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姚书棋赶紧道,“我的意思是,我绝对会看好家,不让下人随意出进家门,也不会放任何陌生人进家里来。所有的下人都互相监督,让大家稍安勿躁,在家静静地等少爷回来,绝对不会出现少爷您说的那种情况。”

杜锦宁满意地点点头。

“如果我离开的时间较长,你们都听齐少爷的,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杜锦宁又道。

“是,少爷,小人记住了。”

“行了,你下去吧。”杜锦宁挥手道。

等姚书棋出去后,她将她那个特制的假胸拿了出来。然后感慨一句:想来以后夏天就不用捂着这东西了。

她以前是a还好,现在已是b杯了,捂这么个东西,大夏天的热就不说了,胸肌已不大正常了。

这假胸的内里,她特意让陈氏弄了一层特殊的内衬,是不湿水的油布做的,并且全都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口袋组成。反正假胸本就不大透气,再弄这么一层,自然更加难受。

不过好在难受也难受不了几天了。

杜锦宁将一张张各种额度的银票折成两下,塞到口袋里,又放进了几张齐慕远和秦老六各找人开的户籍与路引,以及她让秦老六特意叫人打制的金叶子。

原来她就有三万多的银子。这一年半里,因为花茶与茶道的出现,茶叶卖得特别好;《种田记》和报纸的收益也不错,花店更是因为花木基地的花种类增多,生意很好,于是又有四万多两银子的进账。

两项加起来,她的身家足有八万两银子了。

在她把茶园转到齐慕远名下时,齐慕远还给了她十万两银子的银票——本来他想多给,但无奈齐家能拿出来的现银不多,都置成产业了。杜锦宁也不想要那么多,她这藏银票的地方有限啊。如果是冬天,倒是可以多藏一些。

陈氏离开之时,杜锦宁将八万两银票给她藏好,并让她把家中金银和首饰都带走。如果她的欺君之罪不闹出来,陈氏还会回到京城。有三个姐姐照顾她,又有这八万两银票,陈氏的晚年会很好过。杜锦宁相信,齐慕远也会照顾她的。

而她自己,现在藏的是齐慕远给她的十万两银票。

齐慕远送她的簪子,她直接插在了自己的男式发髻上,每日戴着。紫色珠花则放在了她腰间装金银果子的荷包里。

另外,她又收拾了一个包裹,命赤木趁半夜无人时,偷偷放到新打制的那辆马车的暗格里。

这辆马车才造好不久,杜锦宁增加了避震功能,比原来的马车更经得起颠簸,也更有识别度。马车上的暗格是活动的,必要时可以取出来,这一装置是汪福来都不知道的。

做完这一切,她就给赤木下了命令,叫他给青木下点药,让青木跟当初的杜锦德一样,得“风寒”病倒。

她去京城,不带姚书棋一起去,倒不会有问题。毕竟姚书棋是杜家管家,杜锦宁离开家,姚书棋必须坐阵后方帮她守住家。但青木是杜锦宁的贴身小厮,这些年无论去哪里,他都紧紧随侍杜锦宁左右。

这次去京城忽然不带青木而带赤木,不说青木如何想,其他人定然会怀疑。一旦东窗事发,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漏洞,陈晤与齐伯昆、齐慕远想帮她遮掩都不容易。

细节决定成败,杜锦宁自然要做戏做全套,将所有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

第二日,杜锦宁果然迎来了京中户部的一任官员,以及一千名御卫军。

一千御卫军一到润州就直接驻扎在了杜锦宁的庄子上。

这一架式把庄子上的人都吓的不轻,宋庄头找到杜锦宁,问她是怎么一回事。

杜锦宁道:“我奉皇上命令研究高产稻种,现在研究成功了,皇上自然要接管此地。你们不用担心,平时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只要听士兵们的话,别做出格的事就成了。以后这些稻种的栽种、稻田养鱼,还要你们这些有经验的人去传授呢。做好了得了皇上赏赐,你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宋庄头一听是好事,顿时放松了不少,跟杜锦宁千恩万谢后,赶紧回去安抚庄子上的人。

户部尚书等官员看了沉甸甸的稻谷,又叫佃农当面各收割了一亩上、中、下田并称重,得出来的产量与吴尚书等人报上去的无异,当即户部尚书就表示他带来的几个官员不走了,在此等着佃农们把所有的稻谷都收割完晒干,由他们看着运往京城才罢休。

