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芳的脸顿时黑了下来:“弟妹,你这是何意?”

冯淑敏笑微微的说:“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姑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王妈妈会详尽的跟您解释的。”你们要留就留,但若再不安分,可没人会对你们气,她相信王妈妈和老于有的是法子修理人。

冯淑敏说完,淡淡的瞥了眼这讨厌的一家子,转身走人。

林大芳长着嘴,瞪着眼,呃…弟妹就这么走了?弟妹这是来教训奴才们的还是教训她?

夫人一走,王妈妈上前道:“大姑太太,你们请回吧!刚才夫人的话你们也听见了,这园子以后不用你们打理了。”

赵全悻悻一甩手:“一个破园子,谁稀罕啊!谁爱干谁干。”

王妈妈存心气他们,笑说道:“大姑老爷说的是,这就是个破园子,种些竹笋种些花草什么的,一年顶多也只能出几百两银子而已,这些辛苦活,还是让这些下人去做吧!”

赵全目瞪口呆,什么?一个破园子,种种花草也能得几百两银子?赵全回头看看这个园子,也就七八亩空地,能赚这么多?

王妈妈笑道:“这京城里的花草卖的可贵了,若是种些珍稀品种,还不止这个价呢!”

林大芳和赵全面面相觑,不会吧!那他们岂不是损失惨重?

老于高声道:“刚才夫人的话大家都听见了啊!以后大姑太太他们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好好提醒,出了什么差错,你们可是担待不起…”老于刻意加重“好好”两个字的口气。

众人齐声应诺,心底那个高兴,终于不必再受这几个挫人的恶气了,一个个的暗暗摩拳擦掌,最好大姑太太再犯点错,再横一点,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手教训了。

林大芳看大家喜气洋洋的,一个个的眼神都不怀好意,心里直犯怵,这些个奴才莫不是要造反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穿越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湛蓝明净的天空下,微风习习,碧波层涌。

碧波间,一队骑兵缓缓前行,似闲庭信步,悠哉悠然。

那为首的大将军举目远望,笑声爽朗,豪气干云:“从此以后,这片草原便是我朝疆土了。”

他身边的白衣青年,笑容浅淡:“该抓紧修建防御城了。”

大将军回头看白衣青年,笑道:“明允,这一次,你可算立了大功了。”

李明允淡笑依旧,一副荣辱不惊的神色,淡淡道:“小子岂敢功,实乃将军神威,天佑我朝。”

不是李明允要自谦,别看此刻云淡风轻,就在几天前,身处在木塔河畔的他几乎命悬一线,若非林将军运筹帷幄,将士们浴血奋战,一举灭掉了突厥伏兵,断了突厥后路,让突厥人最后一线希望破灭,突厥人绝不会轻易投降,好在,有惊无险呐!

林致远开怀大笑:“老子征战边关十几年,终于让老子等到了今天,突厥人此番元气大伤,待防御城修筑完毕,突厥人十年内休想再兴兵进犯我朝。”

身后的将士们也是喜形于色,精神振奋,和突厥人盘旋多年,以前总是被动挨打,如今要把利箭架与突厥之门,以后就看突厥人老不老实了,不老实的话,随时可以给他们迎头痛击,何等痛快,若非军务在身,实当浮一大白。不醉不休。

“任务完成了,你也该回京了。”林致远敛了笑容,吐出一声感慨。

“将军戍边多年,也该回京看看家人了。”李明允微然一笑,看着林致远。

林致远扭头看了看身后不远处那位与人在谈笑的年轻小将,神思复杂。

那小将感受到异样的目光,抬眼看来。立即面沉如霜,漠然的转开了去。

林致远不免心中失落:这小子,脾气也挺犟。就不肯给他一分好脸色,哎!怪只怪自己当年糊涂。

默然片刻,林致远道:“是该回去看看家人了。一些未了之事,也该了结了。”

可是该如何了结,能不能了结,林致远是一分把握也没有,要想父子冰释前嫌,这场战斗的艰难程度绝不亚于跟突厥人作战,但是,不管多难,他都要去做,否则此生难安。

李明允哈哈笑道:“那就得加快脚步了。说不定能赶回去过中秋呢!”说着,他马鞭一挥,策马奔驰起来。

林致远摇头笑了笑:就知道你这小子惦记兰儿了。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全速前进。”林致远长臂一挥,高声振喝。

