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骂狗,狗是无辜的!”夏至数落小树儿。

“对,她俩不如狗!大青比她们强多了!”小树儿立刻就道。

“别拿她们跟大青比!”

小树儿还要说话,就被大桥给拦住了。“夏至,究竟是咋回事?”

推荐弱颜完本重生《安乐天下》

第 64 章 第六十五章 嫌隙

9月1日上架,预先求月票支持

******

夏至就给夏桥使了个眼色,然后找了个借口,将腊月、小树儿和小夏林都支了出去。她这才将在后院发生的事情跟夏桥说了。

夏桥立刻就明白了,对于夏二叔一家的行~事也很不以为然。“二叔和二婶都很难缠。”

“可当着我的面儿,我总不能不管。咱爷那边,我就过意不去。”毕竟夏老爷子嘱咐她来着。而且…“她们也太那个了,真让她们闹出什么来,一家子上下,我和腊月都得被连累。”

“确实是这个理。”夏桥想了想,点头赞同夏至的话。同时他也明白了夏至那句好人难做是怎么回事了。“五月那丫头从小就有点儿好吃懒做。以前六月姐在,六月姐勤快,就看不大出来。现在…二叔和二婶是被财帛迷了眼睛。”

“哥,你看别人家的事倒是看的明白。”夏至似笑非笑。

夏桥被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呐呐地转移话题:“咱爷不容易。”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夏至表示很理解。

下晌,夏至兄妹三个都往后院去,帮夏老太太准备晚饭的饺子。腊月和小夏林比他们还早,腊月能帮忙,小夏林就比较…绊脚。夏老太太哭笑不得,最后只好让小黑鱼儿把小夏林和夏树都带出去玩。

东厢房啥动静都没有。夏至悄悄问了腊月,腊月说夏二叔和夏二婶都串门去了,夏柱和夏杨是出去玩,五月和七月应该都在,但是两人都“受了伤”。

夏至看不上夏二叔家这种为人行~事,知道他们这是在作给夏老爷子看。

本来要包这许多的饺子,夏二婶和五月应该是主力。不过她们不来,夏老太太领着,夏至和腊月都会包饺子。很快,夏老太太又发现,夏至还会擀皮。

夏至擀饺子皮,擀的又薄又快,揪面剂子也揪的又匀净又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夏桥一开始是帮着烧火炸馅,后来也帮着包饺子。

“大桥这孩子难得。”赶了夏桥几回,夏桥都不肯走,夏老太太就夸夏桥。

夏老爷子从来都是君子远庖厨的,说了夏桥两句,但也没强求。夏桥会烧火做饭,甚至会自己缝补衣裳,这在夏家并不是秘密。

傍晚,大家伙包了足足两大帘屉的饺子。腊月烧一个灶,夏桥烧一个灶,很快,饺子就出锅了。炕上摆了饭桌,夏至将蘸汁也调好了。

饺子出锅,端上了桌,夏二叔串门回来,笑嘻嘻地进了上房:“哎呦,包饺子了!”

“看着烟囱冒烟,估摸着时辰回来的吧。”夏老爷子撩起眼皮子,淡淡地说。

夏二叔搓~着手,就是笑。夏老爷子不能跟儿子置气,就没好气地吩咐了一声:“洗手,上炕吃饭吧。”

夏二叔巴不得的一声,就上炕挨着夏老爷子坐了。他看见夏老太太进来,还欠了欠身:“我娘包的饺子就是好吃啊,街上离老远就能闻见香味。我好久没吃了,怪想的慌!”

“喜欢吃,就多吃点儿。”夏老太太笑着让夏二叔,还问夏老爷子,“老爷子,跟老二喝点儿酒不?”

