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解恨了?”好不容易缓过来,他勉强立定,抬头笑问。

  且兰呆立在面前,一瞬不瞬地盯着他,血,自他肩头伤口汩汩流下,很快便染透了半边衣袖。那诡艳的颜色映入他细长的笑眸,恍如魔域深处绽放了红莲,几近妖异。

  重伤仇敌,她却连半分快感也无,心头似被一只手紧紧攫住,竟有痛楚随那鲜血喷薄而出。

  为什么这个时候,他还能笑得如此轻松?

  为什么她的恨,他要如此从容消受?

  见她愣着说不出话,子昊眸中笑意愈深:“你分明可以一剑取我性命,为何又突然改变了主意?”

  “我不杀不还手的人。”且兰终于恢复过来,哑声道。

  “那你便再没有机会了……”子昊不由又是一阵呛咳,抬袖间身上再添血色,唇角微笑却始终不变。

  “我不信。”且兰倔强亦如从前。

  “你不会。”子昊微微一摇头,含笑看她,反手扬去,浮翾剑应手而出,一道鲜血溅过地上的古琴,落在且兰赤 裸的足畔,似残梅,如红妆。

  他并不理会伤口血流如注,闭目仰首,似在思量什么。片刻之后,手腕微振,一道真气贯透剑身,浮翾剑紫芒暴现。

  剑泛寒光,回风惊雪,随着那清逸的白衣,狂肆的血色,剑下飞扬转折,在坚硬的檀木上毫不停顿地书下峻冷字迹——

  罪己诏!

  朕以凉德,承嗣天下,七载于兹。君临万邦,暗于经国之务,不知苍生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枉兴兵戎,征师四方,诛戮巫族,而伐九夷。两族子民,人其流离,国毁亲亡,血泪成愁。将士枯骨,转死千里,魂魄聚兮,鬼神为泣。念此苍生,谁非赤子,摧残极易,生聚綦难。天谴于上,人怨于下,而朕不自知,此罪矣!

  …… ……

  剑锋寒,血如花。

  字字句句,淋漓锥心,直刺且兰双目,泪,再也无法抑制,终于夺眶而出……

  第12章 第十二章

  “九域之内,非战不成其国,四海之下,失天日而无光。兵者,凶也,不祥之器,至危之道。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复何咎?

  蒸民之疲,在朕一人,天下愁苦,在朕一人,及其万方有罪,在朕一人,朕一人之罪,无以之万方……”

  楚国,沣水渡。细雨如芒,随风斜入,将渡口前竹木刻成的诏书染成深暗的黄色,亦将这滔滔江水化作千里烟波茫茫。

  三日之前,东帝降诏罪己,颁行九域,世间众说纷纭,毁誉参半。服之、叹之、赞之、谤之,这前所未有的诏书让天下诸国莫不震惊。

  子娆站在木栈之前,隔着绵密的雨幕一字一句看下去,微风忽过,将她竹笠之上的玄色轻纱淡淡扬起,露出唇角一丝浅笑,半幅玉容初露,惊鸿般一瞥,令旁边避雨的行人无不屏住了呼吸。

  风过如烟,子娆妙眸低转,忍不住含笑轻叹,这人啊,真个是心深似海,反手乾坤。这么一道诏书,短短两三百字,巫族人脉凋零,倒也作罢,那九夷族却怎还翻得出他的掌心?就连堂堂楚国也平白挨了一巴掌,怕是得止戈息兵,消停些时日。

  她转身离了栈头,踏上一艘停泊在江畔的渡船,摘下竹笠,笑意未收的艳色令迎上前来的船家呆了一呆,说话也略见不畅:“姑……姑……姑娘……”

  子娆眼角一勾,笑道:“我看起来很老吗,竟做得你姑姑?”

