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夔寿日乃是七月二十。因了他性子偏怪,不喜那些繁缛礼节,又最怕人多,所以前头几年都只是阮洪天夫妇带了几个子女过去一道拜个礼而已。今年却是他逢六十整,夫妻二人都觉似往年那般太过轻慢,无论如何要好生庆贺下。只晓得他脾气,并未打算太过铺张,除了阮家的本家,只给平日往来密切些的人家发了帖子。只这样算下来,也有七八家之多。自然包括南门谢家。

柳胜河早几日前就被派去做准备了,阮洪天夫妻也特意提早两日,在十八这日一大早便带了明瑜明珮和安墨一道往孟城去,傍晚时分,一行人到了白鹿斋外,柳胜河和余大急忙出来迎接。见问起了老太爷,柳胜河道:“今日那将军府谢家的公子就过来了,老太爷欢喜得紧,带他一道上了山,说如今梅峰虽没梅花,却有凌霄,缘崖数丈,藤大如杯,如今正是花期,邀谢公子一道过去观赏。两人便去了。”

谢家将军府上的侄儿前几日刚回来,江氏已是从谢夫人处晓得,故而也未惊讶,只是问道:“可说什么时候回?我爹最是随性,若是兴起不肯回来,后日便是大寿之日,那便麻烦了。”

柳胜河忙道:“夫人放心,我特意叮嘱过谢公子。谢公子道最晚明日晚间,定会将老太爷带回。”

江氏这才点头,一家人都安顿了下来。晚间用饭之时,明瑜听父母对话间提到了谢醉桥的名字,怔了一下,脑海中一下又浮现出了两年前瑜园中最后见过那人时的模样。

这个少年给明瑜的感觉有些微妙,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说熟悉,几年之间,她与他见面却不过寥寥数次,如今更是一晃两年多过去,连他模样都有些模糊了起来,只剩那一双漆黑有神的眼眸,至今还记忆深刻;说陌生,他从前却不计得失地数次对自己出手相助,这番情分,前世今生,或许也就只从他一人处得到过。想起上个月与谢家姐妹相会时,谢铭柔提到他下月出孝后,便要重任当年的御前侍卫一职。如果一切还照原样,那么明年,裴泰之会因为某个连她至今也不敢确定的原因而离京,他被提为侍卫统领,接着皇帝赐婚,然后就是他的意外亡故……

“……客人要后日才到。干脆明日我们带孩子们一道上山。我放心不下我爹,须得亲自看着他跟我回来才放心……”

明瑜忽然被自己母亲的话给扯回了思绪,见安墨已是拍掌欢呼道:“好好,我要去!”

阮洪天笑道:“也好。这里有管家留下便是。我陪你们一道上山。长久未曾游山,借机去松泛下筋骨也好。想必如今山色应是极好,比下面也要凉爽。”议定这才各自散了去。

第二日仍是个大晴天,一家人趁了早间阴凉,早早地便起身出发了。

明瑜今日身上也不过是件浅黄的湖绉衫子。这种料子不但着身凉爽,日光映照下还显暗纹的海棠,素雅中又带富贵。是阮洪天特意叫巧手织工织造出来给女儿做夏衫的。头上斜插一支玲珑花簪,打扮得极是爽利宜人。

安墨也算是第一回游山玩水,一路十分兴奋,坐在明瑜身边叽叽喳喳不停。待到了西岭山脚,竟自己拉着明瑜的手,一口气爬了近百步台阶,这才蹲了下来说累,改由阮洪天抱着上去。

一家人与带出的下人走走停停,等日头升到头顶,便到了寒清寺,却不见老太爷与谢醉桥。小和尚说师傅与他们早间一道游山而去,估摸还要过些时候才回。

江氏自有孕生了儿子,便更笃信佛理,要去大殿偏殿一一拜佛,阮洪天自然陪着。明珮爬了山路,早累得气喘吁吁花容失色,坐下了便不肯起来。唯独安墨却嚷着要游寺。明瑜便自请带着他四处逛下。

江氏晓得她素来稳重,且又是在寺里游玩,也是放心。吩咐了几声不要走远,便应了下来。又命春鸢雪南一道陪着,大家便各自散开了。

山中凉爽,寺中更是处处浓荫蔽日。因了这寺院乃是依山而建,不时也要上下爬阶,明瑜牵着安墨爬上最高的松香院,瞻仰了里面的一株百年老柏后,也是有些心跳气喘,见春鸢雪南也与自己差不多了,便对安墨笑道:“墨儿,阿姐走不动了,坐这里歇片刻可好?”

