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玫骇然,继而发现凤哥儿躺在地上,浑身湿透,衣衫不整,极为狼狈,青玫几乎惊呼出声,踉跄抢到跟前,战战兢兢地探了探鼻息,才略觉心安。

当时青玫心慌之余,又暗暗庆幸自己并没叫别人来,当下她忙把凤哥儿的衣物整理妥当,又掏出帕子擦干她脸上的水,脱了自己的夹衣将凤哥儿裹住。

这枚玉佩,便是在她替凤哥整衣的时候发现的,她伺候了凤哥两年,自然知道此物不是凤哥所有……青玫想到那道悄然隐没的男子身影,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

青玫一念转动,几乎想将这玉佩立刻扔入河中,只因小狗子来到,青玫便鬼使神差地把玉佩藏入怀中。

她不敢跟凤哥说明见到陌生男子之事,凤哥年纪虽还小,但倘若此事传扬出去,谁知道风言风语之下,又会编排出些什么不堪的言语来?

而就在青玫盯着玉佩发呆之时,凤哥儿在房中,却也正有一番难熬。

她又看见了,那个孽障。

第3章

且说先前,青玫背着凤哥回庄之时,说话间戛然而止。

其实青玫并不必多心,因为凤哥儿已经猜到她顾忌的是什么,心头却只一片沁凉。

此刻凤哥儿六岁,两年前,她从京内崔侯府来到鄜州这“素闲庄”上,只为生身母亲谢氏病危,故来跟前尽孝。

“凤哥儿”这乳名,乃是昔日谢氏指着鄜州的凤凰山所取。

大概是见了女孩儿心喜,谢氏的病竟有所好转。

毕竟侍奉了两年汤药,今年初,谢氏终究故去。

庄上陈叔已叫人去京内传过信了,按理说崔家早该派人来接她回去,不知为何竟一直无有消息。

然而对这时的“凤哥儿”来说,母亲的故去,又哪里是年初之事?那已经是……太过久远的往事,又因为极为沉重,故而一直不愿去回忆。

不错,她是凤哥儿,也是崔云鬟。

如果崔云鬟记得不错……不,应该说她永远不会记错,——就在两年后的四月九日,春雨霏霏的午后,一只小雀停在窗棂上,哨了两声,又扑闪着翅子飞了,这时侯,陈叔会来请她出去,因为崔侯府终于派了人来接她。

她甚至清楚的记得,那前来接她的府内的胡嬷嬷,穿着一身褐黄色的团花吉祥纹缎子服,梳着油光的福寿髻,下车时候,先迈出的是左脚,她抬头看着“素闲庄”三字,口中发出“啧”地一声,右边眉梢一挑。

及至入内,胡嬷嬷差点儿被院中青苔滑倒,那时嬷嬷身后跟着的两个丫鬟,一个笑了出声,一个捂着嘴,又忙来扶。

刷拉拉,雨声如在耳畔,扑面水汽,潮润润将她浸裹其中。

彼时胡嬷嬷进了厅内,看着凤哥,皮笑肉不笑。

再细想想,连她鬓边有几滴雨点,冷笑时候眼角有几道细纹,两个丫鬟暗换的眼神,诡异的笑影……云鬟都记得。

并不是因为场景跟人物多独特而记得,只是……是一种天赋而已。

对崔云鬟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并未意识到自个儿跟这大千世界中其他的众生有何不同,而对她身边的众人来说,也并没发觉异样,多半只觉着这女孩子甚是聪敏。

