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鸾儿忙收拾一番。带了瑞珠就往正厅而去。

待临近正厅,她就听到金夫人与人说话的声音,听声音,来的人应该是个男子。

却听那男子正说着给金夫人带来的礼物,李鸾儿想着这应该是故人了吧。举步迈进正厅,就见金夫人端坐主位上,那男子在左侧相陪,他穿一身湖蓝的细棉布长衫,头上并未着冠,而是用头巾将头发扎了起来。

这男子长的很高,李鸾儿瞧他坐着的样子,估摸着他约有一米九多。皮肤有些黑紫色,看起来大约有四十来岁的年纪,坐在那里稳如泰山。又显的很是精壮,他看向李鸾儿的时候目露精光,虽然笑了笑,可笑意却并不达眼底。

金夫人一指李鸾儿:“这是李大娘子,你就如此唤吧。”

男子唤了声大娘子,李鸾儿微施一礼。又听金夫人笑道:“这便是我与你说的钱得海。”

李鸾儿笑着一拱手:“素闻钱大当家的是个侠义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钱得海笑着一摆手:“这都是别人强加于某的。倒是叫大娘子见笑了,在夫人面前。某哪里敢称什么侠义,只夫人这样的神医才称得上这侠义二字。”

李鸾儿想着金夫人当年在江湖上不知道如何的风光呢,就算是到了如今,却也大有相识遍天下的意思。

李鸾儿笑着在钱得海对面坐了。

金夫人一指李鸾儿:“钱大当家的,我请你来正是李大娘子有事相求。”

钱得海又看向李鸾儿:“不知道大娘子有何事要某帮忙,能帮的,某必不推脱。”

说到这里,钱得海又看向金夫人:“如果是夫人有事要叫某去做,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是,李大娘子…某说句不中听的,某并不认识大娘子,也素无交情,要是真是为难的事,就不要怪某推脱了。”

他一边说,一边端起茶杯来,却见他手上微一用力,上好的白瓷茶杯就这么变成了碎块。

钱得海笑了笑:“这瓷真不经用,正好某带了上好瓷器,一会儿就叫人寻出来与夫人。”

李鸾儿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说起来这瓷器不经用倒是真的,这已经是家里换的不知道第几批瓷器了,我这家里不如钱大当家的豪阔,就是用些瓷器也要小心些,不然可没有闲钱再置办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鸾儿一手拿起同样的茶杯来轻轻握了握,再张开手时,那茶杯已经变成了粉末,正好外边刮来一阵风,吹的那粉末飘到地上,变成细白的一堆:“钱大当家的瞧瞧,还没用力呢就已经这样了,实不知有什么样结实的瓷器经得住用呢。”

李鸾儿一阵叹息,又是无奈摇头,似乎是真正发愁没有合意的器物。

钱大当家的嘴角抽抽两下,看李鸾儿的眼光就像是在看怪物。

他是天生大力的,举个二三百斤的东西那是真正轻巧,正是因着这份大力,他向来自视甚高,认为这天下英雄他也算是数得着的,可是,今儿看了李鸾儿这娇娇弱弱的小娘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压制住了,说实在话,钱得海就是想要不服气都不成。

“大娘子这力气真大啊。”钱得海笑着赞了一句:“某只说旁的不成,只这把子力气还能胜过别人些,哪里料到大娘子这气力比某要大得多。”

李鸾儿摆手,轻轻一笑:“我这又算得了什么,我家哥哥妹子都不比我差。”

听的钱得海只倒吸一口冷气,心说自己这到底到了哪里?这哪里就是京城,简直比匪窝还要吓人些。

这时候。金夫人也笑将起来:“钱大当家的,你大约不知道,当初老身在深山落难,幸得鸾丫头相助,这才退了杀手。救了老身的性命。”

钱得海一听这话赶紧站起来朝李鸾儿深施一礼:“大娘子怎的不早说,早知道你是夫人的救命恩人,某早应了下来。”

此时,丫头又换了新茶杯和新茶,李鸾儿端起茶杯对钱得海示意:“夫人是我家兄长和妹子的干娘,也就是我的亲人。我救夫人是该的,如何能够再想着要什么报答不报答的,更不该拿此事来要挟与钱大当家的,钱大当家的乐意帮我的忙我自感激不尽,若是不乐意。我也不会强求。”

钱得海一听这话一拍桌子:“就冲大娘子这话,忙某是帮定了。”

他哈哈大笑:“某难得碰到一个脾气相投的,若是大娘子不嫌弃,某以后就叫大娘子一声妹子了。”

李鸾儿打蛇随尾上,拱手道:“钱大哥。”

“好,好。”钱得海一边点头一边笑:“我这个当兄长的没旁的本事,就是于银钱上还是有些的,妹子若以后缺钱了只管言语一声。”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鸾儿便也不瞒着,和金夫人对视一眼,当下就对钱得海讲了君家的事。她并没有说君莫为是金夫人的前夫,只说君家得罪了她并顾家的人,只说两家想要对付君莫为,且把法子也讲了出来。

李鸾儿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这钱得海答应便也罢了,他要是不答应帮忙。李鸾儿定叫他走不出李家大门。

钱得海听后沉思一会儿,又对李鸾儿一拱手:“实话与妹子说吧。这君莫为某是知道的。”

“哦?”李鸾儿一脸的疑惑。

钱得海接着道:“某家和君莫为同时出自江浙之地,某早年未继承家业之时就知道他。这君家的人…说白了便都是伪君子假道学,原在前朝的时候,君家也曾兴旺一时,后来太祖起义,君家因得罪了什么人就将好好的家业给丢了,自此之后就落魄下来,待到了先旁时,君家因着君莫为能钻营就起了家,君莫为这一支在京城谋划,君家的族人则在江浙之地兴风作浪,说起来,好些地方因着君家人弄的家破人亡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都说君相公清正,但是却不会约束族人,某却是不信的,君家人的作为君莫为定也知晓,只是怕能从中得到利益,所以便懒得管罢了。”

他这话说出来叫李鸾儿连连点头:“原来钱大哥知道的这般详细,如此,不知道这事大哥答不答应?”