安墨道:“阿姐坐这里歇息,我再去抱那颗树。”

老柏枝干极粗,要几人合围才拢,明瑜晓得安墨好奇,且那老柏就在自己数十步之外,一眼能望得到,便笑道:“去吧。别乱跑。”

安墨应了,一蹦一跳过去抱那树干。春鸢拿出块帕子垫在了块平整的石面上让明瑜坐,她与雪南二人也在旁坐了,三人看着安墨围着那老柏一圈圈奔跑,又把自己藏在树干那头,探头与明瑜捉迷藏,笑声不断。再片刻,等他又隐身在树干另一侧,明瑜等着他再探头出来,等了片刻却不见动静。急忙和春鸢雪南过去,却见树干那头空无一人。三人霍然变色,急忙四处寻找,却不见他人影。

大树边上草木葱茏,一左一右分岔成两条僧人行走的青石小道,岔口从明瑜几个方才坐的位置看去,正被树干遮住了。明瑜估计安墨是往这里走下去了,急忙叫雪南回去告知自己父母,自己往左,叫春鸢往右,两人分头找下去。

山寺一面依山,三面筑了围墙,虽也封闭,只地方极大,又有错落山阶。安墨年岁幼小,人又调皮,这般一下抛开,自然叫人担心。明瑜沿着小道急匆匆下去,一边走一边叫着安墨的名字。饶是山中阴凉,没片刻,额头也已是迸出了冷汗。正着急万分,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咯咯的笑,心中猛地一跳,回头看去,见一块山石后探出个小脑袋,眼睛滴溜溜得意乱转,不是安墨还是谁!

明瑜一颗心这才落地,急忙跑了过去一把握住他胳膊,作势便要打。安墨却不怕,一把抱住了她腰身,撒娇道:“我跟阿姐躲猫猫玩。一直等着阿姐来找我呢。”

明瑜有是好气又是好笑,那手终究是落不下去,只仍虎了脸道:“往后再不可这般不声不响躲起来。方才差点吓死阿姐了!”

安墨笑嘻嘻点头。明瑜怕父母焦急,牵了他手正要回去,安墨忽然抬手指着路边那颗野梨树道:“阿姐,我要。”

明瑜抬头,见虽是棵野梨树,只枝头上的果子结得却也甚是喜人。自己估摸了下,站到那块石头上,还是能够得到矮枝上的那个梨的,便应了一声站了上去,踮起脚尖使劲伸手去够那颗梨。指尖堪堪碰到,忽然小腹一抽,身下觉到一阵热流涌出,一怔,又一阵涌出,心一下便怦怦跳了起来。

她来初潮了。

明瑜早记不得前世来初潮的时候,自己在做什么。但这一回,她的这个成人之礼却来得叫她毫无防备,甚至一下有些傻眼了。

“阿姐,你流血了!”

身后的安墨忽然大叫了起来,声音里满是惊惧。

明瑜有点窘,扭头看去,见薄薄的浅黄衣料敌不过那殷红,后面已是渍出了一片痕迹,急忙爬下了石块,蹲了下去,对着安墨小声道:“阿姐没事,蹲这里就好。你别做声!”

安墨却不信,眼中已是蓄了浅浅的泪,扭头便往方才明瑜过来的路上跑去道:“阿姐,我叫人来帮你!”

明瑜又羞又窘,想要赶上去拦他,站了起来又不敢走,怕被寺中的僧人遇到,只能连声叫安墨道:“看见春鸢,带她来就好!”也不知道他听到没有,已是迈着两条肥肥的小短腿,一下就没了人影。

安墨慌里慌张地跑了出去,到了方才的岔路口,忽然一头撞到了个人,因了身子小,被撞得往后仰了出去,幸而那人眼疾手快,已是一把抱住了他,见他满面惊惶,糊了一脸的鼻涕眼泪,忍不住便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怎的一个人?你爹娘呢?”

“我阿姐流血了,走不了路!”