户部这是想跟工部抢功呢。毕竟杜锦宁并不是工部的人。这桩大功劳,不能让工部一人强占了去。

杜锦宁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研究出杂交水稻,这件事就跟她没有关系了。只要给她丹书铁券,剩下的功劳爱谁谁领去。

两位尚书京里都有一堆的事,自然不能留在此处等着稻谷收割完。金公公更是在宫里呆惯的人,出来走走可以,多待一阵就觉得不舒坦了。于是翌日,他们就跟杜锦宁一起上了京城。

杜锦宁只带了两个小厮,一个赤木,一个是乔装成下人的安适,以及一个从秦老六那里“买”来的名叫周运生的护院。

“少爷,怎的不叫我去?”汪福来一见赤木驾车就不干了,眼睛还朝安适看了看。

安适住在园林里,他倒是认得,知道是茶道的琴师。至于以前安适对齐慕远做的事,他一概不知。

杜锦宁还没说话呢,姚书棋就把他扯到了一边去,训斥道:“少爷做事,难道还要经你同意不成?跟着金公公和两位尚书一起上京,少爷资历浅,带这么多没用的人去,不是碍别人的眼吗?若带你去,你是会识字、弹琴还是会武功呢?除了驾车,还能指望你做什么?少爷带的人可是一人当作两人用的。”

汪福来没敢说话了。

“这次特殊,以后上京城定然带你。”杜锦宁对汪福来安抚道。

汪福来立刻笑了起来,给杜锦宁拱手:“多谢少爷,祝少爷一路平安。”

杜锦宁没有再多话,见金公公等人启程了,她赶紧上了车,赤木驾着车跟在后面,缓缓而行。

安适跟赤木坐在车辕上,周运生骑马随侍左右。

杜锦宁跟安适说过要让他跟着陆九渊去日苯的,无奈渡边大师得了病,前些日子才好。按鸿胪寺的人新拟定的日子,渡边大师及陆九渊等人准备五日后启程。

于是杜锦宁上京,正好把安适带上。

金公公和两位尚书带的下人及护卫不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得也不快。直到天快黑时,才到了京城。

“杜大人。”一个御卫骑马从前面过来,朝杜锦宁的马车问道,“金公公问您,您回京中有住处吗?要不要给您安排住处?”

金公公也是看杜锦宁立了大功,以后定然青云直上,得赵晤的重用,所以特意示好。

“我在京城有住处。”杜锦宁笑道,“你去替我谢谢金公公,多谢他掂记着。”

第805章 进宫

杜锦宁在京城的宅子自然是还在的,她们离开京城的时候,留了一家四口看守门户。昨日齐慕远就派了人过来,下人早已将她要住的院子打扫干净了。

齐慕远自然也早早地等在了这里。

杜锦宁一进门就看到齐慕远那张英俊的脸,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两人也无需多话,一起进了宅子,去了杜锦宁所住的院子。

安顿好赤木和周运生,打发走守宅子的一家四口,院子里只剩下她跟齐慕远两人时,杜锦宁这才问道:“你试了皇上的口风吗?我是否能拿到丹书铁券?”

齐慕远在水盆里拧了一把热毛巾,递给杜锦宁,然后望着她道:“锦宁,我已将你的真实身份跟祖父说了。”

杜锦宁擦脸的动作一顿,转过头来看向齐慕远。

“齐爷爷怎么说?”她问道。

齐慕远笑了起来:“他自然很高兴。他原先还遗憾我不是女儿身,没法嫁给你这么个卓绝的才俊呢。现在你直接变成了女子,即将嫁进齐家,他老人家都快高兴疯了。”

杜锦宁也笑了起来。

原先齐伯昆以为孙子是个断袖,十分绝望,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娶个正常的女子,生个儿子,以免老了后继无人,孤苦一生,下场凄凉。所以连苏岫那样的女子使手段他老人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发现孙子不是断袖,喜欢的是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他老人家一直喜欢和看重的后辈。齐伯昆的这份喜出望外,杜锦宁想都能想像得到。

齐慕远又道:“我跟他说了之的后,他进宫一趟,回来跟我说他已跟皇上谈妥,以你这次的大功,官职上只将你往上提一级,但补偿一块丹书铁券。”

杜锦宁点点头。

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齐伯昆能轻易说服赵晤,她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赵晤从来不是她获得丹书铁券的阻力,或者说,就算知道她是女子,只要她能合理地遮掩过去,不把赵晤逼到无法对朝堂大臣们交待的地步,看在齐伯昆和齐慕远、以及她对大宋还有用处的份上,他就不会要她性命。这于他没有好处,反而坏处多多。

