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点击太渣,试着分开更新,赚点儿点击。谢谢霧裡的小花的月票,谢谢所有订阅的亲们,谢谢哈!

第018章 扎堆儿

“真的?是哪家俊彦?”

顾伽罗惊喜不已,急声追问道。

清河县主笑道,“是卫国公府二房的嫡长子,名叫萧如钰,今年十八岁,去年刚刚考中举人,是个极清雅、阔朗的年轻人。”

卫国公府?

不知怎的,一提到这个这个名字,顾伽罗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张严肃、刻板的面孔。即曾经代表国公太夫人刘氏前来送节礼的仇妈妈。

提到了仇妈妈,顾伽罗就忍不住想到了那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老寿星——卫国公府刘太夫人!

想当初,顾伽罗刚从铁槛庵出来,身上的污名还没有洗净。

刘太夫人因为当年平阳长公主和阮氏的恩怨,迁怒铁槛庵,继而不喜身上打着铁槛庵烙印的顾伽罗。连带着仇妈妈一个下人,也抬着下巴对顾伽罗说话。

还是随后顾伽罗义无反顾的跟着夫君去西南蛮荒之地吃苦,与夫君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京中又有妙真大师极力帮她宣传,她的名声才彻底洗白。

刘太夫人不会受外头的流言影响,但听了清河县主的如实转述,知道顾伽罗真的痛改前非、踏踏实实的相夫教子,这才对她的观感有所好转。

今年顾伽罗怀孕后,刘太夫人还曾经命人送了些滋补的药材转交给清河县主,随着齐家的车队一并送递乌蒙。

刘太夫人不能说多喜欢顾伽罗,但起码,不再用有色目光看待她。

可早些年的记忆太过深刻,顾伽罗潜意识里对这位忠义夫人有些畏惧。

清河县主自然知道刘太夫人和顾伽罗的小摩擦,见顾伽罗一副小鹌鹑的模样。不禁轻笑出声,“说来也巧,那日卫国公府二夫人来咱们家商量亲事的时候,还曾经说起你。”

“提到了我?”顾伽罗反手一指自己的鼻子,有些惊讶的问道。好好的,提她作甚。

清河县主眉眼舒展,轻声道:“是啊。二夫人说。他们家老祖宗还时常提到你,说你是个懂规矩、知分寸、重情义的好孩子。这世间,似你这般出身。却还能舍弃京城繁华、跟随夫君奔赴千里之外,不怕困苦、不畏艰险的贵女,已经十分难得了。”

顾伽罗的心头忽然涌上一股暖流,眼眶莫名的有些发酸。

三年啊。她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甚至数次遭遇危险,几欲丧生,种种艰辛如同三九天喝凉水。顾伽罗点滴记在心间。

最初的时候,不惜厚着脸皮赖在齐谨之身边,为的就是重新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

洗白名声。重塑形象,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哪。

刘太夫人向来低调。许多年轻的贵女甚至不知道她老人家的故事,但她却是京中最公正、最严格、最有威信的长者,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满京城的贵妇都信服。

因为刘太夫人从来不会屈于权势而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几十年前,她能为了同袍阮氏不惜披甲闯宫,为了保护阮氏的女儿不惜几次与权势滔天的平阳长公主起冲突,现在,她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改了自己的性情和初心。

比如眼下,就是对上比平阳更霸道、更有势力的妙真大师,刘太夫人也不会放弃原则的附和。

三年前妙真大师就不断的帮顾伽罗说好话,整个上流社会的女人们都在纷纷响应,唯独刘太夫人不发一言,被人问及,也只说一句‘路遥知马力’,顾伽罗如何,她老人家要看她的具体表现。

“她老人家真、真这般说?”