安墨扬起了脸,抽抽搭搭道。

第四十一章

安墨撞到的这人正是谢醉桥。

他昨日便先过来拜访了江夔。江夔一时兴起,唤他同上西岭山,他自欣然相随。昨夜僧庐中听松观弈,今早结伴上峰而去。待到了梅峰,见满崖野凌霄,攀援百尺而上崖顶,花开如赤玉杯盏,迎风密密盛放,蔚为壮观。江夔道:“此花虽无梅之傲骨,须攀木援岩才上。只人生何曾都是如意,弱质也未必无凌天之志。”喟叹一番,一时手痒,便欲将此感喟寄于画中,偏出来时未带画具,谢醉桥腿快,便自告到寺中去取了送上去。方才正刚抄了近道,从靠山一面的野径下了松香院,正要去禅房中取画具,恰却在岔路口与安墨撞到一处。

他头尾虽在江州停留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之前去从未见过安墨,此时自然认不得。一把扶住了这胖嘟嘟的小娃娃,见他一脸哭相,还道跟随大人到寺中游玩时走失迷路了,这才问了一句。不料他抽噎着这般回答,便以为是个比这娃娃大不了几岁的小女娃此刻受伤了,立时便道:“你阿姐在哪里,带我过去看下。”

安墨正心慌意乱,忽见有大人愿意相助,似找着了主心骨,立时便拉住了谢醉桥的手,转身往来路跑去,道:“我阿姐就在前面!”

***

明瑜一个人蹲在那石块后等了片刻,忽然又有些后悔就那么放了安墨一个人跑开。他年岁小,这地方又陌生,万一迷了路那才真当麻烦。方才应该留住他一道等在这里,反正春鸢雪南她们迟早也会寻过来的。

明瑜四顾了下,见空寂寂并无人影,耳边只闻鸟鸣山涧的声音。此刻身下虽湿漉有些难受,只犹豫了下,终于还是慢慢站起了身,欲往方才过来的路上去。安墨此刻应未走远,想将他叫回。

明瑜刚站起身,就听见身前小路十几步外的树丛后传来一阵孩童的脚步声,立刻辨出是弟弟安墨的。心中一喜,正要张口叫他,只听见安墨气喘吁吁道:“到了,到了。就在前面!”话音刚落,便见树丛后出现了一高一矮两个人。矮的正是自己弟弟安墨,那个高的……,是个年轻男子!

虽已经两年不见,只此刻明瑜仍一眼便认了出来,这人竟然是将军府的谢醉桥!

他一身茶青便衫,个子比从前更高大。肤色想是晒多了烈日的缘故,比从前也要黑了些,却更显目光炯亮,脸廓棱角分明,已完全脱尽了记忆中的那缕少年稚气。

“你阿姐……”

谢醉桥停下了脚步,抬眼望去。

他方才见安墨小,以为他姐姐应也是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娃。此刻骤抬头,也没仔细看脸容,见是个身着黄衫的少女立在自己十几步外,一下有些意外。

若是平日,这般撞见了避过便是。只记得方才那男童说她受伤不能走路,怕吓到她,也没靠近,只看了过去,微笑道:“我方才听你弟弟说,你受伤不便行走……”

谢醉桥话说一半,忽然停住了,望着这十几步外的少女,一动不动。

明瑜方才被他骤然出现给吓住了。此刻见他定定望着自己,眼中先是有些迷茫之色,忽然间绽出了一丝惊喜之意,晓得他应该是认出了自己,脸一下涨得绯红。顾不得别的了,猛地又蹲了下去,把自己藏在了那石块后。

谢醉桥确实已是认了出来,自己面前这女孩便是荣荫堂的大姑娘阮明瑜。

对她的印象本一直还停留在数年前的最后一次碰面。不想仿佛一夕之间,她竟已经长成了这样的少女模样。雪肤明眸,亭亭而立,依稀仍是自己脑海中的那脸容眉目,再看却又仿佛有些不同,仿佛一枝破水而出的芙蕖,少女的娇艳呼之欲出。但他还没来得及想好此刻该说什么,却看见她突然飞快地蹲在了那石块后,只露出半个身子。

她的神情带了些仓皇,仿佛在躲避他的目光。从脸到耳根却又全是嫣红一片,像染了层淡淡的轻薄烟霞。

她的神情直直击在了他的心脏之上。谢醉桥的心忽然“咚”一声跳了下,这一刻竟有呼吸不畅的感觉。

“阿姐,阿姐,我寻了他来帮你了!”

安墨松开了谢醉桥的手,朝明瑜飞奔而去。

“别,别过来!”

明瑜慌忙抬头,开口阻止他两人的靠近,脸涨得更红。

她不是个真正什么都未经历过的少女,但这样的事,便是叫平日亲近的异性碰到了也足够尴尬,更何况还是眼前这个已经许久未见,此刻却突然冒出来的谢家男子。

谢醉桥也终于发现她有些不对了,迟疑了下,停住了脚步。

“阮姑娘,方才你弟弟说你流血不能走路,伤了何处,可需要我帮一把?”