钱得海又是一拍桌子:“某应下了,最多拿了君家的钱跑到山上躲避一时就是了,这有什么为难的。”

李鸾儿听了欣喜不已,又与钱得海商议细节,金夫人在一旁听了,时不时的插言补充几句,就在这事马上就要定下的时候,却听得门外瑞珠大声道:“大娘子,于公公来了…”

钱得海赶紧起身:“即如此,某先告辞了。”

金夫人忙叫了人进来引了钱得海从后门出去,李鸾儿起身去门外迎于希。

那钱得海一时出得李家的门,回头张望,扯嘴笑了起来,刚才他临走的时候听什么于公公,以钱得海的见识,心里明白来是哪一位,定是宫中那位大太监于希了。

钱得海想到李家出身的那位贤嫔,又想想登门拜访的于希,捏捏拳头,这李家当真是不平常呢,不只有金夫人坐镇,还能结交宫中之人,那李大娘子若是背后去阴君莫为,怕是能成事的。

钱得海原打定了主意,别的不为,就为着金夫人一直住在李家,他也要帮这个忙的,如今知道李家和宫中人相交,他就更要好好的帮忙。

要知道,虽然宦官的身份不显,并不能上朝听政,说起来也不能插手朝政,可是,他们却是和官家最亲近的人,有时候,这些宦官说上几句话比朝中大臣都要管用,再者,本朝高宗的时候就有宦官执政的例子,就算是往前推算,前朝的时候,宦官为官的也不少,那于希可是自小陪在官家身边的,如今虽说官家并没有叫他去做什么,可是,谁敢保证以后他不会一飞冲天呢。

第一八二章 送人

“于公公,于举人,你们这是?”

李鸾儿看到于希带着于子然登门时,不由吃了一惊。

待进了门,于希拉着于子然朝李鸾儿就要施一大礼,李鸾儿赶紧避开:“于公公,您这不是折煞我么,到底有什么事,咱们先进屋再说。”

说话间,她引了二人进了正厅,却见金夫人已经回房了,这正厅里的几案上瑞珠和瑞芳早将茶点撤去,收拾的干干净净。

请于希和于子然坐下,又叫人重上了茶水点心,李鸾儿才笑问:“您二位登门可有什么要事?”

她瞧瞧于希:“是不是我妹子有事?”

于希摆手:“并没有什么,贤嫔娘子在宫里一切都好,杂家今天带子然登门是特意来拜谢大娘子的,要是没有大娘子指点,杂家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寻到子然。”

于子然更是起身深施一礼:“在下谢过大娘子指点之恩,也谢过大娘子帮忙,叫在下寻到叔叔。”、

李鸾儿定眼看去,却见于子然虽然没有和于希目光交流,可二人的姿态作派一再表示这叔侄俩的亲近之意,想来,于希和于子然都是对方唯一的亲人了,必然是很重视对方的。

“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李鸾儿轻笑:“真不值什么,于举人很不必如此。”

“在大娘子来说是举手之劳,可对在下来说却是极重要的事,这一谢,大娘子必要受了。”于子然坚持。

于希笑笑:“大娘子,你就受了他的礼吧。不然这孩子怕是要一直惦记在心上的。”

李鸾儿点头,笑着受了于子然一礼,等于子然坐下之后,于希才又道:“大娘子应该也知道我兄长一家已经遇难,听子然说。灭我于氏一门的那个知县在京里是有靠山的,如今我这里山高皇帝远的,怕也查不出什么,就想托大娘子帮忙查上一查。”

“我?”李鸾儿指指自己:“我一个弱女子又哪里能查得出来。”

于希失笑:“大娘子太小看自己了,不说旁的,便是顾家经商遍天下。大娘子若是托他家去查,怕是也能查到的。”

李鸾儿这会儿子明白过来,敢情于希来求她不过是间接的相求,意图通过她联系顾家,叫顾家帮这个忙。

当然。这件事情李鸾儿倒是很乐意相助,想来,顾家也是极愿意帮上一把的:“原来这样,如此,我和顾夫人说上一声,他家本就出自江南,想来要查什么也容易一些。”

“多谢了。”于希拱了拱手,又笑了起来:“再过不了几日淑妃便要进宫了。只是,行宫也修建完了,官家打算在淑妃进宫那几日带贤嫔娘子去行宫游玩。”

这一句话信息量可是相当巨大的。李鸾儿听了赶紧向于希道谢。

于希摆手表示不受,李鸾儿又瞧向于子然:“于举子如今住在哪里?今后又有什么打算,我们家与于公公也算是有些交情,于公公在宫中多有不便,以后于举子有什么事要帮忙,尽管来便是了。”

于希赶紧叫于子然起身又给李鸾儿施了一礼。他自己笑道:“我本带他来就是有这个打算的,如今倒是叫大娘子说了出来。如此,我倒是承情了。我这侄子素来面皮子薄,不好意思求人,大娘子以后且关照他些就是了,左右有我这个做叔叔的领情呢。”

