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女代冯娥谢陛下隆恩!”

三百万两银子换沐食邑变成世袭三代的封邑,又赏了冯娥一个鸣石县主封号,虽是一镇之地,可鸣石镇与永乐接壤,或是两地连接,更易于管理。

一个小镇子,直接拿圣旨就可掌管,更不需下文书。

镇子上又没有官员,但有里正,与当地里正交了圣旨即可。

晋德帝想着私库多了几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他的,又能应付一阵子。

太后得了银子,心情大好。

晋德帝忙着去清点银钱。

莫氏心情很糟糕:“姑母,家中琐事繁重,请允臣妇告退。”

“去罢!”

陈蘅拿着一车的绸缎出宫时,正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六皇子带着四百万两银票回宫时,被人所劫,银票不易而飞!”

晋德帝凝了良久,为安抚陈蘅,他可是破例封了陈蘅三代世袭永乐邑。这世袭封邑与世袭爵位可不多,爵位每世袭一代降一级,可世袭永乐邑,没有缩小、降级之说,而是由他们三代打理。

第四百五十四章 迁入永乐邑(三更)

这一会儿封赏的消息已经传出去。

陈蘅亦拿到了尚书省祠部的旨意,上头盖着“大晋皇帝御宝”的帝印。

六皇子趴在大殿,不敢抬头。

晋德帝指着他的脑袋大骂:“蠢货!蠢货!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要你何用?四百万两,四百万两银票就被人劫了!查,给朕狠狠地查!”

不!不能查!

一旦查,就会知道他一早让自己府中侍卫埋伏之事。

到时候,晋德帝肯定以为是他监守自盗。

他原想立功,可不是为了让皇帝怀疑到他头上。

都怪给他出主意的幕僚,说什么如果取银票归来再受点了伤,定会让晋德帝感动,说不得他一感动,他的爵位、封赏就下来了。

谁曾想到,那些劫匪也安排了同样的戏码。

让他想查都不能查,一旦查,就会有人知道他府里御卫扮成黑衣人出动的事。

六皇子重重一叩:“禀父皇,儿臣愿凑足四百万两送到宫中,还请父皇恕罪,儿臣这就去把四百万两银子找回来!”

“朕只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将四百万两银子送回来!”

六皇子磕头头告退。

国库原就空虚,六皇子却弄丢了银子,当重罚!

晋德帝不管他用什么法子,只要把钱送回来就成。

*

珠蕊阁。

陈蘅精神极佳,领到世袭三代的封邑,就连冯娥也封了个“鸣石县主”,无论名头好不好,那也是有一镇之地作封邑,算是少有的恩典。

陈茉在闺阁中来回踱步,“怎就失手了,还被人夺了银票去。”

他们以为算计陈蘅,不曾想却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是连太后、皇帝都心动的四百万两银子。

四百万两…

想到这数目,陈茉就觉得心疼。

六皇子的侍卫怎会被人制住呢?

银侍女道:“大娘子,接下来怎么办?”

陈茉伸手,轻抚着她脸颊上难看的疤痕。

她恨陈莲等人,要不是她们,自己的脸就不会落下疤。

眼下,紧要的是如何让六皇子度过难关。

“只能从全都城的商铺下手,让六皇子带兵彻查商户,就说怀疑他们私藏劫匪,抓几个人下大狱,杀鸡儆猴…”

陈蘅次日听到一个消息:六皇子夏候滔说商户之中有人私通劫匪,已抓了十几个商户下狱。

被抓的商户里头,有投靠陈蘅的两家,成衣铺女掌柜、董氏杂货铺的董柯。前者是三位女掌柜里生意做最大最好的一个,而董柯则是陈蘅最赏识的那位文弱书生。

董柯的母亲、妹妹寻到陈蘅,欲哭无泪,只能盼陈蘅做主。

“请郡主救命,我儿自幼体弱,又是董家的顶梁柱,他膝下的幼子还不到周岁,他若没了,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呜呜,我们家只有跑腿的小二,有一个会些拳腿的,非说他就是劫匪,是夺了六皇子银票的人。

呜呜,我们去了官府,说要让我儿放回来,就得五千两银子。就是把我家的宅子、店铺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银子。”

董家虽有祖上留下的产业,确实不值什么钱。

统络加起来,连着他们在城外的地能值一万两,可若董家的家业卖了,他们一家往后可怎么生活?