谢醉桥看着明瑜问道。

明瑜见他终于停在自己七八步外的路上,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眼睛盯着他脚前路边石缝里钻出的一蓬蒿草道:“我真没事。多谢谢公子。不敢再烦扰。”

谢醉桥听出她话里的意思是不愿自己再留在此处。虽觉她这藏身在石后的举动实在怪异,与闺秀姿仪相悖。只看着人倒确实是未受伤的样子,且又开口赶自己走了,虽心中掠过一丝淡淡的失望,只也晓得确实不该再留下,便颔首笑了下,正要转身离去,又听一边的安墨着急嚷道:“阿姐,我明明瞧见你流血了,你动都不敢动,裙衫上还沾了一片……”

“墨儿!”

明瑜急忙出声喝止,声音有些重。

谢醉桥一怔,再次看向明瑜,见她脸上方淡下去的红晕又泛了上来,又羞又气的一副模样,忽然隐隐有些明白了过来。

大昭国虽不禁纳妾娶小,只也不乏终身只娶一妻的朝官或名士,如他父亲,虽身居朝堂重位,却只娶他母亲一人,他亦自小就有非心爱女子不娶,非心爱女子不碰的意愿,故而不似京中旁些高门子弟,十三四岁便与身侧美婢厮混到一处去。这几年为守母孝,更是洁身自好。女人身子对他而言实在是白纸一片,本也不晓得这其中关窍的。只是他十四五岁起便与皇家御林军和御前侍卫们混在一起。男人多的地方,免不了私下就会谈及女子,听多了,这才算是受了些启蒙。此时便似福至心灵,一下便想到了那上头去,吃了一惊,浑身的血液都似赶着涌到了脸上,心跳得飞快。哪里还敢再多看明瑜一眼,一下仓皇地转过了身。

明瑜见他突然背过了身去,也是明白他必定晓得其中缘故了。还没来得及恼羞,见靠了过来的安墨睁大了眼,眼中又是泪光盈盈,嘴巴扁了起来,一副委屈至极的样子。这才惊觉自己方才对他口气太重,想是吓到了他,心中一下有些后悔,也顾不得那人了,急忙朝安墨招了下手,柔声道:“墨儿乖,方才阿姐不该凶你。”

安墨这才破涕为笑,跑到了明瑜边上抱住她脖子。明瑜低声安慰了他几句。安墨回头看了过去,咦了一声:“阿姐,那人呢?”

明瑜望去,见前面路上他方才站过的地方已空了,只剩一件茶青色的外衫挂在路边的枝叶上,衣角随风拂动。

“阿姐,他会变戏法吗?怎的一眨眼就没了?还脱了衣服挂那里?”

安墨好奇问道,又跑了过去,东张西望了下,有些失望。然后一把扯下了那件外衫,跑了回来,递给了明瑜。

明瑜伸手接了过来。桑丝的衣料光滑轻柔,流水般地从她指端淌泄下来。她慢慢站了起来,方才的那种羞窘和恼怒已经消散了去,取而代之的,反是一丝淡淡的温暖,心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熨帖了下。

“阿瑜,墨儿!”

“姑娘,墨小公子!”

耳边忽然传来了母亲江氏和春鸢的寻叫声,声音越来越近。

“墨儿,阿姐和你做个游戏。刚才碰到那个人的事,咱们以后谁都不说,更不要对爹娘说,就阿姐和你两个人晓得,好不好?你要是做到了,回家阿姐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蜜糕。”

明瑜飞快地把那件衣服紧紧卷成一团,塞到了自己的袖中,俯身对安墨低声说道。

桑丝料极其轻薄,整件衣服紧团起来,不过也就男人拳头大小。

安墨一怔,忽然觉得好姐姐两人保守这秘密极其好玩,立刻点头:“好,我们谁都不说。说了就是狗狗!”

“太太,姑娘和墨小公子找着了!”

春鸢如释重负地回头大叫了起来,很快江氏与几个小丫头也过来了,看见明瑜正笑眯眯牵着安墨的手站在路边一块石头后,拍了下胸口,一边笑着过来,一边埋怨道:“可吓死人了,你姐两个怎躲这里!你爹还带了人往那头去寻了,快去叫他知道,免得着急。”说着已是回头一叠声地叫人去寻阮洪天。

“娘……”明瑜微微有些忸怩,等江氏靠近了自己身边,这才踮起脚尖凑到她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江氏眼睛一亮,立刻俯身到她身后看了一眼,呵呵笑了起来,轻轻握住她柔软光滑的手,欢喜道:“我家阿瑜原来已经成大姑娘了。”