真正的阻碍,在于世家。

“那世家呢?”她问道。

“世家那里,祖父也做好了应对准备。”齐慕远便把齐伯昆即将要在朝堂上上演的三板斧说了,安慰杜锦宁道,“祖父说,他起码有七成把握,让你放心。只要你明日上朝,这件事就能定下来。”

杜锦宁也知道不到拿到丹书铁券的那一刻,谁也不能给她百分百的保证。齐伯昆说有七成把握,想来已是他使尽全身解数的结果了。

“有劳齐爷爷了。”

齐慕远摆摆手:“我祖父就是您祖父,一家人,这么见外做什么?他这不是帮孙媳妇吗?”

见杜锦宁已擦完脸,他将布巾接过,放到盆子里,拉着杜锦宁坐到了桌子旁:“我估计一会儿皇宫就得派人来唤你,你赶紧先吃点东西。”

说着,他将食盒里的饭菜摆了上来,提起筷子给杜锦宁布菜。

生怕杜家留守的几个下人做饭不合杜锦宁的口味,这些饭菜都是他吩咐府里的厨子,按着杜锦宁喜欢的菜式特意为杜锦宁做的。

两人一块儿长大就有这点好,彼此的各种不雅姿态都见过了,完全不用在对方面前维持美好形象。

杜锦宁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还问齐慕远:“你要不要来点?”

齐慕远本来是吃过了饭的,可见她吃得香甜,忽然觉得自己又饿了起来,拿过一个碗也夹了点菜吃了起来。不过大部分时间是给杜锦宁布菜。

“锦宁,拿到了丹书铁券,咱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在一起过日子了?”他望着坐在身边的吃着饭的杜锦宁,问道。

杜锦宁动作一顿,点头道:“应该是。”

她抬起头,望向齐慕远:“等我从宫里回来,去你家。我有话要跟齐爷爷说。”

说着她又问:“你今儿可有空?”

她知道齐慕远是很忙的。有时候忙起来,几天都不着家。这会子还不知是如何挤出时间来跟她见一面的呢。

齐慕远确实忙,这会儿是放下手里的事来见杜锦宁的。

他忙的不光是公事,他为杜锦宁做好一切准备。

“有空。”他道,“你的事重要,再没空也得有空。”

杜锦宁笑了起来,夹了一筷子齐慕远喜欢吃的菜放到他碗里。

齐慕远也夹了一筷子菜给她。

两人相视而笑。

想来赵晤心情比较急切,杜锦宁还没吃完饭,廊下的铃就响了起来,赤木的声音在院门口响起:“少爷,宫里来人了。”

杜锦宁只得放下筷子,站了起来,应道:“知道了。”

她看向齐慕远:“你是回去还是在这儿等着?”

齐慕远也站了起来:“回去。我在家里等你。”

杜锦宁点点头,抬脚朝外面走去。

齐慕远不方便在宫里人面前露面,等杜锦宁离开了杜家,这才唤了下人来收拾东西,他骑上马回了家。

杜锦宁跟着来传话的御卫进了皇宫,进了门后就看到赵晤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在那里等着了。

见了她来,小太监立刻换上了笑脸,道:“杜大人请跟我来。”说着,走在前面带路。

这会子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小太监手里提着一盏灯笼,杜锦宁在后面跟着,只觉得偌大一个皇宫,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好在赵晤的书房就在前殿,走不多时就远远看见了那一片灯火。

杜锦宁见了,放下心来,脚下加快了速度。却忽然听到旁边有小石子滚落下来的声音,还有一个女子轻呼:“主子,小心。”

她转头一看,就见那边的假山旁,正站着三个人,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则是一年半未见的赵明月。

小太监也看到赵明月了,连忙停住脚步,躬身给赵明月行礼:“奴才小邓子,见过长公主殿下。”

赵明月却像是没看见小太监一般,眼睛只盯着杜锦宁。

杜锦宁心里暗叫晦气,只得低下头给赵明月作揖:“臣杜锦宁,见过长公主殿下。”她不想招惹赵明月。要是知道赵明月在这里,她定然叫小邓子绕一条路走。

第806章 商议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杜锦宁就是这样。

就算她为了装男子,平时也会修饰一下面容,让自己的五官更硬朗一些,更像个男人,但漂亮真不是想掩盖就能掩盖得住的,更不用说还有气质这种东西。

她站在那里只是不动不说话,看在赵明月眼里就不一样,总觉得比萧二公子强太多了。

少女的爱情,大半都是幻想出来的,眼里只看得见对方的好。至于不好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尤其像赵明月和杜锦宁这样。因为隔得远,一年半载见不着,赵明月下意识里就把杜锦宁美化了,更不用说杜锦宁还做出了满朝文武都做不到的大事,立了大功。这样有本事的美男子,哪个少女不喜欢的呢?