董柯虽还有一个弟弟,却是庶出,没什么才干。

陈蘅问道:“董夫人,若你家董柯回来,就别在都城了,去永乐邑如何?”

董夫人微愣。

反是董娘子道:“阿娘,都城有什么好的?大人物瞧不起我们小店子,我们就是小老百姓,去哪里不是活命,处处说什么祖上留下的产业,保不了平安,什么都是白搭。”

陈蘅道:“六皇子弄掉了四百万两银子,少不得要拿都城的商户下手,我能保你们一时,却保不你们一世。到了永乐邑则不同,我能保你们一世,若你们忠心,他日依旧会受永乐官府护佑。”

离开都城…

董夫人不舍。

她是在这里长大的,嫁入董家之后,也一直生活在这儿。

董娘子道:“我们愿以郡主马首是瞻。”

陈蘅点了一下头,眯了眯眼,“回家等着,我拿五千两银子将董柯赎回来。”

母女二人磕谢陈蘅。

夏候滔为补回亏空,将无数商户下了大狱。

董柯、成衣铺女掌柜被陈蘅做主从牢里捞了出来。

隔日,董柯与成衣铺女掌柜登门叩谢。

董柯变卖了铺子、田庄,方凑了五千两银票。

成衣铺女掌柜亦凑了一万两银票来见。

陈蘅问:“你们二人有何打算?”

董柯垂首答道:“家里人商量一下,决定去永乐邑。”

说是商量,其实是他的意思。

都城的权贵太多,六皇子为了补回亏空,对其他皇子、权贵名下的店铺下手,一进去少由三千两,多的高达数十万两,六皇子强加的罪名只是一个由头。都城太守府的人亦知道,却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他们这些商户的委屈,由着六皇子任意妄为。

都城不有再待了,他们必须寻一个安宁之处活下去。

现在到处是山贼水匪,北方又有大燕,西南又有大魏,哪儿都不太平,倒不如去永乐邑,至少还能求个安静太平的日子。

陈蘅轻应一声。

这次被抓的商户不少,有怕事者不管不顾的,有自己照着规矩交纳保金出来的,最低三千两,有的一万两、二万两,更有甚者高达十万两不等,被夏候滔一闹,整个都城的商户怨声载道。

四皇子、五皇子已经上疏晋德帝,弹劾夏候滔,说他弄丢了银子,却找商户补亏空。

成衣铺女掌柜道:“我想去洛阳寻找商机。”

永乐县到底太小,她不能在都城,便只能去洛阳。

陈蘅道:“荣国府的势力在都城、在永乐县,他处怕是帮不上掌柜。”

她不愿背叛陈蘅,却也知道,在权贵云集的都城,即便是陈蘅这样的,也未必能保住她。

陈蘅对得住他们,就凭她拿出银子,将他们弄出来,就是少有的好东家。

“女掌柜,他日若有难处,永乐县定有一家店铺安身,你既决定,我不拦你,往后多加保重。”

她说要去洛阳,定是寻了洛阳某位世家做依仗。

她要走,陈蘅不阻。

女掌柜奉上一万两银子,“这是郡主早前为救妾身垫下的银子,另一千两是这几个月的孝敬。”

“你要保重。”

董柯静立在侧,他还陈蘅的银子放在那儿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变卖嫁妆

(续上章)董柯静立在侧,他还陈蘅的银子放在那儿了。

陈蘅摇着团扇,“决定去永乐邑了?”

