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省这里一年种两季水稻,晚稻的收割会在农历九月、十月。现在秋闱刚过,已是九月初了,至多不过是等上一个来月就能入京。到时候京城局势也稳定了,时间上正正合适。

能跟齐慕远一块儿上京,杜锦宁还是很高兴的。

想到程兴或许还带了别的消息来,是她这个外人不能听的,杜锦宁适时地站了起来,道:“如果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我四姐的亲事,还得跟方家好好商议一下。”

“好。”齐慕远起身把她送到门口,这才坐了回去,继续听程兴说京中的事。

杜锦宁回到家,听下人说章鸿文已去客院歇息了,她便去了陈氏那里,把齐慕远所说的消息告诉了母亲。

“那你是打算过一个月就上京去?”陈氏问道。

杜锦宁点点头:“是。四姐的喜酒原也是定在这时。现在皇帝驾崩,民间一个月内禁嫁娶,四姐的成亲时间也往后推一推。正好一个月后办喜酒,我吃完喜酒就上京,时间上安排正好。”

陈氏想了想:“那我跟你一块儿去京城吧。”

杜锦宁吃了一惊:“娘…”

对于陈氏,她自然想过如何安排,但她没想到陈氏会自己主动提出来跟她一起上京。

要知道从未出过远门的人,对遥远陌生的地方会有一种惧怕。当初陈氏跟着她到府城来,就惴惴不安了好久。这会子要跟她去京城,她恐怕得犹豫好久。而且杜锦宁知道,陈氏对于现在的生活满意的不得了,让她舍弃这里安逸熟悉的生活去京城,肯定是舍不得的。

“娘,我是这么想的。”她道,“到时候我问问大姐夫和四姐夫,看看他们要不要跟我一起上京。如果他们都去,而且都带姐姐们去,那您也一起去京城。可如果姐姐们留在这里,您还是先在这里的好。等我考上进士做了官,再看情况安置您。”

她考进士是要冒风险的。陈氏如果不跟着去京城,山高皇帝远的,再有人帮一帮,没准就能避过风头。可如果进了京,一旦查出她的真实身份,陈氏是想避都避不了。

所以如果有可能,杜锦宁并不打算带陈氏入京。

“不,我跟你一起去。”陈氏态度很坚定。

“娘。”杜锦宁不赞同地叫了一声。

“就这么决定了,你在哪儿,娘就在哪儿。娘要是不跟着去,谁照料你的起居?总不能让青木照顾你吧?”陈氏的态度十分坚定。

杜锦宁便知道陈氏这是要跟她一起承担风险,她禁不住鼻子酸酸的。

陈氏拍拍她的手:“你姐姐们出嫁了,我就放心了。以后就咱们娘儿俩,不管出什么事都一起承担。这可是咱们事先说好的,不许反悔。”

杜锦宁望着她坚定的眼眸,用力点了点头:“好。”

第二日陈氏就去了方家,跟方少华的母亲重新选了个吉日,把成亲的日子往后挪了二十天。杜锦宁跟章鸿文吃过早餐,拿了些文章给他看后,便也匆匆去了许成源家,跟他商量进京之事。

到中午回家,娘儿两个碰头,陈氏道:“方太太说,等你四姐他们一成亲,他们就去京城。”

“大姐夫倒是想带家眷一块儿上京,就是亲家母还在犹豫。”杜锦宁道。

第560章 说服

陈氏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谢氏的想法,问道:“她是不是觉得花费太大了?”

杜锦宁点点头;“她没说,应该是。”

这些年,许成源时常画些画,写些话本来卖,赚几个钱。但他读书的资质本就不是很好,想要跟上杜锦宁他们的步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要比杜锦宁、齐慕远多得多。他在杜锦宁的劝说下,倒是能分清主次,不敢腾出太多时间在画画和写话本上。所以赚的钱着实不多,只能够自己买些笔墨纸砚。

谢氏到了府城后仍没歇着,雇了几个人帮着做豆干、茶叶蛋,除了提供给杜锦宁的几个茶馆,同时也在府城各坊区销售,生意不错,倒也赚一些钱。

杜方菲用嫁妆收益买了个婆子帮着做家务并带孩子,她自己便空出时间来刺绣。但孩子太小,牵扯了她一部分精力,再加上又一次怀孕,陈氏和杜锦宁都不许她太过操心,所以她在刺绣上赚的钱也不多。

