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硬了,还不乐意撒手,哭的啥似的,以前也没看她这样。”

旁边大丫的眼圈就红了。

“你这孩子…”田氏微微挑眉。

大丫就捂住嘴跑了出去。田氏这才反应过来,估计大丫是想到了自己那个落掉的胎儿了。

“胎胞还没长全呢。”田氏这么说着,脸色却并不好看,心里应该也是不自在的。

虽然千不舍万不舍,但是当天傍晚,孙王氏的那个孩子还是被孙老五装在粪箕子里,带到坟山上去埋掉了。这样夭折的孩子般都是这样,没有棺材,没有葬礼,也没有坟头,家子论排行的时候当然也不会将他们算在内,就好像他们根本就没有来到过这个世上般。

当晚,孙兰儿到夏至这来的时候就比平常要晚。

“兰子姐,你~娘没拿你撒气吧。”夏至瞧着孙兰儿脸色不太好,就关切地问。

“也没啥,就骂两句,也不光骂我。”孙兰儿告诉夏至,孙王氏确实伤心迁怒了,但不仅仅迁怒了她,孙老五、大毛和二毛都没有幸免。“把我爹,还有大毛和二毛都贬低的文不值,说抵不上她小儿子根头丝…”

顿了顿,孙兰儿又说:“疯几天就好了。”

“那兰子姐,你这几天少回家,省的受她的气。反正她现在也不用做月子了,还让你啥都给伺候到了!”夏至就劝孙兰儿。

孙兰儿答应了声,不过接下来几天依旧包揽了家里的所有活计。

不过是多干点儿活,在孙兰儿看来,身体上的劳累根本就算事儿,好好歇宿就缓过来了。

下个集日,夏至去赶集,还把夏老太太也给带来了。夏老太太要买花线,夏至就把夏老太太给带到杂货铺的,让夏老太太尽情地挑了通。

夏老太太不只给自己买,还给武老太太也带了些,这是武老太太托她的。

说实话,自从跟着夏至往临水镇上来的那趟,夏老太太心里也有些乐意来赶集。她虽然不像小姑娘们那么爱热闹,可是临水镇上铺子多,集市上的买卖也多,卖的东西五花门的。就算是不买,看着心里也特别的满足。

夏至看着夏老太太挑的那些花线,这可比夏老太太在家里计划要买的多的多。所以,夏老太太的内在,应该也是蛮爱购物的。

哪个女人不爱购物呢。

逛了杂货铺,夏至又将夏老太太带到摊子上。她让夏老太太在旁坐了,就帮着孙兰儿和钱妮儿忙活。

夏桥也在。如今这个摊子是夏桥在掌管了。

羊汤的生意依旧很好。夏老太太带着孙兰儿和钱妮儿烙了百个饼子,夏桥来回担了四五担的睡。夏老太太还卤了些羊杂,也拿到摊子上卖,另外每张桌子上还放了碟小咸菜,这是免费给客人们吃的。

同样腌出来的咸菜,有的就只有咸盐味,只能当盐晶儿吃,有的却很有滋味,开胃下饭。夏家摆在桌子上的,就属于后者,而且里面还加了油和调料,味道就更好了。

夏至帮了会忙,就跟夏老太太坐到起。孙兰儿给他们端了羊汤过来,另外用的中等大小的碗。夏至又要了个麦面的饼子,分成三份,和夏老太太、小黑鱼儿起慢慢地吃。

她们并不饿,主要是喝羊汤暖和暖和。

五月果然穿戴整齐跟着夏二叔和夏二婶起到临水镇上来摆摊了。

其实夏至到摊子上来,第眼看到的人就是五月。同样在摊子上忙活,五月和别人却怎么看怎么不样。

第 394 章 第三九五章 说亲

五月的衣裳跟大家伙的一样,这是夏至要求的。在几个摊子上干活的女孩子穿的都是一样的衣裳,围裙、帽子。可五月的衣裳是自己裁剪的,她将衣裳裁剪的更为合身,尤其是腰身的部位,这显然让她的身材显得更加窈窕。

