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姑娘大约十四五岁年纪,一袭红裙,五官明艳,有一种青春年少的飞扬。

她跟兄长对齐文聪行了礼,便看向了齐慕远,眼波流转,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娇媚:“慕远哥哥。”

“嘶…”杜锦宁顿觉自己满胳膊都是鸡皮疙瘩。

齐文聪见两个内侄看向杜锦宁,连忙介绍道:“这是慕远在桂省的好友杜锦宁。”

他又指着几人跟杜锦宁道:“锦宁,这是慕远的大表哥苏峻,这是他二表哥苏峰,这是表妹苏岫。”

大家彼此作揖行礼。

“你就是杜锦宁啊,这两天没少听表弟提起你。”苏峻也不过是十八九岁年纪,望向杜锦宁的目光里全是好奇,倒没什么恶意。

可苏峰却不一样。他上下打量着锦宁,表情冷淡,目光里带着些不屑。

而苏岫草草跟杜锦宁行了一礼,便转头去问齐慕远:“慕远哥哥,你今天怎么不去我家?我娘一直在家里掂记着你呢。”

第581章 不去了吧

齐慕远似乎没听见,正一脸关切地看着杜锦宁,好像在担心她不能好好应对苏家兄妹一般。

苏岫有些气恼,咬了咬嘴唇,这才好好看了杜锦宁一眼。

她刚才一门心思都在齐慕远身上,就算齐文聪刚才作介绍时她行了一礼,但根本就没有关注杜锦宁。

这一看,她便发现这杜锦宁长得还挺好看的,似乎比她还好看几分。不过皮肤白皙、五官精致,怎么看都娘儿们兮兮的。还是慕远哥哥长得好,俊朗异常却又不乏男子汉气概。尤其当他浅浅一笑的时候,更如黛山远水,说不出的飘逸清雅,

于是她的视线又回到了齐慕远脸上。

齐慕远可不是关嘉泽那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性子,他细腻敏感,甚至比一般人的感官更敏锐几分。

苏岫的呼唤及目光,他都听到并感觉到了。要是以往,他也不会这么没礼貌,毕竟这是表妹,他再不待见也得给舅舅几分面子。

可杜锦宁才让齐慕霖不要叫她“锦宁哥哥”,苏岫就马上唤他“慕远哥哥”,这让他忽然就对“某某哥哥”这个称呼无法直视起来。他总觉得他要是应了苏岫这娇滴滴的“慕远哥哥”,杜锦宁恐怕以后就不理他了。他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他就笃定会这样。这是一种直觉。

同时,他对苏岫的目光也无端的生出一种反感来。

“大表哥,这是杜锦宁,我最要好的朋友。他这次来京城,是打算参加明年的恩科的。”他上前给苏峻介绍杜锦宁。

齐慕远的样子装得好,饶是注意到苏岫被冷落的齐文聪,也只以为齐慕远没听见苏岫的声音。

他怕苏岫尴尬,也担心儿子太过失礼,遂推了一下拿着画轴正打算看画的齐慕霖:“你去招呼一下你表姐。”

苏慕霖也是被宠大了,闻言就有些不乐意,看了苏岫一眼,低声嘟哝道:“她眼里只有我哥呢,我跟她说话她也不理。”说着,又去抚摸他的画。

齐文聪闻言,看了苏岫一眼,果然看到她正盯着齐慕远看。他不由失笑。

也好,家里正给他们两个议亲,两个孩子感情好也是好事,也免得互相看不对眼,婚后不和谐。

杜锦宁为人多通透啊,跟苏峻寒喧了两句,她就发现苏峻对她的态度跟苏峰一样。只不过苏峻年纪大些,情绪隐藏得好,没怎么外露。此时他肯跟她说话、敷衍她,完全是看在齐文聪和齐慕远的面上。

想来这应该是大多数世家子对他们这种小地方来的农家子的态度吧。

她也没觉得有多气恼,只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说了两句话,她便提出告辞:“今天过来,主要是给齐爷爷、齐伯伯请安。齐爷爷既然不在家,你家又有客人,那我先告辞了。”

