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又点了点头。

杜锦宁便看了齐慕远一眼。

如果花点钱帮人一把她还可以,但涉及到衙门里的捕头,她便不好相帮了,还得看齐慕远的主意。毕竟她一小老百姓,以后还得在府城里混生活,可不能为了帮别人自己惹得一身骚。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饭,逞能对谁都没好处。

齐慕远对刘高微一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哎,少爷,少爷。”见两人要出去,少年急了,连忙喊道,“两位少爷如果能救我兄妹,我们当牛作马报答你们。”

第372章 买下

“别急,我们去问问情况。”杜锦宁安慰了他一句,跟齐慕远从车厢里缩了回来。等他们走回马匹旁边时,她才发现马彪并没有跟着过来,还呆在马车旁,正伸头在车厢里不知在跟少年说着什么。

“二位…”秦宝忠不知何时走到了他们身边,对着他们拱了拱手,“二位可要买下人?这两个下人,我低价卖给你们如何?”

说着,他将身契递了过来。

杜锦宁接过来一看,见得身契上写着两个名字:江北,江南;原籍上写着粤省。

抬头看看秦宝忠一脸真诚,看样子确实是想卖了那兄妹俩。她好奇地问:“你怎么想把他们卖了?”

他买这两人来,不是去勾栏里给他做摇钱树的吗?男的到戏班子做小生,女的到青楼。否则少年和他的妹妹也不会宁死不从了。既如此,秦宝忠怎么就忽然想把他们卖掉了呢?

秦宝忠无奈道:“你也看到了,这两个脾气硬得很。现在又给我惹了一身麻烦。等到了城里,他们还不知会给我惹多大的事呢。我还是卖了他们省心。刚才他求你们买他们的话我也听到了。如果二位公子有意要买,我可以便宜些。”

杜锦宁又指了指那黑脸大汉:“那位官爷不追究你了?”

“他是新调来的,对城里的情况不熟悉,凭章办事。刚拿了我这身契去核对了一下,发现没问题;又找了个熟人来给我作保,这才打算不追究。不过这两个小兔崽子我确实是不想要了,给我捅了多大的篓子。”

秦宝忠说着,心里不知把这黑脸汉子和那叫江北的少年骂了多少回。尤其江北,他是倒霉催的才遇上这样不怕死又能折腾的。别人被打上一顿再饿上几天也就屈服了,偏他跟那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杜锦宁抬头看了黑脸大汉一眼,见他果然已往回走了,旁边的一名差役就对秦宝忠喊道:“行了,要走快走,别在这里堵着。别人还要进城呢。”

秦宝忠看了杜锦宁和齐慕远一眼,见两人没什么表示,心里有些失望。他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让车夫挥鞭启驾,他自己没上车去,而是跟着马车步行。

马彪这才回到队伍中来。

齐慕远他们一行人虽然人多,但都是骑马,行李都没多少,也没地方藏匿什么不该藏匿的,路引也没问题,黑脸大汉看了一眼就挥手放了行。

进了城门,马彪这才紧上几步,对齐慕远道:“少爷,我刚问了一下,那叫江北的少年是粤省那边的。父母双亡,大哥养大了他跟妹妹。两年前他大哥进城时与人发生争执,被人打死了。他到衙门告状,却不想那家有点势力,他奈何不了,便趁晚上去放了一把火;怕官府追究,连夜带着妹妹逃了出来。千里迢迢跑到粤桂边境投奔姑姑,却不想姑姑早已去世,他们被姑夫新续娶的妻子卖给了人牙子。秦宝忠见他俩长得好,便买了回来。他一听秦宝忠家是开青楼的,便一路上要死要活的,刚又闹了这么一出。”

杜锦宁跟他们混了一阵子,知道这马彪看着年轻,其实是面嫩,今年也有三十来岁了。他以前是在京城做捕快的,因失手把重要犯人给打死坐了牢,被齐伯昆看中赎了出来做了护院。他从十八岁起就做捕快,一双眼睛十分老辣,看人挺准。他既把这些话禀报给齐慕远听,这些话基本已经属实了。

不过她有些奇怪,问道:“既然这俩人是秦宝忠正儿八经地买的,他怎么不正大光明的放在车里,而是藏在座板下面?这不是平白地惹人生疑吗?”

