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不是假的,就不会有慕容忻因为嫉妒、疯狂,听从莫静之的“良策”派出刺客行刺陈蘅,亦最终惹怒了慕容慬,有了现下这一场浩劫。

莫静之似听到了最恐怖的事,又忆起那年江南广陵,她抽到的那支签:幽兰入华瓶,瓶瓶皆华贵,而最后的瓶子是一只巨蟒,里头花枝残败。

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每一次,她都以为是最后的归宿。

可每一次,又都发现错了。

莫静之看着出生后就被她最信任的乳母摔死的男婴,乳母是为了保她的命,乳母就如母亲一般存在,小欧氏不能给她的,乳母都给了。

“小马公公,给我们母女三人斟一杯毒酒罢!”

乳母拥住如意,“娘子,你怎能这么想?你死了,如意怎么办?小娘子怎么办?你得活着,你难道愿意看她们生不如死,娘子…”

莫静之恨恨地看着乳母,从来没瞧出乳母也是一个狠毒人,是,乳母将大统帝、阿呆的死都算到慕容忻头上,自然不想看到她给慕容忻生儿子。

“到了今日,与其生不如死,不如死个干净。”

乳母不管她的死活,她亦绝不会在乎乳母。

她曾拿乳母当母亲般敬重,走到今日,她错看了乳母,最后的情分消亡在今日。

如意此刻明白过来,知道她们是要死了。

“叛\贼不是我父亲,他不是,我是大统帝的女儿,我是南晋的如意公主…”原本结巴的她,此刻因为不想死,说话竟意外的流利起来,反复的沉吟,反复高呼。

不远处,有人领着一个将官过来,这将官正是御林军统领,他的身后又跟着一个文士。

婉嫔急呼一声:“父亲!父亲,你救救女儿,父亲…”

统领停下了脚步,“要离长安时,我让你别去,愿接你回家。阿晚,有些事错了就是错了,你是慕容忻的姬妾,还是随他去罢!我…就当从未生过你。”

纳兰弄月看到他,被云阳拧了一把,“还不求你夫主救命,你真想死不成,他虽年纪大些,可慕容忻一死,这仗定然不会打了。”

云阳驸马心下沉吟,他一静下来,就明白这是慕容慬的计,慕容忻输得一塌糊涂,而慕容慬却来了一场而收服城池。

城外一场激战,亦是北燕平乱。

厉害!

今日之后,慕容慬的英明就为广为流传。

第八百二十九章 求娶莫静之

今日之后,慕容慬的英明就为广为流传。

他怎么当日就听从了云阳的蛊惑,跟着她逃出燕京,还落到今日的田地。

纳兰弄月坚决不求霍统领,此刻高呼道:“太子哥哥,弄月好想你!太子哥哥…”

婉嫔正在悲伤,突地听到这话,不能愤然骂道:“纳兰弄月,你这个贱、妇!嫁我父为继室,还与陛下偷\情,你当所有人都瞎眼不成?你这贱\花\败\柳还敢妄想北燕太子,是在做梦!”

霍统领抵达甲字营主将帐篷时,陈葳正与袁东珠在说话。

袁东珠道:“崔珩怎么来了?”

陈葳道:“他与太子是旧识,是特意来拜见太子的。”

袁东珠想得不大明白,“他与我们一样?”

也是在太子是朱雀时就相识的?

袁东珠微微眯眼,似想不明白。

“应该不是,回头我问崔珩。”

“别,我虽好奇,却不能总是追问人家,你可莫问,没的惹人厌烦。”

如果能说,自会说。

不能说的,许事涉隐秘。

袁东珠又问:“慕容忻夺下长安后,五皇子夏候淳去哪儿了?”

“投奔利王夏候滔去了。”

以前瞧着,咸阳王比利王有本事,可现在看来,夏候滔为成大业,娶狄喜,得到狄家军支持,不失为一个良策,而今更是烈焰军的元帅,占据利州为王。

有士兵禀道:“陈将军,长安城霍统领求见!”

“有请!”

陈葳与霍统领叙旧时,大元帅帐中的崔珩正与慕容慬说话,只听一个洪钟嗓门的人大叫:“启禀太子殿下,末将想娶继室,特来求太子殿下给末将赐婚!”

慕容慬略有些不快。

“末将跪求太子殿下!”