许家的开销来源主要还是在谢氏的生意上。

而他们一家住的是杜锦宁送给杜方菲的嫁妆宅子,三人赚的钱除了吃用,再供许成源读书,倒也有些剩余。不过这一去京城,光是盘缠就是一大笔钱,去了京城还得租房子,许成源在京城里找书院念书又要交一大笔钱。偏谢氏的生意到了那边要重新开始,一时半会儿拓展不了销路,家里就只出不进,这两年存下的钱怕是支撑不了多少时间。

大概是想着这些,谢氏才犹豫着不愿意进京。

陈氏和杜锦宁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自然知道谢氏的顾虑与难处。

“我说了他们的盘缠我可以出,到那边如果钱不够,我也可以出租房子的钱。可亲家母却不好意思要,毕竟她家也不是缺钱,只是舍不得而已。”杜锦宁道。

说实在的,杜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有庄越在,再加上各处茶园的收入,杜锦宁现在已经算是很有钱了。方少华家不用说,那是不缺钱的;原先一穷二白的鲁小北也成了个暴发户。只有许家,虽说日子比原先好很多,但终是差大家一截。

杜方菲的嫁妆庄子虽每年有收益,但许家的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在杜锦宁的授意下,杜方菲也没拿出来做家用,用她的嫁妆银子养许家一大家子人,只逢年过节给家里人做新衣裳或是过生日时买些礼物,算是她的一份心意。许家母子也没觊觎她手里的钱,所以日子过得就不那么富裕。不过吃穿是不愁的,在一般老百姓眼里日子也算过得殷实了。

杜锦宁把谢氏和许成源的心性与为人看在眼里,倒是愿意再给他们想个赚钱的路子。但杜方菲不是做生意的料,许成源分身乏术,谢氏倒是精明能干,一来年纪大了,二来见识终是有限,做点小生意还可以。想要再支一个大摊子,估计就得把她累垮,压力也大。所以杜锦宁就没敢提这事,生怕谢氏逞强把自己累垮了。

于是许家的情况就一直这么维持了下来。

陈氏听了有些发愁:“那如果她真不愿意去,怎么办?你大姐肯定也不会去的。毕竟你大姐夫只是去考试,又不是去做官。她这样丢下婆婆跟着丈夫进京去,被人说起来不好听,你大姐夫心里也会有想法。可单独把你大姐留在这里,我也不放心。咱们都走了,她家还没个男人,你大姐又长得好,要是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得了。”

杜锦宁想了想:“一会儿大姐夫过来,我再跟他好好谈谈吧。去了京里,我还得再把茶楼和酒楼开起来。到时候我出钱开一家点心铺子,让亲家母打理,给她分红,如此一来许家的收入就多了,亲家母也不至于这么忧心。豆干和茶叶蛋的生意她还可以继续做,点心铺子算是另一项收入。就是亲家母得受累,毕竟要管两摊事。”

“受累想来她也愿意。”陈氏叹了一口气,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很是复杂。

要不是杜锦宁能干,不光能读好书,还有本事赚大钱,她们娘儿几个的日子还不知过成什么样呢,绝对比谢氏都还不如。现在她穿金穿银、使奴唤婢,女儿们也借杜锦宁的光嫁了好夫婿,过上了好日子,这都都是托了杜锦宁的福。

而杜锦宁自己,却在走着一条比任何人艰难的路。

“太太、少爷,大姑爷来了。”有婆子来禀道。

“让他去章少爷住的院子里坐一会儿,说我一会儿就过去。”杜锦宁道。许成源是自家人,无须客气,她并不急着过去待客。

婆子领命而去。

刚刚杜锦宁说许成源会来,陈氏还没在意,这会子她便有些疑惑:“你不是刚去他家了吗?为什么他要过来不跟你一起?”

“我去了他家后,又去了一趟关家、梁家,自然不能跟他一起来。”杜锦宁解释道,“他当时也有事,想来耽搁了一下。”

“关少爷和梁少爷要过来不?要不要准备待客的晚饭?”陈氏问道。

关嘉泽与梁先宽跟章鸿文曾是同窗,章鸿文既来府城,他们总要过来跟章鸿文打个罩面,留在这里陪章鸿文吃一顿饭。

杜锦宁摇摇头:“关嘉泽还在漓水县呢,我过去是问一下老师他们有没人托信来。梁先宽因京中变故,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所以没空过来。”

“关先生如何?没事吧?”

