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允会意,宁兴的意思是,真正能靠的住的是他手下的三千人马。边关局势瞬息万变,就在大军出发前,还收到边关战报,边关守将与突厥又厮杀了几回,最近收到的战报,我方有一座城池失守,突厥人气焰又嚣张起来,这给和谈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困难,危险性也大大增加。说不定到了那边非但和谈不成,还会陷入拉锯战。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对自己的兵马有个充分的了解。

第二百三十章 索药

李明允思索片刻,道:“过了阴山咱们就能跟怀远将军部合了,从现在开始,你派人好好盯着秦副使和马友良,咱们有备无患。”

宁兴道:“这一路上我都派人盯着呢!我就怕秦承望这小子,关键时候背后捅咱们一刀子,在秦家人眼里,你、我,都是四皇子的人,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破坏和谈,或是抢了咱们的功劳。我真不明白,皇上为何要多此一举,这不是给咱们添麻烦吗?”

李明允沉吟道:“皇上自有皇上的考量,现在还不是跟秦家撕破脸的时候,至于,咱们,宁兴,你一定要记住,咱们只是忠于皇上。”

宁兴肃然点头:“这个我知道,咱们不参与皇位之争,谁有本事谁坐江山,跟咱们没关系,不过…大哥,说句实话,太后对你已有成见,若是将来太子顺利即位,恐怕会对大哥不利。”

这点李明允不是没有考虑过,当初若不是陈子谕给秦家下了套,让秦家自顾不暇,后果不堪设想,在太后心里,已然把他划入不肯合作的名单,不肯跟她合作,就是不效忠太子,不效忠太子,就是四皇子的人,李明允颇为无奈,要做个纯臣太难。他私底下也试探过靖伯侯的意向,靖伯侯说,我朝自仁宗开始修生养息,后几代君王无不致力于推行新政,关注民生,重文轻武,虽国力日渐昌荣,然兵力渐弱,而如今北面突厥·西部吐蕃,南边南诏渐渐强大,对我中原虎视眈眈,眼下是时机尚不成熟,等吐蕃内乱平息,南诏王权巩固,他们若是联手对付中原,中原危矣!太平之世,君王仁厚是天下之福·若逢乱世…

后面的话靖伯侯没往下说,但李明允已经明白靖伯侯的意思。若逢乱世,帝王羸弱,则是天下之祸。就目前天下局势而言,夷族崛起是必然趋势,中原成了他们嘴边的一块肥肉,太子生性懦弱,是不合适当一个乱世之君,相比而言,有血性·有霸气的四皇子更为合适。

这是从大局考虑,从个人自身出发,如果太后容不下他,那他会毫不犹豫助四皇子一臂之力。

“这些事,以后再说,眼下,咱们的任务是促成和谈,而且必须是重挫突厥后的和谈。”李明允正色道。

宁兴深以为然:“大哥,反正我听你的。”

屋外,侍卫禀报:“胜州县尉杨大人求见。”

李明允一喜·忙道:“快请进。”

只见一位五短三粗面带重髯,生的孔武有力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向李明允拱手一揖:“李大人·属下收到靖伯侯来信,等候多日,特赶来见李大人。”

这位杨万里县尉,当年曾在靖伯侯手下当过校尉,作战勇猛,别看他长的粗鲁,但貌粗心细,多有急智·且对突厥的情况颇为熟悉·所以,靖伯侯早早休书一封·让杨万里在胜州等候,随李明允前往狼

李明允哈哈一笑·起身迎了上去:“杨大人免礼,靖伯侯曾多次提起你,对你赞誉有加,这一次,还需杨大人鼎力相助了。”

杨大人面色凛然:“侯爷吩咐,属下万死不辞,李大人,属下已经事先征集了两万担粮草,并集结了手下五百勇士,跟随李大人前去狼山。”末了他又解释道:“因为胜州乃军事要地,为免突厥偷袭,属下不能带更多的士兵前往,还请大人见谅。”

这一路上,宁兴都在跟李明允交流兵法,出发前,李明允也看过一些兵书,知道胜州地处两国交界处,若是前方战况不利,胜州进可支援,退可防守,是一道十分重要的防御之门,胜州若破,突厥大军必将长驱直入,威胁中原。所以,杨万里的顾虑是对的。

“杨大人所言极是,有杨大人跟随就已经足够。”李明允笑道。指了指一旁的宁兴,介绍道:“这位是武略将军宁兴宁将军。”

