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宁自然答应。

“竞拍也好。”关乐和看了陈主事一眼,表情淡淡的。

“既然你们两家都来了,那现在就直接竞拍?”史昀问道。

“好。”

“我没问题。”

关乐和与陈主事都点头赞同。

史昀便招呼了一个同僚过来,作个见证。

“这处宅子,我们专门去做过估价,起拍的底价是三千五百两银子。你们每次加价都是一百两。好了,现在开始。”史昀道。

陈主事的小舅子直接开了个价:“三千八百两。”

关乐和看了杜锦宁一眼,示意她上前竞价。

第577章 戏精与影帝

杜锦宁在刚才得到老师“价高别拍”的谅解后,就打定主意不买这处宅子,并且坑这陈主事和他的小舅子一把。

她现在才是个举人,就算明年中了进士入了仕,那也只是七八品的小官。这样的小官,在那些世家大族眼里,跟普通老百姓并无区别。

而一个人的地位如何,是否受人尊敬与畏惧,不是以你住在哪里来决定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如果她位极人臣,那怕她的宅子位于贫民窟,也必然会门庭若市,那些趋炎附势之辈都会搬来与她比邻而居。

打定了主意,奥斯卡影帝杜锦宁再一次上线。

她看了看史大人,又看了看陈主事的小舅子,这才犹犹豫豫地道:“四、四千两?”说着,还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关乐和,似乎想得到他的肯定。

关乐和与杜锦宁相处两三年,也算是比较了解自己这个弟子了。一看杜锦宁这样子,他哪里还不知道自家弟子这又是想坑人了?要知道杜锦宁虽出身不高,似乎也没去过什么大地方、见过什么世面,但为人从来都是落落大方、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从来没有畏手畏脚一说。恐怕有一天要面见皇帝,关乐和都不带担心自家弟子拿不出手的——只担心她太拿得出手,平白惹人侧目。

弟子要耍人,耍的还是自己的冤家对头,关乐和哪有不配合的道理?

他当下皱着眉看了杜锦宁一眼,抚了抚胡子,缓缓地点了点头。

点完了头,他上前一步,凑近杜锦宁,低声道:“别开价太高,三千八百两,本就是市场价了。太高了吃亏。”

这屋子不大,且也安静,陈主事两人和史昀又离得不远。关乐和的声音虽压得很低,却还是被那三人听到了。

史昀面无表情,眼神都没往关乐和这边瞧,老神在在一副秉公办事的样子。

陈主事则跟他小舅子对视一眼,脸上浮出一抹得意的笑,同时心里冷哼一声,对关乐和十分不屑。

果真是在乡下呆久了,满身的小家子气。

这宅子,是能用市场价来衡量的吗?且不看那些富商削尖了脑袋也要住到这里来吗?拿出去卖个一万两银子,那些人都得抢着要——当然,拿出去卖肯定不行的,周围的住户,尤其是关家第一个都不答应。买卖契约上可是得这些邻居签字的,买宅子的人需得身份地位跟他们相当,或是前途一片光明、有潜力的人。

陈主事对他小舅子眨了一下眼,示意他出价。

小舅子得了姐夫的暗示,信心大增,干脆出个狠价,打算直接把杜锦宁吓跑:“四千五百两。”

杜锦宁果然是被吓了一跳。

她呆呆地看着陈家小舅子,似乎对这个价钱有些不敢置信。

“快些吧,还有事呢。”陈主事不耐烦道,“不说我,便是关大人,你也还得回衙门办公吧?可不能在外面滞留太久。”

杜锦宁大概被陈主事这话又吓着了,忙不迭地道:“四千六百两。”

才加了一百两,这也忒小气了。

陈小舅子撇了撇嘴,也不看他姐夫了,直接道:“四千八百两。”

杜锦宁怯生生地看了陈主事一眼,垂下了眼睑,咬了咬了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五千…呃,五千一百两。”

五千两就五千两,还五千一百两,真是小家子气。

陈小舅子虽在心里鄙视杜锦宁,但他心里也凝重起来。

这宅子并不大,只三进而已,且每一进的面积也不宽敞,虽有些附加值,但最多四千五百两就差不多了,再多就不划算了,毕竟不能拿出去卖。

而且,他也不是特别有钱,五千两,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十分庞大的钱财了。花五千两买个三进宅子,到底值不值?

心里打了个突,他出价就谨慎起来:“五千二百两。”

杜锦宁察言观色,也知道到陈小舅子的心理价位了。

她故意露出犹疑的神色,哀求地看了关乐和一眼,似乎在说:老师,我顶不住了,咱们别争这口闲气,不买了吧?

