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先帝和其兄长举兵起义讨伐昏君,要不要其兄长替先帝挡下一刀,先帝只怕早就没了。因此先帝对其长兄很是敬重,其长兄有几个儿子,唯独只有一个大女儿,也是其长兄最挂念的一个孩子,先帝登基后就将这女孩册封了福寿公主,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封了王。

先帝过世后,皇上登基,福寿公主自然成了福寿长公主,福寿长公主比皇上年长许多,嫁在了偏远的西北之地,诞下两个儿子才有了这么一个女儿,也是稀罕的紧,当年带着她进宫拜见先帝,先帝当下就把楚玉册封为高阳公主。按理说高阳不应被封为公主的,其实连个郡主都不一定。只先帝实在是觉得楚玉跟已过世的兄长极为相似,便破格封了她为高阳公主。

这高阳公主又是福寿长公主最疼爱的小女儿,据说在西北的日子过的及为逍遥快活。

高阳公主如今不过十一二岁的模样,比长安公主大几个月,喊太子和长安公主为表弟,表妹。

皇上跟蜀王则是高阳的舅舅。

且这高阳公主性子很是泼辣,还得一根先帝赐下的金鞭,在西北也算是一霸了,别人轻易是不敢惹她的。

关于她的事迹,宝珠上辈子略有耳闻,也对这么一个泼辣的公主很是好奇。说起来,虽还未见面,长安公主跟这高阳公主,宝珠却觉得高阳公主好点,实在是因为宝珠喜欢心性坦荡的人,不喜长安那样爱装的人。

宝珠想着那时候都快年底了,应该也没什么功课了,且在府中闷了这长久的日子,自然也想出去溜达溜达了,便点头道,“那到时候我跟姐姐一块去。”

其他几个姐姐听了,也都凑过来问了几句,得知是高阳公主要进京,也表示要去看。

荣青梅和荣秋葵到底还是有些拘束,不敢搭话,宝珠扭头冲她们笑道,“青梅姐,秋葵姐,到时候咱们一块去吧。”

两人感激的看了宝珠一眼,点了点头,笑道,“到时候就麻烦宝珠妹妹了。”

荣滟珠蔫蔫的趴在桌上,显然对这样的事情没兴趣。倒是荣秋葵瞧她这般,笑道,“滟珠妹妹,到时你可要一块去?”

荣滟珠蔫蔫的应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将至年关的时候,府中的功课就停了,过年的事儿跟她们这些孩子也没什么关系,只许长辈操办着,她们就只剩下玩了。

很快就到了高阳公主进京这日了,姑娘们跟爷们都打算出府逛逛,家里的两个小媳妇都怀了身子,一个月份大了,一个还不到三月,都不适合出行,也就没去了。

光是姑娘们就做了两辆马车,大哥荣瑀要在家陪媳妇,二哥荣珂跟大家混不到一块,荣重实则要留下学功课也不去了,只剩下几个,坐了一辆马车就差不多了。

荣家几辆马车依次驶出荣府。

福寿公主跟高阳公主进宫走的肯定是京城那条最宽敞的京安路了,马车直奔京安路过去。荣家的男儿们却是不愿意看什么公主,跟姑娘们说了一声赶着马车去了别处。

因为京城百姓早就得知福寿长公主和高阳公主今日到京城,京安路如今挤的水泄不通,荣家的马车也没敢太往前头了,怕擦着谁了,只停在一条巷子口。

几个姑娘们坐车马车内,各自挑开了帘子一角看了过去。高阳公主还未进来,几个姑娘只能听见不远处嘈杂的议论声。

“听说这福寿长公主对高阳公主宠爱的很,养的这高阳公主性子嚣张跋扈,在西北的时候可是打伤过不少人,听说连自个的亲爹都被她骂过呢。”

“不是吧,这也太混账了些,就算贵为公主又如何,怎能骂自己的亲爹,这简直是不孝!”

