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用一种“你开玩笑吗”的表情瞪着她。她喘了会儿气,又接着道:“我们…自家…家务事…你们…不相干…不…不要管了!”

赵琇忽然觉得很好笑:“你说你是自己要服毒?为什么?”她才不相信牛氏会有自寻短见的一日呢。

牛氏回答:“流言…厉害…”外头关于她们祖孙的流言正好可以利用一下,正经人家的妇人被人说那样的闲话,看不开,要自尽,也是常有的事。

赵玮淡淡地看着她:“那砒霜又是如何来的呢?赵湘是否知情?你别以为能蒙混过去,你昏迷已有数日之久,早就不醒人事,如何能服下砒霜?”

牛氏拼命在想如何搪塞过去,可脑子里已是一片浆糊,想出来的借口简直假得让人无法直视:“是…是我叫丫头…去买…”

佩儿一个激灵,下意识地说:“奴婢没有买过这个!”

赵启轩也在旁插言道:“是哪一日去买的?在何处买?这等东西,寻常药店可不敢轻售,但凡卖给了什么人,都会有所记录。你说出来。我们去查一查,也就知道了。否则你信口雌黄,在场的人如何能信?”

牛氏瞪了佩儿一眼,又瞪赵启轩。赵湘在旁着急,祖母在这种事上何必撒谎?那是前任租客留下来的。本不与她们相干。她们甚至可以说,她们压根儿就没用过那药。托辞说是自己买的,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牛氏瞪了所有人半日,都没能想出个好借口来,看到孙女一脸的焦急,又不以为然得很。便索性破罐破摔:“反正…不与你们…不与你们相干!”

牛氏居然要包庇赵湘,众人都大开眼界了。赵瑗一边摇头,一边站起身:“这样的闹剧,我也懒得管了。玮弟,且随她去吧。她自己要找死。我们何必拦她?”

赵琇直接问牛氏:“你可想清楚了。如果你执意要护住赵湘,等我们走了,这院里只有你们祖孙在,你病得七死八活的,天知道她还会对你做出什么事来?到时候,我们可就再也不会出面了。你真觉得无所谓?”

不等牛氏回答,赵湘就先扑到祖母脚前,哭喊道:“孙女对祖母的孝心日月可表!孙女万万不敢做出违逆祖母的事情来。以往一切都是误会。求祖母救救孙女吧!孙女日后必定会孝顺您的!”

牛氏心中自然是有些害怕的,但她看到赵湘这副吓破了胆的样子,又觉得对方一如既往地无用。先时她没提防就罢了。如今既有了提防,又有这么大的把柄在手,这么多赵氏族人知道今日之事,一旦有异状,赵湘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她还怕什么?只要她从这些人里救下赵湘的性命。从今往后,赵湘就是她手里的一条虫。她叫她往东,她不敢往西。她叫她上刀山,她不敢下火海,否则就是下狱砍头的下场了!

因此,牛氏回答赵琇的问题时,竟然表现得十分自信:“我的孙女…自然…自然是孝顺的!不信…你们且等着瞧好了!若她…若她当真敢…忤逆,你们…你们再罚…再罚她也不迟!”

她这话一说,赵琇也好,赵玮也罢,就连赵启轩与赵瑗,还有站在边上看好戏的江太医都明白了她的用意。是打算用下毒的事来威胁赵湘听话么?可建南侯府今日特地叫了这么多人前来,当众揭破赵湘的罪行,会这么轻易地被牛氏牵着鼻子走?

赵玮眉头一皱:“你既然打算包庇你的孙女,本侯爷也懒得多管闲事。免得上官府告她一状,你却非要说是自己服毒,没得折腾。只是本侯爷丑话说在前面,你今儿包庇她一回,日后再吃什么亏,就与我赵氏一族无关了。你死了,我们不会替你出头,不会替你办丧事,也不会收养你的孙女。你最好想清楚了!”