御猪低声道:“是丙字营的副将震耳钟。”

震耳钟,是因他说话嗓门奇大,跟个破鼓、洪钟而得来的雅号,此人姓郑,名‘大耳’,据说是他的耳朵长得大,乡下人又取不出什么好名字,父亲就给他取了“大耳”这个名。入军之后,因其力大英勇,从士兵做到一营副将,而今更便得了个“震耳钟”,大字不识几个,却最是羡慕那些会识字的人。

“郑将军看中谁了?”

郑大耳当即道:“末将相中莫静之!”

崔珩饮下的茶水,很没风度地一口欲喷,却强行咽下,呛得自己连连咳嗽。

莫静之是南国出名的才女,当年名动江南,雅号“清莲仙子”。

慕容慬意味深长地一笑。

御猪道:“郑将军,你可知此妇人已嫁过两回?”

“知道!知道,末将听说她颇有才华,就比太子妃的才华差一点点,我郑大耳就不识大字,不能让我的三个儿子也不识字。如果我娶了她,可以让她教我儿子读书识字!”

此人是不是傻的,在太子面前竟然拿一个囚下阶的恶女与太子妃比,差一点点,却是连一点也比不过太子妃。

御猪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太子,生怕他着恼。

让莫静之嫁一个大老粗,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乡下屠夫,郑大耳有老娘,因父亲死得早,他对老娘极是孝顺。

他在乡下时娶过一个妻子,却在四年前病故。

一时想再娶,可书快论坛的闺秀瞧不上,乡野小户的又身份不配。

郑老娘还说要给他挑个好的,至少得读书识字。

御猪道:“郑将军,以你现在的身份,想给你三子寻个先生,并不难。”

“先生怎有母亲教得好?”郑大耳深深一磕,“还请太子殿下恩允!那么个大美人若是死了多可惜!”

慕容慬道:“她还带了两个女儿,长女夏候如意,是南晋大统帝之女,次女是慕容忻的女儿。你可以寻个清白身的贵女为妻,就算娶不到嫡女,燕京的名门庶女能娶。”

郑大耳嘿嘿一笑,“可她们没有莫静之有才华,末将听人说,她的字写得好,书也读得多,若有她教我的三个嫡子,一定能让我儿子们文武双全。”

这样的事,以郑大耳的脑袋可想不出来。

难不成是谁在背后挑唆他说的。

郑大耳这心眼,被人给卖了还能替人数钱。

他又连磕了几个重头,“还请太子殿下应允,再晚,她就被赐死了。”

慕容慬没打算原谅莫静之,挑了挑眉,“你求本王,本王没有不允之理,只是,你母亲若瞧不中,你当如何?”

“她…她可是太子妃的表姐。”

他又提一回,莫不成,这郑大耳还想与太子做亲戚?

莫家太上夫人一早就放了话,说她不认莫静之这个孙女。

树干都靠不上,还靠枝桠。

陈蘅也是万不会认莫静之这个表姐的。

“可就是她给慕容忻献计,让一个小孩子做刺客行刺太子妃。”

莫静之了解陈蘅,用一个小孩子打消陈蘅的防备,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会是刺客。

“不是表姐妹吗?”

不是说,如果他来求就能成。

怎么变成这样了?

慕容慬突然恶趣闻地想着,莫静之若遇上郑老娘那个奇人,这辈子别想过安稳日子,这郑老娘在燕京可是出名的泼妇,是一标准的山野村妇,为了保护儿子,在郑老爹过世后,更是嘴厉得很,还爱撒泼、耍无赖。

如今一朝富贵,更以为普天之下,就属她的儿子最厉害。

只是,莫静之做过皇后、当过宠妃,能玩不了一个山野村妇?

“郑大耳,莫静之不成,再醮妇配不上你,待北燕夺下长安,自有长安贵族愿意与你结亲。这书香名门的才女长安城可有不少,你不必只盯着她。”

郑大耳觉得这话有些道理。

攻下洛阳后,洛阳的富商、乡绅、世家也想送美人,这军中将士得到美貌姬妾的就不在少数。

嘿嘿,说不得下次太子殿下得了,就送给他。

“末将就听太子的,谢太子殿下!”他凝了一下,“末将要会读书识字的才女,还得是贵女,要是嫡女。”

慕容慬好脾气地道:“本王记下了,你退下罢。”

崔珩不解慕容慬,明明早前有些看好戏的意思,后头怎又改变了主意,“殿下不喜莫静之?”

“此女以前还不错,做了南晋太子妃后更是张狂跋扈,越来越不堪,不喜!”

