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白,当年谢三的确是比她大上许多岁,可到底还处在身强力健的时候,身边姬妾虽多,然并无人诞下子嗣。她若是能一举得男,将来的日子还能不好过?可千算万算,谁也没能料到,她还未能怀上身子,那人便去了。从此,只留下这一宅子的妾室通房,同她这个年轻的孀妇罢了。本是酒色害人,可她的婆母却认定她是丧门星,就是因为娶了她,三房才彻底绝了脉。

真真是要笑掉人的大牙了!

“哼!”三老太太回过神来,冷哼了一声,重新睁开眼,唤了人进来服侍自己睡下。

一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安生。

次日天边才刚刚冒出一丝亮光,她便已经醒了,却静静躺在那望着头顶帐子到辰时一刻才起身。

梳着头,她轻咳了两声,问身后侍着的春平道:“如何了?”

春平赔着笑脸,“奴婢都已经打点过了,那两个将话传出来的,也都已经给打发到平郊的庄子上去了。”

“做得好。”三老太太赞了声,而后眉头一皱,“可是还有个李妈妈?”

“是。只她是太太的人,奴婢暂时未动。且六爷也动了气,怕是不容易直接处置了。”

“荒唐,越是如此,便该加紧处置了才是!等会便使人去将太太唤来,我亲自吩咐她!”三老太太望着镜中的自己,忽然瞪大了眼睛,手往后一伸握住了春平的腕,急声道,“你快瞧瞧,这儿可是生了根白发?”

春平一怔,仔细翻拣着三老太太鬓边的几缕长发,里头果真藏着根通体雪白的银发。她轻手捏住,将这根发丝牢牢卡在两指间,强笑着道:“只一根,不打紧的,奴婢给您藏起来,轻易是瞧不见的。”

三老太太不语,只呆呆地望着镜子。

良久,当春平觉得自己拿着白发的手都已经僵住了时,她才听到三老太太冷声道:“拔了吧。”

春平下意识脱口而出:“老太太不可,这拔了一根可得再生七根回来呢!”

三老太太神色不变,道:“我早已是老太太,生几根白发怕什么!”

可她口中说着怕什么,那盯着镜面的眼神却似乎要射出针来,冷得春平手一抖,便连根将白发给扯了出来,吓得她连忙丢开了手告罪:“奴婢手笨,请老太太责罚。”

“起来吧。”三老太太面无表情,“已经死了的发,拔了也不疼。继续梳。”

春平这才颤颤巍巍地从地上爬起来,重新握了梳子为她盘髻。

另一边的夏安则取了衣饰过来给三老太太过目,一件比一件色沉花素,瞧着比长房老太太身上穿的大抵还要老气些。可三老太太却似极为满意,挑了件模样端肃的穿了,才刚刚系好扣,门口的福字纹帘子便被打起,秋喜跟冬乐一前一后地走进来。秋喜提着食盒去桌上安置,冬乐则快步走至屏风外,冲里头三老太太的身影道:“老太太,出事了。”

话音落,屋子里静了一静。

而后三老太太便揉着额角出来,蹙眉问道:“又出了何事?”

冬乐苦着脸,“不知怎地,府里头都传开了,太太苛刻芝兰斋那边的炭火,惹得他们只能自己使银子出去买。”

“什么?”三老太太饶是心里已有些准备,但听到这样的话,仍是懵了,“太太苛刻芝兰斋的炭?”

冬乐点点头,斟酌着说道:“府里头还传芝兰斋那边怕过不好冬,所以一起子便买了大批银丝炭回来,堆得小山似的。个个都说那位好大的手笔,银子多得能当石子丢着玩呢。”

三老太太气急反笑,道:“先前在长房晒了财,如今连炭也要摆出来晒晒?真当这天下便是她宋氏最有钱了不成!”话毕,她似想到什么,眉头蹙得愈紧,“芝兰斋那边的炭原本备得足不足?”