顾伽罗嗓音颤抖,眼中闪烁着水光,激动的问道。

清河县主明白顾伽罗此时的感受,她伸手拍拍顾伽罗的手,用力点头:“没错,太夫人确实这么说的。她还说你是个贤妻,能旺夫,有福气呢。”

顾伽罗用力吸了吸鼻子,喜极而泣的说道:“老、老人家缪赞了,我、我还做得不够好,我以后会更加努力。”

清河县主欣慰的笑了,柔声道:“好,我拭目以待。”

说着,她还塞给顾伽罗一方帕子,嗔怪了一句:“都是做娘的人了,还这般孩子气。别撒金豆子了,快擦擦,咱们好说正事。”

顾伽罗接过帕子,胡乱擦了擦脸,而后不好意思的对清河县主道:“儿失礼了,母亲勿怪。对了,卫国公府不是一向不与权贵结亲吗?怎么这次——”

话说到一半,顾伽罗就发觉自己说错话了。

果然,清河县主自嘲的笑了笑,道:“咱们齐家已经不是权贵了。既没有爵位,也没有高官,谨哥儿上进,现在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五品京官。敏姐儿顶多就是个县主之女、小京官之妹,完全符合卫国公府的‘家规’。”

顾伽罗有些讪讪,但她还是问出了自己心底的疑惑,“母亲,话虽如此,可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卫国公府、呃,真的如它表现的那般——”无欲无求、低调中庸?

清河县主一怔,定定的看着顾伽罗。

顾伽罗以为自己又说错话了,可问题是,她真觉得卫国公府表现得太刻意了。

想低调、要避嫌,想要消除皇帝对自家的猜忌,这都没什么。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过了,就显得虚假。

过去卫国公府与顾、齐都没有什么直接姻亲关系,顾伽罗根本不在乎对方是真低调、还是在演戏。但现在不同了,齐敏之要嫁入萧家,如果萧家真有问题,把敏之嫁过去,岂不是害了她?!

清河县主看了顾伽罗良久,就在顾伽罗坐不住想要起身认错的时候,她忽然笑了,笑得那般舒心,“好孩子,香儿,你真是个好孩子。”

其余的,清河县主并没有多说,尤其是顾伽罗关于卫国公府的猜测,她更是没有予以评论。

但顾伽罗却明白了清河县主的意思:原来齐令先夫妇早就察觉到了卫国公府的异样,但还是准备把女儿嫁入萧家,想来不管卫国公府到底有怎样的真面目,齐令先夫妇都有信心hold住。

好,他们知道就好!

顾伽罗与清河县主又说了说齐敏之的嫁妆和陪嫁等事宜,眼瞅着天色将晚,清河县主才打发顾伽罗回去。

回到沉香院,齐谨之还没有回来,顾伽罗让乳母抱来两个孩子,放到西次间的大炕上,拿出玩具,母女三个玩在一起。

就在顾伽罗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紫薇拿着封信走了进来,“大奶奶,霍家大小姐送来的。”

“锦绣?快把信给我!”

顾伽罗急切的拆开信封,展信一看,不禁笑了:“太好了,锦绣的亲事终于定下来了。”

第019章 “媒人”

霍锦绣是顾伽罗萝莉时期的密友,两人同年出生。

比霍锦绣还小两个月的顾伽罗已经成亲三年有余,女儿也有了一双,霍锦绣却是婚事不顺,至今尚未嫁人。

倒不是霍锦绣生得不好、行情不佳,实在是运气差了些,好好的女孩儿家,竟遇到了渣男。

三年前,霍家给霍锦绣定了一门亲事,婚书都写了,然而到了快要成亲的时候,男方的祖母亡故。

身为嫡长孙,霍锦绣的未婚夫要守孝三年。

霍家虽是武将世家,却是明理守规矩的人家,表明愿意信守婚约,待男方出了孝再成亲不迟。

霍锦绣也表示愿意等。

京中自是一片赞誉,都说霍家规矩严明、守礼明理。

就这样,霍锦绣便等了下来,过了二十七个月,男方出了孝,却极为无耻的毁了婚,硬是找出一个八字不合的借口,退了霍锦绣这个未婚妻。

霍将军大怒不已,抄起书房挂着的一对大斧就要去男方家里‘讲理’。中途被妻子崔氏拦了下来。

作为霍锦绣的亲生母亲,未来女婿悔婚,崔氏无比恼怒,但她却是个理智的人。

愤怒的同时不忘去调查原委:好好的,男方宁肯得罪霍家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武将也要退亲,这其中定有隐情。

果然,霍梦龙在妻子的提醒下,渐渐冷静下来,立刻命人去调查。

不调查还好,这一调查,得知结果的霍梦龙险些气得吐血:豫王府,他娘的又是豫王府。都是多少年前的恩怨了?他的母亲作为苦主都没有揪着不放。豫王府居然还继续为难霍家。

难道真当他霍家怕了豫王府不成?