李鸾儿也笑着连说能照顾的必然照顾,于希又将他在外置的宅子的位置告诉李鸾儿,李鸾儿细细记在心上,又问:“于公公的宅子想必是极好的,只是,下人可都买全了,于举子以后要用功读书,没人伺侯可是不成的,还有,于公公也该多想法子弄些书去,好叫于举子多看看,我听说这世家大族收集的历次考题都很齐全,而且每次会试前都会想法子摸清考官的喜好,于公公也该多做打算。”

这么一席话倒是叫于希傻了眼,于希一个太监一直深处宫中,哪里会明白这些,于举子更是出身贫寒,考中举人完全凭着一腔子为父报仇的信念用功深读才成的,哪里知道这考试里还有这样的门道。

“大娘子请指教。”这会儿于希是真真重视起来,一迭声的叫李鸾儿快些说。

李鸾儿轻声一笑:“书上面的事倒也好办,承悦素爱读书,他那里各式的书多的是,于举子若是不嫌弃,我就叫人与他传话,你得空的时候去他那里多看些就是了,若是碰到好的,也尽可抄录了去,这历次的试题嘛…”

说到这里,李鸾儿细细的思量:“还要靠于公公的面子呢。”

“我?”于希指指自己。

李鸾儿点头:“正是呢,公公怕是不知,邢家二子邢志也是读书人,邢家子几辈的老底才出了这么一个读书人,想来,邢大人不知道有多重视,您甭看他是个粗人,这心可细着呢,想来,这些试题什么的他必是早早的搜集好了的,公公只管上门去要,他若不给,咱们打将上去。”

就这么一句话,于希就大笑起来:“好,老邢要是不给杂家这个面子,杂家就和大娘子打上门去,看看他能吃得住几拳。”

李鸾儿又和于希闲聊几句,问了一些李凤儿在宫中的生活,于希就借口还有事情要做,带着于子然告辞。

李鸾儿将这叔侄二人送出门去,回身便写了封信叫马方送到严承悦那里,信中将于家的事情交待清楚,又说明她自作主张替严承悦应下于子然借书的事,若是严承悦有什么意见,也只管找她便是了,千万莫给于子然脸色瞧。

马方拿了信送去严承悦所住的新宅子,却不想他进得门去周管事并没有马上叫他去见严承悦,而是带他到了下人房里上了茶水伺侯了,又陪着他说话。

马方有些不解。便拉了周管事去问,这一问才知道,原来,竟是严承悦的母亲,严家主母严夫人林氏登门。严承悦正和林氏叙话,这会子没时间见马方。

知道人家有事,马方就乖乖等着,索性他也无事,就和周管事唠起嗑来。

周管事一边将新从井里取上来的西瓜递给马方,一边笑道:“前儿大娘子叫人送了些新鲜的瓜啊菜的。我们大公子吃着倒觉得好,因想着我们府上还没有专种瓜菜的庄子,怕大娘子以后来了不适应,就叫人选了合适的地方买了个庄子,那庄子我也去瞧了。真真的好,庄子里有好几户专种瓜菜的积年老人,手艺可是一绝的。”

马方一听笑了起来:“大公子费心了,我们娘子素来也爱这些个新鲜的菜蔬,一进京就买下那桃花庄,可巧挖出温泉来,这不,一边建温泉庄子。一边想着法子的要试着在冬天种出青菜来,照我说,真要在大冬天的种出青菜来。到时候,我们可就真有口福了。”

“可不是怎的。”周管事也来了精神:“这京城里有温泉庄子的也有些人家,也都试着种菜,可也不过种些小白菜和韭菜之类的,要说那新鲜的黄瓜,茄子之类的。还真没听说过谁家能种得出。”

这两个人正说着话,却见一个小厮匆匆进来。马方见了他赶紧打招呼:“棋小哥这是打哪回来,怎的这般匆忙。”

那个棋小哥正是伺侯严承悦的小厮。名唤白棋,他见了马方笑着招呼一声,又要了杯茶吃了这才松了口气道:“还不是刚从大公子那里过来,周叔您是没看到,夫人真是不好伺侯,一进来就给大公子没脸,这会儿子还在训斥大公子呢。”

周管事皱起眉头来:“大公子可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夫人这又是唱的哪门子戏?”

马方一听事关严承悦,也就注意起来。

白棋叹了一声:“还不都是赏花宴惹出来的事,夫人自从赏花宴回来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一直叫人传话要大公子回去,可巧衙门里事多,大公子有好多公务要处理就没有及时回去,夫人等不及了就赶了来,一来就指着大公子的鼻子骂,说大公子眼里没长辈,还说大公子要讨的新妇也是一个模样,最是眼里没人…”

白棋话没说完,想到马方还在屋里赶紧笑了起来:“那个,我不过随口一说,马小哥千万莫当真。”

马方赶紧摆手:“你随口一说,我随耳这么一听罢了,谁还会当真。”

白棋一想既然已经说了出来,若是再吞吞吐吐的也不厚道,就接着道:“谁知道夫人在赏花宴受了什么气,舍不得拿二公子出气,倒是跑到咱们这来骂大公子,还说什么李大娘子对她不敬,又是个恃才傲物的,这样的人进门,她以后不知道要受多少气,天晓得大公子已经分家出来,就是娶了新妇不和夫人在一个宅子里呆着,又能有什么气,再说了,就夫人那脾气,她不与旁人气受就是好的了。”

“我们家大娘子最是知礼不过的,就是在一个院子里住,那也绝不会和你家夫人起争执的。”话说到这里,马方自然要表一番态的。

白棋笑笑:“我们这些人又哪里不知道你家大娘子的为人,这不,我们还盼着大娘子早日进门呢。”

周管事摆了摆手:“莫说这些了,大公子现在如何?”

