,尤其是李兴嚎的那一嗓子,让很多人身上一阵发凉,再看着满屋子里药渣满地、阴暗潮湿,越发觉得阴风森森,有夺门而逃的冲动。

因为孟顺之是因“疫病”而死,按照代国律,是不能入土为安的,必须在僻静之处将尸身和随身之物用火焚烧、将灰烬掩埋,张太妃便以“看管处理疫情”的理由留在李兴住处,帮着料理丧事。

空地上,张太妃看着裹着厚厚白布被架在柴堆上的师兄,含着泪将自己送他一程时穿过的衣衫也投入了火中。

那脏衣被“污染”过,原本就是要烧掉的,张太妃觉得没办法给师兄立个衣冠冢,将自己的衣服烧给他也是好的。

孟顺之的尸体火化了一天一夜才燃烧干净,张太妃不可能完全陪在师兄身边,第二天,他的尸身被李兴妥善埋葬之后,张太妃一颗心才算是完全放下了。

李兴答应等有机会的时候,会偷偷把孟顺之的骨灰移入孟家集的墓穴中,将那具无名尸骨移出来,好享受人间的香火。

托张太妃一闹的福,现在孟顺之有祭田有嗣子,就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要将张太妃送出来这么一回似的。

只是这世上恐怕没有几个人像是孟顺之这样,是有人先料理完了丧事和祭田,再来送终的吧。

孟顺之的后事办完之后,张太妃便帮着李兴料理孟顺之的遗物,顺便看看他种的药草,又盘桓了几日。

“你这些药草真是种的不错,趋阳的向阳,喜阴的在阴。”张太妃想起自己曾经得了师兄偷偷送过来的种子在冷宫里种药,心头一片惆怅。

那些药和那些兔子,都已经付之一炬了。

“前些日子院子里还有许多兔子,是他突然要养的。他脑子大部分时候糊涂,有时候稍微好一点,就要兔子、要种药,我就设法给他弄来。只是后来他病情越来越坏,我也没时间照顾那些满地乱拉的兔子,何况它们还爱乱啃我的药,我就就将它们都炖了,给他补了身子。”

李兴脸上也满是怀念的表情。

待他看到张太妃不知为何眼眶又红之后,连忙转移话题:“要是我继续养兔子就好了,那他老人家就会在院子里玩兔子,也不会跑出去掉到水塘里…”

他心情有些低落。

“水塘里根本没人,他说要救人,这癔症啊,哎…”

张太妃的眼泪已经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了下来。

李兴打了打自己的嘴,找了一个肯定不会错的话题:“真是的,我给您说这个干吗!对了张太妃,先前孟太医获罪之时,我收拾他的遗物扶灵还乡,也得了记载他一生医术大成的《诸病源候论》和一本《太医院方》,我这几年医术突飞猛进,便是得益于孟太医留下的这几本医书。”

张太妃是天生的医者,闻言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哦?师兄还写了书?”

“孟太医无亲无故,休沐、休息的时候又没什么消遣,一直在修纂医书。《太医院方》是历年来宫中和达官贵人们治疗的疑难杂症的病案,《诸病论》就杂了,有孟太医未入宫时在民间治疗疫病的医案,也有医治江湖人士的杂方,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相生相克之方,不全是药,也有毒。”

李兴有些羞愧地说:“并非我想私吞这几本医书,而是《太医院方》关系到几位陛下和达官贵人们的身体状况,其中有不少阴私之事,他们肯定不想别人得知;而《诸病论》太杂,若是落在心术不正的人身上,怕是要拿来害人,我想了半天,就将它们匿了下来,没交上去。”

他还有个私心没敢说,如果孟太医被定为谋逆,那所有的医书和信件等物都是要被烧掉或作为证物收走的,这样的经典被付之一炬或束之高阁都是极大的损失,当年扁鹊的青囊书便是如此。

李兴见张太妃有兴趣,急匆匆地从屋角的柜子里搬出一大堆手抄本,每一本都被精心的装订过,看起来朴实厚重。

张太妃怔怔地接过一本,轻轻打开,果然见到熟悉的字迹遍布整本抄本,而她拿的这一本说的是“虫”,张太妃从未见过专门写“虫”的医典,见猎心喜之下,竟入神地看完了一整本书。