慕容慬最大的不喜,是莫静之算计陈蘅负伤中毒。

第八百三十章 谁出的主意(三更)

慕容慬最大的不喜,是莫静之算计陈蘅负伤中毒。

这位将军的浑号叫“震耳钟”,难道是那位,来自山野,早前是个屠夫,因为从军立了军功,一步步从士兵做成了副将军。此人是个地道的北燕人,会几下拳腿功夫,以力大、声大而闻名,据说有一次交战,他一嗓子震出来,吓得敌军将领的战马调头就跑。

他家中有老娘,膝下有三个儿子,因是后来发迹,家里被燕京权贵所不喜。

慕容慬不让他娶莫静之,定是怕莫静之算计了郑家。

他既不想莫静之痛快,又不想莫静之过得太遂愿,自然是嫁一个越复杂,又规矩最多的人家为好。

崔珩灵机一动,揖手道:“太子殿下,这莫静之是杀是留?”

慕容慬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夏候如意是大统帝之女,本王原没有杀的道理,就是想借今日的事,吓吓莫静之,让她尝尝,自己的性命掌握他人之手的绝望与不安。”

他这是在戏莫静之!

莫静之自恃才华横溢,处处算计,他就要看看,当她的命运不被自己所握,莫静之又会做出什么事。

要杀一人,太容易。

但,他想要莫静之生不如死。

莫名的,慕容慬就想这样做,仿佛不这样,就难消心头之恨。

他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厌恶一个人,厌得恨不能令对方生不如死。

证明了这点,崔珩道:“眼下,有一个人,倒适合许配给莫静之。”

“谁?”

“左丞相的表弟裘骥,在军中为将,此人性子孤避古怪,其母自恃为大家出生,规矩极重。

裘骥认为男儿当志在仕途,极少过问家中事,其母年轻守寡,颇是看不中儿妇。前两位儿妇,都被裘老夫人给折腾死了。

他为逃避再娶第三位,效力军中。”

慕容慬道:“此人怜香惜玉?”

“这只是表面,内里是他有些怪癖,两位夫人是被他给折腾死的,其母为了护他名声,特意隐瞒真相。”

慕容慬勾唇一笑。

“猪头,去查一下,是谁给郑大耳出的这主意。”

待御猪离去,慕容慬笑道:“要说审人猜踱,裘骥也算是个人才,这事定是他在背后挑唆郑大耳。”

崔珩有些意外。

慕容慬一早就知道陈蘅母子遇刺,背后的主谋是慕容忻与莫静之,他能杀慕容忻,又怎会放过莫静之?

让一个女人痛不欲生的最好法子,就是让她嫁一个最讨厌的男人,而若让这个男人天天与她同床共枕,床榻痴缠,就像是一柄钝刀子要割她的咽喉,生不如死。

他确实想过把莫静之与郑大耳挫和到一块,但很快就明白,即便郑老娘厉害,定斗不过莫静之。

崔珩揖手道:“几个月前,太子殿下保住我一家性命,让崔家安全撤出长安,小人今日特来磕谢太子再造之恩。”

他跪在地上,连连磕了三个响头。

慕容慬忆起夏候淳,“南晋的独臂王去了利州?”

夏候淳是崔珩的妹婿,慕容慬只是随口问一下。

数年前,夏候淳成亲当日拒娶陈蘅,对慕容慬来说这是一件耻辱,陈蘅之耻,便是他的耻辱。但他内心很是感激夏候淳的拒娶,若不是夏候淳拒婚,又如何让他娶得陈蘅。

崔珩道:“在我们离开长安之时,他们就做好了准备,我原想劝胞妹崔珊随崔家离开长安,可胞妹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顾自己,也要顾她的儿女名声。’坚持要随夏候淳前往利州。”

慕容慬叹了一声,“翻年就到春天,明春三月北燕有恩科,你可通过恩科入仕。”

原还要再等两年,但燕高帝坚持要退位,要让慕容慬登基。

在他写给慕容慬的家书里,燕高帝抱怨自己太累太苦,一面要打理朝政,一面还要防着白染大祭司把他的宝贝皇孙给拐走。着实白染已经提了好几回,要不是陈蘅没应,白染就带昊儿离开了。

为不让白染拐走他孙儿,他决定放下国事,做个含饴弄孙的太上皇,一心对付那个在自己亲孙儿心目中代替自己的“情敌”。

退位的事燕高帝已下明旨,令礼部开始着力两代皇帝的退位、登基大典。

早前原说好他尽早登基,因陈蘅受伤中毒,他顿觉无颜面对妻儿,誓要除掉慕容忻,登基仪式也因此延后。

崔珩来寻慕容慬有讨好之意,更有想为自己谋一官半职的意思。

朝代更迭,而他没有任性的资格,家中若不能有人入仕,就只能任人践踏。

“崔郎君曾是长安六杰之一,才华有目共睹,你是想通过科考入仕,还是通过引荐入仕?”