杜锦宁摇摇头:“还没有信来,应该不会有事。”

毕竟关家是保持中立的,京中的夺嫡大战,想来没有波及到关家。对于这一点,杜锦宁还是挺放心的,至少不像担忧齐伯昆那般担忧关乐和。

说到这里,杜锦宁站了起来:“娘,那我过那边去了。”

“去吧。”

去了前院章鸿文所住的客院,杜锦宁便看到许成源和章鸿文正坐在院子里喝茶。

见得她来,许成源给她斟了一杯茶,递到她面前的桌上,道:“你刚才走后,我已说服我母亲,让她同意一起进京了。”

“真的?我还说继续说服你劝她呢。”杜锦宁惊喜道。

第561章 赴宴

“咱们都走了,留她们娘儿几个在这里,你我都不放心,岳母更是掂记。我娘听我这么一说,便同意了。”许成源道。

他抬起头来,看着杜锦宁,心下十分感慨。

看到章鸿文,他就想起以前的自己。要是当初他没能娶杜方菲,在学业上没有杜锦宁的提携与帮助,他估计这时候的日子也就比章鸿文强上一点,大概能考上个秀才吧。至于其他的,就别枉想了;而家里的日子也不会有现在那么好过。

这一切,都是杜锦宁给他的。

想起这一点,他对杜锦宁就十万分地感激

既然谢氏已经同意上京,且章鸿文在这里,杜锦宁便没说开点心铺子的事,转而笑问道:“刚才说什么呢?”

“没什么,谈论县里的一些人和事呢,随便聊聊。”许成源道。

“锦宁,明年当真要开恩科?”章鸿文问道。

“是啊。”杜锦宁道,“京里刚传来的消息。所以我们打算等我四姐出了嫁,就提前去京里呆着,等待明年会考。”

想想到时候杜锦宁几人就是进士了,自己连一个童生都还不是,章鸿文神色有些黯然。

“我姐姐要一个半月之后才成亲呢,这段时间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我给你讲讲文章。”杜锦宁道,“我伯祖父他们来吃喜酒时,你再跟他们一起回去。”

“好。”章鸿文虽觉得在这里白吃白住那么久有些不好意思,但想想父母对自己的期盼,再看看自己跟杜锦宁他们的差距,他决定还是接受杜锦宁的这番好意。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杜锦宁每日都会抽一个时辰给章鸿文讲课。她写文章的思路与教学理念,是跟这时代的先生不一样的;而且她能从能一个学子的角度从发,根据章鸿文的实际情况来教学。

一个月下来,章鸿文收获极大,写的文章有了质的飞跃。他相信这时候再去参加府试,一定能一举通过,便是院试也有希望。没准后年他也能拿个秀才名头回家。

为此,他对杜锦宁很是感激。

杜方蕙出嫁前几日,杜锦宁派了护院,去县里把杜寅生和杜云昌、杜云翼、张氏从县里接了上来。

陈氏担忧地问道:“你三姐出嫁时,不是只接你大伯父吗?怎的这回把你伯祖父和四叔也接上来了?到时候村里会不会说闲话?”

把亲的祖父和祖父置于一边,却接隔房的伯祖父和堂叔来赴宴,别人可不得说闲话?

“不会,放心吧。”杜锦宁道,“我这样做,自有计较。”

如果说上次杜锦宁回乡时,杜辰生和牛氏表现得不那么过份,她这只接伯祖父不接祖父的举动,还会被村里人非议几句。毕竟人的忘性总是大的,人们的心又总偏向弱者、同情弱者,觉得杜锦宁现在发达了,再跟老人斤斤计较就太小心眼了。

可上次杜辰生和牛氏为了一百两银子露出来的嘴脸,又让村里人把以前的事拿出来说。这回杜方蕙出嫁,杜锦宁派人只接杜寅生等人上府城,她估摸着没几人会嚼舌根子。

陈氏一听杜锦宁这样说,便没再多问。

杜锦宁办事,她就没有不放心的。杜锦宁说行,那就行。

杜寅生年纪大了,来府城的话,要乘马车在路上走一天。因此护院们头天就去了县里,按杜锦宁的叮嘱没去找人,而是在客栈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去桃花村接人。

这件事是杜锦宁早早写信给杜寅生说好的,杜寅生等人早就准备好了。见得人来,他跟杜云昌拿着行李悄悄出了村,乘马车跟接杜云翼夫妇俩的马车一起汇合,往府城去,并未惊动杜辰生。

马车走了一天,傍晚到了府城。马车驶进巷子,杜寅生看到巷口写着的“葫芦巷”三个字,不由一惊,问到城门口去接他们的杜锦宁:“这巷子,可是咱们杜家祖宅的那条巷子?”