  “不是,不是,姑娘说笑了。”那船家堆起笑来解释,急忙退了两步,将子娆让到上层船舱,显得十分殷勤。

  这是一艘宽敞的渡船,装饰豪华有别于普通船只,船舱上下两层皆设有精席雅座,供客人饮酒品菜、观赏江中风景,从沣水渡到楚都上郢两三个时辰的水路,这样的渡船并不少见,但今日不知是否因风雨的缘故,却只有这一艘停靠在此。

  此时船未起锚,舱中已有些客人在座。上层船舱当中两张桌子坐了七八个束软甲、带长剑的人,内中一色白衣,看样子是同出一门的弟子;临近他们却是几个商客,所着服饰像是来自南楚,几人非但衣衫华贵,点得酒菜也极为讲究,每人身旁皆带着一条长形包裹,不知是什么货物。再往里一边坐了四个大汉,面目颇有相似,面前皆是大块酒肉,听说话的口音并非楚人;离子娆最近的是两个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一着绿袍,一着赭衣,貌虽风雅,却宽手长臂,身量高壮,尤其面对子娆那人隼目鹰鼻,神情阴鸷,令人一见之下便生出不舒服的感觉。

  子娆所坐的是船上最后一张空桌,船家上前笑问:“姑娘要不要用些什么酒菜?”一边说话,一边眼睛直往那妙曼的身段上逡巡。

  子娆眼风带过,转而一笑:“随便什么小菜,拣可口精致的送来。”

  船家答应着去了,不过一会儿,便将饭菜送了上来,子娆倒不急着品尝,倚窗而坐,将这客船打量。发现下层船舱不知为何以油布遮挡起来,并不招待客人,甲板上也不见船夫忙碌,唯有风雨渐急,一片烟色迷蒙。

  江畔浪涌,船身随着江水起落不休,微微轻摇,这时忽然舱帘一掀,带起一阵细雨斜飞,一个年轻男子阔步而入。身后跟着船家一声招呼:“贵客到——”

  此人出现在门口的一刹那,子娆敏锐地察觉到船上气氛有一丝细微的异样,似是极快的一瞬凝滞,立刻又恢复如常。抬眸看向那人,只见他身着墨黑色紧身武士服,沾雨微湿,但分毫不见狼狈,冠带束发,背插长剑,身形颀长却不瘦弱,肩宽腰窄,龙行虎步,双目奕奕隐含精芒,扫视之间竟有一番睥睨气势,令人心折。

  那人环目一周,见已客满,便走到子娆桌前抱拳道:“在下唐突,不知可否与姑娘同桌暂坐?”他说话时直视对方双目,举手投足间带着极强的自信,有种十分吸引人的气质。子娆点了点头:“公子请便。”

  那人道了声谢,拂衣落座。船家早赶过来伺候,满脸带笑,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人,似乎天下突然掉下来一尊财神,旁边一直令人垂涎的绝色反倒变得无足轻重。

  那人丢出块楚金,吩咐道:“不拘什么菜,但要好酒,快些送来。”

  那船家与他目光一触,竟不敢正视,忙低头哈腰地接了赏钱去办。

  船身一晃,终于缓缓驶离渡口,子娆只随便尝了尝菜肴,便倚栏静望窗外,转眸间偶尔与那人目光相触,彼此微微一笑,他眼中毫不掩饰惊艳的赞叹,却又并不让人觉得唐突。

  外面雨势略急,江上白茫茫舟船难见,栈头那被雨水洗得清亮的王诏亦渐渐消失在视线当中。子娆不着痕迹地再叹一口气,骄傲如他,清高如他,为这片风雨飘摇的江山,却将一个“忍”字练到了极处,九族天下,四海臣民,一代代不变的传承……

  正出神时,忽听旁边那两个文士打扮的人随口闲聊,其中一人冷笑道:“方才在渡口看那王诏,堂堂天子屈尊罪己,莫不竟是走投无路了?区区一个九夷族也至于如此,倒真是叫人想不到。”

  那赭衣人道:“王族势微,九域诸侯群起,当今东帝不过一个弱冠少年,有什么能耐撑得起天下?”