“这可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不是吧,可我好像听说这长公主的驸马很混蛋的,除了福寿长公主竟还有别的妾氏,好似连孩子都有了,听说这驸马是西北的一个落魄户,之前家里穷的很,不知怎么福寿长公主就看上了他,两人成亲后也有过一段恩爱日子,后来这驸马竟嫌弃长公主不够体贴,有了小妾。说起来也是这驸马混蛋,你吃人家,喝你们的,还嫌人家不够体贴,当初娶人家的时候怎么不说。高阳公主只怕对这亲爹也是恨的很了。”

有人小声的道,“那也不该跟亲爹对骂呀。”

“谁说不是呢…”

声音倒是渐渐没了,因为远处有几辆很是华美的马车跟一队队的侍卫走了过来,最前面的是两匹高头大马,上头坐着两个器宇轩昂的男子。

大家又开始兴奋了起来,“前头那两个应该是福寿公主的儿子吧,听说也封了郡王。还有那马车好华丽,瞧瞧上头还镶着宝石呢,也不怕被人挖了去。”

有人嗤笑,“傻了吧,谁还敢挖那东西啊,不怕被高阳公主一鞭子打上去啊。”

大家小声的笑成了一团。

宝珠也露了笑容,只觉得这出来一趟听听这些八卦,心里也舒坦了。又朝着那马车前头的两个男子看了去,两人的确是福寿长公主的儿子,看年纪约莫二十岁左右的样子。

说起来,福寿长公主跟皇上虽然是堂姐弟,可福寿公主年长了皇上十一二岁,这两个儿子也只比皇上这个做舅舅的小了几岁而已。

宝珠瞧着那两个器宇轩昂的男子,又想到福寿长公主那么尊贵的身份,驸马却还如此,也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福寿长公主跟高阳公主待在马车里,外人也瞧不见她们的容貌,都可惜的叹了一声。

海珠也遗憾的道,“我还以为西北地的人开放些,公主该是坐敞开的车才是,哪儿晓得跟咱们也没什么区别,这才可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福寿长公主跟高阳公主也就是小时候来过一趟京城,那时候高阳也不过两三岁的模样,荣家姑娘们自然是不认识不记得了。

宝珠笑道,“既然福寿长公主跟高阳公主都进京了,只怕太后跟皇后还要宴请京城女眷进宫摆宴才是,只且等着,过几日肯定能进宫去了,到时不就知公主的真容了。”

海珠笑道,“的确如此,要不咱们去前头逛逛吧。”

荣家女眷只坐着马车在京城里头逛了一圈就回去了荣府。

果不其然,宫里就下了帖子给荣家女眷,说是福寿长公主跟高阳公主这些年才回京一次,要摆宴宴请京城中的勋贵女眷。

是三日后的宴会,那时候距离过年也就两三日了。

那日,宝珠让碧玉挑了一身中规中矩的衣裳,饶是如此,穿在宝珠身上还是让人有些移不开眼,碧玉赞道,“咱们姑娘是人穿衣裳,不管穿什么衣裳都遮掩不了姑娘的容貌。”

宝珠猜出了太后的心意,也就知道自己这幅模样肯定不会让太后有意把她说给给蜀王了,也没打算掖着藏着这容貌了。

又披了一件织锦皮毛斗篷这才出了门。

今儿是宫宴,青梅和秋葵自然是不能去的,只有荣家的女眷去了,如今狄氏早不是国公夫人了,自然是由着魏氏带着她们去的。

进了宫里,魏氏先是带着姑娘们见了太后,皇后和德妃,这才由小宫女领着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下。因是宫宴,和荣家的家宴肯定不同,每个女眷面前都各自摆了小案,上头放着酒水点心。小案后方摆着暗紫色锦绣蒲团,女眷们依次跪坐下来。

太后自然坐在最首,左边和右边打头的是福寿长公主和皇后,接下是德妃跟两位公主。

远远的,宝珠只瞧见福寿长公主约莫三十多岁,穿的得体大方,面容看着保养的也不错,白皙饱满,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

高阳长公主则穿了素青色缕金挑线小袄,下身一件银纹绣百蝶度花裙,还披了一件红色大氅,这般青和红的相配,竟也不觉俗气,只带着一股子俏皮和活泼。且这高阳公主长的也是极好,眉眼生动,满脸的笑意,正同福寿长公主说着什么。

宝珠坐的虽然远,耳朵倒好使的很,她听见高阳长公主说的是,“娘,这些姑娘们都好漂亮,不跟西北那地儿的姑娘们一样,三大五粗的。”