“正是。”杜锦宁道,“杜家祖宅,就在我新宅子的对面斜对门。”

说着,她看向了杜寅生。

杜寅生的嘴唇颤抖了几下,掀开车帘朝外面看了看,看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来看向杜锦宁,眼里带着犹豫和希翼。

杜锦宁自然知道杜寅生想要说什么。

要是朝庭不开恩科,杜锦宁还真不乐意跟对门认亲,毕竟巷尾杜家代表着麻烦。为了满意杜寅生一个无关紧要的心愿,就让她们一家沾上一大堆的麻烦,她还没这么舍已为人。

可现在她很快就要离开府城了,往后还回不回这桂省,还不一定呢,她倒是愿意成全杜寅生这个心愿。

她主动问道:“伯祖父想要去认祖归宗么?”

杜寅生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算了。我老了,没多少日子可活了,可你们的日子还长着呢。要是认了这门亲戚,给你添麻烦,还不如不认。”

话是这么说,但他那失落的表情,还是显示出他其实是想回杜家老宅的。

“等我姐姐的喜宴结束,我带你们去认亲吧。”杜锦宁道。

她可不想杜方蕙出嫁的大喜日子,对面杜家闹出各种麻烦来。即便要认亲,也放在喜宴之后,她们离京之前。

“好,好。”杜寅生激动得老泪纵横。

杜云昌听了,欣慰于老父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之际,又惴惴不安于会不会给杜锦宁添麻烦,心里矛盾,张着嘴半晌不知该劝阻此事还是该为老父高兴。

而杜云翼和张氏却是跟杜寅生一样激动万分。

他们倒是对祖宗和血脉这些东西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如果他们认祖归宗了,那么杜家祖宅是不是该有他们这房一份?

他们可听杜寅生说了,杜家可是府城的富户,家里有许多产业,还有一个大宅子。

而他们的祖父可是杜家的嫡长子,在分家时本该占家中财产的大部分,祖宅也应该是他们这一房的。可祖父当年负气而走,财产被继母所出的儿子全部侵占,这理说到哪里都说不过去。如果去认祖归宗,再叫人来评理,那些宅子和产业岂不是他们的?

第562章 不去也不要

想想府城里竟然有大宅子让他们住,还有产业让他们继承,他们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

不过这事还得靠杜锦宁周旋,两人心里即但有盘算,还是不敢露出半分神色来。

说话间,马车在杜家大门口停了下来。

“少爷,您回来了?”姚书棋领着两个男仆迎了上来,“老太爷、大爷、四爷一路辛苦了。”说着,伸手把杜寅生搀扶下了马车。

“这是…”杜寅生下了马车,看着穿着青衣小帽的男仆,又看看姚书棋,心里虽有猜测,却是有些不敢想。

“伯祖父,这是我府里的管家,姓姚。”杜锦宁道,又指着两个男仆,“这个高个儿的是阿武,矮个子的叫六子,分别在你们所住的院子里伺候。你们有什么事,或是要去哪儿,都可以跟他们说,让他们转告我,或是带你们去。”

说着,她对大门做了个手势:“伯祖父,请进吧。”

看看衣着整齐的奴仆,再看看十分气派的大门,杜寅生和杜云昌好半晌反应不过来。

杜寅生颤抖着声音道:“宁哥儿,这是你的宅子?”

“是啊。”杜锦宁说着,诧异地转头看了杜云翼一眼。

当初杜方苓出嫁,杜云翼和张氏可是代表杜家来吃过喜酒的,自然知道她们住的宅子是什么样。可怎么看杜寅生和杜云昌这吃惊的样子,似乎并不知道一般。

杜云翼还没说话,张氏就陪着笑脸对杜锦宁道:“那次来吃苓姐儿的喜酒,因怕我爹和娘知道你们过得好,会想方设法地跑到府城来闹事,我们回去并没敢说实话,只说你们在府城赁了一个小院子住着,你娘和你姐姐做点小生意供你念书,日子过得还没有在县里时那般宽裕。”

说着,她又向杜寅生歉意道:“伯父,我们不是防着您,而是担心着我爹娘来给宁哥儿添乱呢。”

提到爹娘,杜云翼面上有些尴尬。

“你们这样做得对。”杜寅生道,“宁哥儿接你们来喝喜酒,那是信任你们,你们可不能给他添乱。”

“不会不会,我们都明白。”杜云翼赶紧道。

杜锦宁这条大腿越来越粗,他们巴结讨好还来不及呢,哪里敢给杜锦宁添乱?

