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人安排阿思去江南。”

慕容思见兄长不赶她回去,放下心来,一听说不是南晋都城而是去江南,又有些不快,好在总比回去要强。

都出来了,她定要看看南国的繁华。

慕容慬道:“唐正的家小来了?”

“来了,已经入了县衙。”

“眼下清苦些,以后会越来越好。”

慕容想笑道:“永乐能由着你安排我们的人?”

“在她眼里,没有南国、北国之分,只有臣民之别。她说,我能待未婚妻好,就该对未来的臣民宽厚。好像我若对南国百姓做了什么,就跟对不住她一样。”

慕容想笑。

这女子倒也有趣。

再见慕容慬,最大的感触,是他变了。

慕容慬以前是凌厉,而今却多了一些圆润、温和。

慕容想喊了声“秦壮”。

“世子,属下在。”

“稍后,你去找唐正,留在他身边做个师爷。”

“诺。”

这是要在永乐县插上一个耳目。

第三百九十九章 商户背叛

这是要在永乐县插上一个耳目。

“永乐县地处偏僻,今又有博陵王殿下助人建造世外桃源,你要在三年之内,将这里建成北燕以南晋的谍者总坛。”

慕容想站起身,“至于人手,我会给你安排捕快,再多的人,你自己想办法。”

“属下遵命!”

慕容想揖手道:“博陵王殿下,想有要事在身,不便耽搁,就此告辞。”

慕容思冲慕容慬吐了一下舌头,女儿家的灵动活泼气流露。

还真是个孩子!

她今年是十五还是十六,这么小就出来做谍者。

不晓得定王皇伯父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不是最疼这个女儿,居然让女儿来受这罪。

出得别苑,几人快步跟上慕容思。

“世子,博陵王殿下他是不是被南晋的永乐郡主迷住了?”

慕容想知道,他是动了心,动心的博陵王比冷漠的他更让人亲近。“不要瞎说,这只是用来迷人眼睛的法子,博陵王心系北燕,否则不会步步为营。阳显已经送回第二批军饷,我北燕掌控江南水帮,就得到了大半个江南财富。”

“此次博陵王回燕京,陛下许要立他为储。”

他是唯一的嫡皇子,可陛下当年并不是嫡皇子,依旧成功登基。

“陛下的心愿,莫要猜踱,我们办好眼下的大事。”

*

陈蘅回到寝院时,张萍、杨瑜姐妹已经离开。

冯娥还静立在那幅兰书前,静静地看着上头的每一个字,没瞧出来是兰花状啊,好像柳书还柳叶,可这兰书哪里像兰,偏生张萍直夸,说这有兰花之风,孤傲、坚韧又不失秀雅温婉。

“瞧出什么了?”

陈蘅一句话打乱了冯娥的没思。

冯娥回头一笑,“我以为兰书要像兰花,就像柳书像柳,梅花小簪像梅花。”

“柳书,不是你自创的,对吧?”

冯娥心下一惊,“郡主英明。”

“哪里是我英明,你连我的兰书都未瞧懂,又何来自创书体的才华,你是从哪里瞧来的柳书,亦是千年后?”

屋子里,并没有第三个人。

陈蘅是故意支开杜鹃等人的。

“是,在据此一百多年后,会有一个姓柳的文臣,他的书法就如柳书,因他姓柳,故取名柳书。”

一百多年后出现的文臣名士,她那时已经不在了,只是见不到,因为冯娥她提前看到了柳书。

陈蘅若有所思,“你想买三套宅院,又有些置店铺,甚至近来还出钱让百姓帮你垦荒养地,一亩地一两银子,垦成之后还可给他们养上三年。”

不交税赋,还给银子,这等好事,没有人不干的。

“你知道我与钱县丞的谈话,想传出消息,只要入永乐县垦荒,免收三年税赋,还能照人头送一人两亩地,多余的部分归县衙所有,两年之后,由里长出文书,由司户带人仗量后出具县衙地契…”

冯娥在钻她的空子。

陈蘅为此有些不高兴。

“我…”冯娥沉了一下,虽然旁人不惧陈蘅,但她不敢不敬,“属下是想开垦土地,如果郡主觉得属下所举不妥,属下愿意把开垦好的五百多亩田地交还县衙。”

“不必,我没这等小气。”

陈蘅只是不喜欢被人利用。

“永乐县尚无人来,不是不能来,而不是谁都能成为这里的百姓,太平帮那边,我已经许了好处,会择优将百姓迁入此事。”

冯娥听得迷糊,她这话什么意思?