比如:不管问她什么,她都会知晓。

然而大家都觉着,这不过是种女孩子的小机灵罢了,委实算不得什么。

他们不知,云鬟的这种聪敏,其实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于她的“过目不忘”。

不管是见过什么物件、人物,经历过什么事情,悲欢喜怒,不管过十年二十年,对她来说,记忆兀自栩栩如生,若是细细回想,一切身临其境,就如前一刻才发生过。

细微至纤毫,所有一切,永不褪色。

在没意识到这点之前,云鬟并不觉得如何不妥,渐渐地明白之后,这一份“天生不同”,宛若折磨。

因为她不能选择,所以经历的种种,均都无法遗忘。

欢喜快乐之事倒也罢了,但是那些悲苦难禁的……仔细回忆,那种曾经历的痛楚,一番无二地涌现,凌迟似的苦痛更放大了数倍,就像是上天恶意的玩笑。

永志不忘,在别人而言仿佛一句无伤大雅的誓言,于她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天赋,却也似极为可怖的诅咒。

因此在青玫停口不提主母之死时候,崔云鬟也立刻停下。

她竭力刻意地不让自己有暇去回想,一旦回想,种种情形,巨细靡遗,甚至所有声响气息……而她必又陷入那痛苦的渊薮之中,无法自拔。

可让云鬟不愿意去回想跟经历的,又何尝只有母亲一事?

七情六欲,毕竟无法自控,有时候不自觉中,便会莫名想起,就如踏足水边,不知不觉,却随之滑向深水,濒临灭顶。

就如那日……

其实并不似青玫所想的那样,崔云鬟并不是对当日发生的任何事都一无所知。

至少,她记得前世这个时候……跟此刻所经历的,略有不同。

那日她在河畔闲玩耍,忽地见河上浮浮沉沉漂来一个人,起初以为是个死人,谁知那人的手臂挥动了一下儿,才知是有人溺水。

那时她尚且是个无知的弱女,却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跟胆量,竟莽莽撞撞地涉水而下,想要把那人搭救上岸。

谁知那溺水者濒危之时,胡乱挣扎,竟把她也带入水中……凌乱之中的最后记忆,是有人将自己搭救上岸,再醒来之时,所见者就是青玫了。

只是因为当时情形危急,因此所见所感也是有限,不过毕竟有惊无险,再加上此后青玫又出了那种事……故而更是无人提起,云鬟也并未放在心上。

但是这一次不同。

在她醒来、睁开眼的那一刹那,她已经非昔日的凤哥儿了。

或许说,就在先前沉于水下,混沌难明之时,她已经变了。

——多了一重如影随形的所谓“前世”之忆。

前世溺水过一次的记忆,跟后来血火交煎的经历,前后交织,错综难解,让她那一刻的记忆也变得迷离难明,她得费尽心力,才能从中抽出一丝有用的。

只是竟又碰到昔日旧伤,譬如……

于水中挣扎窒息的刹那,她仿佛又回到江夏王府的内堂,正眼睁睁看着——季陶然倒地。

那一瞬间,她踉跄俯身,捡起那颗沾血的珠子,几乎无法相信,然而双眸所见,却身不由己地将这一幕可怖场景印在眼底。

注定从此之后,就如一个最深刻惨烈的烙印打上,再也无法褪去分毫。

那时赵黼说道:“既知道翼然亭,可见他必然也是去过,纵然他不是那个人,自也是个知情者,且我素来便瞧他不顺眼,你的青梅竹马?一样该杀……杀了他,便少了一根眼中刺,下一个是谁呢?白清辉如何?”

至此时他的口吻仍是漫不经心,甚至有一抹淡冷笑意。

崔云鬟一生都未曾这般暴怒过,她攥紧那颗沾血珍珠,疯了似的,只想跟赵黼同归于尽。

赵黼略有些费力地制住了她,将她禁锢怀中。

因剧烈挣扎之故,他脸上多了一道血痕,她的手臂折了。

然而身上再疼,却也疼不过眼睁睁看季陶然死在面前。

只是崔云鬟的暴怒反抗,落在赵黼眼中,最终怒极反笑。

他擒着她的手腕,一步把人抵在墙边儿,垂眸打量她的面色神情,竟好整以暇地笑说:“好极……我还以为,你一生都是那张枯井死水的模样儿呢!这样反而别有意趣……”

云鬟的嗓子已是哑了,泪大颗大颗,激愤慌乱地从眼中坠落,她颤声道:“我要、杀了你,我要你偿命!”