这些事冬乐在来禀之前,自是都已经查过一番的,这会听到她问起,当即回道:“奴婢都打听过了,炭原也是照着之前的定数发的,是足的。只是芝兰斋那边的人都是南边来的,不禁冻。便有人去寻了炭房的婆子,要多取些来用,结果却被拒了。”

如此一说,三老太太便听懂了,沉声怒道:“怎地左一个不成样的右一个也这般无用?瑾儿这些年都是如何管教下头的人的?”

她骂陈氏,冬乐春平几个大丫鬟自是不好接话,只能等着她骂完才轻声劝慰道:“这事太太也是不知情的,原是那边的人太刁钻了。”

三老太太听完却不理,只冷笑两声,走至桌边坐下,恼火地说:“刁钻?若不是自家敞开了大门让人进来使坏,他们能刁钻到哪儿去?不过一群蠢货!这宅子里的人,看样子都该好好整顿整顿才是了!”

如今又临近年关,最是怕出事不吉。

可照着眼下的情况看,又何止是不吉这般简单。再这么下去,谁知道还能出点什么事。

三老太太越想便越是头疼,连带着倒了胃口,一口饭也吃不下去了。

可一大早的,谢姝宁却敞开肚皮用了许多,还强行让谢翊也多吃了半碗粥才肯放过他。前一世,她身娇力薄,一场风寒便能倒下,平日里吃的东西也极少,养成了弱不禁风的模样。所以为人性子再强硬又能如何,身子都吃不消,又怎撑得下去?

她势必得趁着如今年纪尚小,先好好将身子养好才是。

再加上今日,喜事一桩接一桩,她这胃口当然也就愈发的好了。

只要一想到三老太太跟陈氏气急败坏的模样,她就忍不住还想要多用一碗!这般想着,谢姝宁便抱起碗递给了桂妈妈,眯着眼睛笑道:“乳娘,我还要!”

第027章挨骂

见她胃口大好,宋氏便略放心下来。但只要一想到昨日夜里谢姝宁大哭不止的模样,她便又觉得心里似有猫爪挠个不停,疼且痒。她微微蹙眉,端起茶盏漱了口,同谢元茂道:“昨日那位李妈妈,继续留在阿蛮身边怕是不大合适。”

她只说李妈妈不适合留在谢姝宁身边,却绝口不提李妈妈要将谢元茂带走的事。谢元茂听了,倒是长舒一口气,便道:“岂止不合适!虽说是府里经年的老人了,可胆敢辱骂小姐,便是直接打死了也是该的!不等午时,我便让人将她打发了。”

“可…到底是她好心拨给阿蛮使唤的人,我们岂好就这般驳了…”宋氏欲言又止,索性拣了帕子为谢姝宁擦拭起嘴角来。

谢元茂闻言只觉得宋氏话中带着心酸,又觉得陈氏怕是明知李妈妈的性子才故意将人拨到芝兰斋里来的,登时对陈氏多了几分不喜,对宋氏多了几分愧疚。

与此同时,谢姝宁却也是头一次从自己母亲话中听出了几分别样的意思。

她吃着粥,开始心不在焉地思量着宋氏方才的那句话。

若是不注意,她定然也只会觉得母亲是本性使然才会说宋氏好心这样的话。可如今她非幼童,所思所想自然也就多了几分。方才只转念一想,她便明白了母亲的用意。母亲就算真的不通内宅之事,缺的应当也只是实战而已。毕竟身边有个江嬷嬷服侍着长大,又岂会一点不教母亲?