齐慕远以前跟杜锦宁朝夕相处,现在到了京城,却有两天没见面了,正想多留杜锦宁呆一会儿呢,就听杜锦宁出言告辞。

他知道杜锦宁不耐烦应酬对人没诚意的苏峻等人,他同样也如此。只不过这些是他的亲戚,没办法赶人。

不待齐文聪说话,他就直接道:“也好,等哪日得空了再请你过来吃饭。”说着就往外迈了一步,等着杜锦宁跟上。

齐文聪不由诧异地看了儿子一眼。

他这个儿子,虽说性情冷淡了些,不喜欢跟人交往。但该应酬的时候,他还是能很好的应酬的,至少不失礼。

可这会子却有些失礼,似乎恨不得让杜锦宁快些走似的,虚留一下都不肯。

他不由看了杜锦宁一眼,生怕儿子得罪了这个他的同窗好友。

杜锦宁却一脸欢愉地朝他们团团拱了拱手:“告辞。”便迈开脚跟着齐慕远离开了。

下了台阶,出了院门,齐慕远道:“是不是很无聊?唉,回来见这些亲戚,我都要无聊死了。偏因为我祖父官复原职,这些亲戚纷纷上门以示亲近。听说我回来,还非要见我不可。”

杜锦宁见他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忍忍吧,见过一轮就可以拒绝见客了。你要参加明年的恩科么,哪里来的这么多闲暇时间见客?不用读书的么?”

“对了,我祖父后日沐休,他早上会抽出一点时间带我们去太学。”齐慕远道,“入了太学,咱们选择住在那里吧。这样就跟以前在南麓书院一样了,免得还要管这些琐碎事。”

杜锦宁脚下一停:“后日?齐爷爷帮我跟太学那边说好了?”

齐慕远点点头:“那是自然啊。他写信给我们告诉我们开恩科的时候,就想着你要一起来京城念书的,当时就跟太学说好了。”

杜锦宁沉默着,没有说话。

她自打知道齐慕远的心思后,其实是想有意疏远他的。无奈他们之前交情太好,胜似手足,无缘无故的,她不能直接不理人。再者,齐慕远不单单是他一个人,他身后还有齐伯昆这么个位高权重者。她即便没想沾齐伯昆的光,抱他的大腿,也不能得罪这样的人,平白为自己竖个大敌。

再加上齐慕远的分寸把握得十分好。跟她的交往就同往常一样,并没有一丝的冒犯与僭越。她实在拉不下脸来不理齐慕远。

到了京城后,她便想借着这个机会远着齐慕远。

齐慕远在府城除了祖父再没别的亲人,后来连齐伯昆都上京了,只有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而现在,他有父母有兄弟有家人,还有苏峻这些表兄弟,到时候进了太学再认识一些同等地位的世家子,他的生活便会丰富多彩起来。在桂省时因为缺少亲人的关怀而生出的对她的依赖,也应该渐渐消散甚至消失不见了吧?

这才是他们两人应该走的路。

“齐慕远。”她开口道。

齐慕远停住脚步,睁着那双清澈如远山的眼眸,静静地注视着杜锦宁。

“我…”杜锦宁斟酌着措辞,“我还是不进太学了吧。”

齐慕远紧抿着嘴看着她,没有作声。

第582章 闹掰

“太学里,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即便不是世家子,也是世家大族或是权贵的亲戚。我不想再发生祁思煜那样的事,我只想静静地念我的书。我相信,在外面的学堂里,先生也能让我的学问更进一步的。就算先生的水平欠缺一些,我能一心一意专心于学问,想来也能弥补这点缺失。再说,陆九渊先生他们也要上京来了。”

齐慕远一直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杜锦宁,等她声音落下,再不说话了,他才道:“如果我说,你去哪个学堂,我就跟着一起去哪个学堂呢?”

杜锦宁的眼眸微微睁圆:“你…”她顿了顿,移开了目光,“不用,你不必这样做。你进太学吧。好友也不必天天在一起的。想要见面了,沐休的时候咱们可以约着一起喝茶…”

齐慕远抬起手掌,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

“我问你。”他静静地看着杜锦宁,“你是不是想避开我?”