噗,宝珠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这高阳公主也是个有趣的人。

太后说了几句,把福寿长公主跟高阳公主介绍给了这些女眷们,这才让人耍起了杂耍,平日里宫里都是舞宴,看来这还是为了迎合高阳公主,特意从民间请来的杂耍艺人。

都是大家闺秀,何曾在街头看过这样的节目,都看的目不转睛的,等一番杂耍和歌舞完后,大家也吃喝的差不多了。

太后说腊梅园的腊梅开的正艳,那边已经设了桌椅,让女眷移步腊梅园赏花玩乐。

作者有话要说:

先帝兄长先帝

福寿长公主皇上,蜀王

高阳公主太子跟长安公主

怕大家看不懂高阳公主跟福寿公主的身份,简单的列了一下,福寿是先帝的兄长的女儿,高阳就是福寿长公主的女儿。

第66章

宝珠也不乱走,安静的跟着魏氏和姐姐们一块儿。不过也四处打量了一眼,就瞧见上次进宫的那找她麻烦说她脸色不好的圆脸姑娘,对了,她记得海珠提起过这姑娘,是中山伯林家的嫡出女儿,叫林妙芙。宝珠倒是没想到公主竟然还叫她进宫来了。

这会儿林妙芙正在长安公主耳边说着什么,把长安公主和皇后逗的直笑。高阳公主则是皱了皱眉头。

前些日子下了场大雪,前几日已经停了,今儿还出了太阳,腊梅园的积雪早已被清理干净,微微的阳光照的满院子腊梅越发的娇艳欲滴了。

这片腊梅园足足有二三十亩地方的大小,旁边还有好大一块空地,建了亭子,上面摆着桌椅,桌上放着酒水糕点水果。

一到了腊梅园,太后携着福寿长公主,皇后和德妃去了皇上那边,留下些嬷嬷们伺候着这些女眷。

像魏氏这样的夫人太太们也不耐烦跟小女孩们赏花,就相约到了旁边的亭子里坐下喝茶聊天了,只余下这些没成亲的小姑娘们在一起。姑娘们在一起能有什么玩的,还不是斗诗什么的。

宝珠作的诗句又不怎么出众,对这种游戏实在腻歪的很,也不打算参加,过去了旁边的凳上坐下,捧着杯暖茶喝了起来。这般喝茶暖茶,晒着太阳实在太舒服了些。

荣家几个姑娘都有交好的姐妹,也都过去跟着斗诗了,荣滟珠自然也不会落下这种出彩的时刻,也跟了上去。

这次斗诗以腊梅为主,各个姑娘都做了诗,等到最后都说长安公主第一,荣滟珠第二,海珠排了个第三。

长安微微一笑,并不多说什么。

林秒芙上前笑道,“还是公主最厉害了。”

高阳盯着林秒芙看了一会,才笑了起来,“我倒是觉得荣家的滟珠姑娘的诗才是第一,荣家海珠能排第三,长安表妹排个第三差不多了。”

长安和林妙芙的脸色都有些不好了。

宝珠的脸色也是古怪的不行,这六姐怎么又窃五姐的诗啊,这诗也是五姐几年后所做,自然比现在的五姐作出来的诗要有味道一些。

长安也不好对着这位表姐发脾气了,只转头跟林妙芙发脾气,“瞧瞧你,瞎说什么!”

林妙芙闹了个没脸。

这斗诗花费了半个时辰,宝珠也看的差不多了,就瞧着那些姑娘们往这边走来。

林妙芙刚被长安公主说了一顿,心情不好,又瞧着宝珠偷懒坐在那儿,就忍不住想去呛几声,也就随着自己的想法走到了宝珠面前,冷笑道,“别人都在那儿作诗,你这是做什么?不能因为自己的诗做的不好就不参加了,你这不是扫了长安公主和高阳公主的兴致吗?”