父亲本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这种时候,母亲将自己放得越低,说的话越显然心酸无助,父亲便越会将心偏向他们这一边。

她并不能肯定母亲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她只知道,母亲若是能一直如眼下这般行事说话,对他们只有益处。这样,便已足够。

一边用调羹不紧不慢地吃着粥,她一边望向了不远处搁着的一只白地粉彩赏瓶,上头绘着折枝牡丹纹,其间西蕃莲跟莲花纹又紧紧交错蜿蜒。这些粉彩的花纹,便像是如今他们所处的环境一般。看似杂乱无章,可一旦找到了其中的关窍规律,剩下的就都迎刃而解了。花纹的排列走向,原就稳固有序,因而她一步步要走的路也绝非乱来。

先是粥,让谢家的众人看清楚,三老太太跟陈氏是有多不喜他们。

紧接着便是在阻了陈氏那点小手段的同时,将李妈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论如何,李妈妈都会被从她身边打发走。她的确想要好好折腾折腾李妈妈来消气,可那些事毕竟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而今更重要的事还摆在眼前,早些将李妈妈这样的人打发得远远的反而更好些。故而她毫不犹豫地便那般做了。

可这还不算完——

人舌是软骨,但它却能杀人。

借用些流言蜚语做前行的兵器,再好用不过。

炭火的事,并不大,可却能让陈氏的脸面尽失。知道的人都只会鄙夷三老太太跟陈氏刻薄,小妇做派叫人不齿。

而这,也正是三老太太对陈氏恼恨的地方所在。若是她管家有方,将府里的下人嘴巴都“缝”得紧紧的,谁还敢私下里乱嚼舌头?因此,也就愈加显见得陈氏无用了。

三老太太唤了陈氏进寿安堂后,劈头盖脸便是一顿痛骂,“你但凡长些心眼,我也就不必日日睡不安生了!那宋氏是个什么货色?不过商贾之女,手中除了有几个臭钱之外,还有什么值得看的?可你倒好,人才进门没几日,你便落了下乘,真真是将我的老脸都给丢尽了!我可曾同你说过,有些事急不得?你都听到何处去了?”

陈氏面含委屈,讷讷辩驳:“可这也是您说的,表哥回来半年了,我这不也是不愿错失机会嘛。”

“机会?”三老太太先前倒也罢了,听到这话顿时怒不可遏,“这分明是个套,你却还当是个机会,愚不可及!”

陈氏被骂得后退一步,小心翼翼看着眼前这个看上去像是自己姐姐的妇人,带着几分无奈道:“只怪那小丫头脾性大,不然人早被带到玉茗院了,又岂会有后头的那些事。”

三老太太挑眉,冷笑道:“你倒想得容易。听说你是当着老七夫妇的面将人送下去的?”

陈氏不明所以,点点头。

“你可知如今个个都如何说你?”三老太太面上笑意愈发冷锐,“说你不知廉耻,逮着机会便想要将男人拖回自己房中。”

陈氏闻言急忙要说话,却被三老太太阻了,“你想说若是事成了便根本不会这样是不是?可我告诉你,哪怕事成了,你这不知廉耻的名号怕还是得传开了!你当你是正室,便拿出正室的风范模样来!若是没有手段,那便给我好好呆着!再这般不成样,我也就懒得管你了。”

一通臭骂,听得陈氏心惊肉跳。

从寿安堂出来便去传了李妈妈,痛斥一番恨不得将她立即打死谢罪了事。

李妈妈便哭诉谢姝宁小小年纪如同妖邪,骇人得紧,该请大师来瞧瞧才好。

陈氏只当她是推托之词,愈加恼恨,转眼便将人给打发到了另一个偏僻的田庄上去。没多久,便传来了李妈妈重病的消息,怕是不久于人世。三房的下人亦都被好生敲打了一番。在这样雷厉风行的动作下,此后多日,府中倒清净了不少。

然而长房跟二房的那些下人,鞭长莫及,只能放任他们去。长房老太太似是故意要让陈氏难堪,竟也不阻一阻。这般过了几日,大太太才出面将流言压制了下去。

不知不觉,时已入了腊月。

天气比谢姝宁几人入京时显得更冷,雪也下得更加绵密。

一大清早,谢翊便穿了簇新的袄子来寻谢姝宁一道出门玩耍。半月前,谢翊被谢元茂领着送到了谢家的吴先生面前正式入了学,所以平日里便轻易不得空来找谢姝宁玩闹。今日是腊八,吴先生特地放了众人的假,故而他才会一早便急巴巴地过来了。