其他几个女孩子的衣裳就显得有些宽大了。

庄户人家女孩子做新衣裳,一般不会这么做。她们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为了一件衣裳能穿的更为长久,她们在裁剪的时候就会留出余份儿来,将来长高了、长胖了,把余份儿放出来又能穿上一两年的。

而且,为了干活方便,同时也是因为羞涩,她们也不会做太过贴合身体曲线的衣裳。

可五月就做了。

几个姑娘里头,如果论身材的话,应该是孙兰儿的身材更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可五月这样的衣裳一穿,可就比孙兰儿招眼的多了。

其他几个姑娘都收拾的干净利索,但却不施脂粉,五月却精心地化了妆,没那么浓艳,却很精致。或许很多男人都看不出来她化了妆,但这妆容却让五月的颜值分数大大提高了。

另外还有五月的姿态。

五月的眉眼并不是最漂亮的,但她的眼角眉梢却似乎都藏着小勾子。

往烤肉摊子上去的很多人都盯着五月,他们似乎是想要五月招待他们。但五月却又是矜持的,她可不是人人都肯招呼。

夏至瞧了几眼,心里就有股莫名的滋味。她没说话,只是看了夏老太太一眼。夏老太太轻轻地谈了一口气。祖孙两人没有交流,但对视的眼神中已经将意思表达的很明白了。

五月的情形,夏老太太也看出来了。

但夏老太太却肯定不好说什么。

夏至就四下寻找夏老爷子。

夏老爷子今天也来赶集。他还是放心不下夏二叔。不过现在夏老爷子却不在摊子上。

夏至就问孙兰儿。孙兰儿告诉夏至,刚才似乎来了个熟人把夏老爷子给叫走了。夏老爷子交游很广,这会工夫还不一定被拉到哪里去谈天说地去了。

不过,夏老爷子一定会回来的。

“奶,你是这会就回去,还是等收了摊一起回去呗。”夏至就跟夏老太太商量。

夏老太太知道,她如果现在要回去,不是夏桥套车送她,就是夏至另外雇车。夏老太太不想这么麻烦,而且,她也乐意多在集上待一会。

“我等你们收了摊一起回去。”夏老太太就说。

“奶,那我再领你逛逛。”

“别逛了,就坐这挺好。我也看看咱家的生意。”夏老太太就说。

她们坐的正是太阳底下背风的地方,并不觉得冷。夏至也就点头答应了。她让小黑鱼儿陪夏老太太坐着,自己就起身来帮忙。她还特意往夏二叔的烤肉摊子上去看了看。

夏二叔、夏二婶还有五月几个看她来了,都满面是笑地跟她打招呼。五月的眼神和身姿都收敛了一些。然而,也只是收敛了一些而已。夏至还专门看了小树儿。

小树儿今天在烤肉摊子上管钱。别看他年纪小,可却机灵的人。夏至就是相信他的机灵劲儿,才给他安排了这个伙计。看见夏至来了,小树儿笑嘻嘻地喊姐,然后还把收到的钱数报给夏至听了。

夏至轻轻点头。夏二叔这个烤肉摊子的生意是相当不错了。

夏至一过来,夏二叔就在她身边跟着。他也听见小树儿报数了。

“…这不是年底吗,大家伙身上带的钱多。往后恐怕就不行了,嘿嘿,那个,我也盼着都能像这样就好了,可那也不大可能是不是…”

“二叔啊,大年底下的,咱也该挑兆头好的话说呀。”夏至笑了笑。

“是,是。十六你说的对。…不过呀,咱自家人,咋地也得实话实说是不是…”

夏至不置可否,走回来又陪着夏老太太坐了。

过了一会,夏老爷子终于回来了。他一回来,就先到了夏二叔的摊子上。夏至就起身喊了一声。夏老爷子扭头看过来,然后才慢慢地走了过来。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来赶集,然而老两口却并不在一处,而是分了两拨。

这并不代表老两口感情不好。夏老爷子是老派的人,在人前,尤其是在外面的时候是要特意跟夏老太太保持距离的(夏至觉得这一点又可爱又可笑)。

夏至起身给夏老爷子让座,又问夏老爷子喝不喝羊汤。夏老爷子就说刚才已经喝了不少的茶水,就不喝羊汤了。然后夏至就跟夏老爷子说起夏二叔的烤肉生意来,引导着夏老爷子往夏二叔的摊子上看。