赵黼仍是笑的漫不经心:“好啊,你要……怎么杀了我?用这儿?还是……这儿?”他眼中的火越发旺了,手指轻佻地滑过她的唇,复又往下蜿蜒。

这种回忆,竟比溺水更叫人窒息。

云鬟竭力挣扎,才从回忆的噩梦之中醒了过来,灯光幽淡,眼前是乳母林氏,正焦急地握着她的手腕,声声唤她的名。

崔云鬟下意识地将手从林氏掌心挣脱出来,整条手臂兀自火辣辣地,疼得有些发麻,宛若前一刻,还是被那人擒握着手腕狠狠压着,她甚至仍听见他咻咻低喘的声音,近在耳畔。

林氏见她惊魂未定,却错会了意,不由目光怜惜,喃喃道:“可怜的凤哥儿……”

妇人索性把云鬟拥入怀中,抚着头发道:“姐儿别担心,虽说奶奶去了,府内却未必就会真不管你了,毕竟你仍是崔家的女孩儿呢……别的不说,这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呀?凤哥儿不怕,不怕。”

如同抱着昔日婴孩儿一般,轻轻地拍打着云鬟的肩臂安抚。

云鬟明知她会错意,但是此刻对她来说,却也是唯一慰藉,只得拼力抱紧了林氏。

——她不知自己因何而“重生”,莫非是老天恶意的捉弄?

不多时,陈叔听见动静,也披衣举烛来探问情形,云鬟才放开林氏,道:“不过是做了噩梦,嬷嬷跟陈叔都去睡罢,我无碍了。”

两人又守了她一会子,这才自转出去。

临出门,林乳母忽道:“青玫这蹄子睡的也忒死,这屋里闹得反了天,她倒是安稳不觉的。”话虽如此,却究竟并没再去揪青玫起身,只恨恨说道:“明儿再行算账。”打个哈欠,回去睡了。

次日,乳母果然问起青玫昨夜之事,青玫只说自己果然睡死了,乳母口硬心软,骂了几句,便也罢了。

及至午后,青玫领着云鬟出外玩耍之时,云鬟见左右无人,方问:“姐姐昨儿当真没听见我叫人么?”

青玫低头看她:“凤哥儿可也是怪我了?”说话间,便蹲在地上,替云鬟整了整衣襟,道:“凤哥儿放心,以后我一定会听见、不会再撇了凤哥儿的。”

崔云鬟见少女双眸明亮,桃花似的脸上微微带红,她心头滋味莫名,默默低下头去。

过了会子,云鬟才又问道:“昨儿听小狗子说,阿宝的哥哥很中意姐姐……问姐姐会不会嫁过去呢。”

青玫没想到云鬟会说出这句来,脸上的笑影略退去几分,半晌道:“凤哥儿别听他们小孩子瞎说。”

云鬟只做懵懂无觉状,问道:“真个儿是瞎说么?姐姐不喜欢来福哥哥?”

青玫哑然,眼神闪烁,还未回答,就见迎面几个顽童跑来,因见了凤哥儿,都围过来,问长道短。

青玫暗中松了口气,却见阿宝欢喜雀跃道:“洛水河边上来了好多官兵,都在那里起灶做饭呢,很是好耍。”

云鬟随口问道:“怎么有官兵来呢?”才问出口,就知自己多此一举了,问阿宝等小儿,倒不如她自个儿想来的便宜些。

微一定神,云鬟便想起,前世这个时候,鄜州城曾有三次官兵调动,两次为演练,当中一次,却是因为曾有传言:说是鄜州大狱中逃了几个厉害的囚犯。是以州官请调了驻扎官兵配合缉捕。