马彪还没说话,刘高就道:“秦宝忠的姐夫是捕头,他把人打成这样传出去对张捕头不好,毕竟这城门口人来人往的,谁知道哪个是什么身份?以前他把人藏在座板底下也不是没被人搜出来过,但因为打点得好,那些人也不像今儿这般嚷嚷说他掳平民,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儿个是他倒霉,藏着的人醒着不说,还有胆嚷嚷;新来的这位吴大人担心手下不跟他一条心,且朝庭最近查掳人之事又查得紧,这才盘查折腾了一番。要不是那老守城拿了秦宝忠和他姐夫的好处求了情,吴大人也不可能这么把他给放了。”

听得这番话,杜锦宁对齐慕远一阵羡慕。

这就是世家的底蕴。

手下随随便便一个护院,就是了不得的能人。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刘高与马彪就把整件事打听得一清二楚了。她要是有这样的手下,何愁做事不顺手?她想也拥有像刘高、马彪这样的属下,没有十几二十年的经营,且坐在高位上,根本不可能。

“如此说,买这两人没问题了?”齐慕远问道。

“没问题。”刘高和马彪异口同声地道。

齐慕远转向了杜锦宁:“你要不要买下他们?要是你不要的话,我就买。”

杜锦宁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吧,我买。”

“那咱们赶上他们。”刘高道。

一行人翻身上马,朝前面行驶得不快的马车追去,很快就追上了秦宝忠。

经过一番交涉,杜锦宁花了十两银子,将江北、江南兄妹俩买了下来。

秦宝忠是担心两人闹腾,叫人喂他们喝了迷药的,只是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才导致江北忽然清醒了过来。这会子拿了银子交了身契,秦宝忠喂兄妹俩喝了解药,很快江北的身体就能动弹了,江南也从晕迷中醒了过来。

杜锦宁在街上拦了一辆骡车,让江北扶着江南移到了骡车上,这才继续赶路。

原来杜锦宁还没拿定主意到底去哪里,现在带着这对兄妹,她也不好再去她那小院了。小院里现在没人,汪福来起码得傍晚才能到府城。兄妹俩一身伤,她一个人要请郎中煎药、伺候他们喝药上药不说,到时候江北不甘心做下人,为了抢身契获得自由身把她打杀了,她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管江北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做事小心些总没错的。

第373章 宅子

还没等她说话,齐慕远就先开口了:“我看你还是去我那儿吧。我那儿地方大,人也多,下人厨娘都有。给这两人请郎中抓药,喂饭换衣都方便。你那里估计也没什么下人,总不能劳烦你去伺候他们吧?”

“好,那就叨扰了。”杜锦宁感激地道。

一行人便往城北奔去。

以齐家的身份与身家,在府城的宅子自也不会小,同样的四进,住着姓沈的一家六口人看守门户。

有下人使唤就是省事。杜锦宁他们一行人进去,只需吩咐一声,就有人去请郎中给江北兄妹俩看病净身喂饭,并不需要杜锦宁亲自操劳。

齐慕远等人所住的院子都是常年收拾的,干干净净。沈大娘照着齐慕远的吩咐,带着女儿去收拾另一个院子给杜锦宁住,杜锦宁刚刚喝了一盏茶的功夫,院子就收拾出来了。

“你告诉我你那小院的地址,一会儿我叫马彪跑一趟,让他把汪福来带过来。”齐慕远道。

总要劳烦这些人的,杜锦宁便也没有太过外道,把地址说了,又把钥匙递给马彪,客气地道:“有劳彪叔。”

“些须小事,不值一提。”马彪一摆手,接过钥匙,牵着马出去了。

齐慕远则带杜锦宁去她住的小院。

齐慕远是个喜静且挑剔环境的,杜锦宁被安排在离他院子比较近的小院里,同样也比较安静。院子里虽没有池塘,但草木郁郁葱葱,让杜锦宁一看就十分喜欢。

“我跟你一样也不喜下人随意进我的院子。劳烦你告诉沈大爷他们一声,有什么事在院子门口唤一声就好,不必进院子里来。”杜锦宁老实不客气地对齐慕远提要求。

要不是齐慕远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她还不好张这个嘴;可有现成的例子在,她自然不会放过,直接照搬。而且她心里暗暗打算好了,以后在府城里有了下人,她也要学齐慕远的样子,除了母亲姐姐,或是有特殊吩咐,否则一律不许进她的院子。