她让给夏老爷子的座位正好面对夏二叔的烤肉摊子,可以将五月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睛里。

夏老爷子对夏二叔的烤肉摊子也很关注,眼睛几乎不往别处看。可他似乎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对来,当然了,五月这个时候又收敛了几分。

夏老爷子这样的人,对某些事情的反应天然就比较迟钝。

夏至试了试,也就放弃了。“看我五月姐,怎么看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夏至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夏老太太会意,也似乎随口地接了一句:“…五月大了,是该快点儿找个婆家了。”

“嗯,你跟她大姨奶说了吗?”夏老爷子点头,然后还问夏老太太,似乎依旧没有觉察出任何的异样来。

“前两天我就说了。她大姨奶说给她留心,有合适的就上咱家来说。”夏老太太回答。

“那就好。”

年根底下,虽然准备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但今天羊汤摊子还是收的比较早。夏桥、孙兰儿和钱妮儿、二丫正在收拾着,田带娣带着二郎就走了过来。

原来田带娣今天也来赶集了。夏老太太忙就招呼田带娣过来坐。夏至看到二郎,突然就想到一件事。

“二姨,我给二郎哥找了个活计,就不知道你们乐意不乐意。”

“那有啥不乐意的,俺们乐呵都乐呵不过来。”田带娣忙就问夏至给二郎找的是什么活计。

“酒楼的跑堂。”夏至就告诉田带娣。

把钱妮儿安排在羊汤摊子上之后,夏至就一直留心想给钱大郎和钱二郎兄弟找个差事。那天去聚贤楼,她就跟李掌柜提了提。

李掌柜满口的应承。

夏至只提了二郎,并没有提大郎。大郎的长相、性情都不适合干这个活。而二郎长的不错,性情温和也会说话,做这个差事却是没问题的。

“一个月有两串钱,包一顿饭,客人给的赏钱不算,上工人家给发衣裳。就是辛苦,得看人脸色,嘴还得甜点儿。”夏至就把酒楼的条件说了。

“行,行,太行了。”田带娣没口子的应承,“这不是俺们挑人家,这是人家挑俺们。”田带娣就担心酒楼看不上二郎。

“没事儿,一会我就带二郎哥过去让李掌柜看看。要是没问题,就让二郎哥尽快上工。”夏至笑着跟田带娣说道。

“哎,哎,夏至啊…”田带娣欢喜的几乎说不出话来了。

夏至也是个利落的性子,这么说了,就立刻起身带了二郎到聚贤酒楼。李掌柜亲自来迎,他问了二郎几句话,打量着小伙计长的够体面,说话举止老实本分,但却不是个笨人,他立刻就点了头。