顿时铁骑奔涌。在碧浪中飞驰如箭。

京城李府。

林兰给三叔父诊脉,明栋明则等人在一旁急切的等待着,看林兰神色凝重,明栋忍不住问:“堂嫂,我爹的病…”

林兰抽回手,眉头松开。微然道:“三叔父是久病沉疴,阴阳两虚,气血两亏,用不得猛药,只能慢慢调养,先使卫表巩固,心肺之阴得以复原,华大夫开的方子应该是起到了作用,三叔父这几日盗汗心悸的症状应该有所改善吧!”

“哈哈,是好多了,连气都顺畅了许多。”李敬仁笑道,他肺痨日久,看了多少大夫都说没治了,他自己也很清楚,想治好是不可能的,但求能多活几日而已,这七天药吃下来,身上确实痛快了许多,这已经让他很是欣慰了。

听父亲这么说,明栋明柱的面色也缓和下来,似松了一口气,能有好转就好。

“三叔父,不若您在京城多留些时日吧!让侄媳妇替您好生调理,定能好起来的。”林兰建议道。

李敬仁笑了笑:“明允媳妇,你的心意叔父领了,不过,送老太太回乡是头等大事,我这个做儿子的,总要亲眼安排老太太入土才能安心呐!”自己的病虽然也重要,但是孝道为先,再说,把老太太的后事交给大哥,他还真不放心,得在一旁盯着点才是。

林兰也知道说不动三叔父,只好道:“那侄媳妇明日请华大夫再来一趟,看看需不需要改个方子。”说着,林兰从药箱里拿出一张食谱:“这是一份辅助治疗的食谱,羊髓生地羹,银耳鸽蛋羹还有甲鱼滋阴汤什么的,长期服用,可以有效的弥补应因病导致的消耗,对身体的复原很有好处,这下面我还写了一些忌口的食物,还请三叔父务必按照上面所拟的安排饮食。”

明则笑道:“三叔父,弟妹的饮食疗法很有效的,堪称一绝。”

明栋大喜,忙上前接过食谱:“让堂嫂费心了。”

林兰莞尔道:“回乡后,常来信,告知三叔父的状况,我这边也好随时替三叔父改方子。”

“那是那是,多谢堂嫂。”明栋拱手道谢。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多生分。”林兰笑道。

明则道:“就是,一家人不言谢。”

李敬仁老怀安慰的叹道:“李家还好有你们,要不然,可真就要败了。”

林兰从三叔父屋里出来,听见身后有人怯怯的唤她:“二少奶奶…”

林兰回头,看是俞莲,想必俞莲对去留已经有了决定。

“到我房里去说话吧!”林兰和声道。

俞莲最终没帮着大伯母争遗产,所以林兰对她还是气的。

到了落霞斋,如意上了茶后退了出去。

“这会儿屋子里也没旁人了,有什么话就说吧!”林兰面色温和道。

俞莲低着头,抿了抿嘴唇,似乎下了很大的勇气才道:“二少奶奶,我…我不想回乡了。”

这样的决定,并不意外,对俞莲来说,与其回乡受人白眼嘲笑还不如留在京城,起码这里不会有人为难她。

“也好,我说过尊重你的决定,你不想回就留下吧!我也不会食言,你以后的生活,我会替你安排。”林兰道,她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兑现,俞莲能悬崖勒马,她就既往不咎。

俞莲起身给林兰福了一礼:“多谢二少奶奶成全,至于将来…我实在没什么想法,能有一处安身之所就足够了。”

林兰淡淡笑道:“以后的事,咱们以后再说,你若不愿意,不会有人逼你,若是真能遇上一个好的,你也不要有什么顾虑,你还年轻,这样虚度光阴,太罪过了。”

俞莲鼻子一酸,眼睛里便蒙上了一层水雾,语声也哽咽起来:“二少奶奶,真不知该如何谢您…我…我差点就做了对不起您的事。”

林兰安慰的拍拍她的手:“都是过去的事了,就不要再提了,你的心性如何我很清楚。”

