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她不在的话,沈千兰和沈老太太对旁人说过什么,她都无法知晓了。

沈氏硬是憋了一口气,没有去理会沈千兰的话语。

她探出手去摸了桌子上的一盏茶就要喝。

哪知道刚才她吃瓜子口渴,已经喝光了一杯。现在这个是旁边的小宫女看她杯子空了,给她刚刚倒的。

乍一碰到,唇边就是焦灼的一阵滚烫。

沈氏心烦意乱。一瞥眼,就瞧见了灵犀身上穿着的衣裳。

灵犀在她身边跟着的时候,素来是穿旧衣、戴旧首饰的。有时候蔺时谦觉得灵犀衣裳太不好了,会让人给她做两身。但大多数时候,灵犀的衣裳都是沈氏来安排。所以根本没有新衣穿。

但是现在灵犀身上分明穿着崭新的衣裳,而且是用的很不错的缎料。

沈氏心底暗恨,知道灵犀这衣裳应当是蔺时谦或者是皇后娘娘吩咐了人给她准备的,不能对此发火,就手一扬将手中的一盏茶给掀了。

茶水滚烫,落在了灵犀身上。

好在灵犀看到茶水过来的时候稍微闪了一下,所以热水未曾落到肌肤上,只在裙子下摆的地方沾了不少水渍。

“杯子烫手。”沈氏到底还记得灵犀是陆老太太身边出来的,朝对方礼貌的点了点头,“不小心打翻了。”

陆老太太心疼灵犀,看着沈氏对灵犀一直这样咄咄相逼,陆老太太的心里很不好过。

她抬眼四顾,恰好瞧见两名宫女正朝这边四顾看着,似是在寻人。

其中一个年龄稍微大一些的,陆老太太见过,是照顾定北王的名唤莺歌的。她以往来宫里的时候,这个宫女曾和灵犀说过话,她有印象。

伺候定北王的宫女出现在这里,最大的可能就是来寻定北王妃的。

陆老太太记得那莺歌和灵犀的关系好似还不错,即便过来了,也不会火上浇油的帮沈氏,就忙让人将莺歌唤了过来。又和定北王妃沈氏说道:“那边有人过来,许是要来寻您?”

沈氏就循着她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陆老太太见状,暗松口气。想着沈氏和莺歌说几句话的时候,她也趁机能和灵犀搭上话。

谁料莺歌来了后,却只和沈氏行礼问安,就转而过来,将灵犀扶了起来。

莺歌就算是照料蔺时谦的,说到底,也是宫里的人,是陛下和娘娘手底下做事的。

沈氏瞧她将灵犀扶起,心里憋了口气,敢怒不敢言。

莺歌扶着灵犀站直后,正要开口,瞥眼瞧见沈氏那满含怨愤的模样,心下一转,并未对了灵犀开口,转而笑着沈氏那边道:“王爷一本书不见了,可是让我好找。”

沈氏问道:“什么书?”

“就是今儿中午的时候翻的。”莺歌无奈的叹了口气,“先前还想着是在屋里书架上搁着,刚才去瞧才发现东西不在。王爷近日身子不好,婢子们也没敢和王爷说,只求在王爷发现前能够寻到它就好。”

她一句“王爷近日身子不好”,就将蔺时谦未能出席端午宴的缘由给讲了。

周围人暗自颔首。

沈氏听了她的话,注意到了那书的事情,不由有些气恼,冷声道:“他的书在哪里,我可是不知。”

沈氏是在摆脸色给莺歌看。毕竟这个宫女只面子上做的好看对她恭敬些罢了,实际上全然不是这般。

谁料莺歌不气也不恼,接着就去问灵犀:“王姨娘可知是在哪里?”

一听“王姨娘”三个字,沈氏登时火了,拍案而起,冷笑道:“主母未曾同意,竟是可以随意抬举她了?谁给她的这个胆!”

灵犀瑟缩了下,头垂得更低。

莺歌不卑不亢的道:“这事儿是王爷同意了的。陛下和娘娘都知道。”

沈氏还欲再言,旁边传来了沈老太太沉郁的声音。

“身为人妻,相公病了不知随侍在旁,反倒要在宴席上抛头露面。相公的东西不见了,也不知道去处,反倒要让人去问个姨娘。王妃当真厉害。老身佩服不已。”

这一通话又是直接去堵沈氏。

而且,还是在帮一个妾侍说话。

沈氏终究怒了,气道:“你们总说我和你们不亲。可就这样处处奚落我的家人,让我如何面对?”