周管事很担心,怕严承悦伤心,就拉着白棋多问了几句。

白棋冷哼了一声:“夫人骂归骂,大公子不理会就是了,可是,夫人竟然说要给大公子几个通房,谁不晓得这大家世族里有几家在没娶正妻前纳妾收通房的,大公子最是知礼,李大娘子又是他自己瞧中的,又怎么会愿意给李大娘子没脸,自然是不愿意的,这不,夫人正和大公子为这事扯皮呢。”

第一八三章 信任

听到此处,马方哪里还坐得住,将信留给周管事笑了笑:“我想起一事来,大娘子叫我回去的时候早些去丰宜园与她带些点心,我怕去的晚了再没了,便先走了。”

周管事收起信来:“马小哥只管放心,这信我一会儿就亲自交给大公子。”

马方谢过周管事就匆忙出了严家的门。

他一走,周管事板起脸来就训白棋:“你啊你,叫我怎么说你才好,几时你吃了这张嘴的亏才知道厉害呢。”

白棋还有些不服:“这有什么,反正我说的话都是真真的,谁又能耐我何,再者,李大娘子与大公子可是订了亲的,就算是知道这些事,李大娘子又能怎么着。”

“小兔崽子,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周管事一巴掌拍在白棋的后脑勺上:“几天没收拾你倒是长本事了,有能耐你跟大公子说这话去,削不死你。”

“周叔。”一听大公子白棋立马蔫了:“周叔,您老行行好,可千万别告诉大公子。”

周管事摇头:“这要是李大娘子听说这事不闹的话我就替你瞒着,可要是李大娘子跟大公子说,你就净等着吧。”

白棋垂头叹气一阵:“想来我是躲不过去了,唯今之计只有求老天让李大娘子大度些。”

周管事心说你且等着李大娘子大度吧,那位可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主啊。

不说周管事与白棋如何,单只说严承悦满心的苦意,却神情坚定的对林氏道:“母亲,恕儿子不能从命。这几个丫头您还是带回去的好。”

林氏一脸的怒意:“承悦,我是你母亲,你可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你想想,我能害了你不成。这哪个大户人家没有几个通房侍妾的,你长了这么大,屋里一个通房我可都没给你塞过,如今眼瞧着你要成亲的人了,我这当母亲的自然要替你打算,且先给你选了几个老实长的又不错的带来。你先受用着,免得那李大娘子进门因没个人压制再爬到你头上。”

严承悦一笑,手指抚过轮椅的扶手:“母亲的话恕儿子不能苟同,咱们严家上至老太爷,下至三叔可都没有纳妾的习惯。怎么到了儿子这偏改了家风,儿子可还记得当初父亲说要纳个妾,母亲是如何折腾的,那时候,老太爷可没说什么。”

“你…”林氏没想到严承悦这样大胆,竟拿她当初的丑事来堵她的嘴,一时气的说不出话来:“你这个不孝的东西,我要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生下来就该…”

“就该掐死儿子不是。”大约是失望太多,严承悦对父母已经有些凉了心肠,话里话外也有些油滑和不敬重的意思:“可惜了。母亲当初就是那样想,怕也是不成的,儿子可知道,儿子一出生便叫祖母抱过去养着,祖母又怎么会看着母亲弄死儿子。”

林氏气了一会儿便静下心来,她细一想严承悦说的这些话。又想想严承悦早先的行为,顿觉这儿子变了。似乎是真和她离了心。

林氏思量着是什么原因叫严承悦变成如今这样子,最后想到李鸾儿身上。

她一拍桌子:“好啊。老大,你要讨的这新妇当真厉害,这还没嫁过来就唆使着你与父母离心离德,她要是嫁了过来,你说不定连谁是你的父母都不知道了呢,我说崔家怎么不要她了,敢情是她太厉害了,这样的新妇,哪家受用得起。”

严承悦心更是凉的透了底,苦笑一声:“随母亲怎么说吧,总归是这通房儿子不要,母亲若真有心,便带回去给二弟…”

“给你二弟?这怎么成。”林氏一下子大急起来:“忻儿可还没娶亲呢。”

这次,严承悦真正大笑起来:“母亲,二弟没娶亲,母亲便知不能叫他纳妾坏了规矩,怎么儿子也没娶亲,母亲就知道往儿子房里塞人了,母亲,您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子。”

林氏自知失言了,讷讷道:“怎么没你了,这,你这不是订亲了么。”

严承悦摇头失笑:“订了亲也有退亲的,当初儿子和张家不就是退了亲么,莫不成,母亲嫌儿子丢人丢的不够,还想叫儿子再被退一次亲。”

林氏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最后勉强找了个理由:“祈儿在我身边,有我照看着,我自然放心,你分了家,又常不回去瞧瞧,我与你父亲不放心,自然要往你身边放个人替我们盯着,你有个什么事,我们也好第一时间知道。”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从他这里弄些好处,而他新宅子里使唤的下人不是自己亲自从牙行挑的,便是老爷子给选出来的,这些人对他自然忠心,林氏想打听什么都打听不出来,最后只能想出这种塞人的法子来。

严承悦心性灵透,林氏的这些心思他自然一想就明白了,他倒也不生气,多少年了,林氏都是如此的性情,他又哪里能气得过来:“儿子这里的人够用了,再多的人儿子也使唤不了,母亲挑的人都是好的,还是带回去伺侯您和父亲吧,若是母亲嫌不够,儿子再添些钱,多买几个下人就是了。”

看着严承悦这样油盐不进,林氏也无法,只能叹了一声儿大不由娘,便留下一句:“你不听我的话,怕是早晚要吃亏的。”就带着那几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通房走了。

严承悦冷笑几声,摇着轮椅到书架前拿了本书看了起来。

他这里正看的入神,却见周管事进得门来将一封信递上,看信封上的字,严承悦就知道是李鸾儿写的信:“人呢?”