“这世上居然还有这么多虫会进入人身体之中,师兄还说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虫寄居,或在皮肤表面,或在内脏之中,或在血液之内,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张太妃轻颤着摸了摸自己的脸,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脸上也会有肉眼看不到的虫子在啃皮屑。

“我以前也不信,直到有一次我和孟太医出去义诊,从一家住在水边常年吃了青蛙的人家身体中取出了不少透明的线虫,我才知道这世上是有不少虫子会危害于人的。”

李兴也突然起了兴致,翻到其中一页,“孟太医说,当年他曾去穷山恶水之间行医,去过巴蜀,探过崖州,当地有各种巫师,最善用蛊和瘴,其实有很多就是用虫和用毒的本事,弄的神神鬼鬼罢了。从那时起,他就对‘虫’注意起来,果然发现不少恶疾是跟‘虫’有关。”

他指了指。

“您看这里,还有这种‘血虫’,感染之后到了末期,病人极度消瘦。孟太医曾医治过好几个这样的病人,大多是住在水边,死亡之后破开腹部,脾脏大的出奇,腹中有水,孟太医曾经猜测过是水中有虫,附于人体,最终引起这种病。”

“啊,你说的是腹水症。”张太妃显然对这个有所研究,“这病是恶疾,会传染,你们居然还去开腹!”

“太医院也经常要去活民署帮忙传授医术啊。”李兴想起自己在太医院的时光,嘴角含笑:“那时候虽然辛苦又忙累,却让人快活的紧。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在孟太医身后去医治各种疑难杂症,每每见他将无知的病人训的连头都抬不起来时,我就老想着什么时候能像他那样就好了。”

“胡说,师兄脾气很好的,最喜欢笑了。”

张太妃瞪起眼睛。

“一笑,还有两个酒窝。”

“什么?您说孟太医脾气好?您去太医局打听打听,谁曾看过孟太医笑过…”

李兴眼睛珠子瞪得比张太妃还大。

“不被骂死已经是万幸!”

张太妃面色微微发白,不知想到了什么,竟不发一言了。

李兴心中暗暗恼火,刚要开口圆场,就听得门外有宫人通报:“太妃,我们该启程回宫了,宫中徐太妃送了信来,说陛下最近腹泻很是厉害,太医院里的太医们用了药后却一直不见好转,反反复复。几位太妃希望您能尽快回宫。”

“腹泻?陛下身体甚好,饮食又情淡,怎会突然腹泻?”张太妃闻言立刻站了起身。

“立刻启程回京,让车夫快马赶路吧。”

“是,太妃娘娘。”

少司命听闻立刻就走,松了口气。

李兴听说张茜要走,手脚麻利的开始整理孟太医留下的所有医书。他和孟太医避居在这里这么多年,闲暇无事之时,他也学着孟太医一样抄书,这些书他都留有副本,此时整本给了张太妃,也算是给了她一些念想。

果不其然,张太妃看到李兴送上的包裹,神色有些复杂,片刻之后,她看了眼李兴,叹气道:

“你也算是我张门中人,你是我师兄的弟子,也就是我的师侄。之前是事出有因,之后再避居这里却是浪费了…”

她命几个宫人接过他整理好的医书,幽幽道:“你随我入宫,跟着我继续学医吧。”

李兴听到张太妃的话,不喜反惊,怯懦着说:“可是太,太妃,师侄虽然一直无妻无子,但,但并不想做宦官啊…”

“什么宦官?”

张太妃错愕,复又大笑。

“你想到哪里去了!你跟我去太医局,每日我会去太医局教你们医术!”

李兴听到这里,七上八下的心才算是又放回了胸腔里。能入后宫随时跟在太妃身后学医的男人便只有宦官,而李兴本来就是从太医院里辞官出来的,自是没想到还有能回去的一天,也无怪乎他会想歪。

“现在太医局里的医官只想着升迁,对医术倒没有当年钻研,可谓是本末倒置。”张太妃面露不满:“一个小小的腹泻,竟然都无法让陛下医者仁心,我看你心肠还不错,又能守信,继承我家的衣钵也不算丢人。”

李兴听闻能继承“杏林张家”的医脉,此时哪怕是当了宦官也认了,当下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对张太妃磕了九个响头:“如今寒舍简陋,无法全礼,他日一定补上,请师父原谅徒儿。”

他已经三十岁的人了,在张太妃面前却乖顺的像个孩子。

“起来起来,你要心术不正、为人不仁,我还是要将你逐出门墙的。”张太妃不爱这些虚礼:“赶快收拾东西,跟我走吧!”