不用费神就能解决问题,杜锦宁的心情格外爽畅,看齐慕远也越发的顺眼。

虽平时也跟关嘉泽和章鸿文一起玩,但齐慕远眼里一向就只有杜锦宁的。如今看杜锦宁连生活习惯都跟自己一样,他越发地把她引为知己。对她这要求不光不以为忤,反而十分有认同感。

他眸子晶亮地瞧着杜锦宁:“你也跟我一样喜静?不愿意使唤下人?”

杜锦宁汗了一个。

她是可恶的剥削阶级,能有人帮着做事,她是巴不得的。可她的身份特殊,不敢用啊。

可她还得点点头:“可不是?我不喜欢别人动我的东西。”

齐慕远瞅着她:“那你以后成亲怎么办?”

“我不成亲的。”杜锦宁摇摇头,“一辈子不娶妻。女人都是麻烦。”

齐慕远看向杜锦宁的眼眸越发晶亮。

“咳,那个…”杜锦宁感觉自己把齐慕远越带越偏,有一种罪恶感,连忙岔开话题,“一会儿我让刘叔给姚掌柜送封信,让姚掌柜跟人约好明日看宅子。”

“你想买多大的宅子?要是这附近有,你不如在这里买。”齐慕远道。

杜锦宁被他说得十分心动。

刚刚骑马进来的时候她就看到了,这里一片都是富贵人家的聚居地。宅子都是深宅大院,门前的巷子十分宽绰,两辆马车相遇都能轻易错开。这里虽环境清幽,但从小巷子穿过去就是府城最热闹的坊区,闹中取静说的就是这种地段。

最最重要的是,住在这里,离齐家比较近。她在府城人生地不熟的,需得借势。现放着齐家这么个大粗腿不抱,她傻了不成?

“嗯,那在这附近问问,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杜锦宁道,“不过不能太大,我又不像你还有一大家子亲戚,我们就一家四口,等我三姐四姐出嫁,就剩我跟我娘两个人了,实在无需太大的宅子。最重要的是我手头不宽裕,留点钱我还想在府城砸摸个营生呢,那可需要本钱。”

齐慕远点点头:“确实没必要花太多钱买宅子。你看看我家,宅子太大,人气不旺,住着总感觉不舒服。房子不在大,合用就好。”他又问,“你想做什么营生?”

杜锦宁摇摇头:“还没想好。到时候再说吧。”

“其实如果你想留钱做生意,也不用买宅子。我们家这宅子有前门后门,旁边还有下人走的角门。后门那处的院落都是现成的,只要把中间一隔就是两户人家。如果你愿意,我叫人在中间砌一堵墙,你们搬进去住便是。反正房子放着也是白放着,人气旺些屋子还不容易坏。”

“还是算了。”杜锦宁摇摇头,“我们家一直都是住着别人的宅子,我娘说就跟没根的浮萍似的心里不踏实。要是我没钱倒还罢了,现如今我好歹能拿出钱来,还借住别人家里实在说不过去。”

“再说,我在这里住的时间可不是一年两年,非得住到参加殿试结束、由朝庭分派官职为止。院试还好,有府案首的名头打底,只要不出大错就能过。可乡试就不一定那么顺利了。要是耽搁一两届,那就是好几年。你们家的宅子现在空着,但不代表就没人回来住。你祖父要是在这里呆的时间久,你父母你叔婶他们总得回来过个年什么的吧?到时候这宅子他们也得住呢。”

齐慕远却摇摇头:“我爹我叔叔都有官职在身,哪里能回来?”