俞莲心中更加愧疚,其实,若不是听到二少奶奶那些话,知道了姑母的“用意”,她差点就做了糊涂事了。

“那…我姑母那边…”俞莲担心道,姑母是一再要求她跟她回乡的。

“这事你不用担心,大伯母那里,我会跟她说的。”林兰安慰道。

转眼三七已过,老太太的灵柩择吉日回乡。李明则作为二房的代表,一同回去,送走了老太太的灵柩,林兰看着空荡荡的大宅,越发思念远方的明允,也不知和谈进行的怎样了,原以为,自己已经适应了古代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可这一刻,她多想有一个手机,拨个号码就能听到日思夜想的声音,知道他好不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奈的等待。

这阵子忙老太太的后事,外面的情形也不太清楚,只是听华文柏说,太后的病情又加重了,大靠山要倒了,秦家这会儿应该也没什么功夫来对付她这么个小人物吧!不过,也不能马虎了。

“山儿少爷呢?”林兰回到院子里,没见到山儿便问周妈。

周妈道:“大少奶奶派红裳来把山儿少爷带走了。”

林兰嘴角微扬,这个小鬼头人缘就是好,她只带他去了一回微雨阁,丁若妍就喜欢上了这个小鬼头,每天让人来请他过去玩,明珠也只见过小鬼头一面,就跟小鬼头好的跟她亲弟弟似的,这小鬼头还真有魔力啊!林兰苦笑:“随他去吧!不过你得盯着山儿少爷把每天的功课完成了才能让他出去玩。”

周妈笑道:“二少奶奶,您布置的那些功课,山儿少爷不消半个时辰就完成了。”

“是吗?”林兰眉头一拧,这小鬼头该不是偷懒了吧!这阵子没好好检查他的功课呢!

“是的是的,您让山儿少爷背的,山儿少爷都背出来了,可流利呢!还有山儿少爷写的字。”周妈转去房把山儿少爷的练的字拿出来给二少奶奶看。

“二少奶奶,您看,这是山儿少爷临摹二少爷写的字,老奴是看不懂,就觉得写的挺像那么回事的。”

林兰接过来,一张一张的翻开,心中惊讶,山儿今年才六岁,就算他四岁开始练字,也不可能写的如此沉稳老辣,没有五六年以上的功底,是断断做不到的,除非他天资独厚,或者,还有一个可能…山儿也是个穿越者?林兰被自己的想法吓到,可是,她能穿越,谁能保证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她一个穿越者?林兰顿时一身冷汗,看来以后行事得更低调些才好,若被人识破,谁知道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第二百七十四章 秦家的动作

虽然林兰心里存了一分疑虑,但她还不至于傻到去试探山儿,如果山儿是个穿越者,那么试探之时也必将暴露自己,这个秘密还是烂在肚子里的好。 这会儿林兰真心觉得当初让唐师傅隐瞒下地雷一事,实在是明智之举。

山儿不在,林兰倒是能安稳的休息几个时辰,这阵子劳心劳力不说,吃的还没营养,若不是她身体底子好,怕是要跟凤姐儿一般累趴下了。

朦胧间,似乎听见山儿小声惊诧:“兰儿姐姐检查我的功课了?”

周妈轻笑道:“是啊!二少奶奶夸您字写的好。”

过一阵子,山儿才嘟哝道:“平日里都不查的,哎…算了!”

林兰眼睛眯起一条缝,看见山儿鼓着小脸,很懊恼的样子,不由的暗笑:小鬼头,叹什么气?是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不够让人惊艳还是觉得自己一时疏忽漏了底?但愿是她多心吧!

晚饭后,姚妈妈拿来这些日子府里开支的账册。

林兰仔细翻看后,对姚妈妈说:“这阵子,大家都辛苦了,你转告大家,这个月的月例每人加倍。”

姚妈妈却没有喜色,而是担忧道:“二少奶奶,这都是奴婢们的分内事,怎好要奖赏,奴婢知道,如今二少奶奶手头也不宽裕。”

林兰微微一笑,你怎知道我手头不宽裕?若不是怕招人眼红,别说翻一倍。翻十倍也是小意思,不过姚妈妈有此心却是难得。

“手头再不宽裕,也不能短了大家的月例,大家都是跟李家共过患难的,那时候四个多月未发一文月例,大家照样尽心尽力,不曾有一句怨言。我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你不用替我担心,这点开支我还是能应付的。你们对李家忠心不二,我自不会亏待大家。”林兰温颜道。

姚妈妈这才福身道谢,能跟着这样的主子。也算是大家的福气。

姚妈妈刚走,银柳拿了一封帖子进来。

“二少奶奶,这是邱夫人命人送来的帖子,人还在前院候着呢!”