李兴得了这个机遇,哪里还有心思收拾什么东西,在衣柜里拿出一个不起眼的陶罐放入大大的药箱之中,再把孟太医的医书副本裹上一裹也塞在了药箱里,他钱柜里的铜钱倒是不多,大多是散碎的金银,用钱袋装了一袋,显然这几年行医也确实挣了不少钱财。

除此之外,屋子里其他东西竟全不要了,门外那些种了满山满园的花花草草也没有再去管它。

张太妃原本还以为他要把那些珍贵的草药采摘了,再妥善安排好屋子里所有东西的归处,可见他为了不耽误她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只留了一封书信,心中又满意了几分。

“徒儿的堂兄经常会来给徒儿送些东西,等他看了这封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屋子里、后山的东西,以及松鹤堂今年的分红,就当他照顾我们多年的谢礼了。”

他一边说,一边将药箱背在身上。

“他老人家我也随身带着,他能离您近一点,想必也是高兴的。”

听到李兴如此一说,张太妃才知道那陶罐里装的是什么,眼眶又红。

“太妃娘娘,该走了。”

宫人开始催促。

“好,我们走了。”

张太妃率先出屋,李兴跟着出了屋子,有些感慨地扫视了自己的屋子一眼,珍而重之地关上了房门。

他从远方归来,以为要在此了却残生,却没想到无论何时他都受着孟太医的照拂,他心心念念的人从京城而来,终是见了他一面,又要让他回到那个让他怀念的地方去。

从此之后,他的未来又要在远方重新开始。

无论在外面如何,只要家还在,他就终有可以回去的地方,所以他并不准备把房子也送给堂兄。

“走吧。”

张太妃看着一步三回头的李兴。

“总归是会回来的。”

“是。”

“张家灭门之后,我以为我没有家了。”

张太妃上了马车,见李兴有些拘谨和忐忑,突然轻轻开口。

“咦?”

李兴有些接不上话。

“现在我知道,只要此心归处,便是家之所在。我以前的家没了,以后我的家,就在宫里了。”

张太妃露出焦急的神色。

“别怪我没给你时间,现在我的孙子身体有恙…”

“我要回家去。”

张太妃回宫的那一日,刘凌正好刚刚巡视郊外的农田回来,听到张太妃回了宫,连衣衫都没有换,立刻拔腿就往昭庆宫里走。

来的路上,他已经听少司命说了张太妃将当年送孟太医棺椁还乡的李兴李医官带回来的事情,不过他对这位医官的印象不深,听闻只是将他安置在太医院里在后宫的值事处便没有多言。

如果这位李医官却有本事,自是能再一次通过太医院的考试一步步爬上来,既然张太妃觉得他可以用,人品和医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等他进了昭庆宫,见了更衣出来的张太妃,两人都是一愣。

“您瘦了!”

“陛下您瘦了啊!”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听说陛下腹泻,我就快马加鞭的赶回来了。”张太妃没有废话,直接上手拉过刘凌的手腕把脉。

“脸都瘦了一圈,气色也暗黄的很,好生生的怎么会这样?”

“有几日处理政事太晚,晚膳凉了又省时间没让厨房换热的上来,许是空腹进了冷油,朕都说了没什么大事,不必将您请回来,也不知是哪位太妃又多事了。”

刘凌无奈地任由张太妃诊了又诊,面露无奈。

“腹泻很是厉害了一阵子,不过用了一段时间药也就好了,哪里有那么严重!现在朕已经无碍了。”

“脉相上看,您确实是没什么大碍了,就是亏了些精气。”张太妃不能放心,再三诊了好几回,都没看出什么问题。

可不知为何,她的心七上八下,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太医局这段时间给您用药的房子和熬药后的药渣,叫胡医令派人送过来给我吧?”张太妃露出请求的神色,“我得看看他们用的什么房子,别用了猛药,留了什么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