杜锦宁这才想起这里不是现代,过年有年假,坐个飞机半天时间就能从南飞到北。古代的官员除非守孝,否则是没有长假的;从京城到这里,走得快的也需车马劳顿一个月,要是先走水路再走陆路则需要的时间更长。有些官员从年轻时考上进士去做官,除非老子娘去世,是很少有机会回家看看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住自己的宅子踏实。”她坚持道。

齐慕远也能理解她这种感受,点头道:“行,那就叫人在这附近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宅子出售。”

第374章 斜对门

他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说做就做,直接叫了沈老头过来,把杜锦宁的打算说了,道:“你且去打听打听,看看附近有没有宅子要卖。如果打听不到,就去找中人问问。”

沈老头被主人派在这里守宅子,平时也并不是关着‘门’过日子的,他跟儿孙们还肩负着睦邻友好的重任。平时会跟附近的‘门’房串个‘门’子聊上几句,借此机会宣扬一下齐家的身份地位,免得有那不长眼的屑小见这宅子长期不住人,偷‘摸’地翻墙进来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另外,邻居家有什么红白喜事,他也会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送上一份礼物。

别看这小小的一个举动,所费不多,也不需主人费心神,但你做了,对方也能承这份情。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这里的人写信给京中的亲人,把这情况一说,齐家就能获得一些人的好感。关键时刻,没准在朝堂上别人就会为齐家说上一两句好话,救上一族的命。

因着常跟邻居家走动,沈老头儿在这一块消息还是‘挺’灵通的。

此时一听齐慕远的话,他顿时笑了起来:“哎哟,杜少爷还真是有福气的。咱们这一片宅子吧,因着住的人家非富即贵,也不差一处两处宅子的钱,因此大家买了宅子,除非家道败落,那是不会轻易往外卖的。一年两年也不见得能遇上个宅子出售。可要不说杜少爷有福呢?前儿个我出去窜‘门’子,正好听说斜对‘门’那家要往外出售宅子。”

“哦,这么巧,那太好了。不知宅子多大?售价几何?”杜锦宁顿时乐了。这可不就是瞌睡遇着枕头么?

沈老头儿摇摇头:“他家平日里总是关‘门’闭户的,似乎连守宅子的下人都没有。里面有多大,是个什么情形,老奴都不清楚。不过这消息是一个中人上‘门’问大家要不要宅子才传出来的。如果杜少爷有意,我这就叫我小孙子跑一趟,把那位姓曹的中人请来问问情况。”

“好,那就有劳沈大爷了。”

沈老头儿一家干活都‘挺’麻利,不过一盏茶功夫,曹中人就到了,被沈老头儿的孙子沈明引了来见齐慕远和杜锦宁。

杜锦宁想买宅子的事,曹中人都听沈明说了,进来见了礼后,便开‘门’见山地道:“对面那处宅子是魏家的。魏家老家在兴宁县,当初他家大老爷考中了举人,便在府城置了这么一处宅子。只当时手头并不宽裕,买了宅子后也没修缮收拾,就这么凑合着住了两年。六年后他考中了进士,带着老娘和妻儿去外地任职去了,这处宅子就空了下来。这些年也租出去给人住,可收的租金还不够维持宅子的修缮的,因为宅子实在太大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齐慕远和杜锦宁一眼,见两人都姿容不俗,一看就是官宦子弟,便把话说得直白些:“想来二位少爷也知道,在官场上‘混’,要是爱民如子清清白白,靠那么点俸禄养家糊口,委实也不容易。魏大人便是如此,做了官日子没往好里过,反而越发艰难。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魏二老爷病了几场,把家底子也‘花’得差不多了。魏大人想着这处宅子放着也是白放着,越放越破败,便打算把它卖掉。宅子占地不小,估‘摸’着能有齐少爷这处宅子这般大,且这地段是难得的。魏大人说了,售价一千五百两银子。如果杜少爷诚心想要,价钱还可以再商量。”

杜锦宁就跟齐慕远对视一眼。

趁着刚才沈明去叫人的功夫,沈老头儿也把附近屋舍的价钱说了一遍。像齐家这处宅子,里外屋舍不少,院子也收拾得比较‘精’致,大概售价能到二千多两。屋舍少一些,或是面积小一些的,则是一千多两不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魏家那处宅子情况真跟齐家这块差不多,一千五百两的价钱委实不贵。

不过,刚刚杜锦宁还说不想买这样大的宅子,现在就遇上这么大的一个宅子,委实不大合她心意。

杜锦宁道;“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吧。”又问,“你可有钥匙?”