宝珠实在讨厌这姑娘的紧,“你怎知扫了两位公主的兴致,我瞧着倒是你这般大呼小叫的,反而扫了大家的兴致。”

林妙芙涨红了脸,又瞧着宝珠莹润白雪般的模样,心里妒恨的厉害,“荣七姑娘,上次都说过了,你身子要是不利索就不要进宫中来,以免过了病气儿给公主和妃子们,到时候你担当的起吗?你瞧瞧你这惨白的脸色。”

宝珠正想让林妙芙拿镜子先照照自己妒样,还没说出口,旁边忽然传来噗嗤一声,两人扭头看去,正是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还不等她们两出声,已经指着林秒芙道,“林家姑娘,你说那位姑娘脸色不好?你没事儿吧?要不我让人拿面铜镜来瞧瞧,看看你两谁的脸色差点。人家姑娘这般雪白的模样被你说成了惨白的脸,你心里其实嫉妒的很吧?”

宝珠觉得这高阳公主人真好,不像长安公主那么虚伪。

“公主…”林妙芙呐呐,涨红了脸,却什么都反驳不了。

高阳脸色却是一变,“还不快滚,好好的一个宴会,竟是碰见你这种虚伪奉承的小人,看着就让人作呕。”

林妙芙终于忍不住了,捂着脸哭着跑来了。

高阳转头看了宝珠一眼,眼睛转了转,挨着宝珠坐了下来,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怎么出落的这么漂亮?唔,就是因为太漂亮了,所以才老被人找茬,真惨啊。”

这位公主性子有些阴晴不定,宝珠却觉得她是个妙人儿,笑道,“见过公主殿下,我是荣家的七姑娘宝珠,方才斗诗胜出来的两位荣家姑娘便是我的五姐和六姐。”

高阳似乎真觉得宝珠长的漂亮,盯着她的脸蛋看了许久,终于幽幽的叹了口气,“真是赏心悦目,身边要是有个这么漂亮的人儿天天看着,只怕每天的饭都要多吃两碗了。”

这般性子的高阳公主真是让宝珠不知该如何接话了,只直愣愣的瞅着她。

高阳扑哧笑出声来,忍不住捏了捏那如玉般的脸蛋,感叹道,“手感真好,也不知今后说给谁做媳妇了。”

宝珠红脸张口,实在不知这高阳公主的性子怎么会是如此了。

高阳见她脸红忍不住感叹道,“你们京城的姑娘就是容易娇羞,瞧瞧这才说了句媳妇儿,你脸蛋就红成这样了,要是搁在西北,那些姑娘指不定就是开怀大笑,开始议论哪家的儿郎好了。”

“真的?”宝珠瞪大了眼,西北的姑娘真的这么放得开。

“假的!”高阳扑哧一笑,“都是姑娘家的,再怎么样也得有个矜持的样儿,哪敢大街上谈论男人啊。”

宝珠呐呐,真是觉得这高阳公主的性子太跳脱了些。

高阳却似乎很喜欢宝珠,笑道,“今后我怕是要在京城待几年了,以后我去荣府找你玩好吗?我在京城也没朋友,瞧你长的漂亮,对着你心情都能好很多。“

宝珠真没话说了,这公主感情是看脸找朋友的啊,到底也不好拒绝,只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能得公主的看中是臣女的荣幸。”

高阳虎着脸,“好了,快别说这些客套话了,以后你叫我阿玉或者玉儿就是了,我公主娘就这么叫我的,我就是看你性子对我的味,最见不得那些拍马屁,奉承,爱装,虚伪的人了。”

宝珠知道这公主大概也是个单纯性子了,不由的喊了声阿玉。

楚玉笑眯眯的点头,叫了声宝珠。

不一会海珠也过来了,三人说说笑笑的,高阳觉得这海珠也挺对自己的味的,几个女孩相谈甚欢。不远处的林妙芙恨恨的跟长安道,“公主,这高阳公主算什么玩意儿,一来就抢了您的风头,说起来她算什么名正言顺的公主,血脉都不正统!”

长安也不喜这高阳,又想起父皇跟太后的叮嘱,说是让她照顾着高阳,说她是忠王的外孙女,先帝都要高看一眼,手上还有先帝御赐的金鞭,惹不得。

长安皱眉道,“好了,快把你这幅嘴脸收起来吧,还有,下次莫要在荣七面前提什么脸色不好的词了,大家又不是瞎子,哪会看不出来!你要针对她也找个好点的借口!”