第028章腊八

谢家孙辈中,属谢七爷的嫡子谢旻年纪最幼,除此之外便是谢翊了。谢旻还未开蒙,这么一来跟着吴先生的孩子中便只有个谢翊还是小童模样。吴先生便也不将他当回事,平时虽也带着他一道上课温书,可到底不曾放在心上。谢翊虽小,却也隐约察觉。有些话他不好直接跟父亲说,便偷偷都说给了谢姝宁听。

谢姝宁便想着,前世他跟吴先生念书时便不得吴先生喜欢,如今年纪更小,吴先生只当他并非真心向学,想必就愈是满不在乎了。

两人牵着手往铺着棉地衣的路上走,谢姝宁便压低了声音在谢翊耳边道:“哥哥若是不喜吴先生,便让父亲再请一位先生吧。”

谢家虽是早在上一辈便分了家的,可许多事都还是混在一块儿不分你我。大夫是,府里的夫子亦是如此,吴先生居在长房,授课的地方自然也是在长房。所以平日里二房的几位少爷上课也都是往长房去的,而今谢翊要学,自然也是这般。

想到这,谢姝宁不由有些失笑。

其实她心底里觉得眼下哥哥能跟着吴先生念书并非全是坏事,毕竟能跟长房扯上些干系总是好的。可他要是真不喜,自然是该先换个先生才是。旁的事,都能另想法子。

可听了她的话,谢翊却只是摇摇头道:“爹爹说过,吴先生是个有学识的。”

谢姝宁闻言蹙眉,“爹爹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咦?”谢翊不由吃了一惊,“爹爹的话难道还会有错?”

谢姝宁瞪他一眼,“爹爹的话怎就不会错?”

谢翊摇摇头,做茫然状,道:“我不知。”

“爹爹亦是凡人,总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又怎会都是对的?”谢姝宁小声反问,“有些话,他说了,你听见耳朵里,也得自己思量思量才是。”

这话听着倒是有几分像是挑拨了,可谢翊听完却只是艳羡地道:“阿蛮你懂的可真多。舅舅虽也夸我,可我知道你一贯是比我聪明的。”

谢姝宁脚步一顿,眉眼一弯,“哥哥可想舅舅了?”

“自然是想的,可是娘亲说,舅舅得过好久才能来看我们。”

“是啊…”谢姝宁怅然,喃喃道,“所以该想法子提前了才是。”前世,直到最后,她也未曾再见过舅舅。哪怕是母亲病逝,舅舅也未曾露面,再后头,便彻底断了联系,那些事想来便叫人心怀郁结。

她说话时声音压得低,谢翊并没有听分明,此刻却也不知想起了什么,忙不迭地松了她的手,口中道:“今日虽是腊八,可我也该先去习了大字再来玩才对!阿蛮你好好玩,我先回房习字去!”说完,便迈着脚飞快地跑开了。伺候他的白芍忙冲着谢姝宁行了个礼,急巴巴地跟了上去。

蔷薇便凑到谢姝宁耳边道:“小姐,外头天冷,您也回吧?”

“不,我要去寻娘亲。”谢姝宁说完也不理她,兀自便转身往宋氏那去。

蔷薇见状心里头便有些不悦,却还是赶紧上前为她拢了拢身上穿着的厚厚狐皮袄子。可当寒风裹着片片鹅毛雪花席卷而来时,她却下意识躲开了,并没有自发地挡在谢姝宁前头,只任由风雪中夹杂的冰渣子打在谢姝宁的小脸上。等到这一阵大风过去,蔷薇才回过神来,又想起前段谢姝宁的异状,当下惶恐起来,生怕谢姝宁会在宋氏面前使什么幺蛾子,连忙装作担忧地道:“小姐可还好?”