关乐和不愧是影帝的老师,想来也是戏精学院毕业的。

他目色沉沉地看了陈主事一眼,又阴沉着脸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畏缩了一下,用蚊子叫一般的声音道:“五、五千…三百两。”

陈小舅子见状,优越性和自傲感忽然大增,一时之间忘记了宅子是否值这个价的问题,声音朗朗地道:“五千五百两。”

杜锦宁似乎被吓住了,半张着嘴,呆呆地望了陈小舅子一下,目光很快移到了关乐和脸上,嘴里嚅嗫地道:“老、老师…”

关乐和露出很看不上她的神情,直接越主代庖:“五千八百两。”说着,他还似笑非笑地看向陈主事,似乎在说:来呀,来呀,谁怕谁?

陈主事完全不顾潜在的规则,也要在买宅子这件事上狠狠地踩关乐和一脚,看中这处宅子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跟关乐和别苗头。

而且一开始他们这边气势汹汹,气场十足,这会子怎么能露怯,直接输给关乐和?

他当即道:“六千两。”

“六千一百两。”关乐和瞪眼睛。

“六千三百两。”陈主事也毫不示弱。

“六千四百两。”

“六千五百两。”

听到这个报价,陈小舅子开始抹汗了,上前正要跟自家姐夫说别争了,就见那原先那怯生生的孩子上前扯了扯自家老师的袖子,小声道:“老师,算了。”

关乐和存了涮人的心,自然保留着理智,一面报价一面观察对面的神情,免得坑人不成反把自己埋坑里了。

看到陈小舅子脸色发白,他就知道这价差不多了。这会子杜锦宁递了台阶过来,他当即接过,“哈哈”一笑,对陈主事道:“行吧,六千五百两,让给你了。”

陈主事见状,还挺得意,鼻子里冷哼一声,抬起手来拱了拱,作出一副十分有风度的样子,道:“承让承让。”

第578章 一封信

关乐和也不理他,转头对史昀道:“史大人,我先走了,你忙。”说着,拉着杜锦宁往外走,一面走一面还道,“六千五百两,原价的两倍,还真是冤大头啊,哈哈。”

说着话,他人已出了门,越走越远了。

陈主事听了,气得满脸通红,冷笑道:“没钱还想买宅子,装什么装。”转过身来朝自家小舅子一挥手,“过来跟史大人办手续吧。”

陈小舅子却脸色惨白,站在那里半天没有动弹。

史昀冷眼看着这场好戏,全程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关乐和走前跟他告辞,他也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连个笑脸都欠奉。

这会子见陈小舅子不动,他立刻沉下脸来,对他道:“参与官府竞拍,不兑现者,以欺诈罪论处。”

配合史昀竞拍并作见证的那个官员也皱眉看向陈小舅子:“你可别跟我说,你没钱,那宅子不要了。”

“不是不是,不会不会。”陈小舅子更是汗出如浆。

他跟着姐夫来竞拍,流程如何,后果怎么样,姐夫都是跟他说得清清楚楚的,自然知道拍了宅子却不要是个什么后果。

这可不是商家举办的竞拍会,拍了东西不要,只要你权势够大,商家也只能吃哑巴亏。这个竞拍可是官府举办的,后台是皇帝。你敢涮皇帝玩,皇帝就得叫你满门老少的脑袋搬家。

看到小舅子一边抹着汗,一边含着泪,惨白着一张脸跟史昀办理过户手续,被意气之争冲晕了头脑的陈主事这才慢慢回过神来。

六千五百两,六千五百两啊。市场价可是三千八百两,不管那处宅子有多少政治附加值,也值不得加个一倍的价钱吧?他这是、他这是…被关乐和坑了?

关乐和,妈卖批,老子跟你没完。

不管陈主事如何在这里咆哮,关乐和浑身舒爽地跟杜锦宁出了院子,安慰地拍拍自家小弟子的肩膀:“这处宅子买不到没关系,史昀手里还有好几个好宅子,到时候咱们再挑一个就是。”

“老师,我想要一处带大院子的,屋舍不用多,空地需得有,最好能开一两亩田地的那种。”杜锦宁道,“您也知道,这两年我正研究稻种,我不想到了京城后将这项研究落下。”

杜锦宁研究稻种的事,每次写信都会给关乐和汇报一下,关乐和自然是知道的,否则他也不会申请调入工部了。

这会子闻言,他点了点头:“这倒是我疏忽了。看来没买到这处宅子是件好事。”又道,“行,我叫史昀帮你看一看。”

杜锦宁忙道:“史大人手里的宅子多半没有这样的,毕竟有我这样爱好的官员比较少。我让姚书棋在中人那里也瞧一瞧吧,广撒网,机会也多些。”

“这样也好。”关乐和点头赞同。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户部大门外了。关乐和与姚书棋一见他们出来,连忙上前问道:“怎么样?宅子买下来了吗?”