第四十二章

江氏本是要等老爷子下峰了才一道回去的,见明瑜突然这般,再留在寺里也不便。寻到了丈夫,推说安墨吵嚷着无趣要先回,让他去梅峰上待老太爷尽兴了一道回,自己便先带儿女坐车回了白鹿斋。安顿好了明瑜,又细细吩咐了些要注意的事。明瑜虽其实都晓得,却也一一应了下来。

春鸢大了明瑜两岁,此时更如个长姐一般对她细心照料,笑道:“女孩这几日里身子最是娇弱,姑娘今日还走了山路,早些歇了才好。”

明瑜此刻还在想着白日里发生的那一幕,犹觉极是尴尬。那件他好意留下的外衫,悄悄丢掉自然不妥,如今还被自己藏在箱笼里。忽然想到若是不趁他还在此处还了,等回了江州,只怕就没机会了。

这两年里下来,春鸢早成她心腹之人。此事虽叫人尴尬,只也没打算瞒她。本就想让她把衣服拿去还给谢醉桥的,便朝她招了下手,叫坐到了自己身边,低声把今日发生的事简单提了下。

春鸢吓了一大跳,脸“腾”一下热了起来,捂住嘴,睁大了眼睛,惊异万分道:“竟会这般的巧!这不是活活羞死人了么!”

明瑜低声道:“好在过去了。只他这衣衫留我这里却有些不便。方才我问了下人,说我爹他们几个都还未回。这衣衫我也没动过,还是干净的。你拿去,趁没人看见,悄悄帮我放回他客房里便是。”

春鸢急忙应了,起身从箱笼里翻出了那件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茶青衣衫,拢到了自己的衣袖之中,一路到了谢醉桥住的西厢客房,见四下无人,推门进去放在了床榻的里侧,这才急忙出来往回走。

“没碰到人吧?”

明瑜见她推门而入,劈头便问道。

“姑娘放心,自然没人看见。”

春鸢急忙道。

明瑜这才松了口气,微微点了下头。还了他的外衫,往后想来也不大会再有碰面的机会。今日的尴尬,慢慢也就化解了去。但愿那人也和自己一样,早些把今日忘记才好。

天色暗沉下来,到了掌灯时分,阮洪天江夔与谢醉桥一行人终于回来了。晚间用过了饭,明瑜与明珮带了安墨在院中摇扇乘凉。待明月渐渐升高,江氏打发了人接安墨过去睡觉,两姐妹便也各自散了回房。春鸢服侍她歇了下去,捻亮烛火,因明瑜照往日习惯,临睡前总还要靠在榻上看一会子的书。

明瑜翻了一页过去,忽听陪坐在一边正做针线的春鸢道:“姑娘,我瞧这谢家公子,与我家倒真有些缘分。几年前他就与姑娘一道在西岭山救过老太爷。皇上过来时杜若秋的事,姑娘也是寻了他的。他人材数一数一,这就不必提了。最难得出身这般贵重,为人却是谦和有礼,丝毫不见倨傲,连他家的妹子与姑娘也极亲近。今日竟又会出这样凑巧的事。莫不是真的与姑娘有缘?”

明瑜抬头,见春鸢停了手上的活,正望着自己,眼中微微露出了些欢喜之意,晓得她对自己一片关心,这才会说这种话,忍不住笑了起来,摇头道:“傻姐姐。我一直以为你是聪明的,怎的也会说出这般的糊涂话?他出身名门,父亲是当朝大员,深得皇帝倚重。我家在江南虽有些基业,却不过是行商之家。我和这谢公子又怎会扯上什么缘分?这般的话,你在我面前说说便罢,千万不要叫旁人晓得。”

春鸢叹了口气道:“我又何尝不晓得这个理?若没今日的事,我自也不会提。谢公子这样的……”

“他再出挑,与我也无干系。且过了下月,他便要带静竹妹妹回京了。今日的事虽有些尴尬,幸好往后再不会有什么相交。咱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可不想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再去自寻烦恼。”

明瑜打断了春鸢的话,笑吟吟道。

春鸢一怔,也是笑了起来,自己打了下嘴巴道:“姑娘说的极是。怪我话多。姑娘当我没说便是。”

明瑜笑道:“我倒还小,自然不愁这事。只柳家的呆二子过了年便十八,我刚前几日听我娘说,柳嫂子求她年底给她家的儿子相个婚事。我娘如今正犯愁,说便是看了柳管家两口子的面,也需给他的儿子相个极好的人。偏偏呆二子那般的人,只怕又没哪个姑娘看得上。强行按下去的婚事也没意思……”

春鸢微微一怔,半晌才道:“他人虽愣了些,却也没旁人说得那么呆。”

“好,那我就去跟我娘说,把你相给他。年底就让你们风风光光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