“有酒更好,有酒更好了!”夏二叔嘻嘻地笑。

夏老爷子顿了顿,最后还是让夏老太太把酒壶给端了上来。夏老太太就张罗着让人去找夏二婶,夏柱和夏杨,还亲自到当院去叫了一回五月和七月。

五月和七月都没吭声,好像没在家似的。

夏老太太在当院犹豫了一会,还是回来了,没往东厢房去。不是夏二叔和夏二婶特意来请她,她都不会去东厢房。

“娘,不用招呼他们。他们饿了,就自己过来了。”夏二叔话说的挺敞亮。

一会的工夫,夏柱和夏杨没用人找,就自己回来了。他们没往上房来,回了东厢房。夏老太太让小黑鱼儿出面,将他们兄弟两个叫了来。大家团团围坐,开始吃饺子。

罗氏一直没回来,五月和七月也一直没露面。

孩子们吃饭快,吃饱了就撂了筷子跑出去玩。最后桌上就是夏老爷子和夏二叔在喝酒、吃饺子。爷俩一直都没说啥话。

夏老太太看天色有些晚了,就张罗说要给东厢房送些饺子过去。东厢房的烟囱一直都没冒烟。

“娘,你老别管她们。”夏二叔又说。

“都带出份儿来了。”夏老太太一面说,就往大碗里拣饺子,可让谁送饺子,她就有些为难。别的孩子都跑了,就夏至留下来帮她收拾。

可想想今天发生的事,她哪能让夏至往东厢房送饺子。

“奶,我送去吧。”夏至一眼就看出夏老太太为难,就主动端了饺子,要往东厢房送。

“你帮奶把这个收拾了,我让腊月去送。”夏老太太却不愿意让夏至去挨白眼,她拦下夏至,就去招呼腊月。

夏二叔好酒,喝的有些上脸。他瞧瞧夏至,又低头瞧瞧碗里的饺子。“今天这饺子,二叔是借了十六的光啊。”

夏老爷子就把手里的酒盅一墩。“老二,你说啥胡话呢!你这是当叔该说的话!我还在这呢!”

“爹,”夏二叔一见夏老爷子如此维护夏至,一点儿面子不给他留,他忙就给自己描补,“爹,我喝的有点儿上头,刚才跟十六侄女开个玩笑。爹,我没啥意思,就是顺嘴胡诌。十六,你不怪二叔吧。”

“二叔,你说啥我不懂。”夏至就笑了笑,“我爷要收拾你,你别拿我当挡箭牌。我走了,爷你少喝点儿,要打我二叔也别用太大劲儿!”

这么说着,夏至就笑着去了堂屋。

夏二叔不得不笑,脸皮子却是僵的。“十六这小丫头,也忒厉害了!”夏至装糊涂,却分明是让夏老爷子收拾他,揍他!可就算是他明白,他还不能挑夏至的理。他可以开玩笑,凭什么夏至就不可以。而且人家的玩笑还比他的高明许多。

“十六再厉害,人家厉害到点子上,是明理的人。你十二岁的侄女给你收拾烂摊子,你和你媳妇还好意思挤兑她,歪派她!你这把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爹…”夏云满觉得夏老爷子说的太狠了些,“二柱她娘不知道,是俩孩子…”

“五月多大了,她啥事不懂!不是你们两口子主使的,她能那么干!”夏老爷子说着话,语气越发的严厉,“老二,你们就死了这个心。别歪派别人,这是我的主意!”

第 65 章 第六十六章 夏家有女

求月票ing,新书前三天,10票加更一章。

****

“爹,”夏二叔见屋子里没有别人,干脆拿酒盖脸,跟夏老爷子说话,“都是一样的孙女,十六会来事儿,你老偏着她吃喝啥的,我们当叔婶的不能挑这个理,孩子们也不能咋地。我大哥是秀才,十六今年才十二,以后要啥好的都有,都能慢慢挑。五月赶年就十五,老田家这个,是上赶着送上门来的好事…”

开口最难,凡事开了口,接下来的话就顺当了。

夏老爷子听了一半,就皱起了眉头。等夏二叔说到最后,夏老爷子的脸都黑了。

“老二,你还满嘴胡说八道。我没跟你媳妇说明白是咋的。你们还当我偏心十六。没有的事儿!来宝那孩子是不错,我知道你们相中人家家里头富贵。门不当户不对,咱村里别人起心思我不管,咱家人谁都别想打这个主意。”

夏二叔就盯着夏老爷子,似乎是在分辨老爷子说的是否是实话。“爹,你…”

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然了解,夏老爷子明白夏二叔还是疑心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咋地,你还想让我给你发个誓?”