想入永乐县,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

“今年五月,第一批百姓会从江南进入永乐县,我已给了钱县丞五千两银子,不如你给的高,只能一亩三百文钱,让百姓们翻地下种。否则,这一批百姓进来后,以什么为生?”

她给的价比郡主给的高。

郡主定是因为这个生气。

难道要让百姓说,郡主不如她待百姓们好?

冯娥真想扇自己一个耳括子。

“郡主,这些地,是你赁给百姓们的?”

“对,先赁二十年,前三年免税赋,这原就是荒地,若再收税,他们的日子不会太过艰难。”她顿了一下,“我会挑最善耕种的人去种本县的上等良田,而这税赋极高。”

“郡主现下垦荒,全都是即将进来的百姓。”

从来没有人自掏腰包请百姓垦荒变地,还要将这些地赁给外迁来的百姓。

冯娥道:“我倒有个主意,郡主可不实行承包制。”

“永乐县有八镇,官衙之中上下官员不少,让官员们各自承包一个镇,查看镇情,酌情垦荒。县令、县丞在高位,就选最难的镇子,若是干得好了,郡主再行嘉奖。”

她是郡主的下臣,当为她出谋划策。

这次让郡主不快,就得在另一件事上抚平此事。

陈蘅道:“为甚县令、县丞就得拿最难管的镇子?”她笑道:“你这法子不错,就让他们抽签好了。”

抽签是单凭运气。

冯娥道:“眼下最难的,是解决耕牛的事,总不能垦荒全靠锄头。”

“我有意让莫松在永乐县任主簿一职。”

陈蘅突地想到金掌柜。“金掌柜是瞧不上永乐县主簿一职?”

冯娥为难地垂首,“他想当官,至少也得县丞才能打动他,他引荐他的侄儿来,被二郎君给拒绝了。因着这事,我离开都城时,金掌柜提出要解约。”

“解约?”

“西府的陈茉自郡主离开后,一直蠢蠢欲动,她与六皇子走得近,想把他们带入六皇子府。我的父兄已选择六皇子做靠山,陈茉说服长辈,让陈茂纳了冯嫦做贵妾。”

冯嫦因参加宁王府宴会,毁了清白,以她的性子,必然不想死。

曾有人建议六皇子纳冯嫦,只是冯嫦若不是商贾女,又或是依旧有清白,两者有一,也是成的。

陈茉觉得冯娥难对付,就出主意让陈茂纳冯嫦做了贵妾。

冯娥道:“冯府,我愿早不回去了,可是父亲被主母说服,要将我许给六皇子做姬妾,六皇子妃行事泼辣,六皇子早心属陈茉,我若入府,哪里还有好日子。”

她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而不是像现在,要沦为他人的姬妾。

“冯家曾在永乐别苑闹过,都被二估子给制止了,我若再不离开都城,恐怕…就被他们给得逞了。

第四百章 县库亏空(三更)

金掌柜背弃诺言,又得我给的二十几种菜谱,现下更是据为己有,有了六皇子做依仗越发张狂。

是属下对不住郡主,金掌柜背叛,而我亦变卖了都城的家业,是再不能回都城了!”

她变卖了清河大长公主留给她的家业,不远八百里之遥前来永乐县。

冯娥静跪在地上,“属下肯求郡主,将主簿一职留与属下。属下此生,定会对郡主忠心耿耿!”

又来了!

再表一回忠心。

为了赢得她的信任,冯娥也算够拼了,将自己卖了两回。

难怪她手头有银子,竟是把自己的东西全卖了才来的。

她这算是背水一战。

“杨瑜是怎么回事?”