  “说得是,我看王族是气数已尽,如今罪己,下一步便该退位让贤了,八百年江河日下,倒也不稀奇。”

  “连九夷族的娘们都能逼得他如此,倘换作楚、穆等国,怕不是要吓得跪地求饶?哈哈……”

  两人举杯对饮,声音虽不大,子娆却听得一清二楚,凤眸冷冷一掠,一刃清光似轻羽点水,稍纵即逝,艳红的唇,淡淡抿起。对面那黑衣人亦将这些话听得分明,眉峰轻挑,遥望向已然看不清晰的栈头,眼中却是一片深思的痕迹。

  这时船家送了酒菜上来,几品菜色不见出奇,酒却是上等的佳酿。美酒色润而味清,倾之如一泓美玉,嗅之如郁郁兰芝。

  子娆坐在对面,闲闲看那人斟酒,酒香醇浓,沁人心腑,她不由微微吸一口气,眼中却忽而闪过丝诧异。那人方执酒欲饮,子娆突然出声打断他:“公子!”

  那人抬头看来,子娆羽睫一扬,柔声笑说:“好香的酒,可否冒昧讨你一盏?”

  那人愣了愣,随即露出个魅力十足的笑容,让过酒盏,将手一抬:“独饮岂如对酌,姑娘请。”

  子娆接了酒盏,却不饮,仍看着他:“我想要你这一壶,不知公子肯不肯?”

  那人豪爽笑道:“想不到姑娘这么好的酒量。”将那双环耳壶送到子娆面前,扬声道:“再取一壶酒来!”

  船家高声应下,立刻送酒过来,临去前盯了子娆一眼,目露诧异。子娆视而不见,只看着那人,“这酒用料不凡,难得一见,公子可否将这一壶也送了我?”

  那人虽有些奇怪,却十分大方,笑道:“姑娘若嫌不够,便再让他们取酒来,无论多少皆算在我账下,今日我便交姑娘一个朋友,如何?”

  “好啊。”子娆白玉般的手指轻叩壶身,对他妩媚一笑,“不过两壶足够了。”说着凤眸一漾,转向旁边那两个文士。那两人也正侧目看着这边,留神听他们说话,猝然与子娆打了个照面,皆是一震。

  勾魂夺魄一双美目,泠泠然天湖秋水,分明是潋滟不染铅华的清澈,却流盼一笑,如仙如魅,妖娆如淬艳毒。

  子娆开口,媚语清柔:“方才听两位高谈阔论,着实见地不凡,我借这位公子的酒,敬两位一杯!”说罢素手一拂,真气透壶而入,两道清流破出玉壶,化一双水箭激射而去,不偏不倚,正中两人面前酒盏,余势不歇,反溅而起,直扑两人面门。

  那两人大惊失色,忽地折身,双双急避,身手灵活,反应极快,武功竟是不凡。饶是他们避得及时,仍有数点残酒溅上衣衫,“嗤嗤”几声轻响,竟将衣服穿出几个小洞,更有三两滴溅到隔壁之人身上,那人顿时惨叫着倒地,皮肉腐蚀,传来骇人的血腥之气。

  来自南楚的剧毒“天溟水”,无色无味,化骨噬血,一滴足以杀人于无形,亦如千金之贵重,若非出身巫族自幼见惯各种异毒,便是子娆也未必分辩得出。黑衣人不知是何来历,竟令这些人动用如此手段,子娆目光向侧一扫,便在此时,舱外传来一声断喝:“动手!”正是那船家声音。

  那批白衣剑客闻声飞起,如鹰博兔,扑向黑衣人。品菜的几个富商行囊一抖,竟都是随身兵刃,两侧包抄。吃肉的四个大汉赤手空拳,罡风振衣,自后攻袭,一时间将那黑衣人团团围住!