“不,不是。”夏二叔赶忙陪笑。他了解自己的老爹,但凡说出来的话,那都是算数的。既然夏老爷子没打算偏心给夏至拢着田来宝,他就放了心。

夏二叔陪着笑,讨好地给夏老爷子倒酒。

“爹,咱虽然是庄户人家,可孩子她大伯可是秀才,将来再进一步,那就是个官。再者说了,有你老在,咱这门户,配什么样的人家咱都配的上去…”

“老二…”夏老爷子没有端酒盅,二儿子这样的吹捧根本哄不住他,他警惕地看着二儿子。

“爹,不是我夸自己家的孩子。咱家五月要相貌有相貌,要口齿有口齿,女工针黹那也是一等一的。就是我这个做爹的没啥身份,拖累孩子了。五月配他田来宝,我看就挺般配。”

“你咋还不死心!”夏老爷子怒,“五月和田来宝,一点儿都不般配。”五月还比田来宝大了三岁呢。

“那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女大三抱金砖吗。”夏二叔嘻嘻地笑,“老田家家大业大,还就这一个儿子。娶个大几岁的媳妇,能早点儿抱孙子不说,还能帮着当家立事,帮着他的家业。”

“我呸!”夏老爷子啐了儿子一口,“你这话说的我都寒碜。”

“爹,你要是看五月不合适,还有七月。七月和来宝年纪相当,咱七月可是个好孩子。…要不然我也不敢有这个想头。这不,来宝那孩子总往咱家里来。村里这么些人家,跟他们老田家要好的不是没有,可他们就让来宝上咱家来。…就是咱家境差点儿,让孩子们先一块处着,那叫啥来着,对了,叫近水…”

他楼台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就被夏老爷子一巴掌照他后脑勺给扇的差点脑袋撞到饭桌上。夏二叔被打的哎呦叫了一声。

“你咋这么没皮没脸!我就知道,你和你媳妇安了这个见不得人的心思!是你出的这个主意不?你让你媳妇给你打前阵!咱老夏家可以穷,不能不要脸!”

夏二叔好些年没挨打了,他也是有了几岁年纪,有儿有女的人,又被夏老爷子毫不留情地这么一骂,他的脸上就有些下不来。

“爹,这咋叫不要脸了,又没偷没抢!”

“你还犟嘴!”夏老爷子更怒,又抬起巴掌。夏二叔忙捂住后脑勺,身体朝旁边躲。夏老爷子的巴掌顿了顿,想着夏二叔也早就成家立业,膝下儿女成行,他这第二巴掌就没扇下去。“我这里就容不得这样的事儿。我怕人家戳我的脊梁骨!”

“田来宝那孩子,我让他今后少来。你们的心思也给我歇了。有我在一天,你们就别想这么干。要不你们就滚的远远的,我就当没有你们!”

夏老爷子说完这句话,似乎是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似的,整个人就显得有些委顿。

夏二叔知道厉害,不敢说话,就讨好地给夏老爷子夹饺子。

“吃不下去了。”夏老爷子看二儿子讨好的样子,心里虽然气,但也略有些软。“今天包这个饺子,就是为了你们包的。”

老爷子的打算,是想大家伙高高兴兴地吃一顿饺子,他再将钱家的事当着一家子的面好好说说,就跟儿子把孙女的亲事给定下来。

“下个集咱就相看,五月节前就把事情给定了。年前也好,要不明年秋下也行,就把他们的亲事给办了。”

他打算的很兴头,可谁想到一开口,就吃了儿子和媳妇的软钉子。然后,这两口子还当着他的面搞鬼,分明是看上了老田家的家业。

“咱们老夏家,从来没有嫌贫爱富的人!”

“爹,不是嫌贫爱富。谁不希望孩子们日子过的好点儿。”夏二叔小声说。

夏老爷子却仿佛是被伤透了心:“你们的心肠我是看透了。你钱叔家这个事,你们再想想,挺美满的一桩亲。来宝那个孩子,你们别惦记着了。我今天当着人面给你们留了脸。俩丫头出了丑,是十六给你们兜回来了。再有一回,我容不得你们!”

夏二叔又喝了一口酒,悄没声地溜了。

夏老太太进屋,看见夏老爷子坐在那发愣,就问夏老爷子还吃不吃了。

“不吃了,吃一肚子气。”

夏老太太就开始收拾。“我们张罗的一身汗,好肉好菜包出这些好饺子来,结果还没把你们爷几个给伺候好。我们的罪过了!”

夏老爷子哭笑不得:“我不是冲你们!”

“可你这黑脸不是我们看?你气坏了,到时候是谁伺候你?”