两人抱拳一礼,算是认识了。

“以后你就跟在宁将军手下。”李明允吩咐道。

“是!”杨万里大声应道。他早就盼着上战场,可惜朝廷让他窝在这里做县尉,每每听到边关战况,把他的心痒的跟百爪挠似的,幸亏侯爷还记得他,给他这次机会,激的他热血沸腾,早盼着李特使到来。

宁兴就喜欢直爽的汉子,况且这人又是靖伯侯推荐的,自然也亲近起来,拍拍杨万里的肩膀:“杨大人,快跟我们说说边关的情况。”

林兰带着文山去了趟胜州的医药院,虽说李明允的使命是和谈,但是出了胜州过了阴山,部队随时有可能遭遇突厥骑兵,等与怀远将军部汇合,说不定还得参加战斗,伤亡在所难免,所以她要多备些药材,尤其是金疮药。其实出发前,在叶家和德仁堂的帮助下,已经备了不少,一路上她又补充了一些,宁兴都说,从未见那支部队去打仗,药备的这般充足齐全的。可她还是不放心啊!想要更多更多。

然而,等林兰到医药院一看,傻眼了,这里到处都挤满伤员,连院子里都搭起了简易的棚子安置伤兵,呻吟惨叫此起彼伏,听得人毛骨悚然。

文山讶然道:“怎么有这么多伤兵?”

陪同林兰的一个侍卫说:“突厥人从西北突破不得,上月又转到阴山这边侵扰,前方将士伤亡惨重,都送到胜州来医治,这不?都人满为患了,军医忙不过来,药品也快告罄,后方的补给还不知什么时候能送到。”

林兰和文山面面相觑,这么说,她们想从这里弄点药去是不可能了。

继续往里走,只听得一声高过一声的惨叫·那种撕心裂肺的嘶喊,叫林兰心里猛的一紧,拉过一位捧了药包要入内的医护问:“这里面在做什么?”

那医护急急回道:“今天刚送到的一个士兵,腿伤严重,若是不锯掉,怕有性命危险…”

林兰听得揪心,问:“有没有麻药?”

医护苦着脸道:“麻药早用光了。”

“那就这么活活的锯?”文山只觉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那有什么办法?不锯就是死,锯了,能熬过去便能活下来。”医护说着就要进去了。

林兰一把拉住他:“你去告诉医官·让他们稍等一会儿。”

文山,你速回大营,取一包麻沸散来。“林兰速速吩咐道。

文山嗳了一声,转身跑了出去。

那医护喜道:“你有麻药?那太好了。”

林兰讪然:“有一些,不过不多了。”不是她小气,她的药也是用来救人的,在战场上,药品比黄金更贵重,药品就是将士们的性命。只是听说要活生生的锯掉一条腿,而且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这个士兵八成痛也要痛死了,她做不到见死不救,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医护欢天喜地的进去禀报,须臾一个身形高瘦的年轻医官走出来,他身前系一条大白围裙,那围裙上还有醒目的血渍,他就拿围裙擦擦手,看着林兰,问:“你有麻沸散?有多少?能不能多给一点?”

呃…···多给点·那我自己怎么办?这次来医药处本来是想问你们拿药的,现在倒反过来问她拿药。林兰学着男子的礼仪,拱手一揖·为难道:“我的药品也不多,这不?原是想问你们要一些的,我们的队伍马上就要过阴山了。

年轻的医官一挑眉,审视着林兰:“这么说,你们就是奉命前去狼山和谈的李特使的军队?”

林兰道:“正是。”

“那你是特使队伍里的医官?”他又问。

林兰拱手一礼:“在下林兰,蓝色的蓝。”

医官嗤鼻一笑:“你们从京里来,怎会没药?是舍不得拿出来吧?”他敛了笑容,指指院子里·走廊上横七竖八躺着的伤患·语声沉痛:“这些士兵可都是为了守卫疆土,与突厥浴血奋战才受的伤·你们从京城来,不知道前方的战况有多惨烈·死了多少人,他们也是有家有父母妻儿的,难道你就忍心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因为缺医少药而死在这里吗?”说到后面,话语里已是有明显的责备之意。

林兰被他的义正言辞说的有些汗颜,可是她若是把药给了他,那明允的队伍要是有了伤亡,难道还把人送回这里来救治?到那时,只怕药早被他用完了,还耽误最佳救治的时间。不行,她得先保证自己队伍的医药供给。

“这位大人,不是我不肯帮忙,实在是任务下达的仓促,准备不够充分,要不然,我也不用上你这里来拿药了。”林兰硬着心肠道。

年轻的医官见林兰不似在说谎,心中更是不悦,冷冷道:“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就算再仓促,也该知道,队伍要上前线,首先要准备的就是粮草和药品,就算出京时准备不足,也该一路补充,林大夫怎能如此疏忽?”