曹中人摇摇头:“魏家有个远房亲戚在府城,钥匙在他手上。最终价钱谈得如何,是否决定出售,魏大人都委托了他来决定。我刚才来的时候已叫人通知他了,他一会儿就拿钥匙来。”

说着他看向沈明:“还得劳烦沈小哥儿去看看。如果他来了,咱们就过去看宅子。”

沈明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跑‘腿’十分麻溜。一听这话,他便飞快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叫道:“那人来了,叫大家过去呢。”

一行人便起身出了‘门’。

杜锦宁一看位置,还真就是斜对‘门’,离着齐家的对面就隔了一户人家,从齐府走过去也就几十米。

此时一个驼背且头发‘花’白的老头儿已在那儿等着了。

这老头儿也姓魏,是魏大人的远房大伯。见得这一行人是从对面的齐家出来的,齐慕远和杜锦宁都姿容不俗,能看得出是诚心想买宅子的,他态度便十分恭敬客气。

彼此见了礼,魏老头儿便打开了‘门’,请大家进去。

进了大‘门’走了几步,站在‘门’庭的廊下,齐慕远看着院子里的情形,再抬头看了看破了一个大‘洞’的‘门’庭屋顶,眉头就紧紧地皱了起来。

这院子还真不是一般的破败。

对面望过去是正厅,这是用来接待外客的地方,也是一家的‘门’面,原先的主人建这处宅子时应该也‘花’费了钱财的,虽没有雕梁画栋,却也屋舍高大。可此时窗子破败,走廊处的大柱子接地的那一处都朽了一块,屋舍下面的木结构的墙脚更是已朽了一个大‘洞’出来。至于两边的回廊就更不必说了,屋顶的瓦片都没剩几块。

院子中间的荒草似乎被人拔掉不久,‘露’出黑黄的泥土。铺了青石块的甬道上则全是青苔。

齐慕远转过头去,不悦地对曹中人道:“这样的宅子,你还要一千五百两?”

第375章 想法

曹中人露出一个尴尬地干笑:“那个…魏大人是这么说的,我只介绍生意。主要是这个地段好,价钱自然要比别处高些。把这些屋舍拆了重建,也更合自己的心意不是?总比那建了几十年,外面看着不错,其实许多地方被虫蛀了的强。这处宅子面积大,要是屋舍还不错,要的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杜锦宁也懒得跟曹中人多废口舌。做这一行的嘴巴都能说,左右都是他有理。买不买,压价多少,看了宅子再定。她可不想跟曹中人在这里瞎扯。

她问:“这屋子会倒塌么?咱们能进得去么?”

“不会倒不会倒。看着破败,其实还挺结实的。这两天我也带着几拔人来看过,都没出什么事。”曹中人忙道,“就只是走道上青苔比较多,大家走的时候小心些,别被滑倒了。

“那你领路,咱们进去瞧瞧吧。”杜锦宁道。

“行行,请跟我来。”曹中人一马当先,抢步先下了台阶。

齐慕远就转头看了杜锦宁一眼:“要是买这处宅子,一时半会儿地还住不进来;且建宅子买家具,麻烦事不少。”

“可不是。”杜锦宁点头赞同。

但架不住这处离齐府近啊,而且,还能重建。

这让杜锦宁升起了想要买下它的欲望。

要是这里面跟齐府一样,建了许多的屋舍,一个个的小院子,杜锦宁可能直接就在心里把它否定掉了。

要知道这种世家大族的宅子,都是一代传一代的。只要国泰民安没有战争,一代代住上百年都是常事,只不过年年修缮,看上去不错而已。而这种人家往往阴私事不少,今儿打死个丫鬟,明儿姨娘投了井,后儿后院里埋个私孩子,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这样的宅子,她住着心里会犯隔应。

杜家小三房人口本就不多,还是一水的四个女人,阳气不足,即便买下人也不会有多少。一家四口外加十来个下人,住得再散也就能住四分之一的地方。要是买了那样的宅子,住的地方少,剩下的大多数屋舍空着养蛇虫鼠蚊,到了晚上阴森森的,想想就可怕。