哪怕是这个人不行,看着夏至的面子,他也得把人给收下。但是夏至做事历来有原则,她不会仗着李夏的关系为难人。

李掌柜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对夏至更加的敬重。

李掌柜告诉夏至,钱二郎随时可以上工。夏至就问钱二郎他愿意什么时候上工。钱二郎自然是愿意早点儿给家里挣钱,就说他什么时候都行。

“那就明天吧。明天你巳初过来,到时候我让人带你。”李掌柜就说道。

钱二郎赶忙道谢答应了。

李掌柜送夏至出来的时候又告诉夏至一件事,夏秀才估计会跟李夏一起回大兴庄。夏至点头表示知道了。

回到摊子上,夏桥他们已经都收拾好了。田带娣陪着夏老太太,正眼巴眼望地等他们回来。

“成了。二郎哥明天就能上工。”夏至笑着说道。

田带娣当即就要给夏至行礼。夏至当然不能受她的礼。钱二郎也要给夏至行礼,就被旁边的夏老爷子给扶住了。

“都不是外人,咱不用讲究这个。”夏老爷子跟田带娣和钱二郎说道。

“就是。十六心眼好,你还是她二姨,她心里头有你们。”夏老太太也说。

“俺这二姨…,几个孩子长这么大,啥东西都没见着俺的,俺愧的慌。”田带娣就说。

“还非得见着东西才是亲戚!你这说的都是外道话。”夏老爷子不以为然。

田带娣和钱二郎都连连应着,心中着实感激夏至,感激夏家。

夏桥套了车,他们这一行人就先回了大兴庄。

因为夏至给钱二郎找到了活计,夏老爷子比自己得了什么好处还高兴。他夸夏至,说夏至做的好。

“…这就是帮人难处…”夏老爷子坐在炕上虑虑着田带娣一家将来的生计,“钱妮儿在咱们这,哪个月也能挣几个,再加上二郎的,他们零花啥的就够了。你二姨夫身子不大中用了,大郎在家里头帮着干活。来年他们再佃上几亩地,慢慢的,这日子也能过起来了。”

说到这,夏老爷子却又叹了一口气。“钱妮儿是不用担心,二郎那孩子长的好,会来事儿,也不难。就是大郎那孩子,岁数大了,各方面也不出挑…这个媳妇上头有点犯难…”

夏老爷子热心肠,都开始操心田带娣两儿一女的婚事了。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二郎和钱妮儿都不难(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本身没有什么要求),但是大郎却是已经被耽误了。

大郎的年纪和条件,要定媳妇可以说是很困难了。

“慢慢踅摸吧,那孩子成,总有带眼睛的人能看上。”

“你别虑虑别人了,先操心操心五月吧。”夏老太太就将话题拉了回来。

“对,咱家五月也是个大事儿。”夏老爷子点头,“等她大姨奶来了,我再跟她好好说说。”

武老太太下晌就来了。她看了夏老太太帮她买的花线,欢喜的眉开眼笑的。“还是你会挑,比她们谁买的都好。”

武老太太要掏钱给夏老太太,夏老太太就不要。“总共没几个钱,咱老姐俩,我用你点儿线,你也不能管我要钱不是。”

“那不一样,这是我托你买的。”

武老太太非要给,夏老太太非不要。俩人就在炕上撕摞了半天,最后武老太太说她要生气了,夏老太太才把钱收了下来。

然后两人就说到五月的亲事。

作为五月的亲姨奶,武老太太对这件事还真挺上心。

“…我寻思了好几宿,还真有这么个人。”

武老太太说出来的这个人是她娘家的侄孙,跟五月论的话就是表兄妹,不过是已经出了五服的。这小伙子今年十六岁,在家中排行第三。家中也有几十亩田地,日子颇为过得。

“…年纪也相当,家里也过的去,也算是知根知底。”武老太太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说。还有一样,那是她娘家村子,也就是夏二叔的亲娘的村子。虽然亲族的关系都远了,但毕竟还有些香火情分。以后五月要是嫁到了那里,大家都有照应。

夏老爷子听了心中先就十分乐意了。五月嫁到她亲祖母的那个村子里去,在夏老爷子看来,似乎是感情上都更加的圆满了。

他是这么想的,当即就表了态:“我看挺好。”

夏老太太比夏老爷子要细致:“是挺好的。咱看着好,也得老二他们自己乐意。”夏二叔在五月的亲事上已经违逆了一回夏老爷子了,所以夏老太太提醒夏老爷子不要在二上做主,免得到时候做蜡,或者落埋怨。

“一会我跟老二说。”夏老爷子立刻就把夏二叔给叫了过来,如此这般地说了。“你大姨费心帮你踅摸的。”

“这挺好啊。”夏二叔仔细地听了,立刻也露出喜色来。

第 395 章 第三九六章 挑剔

“这还得是我大姨,为我们五月操这份心。”夏二叔笑呵呵地说,这是感激武老太太的话。武老太太并不肯居功,她告诉夏二叔,这是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托她的,还特别低强调了夏老太太对夏二叔和五月的事情的关切。

“我娘对我们都没的说。”夏二叔就又说道。

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和武老太太都挺高兴,因为看夏二叔这个态度,应该是很乐意这门亲事。那么接下来就是武老太太给娘家那边捎信儿,安排两家串个门,相看相看,没是问题,这么亲事就可以定下来了。