崔珩又是一拜,“还请太子殿下指点。”

慕容慬道:“若是通过科考入仕,更为名正言顺。因你有才,就算是引荐入仕旁人亦不会非议。”

他要抬举的人,还没会非议。

通过科考,若是考到好名次,不但可以名动天下,也能步步高升,可按照北燕朝廷的习俗,入仕之后,名次靠前的要入各部院做两三年的庶吉士,之后再由吏部进行考核,成绩优良者可去地方做知县,若成绩平平只能做县丞、主簿等从七品、八品的小吏。

但若引荐,他的引荐人定是太子的心腹,入仕就能谋到高位,但因是引荐入仕,才干自会受吏部与都察院官员质疑,考核之时亦更为严苛。

两种方式各有各的好。

北燕亦在从世家引荐官员入仕转为科考入试,听说往后武将、武官也要走科考,是四年一次的武举人、武进士考试,不仅要考文,还要考武功。

崔珩为难地道:“原想参加科考,只是错过了今岁的乡试秋闱,无法参加明年的春闱。”

慕容慬道:“这有何难,本王给你一封引荐信,你且去燕京先住下,待春闱开考,你拿着引荐信去太子宫寻太子詹事,有他领路,你自能进入试院。”

“小人多谢太子殿下。”

御猪打听消息回来,低声复道:“属下打听清楚了,正是裘骥给郑大耳出的主意。”

“他既如此爱出主意,奉本王口谕,就说裘骥克妻,莫静之克夫,为护无辜女郎,为保天下男人少被克死,本王将莫静之赐嫁裘骥为继室。”

裘骥敢猜踱他的心思,他就将莫静之赐他为妻。

不管裘骥所求为何,算计到他头上,就得担下这责任。

第八百三十一章 生不如死

罪囚帐,莫静之一心求死,可心下早已是波涛翻涌。

好不想死,但与其活着受罪,不如死去。

可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只有活着,就会有希望。

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就走到了今日。

从第一个丈夫夏候凛,到第二个丈夫慕容忻,都是权倾天下的真男儿。

乱世之中,女子命运如浮萍。

她忘了哭,也忘了有多苦。

能承受的,她受了。

不能承受的,她还是受了。

怀里的女婴许是饿了,正低低地哭着,这声音哭得悲伤,令人心疼。

莫静之木讷地看着庞氏咽气、慕容显相继咽气,最后连声声哀求不想死的慕容昌与淑妃亦都咽气。

甚至于月妃、婉嫔都相继毒发。

夏候如意在一边不停地重复:“我不要死…我…我不想死…”

上一次,巨大的惊吓让她变成了结巴,这一次的再惊吓,竟让她治好了结巴,说话比以前流利了许多。

尤其是小马公公道:“小娘子不想死,那就多求求咱家,咱家可怜你,与太子殿下求求情,也许你就不用死了。”

如意当了真,就不停地重复着那句话,说得越来越流利。

生死面前,她不可以再结巴,否则就得死。

“公公,如意不想死!如意是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如意不要死…”

就在所有人以为,庞皇后、佟淑妃、傅月妃后必是莫静之,可小马公公跳过了莫静之直接给婉嫔与三位新晋的低品嫔妃灌毒药。

现在,婉妃在痛苦的挣扎。

三位嫔妃也是一脸绝望。

一个嫔妃悲伤地道:“父亲,我恨你!我恨你!要不是你为了求仕途,将我送入宫中,我就不会在十五岁时死去,我做鬼也不会原谅你!”

有咒骂家人无情的,也有失魂落魄的…

死,于有人来说是恶梦,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一种解脱。

乳母低声对莫静之道:“娘子,你也许不用死。”

如意瞪大了眼睛,她一直在求小马公公,为了不死,她几乎将自己几年的话都说出来了,虽然总是重复再重复,看小马公公的样子,好像很受用,这对她就像受到了鼓励,她就一直重复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