  绿袍、赭衣两人显然武功最高,亮出兵刃,一对金钩,一道银锥,联手攻向子娆。

  杀气近身,那黑衣人面露不屑,一声长笑,目中神光暴涨,背上长剑来到手中。

  四面对手被这笑声震得一窒,他已身形急晃,闪电般自对方兵刃最密之处破入敌阵,横剑旋身,剑气透鞘,如一重劲浪扫中周围兵器,几个对手把持不住,利剑长刀竟被他生生砸飞。

  那人一击慑敌,“嗖”地后退,后背逼近一名大汉时,反手一晃,长剑挟一道炽烈真气自肋下连鞘穿出,撞中对手胸口!

  那大汉狂吼一声,吐血跌退,倒地不起。

  几柄利刃已至眼前,黑衣人嘴角现出一丝冷酷至极的微笑,甫退便进,快如疾风,闪身逼近一名敌人,抬膝狠狠撞上对方小腹。那人弯腰惨叫,立时昏死过去。

  黑衣人运劲一带,手中人被他抛向身后,数柄刀剑砍下,顿作冤魂。而他已闪入两名商客之间,长剑忽然弹上半空,双手使出精妙手法擒敌手腕,真气贯臂,左右疾送,两柄长刀透腹穿出,对方双双毙命。

  长剑回落,突然中途转向,脆响声中一个偷袭过来的酒壶四分五裂,化作片片飞瓷。那人运剑如风,快击之下锋利的碎片纵横飞射,每中敌身,必有人惨呼溅血。

  他剑未出鞘,数名敌人已死于非命,此时眼风扫去,见子娆与其他两人缠斗在一起,一时未分胜负。就在此刻,却听“喀喇”一声巨响,子娆身后的船舱突然化作漫天激射的木屑,碎屑影中,一柄长矛如毒蛇出洞破壁而入,直飚子娆后心!

  长矛之后,出现那船家的身影,一批扮成船夫模样的杀手破舱而入!

  “小心!”黑衣人震开数人,飞身欲救。却见子娆折腰一让,数道寒风自指尖射出,逼得身前两人仓促后退,同时飞袖回身,让过急射而来长矛,一道玄光如影似魅,“忽”地缠住那船家,一声清笑:“送你!”

  身旋袖扬,那船家武功不弱,谁知被一袖卷中,竟毫无抵抗余地,直被凭空甩出。

  黑衣人朗声大笑,长剑终于出鞘,但闻半空中一道龙吟,长电惊魂,异芒夺目纵射,剑光下一蓬血雨漫天飞起!

  空中两人擦身而过,黑衣人飘落地上,背对众敌。其后,那船家一颗大好头颅抛飞而起,身子“嘭”地自船舱破洞处飞坠下去,连同半空喷溅的鲜血落入江中,瞬间被风浪卷没了踪影。

  剑锋沾血,杀气狂溢。

  黑衣人缓缓回身,眼中遽然寒芒大盛:“哼!要送死便一起来吧!”

  话音未落,剑芒化作孽龙,长啸而出,剑气如浪,卷起嗜血的漩涡,就连和子娆对敌之人亦不能幸免,纷纷卷入其中。

  子娆乐得清闲,抽身飘退。风雨急啸,含血四溅,船舱中顿时只见剑光与血色,惨叫迭起。

  那人身处众敌之间,杀人夺命浑若无物,一声利啸,那绿袍人手中银锥被迎面劈中,剑气透体,一口鲜血喷出,眼见命丧剑下。赭衣人大惊失色,一双金钩抢至近前,招招狠辣犀利,猱身抢攻,不可小觑。

  那人被他一阻,未下杀手,身旁数人扑来,血光暴现,两个大汉顿成剑下之鬼,那人臂上亦添伤口。

  绿袍、赭衣两人抽身飞退,突然改变方向,钩锥齐发,射向子娆。子娆竟未动,金钩直抵咽喉,银锥止于腰畔,赭衣人厉声道:“夜玄殇!你还不住手!”