林兰眉头微拧,这帖子来的可真是时候啊!老太太的灵柩刚送走呢!

林兰接过帖子来看,原来是邱夫人请她前去看病的。

这位邱夫人是大理寺卿邱大人的夫人,当初还是通过裴芷箐才认识的,也替她开过几个方子,无非是调理阴阳气血,美容养颜之类的。按说是老户了,应该去一趟,可林兰总觉得有些不妥当,邱家似乎跟三皇子妃章氏走的挺近呢!她可没忘记,三皇子跟太子那是同穿一条裤子的。林兰思量再三。让银柳去回来人,就说她如今热孝在身,不便出诊。

林兰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邱夫人第二天又来帖子,言辞更加恳切,林兰再拒。一连拒绝了三次,邱夫人那边才作罢。而事情远远没完,邱夫人只是个开头,接下来几日,陆续有人前来请她前去看病,其中还有一个是跟乔云汐要好的,林兰也一一回绝了。既然邱夫人相请她都不去,那就谁家也不能去。

接二连三的邀请,让林兰心中的不安更甚,她索性闭门不出,借口要为老太太诵经祈福百日,同时叮嘱二师兄和五师兄也要小心谨慎。

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小心点总没错。

秦府房里,忠义公秦忠面色阴郁的如要滴出水来,房中所立的两人皆低着头,惶恐的大气不敢出。

“嘭”的一声,秦忠重重撂下一本折子,怒道:“这些个老匹夫,就知道落井下石。”

底下两人被这声响吓的哆嗦了一下,其中一人战战兢兢的说:“承望这次篓子捅大了,四皇子那边的人肯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对我们秦家下手的。”

另一人也小心翼翼的说:“如今太后凤体有恙,皇上为了顾全母子情谊,暂不动声色,只怕等皇上要动手之时,咱们秦家就要遭殃了。”

秦忠的面色愈加凝重,这点,不用他们提醒,他比谁都明白,别看皇上每日晨昏定省、伺汤俸药、殷殷垂询,一副孝子模样,若是太后当真有什么不测,皇上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秦家,更何况秦承望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还落了这么大一个把柄在皇上手里。

看着两个儿子惊惶的模样,秦忠厉眼瞪过去:“慌什么慌?事情还没到那一步,承嗣,派出血红,一定要在人证押解回京之前做掉他,至于怎么做,你应该清楚,想办法转告承望,让他必须死死咬定,他是被人诬陷的,就算是脱十层皮也必须给我顶住。”

秦承嗣正色道:“儿子马上去办。”

“承重,联系各方暗中势力,随时做好准备,还有,舞阳的婚事,必须尽快办妥。”秦忠顿了顿道:“给太后冲喜,是个不错的契机。”

秦承重肃然领命。

两个儿子离开后,秦忠的神色一黯,疲惫之色尽显,身子重重往后一靠,扶额叹息:“没想到,秦家会走到这一步…”

秦承嗣出了房,立刻传秦辰澍来见。

“李府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秦辰澍郁郁道:“那个女人很谨慎,谁家相请也不出府,而且,她身边似乎有高手跟随左右,一时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秦承嗣浓眉一拧,骂道:“没用的废物,这点小事也办不好。”

秦辰澍被骂的缩头,怯怯的看着震怒的父亲,心中也是委屈,这差事的确是不好办,既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对付那个女人,还得把这事做的滴水不漏,偏偏那个女人又是个极谨慎的,水泼不进,针插不入,让他怎么办?