按照时间上来说,此番便是缉捕要犯了。

果然阿宝等一无所知,只等不及地拉着云鬟去看热闹。

云鬟懒懒随行,青玫一路陪同,顷刻逛到洛水河畔,远远看去,果然见河边有人影窜动,更有一股奇异的香气飘散,仿佛是烧红薯等的香气,略有一丝甜,在山野间飘荡,越发诱人。

这一股独特香气引得云鬟不禁又想起旧事,此刻发生的点滴,跟记忆中的丝毫无差,她就如同一个荒唐的重复者,身不由己地来走自己曾走过的老路。

喀嚓喀嚓,脚步声响,是一队官兵经过,顽童们呆呆站住,痴痴凝望。

河畔上,有个收拾锅灶的士兵唿哨一声,几个顽童齐齐转头,那士兵笑的甚是和善,在灶底一掏,向着领头的阿宝扔来一物。

阿宝迟疑着捡起来,却果然是一枚烤好了的番薯,香气四溢。

孩童们是最喜此物的,当下欢呼起来,齐聚来吃。

独云鬟站着不动,眼前种种,乃至这守灶士兵扔来番薯的情形,阿宝他们喜笑颜开之状,都同她记忆中一般无二,然而……亦有不同。

云鬟微微蹙眉,转头四看,目光掠过成片的青蒿野艾,掠过金黄色的麦田,以及近前行经而过的士兵队列,所有一切,都跟记忆相合,显得安谧而祥和。

可身上有一股大不自在之感,挥之不散,说不上是怎么样,若认真想来,就仿佛……在被什么危险的目光,暗中窥伺,冷浸浸地,令人毛发倒竖。

蓦然回首,云鬟凝眸,看向不远处的郁郁密林之中。

第4章

话说云鬟回眸看去,却见林树翠郁,密密遮遮,并不见有什么异动。

恰阿宝跳了过来,分番薯给云鬟吃,便将此情岔开了。

就在青玫陪着云鬟并一干小童离开洛水河畔之时,有一名小兵匆匆跑进林子,左右环顾,片刻叫道:“六爷,六爷?”

连呼数声,才听到有个声音淡淡懒懒地说道:“又叫什么魂儿呢。”说话间,就见前方一棵极高大的杨树上,枝梢轻摇,旋即有一道身影,如飞鸟一般轻跃落地。

这自树上跳下之人,细看却是一名大约十三四岁的少年,着简陋戎装,乱发蓬首,腰肩窄弱,身量自是未足,然依稀可见,生得甚是清秀,修眉湛眼,只脸颊仍有些圆鼓鼓地,透出稚气未脱,因此那眉宇间若有似无的冷峻沉郁之气,倒也不大显眼了。

小兵见了这少年,却如获至宝,赶上来陪笑说道:“六爷,队伍都收拾停当,就等您了。”

赵六往地上啐了口,道:“你们先走,又有什么要紧。”话虽如此说,却也拍拍衣袖,迈步往外而去。

小兵忙跟上:“监军一再吩咐,说是你身边儿断不可缺了人,又哪里敢像是往常一样呢,再者说上回那件事……”倒也识趣,见赵六眉头皱蹙,当下笑道:“该死该死,又多嘴多舌了。”

赵六笑微微看他一眼,也不说话,出了林子,果然见队伍已经整肃妥当,连伙头军们都收拾利索。赵六远望平林漠漠,烟色空濛,叹道:“这一趟又是白跑了。”

小兵早牵了马儿来,安慰道:“是那些囚徒太过狡诈,不过咱们都已经不下天罗地网,迟早晚儿要将他们一网打尽的。”

赵六翻身上马,闻言抬手,在左边肩头轻轻一捂,手底所按之处,隐隐作痛,少年扬眉,双眼里方透出几分锐色。

军马往前而行,入夜之后,终于回到了鄜州城大营。

赵六径直进了演武厅,穿堂而过,往后院去,不多时来至书房,进内之时,见书桌后端坐一名身着道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面白无须,容貌寡淡,唇角微微下撇。