  子娆先后数次阻他们用毒,以至于双方动手血战,已被认做是那夜玄殇的同伴。舱中剑芒一盛,迫退对手,夜玄殇仗剑转身,冷冷看向对方。

  一阵风雨自船舱破裂处扑进,冲洗着甲板上四溢的血色,幸存的杀手陆续后退,围到子娆身边,兵器却仍指向夜玄殇。夜玄殇深眸微眯,缓缓道:“金钩辛厉,银锥辛实,你们两个也算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竟这般不要脸面。”

  “少罗嗦!”金钩辛厉喝道,“放下剑!”

  夜玄殇随意搭剑于肩,神情十分倨傲,浑身上下不知是敌人的血还是他的,染透衣衫,散发出一股令人窒息的霸气。他以眼角睥睨而视,冷冷笑道:“我夜玄殇从不受人要挟,你若想要我性命领赏,尽管自己来取。”

  银锥辛实抹了抹唇角鲜血,阴森森地道:“三公子武功高强,我们兄弟不愿在这儿丢了性命,也只好如此了,公子只要弃剑投降,我们保证不伤害这位姑娘就是。”

  夜玄殇虎目扫射一周,笑道:“金钩银锥、西峡四雄、跃马帮和赫连武馆的人都来淌这趟浑水,看来这次赏金不少。”

  辛实阴笑道:“兄弟们这场富贵,还得仰仗公子项上人头。”

  夜玄殇忽然跨前一步,骇得众人慌忙后退,辛厉将左手金钩一横,急喝道:“站住!”他果然站住,剑眉一扬,看向受制于金钩银锥间的子娆。

  利器迫身,子娆却一副慵懒模样,突然勾唇一笑,问夜玄殇道:“喂,你要不要活口?”

  那辛实怕生事端,未等夜玄殇回答,将银锥微微逼紧:“闭嘴!”

  江风拂面,一片微雨纷落,子娆眸光幽媚,黛眉含情,似怨似恼掠他一眼,柔声道:“我又没问你话,你干嘛插嘴呢?”一道眼波,万般风流,美人轻嗔薄怒,娇声软语,那金钩银锥竟同时呆了一呆,三魂出窍,一时全忘了言语。

  “到底要不要活口?”子娆转眸再问夜玄殇。

  夜玄殇见她眉目带笑,神态自若,并没有分毫局促,便道:“他们杀不了我,生死已无分别,姑娘随意好了。”

  子娆幽幽轻叹,对金钩银锥道:“没办法,人家既然不要活口,那我可对不住了。”话音尚在,婀娜腰身突然一荡,衣若魅影,人似轻烟,飘飘然便脱出金钩银锥之外。众人眼前一花,未及反应,忽见船舱中一道墨色烟云似随风旋,一片淡香之中冰色飞散,丝丝寒芒淬闪水光,遽然穿喉而过。

  “叮叮当当”兵器落地,未在夜玄殇剑下丧命的数人同时倒地,仿佛是被那飘飞而来的风雨取走了性命。金钩银锥这时才回神,齐声怒喝,扑向子娆。

  便听耳畔一声娇笑,子娆皓腕一翻,两丝白光自袖底射出。

  金钩银锥明明看得异物袭面,但怎也躲闪不过,一道蚕丝样的东西倏地迎面穿入口中。

  子娆眸色冷冽:“我最讨厌人家多嘴多舌,你们两个来世若还投胎做人,千万记得做个哑巴!”纤指一弹,对面两人齐声惨叫,数道晶莹透亮的白丝自他们眼、口、鼻、耳中四面生出,在头颈之间飞旋缠绕,瞬时便将七窍死死封住。两人在地上痛苦翻滚,全身很快被一层细丝密密包裹,挣扎几下,慢慢化作枯茧一般,血肉无存。

  夜玄殇拊掌笑赞:“冽冰夺魄、千丝绕魂,不想今日竟能在此得见,姑娘不但人美,这身功夫更是惊艳!”