董柯道:“是。”

董母不想去,是他说服了母亲。

他妻子、庶弟、胞妹自是听他的安排,只说一家人不分开就好。

他们原就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有个太平日子过,一家人苦些也无妨。

陈蘅点了一下头,“永乐邑可以雇百姓垦荒,我手头有良田万亩,新垦的荒地数万,我会写信给冯娥,让她给你挑一处离新县城近的山头做你的家业,一座山有田地数百亩,还有果园,亦可建乡下宅子。

至于县城那儿,我让冯娥先暂时寻一处安顿之处,你们一家可新城置一座三进的宅了,亦可再置店铺。”

董柯揖手道:“草民谢过郡主!”

陈蘅道:“听说你家的铺子、田庄都变卖了?”

“是。”

她轻叹一声,“这五千两且拿回去,到了永乐县先置一份家业,他日你家的日子过好了,再还我不迟。回头让我身边的燕儿领你去太平帮镖行,自有人护你们一家平安抵达永乐县。”

董柯是个读书人,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寻到读书人的用武之地。

他取回银票,揖手告退。

杜鹃低声道:“郡主,豆腐铺、饯果铺的女掌柜也愿去永乐县。”

妇人的心思更易懂,她们只盼在这世间能平安顺遂地活下来。

都城的水太深。

尤其是金大掌柜背叛陈蘅后,陈蘅与六皇子府就较量已经开始。

陈蘅道:“我的陪嫁宅子、铺子、田庄都出手了罢。”

“郡主…”

“将这事传出去,要传得人所皆知,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没银钱,为建造陛下赏赐的世袭三代封邑,要变卖陪嫁换银子。”

杜鹃吩咐了侍女去着办。

不到两日,整个都城皆听闻此事。

陈蘅献了四百万两银子,却被六皇子弄丢,现在陈蘅为了建设永乐邑,又要变卖嫁妆。

莫氏听闻消息时,带着谢氏到了珠蕊阁。

“胡闹,简直是胡闹!那嫁妆乃是你祖母与我留给你的,你这就要变卖了。”

“阿娘,这些都是极好的,可是事有缓急轻重,永乐邑却是我往后要长久之地,定是要建好的。新建县城这银子不能少,就先卖了吧。”

莫氏生气了一场。

谢氏道:“我胞妹阿雯要嫁往江南,妹妹手里的好店铺能不能转与我一些,价钱不会低。”

莫氏道:“你表姐要嫁到都城,好店铺、好田庄就留与她罢,免得你舅父、表兄四下替她相看。”

陈蘅令杜鹃取了几张房契、地契来:“这些都是里头最好的,既是亲戚、自家人,我不要多的,给十万两银子就行。”

莫氏接过,这些店铺全是陈留太主的嫁妆,“就剩这一处一千八百亩的田庄,我给你的呢,那可是三千多亩,有五处田庄,你…”

“这些都不是好的,我只留了这处最好的,再有六家铺子。”

莫氏用手一凿,恼道:“败家的娘子,谁要娶了你,这得多操心。”

陈蘅笑道:“阿娘,这是元盟主操心的事儿,说不得他还夸我呢。”

得!得!

陈蘅将他们私订终身的事都说给太后听了。

而莫氏也是默认了的。

太后虽然轻叹,想着为了自家的利益,也没说一句反对。

朝廷没钱,也没人,否则哪由得江湖门派一家独大。

莫氏道:“其他的房契、地契呢?”

陈蘅眨巴着眼睛。

莫春娘很想教训陈蘅,这么大的事,她就做主了,连乳母也没有说,“夫人,都被郡主买了。”

“卖了,这么快就卖了?”

莫春娘咬了咬唇,“听说是沈记大牙行介绍的大客商,是从外地来的,是崔氏的姻亲,其他的良田、宅子、店铺卖了三十万两。”

三十万两…

这都多少?