周管事笑笑:“是马方送来的,他人已经走了。”

“哦。”严承悦应声,一边低头拆信,一边漫不经心道:“叫白棋去领罚吧。几时他这嘴碎的毛病改了,几时再回来伺侯。”

周管事一惊,仔细观察严承悦,却见他脸上并没有怒意,和平时一样。一脸的云淡风轻,便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严承悦一目十行的看完信,仔细的收好,抬头对周管事一笑:“周叔怕是极惊讶吧,周叔说马方送了信来,可这会儿他已经走了。这马方的性子素来周正严谨,若是没事,他必是要等亲见了我,亲自将信交到我手里才会走的,可这会儿他走了。说明他在咱们家必然碰到什么事,能叫他失措的,想来,必是事关他主子的,这么一推测,我自然也就想到白棋身上,怕是白棋嘴碎的毛病犯了,当着马方的面说什么通房的事。马方一时心惊,想着早些与他主子报信,便先走了。”

周管事听的直抹汗。心下更加佩服严承悦心性之聪慧,推测之准确:“大公子说的是,确是白棋胡言乱语了一通,我已经教训过他了。”

“教训的不够啊。”严承悦叹了一声:“去吧,叫他领罚。”

周管事应了一声转身要走,严承悦又叫住了他:“你去叫人在我书房旁边收拾出一间屋子来。再将我的那些个与科举有关的书籍整理出来搬到那间屋子里,另外。再拨人专到那里伺侯着,纸墨等也要备齐。”

“大公子这是?”周管事有些不解了。

严承悦笑了。笑容里满是欢喜:“鸾儿要与人卖好,自然就将主意打到我的身上,特意写信托我代为照顾一人,我自然是要应的,不但要应,还要好好的照管。”

“公子对大娘子真真是好。”周管事挑起拇指赞了一声。

“我自己相中的新妇,我不对她好又要对哪个好,再者,我也是她相中的,既然我们相互中意,就该坦诚相待,她今儿即不拿我当外人,有事便想到我身上,我只有高兴的理,又怎会觉得她拿大了,也是她太过小心了些,还特特写了信来。”

严承悦笑的一脸幸福,周管事见了也满心的感激李鸾儿:“这倒也不是大娘子怕您觉得不好,不过是想着和大公子多通通信而已。”

“我心里清楚。”严承悦摆了摆手:“你自去忙吧,对了,且将我前些日子才得的那匹料子送去李家吧。”

严承悦一心替李鸾儿打算,催着叫人收拾书籍,整理书房,而马方出了严家的门便匆匆赶回家中,什么丰宜园的点心,也不过是他的借口而已,家里有李春这个点心做的极好的,李鸾儿又哪里会专叫人去丰宜园买吃食。

他一路打马还家,将马交给门房,径自进了后院,未进二门,却见他妹妹马小丫正从院中出来,马方赶紧叫住马小丫,拉她到一旁将严家的事说了出来,听的马小丫一脸的气愤:“严夫人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大娘子是怎的,有哪家这样的,不成,我得告诉大娘子一声。”

马方本就打着主意要叫李鸾儿知道这事的,当然也不阻止,由着马小丫去了。

这时,李鸾儿正在金夫人房里细细的演算要如何坑君家,想着将法子好好的完善,正说的起劲,就见马小丫脸上带着怒容进来,李鸾儿一笑:“谁惹我们小丫生气了。”

马小丫气哼了一声:“还不是严家,欺人太甚了。”

李鸾儿疑惑:“怎么的?不是叫你哥哥送信去了吗,莫不是他在严家受欺负了,还是说,与严家的人抢东西抢恼了。”

说着话,她自己倒径自笑了起来。

马小丫直跺脚:“大娘子你还笑得出来,我哥哥去严家的时候,听那个白棋说严夫人也去了,还带了好几个不安分的丫头,说要与严大公子做通房的。”

李鸾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个,你放心,严夫人成不了事的,承悦的性子我尽知,他必不会收下那些丫头,不但不会收,反而会给严夫人一个软钉子碰。”

“您就这么…这天下男人可没有不偷腥的。”马小丫气的嘟起嘴来。

“别人我且不知。”李鸾儿笑着摇头:“可承悦是我挑的人,我自然信我的眼光,也信我的心,我愿人是个好的,便要信任于他,他若是好,便说明我没有糊涂了心,他若是对不住我的信任,那我也只有对不住了,这天下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寻,两条腿的男人多了去了。”

第一八四章 掌印

李鸾儿前脚将马小丫打发走,后脚严家的信就送了来。

金夫人好笑的看看李鸾儿:“得,赶紧回你屋里看信去吧,怕严承悦有什么要紧的话要与你说呢。”