林兰难为情的干咳两声:“你教训的是,我是第一次当军医,没有经验。”

年轻的医官板着脸继续教训道:“你一个人没经验,会害死很多人的,真不知道朝廷怎么会派你这种人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林兰唰的脸红起来,你这小子,你当你是哪颗葱,居然教训起我来?她长这么大,两世为人,还没被人这样教训过。可她偏偏还不能反驳,一反驳,这家伙说不定会派人去她那抢药,真是憋闷死了。

“你先把你们的药品给我,等后方的补给上来,我再还给你。”

就在林兰琢磨着是甩脸走人还是呛他几句解解气的时候,对方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呃!我们的队伍明天就出发了…”林兰支吾道。

他不耐烦的啧了一声:“你这人怎得这般磨叽,我又不会赖你的。”

“不行啊,这事不是我说了算的。”林兰忙推诿。谁知道你们的补给什么时候会到?她可等不起。

“那谁说了算·我找谁去。”

呃!这更不行,明允哪知事情轻重,也许他会以为少一点药材不打紧,再加上他的古道热肠,很有可能会答应的。林兰忙道:“这位仁兄,你这不是害我吗?”

他左右看了看,轻哂一声:“害你一以救这么多人,我会毫不犹豫的害你。”说着他把围裙解,冲里面大喊一声:“阿苏·走,跟我去一趟特使军营。”

“哎哎哎······”林兰连忙拦住他,急道:“这样吧!我回去盘一盘,都给你们是不可能的,真的,我们的药材也不够,最多匀三分之一给你,再多的话,就算你求到特使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眉头一拧,看着林兰·说:“那好吧!我这就随你去取药。”

林兰心中懊恼之极,这都什么事啊!明明是来添药的,这下倒好,还得往外拿,这厮若是去了她那,她那点家底可就露馅了。真是好心没好报啊!

正在这时,文山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递上一包药:“麻沸散拿来了。”

里面的医护大声呼喊:“楚大夫,楚大夫,不好了·伤患休克了

年轻的医官脸色大变,忙系上解了一半的围裙,急声道:“马上准备动刀。”

说着还不忘从文山手里一把拿过药包·边对林兰说:“回头再去找你,林大夫。”

林兰见他进去了,问一旁的侍卫:“这位楚大夫可是这里的负责人?”

侍卫道:“正是,楚大夫可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大夫,大家都称他圣手楚。”

林兰低眉思量了一下,沉声道:“我们走。”

出了医药院,林兰马上吩咐文山:“你速速回去准备一下,把咱们的药材藏好了·只留三分之一。尤其是金疮药和麻沸散·少留一点。”

文山纳闷,这是为何?

林兰见他发呆·急声催促道:“还不快去!”

文山愣愣的哦了一声,忙先小跑回去。

林兰先去见李明允·走到门外,见秦承望和马友良在廊下嘀咕,不知道说些什么,马友良似乎不太高兴,大眼睛瞪的滚圆。

林兰忙闪到一根柱子后。须臾一个侍卫出来传报:“李特使请两位大人入内。”

看来明允这会儿是没时间见她了,林兰转身回自己的药房。文山正带人转移药材。

“快点快点,动作快点,把这些,还有这些都搬到后边粮库去。”

见二少奶奶来了,文山上前道:“林大夫,小的让人把这些仙鹤草、血余炭、棕榈、蒲黄、三七、艾叶、侧柏叶······大部分都搬去粮库,麻沸散留了六十包,金疮药留了一百瓶。”

林兰盘算了一下,说:“这样差不多了。”就算匀三分之一给那个楚大夫,也够他支撑一阵子,等到后方的补给了。

“你再吩咐这些人,让他们统一口径,就说咱们只有这些药材,多的没了。”

文山恍然道:“难道有人要划算咱们的药材?”