“没有,被陈主事截胡了。”杜锦宁把刚才的事说了,笑道,“咱们也没吃亏,把他们坑得挺惨。”

关嘉泽扼腕叹息:“唉,可是这样你我就没办法做邻居了。”

姚书棋一听竞价都到六千五百两银子了,他是满肚子庆幸,庆幸自家少爷没有为了哄老师开心就胡乱跟人争闲气,拿银子不当钱。

他连忙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只要有心,住在哪里都能天天见面。”

这话说的,杜锦宁忍不住就想笑。

她忍不住拍拍姚书棋的胳膊:“老姚,你还是挺有学问的嘛。”

姚书棋知道少爷这话是开玩笑,遂也凑趣地得意道:“那是,老姚我也是读过书的。”

大家都笑了起来。

走到工部附近,杜锦宁就停住了脚步,对关乐和道:“老师,您先去上衙吧,我们回去了。”又问,“您下了衙就回家的吧?”

关乐和点头:“对,下了衙就回去。”

他还以为弟子有话要跟自己说,现在不方便,等他下了衙再去关家。他便也没问,叮嘱大家路上小心,就回衙门去了。

杜锦宁先让马车送了关嘉泽回去,这才回了鲁家,一回去就关在书房里写写画画,眼看得天色晚了,估摸着到了官员们下衙的时辰了,她这才将一迭纸折好塞进了个大信封里,用浆糊将封口粘上,唤了姚书棋过来。

“你亲自往关家走一趟,务必要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我老师,切记切记。如果见不到他,这信你都别拿出来,只说是去送礼的。为了我买宅子的事,累着老师了,所以我叫你送些点心过去孝敬老师和师母。”

“是,少爷您放心,我一定将事情办好。”姚书棋接过信,放进了怀里,还用手按了按,这才告退出来。

出了杜锦宁所住的院子,他又去了一趟厨房,拿了厨子做的点心——因着陈氏和杜锦宁、许成源一家来住,鲁小北特地请了个白案师傅来做点心,这两日那白案师傅可是将他拿手的点心都做了一遍,大家根本吃不完。

姚书棋也不管关乐和喜欢吃什么,拣样子好看的装了几样,便直奔关家而去。

因杜锦宁问了那一声,关乐和下了衙就急急往家里赶,回到家里换了常服在厅堂里等着。结果没把杜锦宁等来,却等来了姚书棋。

他不解道:“那小子搞什么?”

姚书棋也没将信即刻拿出来,而是先将点心奉上:“我家少爷说,关大人替他操心了。这是厨房做的点心,不是什么精贵玩意,拿来给关大人和关太太尝尝,聊表孝心。”

虽说没等到弟子,但能得到弟子送来的爱心糕点,关乐和也挺满足,笑道:“行,我收下了。回去告诉他,难为他掂记。”

姚书棋这才又道:“少爷还有一封十分重要的信,让我一定亲手交给大人您。”

关乐和脸上的笑容凝了凝,瞧着姚书棋,心里虽有疑惑,但也没有多问,站起身来:“走吧,跟我去书房。”说着,起身领着姚书棋去了他的书房。

还未进书房,他就命令小厮不必跟进去了,又吩咐他:“在门外看着,有人来了早早警示。”

进到房里坐下,他这才问道:“信呢?”

第579章 感动

姚书棋从怀里掏出信,递给关乐和。

古人爱面子重承诺,像这种给家人或是亲近人的信,一般是不封口的。尤其是姚书棋还是杜锦宁的亲信,收信的又指定是关乐和,按理说这信是不封口的。

可这封信却被浆糊封了个严严实实。

这做法,整个都透着对送信的姚书棋的不信任。

可如果不信任姚书棋,干嘛叫他来送信?杜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下人。而且,杜锦宁现在也没什么重要的事要做吧?这事真那么重要,他为什么不亲自来说,要写在信上?