可要是能把这些老屋拆了,把地翻上一回,再建上新屋子,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个园子,那就是个崭新的宅子了。想一想苏州园林的样子,杜锦宁心里就有点小激动。要是能建个苏州园林那模样的园子,这处宅基地即便一文钱不少,她买得也不亏。

而且依她看,魏家这不过是虚张声势,想看看有没有冤大头而已。没有的话他们也只能老实喊价。到时候她只管以屋舍破败为由多杀些价,想来也不是难事。

一行人穿过厅堂,往后面走,便见后面又是一进院子,院子的屋舍依然跟前面一般破败。

再往后面走,就没有屋舍了,而是一处大大的荒败花园。大概是要出售宅子,所以请人把前面两进院子的荒草拾掇了一番,后面这花园因面积太大了,没功夫拾掇,如今荒草连天,要不是是从那处大门进来的,杜锦宁都要以为自己到了荒郊野外了呢。

看着这光景,杜锦宁心里就更满意了。

曹中人脸上的笑容却更加尴尬,道:“后面还有两处院落,如果二位少爷想去看看,咱们就进去。前两日我叫人把路两边的草割了割,还是可以进去的。”

齐慕远就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心里中意这宅子,面上却一点儿也没表现出来,眉头一直紧紧蹙着,一副极不满意的样子。

此时闻言,她淡淡地点了点头:“那就去看看吧。”不看看,怎么知道这园子有多大?

曹中人就跟驼背的魏大爷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变得越发热络了。

因着地段好,他们放出风去,这两日也有不少人来看过这宅子。只是有些进了大门,一看这破败的样子,连台阶都不下就直接回去了;有些诚心想买的,也只到了第二进院落,后面的院子荒芜得大家都不愿意进来,唯恐遇上蛇鼠虫蚁。而到这里看到花园就回去的,都没了下文。

唯有眼前这位杜小公子还想往里走,可见是诚心想买了。

刘高和马彪是跟着一块儿来的,两人先唤住了齐慕远和杜锦宁,跑到旁边的树上砍下两根树枝,两人一马当先,在前面一路地敲打着道路两边的荒草。

这是“打草惊蛇”,道路上及两旁有蛇啊虫的,被这么一惊扰就逃了,免得大家不小心踩着或是碰着被反咬一口。

如此走了一段,杜锦宁便看到有一座石板桥,桥下的溪水潺潺,看上去还挺清澈。过了桥,便是一座小院。这小院比起前面两进来,只有更破败。杜锦宁只在外面瞧了一眼就作罢,并没有进去。

“另一处院子在哪儿?”她问曹中人。

曹中人指着一个方向:“西北角。”

杜锦宁顶起脚顶往那处望了望,可除了漫天的荒草,根本看不见屋舍。

“行了,咱们回去吧,那处院子不用再看了。”杜锦宁道。

看不看的就这样了,这处院子如此,那处院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现在对这个园子的面积及地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就够了。

总之情况让她十分满意。面积够大,地势也平整,还有活水引进来。这活水可省了她不少事。

曹中人和魏老头听到这话,心里却是一凉。

一行人原路退回,还是由刘高和马彪前面开路,一直回到了大门处的回廊下。

“我也不多费口舌。”杜锦宁直接开了口,“一千两银子,如果你们诚心卖呢,就这个价。要是不想卖就算了。这宅子荒芜成这样,全都得推倒重建。人家旁边的宅子,宅子完好屋舍挺多的,也就二千两银子的样子。建这么些屋子,没个千多两银子根本拿不下来,这还得费上不少功夫、精力、时间呢。”

“这个价钱不行,我侄子说了,没有一千五百两银子不卖。”魏大爷道。

“那就没得谈了。”杜锦宁很干脆地转身,对齐慕远道,“走罢,咱们回去。”

第376章 求见

齐慕远转身就走,比杜锦宁还要干脆利索。

他就没看上这处宅子。破烂得没眼看,还想要高价,真把他们当冤大头呢。

曹中人和魏老头看着一行人的毫不犹豫地往对面走去,都迟疑起来。两人对视一眼,不过没有说话。

直到杜锦宁一行人进了齐家大门,曹中人这才问道:“魏大爷,您怎么说?”