林兰郁郁道:“可不是?我好心救人反倒惹出麻烦来,那医药院的楚大夫非逼着我把咱们的药材先给他。”

“那怎么行?咱们自己都不够呢!再说明天咱们就要出发了。”文山急道。

林兰叹了一气,说:“算了,他也是为了救人,都是我朝的将士,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

文山黯然:“那倒也是。”虽然一路上听将士们说打仗如何惨烈,但是都不及今日见到的情形冲击力更大,那场面实在是太渗人了。

“你叫大家动作快点,那位楚大夫兴许很快就来了。”林兰再次催促,如果那个士兵不幸牺牲了,楚大夫肯定立马赶来,如果命大,那么楚大夫还有还一阵好忙,不管怎样,还是希望那个可怜的士兵能活下来。

文山忙去催促大家。

林兰慢慢走了出去,回想起刚才看到秦承望和马友良嘀咕的情形,总觉得有些不安。

秦承望这厮不知道有多傲慢,明允几次好心请他一起商议大事,他都要跟明允对着干,明允说东,他就说西,颐指气使的,好像他才是正使似的,什么东西嘛!现在还跟马友良私下里嘀咕,谁知道他在搞什么鬼。

“林大夫…”

林兰听见有人喊她,抬头一看,只见大哥笑眯眯的走过来。

林兰莞尔道:“大哥这个时候不是在训练士兵的吗?”

林风笑道:“已经结束了,这不,刚才有几个将士们练的猛了,不小心把对方戳伤,我来找你拿点金疮药。”

林兰嗔道:“真是的,这还没上战场呢!就伤了,知道是训练,也不留点分寸。”

林风不以为然道:“训练就得动真格的,要只是摆摆架子,等上了战场,敌人可不会对你手下留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林兰揶揄道:“不错啊,大哥才当了几日兵,说起来就一套一套的了。”

林风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讪然道:“妹妹就别取笑我了。”

“好了好了,文山在里面,你去问文山拿药去。”林兰笑道。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既来之则安之

见大哥就要走了,林兰灵机一动:“还是我跟哥大哥一起去看看吧!你们这些粗人,也不会处理伤口,若是发炎了就不好了。”

林风却是不好意思:“怎好劳动妹妹。”

林兰嗔他一眼:“我可是大夫,说什么劳动不劳动的。”

果然,就在林兰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的时候,有人来报:“林大夫,外头有位楚大夫找您。”

来的好快!林兰不慌不忙的包扎着,直到包扎妥贴了才起身,看见楚大夫抱着双臂倚在门边,一双细长的凤眼微眯着,那眼神如隔帘望月般,心思不甚明了。

林兰微露诧异之色:“楚大夫这么快就忙完了?那位伤患···…”

楚君浩面无表情的说:“没能救回来。”

林兰分明看到他眸中闪过一丝遗憾,她也很遗憾,作为大夫,再没有比眼睁睁的看着一条生命消逝在自己手中更为遗憾的了。

林兰沉默了片刻,以示哀悼。

“我过来取药。”楚君浩适时提醒她。

林兰好似恍然,哎呀一声:“我一回营就听说几位将士训练的时候受伤了,一直在忙活,药品都还没来得及盘点。”

对方的丹凤眼眼角挑了挑,轻嗤道:“就你这小气的性子,自己有多少家底还不是一清二楚?还需要盘点?盘算着别给我都抢了去才是真的吧!”

林兰很恼火,此厮说话实在不讨人喜欢。

文山手脚很快,等林兰带着楚君浩到医药处时,该藏的东西都藏好了,原本堆得满满当当的屋子,现在空荡荡的,只余屋角一堆药材。

林兰从楚大夫眼里看到了失望,这厮定以为可以痛快的洗劫一番,没想到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就这么些?”楚君浩毫不掩饰的失望道·失望之余还有些隐隐的恼怒,这个医官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林兰苦着脸道:“就这么些了,不然我干嘛去你医药院?”

楚君浩做了两个深呼吸,平复心情·问:“你能给多少?”