杜锦宁是不愿意硬生生地与齐慕远决裂的。她与齐慕远一起长大,三观一致,脾性相投,可谓是情投意合。如果她现在是女儿身,或者她打算恢复女儿身,那么她要做的,可能不是把齐慕远推开,而是接受齐慕远的感情。

可她不是。她注定要女扮男装,孤独地在这条道上走下去。这时候齐慕远明明白白地问到她面前,在黑与白中非得让她选一个,她自然不会、也不愿意说假话。

她没有回避他的目光,而是抬起眼眸,端端正正地看着齐慕远,微一颔首:“是。”

齐慕远嘴唇紧抿,眸色黯沉。

杜锦宁没有移开目光,用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与他对视着,眼神沉稳坚定,没有丝毫退避。

齐慕远的喉头滑动了一下,终于率先移开了目光。

杜锦宁见状,也垂下眼睑。她嘴唇动了一下,似乎想要说什么,可终是什么也没说。

她转过身去,快速地朝外面走去。

齐慕远望着她的背影,没有追上去,静静地站在那里。

直到杜锦宁快到大门口,眼看着一只脚就要跨出门槛了,齐慕远这才冲着她的背影道:“我不同意,我不会放弃的。除非你说你讨厌我…”

他清朗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杜锦宁微微一滞,可抬起的那只脚还是坚定地跨过了门槛,出了院门。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门处。

在屋里说话的齐文聪和苏峻等人听到这话,都纷纷起身出了门,朝齐慕远这边看过来。

苏岫问道:“慕远哥哥,发生了什么事?”

齐慕远原还愣愣地站着。听到她的声音,顿时头也不回,转身朝另一边走去,快速地下了台阶,从角门绕着进了内院,回他院子去了。

苏峻见状,眉头微皱,问齐文聪道:“姑夫,慕远表弟是不是讨厌我们?”

“怎么会呢?”齐文聪赶紧客气地笑道,“你们是嫡亲的表兄弟,虽多年不见,但情谊还在的。以后小远去了太学,还要劳你们多多照应呢。”他望着齐慕远的背影,长叹了一口气,“这些年他在县里,孤身一人,他祖父因时局的关系难免分心,小远一直是在杜锦宁的关心下长大的。他小时候遭遇过什么,你们也知道,他去县里的时候,那性子有多冷,你们也是知道的。现在能长成这样,锦宁那孩子功不可没。”

他摇摇头:“他们俩兄弟刚才也不知是不是绊嘴了,闹得不愉快。”

说着,他挥了挥手:“行了,不管他们,小孩子绊嘴,一会儿就好了。”他脸上露出笑容,“你们进去看看你们姑姑吧。她总念叨你们呢。尤其是岫姐儿,你姑姑得了一块好料子,说正适合你做衣服。”

苏家三兄妹是有些不高兴的。

刚才,明摆着齐慕远对他那个同窗要比对他们这些表兄妹们好多了。

那姓杜的小子不过是个乡下穷小子,而且日日跟齐慕远在一起,听说这次进京也是一同来的。齐慕远有什么必要,非得扔下他们兄妹,也要跟那杜小子说话呢?现在还被人甩脸子,还说那样的话,真是丢他们世家大族子弟的脸。

不过不高兴归不高兴,三人却不敢表露半点来。

苏家人口虽多,但近十几年来式微,最大的官也不过五品。听说朝堂上现在有不少空缺,而齐伯昆握着大权,他们苏家正巴结着齐家,想要齐伯昆提拔两个上去,好重整苏家呢。

这么关键的时刻,他们可不能因这点小事就得罪齐文聪。

“姑夫,您去忙吧,我们看看姑姑去。”苏峻领着弟弟妹妹跟齐文聪告辞,又招呼齐慕霖,“霖哥儿,走,去给你娘请安。”

齐慕霖一心想去看杜锦宁送给他的那幅画,早在哥哥开溜的时候就想走了。只顾及着亲戚的面子这才勉强留下。

这会子他哪里愿意去内院里看苏岫跟他娘黏糊?他忙摆手:“我还有功课没做完,先去补功课了,一会儿我祖父回来要被打手心。”