牛氏迟疑了一下,赵湘紧紧抱住她的大腿,一脸的哀求:“祖母,祖母,孙女会一辈子孝顺您的,不管您叫孙女做什么事,孙女都会照做。孙女会给您养老送终,决不会让祖母寄人篱下。孙女说到做到,孙女可以发誓…”

牛氏终于得到了满意的承诺,便对赵玮点了头:“我想清楚了!”

赵琇嗤笑了一声,觉得这牛氏原来也是个蠢人,但她既然自己嫌命长,就由得她去吧。不过有些事,还是趁早做了的好。

她凑近了兄长耳边,如此这般小声说了几句话。赵玮看了她一眼,点点头,便吩咐随从:“取纸笔与印泥来。”

众人都不知道他是打算做什么,赵琇便对牛氏道:“今日我们就在这里签两份文书,第一份是阐明今日所发生的事情经过,有江太医做证,也有两位堂兄在场见证。你既然说是自己服的毒,那我们也写下你的说辞,你和你的孙女再签下姓名,打上红指印。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备存,免得日后说起来,你狡辩说没有这么一回事,又或是到处嚷嚷,说我们这么多人今日上门是要欺负你们来了,反咬我们一口,甚至…你孙女还有可能会反诬告我们,说是我们向你下的毒。”

牛氏有些迟疑,她担心这份文书一旦写下,孙女赵湘就没有了把柄。日后若真有个好歹,她要怎么告发赵湘呢?

赵湘却是巴不得有这么一份文书在,反诬什么的都是小事,最要紧的是先脱身。

赵淮作为在场辈份最小的赵家男丁,又读过书,刷刷几行,就将文书写好了,双手奉上给赵玮过目。赵玮看完,又给妹妹赵琇与两位堂兄看过,最后传给江太医与刚刚抓完药赶回来的大夫。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便将文书再抄写一份,送到牛氏跟前,让她签字画押。

牛氏拿着笔,迟迟没有动作,然后又佯装无力,将笔掉在了地上。她一脸歉意地对赵玮说:“我病了多日,身上没有力气…”话音还未落,赵湘已经抓着她的手指,摁上了印泥盒,然后把指印按在了纸上。

牛氏瞪着赵湘,赵湘赔笑:“孙女替祖母签上名字吧?”边说就边签上了。她长年在牛氏跟前侍候,模仿牛氏的签名,可以说是惟妙惟肖,足可乱真。牛氏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赵琇看到她的表情,有些好笑:“你要是后悔可以直说。现在去告官,也还来得及。”

赵湘眼泪汪汪地看着牛氏,用极低的声音苦求:“孙女再不敢了,再不敢了!祖母饶了我这一回吧!”

牛氏心里想:就算有文书又怎样?今日见证此事的人多了去了,没有书证,也有人证,她还怕赵湘敢再下毒手吗?小二房不过是怕她乱嚷嚷罢了,她就少嚷一回又如何?这么一想,她也就将顾虑抛开,用力握住笔,在第二份文书上落下了签名,又打了个指印上去。

两份文书传回到赵玮等人手中,在场的人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充作见证。其中江太医与大夫都是外人,有他们的签名在,也不怕牛氏与赵湘反口,说这是赵氏族人对她们的阴谋。

赵琇将牛氏所签的那份文书留下,另一份赵湘代签的交给了牛氏:“你自己收好吧,一式两份,另一份就收在咱们侯府。日后要在外人面前睁眼说瞎话时,可别忘了这回是有实证的!”

牛氏将文书揣进怀中,喘着粗气,闭上双眼不去理她,心里只觉得忿懑不已。

赵玮问赵琇:“第二份文书是什么?”他记得妹妹说的是第一份文书一式两份,可见还有第二份。

赵琇笑了:“自然是断亲书了。祖母说了,赵湘这事儿传出去,是要影响祖父名声的。可牛氏要护着她的孙女,反说咱们多管闲事,咱们索性就再也别管了。其实我们两家早几年前就该断亲的,因为有人到处宣扬咱们家无情无义什么的,才没写下文书。若是今日正式断了亲缘,她们日后再做了什么不要脸的事,也与咱们没有关系了。”

牛氏又惊又怒:“这如何使得?!”