林兰仲出三根手指,三成。

楚君浩蹙了蹙眉,一双凤眼越发细长。须臾,伸出一只手,神色坚决:“医药院的伤患实在太多了,等后方补给上来,我一定如数奉还·亲自给你送去。”

林兰斟酌再三,牙一咬,心一横,如同壮士断腕般决然道:“好,五成就五成,但你得说话算话。”

本想叫他立字据的,但是,战时谁还来计较这些·他若是个言而有信的君子,自然会归还,若是言而无信·可以找出千百种理由来赖账。其实这药送出去,她也没打算往回要。人家又不是拿去牟利的,都是救人而已。

林兰的爽快,总算叫冰块脸上露出了一丝暖色,林兰让文山把药盘出一半来。

文山很配合的垮着脸,心疼的跟割他的肉似的,叽歪道:“林大夫,咱们统共就这些,要是特使大人怪罪下来······”

林兰暗赞文山机灵,故意唬着脸训斥道:“你叽歪什么?都是救人用的·特使那里,我自会去交代,药不够,咱们另外再想办法就是。”

楚君浩神情复杂的看了眼林兰,心道,这小子还不算太糟糕。

林兰十分钦佩自己的先见之明·还好动作快,她相信,若是楚君浩见到她的存货,定会两眼放绿光,不谋个几大车去断不会罢休,就没见过问人家拿药还要的这般理直气壮的。

送走楚君浩,林兰总算松了口气,回到自己屋子,李明允还没回来,一直等到晚饭都凉了,李明允才一脸疲惫的回来了。

林兰忙打水给他洗脸净手,边道:“饭菜都凉了,我让人拿去热一热,你先歇会儿,喝口茶。”

李明允随和道:“不用麻烦了,随便吃点就是。”

“那怎么行?冷饭冷-菜的伤胃,再说等过了阴山,指不定连顿热乎的都吃不上了,趁这会儿有条件,多吃一顿好的也是好的。”林兰说着,让文山把饭菜拿去热了。

李明允自己动手倒了杯茶,坐下来,揉了揉发胀的脑仁。

“今天都议了什么?看把你给累的。”林兰怜惜道,要去替他按摩。

李明允却是不让,拉了她坐下:“这些日子你也受累了,好好歇会儿吧!”默了默又道:“今日胜州守备冯大人来了,秦副使许是听说边关战况不利,胆怯了,非要冯大人排三千兵马护送,连马友良都跟他一个鼻孔出气,弄的冯大人好生气恼,这胜州是边关要塞,防御之事一刻不得松解,更别提随意调拨军队。”

林兰嗤鼻道:“他这么贪生怕死的跟来作甚?来捡现成便宜的?就算有便宜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捡的。我说呢!他和马将军鬼鬼祟祟的嘀咕什么,准没好事。”

李明允一声冷笑:“他还能嘀咕什么?挑拨离间呗!宁兴是主将,且队伍千人马原是西山大营的,二千来自北山大营,这西山大营和北山大营一直较着劲,秦承望只消说,万一遇险,宁兴肯定让北山大营的将士去当炮灰,马将军不急才怪。”

林兰忧心道:“大军不能一条心实在是个隐患,而且,咱们也没料到形势变化的如此之快,看来突厥人根本无心和谈,和谈不过是他们拖延时间,麻痹我军的策略罢了。当初,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这趟差事实在是凶险。”

李明允安慰道:“既来之则安之,何况靖伯候给我派了个好帮手,咱们谨慎些,应该无大碍的。”

看李明允眼神闪烁,林兰马上警觉道:“你可别打什么主意,我是定要跟你去狼山的,你别想把我扔这。”

李明允苦笑,这个人女人实在太聪明,他的心思都瞒不过她。

“越是危险,我更要与你去,今儿个我去趟医药院,那里的伤兵多的都快挤不下了,可见前方战况之激烈,所以,你更得带上我,一个好医官最少也抵得几百兵马吧!再说了,你留我在这里担惊受怕的,只怕你还没回来,我就要担心死了。”林兰很认真的跟他讲。

李明允无奈的抵着她的额头,喟叹道:“兰儿啊······嫁给我是你命好还是命不好?”

林兰笑着去蹭他的额头:“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心里就是快活的,人活着不就图一舒心吗?”

李明允点点头,揉揉林兰的头发,自嘲的笑道:“这会儿我觉得李家祖上还是积了些许阴德的,不然怎么会让我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

林兰大眼一瞪,反驳道:“此言差矣!娶到我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李明允心中一乐,哈哈大笑,满心的郁闷都散了去,拖了她入怀开心的好一顿搓揉。

文山听见屋里头笑闹声,不觉的嘴角扬了扬,少爷好久没这么开怀笑过了,捧着饭菜犹豫着是不是送进去?这会儿进去显得不太识趣,可不送进去,饭菜又该凉了,这该死的鬼天气,冷的能把人鼻子冻下来。斟酌一番,文山还是敲了敲门。