她这番话说得委屈至极,周围太太们看着她的时候,不由面露同情。

沈千兰说道:“也并非是奚落。只不过有些事情看不过去,说上一两句。”

她瞥了眼灵犀,道:“听闻王府的这位,虽然未曾为王爷产下一男半女,但曾有孕多次。说起来,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你这样为难人,到底是落了下乘。”

定北王一直无子,这是稍微熟悉点的人家俱都知晓的。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灵犀曾经有孕多次,只不过没能生下来。

如今听闻这妾侍曾有孕多次都落了胎,再听沈千兰的那句“落了下乘”,旁人不禁猜测起来,沈千兰这句话说的是沈氏现在这般做法,还是说多年来灵犀未能生子一事。

如果是后者…

那可就说明很多问题了。

细想灵犀的遭遇,再看沈氏,再想到沈氏连灵犀得了个“姨娘”的身份都要公然计较,太太们望向沈氏的目光里,便多了许多不明的意味。

偏偏这个时候,沈千兰又道:“姨娘的身份,也是她应得的。毕竟若非那些个‘意外’,王姨娘已经为王爷诞下几名健康的子女,王府里男丁都能添上几个。王妃,您说,是也不是?”

她这话,简直是在十分明确的告诉所有人,那些“意外”,是由沈氏一手造成的。

王爷无子的后果,也是她刻意所为。

旁边的窃窃私语声瞬间大了不少。

沈氏怒火中烧,低吼道:“沈千兰,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沈千兰淡淡的笑了下,“我只是想告诉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的那些手段,旁人或许不知晓,可我却清楚的很。”

这时候有位太太在旁边迟疑着问道:“当年这位…”她忘了灵犀姓什么了,顿了顿,“…这位姨娘,落下的胎里,可有男孩?”

这话可就问的十分尖锐了。毕竟在场的人们都知道,定北王没有儿子。

沈氏听闻后,脸色漆黑如墨,不答话。

沈千兰莞尔,说道:“不止一个。”

落了不止一个男胎。

这句话仿若惊雷落到了人群里,轰的一下炸开了锅。

沈老太太自然也听到了周围的议论声。

她脸色一整,呵斥道:“都别说了。还嫌不够丢人?!”

沈千兰并未理会她这一句。

沈千兰朝沈氏看了眼,转向灵犀,说道:“你若有苦衷,只管与我说。旁的我不敢保证,关键时候护你一护,还是可以的。”

她这话里的意思可就多了许多。

她是定北王妃的亲姐姐,为何反倒要去护着定北王身边的一个姨娘?

相熟人家里年长些的女眷都隐约知道,当年和定北王议亲的,是这位沈千兰,而非现在的定北王妃。

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换了人不说,多年来沈千兰也未再嫁。

众人将这事儿前后捋了捋,再看沈氏身后,眼神又是与先前不一样了。

沈氏之前就是怕沈千兰乱说话,所以才非要来这众人聚集之处看看。

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么多年了,沈家和沈千兰都默然不语,偏偏今日,当真是公然发难。

在这一瞬,她忽地想了起来,沈国公府的人之前去过徐太后那里。

不过这个念头只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便被她忽略了。

毕竟徐太后没有任何理由去帮助灵犀。

面对着所有人的目光,沈氏终究是没法继续坐下去。

她朝着灵犀冷哼一声,说道:“我们走!”语毕,当先推开座椅,先行离了座。

灵犀看看陆老太太,看看沈千兰,忽地双膝一弯,跪倒在地,声音哀戚的说道:“王妃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求王妃不要责罚奴婢!”

她语调十分仓皇凄凉,甚是无助,任谁听了,都忍不住心里生出怜惜和同情。

所有人,包括沈老太太和沈千兰,看了她一眼后就都望向了沈氏。

沈氏气狠了,怒吼道:“我这些天见都未见过你,何来的责罚?莫要血口喷人!”

灵犀身子剧烈抖动着,不再说话。

这时候莺歌旁边的那个小宫女低低开了口:“王姨娘的身上有许多的伤。太医说,都是陈年旧伤了。怕是难以痊愈。”

“确有此事?”莺歌的声音比刚才说话的银香声音大了许多,脆生生的一说,周遭人都能听见,“王姨娘身上果真有许多的旧伤?”