林妙芙委屈的说了声是,心里却把长安公主骂了一遍,心想着还不是因为你嫉妒人家的美貌,我这才上去帮你的。

天色渐暗,高阳很是喜欢荣家的姐妹们,除了荣滟珠她不大喜欢,总觉得这姑娘有些阴沉了些,其中最为喜欢的就是宝珠了,谁叫她长了那么一张脸,看着都能多喜欢几分。

临走的时候,高阳抓着宝珠的手笑道,“可记住了,到时候我去荣府找你玩。等正月十五看花灯那日,咱们看了花灯去游湖。”

宝珠点头应下。

荣家女眷这才回了荣府。

两三天后就是除夕了,除夕那天晚上荣家人在一块儿吃了家宴,宝珠也把她酿制的果酒取了出来,大家尝过都说味道好喝。宝珠心里也开心,打算除了二房,其他几房都要送上几坛果酒才是。

因为下了大雪,小辈们也不能出去玩了,只能待在府中守年夜了,一屋子兄弟姐妹们,倒是开心的很,宝珠心里也是浓浓的满足,这样的日子过的真是舒坦。

年初二的,家里的媳妇要带着夫君跟孩子们回娘家拜年了,四房的孩子们也要跟着岑氏和荣元禄回了景恒侯府。年前景恒候已经退了爵位,如今继承爵位的是宝珠的舅舅岑赹,因为今儿是回娘家的日子,宝珠的大堂姐慧珠嫁的又是宝珠的大表哥岑安赫,两人又是成亲第一年,自然是回了荣家拜见长辈去了。

不过宝珠回来倒是碰见了小姨母岑芷,她面色还算红润,就是皱着眉头在,身边那个跟熊一样壮实的男人正小心的把她护在身边。

宝珠不得不感概,外祖父挑人的眼光真是不错。

宝珠给长辈们拜了年,收获了一堆的礼物,宝珠也才自个酿制的果酒让人给搬了过来,除了张氏外,一人送了两坛子。

张氏尴尬的站在哪儿,宝珠冲她笑眯眯的道,“这果酒也是我自个亲手酿制的,怕外祖母嫌弃,就给外祖母另外备了礼物…”

张氏呐呐的说不出话来,岑老太爷道,“好了,你过去看看阿芷吧,她几个月才回来一趟,只怕你们娘两有许多话说。”

宝珠发现外祖父退了爵位,连周围的戾气都收敛了许多,整个人都和蔼了好多。

张氏笑了笑,就慌忙去了屋里,显然也是挂念着岑芷。

四房的人在侯府留了午膳,今儿是团聚的日子,又都是亲人,也就没那么见外了,不过是个厅里摆了两桌,男人一桌,女眷们一桌。

第67章

女眷这边,张氏挨着岑芷坐着,岑芷有些心不在焉的,今儿她瞧见宝珠一句话也没说,就连其他几个珠也都没说上话,也不过是喊了岑氏跟荣元禄一声二姐,姐夫罢了。

用了午饭荣家人就回去了,宝珠,海珠,明珠坐在一辆马车里,海珠忍不住说起了岑芷的事情,“我方才听见张氏身边的小丫鬟聊天,说是小姨母在杨家被管的服服帖帖的。说是她早上都不去给婆婆请安,被婆婆好一顿教训,整日里都把她叫去立规矩呢。还听小丫鬟们说,那姨父对小姨母极好,整日里哄着她,方才我瞧着他也是很小心的护着小姨母。”

明珠道,“给婆婆请安是应该的,她不去就是她的不对。不过外祖父给小姨母找的这门亲事极好,那姨父看着也是真心喜欢姨母,只盼着小姨母能想明白,好好跟他过日子。”

海珠唔了一声,“真是没想到,她那个坏个心肠,那男人是傻子吗?怎么还这样喜欢她。”

宝珠觉得这样说长辈们的事儿似乎有些不好,可瞧着就只有三姐妹,爹和娘可是在另外一辆马车上的,也就不说什么了。继续听着四姐道,“姨父忠厚,这小姨母她的福气,希望小姨母莫要行错路了。”

海珠跟宝珠惊讶,“四姐这话怎讲?”