“我还受上夹板子气了,我走,省的你们懒得看我。”夏老爷子说着就下炕穿鞋,出了大门,不知道溜达去哪里了。

夏至帮着夏老太太收拾,夏老太太就跟夏至抱怨:“你看你~爷这个脾气,生了气,就拿我们撒气。”

夏二叔一家子闹脾气,夏老太太操持一天不得好。好在她还比较明白,会做人,但是心里肯定也不顺当。继母从来都不是好做的,夏至明白这一点。又因为小黑鱼儿的缘故,她挺理解夏老太太的,所以就劝夏老太太别往心里去。

“要真往心里头去啊,这些年我都过不下来。”夏老太太叹气。跟夏至处的亲了,她慢慢地肯开口跟夏至说些心事,也肯说说夏家过去的事儿。

“你二叔二婶因为你六月姐的事,这两年挺埋怨你~爷…”

六月的亲事,当初夏二叔和夏二婶大体还是满意的。沈家村除了离大兴庄远点儿,沈家的家境其实还不错,兄弟三个,家里有十几亩地,一个大院子,在庄户人家里日子过的不富裕,但也不差。而且,就像夏老爷子所推崇的那样,沈家是本分守礼的人家。沈理是老三,人很老实。他两个哥哥都成了亲,下面只有两个妹妹。

成亲的时候,沈家没攀嫁妆,夏家也没挑彩礼。

六月嫁过去第二年,沈家老两口相继生病,家业渐渐消减。沈理的两个哥哥都分出去另过了,沈理非常孝顺,承担了照顾父母的责任。六月勤快能干,对公公婆婆和两个小姑子都不错,是村子里有名的能干孝顺媳妇。

夏老爷子很引以为荣,觉得这样挺好。但是夏二叔和夏二婶却并不那么认为,两个人私底下都觉得是老爷子害了六月。

有这件事情打底,再加上夏二婶娘家因为嫁闺女得了益,这两口子对五月和七月的亲事,就有了他们自己的打算。

夏至陪着夏老太太说话,直到小黑鱼儿和夏老爷子先后回来,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也没有再拌嘴的趋势,夏至才回了前院。

夏老太太还给夏至装了一碗的饺子,夏至都给了孙兰儿。“兰子姐,你就吃吧。这是我奶特意嘱咐,让你也尝尝。”

孙兰儿本来不肯吃,这么被夏至再三地劝了,她才捧着碗把饺子给吃了。

“大~奶包的饺子真好吃。”孙家过的远不如夏家,自然很少包这样的白面大~肉馅饺子。孙王氏偶尔会开小灶,孙兰儿却从来没吃过。孙兰儿觉得,来给夏至做伴儿这些日子,简直过的太幸福了。

吃过了饺子,孙兰儿自己就快手快脚地将碗筷都洗了,然后让夏至看她的小衣裳。这两天的工夫,孙兰儿已经赶工将夏至的小衣裳给做出来了。

“十六,你试试。要是不合适,我再给你改。”要是合适,洗烫一下,就能让夏至穿了。

夏至高高兴兴地试衣服,衣服宽宽松松的,很舒适。“兰子姐,你都能做裁缝去了。”夏至笑着夸孙兰儿。

孙兰儿见衣裳合适,她也高兴,还问夏至要不要在衣襟上绣点儿花草什么的。

“不了。”夏至就摇头,贴身的衣裳,并不需要什么花样。“兰子姐,你也把你的衣裳赶紧做起来吧。”

“嗯。”孙兰儿点头答应。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如果不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她也稀罕穿好衣裳、新衣裳。

转天,夏至依旧往后院来。走到当院,她就看见五月和七月都在门口站着。两个人都换了家常的衣裙,瞧见夏至,两人都有些讪讪的,却没有扭身回屋。

五月主动招呼夏至:“十六,你过来啦。”

七月也跟夏至说话:“四姐,上我们屋里坐会儿不?”

看来,夏老爷子的话是起了作用,夏至心里想。她们主动示好,夏至当然不会驳她们的面子,也笑着回了两句话,就进了上房屋里。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在,当院里的动静,老两口应该都听见了。夏老爷子脸上的神色颇为欣慰。夏老太太忙着在炕上放桌子,和小黑鱼儿一起搬出笔墨纸砚来。

夏至和小黑鱼儿各据一端,开始每天的学习。小黑鱼儿学的挺认真的,因为夏至学的快,他这个小先生渐渐有了紧迫感。

夏老太太安安静静地做针线,偶尔看两个孩子一眼。夏老爷子家里没事,揣了旱烟出去串门。他刚走了一会,腊月就带着小夏林来了。小夏林笑嘻嘻地过来,挨着小黑鱼儿坐了,却不敢出声打扰。腊月就陪着夏老太太在炕头坐着,一边继续缝她的沙包。

夏老太太看了一眼腊月缝的沙包,就问腊月:“十六给你的布?”