说着不待苏峻说什么,他抱着画轴转身就跑。

苏峻等人是常来齐府给齐慕远的母亲苏氏请安的。这会子也不用人领,三人熟门熟路地进了内院,去了苏氏院子。

苏氏听到侄儿侄女来了,很是高兴,早就叫人在大门口迎着了。

待三人进了屋,她道:“我已叫厨房做了你们爱吃的菜了,一会儿留在这里吃饭。”

说着她看了看三人身后,诧异道:“小远呢?他怎么没跟你们在一起?”

“还说呢。”苏岫嘟了嘟嘴,走到苏氏身边坐下,挽着她的胳膊撒娇地蹭了蹭,娇嗔道,“他刚才来了个姓杜的同窗,一心就跟他同窗说话,理都不理我们。我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答应。”

不待苏氏说话,她又道:“饶是这样倒也罢了。我们是表哥表妹,是自己人,他多费心神招呼外人也是应该的。可那姓杜的走了,还是甩脸子走的。表哥不但不恼,还巴巴地追上去,我都看不过眼了。”

苏氏一听,顿时皱眉道:“怎么回事?”

刚才听到下人来禀,说杜锦宁来了,她还打算待吃饭的时候见上一面,也看一看自家公公极力夸赞的人是怎么样的。

可这会子听着怎么不对呢?谁到别人家做客,尤其还是第一次登门,就甩脸子给主人看的?这杜锦宁怎么听着这么不懂事呢?

苏岫立刻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

当然,她虽没有添油加醋,却把杜锦宁甩脸色的情形给略微夸大了些。

苏氏听着就很气愤,对杜锦宁的印象一下子坏到了谷底:“可见是乡下来的,终是少了些礼数。”

说着她又拍拍苏岫的手:“小远多年没回来,性子虽好了些,却还是那般冷淡。你们替我多开导他些。”

苏峻三兄妹自然没口子地答应着。

苏氏又叫人把料子拿出来给苏岫看。

等看着那匹缎子比在苏岫身上,衬得苏岫越发标致,她十分满意。

她一直喜欢苏岫的开朗大气,想把她许配给自家大儿子。无奈齐慕远一直在桂省,公公又没有松口,苏岫这里一等就两年。

现在齐慕远终于回来了,政局也稳定了,是时候把亲事提上日程来了。

看着苏岫那娇媚的容颜,她转头吩咐丫鬟:“去,把大少爷请来,叫他来陪陪表哥表妹,别一天到晚呆在书房里,都念成书呆子了。”

丫鬟应声去了,不一会儿回转过来,禀道:“少爷说,他不舒坦,劳烦夫人招呼客人。一会儿他也不过来吃饭了。”

苏岫一听,立刻道:“定是被那姓杜的气着了。”

第583章 母子

苏氏虽不满齐慕远不给她娘家亲戚面子,但大儿子的性子她也是知道的,但也没派人再去打扰齐慕远。

直到苏家三兄妹吃过饭回家之后,她这才亲自去了齐慕远的院子。

这院子跟桂省府城及漓水县一样,平时都不许人进的,否则齐慕远就要大发脾气。

苏氏只得站在院门前,让丫鬟朝里喊:“大少爷,夫人来看您了。”

隔了好一会儿,齐慕远这才出来,把门打开,面无表情地看着苏氏道;“母亲有什么事?”

“没事我就不能来看你了?”苏氏嗔他一眼,提起裙子往里走。

齐慕远看看苏氏身后没有跟着苏家兄妹,这才没有作声,在苏氏进了门后,他就把门给关上了,将苏氏带来的两个丫鬟一个婆子都给关在了门外。

苏氏见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发愁地看着自家儿子。

齐慕远也没理她,自顾自地进了厅堂,亲手给苏氏倒了一杯茶,放在苏氏旁边的几案上,这才在下首坐了下来。

苏氏看到长得已十分高大且容貌俊朗的儿子,再想想长得娇媚的苏岫,顿时把院子的事放在了一边,开口道:“刚才这是怎么了?你表哥表妹他们好不容易过来一趟,你也不说陪陪他们。”

齐慕远毫不留情地戳穿母亲:“他们不是隔三差五来这里么?苏岫表妹还在家里长住了一段时间吧?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比我还久,有必要要我陪么?我回来不是参加会试的?难道是回来陪客的?”