说着,一边用怀中捂得温温的帕子小心翼翼去擦拭她面上的水渍。

谢姝宁自风帽下抬眼看她,在蔷薇眼中却只能瞧见一角圆乎乎的下颌,“我倒是无事,只不过我突然想起李妈妈来了,不知她如何…”

风帽遮着大半张脸,谢姝宁轻声吐露的话叫蔷薇辨不清意思,但霎时仍觉得浑身一冰,直冷到脑壳子都生疼。可等她好不容易才止住了打颤的牙,谢姝宁已然头也不回地朝着正房去了。好在她人小腿短,走得也不快,蔷薇只几大步便重新追了上去。

这一回,蔷薇却是不敢再继续说话了,只安安静静地跟在谢姝宁身后,时不时还帮她挡挡雪粒冰渣子。

三房空置的院子不少,陈氏也绝不会在这明面上苛待谁。所以除玉茗院外,芝兰斋所占的面积也是不小的。谢姝宁住在东厢,离宋氏所居的正房之间隔着不小的距离。

谢姝宁却对这条不短的路了然于心,此刻走起来毫不犹豫,根本无需蔷薇带路。沿着游廊一往直前,穿堂而过。出了连接抄手游廊的雕花廊心墙,谢姝宁便大步甩开了蔷薇,小心翼翼避开廊檐下湿漉漉的雪水薄冰,站在了正房门口。

当值的是桂妈妈的长女,也就是绿浓的姐姐绿珠,今年才十二。见了她,急忙墩身行礼。

府里自也是拨了人来芝兰斋的,尤其是上一回炭火的事后,陈氏要做脸面,虽在年节上,也想法子挑了一批人先送过来。只推说等过了年,再另寻牙婆挑几个好的。所以如今,谢家三房中芝兰斋跟玉茗院对峙,双方僵持不下,一时间倒像是两方平起平坐之势。不过众人心知肚明,这安宁局面只是暂时的,待年后,一切便都风云骤变了。

过年是大事,谁也不能扰了去,这是三老太太的原话。

可是,有些事是拖不得的。

这段时日由谁来掌管家中琐事,由谁来主持祭灶、扫年诸事,除夕那日又由谁来祭拜家庙、拜祖宗,坐在堂前接受阖府人员磕辞岁头?

这一切可都是极有讲究的!

看似是个普通的年,可其实呢?单凭这一个年,阖府上下便都能瞬间明白谁大谁小!

有些权跟脸,该挣就得挣!

所以陈氏送来的那些人,不能打发回去,却也不能留着肆意地用。桂妈妈便将这群人都敲打了一番,丢去做了洒扫、端茶送水之类的琐事。哪怕当值的,也宁愿留了自己的女儿受冻,也不愿意用谢家的人。这样做再好不过的,所以谢姝宁进了里头见着桂妈妈,便先笑着亲亲热热地唤了一声乳娘。

桂妈妈欢喜得不行,急忙将她送进了里面同宋氏赞了好几声。

宋氏正歪在炕头做着针线活,闻声丢开了活计,笑着搂了谢姝宁,道:“今日腊八休沐,哥哥怎地没同你一道玩?”

“哥哥要习字呢。”谢姝宁仰起头来,笑得露出两排米粒似的细白牙,“娘亲,江嬷嬷何时来?”

第029章赏钱

听她提起江嬷嬷,宋氏不由微怔,过了会才道:“阿蛮怎地想起江嬷嬷了,你素日里不是最怕她吗?见了旁人跟泼猴似的,见了她可从来都是大气也不敢出的。先前江嬷嬷未能同行,你可还乐了好些日子呢。”

“江嬷嬷是好人。”谢姝宁听得汗颜不已,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性子,再想想记忆中江嬷嬷模糊的严厉模样,母亲说的怕是实情。

宋氏却不知她心中所想,听到她说江嬷嬷是好人,掩嘴直笑,伸手轻轻揉着她的脸道:“这话要是叫乳娘听着了,可不得吓着。皮猴也知道好歹了?”