当年害了他的亲生母亲,现在又要毁他亲生女儿的亲事?

霍梦龙好几次都想杀去豫王府与那群人理论,次次都被崔氏拦了下来。

崔氏冷静的说了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们既这般,咱们也不必顾忌太多。外祖父当年对你有恩,这恩我们不能不报,可如今外祖父他老人家都不在了。豫王府也不是当年的豫王府。所以——”

崔氏口中的外祖父便是已逝的豫王、平阳长公主的驸马卢子修。

当年卢子修被迫娶了杀妻仇敌平阳公主。又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卢大姐儿,表面上,他与平阳是‘恩爱夫妻’。暗地里却是恨极了这个蛇蝎妇人。

为了家族和家人的安危,卢子修不得不与平阳虚与委蛇;为了女儿的平安,卢子修狠心对她不管不顾。

但卢子修并没有真的忘了卢大姐儿。后来,在卫国公夫人刘氏的帮助下。卢大姐儿嫁给了京中小武官霍家。

卢子修明着不显,暗地里却帮了女婿许多。

霍家能从中低层的小武官。短短几年的功夫便跃入中高级的武将阶级,卢子修功不可没。

霍家能搭上英国公府这条大船,中间全靠卢子修牵线搭桥。

卢子修临终前,还悄悄将手里握着的一股势力交到了女儿女婿手上。平阳公主母子对霍家不肯罢手。其中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卢家的资源,卢子修不交给唯一的继承人,却交给了一个外嫁女。他卢子修真当平阳公主是死人哪!

平阳公主原以为自己是个胜利者,不但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男人。还将情敌母女的痕迹消除得一干二净。

然而直至卢子修病故,平阳公主才猛然警觉,她所谓的幸福生活不过是一个笑话。估计在他卢子修眼中,她平阳根本就是不妻子。而是恨不能生吃活剥的死敌。

平阳傲慢、跋扈了一辈子,还从未受过如此憋屈、羞辱。

奈何罪魁祸首卢子修已经死了,她满腔的怒火便转移到了其他人身上,比如霍家!

于是,之后的二三十年间,平阳公主以及她的独子新任豫王,不知给霍家添了多少麻烦,更是逼得霍家卢太夫人几十年不得进京。

卢、霍两家的死仇越结越深,直到现在都无法化解,更是牵连到了霍锦绣这个第三代身上。

霍梦龙看在卢子修的面子上,对卢家多有退让,但这次,他真是忍无可忍了。

崔氏也忍到了尽头,所以说出了‘豫王府不是当年的豫王府’这样的话。她的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卢子修死了,豫王府也不再是卢家人的豫王府,而是平阳公主母子的天下。

所以,霍梦龙只需保住豫王府的传承,至于现任豫王和他的子孙,却可以任由霍梦龙报复!

经过崔氏的一番劝说,霍梦龙彻底冷静下来,开始暗中布局,想方设法的彻底解决豫王这个祸害。

对于豫王府,霍梦龙都狠得下心来报复了,跟不用说那个恶意悔婚、耽搁他宝贝女儿青春的无耻渣男了。

明面上找御史弹劾、暗地里下绊子,不过几个照面,霍梦龙就把未来亲家的官职一抹到底,最后大脚一开踢出了京城。

收拾了那一家子,气出了,但霍锦绣的亲事还是被耽搁了,头上也被扣了个‘被退婚’的帽子。

霍梦龙夫妇觉得对不住女儿,过去几个月里,两口子想方设法的在京里搜罗,想给霍锦绣找个更好的夫君。

家世、人品、能力、相貌…霍梦龙和崔氏过筛子一样将京中的出色未婚男儿挑了一个遍,最后还是霍锦绣亲自开口,选定了一个上佳的人选——

“谢向南?”

顾伽罗眯着眼睛细细回想了一下,忽然说道:“我想起来了,他是富贵散人谢向东的同胞弟弟。谢家?霍将军居然选中了大齐首富谢家做亲家?!”