李鸾儿拿着信向金夫人告辞,快步回屋拆信

金夫人摇头,心下却承认李鸾儿眼光比她好,挑的夫婿也比她挑的要强的多,当初,她嫁到君家,君莫为稍微的有了些钱权便想着要纳小,若是那个时候她也能像李鸾儿这般绝决,立刻离开君家另起炉灶的话,说不得,她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可惜了,当时她只顾着贤良淑德,满脑子别家后院也是如此的想法,最终,却是害了她自己。

眼瞧着严承悦对于李鸾儿的重视,前脚马方才回来,后脚就送了信来,怕是要好好与李鸾儿解释的,说实话,金夫人倒有些羡慕李鸾儿了。

这女人啊,多数还是不求夫婿有多飞黄腾达,多权倾天下,求的也不过是个安安稳稳的家,求的,不过是一心人而已,可是,多数女人都求不到这一心之人。

李鸾儿拆开信去看,前头严承悦在信中说李鸾儿所求之事他已尽知,也已经收拾好了一间书房,将家中关于科考的书籍全部准备妥当搬到书房中,又拨了专人伺侯,并且笔墨纸砚也都准备齐全了,问李鸾儿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没有。

李鸾儿从信中的字里行间看出严承悦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不由笑了起来,她也没有叫人,自己磨了墨又开始写起信来。这次信中倒是将她观察到的于子然的性子什么的也写上了,叫严承悦如果可以的话就和于子然好好的相处一下,说不得以后会有益处。

再之后,李鸾儿又见严承悦信中写道他母亲要送通房的事情,严承悦表示他不会纳妾。更是严词拒绝了母亲的好意,又说他母亲大约会迁怒于李鸾儿,不过,叫李鸾儿不必在意,不必理会就是了,一切都有他顶着呢。

李鸾儿看的好笑。勾勾唇角再度落笔,这次,李鸾儿倒是在信上好好的调戏了严承悦几句,她用调笑的语气恭喜严承悦有艳福,又问那几个通房长的什么样子。漂不漂亮,又说严承悦没有受用倒真是可惜了那些美人。

最后,李鸾儿说她是很信任严承悦的,知道以严承悦的性子并不会纳妾,她很放心,叫严承悦不用着急解释之类的,又说夫妻相处贵在交心,更贵在真诚二字上。夸赞严承悦今天的做法很好,她很满意,叫严承悦以后再接再励。

写完了信。李鸾儿好好的看了一遍,又逐字逐行的读了,待信上的墨迹干透,她将信装了起来,又将严承悦写的信折好细心的收在妆台前的匣子里,之后。看看砚台中还有未用完的墨,就拿了大号的毛笔写了好些大字。把墨用完了才收起纸笔来。

李鸾儿将信收好,并没有叫人送往严府。她打定了主意要晾上严承悦几天再将信送过去。

却说于希带着于子然到了他在京里买的宅子,这宅子于希已经买下两三年了,不过住的却并不多,宅子里有仆妇下人打扫,倒是显的很干净,也很新,这三进的宅子修建的也不错,房屋阔朗,楼台精巧,住着又阔绰又舒服。

于子然一见这宅子打心底就喜欢,同时,心下也明白自家叔叔在宫中必然十分得势,不然,也不会有余财在京城买下这样大的宅子。

“都过来见过少爷。”于希招来下人,将于子然介绍出去:“以后,少爷就是这宅子的主子,他说的话你们一定要听,若是少爷有什么不满意的,卖了哪一个也别有怨言。”

那些下人都知道于希的出身,满心里也都惧怕着呢,赶紧过去见过于子然,嗑了头后连连保证绝对会听从少爷吩咐,将少爷伺侯好。

见过下人后,于希又带于子然到处转了转,叫他挑选喜欢的屋子住,又留下一些银票,让于子然缺什么的只管叫人去买,万不可委屈了自己。

于子然自从亲人亡故之后就再没被人这样关心过,受尽世情冷落的他猛的被亲叔叔这样的关照,不由大是感动,接过于希给的银票时眼圈都红了,于希也是感慨万千,拍拍于子然的肩膀:“子然啊,往后就剩下咱们叔侄俩了,咱们好好过日子,待你考中进士大仇得报后,叔叔再给你盘算个性子好的新妇,多生几个孩子,好继承咱们于家的香火。”

于子然猛的点头,虽然口中没说什么,可心底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他这叔叔也是命苦之人,若将来他娶妻生子,必要将一子过继到于希名下,也好叫于希百年之后有个摔盆驾灵之人。

于希也并不敢在宫外长留,安顿好了于子然,只说会抽个时间再出来,到那时候必要备上厚礼去严家求见严承悦,好叫于子然能够多些书籍读,也好让他有个讨教的人。

等于希走后,于子然照着心中所想将下人分拨,让他们各司其职之后,又查看了府里的物件,列了单子,上面注明缺什么,缺多少,就拿出银子来叫下人去采买。

弄完这些后,他就开始安心读起书来。

这于希匆忙进宫,进到宫里,他因为心情好,脸上就多出几分笑模样来,待快到了万安宫后他自己的住处,于希更是欢喜的唱起小曲来,可巧柳木才从万安宫回来,碰到于希,笑着和他打招呼:“我说老于,你这是碰到什么高兴的事情,瞧这欢喜的。”

“柳大哥啊。”于希赶紧招呼过去:“官家今天如何,都玩了些什么。”