谢姝宁面带酡红,一骨碌躲进她怀中,故作撒娇道:“娘亲,阿蛮不是皮猴,哥哥才是。”

小儿娇声逗趣,听得宋氏乐得不行。

谢姝宁便道:“娘亲,江嬷嬷莫非不来了?”

“这…自是要来的。”宋氏摇摇头,“嬷嬷上了年纪后身子便不大好,临上京时更是只能躺在床上静养,如今也不知如何了,只怕是还得过段日子。”

谢姝宁闻言心一沉,江嬷嬷的身子竟已经差到必须卧床静养的地步?果真如此的话,她又怎能上京?难道前一世,江嬷嬷便没能挨过这场病?可她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当年毕竟年岁太小,许多事宋氏也不会当她的面提及,所以前世的事其实她知之甚少。

“娘亲,今日是腊八,江嬷嬷在府里也要吃腊八粥的。”她望着宋氏仍旧如同二八少女的娇俏面容,笑了起来,“既然我们不能同她一道吃粥,那娘亲写了信回去给江嬷嬷如何?阿蛮在上头画上腊八粥,便当我们一道吃过了。”

宋氏捏她的鼻尖,笑说:“你这小囡。”

谢姝宁咯咯笑着,扬声喊桂妈妈,让她去准备纸笔。

此时多有闺学,但凡有些银钱的人家都会想尽法子让自家女儿多识字念书,将来等到谈婚论嫁时,也好多些资本。整个西越朝皆是如此,江南风气尤甚。所以宋氏写的一手好字,簪花小楷字字规整精致,便是许多世家女子也比不得她。

谢姝宁坐在一边盯着炕几上的纸张,只觉得那一行行墨字模糊起来。

如今已进腊月,天愈冷,人也就愈加迟钝。

前世里这段日子究竟发生过什么?

母亲看似无能,可骨子里的性子却并不软弱,何况是自甘为妾。而父亲彼时虽优柔寡断,但对母亲、对他们都并非无情无义,可最后局面究竟为何会变作那般?母亲也真的便将入谢家之事瞒着舅舅,瞒到了死为止吗?

这样想着,谢姝宁忽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不对!

不是这样的!

哪怕母亲瞒着舅舅,可延陵宋家自始至终都是舅舅的地方,留守在延陵的那群人难道便没有一个会通知舅舅?即便舅舅身处关外,距离京城遥远,可若是知道了,以舅舅对母亲还有他们兄妹两的宠爱,又怎会不赶来撑腰?

可是——

谢姝宁小小的手在袖中握成拳又舒展开来。

当年的事,她一头雾水。可她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不论当年如何,而今她来扭转乾坤便是!

正想着,桂妈妈快步走了过来,同宋氏请示道:“太太,今日腊八,按照咱们原先府里的规矩,是该发赏银的。可这边…”

宋氏提着笔,扭头看她,略带几分苦恼地道:“我倒是忘了,这事原该先问问六爷才是。这样,你使人去打听打听,若是谢家也是这个规矩,咱们便照着他们的规矩来。若是没有,也就罢了。”

桂妈妈听了也没言语,应声点点头下去了。

片刻后,等到宋氏手中的信写至落款时,她便带着消息回来了。

宋氏几笔写完,搁下了手中狼毫,问道:“可都打听清楚了?”

“是。”桂妈妈道,“奴婢打听过了,这府里逢年过节赏银都是发的,按丫鬟们的份例发。左右咱们只管着芝兰斋的人,奴婢估量着约莫有个十几两便是够了的。”

宋氏自小生活富贵,对银钱一事并不精通,听完便道:“那就照着这府里的规矩发吧。”

桂妈妈就去取了装散碎银子的钱匣子要出门。

“乳娘等等,我也一道去。”谢姝宁只略一想,便喊了起来,旋即便下炕要追过去,扭头又朝宋氏喊道,“娘亲且先看看书,阿蛮只一会便回来了。”

宋氏就笑,“还说自个儿不是皮猴,这会急巴巴地可不就要出去玩!”