苏氏脸色一僵,面色发白地望着儿子:“你…你怎的这样跟娘说话?”

齐慕远看她一眼,又转过头去,面无表情地看着门外,没有说话。

苏氏见儿子不理她,禁不住心里一酸,掉下泪来。

“娘知道你怪我没带好你,让你小时候受了苦,可我也不是故意的。你要怪我到什么时候?”苏氏说着,越想越伤心,拿着帕子捂着脸,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齐慕远望着门外的树木,满脸地生无可恋。

他娘就是这样,动不动就流眼泪,什么事都做不好,柔柔弱弱的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得围着她转,哄着她,逗她开心。他实在不知父亲是怎么忍得了这样的女人,还把她捧在手心里的。反正他的受不了。

他不是不孝顺,更不会责怪当初她把他弄丢,让人掳了去。他只是受不了他娘这性子。

要不是他被掳后回家,他娘三天两头跑到他这里来哭一场,他也不会设一个规矩,不许人进他的院子。后来发现这法子好,特别清静,便一直把这规矩用到了现在。

齐慕远深知他娘哭起来是不能劝的,劝了只会让她哭得更久;要是不劝的话,她哭着哭着没意思,就自己慢慢停住了。

这其实都是被惯出来的,唉。

果然,在齐慕远盯着门外的那棵树把一篇文章在心里默背了一遍后,苏氏终于停止了哭泣。

她用手帕抹干眼泪,抽抽噎噎地问齐慕远:“娘让人去苏家给你提亲,好不好?”

齐慕远蓦地转过头来,盯着他娘,嘴里用十分坚定的语气吐出两个字:“不好!”

“为什么?”苏氏对儿子这个回答倒不觉得意外。

先前他们写信给齐慕远,齐慕远明确表示不成亲。

“以前你不同意,是担心岫姐儿长得不好看,脾气不相投吧?现在看到她了,又相处了两次,应该也看得出来,她比许多女孩儿都长得好,而且脾气也好,行事大气有分寸,说话也讨喜,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苏氏红着眼睛问道。

“不好看,我不喜欢她。”齐慕远语气冷硬地道。

他担心自己什么都不说,母亲会擅自作主。虽说他的亲事必须经过祖父同意,但母亲要是固执起来,哭几场掉几滴眼泪,他那心疼妻子的爹没准就主动跑到祖父那里劝说了。

“娘。”他耐下性子向母亲提出请求,“爹年轻的时候喜欢你,所以娶了你。难道你不希望我也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吗?”

“可岫姐儿长得好看,性子又好,你怎么就不喜欢她呢?”苏氏满是不解。

齐慕远的眉头一皱:“隔壁的郑大人,长得比爹好看,性子也不错,那你是不是喜欢他?”

苏氏脸色骤然一变,横眉倒竖:“你说什么呢?有你这么开娘的玩笑的么?”说着,还心虚的看看门外,生怕丈夫听到了刚才那话。

看到偌大一个院子,只有他们母子二人,她这才放下心来,心里倒是第一次感觉这院子立下规矩,不随便放人进来,是一件很好的事。

“那不就结了?不是只要人长得好看,性子也好,我就得喜欢她的。”齐慕远冷着脸,“您要是想办法让我跟苏岫定亲,我就告诉爹,你觉得郑大人长得好看,性情也好。”

“你、你…”苏氏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脸涨得通红。

好半晌她才道:“你怎么变成这样?这种话也敢胡乱说,你这些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身上了?”