不等魏老头说话,他便劝道:“我觉得这价钱也就差不多了。这宅子,看来看去到现在为止就没人出价的。之所以这么多人来看,都以为这里的屋舍还不错,至少能住人的。咱们呢也别把它当处宅子,只当块空地。这么一想你就不觉得这一千两银子给得少了。”

魏老头没作声。

他那远房侄子当初是给了他底价的,说不少于九百两银子就成。毕竟当初买这宅子时也不过是花了一千两。现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屋舍破烂得没法看了,能卖出九百两就已是赚了。

要知道这几十年来屋舍就没涨过价。

不过侄子也留了话。九百两银子打底,往上每多卖出多少银子,就给他一成抽成作谢礼。卖的价越高,他的谢礼也越丰厚。而且这么些年侄子对他这个远房老叔也很关照,逢年过节都送了礼来,他得好好帮着侄子把这件事办好。

不过他那侄子还等着这笔钱去打点上司,在县令这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年,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往上升,需得花上一笔钱去打点。因上这宅子要卖也是有个期限的,不可能一直留在手里,待价而沽就是了。

魏老头是这般想头,曹中人却又是另一个盘算。

虽说他做中人卖宅子也拿提成,卖价越高他得的酬金也越多,但他手头并不止这一桩买卖。这看的人多出价的人少,一天跑七八趟的伺候这处破宅子,他别的生意就别做了。

能卖出去,拿上一笔酬金是一笔,这笔少赚点没啥,有那功夫多做一桩买卖就赚回来了。

所以他倒希望这笔生意能快些谈成,别老拖着。

可无论他怎么劝,魏老头都不松口,只说:“先看看吧,没准过两天他就后悔了,把价钱往上提呢?或是另外遇上个爽快的,愿意以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价钱买下,那咱们不是吃亏了?”

曹中人没法子,只得散伙,各回各家。

杜锦宁那头,回到齐府,齐慕远就安慰杜锦宁道:“这处宅子不行,再看看别的就是。这宅子一买就住许多年,总得挑个满意的。”

这话没把杜锦宁的念头打消,反而更让杜锦宁掂记上了那处宅子。可不是,宅子一住就是许多年,那块地的地段是难得的,面积又挺大,还可以自己设计宅院,真是没一处不让她满意。不说一千五百两银子,便是再多些,她也是愿意的。

不过前世买衣服甚至买房子她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那就得能沉得住气。卖方与买方有时候就是一场战役,你沉不住气,你就输了。她即便不在乎这点银子,也不能当冤大头。

这时候,她无比想念起鲁小北来。

要是这次是鲁小北跟着她来,那操作的余地就多了。她完全可以叫鲁小北去曹中人那里去打探打探,再动动手脚,达到自己的目的。可现在…她看了看跟着她一起进门的刘高和马彪,暗暗叹了口气。

“少爷你们回来了?”沈老头儿的儿子沈青山走过来了,先行了一礼,这才向着杜锦宁道,“杜少爷,那叫江北的少年看了郎中上了药,他说想见见你。”

“好。”杜锦宁转头对齐慕远道,“我自己去就行,你回去歇着吧。我一会儿从他这出来就回自己院里去了。有什么事你再叫人唤我就行。”

“成。”齐慕远也不多话,“有什么事,你只管叫人来找我。”

“好的。”

“你们也回去歇着吧。”齐慕远对刘高和马彪吩咐道。

“是,少爷。”刘高和马彪行了一礼,回了自己所住的院子。

杜锦宁跟着沈青山去了下人所住的院落。江家兄妹俩就被安排在这里,一人一间住两隔壁。这也是江北强烈要求的。他不放心他妹妹。

江北身上抹了药换了衣服,又吃了点东西,此时看上去精神不错。

见得杜锦宁进来,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给杜锦宁行礼,可想是拉动了身上的伤口,一下子疼得呲牙裂嘴的。

“行了,你要再折腾,我就又得花钱给你请郎中。就这么躺着吧,我也不是那等在乎虚礼的。”杜锦宁摆手道,接过沈青山递过来的凳子,在江北的床前坐了下来。

“江北多谢少爷救命之恩。”江北只得躺在床上拱拱手,算是行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