这人见赵六进门,抬起眼睛扫了一扫,仍是面无表情,木然之态。

此人正是鄜州城驻军大营的监军,杜云鹤。

赵六也不做声,只是自顾自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坐了,旁边小桌上早放了一壶茶,赵六探手一抹,恰恰微温,他一路行军回来,早就口渴,当下自顾自斟茶喝了两口。

如此半晌,杜云鹤把手中的毛笔搁了:“回来了。”

赵六笑道:“有心不回来,架不住您的军令勾魂似的不停催呢。”

杜云鹤低头看写好的字帖儿,闻言淡淡哼了声,慢慢道:“放你出去办正经事,竟像是打出天宫的孙猴子,务必要闹出点名堂来……可知道你不过是初生牛犊,这江湖中卧虎藏龙的人多着了,一不留神,便把小命儿也搭上。”

说了两句,才又抬眸看向赵六,道:“毕竟你不是孙猴子,纵然遇上了对手,对方或有如来佛之能,却未必有如来佛之仁,让你灰飞烟灭也是有的。——你的伤如何了?”

赵六道:“好了。”

杜云鹤使了个眼色,赵六会意起身,来至桌边儿,杜云鹤抬手,修长手指搭上他的脉,闭眸静听片刻,才点点头:“这一遭儿也是你命大不该绝,对方仓促之下,并未补上一掌,加之你又落了水……下回就未必有如此幸运了。”

赵六道:“如何总是咒我呢?”

杜云鹤冷笑不言。

赵六重回身坐了,忽地问道:“您当日把我从葫芦河里救上来,当时可还有别人在场?”

杜云鹤听闻,定定看向赵六,不答反问:“为何这样说?”

赵六摸了摸头,笑嘻嘻地说:“只是问问罢了,莫非当真有第三人?”

杜云鹤冷冷淡淡道:“这个不是你该关心之事,你还是多想一想,该如何缉拿那逃脱的凶顽罢了。”

赵六挑眉,果然不再追问,只道:“我已经有了法子。”说着,便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杜云鹤琢磨了会儿,觉得此法可行,便应承了。

如此正事谈罢,杜云鹤瞥了赵六几眼,忽然问道:“你的如月珮,还未找到?”

赵六摇头,杜云鹤停了停,道:“倒也罢了,只怕是你受伤落水之时,掉进了那葫芦河里……唉……”说着,长长一叹,眼底透出怅然惋惜之色。

杜云鹤出神半晌,忽地警醒,见赵六正默然不语盯着自己,他便仍板着脸,道:“你且去罢,此地无事了。”

赵六果然起身,拱手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赵六穿过游廊,心中盘旋事宜,来至前面,那随行小兵接了,赵六驻足,吩咐他把几个小统领唤来。

不多时众人都来至演武堂上,赵六道:“各位,我同监军商议过了,先前咱们大肆带人搜捕,未免打草惊蛇,让那些贼人事先防范潜藏起来,倒不如分小队便捷行事,秘密寻访缉捕。”

众人面面相觑,赵六环顾周遭,又道:“毕竟州官盼得紧,若是我们无功而返,众位哥哥面上都不好看。”

众人都知道赵六虽年纪小,资历却深,又是个极有智谋主张的,何况他还是杜监军心腹的人,并不能把他当作寻常少年般轻视,当下均都点头称是,定下海捕之计。

几乎与此同时,在素闲庄外,崔云鬟跟青玫正欲回庄,迎面见一个健硕挺拔的青年快步而来,远远地看见青玫,面上便露出喜色。

崔云鬟早就看见这青年,却一言不发,只冷眼旁观,眼见这青年来至跟前儿,先是对她招呼道:“大小姐回来了。”继而对青玫道:“青姑娘今儿是带小姐去哪里逛了?”

青玫见崔云鬟不言语,心底却莫名想起先前出门之时,云鬟曾说过的话,一时有些不大自在,便道:“去洛水河边走了走,来福哥是去山庄了?”