士农工商,从古至今上千年了,商人的地位一向都是最低的。

哪怕是皇商,说到底还是个‘商’。

霍家确实世代官宦,最顶层的官与最底层的商,怎么看都不相配呢。尤其霍锦绣不是无关紧要的庶女,而是霍家夫妇的掌上明珠。

可霍梦龙就这样把霍锦绣许给了谢家,这、这——

但顾伽罗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桩亲事也不是全然不合情理。

谢家不是寻常皇商,而是有高祖爷丹书铁劵的富贵散人。

富贵散人不是正儿八经的爵位,却有着无上的荣耀,见官不拜,可上书圣人。

另外,谢家子孙能够科举入仕,这就不是普通商人能比拟的了。

且顾伽罗没有记错的话,谢向南是家中嫡次子,无法承袭‘富贵散人’的称号,也就不一定非要做皇商。

谢向南确实没有从商,而是读书科举,现在已经考中举人。听说他的学业很不错,约莫来年会试能考中进士呢。

“如此,倒也能配得上锦绣了。”

顾伽罗喃喃自语,她继续看信,看到后面却惊喜的发现:“什么?我、我居然是促成这桩亲事的‘媒人’?”

ps:谢谢ling2277、苹果59、只为种菜、耳东言若、虚幻梦汐等亲的月票,谢谢x你个oo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o(n_n)o谢谢

第020章 发现

说是‘媒人’有些夸张,但霍锦绣能和谢家有所联系,确实有顾伽罗的原因。

自从三年前,妙真大师居中牵线,顾伽罗和大齐首富谢氏有了生意往来,顾伽罗夫妇去西南的时候,谢家更是豪气的一路相送,并且在西南开辟了新的商号。

顾伽罗能在乌蒙那样一个荒蛮之地过得还算舒坦,谢氏商号的强大物流能力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

顾伽罗对谢氏很是感念,对现任富贵散人谢向东也颇有些好感。

于是,当顾伽罗准备在西南开辟特色种植园的时候,她第一个便想到了谢家。

与谢氏共同种植胡椒,顾伽罗和谢家的关系愈发亲密。

那时恰好霍锦绣婚事遭遇突变,顾伽罗心疼闺蜜,便想着转移她的注意力。给霍锦绣写信的时候,顾伽罗便着重说了自己在西南的种种遭遇,还提出邀请霍锦绣入股种植园。

不为赚钱,能让霍锦绣不再沉湎于被退亲的悲愤中也是好的。

再者,就算是为了赚钱也没什么。霍家给霍锦绣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可对于女子而言,就没有嫌自己嫁妆多的。

而且胡椒成熟后,谢氏商号会将胡椒运送到全国各地销售,而京城便是销售的主战场。

偏偏霍梦龙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统领京城戍卫,算得上地头蛇,胡椒生意暴利,有霍家大力支持,生意也能更顺利些。

霍锦绣收到顾伽罗的信后很是好奇,她知道胡椒的价值,可从未想过。胡椒也能像粮食、瓜菜一样大批量种植。

听了顾伽罗的建议后,她颇有些心动,便将书信拿给了崔氏看。

崔氏重规矩,可也不是个不通世情、不知变通的老古董,相反,作为一个主持中馈的主母,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银钱的重要性。

况大齐第一皇商谢氏也参与其中。崔氏更加相信了这项生意的可行性。

与丈夫商量了一番。崔氏告诉女儿,“此事可行。伽罗待你倒也赤城,没有辜负了你们幼时的情谊。日后你也不要辜负她才是。”