腊月点头:“是四姐给的。奶,我还要跟四姐和兰子姐学做荷包。”

“那好。”夏老太太笑,三儿子两口子都出去做工了,她有责任多照看腊月姐弟。“奶也会做。”

夏至写了几个字正要歇歇,听见这句话,就扭过头来笑着跟夏老太太说:“奶,你要做的话,我一会回家给你拿几块布来。”

“我这就有,不用你拿。”夏老太太说。

“奶,我有个打算。”夏至就跟夏老太太商量,她这次拿回来不少布头。布头虽然碎,但是料子和颜色都不错。她打算将这些碎布头做成荷包、香袋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绣上点儿什么,我到镇上试试看能不能卖。”

如果能够卖掉的话,大家伙就能赚点儿零用钱。

“我在镇上的杂货铺看到有卖这些的,针脚和绣花都比不上我奶的。我还问了他们掌柜,他们说要是有好的,他们愿意收了卖。奶,你有空就教教我们。要是你愿意赚点儿零花钱给我老叔买零嘴儿吃,就也做几个呗。”

“这个好。”夏老太太立刻就应了,“十六,你一会就给我拿点儿布头来。”

腊月听了就忙不迭地跟夏至央求,说她要学,学好了做出来,也交给夏至去卖。“往后我也能有几个零花钱了。”对于夏至拿了花儿和樱桃去镇上卖钱,买了好些东西回来这件事,腊月非常羡慕。

夏至就笑着说好。不过,还没等她回家去拿布头,夏老爷子就回来了。

夏老爷子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身后还跟着田来宝。

田富贵和田三奶奶亲自送了田来宝来,半路遇上了夏老爷子。田富贵还抱来了田来宝的小书箱。

(未完待续。)

第 66 章 第六十七章 老爷子的威望

10票加更ing

****

看见田来宝,夏至不是不吃惊的。她还以为,田来宝再不会来了。可他不仅来了,还是由他姥姥和舅舅亲自给送来的。

田富贵的态度非常好。田三奶奶还有些抻着,但也不像第一次来的时候那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小龙和十六都在写字啊!”田富贵主动问起小黑鱼儿和夏至。

夏老爷子就叫两个孩子把写的大字拿过来给田富贵看。田富贵也在镇上读过两年私塾,识文断字。他仔细地看了夏至和小黑鱼儿的描红,就没口子地夸了一番,说小黑鱼儿是读书的种子,还说夏至聪慧。“大叔这是把孙女当孙子养啊。大叔大气,有心胸!”

夏老爷子自然摆手谦虚,说小黑鱼儿淘气,然后又说夏至学几个字,不做个睁眼瞎就行。

“大叔谦虚了。”田富贵就笑着说。

夏老太太给田家几口人沏茶水,夏至把茶水往上端,叫了一声三奶奶和富贵叔。田富贵高高兴兴地答应,田三奶奶也应了一声,一双眼睛上下打量夏至。

把茶端给田来宝的时候,田来宝就偷偷地冲夏至挤眼睛。

夏至没理他。她真不知道田来宝昨天回去是怎么说的,田家竟然出动了这样的阵仗。还有,夏老爷子昨天去田家又是怎么说的呢?

田富贵接了茶,就跟夏老爷子说话:“…来宝也淘气,让他念书比什么都难。来村里住这几天,更是玩野了。自打跟小龙和十六在一块,这孩子竟然知道念书写字了!我知道,大叔你每天安排小龙兄弟和十六侄女学习。”

“大叔,你要是不嫌烦,我们就让来宝今后每天过来。跟着小龙兄弟和十六侄女,他也能长进点儿。等回去的时候,功课不至于落下太多。他爹娘放心,也省的他挨学里先生的板子!”

他这样说,夏老爷子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田富贵是通透的人,昨天他听到了些风声,然后又有夏老爷子过去说了那几句话,他差不多什么都明白了。今天还特意把田来宝给送来,不外乎两个原因。

田来宝跟着小黑鱼儿和夏至,一方面不耽误功课,另一方面就是出去玩,也让人放心。

第二个原因则是…

“大叔,你老是什么人,咱这十里八村谁都知道。我们一家子都敬佩你老的为人。孩子放在这,我们放心!”