夏至在旁边瞧着,她并没有这么乐观。

果然,夏二叔高高兴兴地说了一通感激的话之后,就说要去告诉夏二婶和五月一声。

“是得跟她们娘俩商量商量。”武老太太就笑着说道。

“这还用啥商量,就是告诉她们一声,也让她们娘俩过来陪大姨说说话。”夏二叔笑着走了。

他这一走,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就跟武老太太商量起接下来的安排来。武老太太说的很痛快,他侄孙那边对这门亲事是千肯万肯的,都不用看五月人长的咋样,知道是夏老爷子的孙女,这就够了。

所以,现在就等着夏二叔这边点了头,就可以捎信儿让男方那边的人过来了。

夏二叔去了半晌才回来。他一进门,脸上就有些讪讪。大家瞧着他这个样子,不用问,就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夏二叔在炕沿上坐下来,就跟武老太太说:“…是五月的终身大事,不是信不过大姨,就是想再打听的清楚点儿…”

“老二你就放心吧。我不是那些媒婆为了混一个做媒的钱就胡说八道。我说的话都用影,不信你自己打听去。”

“我不是不信大姨。”夏二叔反复的解释,但该问的问题可一个都没有少问。夏二叔问的问题都非常具体,比如说男方家里到底有多少间房子,五月嫁过去之后能分到几间。又比如说男方家里具体有多少亩地,都是什么地,五月嫁过去之后能分到几亩。

如此林林总总的,最后还问男方家里有买卖没有。

武老太太也真是留心了,夏二叔的问题除非特别的刁钻的,她都能回答的出来。男方家里有四十亩地,都是上好的水浇地。房子也有十八~九间,都是大瓦房。至于五月嫁过去之后能分到多少武老太太却说不出来,因为男方家里还没分家。

最后关于买卖的问题,武老太太也回答的很清楚。男方家里就是种田,并没有什么买卖。一般的庄户人家能有什么买卖呢。

庄户人家嘴里说的买卖,一般指的是有固定铺面的那种。就像现在夏家几股在临水镇大集上摆摊,虽然也比较赚钱,但却称不上是什么买卖。

“…人家日子过的红火,就算是在咱村子里算,也能排到上中等。一家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人,都没有吵架拌嘴的,谁提到了都得竖大拇哥。”武老太太就说道。

夏二叔的脸上就露出为难的神色来。“哎呀,大姨,那这个条件,恐怕就不太合适。”

“咋不合适了?”不等武老太太说什么,夏老爷子先就皱眉问道。刚才夏二叔问那些问题的时候他就很不耐烦了,不过是为了给二儿子留脸面所以强忍着。“好人家,知根知底,还是你生~母娘的本家,小伙子也没啥缺陷,这就行了。你还想找啥样的…”

夏老爷子这么说着,就差提起当初钱月来的事来了。如果不是当初夏二叔、夏二婶和五月的心太高,早就跟钱月来把亲事给定下来了。也就没有夏二叔他们后来肠子都悔青了那回事了。

夏老爷子看了夏二叔一眼。他用眼神提醒夏二叔不要重蹈覆辙。

夏二叔明白了夏老爷子的意思,不过还是讪笑着不肯点头。“…闺女养大了,那也不容易。咱不图她啥,就图她往后过的好。咱五月照说也是头牌人儿吧,长相,说话,干活,哪哪儿都不比谁差…”

将五月夸奖了一番,夏二叔就提出五月择偶的几个条件来。

首先一条,对方的日子必须过的好,也就是必须富有。像刚才武老太太提的那家那种富裕还不行。

“…最起码,得跟大榆树下老田家差不离儿的那样…”

夏二叔这一条刚说出来,夏老爷子的脸就沉下来了。“这是找婆家还是找财主?”

“当然是找婆家,找婆家。爹,我就说个例子,我也就是想让五月将来生活的好点儿…”

夏老爷子被气的够呛,当时就要骂夏二叔,却被夏老太太在旁边使眼色给拦了下来。

夏二叔接着又往下说。五月的婆家不仅要有钱,而且还得是正经人家。对于这一点,夏老爷子倒是点了点头。

夏二叔絮絮叨叨地说,不过在夏至听来夏二叔在要求有钱之外,之后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了。

最后,夏二叔还说了一句:“…人家好就行,跟咱五月差几岁年纪啥的都不挑。咱也不是那种要求特别高的,差不离儿就行了。最好五月过去就能当家做主,咱五月能够,当的起家。”