谢姝宁心中装着事,也不接话,只笑笑便追上了桂妈妈。打起靛蓝色的门帘子出去,谢姝宁便仰起头对桂妈妈小声道:“乳娘,咱们有多少银子?”

“小姐怎么问起这个了?”桂妈妈见她挂心银钱,不由微怔。

谢姝宁神情自若地回道:“咱们既只管着芝兰斋的人,那就多赏他们些银子如何?这可是娘亲第一次给谢家的下人发赏钱,多些也是该的,是不是?”

发的多了,可就要越过玉茗院那边的去了。

可桂妈妈被谢姝宁一说,不由也心动起来。若是这样,也好叫人明白,究竟谁才是正头太太。她自己便是个做下人的,自然明白那些人的心思。做奴才的认的可不是人,而是身份跟银子。她掂了掂怀中抱着的钱匣子,便笑着对谢姝宁道:“小姐说的是,奴婢心中有数了。”

谢姝宁裹得严严实实,跟在她身侧走了一会便停下了脚步,道:“府里原本给多少,乳娘便十倍发下去。”

“十倍?”桂妈妈唬了一跳,可转念一想十倍似也并没有多少。宋家出来的人,都是见惯了大手面的,来了谢家这段日子,倒是变得小家子气了。她静心想了想,便点点头应下了。

正要继续往前走,眼前蓦地出现了几个人影。

打头的是个眼生的婆子。

谢姝宁便听到桂妈妈喝了一声:“周婆子,你不好好看着门,这是做什么?”

周婆子是陈氏拨来的人,被赏了看院门的活计。此刻冻得两颊通红,搓着手笑道:“这不林姨娘求见太太,我只好亲自送了她进来。”

——林姨娘!

桂妈妈一脸茫然,谢姝宁却在听到这三字时激动了起来。

若说当年在府里,还有谁对她是好的,恐怕也就只有林姨娘一人了!

第030章反差

陈氏从小便养在三老太太身边,被当做正室教养。原本在十五及笄后便要同谢元茂成亲的,可谢元茂却借口读书之事吃紧,迟迟不肯完婚。三老太太并非生母,有些事也不好强来,索性便先将自己身边一个姿色中上的丫鬟拨到了他房中伺候。

那人就是如今的林姨娘。

她也是打小便跟在三老太太身边的,性子又怯弱,在三老太太看来是最好拿捏的人选,因而才会放心地让她做了谢元茂的通房丫头。又在谢元茂归来后,提了她做妾。同样在陈氏眼中,这位林姨娘亦不过是她用来笼络谢元茂的手段,所以并不曾放在心上。前世陈氏成功拿住了谢元茂的心,林姨娘自然就被打入了“冷宫”。直到多年以后,才在三老太太的默许下,生了一个庶子。

谢姝宁看着眼前身穿素色绣宝瓶纹翻毛皮袄,茄紫暗花梅纹百褶裙的清丽女子,不由微微失神。

前世母亲去世后,陈氏在府中一手遮天,上头更有三老太太压制。哪怕她被从田庄上接了回来,可过的日子却依旧不得舒心。吃穿用度,这种明面上的东西,陈氏是绝不会亏待她的,可剩下的呢?府里的丫鬟婆子自然也都熟知陈氏不喜她,便都不将她放在眼里。平日里冷嘲热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可一点没少干。府里当初真心待她的人,她能想到的,的确便只有林姨娘一人而已。

她当时才不过八岁余,虽早慧,但也不是事事都能想明白的。

好在有个林姨娘在,平日里但凡遇上了都会指点她几句。若是手头得了好东西,林姨娘也是忙不迭便要来送给她的。

林姨娘虽只是个妾,可同谢元茂却有着近似少年夫妻的情谊,谢元茂对她同别个也是不一样的。虽碍着陈氏,偶尔也会赠她些物件。

这般想着,谢姝宁细细的两道眉不禁微微一蹙。

父亲对林姨娘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