“外头还下着雪,把大氅穿好,省的冻出病来了。”明珠替宝珠系好了快要松开的大氅这才继续道,“方才瞧着姨母似乎心不在焉的,只怕心里有了别的想头。”

宝珠啊了一声,“小姨母也真是糊涂了。”

明珠在两个妹妹头上轻敲了下,“好了,咱们不说这事儿了,这是小姨母的事情,如何选择也是她自己,别人左右不了。”

几个姑娘们又说起了正月十五去游花灯赏湖的事情,海珠看了眼外头的大雪,遗憾的道,“也不知十五那天天儿如何,可千万莫要下雪了,我还想着去游湖呢。”

京城里头有个太湖,直通城外的运河。平日里游湖的就挺多,正月十五到处都是花灯,美景如斯,游湖的人肯定更加多了。

没想到初三雪就停了,天气也晴朗了起来,出了太阳,不过几日的时间,压在枝头和屋顶上的积雪就融化了,宝珠在家听了几天滴答滴答的声音,其间,高阳公主来找过她一次,连帖子都没有直接闯进府来了,把荣家人惊了一跳。

岑氏正打算好好招待她呢,高阳已经挥挥手,笑道,“太太,不必如此客气,都是我的不是,想着来找宝珠玩儿,却没下帖子,惊扰了太太,不过不必让人伺候着了,我同宝珠说会话就好了。”

这话足足说了一天,又约定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一定要去赏花灯游湖,宝珠也都应了下来。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荣家的孩子们早早吃了汤圆和晚饭,没一会高阳也寻来了,身边却是连一个侍卫宫女都没有。

长辈们早就知道她们要去游湖了,荣家除了大姐儿出嫁了,其余六个姑娘,还有荣春梅,荣秋葵也都去了。大堂哥要在家陪媳妇,二堂哥跟大家不合,其余三个哥哥和荣重实,三个哥哥又是一大帮朋友,包括郑二爷郑良峪,袁六爷袁秈,还有盛名川,盛名远也都去了。

人太多,且公主还在里头,荣家的长辈就让人包了两条船,爷儿们一条船,姑娘们一条船。

要先去看了花灯才去游湖,大家一块去看了花灯,集市上热热闹闹,到处都摆着花灯,漂亮极了。

倒是没想到碰见了熟人,蜀王赵宸,不过就他一人,只身站在散发着朦胧柔光的花灯中,落落穆穆,光风霁月,连宝珠都被惊艳了一把,这蜀王的容貌的确是俊美无双,高阳都看呆了,忍不住摸了摸下巴,赞道,“我这舅舅可真是人中龙凤,姿容秀美,清雅高贵,也太赏心悦目了些。”

都是认识蜀王的,没理由不上去问个好,众人上前问了好。

蜀王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落在宝珠身上,最后落在了高阳身上,温声笑道,“阿玉出来怎么也不带个侍卫,你们人虽多,可也要注意些,这时候拐子是最多的。”

宝珠忍不住摸了摸鼻子,不由自主想到小时候她跟太子和蜀王被拐的时候了,那时候她倒霉到不小心扑在两人身上,被迫挡了一剑,如今那伤疤早已经好了,不留任何痕迹。

高阳笑嘻嘻的道,“舅舅,不碍事的,我功夫好着呢。”

“小心才是。”蜀王解颐。

荣滟珠实在受不住这种被人无视的感觉,上前一步,清亮的声音响起,娇娇美美,“殿下,您今儿怎么一个人出来了?我们刚准备去游湖,您可要一块去?”

蜀王的笑容收敛了两分,“不了,我只随便逛逛就回去了。”

荣滟珠咬唇,似乎还想劝说,家里的几个姐姐都知道她对蜀王的想法,深怕她做出什么事儿来,只跟蜀王说了声大家就转身离开了。

荣滟珠无法,也只能跟着离开,她走在最后,到底还是不舍的看了蜀王一眼,瞧见那人的眼光正落在她们中间一人的身上,脸上不由的一变,拳攥的死紧。

一行人快快乐乐的去了湖边上,周围到处都是点着花灯的大船,华灯初上,这些大船在湖面上连成一片,美的都让人忘了呼吸。

高阳忍不住大喊,“好漂亮啊!”又拉着宝珠兴奋的道,“京城不管什么东西都比西北漂亮,在西北可是瞧不见这般的景象的,真想就这么一辈子待在京城了。”

宝珠凑在高阳耳边小声的打趣道,“阿玉嫁到京城来不就能永远留在京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