赵琇却拉下了脸:“你要是不答应,那咱们这就上顺天府去,把方才那份文书好好给官府的人瞧一瞧,官府的人就知道此事与我们侯府无关了。而你身上的余毒还未消呢,还有各种人证、物证。咱们就看一看,官府会不会信你这个声名狼藉的女人的话好了。到时候赵湘是个什么下场,你自己想去!”

赵湘没有了好下场,牛氏又还有什么指望?诸般算计都要成空。

牛氏眼前一黑,气得几乎晕死过去。

第三百二十三章有恃无恐

形势所迫。牛氏心中再不情愿,再不甘心,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玮、赵琇兄妹将写好的断亲书送到跟前。她提起笔,只觉得手中的笔杆有千钧重。

卢妈在旁凉凉地道:“没力气写字么?不打紧的,慢慢儿写,若是写坏了,咱们有的是纸笔,源哥儿再写一份,想必也没什么。”

牛氏几乎要咬碎银牙,忿忿不平地在断亲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打上指印。做完这些后,她只觉得浑身都虚脱了,软软地瘫在椅子上。

赵湘紧紧抿着嘴,干脆迅速地签了名,按了手指印,将断亲书交回到卢妈手上。卢妈捧回给赵玮,接着赵玮签了字,赵瑗与赵启轩作为宗族代表,江太医作为见证人,都签了名。

赵湘看着他们的动作,心里说不出的憋屈,没有了建南侯府做后盾,万一断亲之事再传开去,她还如何攀一门好亲事?看来真的只能投靠蒋家了。也罢,蒋家怎么也比建南侯府强,至少跟她是骨肉之亲,不象小二房,全家都与她有仇,却只厚待她那没用的哥哥赵泽一人。

不过…

赵湘偷偷看了看江太医的方向,总觉得不大保险。那个大夫就罢了,小人物一个,谅他也不敢在外头胡说八道,可江太医却不是建南侯府的人,万一他在外头乱说话,今日这份断亲书,她不就白签了么?

赵湘小心地问:“断亲书签过了,你们真会为此事保密么?”她又看了江太医一眼:“所有人都不会把事情传出去?”

江太医一顿,抚了抚山羊胡子,没有吭声。他原是广平王信重之人。连微服私访都会带他同行,只是后来广平王从东宫退位,他便被荐到今上门下。今上江南遇险时,他因为要在家侍母疾,早早就告了长假。没有随行,自然平安无事。如今重回太医院,他也是极为受重用的太医之一。今上还因为他堂弟原是王府医官,却在先帝临终前被征召进了太医院,误了广平王妃钟氏的病情,因此特命他每隔三日就上广平王府为王爷请平安脉。若说太医院中地位最尊崇之人。他必定稳占前三。建南侯兄妹幼时遇困,都曾得他诊治,因此彼此关系也很好。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今日才会受邀前来的,但他绝对用不着听从建南侯府的号令。

其实。象赵湘这种孙女谋害亲祖母的事,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依他的脾气,这种不孝的孙女就应该直接扭送官府才是,怎能饶了她?只是建南侯如此决定,他一个外人不好多说什么罢了。但要他做出什么承诺,说绝不会告诉旁人,那是万万不能的。

赵玮微微一笑,没有回答赵湘的问题。赵琇哂道:“你慌什么?该怎么做。江太医心里自然有数。显然有的人习惯了歪门邪道,就觉得天下人都是小人了。”