“那个女人不肯出府,你就不会从其他人身上下手?没脑子的东西。”秦承嗣看儿子一副窝囊样就来气。

秦承重回到房里,只对夫人说:“让舞阳准备出嫁吧!父亲已经决定了,选最近的吉日让舞阳与镇南王世子成婚,为太后冲喜。”

秦夫人眼中闪过一抹痛楚之色,转而是深深的无奈,无力的点了点头。

靖伯侯府。

乔云汐抱着融儿,哄融儿睡觉,轻轻拍打的节奏,轻柔的带着点吴侬口音的儿歌,融儿很快就耷拉下的眼皮。

“小世子就爱听夫人唱歌,夫人一哼,他就睡着了。”芳卉轻声笑道。

乔云汐嗔她一眼:“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芳卉笑道:“奴婢是夸小世子,记性好着呢!在夫人肚子里的时候就常听这歌,一听就安稳了,如今也是,非得听着夫人哼唱才能安稳的睡觉。”

乔云汐低眉看着怀里粉妆玉琢的小可爱,心里柔柔的,唇角不觉漾起了慈爱的微笑。

外面丫鬟传道:“侯爷回来了。”

芳卉忙把小世子接过去。

乔云汐略整了整妆容,刚要出迎,靖伯侯周信已经大步进来,见芳卉抱着睡着了的融儿,脚步立时轻缓下来,原本严峻的神色也变得柔和起来,小声道:“融儿睡着了?”

乔云汐笑道:“刚睡着。”

周信摸摸儿子柔软的头发,轻笑道:“这小家伙,越来越壮实了。”

乔云汐示意芳卉抱融儿出去,丫鬟端来茶水,也轻轻的退了下去。

“侯爷,看您今儿个气色不太好,又有烦心事?”乔云汐递上热茶,柔声问道。

周信接过茶水,看着茶盏中蒸腾的热气,不觉微眯起双眼,须臾叹道:“秦家开始按捺不住了。”

乔云汐笑容一滞,朝廷纷争她也清楚,只是她是个妇道人家,不好置喙,总之侯爷做什么决定,她都支持便是,侯爷一贯的谨慎小心,她没什么好不放心的,所以,她略显讶然后,旋即恢复如初。

“这一次,秦家恐怕是想从李家二少奶奶入手。”周信淡淡的又抛出一句,秦家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他很清楚,用林兰逼明允就范绝对是好主意,只要李明允承认诬陷,那秦家就能化险为夷,逃过一劫,只是,这个想法还是太天真了些。

这下乔云汐平静不在,有些急切道:“不会吧?那林兰岂不是有危险?”

秦承望通敌一事已经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而拿到秦承望通敌罪证的正是李明允,秦家定恨李明允入骨,要对林兰不利也是情理之中,但林兰是她的救命恩人兼好友,她又其能坐视不理?

周信点点头,神思深幽:“好在李家二少奶奶谨慎,闭门为李家老太太诵经祈福,足不出户,而且明允在她身边安排了人手保护,秦家想动她也没那么容易。”

“可是人家有心算计的话,还是防不胜防啊!”乔云汐担心道。

周信挑眉道:“我已经安排了人手暗中保护李家,只要李家二少奶奶不出门,他们也没办法。我现在担心的是回春堂,回春堂毕竟是李家二少奶奶开的药堂,如果回春堂出点什么事,李家二少奶奶难辞其咎。”

乔云汐面色一凛,急切道:“那…那该怎么办?”

周信默了默,说:“你给她递个信,让她暂时关闭回春堂吧!等风平浪静了再开。”

谢谢亲们的粉红,第一天就能收到这么多粉,阿紫非常感谢!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刺杀明允

收到乔云汐的提醒,林兰果断的关门歇业,怕师兄们住在外面不安全,便让他们先住到叶家,同时提醒大舅爷也要小心,以防秦家在她这里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便退而求其次找上叶家。

秦家越是着急,就说明明允的胜算越大,这个时候,她绝不能出岔子,让明允被动,只希望明允能尽快赶回来吧!