要说最明白官家性格的还是于希柳木这些人,不然,于希也不会一开口就问官家玩了什么。

柳木笑道:“官家可是长本事了呢,今儿批了好些折子,批完折子才叫了贤嫔娘子一起去划船,官家原兴致勃勃的要和贤嫔娘子比赛,却没想到,贤嫔娘子当真有一手,不只赢了官家,更叫官家满心的欢喜,没一丝埋怨。”

于希也点头说笑:“娘子确实好手段,这才进宫多长时间,不仅拢住了官家,就连太后对她也多有喜爱。”

说到这里,柳木又问:“老于,你这到底碰到什么高兴事,说出来,叫弟兄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柳木这一问,于希又笑了起来:“可不是高兴事么,我跟你说啊,我今儿出去寻到我亲侄子了,我原说我于家要断根了,哪知道苍天有眼,竟叫我找到子然那孩子,往后啊,我是真能放宽心了。”

“恭喜恭喜啊。”柳木和于希都是宦官,自然知道宦官最重视什么,也笑着拱手向于希道贺:“这可是大喜事,老于,你可得请兄弟们喝酒。”

于希正高兴间,自然无有不应的,便和柳木商量着要请一起伺侯官家的几位老弟兄喝酒。

商量定了这件事,柳木忽然一拍脑袋:“对了,我竟忘了这事,官家于我说叫你回来之后便去万安宫,官家有事情吩咐。”

一定官家有事,于希立刻收拾了欢喜不禁的神色,向柳木道了别之后就直奔万安宫而去。

可巧德庆帝才刚听了一会儿子书,正手舞足蹈的和几个小太监比划,德庆帝做将军,叫几个小太监做贼人,他正弄出一出将军捉贼的戏码。

见于希一进来,德庆帝立刻挥手叫那几个小太监退下,于希笑着上前先拿了温毛巾递给德庆帝叫他擦汗,又笑道:“官家唤奴婢来可是有要事?”

德庆帝擦了汗将毛巾递给于希,于希放好,又殷勤的端起一杯茶,先拿手背贴着茶杯试试温度,觉得温度刚刚好时再递给德庆帝。

德庆帝喝了口茶,舒服的叹了口气:“要论起最合朕心的,还是于大伴,于大伴最是细心,你端上的茶水不论什么时候朕喝着都是不凉不烫的刚刚好。”

于希笑道:“伺侯好陛下正是奴婢的本分,当不得夸。”

德庆帝放下茶杯,从一旁的桌子内摸出一块银色雕龙令牌随手扔给于希,于希没瞧清楚是什么物件,下意识的接了,等拿到手里一看,顿时吓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陛,陛下,折煞奴婢了,奴婢要是有什么事做错了请官家责罚,别拿这事吓奴婢啊。”

却原来,德庆帝抛给于希的竟然是东府掌印的令牌,这如何叫于希能不惊吓过度。

德庆帝一笑,弯腰扶起于希:“于大伴,朕可不是与你开玩笑,朕登基以后处理了这么多天朝政才知治理天下不容易啊,他们都瞧着朕是在玩,可朕心里又岂没有这家国天下,先前和顾家的交易,朕就是拿来试水,想看看这天下商贾能不能为朕所用,如今顾家献上来的银钱着实不少,可朕还是不放心,给了顾家东府令也不过是要制约他家,如此,这东府掌印就是重中之重了,朕不放心别人,可是,于大伴朕还是极放心的,这东府掌印,朕没有其他人选,只好叫于大伴辛苦了。”

于希起身,双目含泪:“陛下,奴婢,奴婢…陛下既然信得过奴婢,奴婢万死不辞,定帮陛下掌管好东府。”

德庆帝拍拍于希的肩膀:“朕也如此希望,如果东府和几个商家合作,让信息南北相通,说不得,朕的耳目便遍及天下。”

第一八五章 鸳鸯

于希从万安宫出来的时候还有些头晕。

他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官家会将这样的重任交到他手上,于希从来没有想过他有朝一日能成为东府掌印。

要知道,东府可是官家手里的暗势力,掌握监察天下官员、收集情报甚至于暗杀之职,算得上官家手上的一把利刃,历来东府掌印都是官家的心腹,这东府掌印一职交到太监手上,也唯有太宗时候的刘宗,刘宗在太宗的时候可谓权倾天下,虽然说到高宗的时候下场不算多好,可是,他们这些宫中宦官提起刘宗来都是一脸的佩服羡慕,全都以刘宗为目标,想要做到这宦官之最。

于希感觉他的脚都是飘着的,差点连路都走不了,摸摸怀里的东府掌印的银龙令,再想想才认下的侄子,于希认为老天都在帮他。

他原还说想要寻到那个县令的靠山,给父母亲人报仇要等待一些时日,却实实没想到天下掉馅饼把他给砸着了,东府令到了他的手上,他想查什么不容易,想抹黑谁不简单?