这件事怎么看都透着蹊跷。

关乐和看看手里的信封,再看了一眼姚书棋,心里纳闷着,拿了一把剪子把封口给小心地剪开,再把信纸给抽了出来。

姚书棋是习惯听杜锦宁命令的。他觉得自家少爷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他的道理。比如少爷让他送给秦老六的信就是密封的,这并不是对他这个人不信任,而是按规矩行事。

所以他倒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不过,他仍好奇自家少爷在信里给关乐和写什么。

关乐和将信纸展开,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迫不及待地再看下一张,紧接着再下一张,他在每一张信纸上停留的时间都不长。待四五页后,最后一张页纸似乎上终于写了一些字,让他花时间看了一下。

也不知那张纸上写了什么,关乐和看完后,嘴唇颤抖着,眼睛慢慢地湿润了起来。

“锦宁…”这两个字说出来,他似乎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沙哑里还带着些哽咽。

他连忙侧过头去,眨了眨眼,将眼里的湿润和鼻子的酸意逼退回去。可做完这些,他已经再没有说话的冲动了。

他呆呆地望着手里的纸,不知想着什么。保持着这个姿势足有一盏茶功夫,他这才长叹了一口气,道:“你回去,代我好好谢谢你家少爷,就说他的心意,我领了。我不说谢,会把这份情记在心里。”

“是,关大人。”姚书棋应了一声,对关乐和手里的信越发好奇。

不过他谨守着自己的本份,没有问关乐和那是什么。

见关乐和低下头去看信纸,神情忡怔,他连忙道:“不知关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如果没有,小人这就告辞了。”

关乐和似乎这才想起还没把姚书棋打发走。他赶紧摆摆手:“没事了,你回去吧。”

“是,小人告退。”姚书棋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他虽然对送的这封信好奇万分,可回到鲁家,却也没向杜锦宁询问。看到许成源正跟杜锦宁聊事情,他也没有上前禀报,只立在一旁边伺候着。

直到许成源回自己院里去,他才向杜锦宁如实禀道:“关大人看了信后似乎很激动,说您的心意他领了,他不说谢,会把这份情记在心里。”

杜锦宁看他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刚才做得很对。虽说许少爷是我姐夫,但有些事我既让你避着他们去办理,自是不宜让他们知道。你的做法就很好。”

说着,她又道:“明日开始,我要跟大姑爷去看学堂了。找宅子的事就交给你,你多找几个中人问一问,有合适的告诉我。”

“是。”姚书棋应道。

“少爷。”他抬起头来,看向杜锦宁,“齐少爷不是说让您去太学吗?你怎么要自己找学堂?”

“太学…”杜锦宁喃喃地念了两个字,叹了一口气,“太学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如果私学里有好学堂,也不一定要进太学。”

姚书棋有些不解。

之前齐慕远说得清清楚楚,齐伯昆可以介绍杜锦宁进太学。

齐伯昆现在可是新皇面前的红人,他辅助新皇登上皇位,从龙之功甚重,官复原职、做回了吏部尚书不说,还做了皇子太傅并兼文华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向来是太子太傅,新皇虽还未立太子,但从封齐伯昆为文华殿大学士就可以看出,这立太子是迟早的事;而且新帝愿意将下一代帝王交给他的培养,可见齐伯昆圣眷正隆。

太学虽是国家最高学府,但以齐伯昆现在的身份地位,想要塞个人进太学去,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怎么少爷这会子又说太学不容易进了呢?

姚书棋想不明白。但杜锦宁没跟他解释,他也知道不能问。

“少爷要是没别的吩咐,我就先下去了。”他道。

“等等。”杜锦宁叫住姚书棋,却没有马上说话。

她朝外面看了看,见天色还早,便道:“算了,我还是现在去一趟齐府吧。齐爷爷待我不薄,我到了京城总得给他老人家请安。你叫人备车,再将我给齐爷爷带的礼物拿出来,跟我一起去齐府。”

“是。”姚书棋麻溜地行礼退下,去准备出行。

齐家的府坻跟关家的宅子并不在一个区。虽齐家也是世家大族,经历了几代官宦,但当初也不知是官职不高还是别的原因,只在城南靠近城东的位置上买了一处宅子。后来即便齐伯昆做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也没有将宅子搬迁到关家宅子所在的那个区域。

鲁小北这处宅子离齐家还近一些,乘车过去只需要一盏茶的功夫。这在京城这么个大城市来说,已是距离比较近了。

无论是齐家还是关家,鲁小北原先在京城时也上门去拜访过,都替齐慕远和关嘉泽送过信。鲁家车夫对此也算是熟门熟路。

不一会儿,马车在齐府门前停下。门房刚进去通禀一会儿,齐慕远就快步过来了,高兴地问杜锦宁:“你怎的这时候过来?我还以为你要到明儿一早了?”