这到最后,夏老爷子也明白夏二叔的意思了。

武老太太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这要是别人,肯定就不能再说什么了。但武老太太是夏二叔的亲姨,她还是真心为夏二叔和五月着想的。而且别人不能说的话,她这个做姨的能说。

“老二啊,不是大姨说你。你这也别口味太高了。咱庄户人家就是这个条件,人家那日子过的比我们家都强,比你也强。这十里八村有几个老田家那样的?人家老田家那样的还不一定能看上咱家的孩子。”

武老太太是不避嫌疑的话。夏二叔不爱听,脸上就带出来一些。武老太太看出来了,但也没有在意。

“大姨跟你说掏心窝子的话,这家人没的挑,五月过去保准是吃穿不愁,顺心的日子。往后就是有个啥,人家看我,看你爹,看你生~母娘的面上,那都能有容让,咱五月不能吃亏…”

这确确实实是为五月着想的话。

夏二叔讪讪地笑了笑:“大姨,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也是为五月好。要不,这事儿我再跟五月她娘商量商量。”

这话似乎是留出了活动的余地,但夏二叔说的却毫无诚意。

武老太太也算是看着夏二叔长大,如何不了解夏二叔的性子。夏二叔这么说,那就代表这件事是完全没戏了。

这样的事夏二叔不是没做过,他不想做的事,又不想跟长辈冲突,就会用一个拖字诀,然后让夏二婶背锅,谁也拿他没办法,最后他还能说他如何如何做难。

武老太太的一腔热血顿时就被浇了个透心凉。武老太太也是有些年纪的人了,面上的话她也会说。

“那行,你们两口子好好商量商量,我等你的回信儿。”武老太太面上强笑了笑,就起身告辞。

夏老太太挽留了两句,也就送了武老太太出去。

送走了武老太太,夏老爷子就让夏二叔到上房来。

“你大姨给找的这户人家可正经不错。你们两口子是咋想的,这样的人家都看不上,你们到底想找啥样的。咱挑人家,可也得先看看咱自己…”

“爹,”夏二叔忙就拦住了夏老爷子的话茬,“咱家咋啦,咱家有哪点儿比不上别人的地方!爹呀,咱五月就算没有十六出息,那在咱家也算是拔尖儿的。咱不能亏了五月…”

“五月配这户人家就不亏!”夏老爷子就要替夏二叔做主,“月来的事你忘了?这事我给你做主,定个日子相看相看,差不多就把事情定下来。五月比十六、腊月她们都大,到时候先办她的事。”

“爹,爹,”夏二叔连忙拦着夏老爷子。因为夏老爷子的意见很坚决,到最后夏二叔也不得不说了一句真话出来。“爹,你也说到钱月来了。五月不比腊月差吧,咋地,五月找的也不能比钱家,不能比钱月来差…”

夏老爷子顿时就明白了。原来还有一个症结在这里,五月这是要跟腊月飚苗头,一定要在亲事上头压腊月一头。

夏老爷子就沉默了。

夏二叔立刻趁机说道:“爹,这家就别相看了。相看多了,要是不成,那对五月也不好。”夏二叔此时此刻说的,很多都是五月的话。但是这一句,五月的原话并不是这样。

五月的意思,要相看也可以,但相看对方的条件必须非常好。如果她连这样条件的都相看,外面人知道了,就会认为她也就配的上这样的人家了,之后就算是有更好条件的,只怕也不愿意介绍给她了。

“老二,这家就挺不错。你别看这家日子好过,那家有钱的。五月一个人能吃多少,能用多少。这一家人都是好人啊。你听你大姨说了,人家这些年婆婆媳妇妯娌的,都没有吵架拌嘴的,这得是多和美的人家!五月那要尖儿的性子,也就到这样的人家,人家不和她一般见识。要碰见那厉害的,针尖对麦芒,那日子还咋过!”

“爹,五月这一点你别操心。那孩子灵透,会来事,不待跟人处不好的。”夏二叔只笑嘻嘻地说道。

夏老爷子看了夏二叔的一眼,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来。

五月的亲事,他做不了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