谢氏虽知陈蘅的嫁妆丰厚,听说已经卖了三十万两,还是错愕不少。

莫氏痴呆呆地道:“三十万两…这价不低,到底是我父母、兄长们给置下的,就算百万两也让人不舍。”

她想的最多二十二万两,多了好几万两。

店铺是几十年的,生意不错,不好的早就处理了。

谢氏觉得婆母这性子真好,若换成她的女儿,一真不吭就给卖了,她非得剥了女儿的皮不可。

陈氏娇养女儿,娇养得陈蘅这不知人家苦乐的样子,真不是失败还是成功,至少没人能如陈蘅这样,说她看重银子,可她能向朝廷捐四百万两。说她不看重银子,却能花尽心思地四下筹措。

陈蘅道:“杜鹃,取五万两银子来,上回六皇子入府取银票,还从长嫂那儿挪了五万两。”

谢氏忙笑道:“不急,不急的。”

陈蘅微微一笑,“长嫂,这怎能不急,你还有阔儿、关关兄妹俩要养,说不得这就是关关的嫁妆呢。”

关关,是谢氏的女儿,而今还不足周岁,最是可爱,漂亮得粉妆玉雕一般,最得陈蕴喜爱。陈蕴绵软的君子性子,不爱抱儿子,倒是爱抱女儿。

关关亲陈蕴,比亲谢氏还甚。

陈蕴每日回来就抱女儿玩儿,谢氏还恼了几回,说他惯得不成样子。

莫氏问:“你嫁妆里头有三处宅子,都给你卖了?”她翻看了一遍,一处宅子没有,心头不痛快。

陈蘅道:“永乐别苑还在,旁的都转手了。”

“败家娘子,这天大的事,怎不与我说一声,你说卖就卖了…”

陈蘅埋着脑袋。

不是卖,可是白给慕容想的。

她可不是很大方。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她算不算下了大注。

慕容想在心里夸陈蘅有“母仪天下”之风,乃是少有的贤惠女子。

哪里知道陈蘅想的“套狼”笼人之事,要是知道了,就会觉得陈蘅狡猾。

用能钱拢住的人心,还能拢住真心实意的敬重,这就是本事。

谢氏问道:“妹妹手里就没别的店铺、宅子、田庄了?我还想与你买些呢,过几年关关也大了,我…我这肚子里…又有了,总得给他们兄妹预备一些。”

莫氏一听儿妇说又有了,当即乐道:“阿雪,你有了?”

谢氏脸颊通红。

第四百五十六章 败家娘子

谢氏脸颊通红。

莫氏也顾不得训斥陈蘅,笑容如花,“好儿妇,你真争气,关关还不到周岁,你又怀了,好了,好了,莫在这里讨闲气,阿娘带你回去歇着。”

既然儿妇有了身子,多在这里训陈蘅,反倒影响彼此心情。

不该卖的嫁妆,陈蘅已经卖了,且还是卖的好价钱,莫氏再训也没意义,总不能逼着商贾将这些东西还回来。

她还丢不起这人。

谢氏又问:“永乐,你手头…”

“永乐邑数万亩良田,全县城的房屋、店铺都是我的,长嫂要,我给你留着如何?”

永乐县是陈蘅的封邑,可谢氏不稀罕,谁没事跑千里之外的那里作甚?

那地方穷得很,她着实提不起兴致。

“我们家在永乐邑的宅子是照着荣国府建的,关关的阁楼也有,长兄、二兄的寝院有,就连阿耶阿娘的瑞华堂也是照着这里建的…”

莫氏恼道:“你在那儿建一座荣国府作甚?你将来要住那里,难不成我和你阿耶还去住?”

“我要去,自是带着阿耶阿娘和长兄长嫂一道。”

莫氏摇了摇头,“元盟主也不知是如何看的,你这小娘子能将人活活给气死,他竟会欢喜你?”

母亲不反对了?

以前,她还觉得自家的女儿好,现在再看,浑身的毛病:这败家的性子,是个人就受不了,还有这自以为是、先斩后奏,一抓一大把。

以前莫氏觉得元龙配不上陈蘅,现在她觉得谁娶了陈蘅,谁家都头疼。

得了,索性让别人头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