为了表达他们的诚意,以及让夏老爷子也放心,田三奶奶今天也来了。虽然她没说什么话,她的立场和态度也是表明了。

夏老爷子被感动了,当即就答应了让田来宝每天过来。

田富贵就在外甥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拍:“去吧!”让他尽管跟着小黑鱼儿和夏至去。

田来宝几乎欢呼出声,颠颠地跟着小黑鱼儿和夏至到炕梢桌边坐了,然后打开他的小书箱,把一应纸笔等物都摆了出来。

这期间,他背对着炕头,直冲夏至和小黑鱼儿笑。夏至觉得,如果田来宝长了尾巴,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摇成了风扇的扇叶了。

炕头上,大人们还在说话。

田富贵和夏老爷子议论村子里近来发生的事儿,然后又说到夏家大姑。田三奶奶也跟夏老太太唠上了。

“…你们是正人,我知道。…夏至这孩子啊,挺懂事儿,就是厉害了点儿…”还是对夏至打了田来宝那件事耿耿于怀。

夏至在炕梢就听见了,心里琢磨着,田三奶奶是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她了。

过了一会,夏二叔不知从哪里走了来。他很热情地称呼田三奶奶,然后又亲热地跟田富贵说话。田三奶奶和田富贵坐了一会就告辞走了,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送到大门口,夏二叔则是将两人送出很远,才慢慢地回来。

五月和七月都在东厢房,没到上房来。

夏老爷子莫名地松了一口气,对夏二叔的态度很和悦。

下晌,田来宝又过来,他和小黑鱼儿要出去玩,夏至就不肯跟着。她告诉他们她还有事做。田来宝和小黑鱼儿都不乐意,他们希望夏至跟着他们一块玩。

“十六有事,她哪能像你们俩!”夏老太太就说了话,“你们自己去玩吧,等十六有空了,再陪你们。”

田来宝和小黑鱼儿没办法,只得带着小树儿去了河套。

夏至就拿出碎布头来,跟夏老太太、孙兰儿和腊月商量着该怎么做荷包和香袋。夏老太太在这方面比孙兰儿更有经验,夏至则是有更多的创意。一会的工夫,她们几个就将碎布头给分派好了。

腊月是学徒工,先拿挑剩下的练手。夏老太太、孙兰儿,包括夏至都是熟练工,夏老太太还将要用的彩线给包了下来。彩线她这里就有,如果缺什么也不用去镇上,村口的小杂货铺子就能买到。

“就算没有镇上的全,一时半会也够用了。等以后咱们要是继续做,再从镇上买。”夏老太太说。

大家都没有异议,且干劲儿颇足。后院上房被夏老太太收拾的窗明几净,她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做针线,心情都很愉悦。

孙家还有许多活计要孙兰儿做,这样的快乐时光孙兰儿只享受了一会就依依不舍地走了。

“十六,你兰子姐不像咱们。”夏老太太提醒夏至,不要让孙兰儿点灯熬油地做这些针线,得了钱,最后只怕也都被孙王氏给搜刮了去。

夏至表示她明白:“这事还是要瞒着她娘。”她让孙兰儿得空就到她家来做荷包,之后卖了钱,自然也要瞒着孙王氏。小姑娘一天天的大了,不说衣裳鞋脚,就是洗头洗脸也不能只用清水。孙王氏倒是什么东西都有,但她从不给孙兰儿用。

“兰子姐来葵水了,她娘都不给她预备东西!”夏至瞧瞧没有别人在,就小声地跟夏老太太和腊月说。

夏老太太很是唏嘘:“这东西你们都没有。她要是缺什么,你就替她来我这拿。我还有点儿,自己也用不着。”

“嗯。”夏至点头。

腊月睁大眼睛听着,她刚刚知道葵水是什么,但还没有亲身经历,总觉得这件事很神秘。夏至似乎什么都懂。

“四姐,”腊月跟夏至说话,“明天晌午你和大桥哥,还有小树儿都来我家吃饭呗。”

“腊月,你要做啥?”夏至笑着问。

“不做啥,四姐你请我们了,我要回请。”

夏老太太在旁边就跟着说:“腊月请你们,你们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