他们可不像杜辰生和杜云年那些人那么蠢。杜锦宁和陈氏都是爱憎分明的,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自然就对你好。看看章光义父子两个,以及杜寅生一家就知道了。这么些年,逢年过节的,杜锦宁给了他们多少东西,加起来怕不得上百两银子了。

一行人进了门,杜寅生和杜云昌看着这精致漂亮的园林,惊叹得嘴巴都没合拢过。

过了一日,就是杜方蕙出阁的日子。这次喜宴来的客人里,除了齐慕远、关嘉泽这些好友,葫芦巷的邻居,还有南麓书院的教授和先生,以及一些同窗。最让大家意外和吃惊的是,杨云涛竟然亲自来喝了喜酒。

“那、那是知府大人?”杜寅生被吓得说话都巴结起来。

站在他身后伺候的阿武应道:“是的。知府大人跟齐老太爷交好。过来吃喜宴想来也是看在齐家的面上。”

杜寅生倒没什么想法,只是吃惊于杜锦宁现在的人脉。倒是杜云翼和张氏看着杨云涛的背影,目光闪了闪。

杜寅生又看着陆续进来的客人,问道:“对面杜家可有来人?”

阿武摇摇头:“这个不一定。当初对面杜家为了一块匾额,可跟咱们家起过龃龉呢。”

“怎么跟对面杜家还起了冲突?”杜寅生立刻问道。

阿武便将当初为了一块匾额发生争执,对面杜家仗着权势想欺负杜锦宁的事说了。

他跟小六被姚书棋派来伺候老家的人,自然不是个爱多嘴的。阿武之所以说这话,是姚书棋特意授意的。

杜寅生立刻气愤道:“那一支的人向来没教养。”

杜云翼立刻道:“伯父,如此一来咱们过去争家产,也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杜寅生看了他一眼,没有作声。

杜云翼见他不说话,顿时急了,道:“伯父,你不会只去烧个香拜一下祖宗吧?别忘了那家里的大部分财产都是咱们这一支的,当初都是被他们用卑劣的手段占了去,咱祖父为此吃了几十年的苦。咱们占着理,又有…”他悄悄朝杨云涛那个方向努了努嘴,“不怕打不赢这场官司。”

杜寅生抚了胡子,望着杜云昌,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虽无争利之心,但为了儿孙,该是他们这一支的财产,那也是要争一争的。

作为女方,把出嫁女送出去,再请客人吃一顿就散了席。待客人离开后,杜寅生把争产的事也跟杜锦宁说了。

杜锦宁自然知道,有杜云翼和张氏在,认祖归宗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争产。

她道:“我们这支是跟杜家写过断绝文书的。你们要争产,我不参与;到时候财产拿回来,我也分文不取。”

“这怎么行呢?”杜寅生和杜云翼异口同声地说道。

话一出口,两人都对视了一眼,又转过头来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知道,杜寅生大概是觉得她是杜家的一份子,理应分一份财产;而杜云翼可能觉得,没有她身后的人脉,他们这一支想把财产夺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一点财产都拿不回,到不如分她一点财产。

她摇摇头,问杜寅生道:“曾祖父当年出去时,手里可有是杜家子孙的凭证?”

杜寅生点点头:“有的。因为一直想着要认祖归宗,所以你曾祖父当初跑出来的时候,特意去衙门开了一份身份证明。另外,还有路引,也算是凭证。”

“那这样,你们明日过去,先跟他们谈一谈。如果谈不拢,就把这些凭证拿去衙门里,请衙门判决。”杜锦宁道。

“你不去吗?”杜寅生和杜云翼悚然一惊。怎么听杜锦宁这话的意思,就算是认祖归宗她都不去。

“我已跟杜家断绝了关系,还去认什么祖归什么宗?”杜锦宁摇摇头。

第563章 羞愧

她看向杜寅生:“我不介意你说我是你们这一支的,但去给祖宗磕头的事,还是免了吧。”

“这、这怎么行…”杜寅生心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从来没感觉到杜锦宁离他们如此远,远得似乎跟他们杜家无关一般。

“就这么定了。”杜锦宁站了起来,“我还有事,先回院里去了。你们早些歇息吧。”