赵明月望着杜锦宁,心里一阵悸动。

“杜…”她悠悠地开口,想要唤杜锦宁的名字,却不想立刻就被杜锦宁打断了。

“公主,皇上召臣下觐见,有急事相商。臣先过去了。”

说着,不待赵明月有什么反应,杜锦宁逃也似的朝前面那片灯火走去。

小邓子反应过来,跟赵明月说了一声:“奴才过去了。”赶紧拔腿去追杜锦宁。

赵明月呆呆地立在那里,望着杜锦宁越走越快的背影,差点把一口银牙咬碎。

这是有多不待见她呀,连句话都不肯跟她说。

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正是叛逆心理最重的时候。如果杜锦宁肯跟她好好说几句话,表情平平淡淡的,或许赵明月也没太多的想法,毕竟当初杜锦宁跟齐慕远当着她的面那一吻,就让她死了心。

可这会子被杜锦宁这态度一激,倒激起了她心里的不甘来。

她咬着唇看到杜锦宁进了那一片灯火里,右脚一跺,跟侍女道:“咱们走。”转身回了自己寝宫。

赵晤看到杜锦宁的时候,也是愣了一愣,旋即笑了起来,打趣道:“你怎么越长越像个姑娘了?”

“…”

杜锦宁装着没听见,给赵晤见礼:“杜锦宁叩见皇上。”

“平身。”赵晤从座位上走了出来,伸出手打算亲手将杜锦宁扶起来。

这是一种荣誉,是做皇帝的为笼络臣子常使用的亲民手段。

可杜锦宁一看他伸手,就忙不迭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根本没给赵晤表现的机会。

赵晤只得收回手来,唤太监搬了凳子来给杜锦宁赐座,待她坐下,便对她好一通夸,最后道:“朕本想要让你连升几级,直接将你提拔到正三品的位置上的,但世家估计不会答应。近来朝堂上发生的事,想来你也知道了。朕现在被捆着,束手束脚。”

杜锦宁道:“臣都听说了。”又摇摇头,“皇上的好意臣心领了,但皇上没必要为此事为难。臣才入仕一年半,升得太快也不合适。”

赵晤听了这话,心里十分熨帖。

他问道:“官是升不了那么快,不过可以给些别的赏赐。爱卿想要什么?”

杜锦宁当然想要丹书铁券,但却不能这么明晃晃的提出来。否则赵晤就会生出齐伯昆当初一样的疑问:这小子不会是犯了什么大罪,所以才这么渴求丹书铁券吧?

有齐慕远透的底,杜锦宁根本不需要说。

她十分高气亮节地道:“臣什么赏赐都不需要。臣做的不过是份内的事,一心只盼着大宋和皇上好。”

赵晤看她这话说得真挚,越发满意了。

他不再提这事,而是问起世家之事来:“现在局势不好,不知爱卿有没有什么办法,打破僵局?”

杜锦宁摇摇头:“臣暂时没什么好主意。”

赵晤也知道自己太急了。杜锦宁才从润州来,估计连京中的局势都还不了解,又能有什么好主意呢?

他道:“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如果有什么好主意,直接递牌子进宫来跟朕说就是。”

说着,他赐了一块牌子给杜锦宁。

依杜锦宁目前的官职,不是想见赵晤就能见的。要见也要走许多程序。有了这块牌子就方便了,直接到宫门口往御卫手里一递,御卫就会帮着禀报。

“多谢皇上。”杜锦宁接过牌子,给赵晤行礼。

“行了,今天你也累了一天了,回去早些歇着吧。明日上朝时会宣你进殿。”赵晤道。

杜锦宁告辞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马车往前走了不一会儿,就遇到了齐慕远来接她。一行人去了齐家。

齐伯昆已在家里等候多时了。

要是以往,杜锦宁到家里来,他也没太当回事。大家的关系都这么熟了,来就来呗,也不需要紧张什么。

可这会儿却不一样了。杜锦宁是女子啊,即将要恢复女儿身嫁给孙子了,自己这个做祖父的得对她更和蔼一点才行。否则把孙媳妇吓跑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齐伯昆又反思了一回,想想以前自己有没有凶过杜锦宁,有没有冷待过她。待仔细思索了一遍,觉得自己对杜锦宁还可以,这才放下心来。

“齐爷爷,锦宁给您请安了。”杜锦宁看到齐伯昆,便行了一礼,“您身子骨可还好?”