赵湘被噎住了,形势比人强。她只能吞下这口气。不过,赵琇这话,应该就是承诺不会把事情外泄了吧?想来他们会请这位太医来,肯定是有把握对方不会乱说话的。她暗暗心安。

只有江太医看了赵琇一眼,继续不吭声。他来之前,建南侯只说是请他来诊治一位可能中了毒的病人。没有交代别的,更没说请他保密。如今。赵家大姑娘也没说别的,只说他心中有数。既然没有明言。那是否意味着,其实建南侯兄妹并不介意他将事情告诉旁人?也对,其实建南侯从头到尾,都没答应过类似的话,只是要求牛氏将今日发生之事阐明,并签署断亲书罢了。等两家亲缘一断,赵湘就算被送官法办,也与侯府无干了。

江太医心中满意了,又抚了抚山羊胡子。

断亲书签好了,赵琇看了一眼兄长手里的文书,忽然又道:“只咱们几个人,恐怕还不够。就怕有人还要上外头瞎嚷嚷,说我们侯府仗势逼她签名。索性再从左邻右舍中请一位见证人来。里长住得远不远?”

赵湘吓得脸都白了:“不能请里长!请了他,官府就知道了!”难不成这是对她方才多问了一句话的警告么?她真的再不敢了!

赵琇瞥见她一脸惶恐模样,没理会,只对赵玮说:“或是请里长,或是请附近年高望重的老人,请来做个见证。如果有人说我们侯府欺负他们,也有人替我们分辩。”

赵玮点点头,吩咐人去请了,还微笑着对牛氏说:“还要请贤祖孙在来人面前说个明白,并非建南侯府以势逼人,而是贤祖孙自愿断亲。”

牛氏很想要吐血,可是建南侯府摆明了有恃无恐,若她不答应,他们直接将赵湘告上官府,从此她就只能依靠侯府施舍的残羹剩饭度日。若是答应了,至少还能保住赵湘这棵摇钱树,她将来还有一点指望。她除了答应照做,还有什么办法?如今人为刀俎,她为鱼肉,只能忍气吞声罢了。

她如今总算能体会到,当年她夫妻二人将张氏母子赶出侯府时,对方是什么样的心情了。她只恨当年自己做得不够绝,若是够绝,张氏祖孙全都死了,又怎会有今日的遗祸?甚至连当今圣上,也早就性命不保,等待着他们赵家小长房的,将会是数不清的荣华富贵!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她只能死死将喉咙里那口腥甜咽了下去。

侯府的仆人很快就把里长请了过来,同来的还有附近年纪最大的一位老者。他行动不便,于是又带上了自家刚成年的孙子。赵琇、赵湘是女儿家,早已带着丫头婆子避入厢房中,院中除了赵玮与宗族一方的人,以及江太医、大夫之外,就只有牛氏和扶着她在椅上坐稳的婆子了。

赵玮上前礼貌地向两位请来的客人说明原委。厢房里,赵琇一边透过门缝看着外头的动静,一边漫不经心地对赵湘说:“今日真是便宜你了。你祖母对你还真是疼爱得很。你做出了这种事,她还愿意为你求情。”

赵湘咬了咬下唇,硬着头皮道:“小姑姑误会了,我…我真的没有下毒。”她阴狠地看了佩儿一眼:“都是这贱婢胡说八道!”看她回头怎么收拾这丫头!

佩儿有些脚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满面哀求地看着赵琇。

赵琇对赵湘说:“你这丫头卖给我们家算了,我给你作价三十两银子,就算是送你们祖孙的盘缠。反正以后两家断了亲,我们家也不会再出钱养活你们。有这笔银子,你就收了吧。”

赵湘紧张地看着她:“你…你要这丫头做什么?”难不成是要留下人证,好作为把柄时时要胁她?

赵琇猜出了她的想法。嗤笑一声:“你有什么值得我威胁的?留下她,不过是要找一个断亲之后还要给你们银子的借口。再者,天知道你将来会不会又到处说我们家的坏话,给自己脸上贴金?我总要留个证据,叫你知道投鼠忌器才行。你放心。我们一家都没空跟你过不去,只要你老实些,别来招惹我们,我们管你祖孙俩是死是活呢!”