霍锦绣连连点头。香儿待她好,她自是知道。她与香儿可是要做一辈子的好姐妹呢。

霍锦绣立刻回信答应了顾伽罗的建议,并且随信送去了崔氏给的五千两银子的银票,权作入股的本金。

五千两银子。不少,但顾伽罗却没有放在眼里。

她愿意拉霍锦绣入股。原本就不是为了钱,但霍家的意思她明白,崔氏那般通透的人,定是不肯白占顾伽罗的便宜。

想了想。顾伽罗便收下了银票,并且从自己的股份中分出了一股给霍锦绣,她亲自写了分股协议。又搜罗了一些西南的特色小玩意儿一起命人快马送回京城。

…就这样,霍锦绣、谢氏和顾伽罗成了合作伙伴。

霍锦绣入股的事。顾伽罗没有瞒着谢家,毕竟霍家入股,对于生意也是大有益处的。为了表示尊敬,她还是亲自给谢向东写了信。

谢向东生的一副玲珑心肝,看完信就明白了顾伽罗的意思,他特意去霍家拜访了霍梦龙。

两人谁都没说胡椒生意的事儿,只是闲聊一些京中的八卦,但彼此心里都明白,自此,两家便是生意伙伴了。

随后,霍家有什么红白喜事、宴集聚会,谢家都会适当的派人参加。

而谢家有什么活动,霍家也会有所选择的参与一二。

在公共场合遇到的时候,谢、霍两家的女眷都会有所交流。

慢慢的,两家便熟悉起来。也正是这份熟悉,崔氏给女儿挑选丈夫的时候,才会将谢家的子侄列入候选人名单。

“不管怎样,他们能结成亲事,也是天降的缘分。”

齐谨之听了顾伽罗的话,不禁笑着说道,“那个谢向南我也见过,确实是个上进的好少年。长得眉目俊朗、仪表不凡,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魏晋名士的洒脱。若是不知道他身份的人见了,打死都想不到他竟出身商贾之家。”

顾伽罗细细的听着齐谨之的分析,插了一句,“魏晋名士?他、他不会太过放荡吧?”

所谓名士,要的就是放荡不羁、挑战世俗,霍锦绣是个好女孩,顾伽罗可不想她接连遭遇渣男。

齐谨之一怔,旋即大笑,“我说他有魏晋之风,并不是说他放荡,而是说他不似时下的许多读书人那般死板。谢向南这小子,允文允武,读书读得好,却并不鄙视武人。反而觉得,真正的治世良才,就应该想王谢那般,上马可平定天下,下马可治国富民…”

顾伽罗眼睛一亮,“他竟有这般见识?”

若真是如此,那么这个谢向南还真是个不错的好苗子呢。

要知道,随着大齐愈发安定富贵,又有圣人的刻意引导,官场上已经由开国初的重武轻文、逐渐趋向于重文轻武。

越来越多的文臣、乃至读书人,都整日宣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鄙视除此之外的所有存在。尤其是武人,更是文人们嘲讽、鄙夷的主要对象。

朝会的大殿上,文臣武将的界限日渐分明,彼此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圣人乐得压制那些手握兵权的国公和大将们,每每遇到文武相争,只要不涉及大方向的原则问题,他都会不问是非的偏向文臣。

时间久了,文臣的地位竟隐隐比同官阶的武官高出了一等。

如此风气盛行开来,读书人对习武之人更加不待见了,连带着对于习武也有了偏见。仿佛练练腿脚、骑骑马就会污了他们高贵的身体一般。

齐谨之对这种读书人只有一个评价:“读书都读得傻了,岂不知君子有六艺?!相较于那些傻里傻气的书呆子,谢向南确实出色许多。还有萧如钰,也是个文武兼修的好少年。”

顾伽罗挑眉,“大爷见过萧如钰了?”

这可是清河县主特意为齐敏之挑选的对象呢,她就不信齐谨之会不上心。

齐谨之点了点头,“我也是昨天的时候听父亲提了一句,今日下衙后便特意去寻他说话。原想着探完他的底细再告诉你,不想你已经知道了…那小子嘛,还不错,勉强有资格做我的妹婿。”

顾伽罗不禁轻笑出声,“你没和他‘切磋’武功吧?”假借切磋为名,行‘揍人’之实?

嘴上说着,顾伽罗心中却发现了个问题:婆母也好,崔氏也罢,竟不约而同的给爱女选择了勋贵出身的读书人。这、颇值得玩味呢。

ps:ps:又是一个月的月底,时间过得真的好快,亲们,多谢过去一个月的支持,下个月某萨一定会努力哒,争取早日将贵女完结。嘿嘿,加油!

第021章 另有隐情

“一到年底,什么事情都赶到一起了,连带着这喜事也跟着扎堆儿。”

顾伽罗随口那么一说,权作夫妻闲聊的一个过渡。

不想齐谨之还真顺着个话题说了下去,“说起喜事,我还真又听说了一桩。”

顾伽罗好奇,“哪家?”

齐谨之眼神有些古怪,语气也怪怪的,似乎在忍着笑意,“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