冯娥道:“当日郡主离京,我将郡主的话转告她,她带着母亲、弟弟离了杨家,临动身时还带了冯夕儿。一路上,她自己的母亲化成病痨妇人,又将郑夕儿扮成小病痨,说是听说颖川郡主有名医可治此病,特意带着母亲、妹妹前去求医。

她弟弟则扮成马夫模样,在都城花了十二两银子买了一头大水牛,再用四两银子买了一辆旧马车…”

还真有奇巧!

病痨者,可不得被山贼们避而远之,赶的又是大水牛,每日白日赶路,夜里牧牛,杨妇人便在马车里小憩,这样走走停停,比钱武还先抵永乐到。一抵永乐县,寻到莫松置的郡主别苑,莫松听说是陈蘅的故人,收留了一家四口,又拨了一处小院子给他们住。

后来,钱武来了。

没多久,张萍带着自己的侍女风铃到了。

冯娥道:“杨瑜和郑夕儿不逃,宁王回城就要下手,杨家知晓实情,因她是庶子嫡女,定不会保她,她也是没法子了。”

世间,还是有坚强的女儿。

“她为何改了名字?杨雨,不是挺好?”

“是悟非大师给她的改的,悟非大师说她的命格宛如璞玉,非风雨打磨不能成器。”

燕儿站在寝院外,“郡主,唐县令、钱县丞与两位前任县令、县丞到了,说县衙已经交接清楚,特意回来与郡主回话。”

陈蘅道:“阿娥,起来罢。”

冯娥拍拍衣裙。

陈蘅道:“你是女儿家,原就活得不易,一套三进的院子,现下我还不知值多少钱,届时知晓的价格,我按成本价可你,他日你要转身卖屋,也当是我体恤你。”

“可是,属下挑回来的二十七家商户,待我离开都城时,已经只剩下十二户了,都说商人讲义,可越是做得大的,越是不讲诚信。”

“总有一日,他们会后悔的。”

“你说,能将豆腐铺、饯果铺、成衣铺的女掌柜给唤来永乐县么?”

“成衣铺的,属下说不准,但是豆腐铺、饯果铺原就是小铺子,一月赚不了多少钱,她们是女子,在都城生活不易,若是知道这里更容易些,定然愿意来。”

陈蘅点了一下头,“待县城建好,再唤不迟。”

“诺。”

燕儿又重复道:“禀郡主,唐县令、钱县丞带前任县令、县丞前来复命。”

“请进!”她又喝道:“杜鹃,奉茶。”

杜鹃从一边厢房出来,手里提着茶壶。

唐正、钱武与前任县令、县丞进入花厅。

钱武将交接的簿子递给陈蘅。

唐正不紧不慢地道:“自魏县令、高县丞打理永乐县以来,粮库亏空一万二千石,钱财亏空三万一千八十六两,现经过商议,魏县令承担七千石粮食,二万两纹银;高县丞承担五千石粮食,一万一千两纹银,这八十六两零头就抹掉了,到底大家还都在官场为官。”

别人做了几年县令,十万雪花银,可他们倒好,朝廷已经很久没有给地方官发俸禄,似乎忘了他们。

结果还担了前任亏空粮食、银钱的罪,替人背黑锅。

有苦没法说,不写借条,不在交接簿子上画押,郡主不给任职文书。

他们的官路可不想就这么中途了,何况听说那两处地方都是富庶地。

别说是几万两银子,就是十万两,他们也得认,也必须拿到任职文书。

陈蘅接过账簿,算看了一下。

钱武道:“这是二位县令、县丞写的欠条,承诺一年之内偿还此债。”

陈蘅笑了一下,“二位在朝为官,账还是尽快了结的好,若是传扬出去,对你们的名声不好。”

他们在永乐县,也得了一些好处。

比如,冯家欺男霸女的管事、庄头,为了结案,没少塞好处,他们最欢喜的便是有案子,一旦查下去,只有家资殷实的塞银子。

陈蘅拿着他们的任职文书,他们不敢把自己贪来的银钱拿出来抵债,更怕被人骂成贪官。

可是,亏空粮库,他们依旧是贪官。

陈蘅又问:“官衙上下官员的官印呢?”