虽说于希对官家感情深厚,也自认为最是忠心不过的,可是,在为家人报仇这件事上,于希还是觉得用些小手段也无妨,最多等报了仇,他豁出命来替官家办事就是了。

君府

君夫人崔氏最近当真是春风得意,她原见京中权贵人家有些内宅妇人放利子钱,利滚利的一年下来做的好的赚上几万的银子,她就很是心动。

只是崔氏到底是有脑子的,她心动却不敢私下行动。便把这些事和君莫为商量,君莫为当场便驳了她,叫她打消了这个主意,只是君家如今缺钱的很,眼瞧着君绍旭到了娶妻的年纪。这聘礼什么的需要一大笔钱,再加上还要给君绍旭整理院子,给君绍易置办物件,另外,她女儿君惜兰出嫁两年还没有子嗣,每日里求神拜佛喝药什么的也需要银子。整治后院的那些妾室,收买下人都需要大笔的银子,好些钱君惜兰不能从婆家伸手拿,只能管崔氏要,搞的崔氏头疼的紧。

即然利子钱不能放。崔氏就想了另一个主意。

这便是开钱庄,说起来,这崔氏倒也有些经济头脑,她联合了几家世家,将钱庄的生意开起来,打着君莫为和崔家的名头,吸引京城的百姓和小生意者将钱存到她的钱庄里,再许以利益。而她就用这些钱借贷给那些急需周转的大商家,赚得高利,如此一运作。倒真是赚钱的紧,比放利子钱可更来钱快。

如此,不只崔氏,就是和她合作的另几家也是欢喜不禁。

崔氏刚收了一笔银子,才将银子放到私库里,就听得她的心腹丫头如意禀报:“夫人。帐房的人说大公子又从帐上支了一笔银子,大公子这几天已经支取了六百两银子了。”

崔氏听了如意的话忍不住皱眉:“大公子去哪儿了。叫他来见我。”

如意垂头:“大公子出去了,说是与人有约。怕今儿白天回不来的。”

崔氏一边喝茶一边打量如意,见如意神情恭顺一派安然,很是满意的点头:“好孩子,你以后多给我盯着大公子些,我必不会亏了你的。”

“奴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而已。”如意赶紧表态:“当不得夫人此言。”

崔氏更加满意:“这么些个丫头里,唯有你最安守本分,你又打小伺侯我,我看着你啊可是亲近的很,就想能把你长留身边是最好不过的,原我想着与你挑个管事送做堆,叫你能长长久久的伺侯我,可如今我瞧着啊,绍旭这心野了,他身边那些个丫头都拴不住,唯你还可靠一些,我若是将你送到绍旭屋里,你愿不愿意?”

如意一听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许久都不说话。

崔氏紧盯着如意厉声道:“难道你不愿意?”

“奴,奴愿意。”如意满心的委屈和悲愤,奈何性命掌握在别人手上,也只有忍耐二字可做了。

“好。”崔氏笑着点头:“不愧是我瞧中的人,如意,你先起来,再过些日子你好好收拾收拾,就去大公子屋里伺侯吧,要记住,大公子有一丝的不对劲你必要来回我。”

“是!”如意低首顺耳,小声答应了一句,之后便退了出去。

她从崔氏屋里出来,满心的不舒服,眼泪就止不住掉下来,如意不愿意回屋叫人看了笑话,或者叫人看去再告诉崔氏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就信步往花园子里走去,才出了后门,正要过一条小巷子,却不想前边迎头撞上一人。

如意瞧瞧四下无人就停下脚步,那人也站住了,对如意一笑:“姐姐今儿得空了?”

这人却是帐房里做活的小子名苏平安,苏平安的父母原是崔家的家生子,后来跟着崔氏嫁到君家,后来苏平安父亲跟着君莫为出门的时候送了性命,他母亲当时为着生他妹妹挣扎了两天结果难产而亡,这苏平安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好在君莫为这人为了名声还愿意做些表面工作,倒也没亏了苏平安,先将他安置在二公子君绍易身边学了些字,后来就送到帐房里帮着先生们管理帐目,到如今,苏平安虽然称不上什么积年的帐房先生,可是,寻常的帐目确是难不住他的。

他和如意自小一起长大,两个人都对对方有些个意思,苏平安自去了帐房手头上的银钱就多了起来,时不时的悄悄送如意些吃用,这些事如意的父母也都知道。

如意父母倒并不是贪慕虚荣的人,那两口子老实本分却又有计较,他们原商量好了,也和如意说过再过几年攒够了银子就找个时候求了君莫为赎身出去,拿着历年积攒的银子买块地,也做个小地主。另外,苏平安那小子的后路如意一家也替他考虑好了,想着苏平安总归是有他父亲救了君莫为的情分,若是他去求,君莫为必定会放他的奴籍。

到得那时候。两家的奴籍消了,那便是良民,苏平安和如意再一成亲,便照着苏平安的聪慧劲,还有跟二公子学的那几年诗书,等如意和她哥哥两家都有了孩子。就先叫苏平安教着,开蒙之后寻个好的学馆学诗书,说不得以后就能改换门庭呢。

家里的这些打算如意都是知道的,她之所有尽心尽力伺侯崔氏,也是有以后求崔氏放她一家离开的主意。她和苏平安虽然没有明言,可是两人都是聪明之人,心里也都是明白的,苏平安也曾说过,他已经没了亲人,以后若是出去,就拿如意的家人当亲人对待,如意是很欢喜的。

可是。如意哪里又料得到晴天一声雷,竟把她原本好好的打算全部给毁了,崔氏竟然叫她给大公子当屋里人。

说实在话。如意根本不愿意。

不说她心里早装了苏平安,就是君绍旭那样的花花公子她也是瞧不上的,如意很有志气,原也和人常说宁为穷人妻不做富家妾的,只是,她虽唤如意。命运却偏不叫她如意。

如今见了苏平安,如意这泪流的更凶了些:“才从夫人屋里出来。要去花园子里散散心,平安你去哪里?”

苏平安眼尖的看到如意眼圈红红的。颊上似有泪滴,顿时心中一惊,上前一步关心的询问:“这是怎么了?可是夫人打你了?”

如意赶紧摇头,哽咽了一声:“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