  子娆收了丝蛊,瞥他一眼,他双眸熠熠与她对视,目光坦荡深亮,飞扬的笑容并不因方才血战而有半分阴霾。子娆挥袖将那竹笠取来,嫣然淡笑:“你也不错,好剑法,好功夫。”轻纱遮下,风雨扑面飞扬。

  两人一同检查船舱,发现下层舱中竟藏的全是桐油火料,若是一旦点燃,便是这样的大雨也扑灭不了,难免船毁人亡,而底舱下另有几具尸首,看样子只是普通客商,想必是因无意上了这艘船被杀人灭口。这批人行事如此心狠手辣,显然是针对夜玄殇而来,他却显得若无其事,仿佛这种事早已司空见惯,站起身来,随口问子娆:“姑娘可是要去楚都?”

  子娆正打量他,见他问来,便道:“路过而已,我要去魍魉谷。”

  这回答轻描淡写,夜玄殇却有些吃惊:“魍魉谷地处深峡,密林瘴气、遍布泥泽,且异兽凶物杂多,乃是江湖上一大凶地,不知姑娘去哪里做什么?”

  子娆淡淡道:“正因有异兽才好。”

  夜玄殇皱眉:“姑娘莫不是听了江湖传说,为那巨蛇烛九阴而去?”

  子娆笑了一笑,不曾反驳。那烛九阴之胆乃是世间奇药,可医沉疾、解剧毒,既已到楚国,她自然不会错过。

  此时两人已将船靠至近岸,施展轻功飞身上岸,临去前点燃桐油,偌大一艘渡船顿时被熊熊火光吞没,很快沉入江中。雨意渐收,夜玄殇站在一块岩石上遥望大江,沉思片刻,转身微笑道:“姑娘方才阻我饮那毒酒,我欠你一个人情,若无什么不便,我愿陪姑娘走一趟魍魉谷,略尽绵力。”

  淡纱内黛眉笼烟,似见清光潋潋,子娆抬眸向他看来,便一停,那湖光般的眉色一漾,盈盈晕开涟漪:“如此,我先谢过公子了。”

  第13章 第十三章

  一望无际的大路,一辆青帷马车。车子并不十分起眼,除了略微宽敞之外,看起来与普通马车并无不同。驾车的马是骊马,御马的年轻人脸上不带一丝笑容,腰畔一柄长剑,剑薄而利,身旁坐着一个穿淡碧色衣衫的女子,轻风扑面带得发丝飞扬,却吹不走女子唇角温柔的浅笑。

  一连数日,这辆马车日行夜宿,每到一处,每过一城,必已有人事先将一切安排妥当。客栈未必是最好的,却一定最舒适清静,饭菜未必是最贵的,却一定十分精美可口。车中的人最多在每个地方停留一夜,那这一夜就必定是那里最安静的一夜,做这些事的人虽然连车中人的模样都不一定见得到,但每个人都恭谨小心,绝不允许出一点儿纰漏。

  虽已入春,沿路柳绿莺啼,花开渐暖,车内却仍放着一个紫铜火盆,雪色银炭寸寸成灰,隔着淡淡木枝清香,对面青衣白裘的男子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且兰盘膝静坐,目光再次落到那人身上。

  平静的眼神,并不代表心中无波无澜,几日来细细观察,她发现他精神似乎并不太好,或者说他不愿随便浪费任何一丝精力,除了偶尔翻看书卷之外,便是这般静靠着休息。

  而实际上,他连看书也不愿花费太多力气,帛书掠过手指时只是稍作停顿,几乎一扫而过,每看完一卷便随手丢入火盆,继续静静养神。一路下来,这火盆吞噬了东海派的无涯剑谱、清台山的般若观照心经、劫余门的天残灭度掌、赫连武馆的千字彻心剑……这每一本心法都是各帮各派不传之密,每一种武功都足以令人扬名江湖,而他却弃之如敝履,毁之于不屑,仿佛看过,已经是给足了面子。