走了两步,她又道:“我已定在五日后去京城。如果你们跟祖宅到那进还没能议出个结果,我会给你们在客栈里包个小院住着,费用由我出。我这宅子当初建的时候,是跟梁家合作的,就是为了给他们的买家做园林展示,到时候经常会有客人来参观,留你们在这里住着不方便,还请伯祖父见谅。”

她拱了拱手,不待杜寅生和杜云翼说什么,便转身离去。

她不让这些人在这里住着,是防着杜云翼。杜云翼和张氏心中的贪念并不比杜辰生、牛氏和杜云年少,只不过他们更精明,更懂得把自己的欲望隐藏起来,不引起她的反感。

一旦她让他们在这里住着,就会给他们一种他们是这宅子的主人的感觉——杜锦宁一家进京了,这宅子空着,他们不住也不浪费,所以住住对杜锦宁也没什么影响不是?而住着舒服了,想要让他们搬走,那真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到时候怕是又有一翻撕扯。

杜锦宁完全不愿意放精力在这些人身上,一点儿也不想。

所以能避免麻烦,就尽量避免。

不过以防打老鼠伤了玉瓶,待杜云翼夫妻俩也离开,这个客院只剩下杜寅生和杜云昌父子俩时,姚书棋便过来了,把杜锦宁对杜云翼的防犯说了一遍,道:“少爷担心老太爷和四爷误会了,这才吩咐我过来解释一声。他自己却是不方便过来,让大爷看到不好。”

“另外…”他又道,“少爷说了,以后他做了官,祖宅杜家和这边二房的人,比如二房的二爷,难免不打着他的旗号为非作歹。趁现在断了关系,他们没了倚仗,还能安份守已一些,免得作奸犯科,落个不好的下场。

杜寅生听到杜锦宁说不愿意认祖归宗,他心里异常难受。作为杜家的老大,他是希望家里能有人出人头地,并且把大家都带出来,如此才是兴旺之家。现如今杜锦宁发达了,却忽然连祖宗都不要了,他难免觉得杜锦宁太过冷淡与薄凉。

现如今听到姚书棋的解释,他这才好受一些,倒也能理解杜锦宁的顾虑。而且,由着这话,他想得更加深远。

他虽只是个童生,又一辈子呆在乡村里,但跟黄澄明他们交往,倒也听说过一些事。

有些人,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做了官,但因没约束好家中父兄,让他们做出欺男霸女,强占农田之事,最后被御史一弹劾,被降职罢官。

想想杜云年的性格,那就是个愚蠢且胆大的,赌钱、卖侄女,甚至仙人跳他都敢参与,以后杜锦宁真的做了官,尤其是做了大官,杜云年岂会不打着杜大人伯父的旗号,在外面招摇撞骗,为非作歹?

而杜家不仅仅只有一个杜云年,还有杜锦寿呢,还有府城老宅的杜家人呢。老宅那些杜家人可都不是什么好鸟,谁能保证他们不借着杜锦宁的官威做坏事?他们跟杜锦宁没什么感情,连累了杜锦宁也无所谓。

难道杜锦宁真要为了他们这些人,被降职罢官,多少年寒窗苦读毁于一旦?

如果这些人对杜锦宁好,杜锦宁吃过他们的饭,穿过他们的衣,受过他们的恩惠,被他们连累还能说得过去。可杜锦宁不光没沾过他们一点光,而且还受过不少他们的欺负。杜云年就不说了,只说祖宅杜家,杜锦宁可不止一次被他们所欺负。要不是杜锦宁身后有齐家和杨大人支持,还不定被欺负成什么样呢。

现在杜锦宁有出息了,他们倒想来沾光,过好日子。末了借着杜锦宁的名头做坏事,还连累杜锦宁,凭什么?

杜锦宁凭什么要被人占便宜还得受连累?

当年分家的时候让那孩子净身出户,跟他签断绝文书;现如今他发达了,杜家就让人家认祖归宗,要沾人家的光过好日子,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这么一想,杜寅生的脸就火辣辣的,羞愧难当,只觉自己没脸见杜锦宁了。

杜云昌见姚书棋说完,杜寅生没有任何表示,脸上倒是一阵红一阵白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便担心父亲真生杜锦宁的气了。

他连忙唤道:“爹,爹…”

杜寅生回过神来,连忙对姚书棋道:“姚管家放心,我明白宁哥儿的心思,我不会怪他的。”说完这话,他老脸一红。

他刚才还真责怪杜锦宁了。

真是不应该啊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