“我是特意来给齐爷爷请安的,自然得趁他老人家下衙的时候来。”杜锦宁笑着。

齐慕远一面请她往里走,一面摇头道:“那恐怕要叫你失望了,我祖父这阵子脚不沾地,就没个空闲在家的时候。看,这眼看着天都要黑了,他还没回家呢。”

杜锦宁猜也能猜得到这情况。

新皇登基,可用的人不多。齐伯昆作为新皇的心腹重臣,不光要给皇子上课,还要将在夺嫡过程中被罢黜掉的那些官员的空缺一一填补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齐伯昆不在家,再正常不过了。

第580章 齐府

杜锦宁笑道:“不管在不在,我都得来这么一趟。在不在家是他老人家的事,来不来就是我的事了。礼不可废。”

“说的倒是。”齐慕远点点头,“反正你能来,我们家上下都高兴。昨儿个晚上我祖父还念叨你呢,我爹我娘我弟弟都想见你一面。”

杜锦宁的脚步滞了一下,旋即笑道:“我过来,自然也要给伯父伯母请安。”

齐家的宅子比关家要大,建造风格跟府城和漓水县的齐宅一样,都是种满了树木花草,让人一见就觉得生机勃勃、雅致清幽。这大概是跟齐家人口不多、不必建造那么多屋舍有关。

齐慕远领着她参观着齐府,一面吩咐下人去禀报父亲齐文聪。等杜锦宁跟着他把齐府外院都逛了一遍,去了厅堂时,厅堂里已坐了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小男孩了。

齐文聪相貌清俊,气质儒雅,一看就是个饱读诗书的文士,一点也看不出是个跟农田打交道的人。

“晚辈杜锦宁,给齐伯伯请安。”杜锦宁进去便深深施了一礼。

“起来,快起来。”齐文聪站起来亲手扶起杜锦宁,看着她道,“我经常听我父亲提起来,夸赞之辞不绝于耳,早就想见你一见。如今一瞧,果真是卓绝不凡。”

“伯父这话让小子汗颜。”

齐文聪跟她寒喧了两句,便朝后面招了招手。

待小儿子走到近前,他道:“慕霖,你不是一直说要见一见锦宁哥哥吗?还不快给哥哥行礼?”

齐慕霖现如今已九岁了,身子有些单薄,并不像一般小孩儿那般壮实,容貌却跟齐慕远有五六、分相像。

他说话细声细气,举止也斯文:“慕霖给锦宁哥哥行礼。”

见齐文聪和齐慕霖都跟相像中一般容易相处,杜锦宁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她也不知道自己紧张什么。

刚才齐文聪见她时是给了见面礼的,杜锦宁也备了礼给齐慕霖。

她从姚书棋手里拿过一个书画轴,送到齐慕霖手上:“听你哥哥说你喜欢画画,我也不知送你什么,便送你一幅我自己画的画吧。”

“真的?”齐慕霖眼睛一亮,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杜锦宁的画他是见过的,祖父从桂省回来,就带回来两幅。昨儿个兄长整理行礼时,他又看到了几幅。

齐慕远甚爱杜锦宁的画,每年生辰的时候他什么礼物都不要,只要杜锦宁亲手画的一幅画。因此这些年他手上有不少杜锦宁的画。

杜锦宁的画杂糅了西方的透视法,在光与影的处理上十分独到,画出来的画更显立体,具有她个人浓郁的风格。这让小慕霖大为佩服与喜爱,也非常羡慕兄长能有这么多杜锦宁的画。

此时杜锦宁要送给他一幅自己的画,这怎不叫齐慕霖惊喜万分?

“多谢锦宁哥哥。”他捧着画,恭恭敬敬地朝杜锦宁行了一礼。

待杜锦宁将他扶起,他又问道:“锦宁哥哥,我能向你学画吗?”

“自然。”杜锦宁笑道,“我跟你哥哥情同手足,你便是我自家兄弟。以后只要你愿意,可以常去找我,我尽我所能,倾囊相授。”

“多谢锦宁哥哥。”齐慕霖兴奋得小脸都红了。

“少喊一个字,叫锦宁哥就成。”杜锦宁听到“锦宁哥哥”四个字,总有点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这让她想起小言里的女主或女配们那嗲嗲的声音。

她话声刚落,就有一个下人步履急促地走了进来,禀道:“老爷,表少爷和表姑娘来了。”

没等他说完,两个青年男子和一个年轻姑娘就走了进来,给齐文聪施礼:“姑夫。”又招呼齐慕远和齐慕霖,“远弟,霖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