在她鼓励的眼神下,银香的胆子也大了点,点点头道:“是有很多。”

莺歌叹道:“王爷心慈,断然不会随意处罚王姨娘的。”

银香也知道蔺时谦是出了名的为人十分公正,顺势点了点头。

沈氏被太太们尖锐的目光刺得浑身难受。

公然说明不是蔺时谦做的,不就是在暗指是她做的了?

身为王爷的妾侍,除了王爷和王妃外,定北王妃上上下下哪个敢去为难灵犀!

沈氏气得头发晕,手上用力,一把推向莺歌。

沈氏年纪大了,莺歌却正年少。

按理说,沈氏气极的这一下不会将莺歌怎么样。

可是莺歌在她这一推之下,身子晃了晃,直接歪倒在地。

沈氏愣了下,看看自己的手。

旁边孟嬷嬷急急走来,指了莺歌呵斥道:“怎可对王妃这般无礼!”语毕,又朝着沈氏歉然说道:“莺歌一向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了,有冒犯王妃之处,还望王妃见谅。”

沈氏一口气怄在了胸口发不出来,气得手抖。

莺歌若是“心直口快”,岂不是说莺歌说的全是实话了?

她冷眼甩向孟嬷嬷,正欲开口斥责,旁边莺歌噗通跪了下去,说道:“都是婢子不好。婢子知罪。请王妃和嬷嬷责罚。”

“罚你三个月月例。外加再也不准出现在王妃面前!”孟嬷嬷朝着王妃福了一礼,又说道:“她做错了事,我需得带她下去受罚。王妃切莫和她一般见识。不过是个不懂事的罢了。”

语毕,她再不管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的沈氏,唤上莺歌和银香,这便一同下去了。

沈千兰朝身边的丫鬟示意了下,丫鬟上前,将灵犀扶了起来。

灵犀向沈千兰行礼道谢,又朝沈氏福了福身,就转了方向,回了元槿的身边站着。

沈氏一甩袖子,快步离去。

临出院子前,她恨恨的望向元槿,却见元槿好似根本不知道那边发生的事情,正和刚刚到了院子里的徐太后在说话。

徐太后神色不善。而元槿,脸色也不太好看。

徐太后不喜皇后、与皇后不和,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沈氏在宫中住了那么久,自然也是知晓。

看到那婆媳两个正僵持着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沈氏顿了顿,越看这两个人越是和之前的事情没甚关联。再回望了一眼沈国公府那边,沈氏脸色一沉,快步离去。

霜月宫外的墙边的一个大树下,隐在树后的孟嬷嬷探头看着沈氏走远了,这才转首过去,关切的问身边的莺歌:“刚才摔的疼不疼?也是难为你了。真狠得下心去摔这一下。想必是青了。”

莺歌挽着她的手臂,笑道:“嬷嬷又不是不知道我。一激动,什么都顾不上了。”

“你这孩子,真是…”孟嬷嬷拍了拍她的手,“罚你的银子,既然说了,明面儿上自然要罚的。过后我悄悄的再将银子给你填补上。”

莺歌知道这个时候拒了反而不好,就笑着应了一声,半晌后,叹道:“其实我也是替王爷不值罢了。”

孟嬷嬷许久没有言语。最终重重一叹,又摇了摇头。

沈氏离去的时候看到元槿和徐太后在争执,倒是没有看错。不过,她理解错了两个人在争执的内容。

徐太后过来的时候,一见到元槿,就过来兴师问罪。

“刚才我去玄和宫了一趟,”徐太后紧绷着脸,语气冷硬,“听说灵犀被你带走,莺歌也不在玄和宫里?”

元槿听闻她这话,就知晓徐太后或许猜到了莺歌是她让人带来的。

她不知道徐太后这般过来是为了什么,便沉默了下,说道:“太后不也将沈国公府的人叫去了?”

元槿知道徐太后的意思。

徐太后这般责问,无非是有关沈氏那边的事情。

所以她在太后跟前提起了沈国公府,暗指两个人各行各的事情就好,提醒徐太后莫要干扰。

之前她让樱桃带了沈家人去往静明宫,樱桃回来的时候,和她说了很多话。她心里已然有了数。

徐太后听闻元槿的话后,有些恼了,气道:“我和你的能一样?”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行了,没必要提到话语中来让旁人看笑话。

徐太后隐去了那些不方便说出口的,冷哼道:“我是看着玄和宫里没有什么妥当的人在。灵犀和莺歌都不在,王爷怎么办?”