来福道:“我先前也打洛水边回来,因打了两条颇大的鲜鱼,便特意给你们送来,已经交给陈叔了,他说晚上熬鱼汤给大小姐吃呢。”

青玫笑道:“我替凤哥儿多谢来福哥了。”

两个人站着说话,云鬟在旁边打量来福,青年肤色微黑,五官端正,并不难看,也并无邪狞不端气质。

云鬟忽道:“姐姐,我的镯子不见了。”

青玫正欲领她回庄子,闻言忙过来,拉起手儿一拨袖子,果见手腕上空空,一时急了起来,云鬟道:“多半是来路上丢了。”

青玫忙道:“既如此,回头找找,兴许能寻回来。”

来福听了,便欲同寻,又问镯子什么样儿,青玫哪里有暇同他细说,便道:“不必了,我自个儿找就是,来福哥且去忙罢。”

正拉着云鬟欲走,不妨云鬟又道:“姐姐,我脚疼。”

青玫望着她笑道:“你又是躲懒呢,想要我背着就直说是了。”

云鬟摇头:“我不要回去。”

青玫意外,不由为难。云鬟却看向来福,来福毕竟不笨,便又接口道:“这有何难?我送大小姐家去就是了。”

青玫兀自不放心,谁知云鬟倒是肯的,青玫又怕那镯子被路人捡走,就叮嘱了来福两句,便先去了。

青玫去后,来福便对云鬟道:“大小姐,你既然脚疼,我背着可好?”

云鬟并不动,只道:“来福哥哥,我们在此等姐姐好么?听说官兵在搜寻什么大盗,我有些担心姐姐。”

来福闻言一惊,便道:“大小姐说的是,我如何竟忘了此事?不如……我们去跟上青姑娘?”

云鬟见他满脸忧急之色,并无任何狡狯奸诈之情,便道:“我随口说说,哪里就真出事了?就这样着急起来。”

来福微微窘然,只得又称是。

云鬟略说了几句,便问:“来福哥哥年纪不小了罢?可有中意的人家?”

来福很是意外,然而云鬟年纪虽小,却是素闲庄的小主子,更是他们这些佃户的主人,何况她的谈吐气质,并不类寻常顽童,来福素来对她也甚是恭敬。

来福见问,嘿嘿一笑,有几分羞赧之意:“大小姐如何说起这个来了?”

云鬟道:“只因我前日听阿宝说,来福哥哥……”

来福怔道:“阿宝说我什么?”

云鬟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反问:“来福哥哥难道不知道?”

来福被她气定神闲地一问,触动心事,不觉心虚起来,一张脸黑里透红,结结巴巴道:“我、我……”

云鬟仔细打量他的举止神情,并看不出什么来,如此不多时,青玫去而复返,见他两个兀自站在原地,不由诧异:“怎么没回去?”

云鬟道:“来福哥哥忧心姐姐呢。”

来福转头,对上青玫好奇的眼神,越发窘羞,道:“我该走了!”竟果然一溜烟地去了,倒是弄得青玫一头雾水。

青玫本想问来福为何举止反常,不料云鬟先截住她:“姐姐,镯子可找到了?”

青玫忐忑道:“没找见,这可如何是好,回头给嬷嬷知道,又要骂我了。”

云鬟道:“姐姐别怕,我原本忘了,先前阿宝叫我吃番薯,我看镯子碍事,摘下来放在怀中,方才才想起来。”说着抬起手来。

青玫睁大双眸,果然见她手腕玲珑,银镯子闪闪微光,当下转忧为喜,握着云鬟的手道:“好姑娘,让我白受了一场惊,还好并没丢了。”

说说笑笑,两个人回到素闲庄,正是黄昏晚饭之时,陈叔已经摆弄了来福送来的鱼鲜,正想出门找她两个回来吃饭,正好儿见进门来。

林嬷嬷见两人回来迟了,不免又说嘴了几句,拉着云鬟进内洗漱了一番,方出来吃了晚饭。

是夜晚间,林嬷嬷跟陈叔各自安歇,青玫陪在床边,拿着蒲扇给云鬟扇风。

顷刻,青玫见她若有睡意,才要起身回房,不料云鬟道:“姐姐陪着我一块儿睡可好?”