“你要是不逼我娶苏岫表妹,我怎么会乱说?”齐慕远语气里颇有些无赖的味道。

“行行行,我不逼你。”苏氏想着不能把苏岫拐回家做儿媳妇,就满心的遗憾,“唉,多好的姑娘。”

“以后少叫苏家人到咱家来。否则要是传出什么,坏了表妹的名声,我可是不管的。只要我不愿意,打死你也逼不了我娶她。”齐慕远又道。

“好吧好吧,都依你。”苏氏无奈极了。别家的娘都是管着儿子,她倒是叫儿子给管着了。

要是往时,齐慕远还能做个孝顺儿子,跟母亲说说闲话。可今天跟杜锦宁谈掰,他满个人都心神不宁的,实在没什么心思。

这会子谈判妥当,他就站了起来:“要是娘没什么事,我去看书了。”

“饭吃过了吗?别刚吃饱就去书房里坐着,对身子不好。”苏氏关心着儿子,也跟着站了起来。

齐慕远哪里有胃口吃饭?不过他是不会跟母亲说的,只道:“吃过了,刚也走过了。”

连推连拽地把苏氏送到院门口,再把门关上,齐慕远无力地靠在门边,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疲惫地闭上了眼:“锦宁,我该怎么办?”

第584章 升官

且说杜锦宁回到家里,同样心神不宁。好不容易耐着性子跟鲁小北、许成源一起吃了饭,她就借口看书,匆匆回了书房里。

本来她以为可以借着看书把注意力转移一下,她的心就会静下来。可眼睛盯着书本看了半晌,她发现怎么也看不进去,坐在那里徒劳无功,她只得认命地把书合上。

“青木,把我的琴拿出来。”她吩咐道。

要来京城长住,她自然把她的琴带来了。当初在府学跟老师学了一段琴,去了南麓书院也没有放弃这个爱好,她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她记性本就好,乐感也还可以,学这个倒也不难。虽说弹得不像那种天赋极佳的人那般好,却也勉强拿得出手,算是一项才艺。

琴能静心。此时心绪烦乱,弹弹琴想来能舒缓一下心情。

青木依言去行李箱里把琴搬了出来——因在鲁家也只是暂住,所以杜锦宁吩咐别把所有的行李打开,只把两三个装着常用物口的箱笼打开用一用,其余的都原装放着。等买好了宅子直接搬过去就可以,不用再收拾装箱,多此一举。

所以这架琴原来是在行李箱里的。

好在当初收拾东西的时候,青木等人按着杜锦宁给的方法,分门别类的放置东西,并且在箱子外面贴上标签,现在想取什么东西,倒是不难。

杜锦宁坐在院子里,将琴弦调了调,就“叮叮当当”地弹起琴了。

青木在搬好琴后就退出了院门,不过担心少爷有什么吩咐,他并不敢走远。这会子听得杜锦宁的琴声,他不由扬了扬眉。

他家少爷从最开始学琴,到后来弹得不错,他全程都看在眼里。青木虽没机会学琴,但天赋却是有的,经过两年的耳濡目染,对于琴声他也能听出个好歹来。

可今天少爷这琴弹的,他总感觉不大对味。曲调虽还是那么个曲调,可听起来就是跟平常不一样。至于哪里不一样,他又说不上。

杜锦宁跟弹棉花一般胡乱发泄了一通,心情总算好点了。

她将琴往院里一扔,喊了一声:“青木,把琴收起来。再提两桶水来。”

等洗了个澡,杜锦宁的情绪已算是平静下来了。

她拒绝想关于齐慕远的任何问题,脑子里摈除一切杂念,上床睡觉。

第二日吃过早餐,她就对许成源道:“你先去看书院,我今儿个得去寻一寻宅子。”

鲁小北听了劝道:“宅子不急于一时,慢慢找不迟。倒是书院,需得好好挑一挑,早日决定了早些进去念书。开恩科的消息才刚放出去不久,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少,进好的书院还容易些;到过一阵子再去,没准人家就招满人,不收了,只能去差一层的书院。”

许成源也是这样说。

杜锦宁却是不愿意想跟书院有关的事情,只道:“再急也不急这一两日,就这么办吧。”

她放了碗筷就领着青木出门。

许成源跟鲁小北对视一眼,转头去问姚书棋:“你家少爷怎么了?”

姚书棋摇摇头。

他也很纳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