赵湘半信半疑地看着她,心中惴惴,不知该不该相信她的话。赵琇也不会理会,径直问佩儿:“你方才说,她有舅舅来找她?”

刚刚知晓自己逃脱大难的佩儿。脸上还带着庆幸的惊喜之色。能成为侯府的丫头,那可比跟着赵湘祖孙要强得多了。听了赵琇的问话,她连忙恭敬答道:“是。蒋家七舅老爷在京城西南边的良乡县做县丞,打发了人来看姑娘。姑娘请那位妈妈向七舅老爷和七舅太太转述,求他们接她去过活。”顿了顿,小心地看了赵湘一眼,“那位妈妈问,老太太还在。又病着,如何能丢下她。单接姑娘过去?姑娘才说,老太太时日不久了的…”

赵湘瞪着佩儿的目光。简直恨不得一口把她咬死。佩儿害怕地缩了脑袋,低头不语。

赵琇便对赵湘道:“既然你有心要投靠舅家,良乡县也不是很远,回头我就让哥哥打发人把你和你祖母送去与你舅舅团聚好了。今后的事,就与我们再也没有关系了。”

赵湘睁大了双眼,脸上满是惊喜:“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赵琇微微一笑,“想来蒋家会愿意庇护你的。”他们可是连做了杀人犯的女儿,都生生护住了将近十年的时光,想必对于外孙女,也会很愿意养活她吧?至于养活一只白眼狼,会不会给蒋家带来什么麻烦,那就跟建南侯府无关了。

赵湘捂住胸口,只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只要能保住这份幸福,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院中,里长早就听说过牛氏祖孙的事迹,对她们深恶痛绝,恨不能将她们赶出自己的管辖范围,免得丢了自己的脸。无奈这处小院是建南侯府出面租下的,他虽厌恶牛氏祖孙,却不敢得罪侯府。如今听说牛氏祖孙要与侯府断亲,他自然是巴不得的,心里想着这亲一断,明儿他就能带着其他居民来轰人了,从此绵花胡同又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地方,岂不体面?

另一位见证人年纪大些,心肠软些,见牛氏这一副病弱模样,倒起了同情心,命孙子前去询问:“你祖孙皆是妇孺,你又年老病弱,孙女年纪尚轻,婚事未定,更兼囊中羞涩。为何要与富贵的亲戚断绝亲缘?可是有人逼迫?”

牛氏捂着胸口,很想说是,但那口血痰卡在她喉咙上,她需要喘顺了气,才能说出话来,结果就叫厢房里的赵湘抢了先:“不是的,是祖母近日听了外头的流言,深感有愧,不愿意再生受建南侯府的好意,因此才主动提出了断亲之事。没有人逼我们,是我们自愿的!”

赵湘这话一出,牛氏就呛着了,咳得惊天动地,撕心裂肺。

江太医没有动,那位大夫倒是上前替她把脉了:“大概是被呛着了。”

赵湘连忙跑出来替祖母抚背:“祖母没事吧?您别着急,您的意思我都明白了。我会向里长与邻居们解释的,绝不会让他们误会了侯府的好意。”

牛氏咳得更厉害了,拼命捶打着自己的心口,眼泪都冒出来了,无奈说不出话。

里长与老者都明白了,反倒觉得不好意思,后者还让孙子向赵玮道歉:“是小老儿想岔了。”赵玮脸上露出彬彬有礼的微笑,和气地扶住老者的孙子:“不过是一场小误会,何须如此?”立刻就得到了这对祖孙的好感。

里长还对牛氏说:“我只道你这妇人不知何为廉耻,没想到你还懂得些好歹。既然你如今明白过来了,又主动提出断亲,不愿意连累旁人,我就容你在绵花九条多住些时日。只是不许再做出违礼之事来!”

牛氏气得快要翻白眼了,倒在孙女怀中直喘粗气,什么话都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