青玫一怔,然而云鬟极少主动开口求她什么,何况又知道云鬟昨日被梦“魇”住了之事,因此即刻便答应了。

当下,青玫脱了外裳,只着小衣,上了床来,仍是摇着蒲扇,一边悄声对云鬟道:“天儿渐渐热起来,我在这儿毕竟更添热了,凤哥儿若是晚间害怕,明日我跟陈叔说,再搬一张床进来。”

云鬟模糊答应,并不怕焐热,往青玫身边更靠近了些,垂头睡去,青玫只等她安稳睡着,才把蒲扇放下,也合眸睡了。

不料睡到半夜,青玫便觉得身边的人簌簌发抖,急醒来,却见云鬟皱紧眉心,紧闭双唇,满脸的汗,青玫吓了一跳,抬手一抹,那汗却是冰冷的。

青玫自知云鬟又是被魇住了,慌忙抱着肩头,连唤数声,云鬟才猛然醒来,暗影中双眸睁得极大,满目骇然,盯着青玫,就如不认得她了一般。

青玫忙道:“凤哥儿别怕,我在这里。”

云鬟死死地瞪着她,听了此声,方抬起手来,细嫩的手指却颤个不停,青玫忙握住道:“怎么了?”

忽地惊觉云鬟的手亦是冰冷的。

青玫心中一动,便俯身过去,把云鬟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口中柔声道:“姐姐在这儿呢,凤哥儿摸摸看。”

果然云鬟正也是这个意思,手指在青玫脸上摸了会子,察觉手底肌肤滑腻温润,才终于缓过一口气。

青玫把云鬟抱入怀中,轻轻地抚着她的肩臂安慰,见她有镇定之意,才悄声问道:“又做什么噩梦了?”

云鬟垂着眼皮,并不回答,眼前却猛然出现一幕:一具腐败、衣衫凌乱的女体扭曲卧在地上,满头青丝遮着脸,有一只手将那头发拨开,便露出底下双目圆睁的脸,竟是死不瞑目。

这女尸,却正是青玫。

云鬟将头往青玫暖软的怀中扎了扎,兀自无法挥散心头寒意。

是的,按照云鬟所记忆的,再过十三天,就是青玫遇害之日,十三天后的夜晚,在葫芦河的拐角杨树林里,青玫被人杀害。

那天,是村里的小丫头匆匆跑来报信,素闲庄内,林嬷嬷正因青玫一大早儿不见了人,恼的胡嚼乱骂,忽地听说青玫死了,差点惊厥过去。

陈叔忙出门去认人,云鬟趁林嬷嬷神不守舍,也偷偷跑了出门,她一路来至杨树林中,早有许多乡民围在那里,还有县城内来的仵作差人等。

云鬟自人群中挤了进去,正看见仵作将青玫脸上的发拨开,让陈叔细辨那幕。

云鬟站在一堆大人之中,身不由己地把这幕场景印入眼底,——死去的青玫半裸地躺在地上,发白的手足,像极了被掐断了茎而迅速凋零的白蔷薇。

她身下是满地的枯枝落叶,周围凛凛泛白的杨树,剑蔟似的冲天,树身上一个个乌黑的瘢痕,宛若人的眼睛,同死去的青玫一样,呆骇地凝视眼前尘世。

经鄜州仵作查验,青玫乃是被人先奸后杀。

而凶手也很快被缉拿归案,这被官府定罪,犯下十恶不赦禽兽行径的……不是别人,正是来福。

第5章

话说是夜,云鬟借口畏怕,留了青玫陪自己同睡,守着此刻安好的青玫,对比她身上将发生的……着实地暗暗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