  他时常轻咳不止,不知是不是因前些时候的伤,他每天都要喝药,那药闻起来极苦,她分辨出有龙胆的味道,而他连眉头也不皱分毫,像是早已习惯。

  他每日总是会收到来自各方的各种信报,似乎随时都在想着些什么事情,然而她从不见他有忧虑的神情,最为熟悉的却是他唇角从不消失的笑痕,极淡,淡而高傲,极缓,缓而幽深。

  他很信任墨烆和离司,同他们说话眼中常流露出淡淡的愉悦,但她能感觉到那微笑中的疏离,那是存在于一切而又与一切无关的冷淡,分明在局中却又置身其外的漠然,仿佛没人任何人能真正接近他,亦没有人知道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微红的炭火中最后一丝残帛成灰,且兰眼中烟岚过境,现出极复杂的神情。无论如何,这几日身处禁宫,她至少知道了三件事:第一,那日九夷族的确曾有人入城破阵,随后古秋同被迫退兵,但双方从头到尾都无一人伤亡;第二,他的确下旨将帝都所有九夷族人集中到雩琈宫,但这些人次日被分批送往城外,全部还以自由;第三,他虽严惩部属,却竟未杀昔湄、昔越,包括当日困在九转玲珑阵中被俘的战士,已尽被平安释放……她看不透,想不通,但却感觉得出,他是王族天子,却绝不是三年来与九夷族为敌的那人。如果他是,漓汶殿中就不会有那样一道诏书;如果他是,九夷族从一开始就不会有任何机会威胁帝都。

  心中忽有说不出的滋味蔓延开来,就像一个人跋山涉水登上顶峰却发现沧海桑田一片荒芜,所有的一切都荒谬无比,而天地其实原本如此。

  如此可笑的境地。

  从国破家亡的那刻起,九夷族的每一个人,恨透了王族,恨透了太后,恨透了东帝,数年来一直支撑他们转战千里、浴血求存的就是复仇的信念。王族违背了九族共存的盟誓,那么他们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直到几天前,这仍旧是且兰生命中唯一的目标。

  然而那时她并不知道,同世间所有事情一样,爱恨情仇,从来就并非一个简单的存在。

  此时此刻,浮翾剑便在身旁触手可及,连同炎凤弓和凰羽箭他都交还给她,在她刺杀未遂之后,他却对她毫不防备。他的一举一动都让她迷惑,且兰看着眼前陌生的男子,想要寻找藏于他身上的某种答案。

  这时他似已入睡,眉心微微轻蹙,使得那苍白而淡漠的脸上现出一种难得一见的清弱,便如破晓时天边极浅的月色,仿佛随时都会消失远去,令人屏息静气,生怕打扰了他分毫。忽然他微一侧身,肩头白裘不期然滑下,眼见便往面前炭火中落去。且兰下意识抬手将裘衣接住,站起身来,见他右手轻压于左肩,显然是因翻身触动了那日的剑伤。

  且兰心中一时五味杂陈,犹豫了片刻,便将那裘衣轻轻放回子昊身旁。不料刚刚靠近,子昊突然睁开眼睛,一道冷冽的目光锐芒骤现,直慑心魂,待看清是且兰,他略微一怔,眸心中波澜轻漾,却瞬间恢复幽深。

  与他对视的刹那,且兰竟感到惊人的杀气笼罩周身,她分明有数种身法可以后退,却一动也不能动,只因任何一丝妄动,都可能引来致命一击。

  他究竟是睡着了,还是根本就醒着?

  四目相对,空气里融有一丝异样,他淡倦的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笑意,她惊诧的眸中似有半明半暗的探寻。

  他含笑凝注,却一直不说话,似一定要等她先开口,且兰发现他的耐心简直超乎寻常,终敌不过他,“我想问你一件事。”

  他微微颔首:“你问。”

  且兰一瞬不瞬地看着他:“我想知道,杀我母亲和攻伐九夷,究竟是不是你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