唐正沉吟道:“县令掌印、县丞官印,下官二人已经接手。”

陈蘅近来也特意打听了一番,知主簿、县尉、司法、司户、典狱、司仓等都是有官印的,大小是官,大小也该有个凭证。

魏大仁有些紧张,“不瞒郡主,主簿、县尉等官吏的掌印,下官接任时,就听说丢了,只得县令印、县丞印。”

陈蘅面容微沉,“丢了?”

魏大仁、胡春来交换眼神。

是真丢还是假丢,恐怕只有他们才明白。

“听闻永乐县衙的小吏,多是魏、胡二位的亲信、姻亲。”

她笑。

与她玩这套,是想让这小吏的官职继续留给他们的亲信。

司户、典狱可是永乐县人氏。

“回郡主,程司户、陆典狱二人是永乐县人氏,这小吏的官职…”

“永乐县是本郡主的沐食邑,本郡主只任家臣,就算要选小吏,也会让官府公开择优选用,凭着溜须拍马就想为官的——休想!”

陈蘅这些日子可不是白待的,她拊掌一拍。

燕儿颠颠地捧过一只盒子,愤愤地冲两位官员瞪了一眼。

说谎不靠谱!

陈蘅从里头拿出一页公告,“这是三年前,县衙张布的公告,说有死囚逃狱,上头除了魏县令的大印,还有典狱的掌印。”

钱武歪头道:“魏县令,你说你接任之时,这些掌印就丢了,这上面典狱官印从何而来?”

第四百零一章 官印丢了

钱武歪头道:“魏县令,你说你接任之时,这些掌印就丢了,那这上面典狱官印从何而来?”

公告上的官印可是真实的,难不成这是用萝卜刻出来的?

陈蘅一甩手,“旁的,本郡主就不说了,但这既是衙门,该有的就不能少,既然此处还说不清,二位先回去,什么时候说清了,什么时候再来,我再告诉二位一声,这任职的文书上写的是今年五月一日前赴任,错过了这村,这县令的官职还是不是你们的可得另说。”

五月初一,离现在可不久了。

从这里到任上,路上还得耽搁。

这分明就是永乐郡主的要胁。

少一枚官印都不成,典狱与司户二人就怕丢了差事,哪里肯交官印。

看来,这回他们不下狠手,这二人是不交出来。

魏、胡二人交换眼色,在陈蘅的动怒中退出花厅。

陈蘅对唐正、钱武道:“你们是县令、县丞,若是一县之地都打理不好,他日还如何掌理一郡,如何进尚书省、中书省为官?他们说丢了,你们就信了?县令、县丞有权选拔得用的司户、典狱等小吏,被他们拽着官印,你们是准备纵容?”

唐正想整人,可他的人还未抵达永乐县。

而她母亲,又处处告诫他,叫他莫学其父,因为太过正直,反倒丢了性命。

钱武立时认错。

他的家人已经在前往永乐县的路上,铺子交给了他长兄钱文打理,他一家人往后就在这里生活了。

陈蘅恼道:“都回去再想想,你们要如何为官?将永乐县建成世外桃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可不是口上说的,我新建县城。不是建自己的府邸,而是先建官衙、学堂,你们当想想我的用意。

官衙,乃是一身正气、清明之所在,是替百姓做主之地;学堂更是教书育人之处,是要你们教化百姓,亦要本县的女子都有入学堂的资格,可你们呢?唯唯诺诺,上任说什么,你们就信了?

你们以为,他们俩亏空粮食、银钱,就当真两袖清风?错了,他们是不敢拿银子出来,怕我知道,会拿他们当贪官。

他们的任职文书可在本郡主手里捏着呢,若不是如此,你当他们会怕?”

她顿了一下,“司户、典狱不交掌印,就下令彻查。”她顿了一下,“燕儿,带他们去找盟主,向盟主借几个人,所有小吏的官印,一枚不能少,他们少一件,本郡主就是毁了任职文书,也不让他们得了好。”

贪了永乐县的银子,就想溜走,门都没有。

到时候,这些银子依旧一文不少地回来。

陈蘅可不怕他们贪,贪了也不是他们的。

燕儿奉令带了唐县令、钱县丞去找慕容慬。

钱武现在更肯定,慕容慬就是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