林兰像只遇敌的乌龟,把头深深缩在龟壳里,死活不探头,天子脚下秦家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奈何林兰不得,眼看着李明允回京的日子越来越近,而刺杀人证的事也迟迟没有消息,这让秦家几乎发狂,秦忠一咬牙,命秦承嗣派出秦家所有死士,连李明允一并收拾,谁想对付秦家,只有死。

晨曦初透,太行山脚下行来一队人马,三千铠甲在晨辉中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透着森冷的肃杀之意。

“大哥,前面便是太行山脉,过了北山道离京城就不远了。”宁兴指着前方连绵雄威的山脉道。

李明允举目远望巍峨的群山,神色略显凝重,离京城不远了,那么危险也就更大。这一路,他已经受到三次伏击,刺一次比一次多,出手一次比一次狠,若非身边有宁兴的三千勇士,只怕他是走不到这里。

宁兴看出他的担忧,眼中也是透出一丝狠厉,一手握紧腰间刀柄:“前方山道狭长,密林深幽,是个伏击的好地方,不过,有我宁兴在,他们休想得逞。”

李明允眉头微蹙,仿佛已经看到那深邃丛林里隐藏的杀机,的确,要想阻止他回京,北山道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这一次,秦家会不遗余力。

李明允扭头看了眼在身后不远处的马友良,心中隐忧,他不怕秦家在北山道埋伏了多少杀手。 依宁兴的实力,应该能解决,但若队伍中有内贼…自从整编了队伍之后,以马友良为首的北大营的势力已经逐渐减弱,而秦承望的落马,也让马友良安分了些,但是。这些还不够,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万一的可能性也许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大哥,要不…”宁兴隐蔽的做了个“杀”的手势,李明允的担忧也正是他的担忧,马友良始终是个隐患,只有除了他。才能永绝后患。

李明允长吁了口气,摇摇头,马友良在沙溢城和胜州的表现虽然让不少北大营的弟兄失望。但他统领北大营多年,在北大营兄弟的心目中还是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若是这时杀了马友良,难保北大营的弟兄军心动摇,这样一来,秦家更是有机可乘,再说,马友良有没有异心也只是他的猜测,他总不能因为怀疑人家就要杀人吧!

“留意他的举动便是。”李明允叹道:“人证那边还需加派人手。”

宁兴有些失望,但还是尊重大哥的意见。

“人证那边没问题。有葛彪看着,只要葛彪没倒下,谁也别想靠近囚车。”

李明允点点头,再次凝望远山:“那…就出发吧!”该来的躲不过,明知山有虎也必须向虎山行。他是可以选择更安全的路径回京,但得多走十多天的路程。前些日子收到密报,秦家然派杀手夜探李府,幸亏李府有赵卓义守卫,靖伯侯也有派出暗卫守护李府,有惊无险,可他不放心,万一秦家狗急跳墙,林兰出什么事,他会后悔一辈子,所以,即便这条路凶险万分,他也毫不犹豫的选择,只求能尽快赶回京城。

宁兴大手一挥,高声道:“全军将士听令,全速前进,务必在天黑前出北山道。”

北山道横穿太行山脉,蜿蜒数十里,山路并不长,但有几处艰险,正常行军速度天黑前出北山道绝对没问题。

三千铁甲很快消失在群山之中。

一进北山道,道路两边浓密的树林遮天蔽日,温度骤然降下来,丝丝寒意透过战衣,透过毛孔,渗入血液,让人不禁汗毛耸立,风在林间穿行,带出一声声呼啸低鸣,仿佛鬼哭狼嚎,阴森的气氛让人产生紧张与压抑,大家的精神都高度集中起来,一边快速前行,一边警惕的观察周围的情况。

突然前方开路的林风勒马停住,宁兴忙示意队伍暂停,神情凝重。

“怎么回事?”宁兴问前来回话的士卒。

士卒道:“向导说,前面是一片密林。”

宁兴心一凛,这么说,前面就是最适合埋伏的地点了么?

宁兴做了个手势,几十个护卫顿时抽出长刀,手持盾牌把李明允围护起来,后面的葛彪接到前方传来的暗示,一挥手,他的队伍以囚车为中心迅速收缩,也做好了防御的准备。而那几个奉命盯紧马友良的护卫也握紧了手中的钢刀,一旦目标有异动,就全力击杀。

“前进!”宁兴低沉的嗓音随着呼啸的风传开去。

队伍缓慢前行。

当宁兴等人进入到这片密林中,忽然,风中传来一声异样的声音,宁兴瞳孔紧缩,大喝一声:“小心敌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