元槿明白过来,笑道:“无妨。银玉和黄嬷嬷已经过去帮忙了。晚一些这边若是无事,莺歌和灵犀就也回去了。”语毕,她笑问灵犀:“你现在回去玄和宫吧。太后已然生了气,我可是没法留你了。”

灵犀低垂着眉眼道了声“是”,和徐太后、元槿行了礼,这便姿态恭敬的悄声离去。

元槿瞧见灵犀朝外走的时候,陆老太太往灵犀那边看了一眼。

元槿就朝穆烁和冯乐芳示意了下。

她与徐太后说道:“我需得离开片刻。”说着站起身来。

徐太后知晓元槿来了不少时候了,就没多问什么。毕竟人有三急,如果是去解决个人私事的话,她也不好多管。

穆烁与冯乐芳次第站了起来,笑道:“我们正好也要离开一下。不如就由我们和娘娘一起吧。”

徐太后正打算叫人来细问刚才沈家那边发生的神情,听闻后不疑有他,就点了点头,任由她们去了。

元槿一出院子,就让身边那会功夫的公公前去看了看,灵犀究竟是朝着哪边去的。

听闻灵犀果真没往玄和宫去,反而抄小道绕去了个无人的宫殿,元槿就让穆烁和冯乐芳陪着,往那处行去。

她之前考虑过了,觉得还是让她们两个陪着较好。因为如果元槿自己带了人许久没有回去,旁人或许会生疑。不过她是和穆烁、冯乐芳一起多逛了一会儿,反倒是不会有人怀疑什么了。

左右她们两个是信得过的,让她们在不远处等着,一来能够帮她看着有没有人过来,二来她们离得远了也不会听到什么谈话内容,倒是一举两得。

寻到灵犀所在的去处后,元槿悄悄的过去,隐在不远处假山后的暗影下。

而穆烁和冯乐芳,则悄悄在院门不远处的地方隐匿着。

元槿正想着陆老太太应该快过来了,突然,远处的穆烁猛然回过身来,朝她示意了下,又指了指远处的某个方向。

元槿顺着看过去,望清楚后,心里一惊,赶忙示意穆烁和冯乐芳寻个妥善的地方藏好。

——她怎么也没料到,定北王妃沈氏居然也跟过来了。

可是她刚才跟着灵犀过来的时候,路上并未发现沈氏的身影。她又是如何知晓这里的?

说来也巧。

这地方,就是沈氏刚才离了霜月宫后前来之处。

定北王妃离开了宴席后,发现腹中饥饿,就叫了个小宫女,让她去厨里要了几碟菜来。她则选了这个无人之处,待在凉亭里自顾自吃着。只不过用了几口,不再饥饿之后,她就没了胃口。

看看这边有一处假山后比较平整,定北王妃就来了假山后的那块大石上稍作休息。

哪知道灵犀就恰好来了这里。

灵犀心里有事,却也还机警。她四顾看着,没发现这边有人,这才放下心来。

不多时,陆老太太的身影也出现了这个院子里。

灵犀和陆老太太特意选了院子最中央的地方站着悄声说话。

定北王妃待的那个假山,离她们并不远。初时两个人轻声低语,她是听不分明的。可是到了后来,两个人争执起来,声音稍微高了一点点后,定北王妃就听出了些门道来。

她心里蓦地一惊,直接从平石上下来,小跑着冲了过去,一把擒住灵犀的手腕:“你们说的,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当年并非你的错’?又为何说‘这事儿本与你无关’?!”

灵犀和陆老太太先前见面的时候,初时还在好生商议着。

灵犀并未说起定北王眼睛的事情,与陆老太太商议的,还是怎么对付定北王妃的事情。毕竟这些年来,定北王妃将灵犀压制的极狠,如今更是动辄打骂,灵犀实在有些受不住了。

陆老太太却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

双方这就争执不已,且声音略略提高了点。

眼看着正吵得不可开交,冷不防旁边蹿出了个人来。

灵犀没料到定北王妃忽然出现,一看之下,身体比思维更先做出反应,当即颤抖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