第二天一早,队伍集结出发,由杨万里率一千兵马做前锋,马友良不是怕死吗?怕死就让他殿后好了。五千多人马浩浩荡荡出了胜州城,往阴山而去。

杨万里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由他带路是最好不过的。别小看杨万里带来的五百兵马,这五百人都是杨万里亲自挑选的,其中斥候就有二百之众,其余为骁勇善战的陌刀手和弓弩手。

为了谨慎起见,杨万里一路派斥候先探路,确定安全大军再前进,如此行了两日,已经进入阴山腹地。

这日黄昏,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大作,大风刮的人睁不开眼,西山和北山的大军经历过酷暑,却不曾经历这般严寒恶劣的天气,一时间被刮的东歪西倒,站都站不稳,更别说前进。

李明允提议是不是找个地方避避风,秦承望躲在马车里不敢出来,叫属下过来传达他的意思,这一次,总算跟李明允不谋而合。

宁兴叫来杨万里问他附近可有避风的地方,杨万里道:“再有两个时辰就到达前面陵武隘口,看天色马上会有一场大风雪,如果大军不能尽快通过山谷,大雪一下,封了道,大军就会被困在此处,若是遇上突厥奇袭就不妙-了。”

李明允相信杨万里的经验,吩咐大军继续前行。

秦承望反正坐在马车里吹不着风,你们硬要顶风前行,吃苦头的是你们,所以他意外的没再发表意见。

可惜越往里走,道路越发艰险,其中有段还是羊肠小道,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下马牵着走,李明允让人去通知秦承望,最好是下马车,万一马车一个颠簸,掉下山崖,可不是闹着玩的。

秦承望满腹牢骚,可是看着那艰险的道路,一边陡峭的山崖,心里也是发憷,老老实实下车步行,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跟只熊似的,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抖抖索索的前行。

走到半道,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好似玉皇大帝家的棉被撕破了一般,兜头兜脑的撒落下来。前方一片白茫茫,连路都看不甚清楚。

李明允怕大家人挤人,在这羊肠小道上很容易造成事故,命人传令下去,大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推攘拥挤。又在队伍中寻找林兰的身影,可大雪风扬,哪里还寻的见,心里担心不已,只好安慰自己,有文山跟着林兰,一定没事的。

就在快出山谷之时,前方斥候来报,陵武隘口有异常。

第二百三十二章 首战告捷

发现陵武隘口异常的并不是斥候,而是杨万里派去传令几位将领迅速聚集一处,临时找了个挡风的处所听小兵回禀,秦承望也很关心的凑过来,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安危。

“小的奉命前去陵武隘口通知那里的守军,我部要在隘口暂避风雪,隘口的守卫很警惕的问咱们有多少人,要去哪里?小的曾多次护送给养过隘口,隘口不过三百守卫,守门的就那么几个,就算叫不全名字,大都脸熟,见那守卫很面生,小的就没急于回答,反问他周全今日不轮值?那守卫含糊的点头,又紧赶着追问小的,小的心里生疑,周全是隘口的伙夫,哪里会轮值?小的就回他,咱们是运送粮草前去沙溢的,他又问咱们有多少人,小的没敢多说,就五百,想借他们这避避风雪,他就说要请示一下,没多久来回我,说行。小的趁着他去回禀的空当,偷偷观察了下隘口的情况,发现那里的岗哨布置跟原先大不一样,小的跟他敷衍了几句就赶紧回来禀报。”小兵一口气麻溜的把情况说明。

杨万里是熟悉这一片的,他最有发言权,宁兴让他先发言。

杨万里沉思片刻,面色极其凝重:“看情形,陵武隘口已经被突厥人占领了。”说着他抽出腰间长刀,在雪地上比划,边解释道:“从胜州到沙溢,沿途共有三个隘口,之前我们已经路过青峰隘口,过了陵武隘口就是白虎关·这条路线是我方最重要的粮草补给线,每关皆有守军,如果陵武隘口失守了,只怕前面的白虎关也已失陷。”

“那怎么办?这条路走不通了,咱们得赶紧换条路。”秦承望一听有危险,马上就露出贪生怕死的嘴脸。那声音颤的,也不知是吓的还是冻的。

秦承望是副使,大家不敢当面指着他胆小如鼠,但是心里都是十分鄙夷·再看看一派淡定从容的李大人,两厢比较,大家对秦承望的鄙夷又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