“好好。”看到杜锦宁的态度仍跟以前一样落落大方,似乎没有什么差别,齐伯昆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

看到杜锦宁进来,跟齐慕远并肩而立,两人都是好相貌,十分般配,而且杜锦宁似乎比以前出落得更加标致,齐伯昆的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好。

再想想杜锦宁那智商,以后生出来的孩子不知道有多聪明,齐伯昆就恨不得两人马上成亲才好。

示意杜锦宁坐了,他开口问道:“刚才进宫,皇上跟你说了什么?”

“也没什么,只是问我要什么赏赐。”杜锦宁道。

说着,她的表情严肃起来:“齐爷爷,咱们将世家掰倒几个大家吧?”

齐伯昆一愣,同样也严肃起来:“你是不是有了什么好主意?”

主意杜锦宁在设定逃跑计划之时就有了,刚才赵晤问起,她没有说出来,只是不信任宫里的环境而已。

这种事情一旦走漏了风声,不说她,便是赵晤都有被人从皇位上掀翻的危险。

她知道齐慕远这里是比较安全的,说话便没有了顾忌,道:“你们可以拿我失踪一事来作文章。”

齐伯昆瞳孔一缩:“失踪?”

第807章 相商

“对。”杜锦宁虽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但这件事还要靠着齐家祖孙张罗,绝大部分的计划还是会跟他们沟通。

有些计划,她原先就跟齐慕远说过的。只是还没到时候,齐慕远没有跟祖父说清楚而已。

这会子杜锦宁便将自己原先的计划,以前后面的事都说了一遍,道:“齐爷爷,您看如果就这样将世家掰倒,皇上能允许我以后还回朝庭做事吗?”

“以后回朝庭做事?”齐伯昆有点懵。

他是个直男,不管原先觉得杜锦宁如何优秀,恨不得自家孙子变成孙女嫁给她。但得知杜锦宁是个女子后,他下意识里就觉得杜锦宁恢复女儿身、手里有了丹书铁券后,朝庭也不追究她以前的欺君之罪了,接下来就是好好地嫁给齐慕远,在家里生孩子侍候公婆,不再出去抛头露面。

他原先没想过让杜锦宁再回朝庭里做事。

齐慕远一看祖父这表情心里就咯噔一下。

他可是了解杜锦宁的。

杜锦宁是个再有主意不过的人了。她之所以女扮男装考科举做官,还做出了这么大一个贡献,比朝堂上所有男人都强,绝对是不甘被囿于后宅之人。如果齐家要求她这样,她即便对他感情再深,想来也能头也不回地走掉。

所以就算两人的感情很好很深,不到进拜堂进洞房的那一天,他这心里都是悬着的。总生怕杜锦宁突然间就消失无踪了。

要是别的女子还好,偏杜锦宁就有这样的能耐。只要她想走,就算他有一个有权势且十分有能耐的祖父,也拦不住她。

他忙道:“祖父,锦宁这样的才华,比多少男人都要强。如果她囿于后宅,是朝堂的损失。”

齐伯昆就沉默了。

虽然齐慕远这话有些伤男人的面子,但的确是事实。

工部几十上百年来不断研究高产水稻都没有半点头绪,结果杜锦宁就这么随意捣鼓一下,一年时间就研究出了这样的高产水稻来,为整个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她的大局观,她那满是新点子的头脑,随便出个主意就能给大宋开出一个新局面。而随便使出一个计谋,有时候连他这个自认老狐狸的吏部尚书都不如。

这样的女子,难道不是比所有男子都强吗?他齐伯昆自认能力不错,但就算脸皮再厚,也不敢说自己能比得上杜锦宁。

更何况杜锦宁年纪还这么小。假以时日,记她再成长些,不知会引领大宋走到一个如何繁荣的境地。

脑子这么一拐弯,他的思维就豁然开朗了。

这样的女子,怎么能跟苏氏那样的女人一样,呆在后宅里,整日就想着如何打扮自己,想方设法地让丈夫陪自己,不光对国家与家族无益,还拉后腿呢?

想一想杜锦宁这样惊才绝艳的女子,嫁进齐家后要侍候苏氏那样的蠢婆婆,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齐伯昆就受不了了。

千百年来才出现的一个妖孽,就这样禁锢在后宅,简直是暴殄天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