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的存在,总是时不时地提醒着云鬟,昔日发生经历过的。

因此她日思夜想,心底渐渐生出一个极大胆的想法儿来,那便是:远离是非之地,避开是非之人,从此所有,一了百了。

早在崔印亲自来庄上之前,云鬟便已经悄悄地拿定了主意。

只不过这“主意”却因崔印初来那日的温柔体贴,对亲情的渴望,让云鬟心底有一刻的松动……甚至觉着……索性就跟着他回京去罢了。

谁知那份喜欢,不过如镜花水月似的,何其短暂,转瞬即破。

所以这连日来崔印在鄜州游山玩水,云鬟一边儿装病,一边儿却焦急地等候陈叔的消息。

她也是担心陈叔出事的,更几次想悄悄地把秦晨叫来,让他帮忙去找一找,且喜老天保佑,陈叔毕竟安然归来。

陈叔听了云鬟一句:“谁说不能住?”自然不明白的,便问道:“小主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云鬟迟疑片刻,便说道:“陈叔,你觉着我父亲如何?”

陈叔闻言沉默,陈叔因是谢家的人,自然心向谢家,对他而言,谢氏既是他要效忠的谢家主子,也是他从小儿看着长大的“小主人”,然而,最终却是那个下场……

主子们的事,陈叔自然不敢也不能多嘴,可心底却一直都深以为遗憾,为谢氏而不平。

先前虽见了崔印,知道他是名门显贵,然而对陈叔来说,他对谢氏“始乱终弃”,对凤哥儿“弃之不顾”,实则……却只是个寡情薄幸的贵公子罢了,对谢氏来说并非良配,对凤哥儿来说并非完父。

如今听云鬟问,陈叔心里虽不喜欢崔印,倒也不便直口说出,便支吾道:“侯爷么……自然是大户人家的公子,我们这些乡野村人哪里懂得,又哪里敢说。”

云鬟闻言,笑了笑,便道:“陈叔不必说,我也明白。然而你可知道我心底想什么?”

陈叔摇了摇头,云鬟轻声道:“我心里想,纵然我跟着父亲回了京,在那偌大府里,只怕也讨不了好儿的,毕竟我亲娘没了,父亲又是不管事的……”

陈叔见她果然说的直接,心中震动,忙问:“小主子叫我去那么远的地方置买房屋,难道……”

云鬟默然:不错,早在崔印亲自来之前,她就有此打算,且正如先前她跟陈叔说过的,——此事她已经想过千百回。

云鬟所思所想,便是在侯府派人来接她之前,她只寻一个由头,譬如对外放话说,是谢家的人来接了她去,然后带着陈叔等贴身的人一走了之,远远地去到那江南水乡之地避居。

横竖对侯府来说,她不过是个可有可无之人罢了,就算是找不到了,或者惊动官府,也只是一时的,何况难道真的非她不可?更何况她有心躲避,别人自然难以寻到。

可是云鬟之所以下如此决心的理由,却并不仅仅是跟陈叔所说的这个,而是……对她来说,转头南下,而非北上,只有这般,她的命运才能完完全全地扭转,跟先前的彻底不同。

就如痛下决心、挥刀斩断所有一样,如此才能断了往后跟那许多人的种种羁绊,那些剪不断,理还乱,动魄惊心的孽障孽缘。

陈叔终于懂了云鬟的意思,他心中自然震惊非常,虽然知道小主子向来自有主意,可是如此……却委实有些惊世骇俗了。

竟然舍得京城那花花之地,侯门公府的大宅大院,千金小姐的身份……宁肯销声匿迹地远遁……

若非向来知道云鬟的心性,陈叔必然以为不过是小孩儿家的任性胡为罢了,然而望着灯下云鬟澈然坚定的目光,陈叔深深地吸了口气,道:“横竖……我只听小主子的罢了。只要您想好了,我并没有二话。”

云鬟一笑点头,当下便不再说此事,只又详细问起陈叔一路的情形。

陈叔方又道:“都是我的身子拖累了,加上太长时间没赶路了,又水土不服的,那天才撑着到了扬州,可巧就病倒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得亏遇上了好人,请了个高明的大夫,养了十几天,才又活了过来。”

云鬟见他比先前枯瘦了好些,心中难过,便道:“陈叔,苦了你了。”

陈叔笑道:“哪里话,我害怕耽搁了正经事儿呢,还好仍是做成了,不然我也要无脸回来见凤哥儿了。”

云鬟知道他急着赶路,自然亏虚了身子,只怕要多调理些时日才好,当下便不再同他说下去,只催他快些回去休息。

陈叔去后,云鬟复回到里屋,因露珠儿跟林嬷嬷都给她打发了,此刻屋内寂静无声。

云鬟心中却有些异样之感,她静坐想了片刻,便轻轻地唤道:“巽风。”

唤声似轻烟袅过,却无人应声,云鬟复又叫道:“巽风?”仍是悄然寂静。

云鬟见巽风果然不在,才微微地松了口气。

自打崔印带人来到庄上后,巽风便不似先前异样跟她跟的紧了,方才云鬟同陈叔交谈之前又四处打量过,并没见到踪迹。

可同陈叔说完心事之后,却始终有些忐忑,总有不踏实之感,因此便诈唤了两声。

巽风既然没答应,自是不在场了……云鬟心想。

然而忽地转念又想到:“他们分明是白四爷所留的人,然而我跟四爷毫不相干,竟是为何要这样相待……”

云鬟想了会子,又咬了咬唇,低头暗叹了声:“纵然留了人在这儿,只怕也没要紧,白四爷……是何等的人,怎么在一个萍水相逢的小丫头身上留心分神呢,他留下巽风阿泽他们,不过是怜悯庄上无人照应,又或许,是因上回那王典来闹的一场……他心性谨慎,不欲再出事端罢了。可就算留了巽风又怎么样,倘或巽风真的听见了我的打算,难道白四爷还能插手不成?照他的性情,只怕也万事不说而已。”

云鬟想到这里,微微笑了笑,可虽是想着此事,心底却一个闪念,竟没来由地又想起崔印突如其来的缘故。

云鬟先前虽听胡嬷嬷的丫头说过,崔印之所以亲自来接,不过是因沈丞相夫人的一句话……然而区区一个不起眼儿的侯门小姐,向来跟沈家又无瓜葛,无缘无故哪里会惊动丞相府的人?

可若是……白四爷……就不同了。

一念至此,心猛地跳了一跳,隐隐钝痛。

云鬟按着胸前,忽地觉着莫名口渴,便站起身来,可人起身了,却又忘了要做什么,便只顾呆站。

不料正露珠儿从外进来,见她直愣愣地站着,便吃了一惊,忙走过来道:“姑娘,怎么了?”

云鬟合了合眼,才隐约道:“你来的正好儿,我要吃口茶。”

露珠儿忙去倒茶来,云鬟兀自觉着心里闷闷的很,便走到窗户旁,把窗扇打开。

迎面而来的是如泼墨似的浓夜,廊下跟门首的灯笼光朦胧幽淡,夜间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周身丝丝地发寒。

云鬟抬手抱臂,手指轻抚过臂膀,又或许是夜晚的乡野里湿气太重了,顷刻间,眼角竟也有些潮润润的。

次日,崔印便又去宝室寺里观赏那唐时的大铜钟,中午吃了素斋,下午才回。

崔印来至后院,便趁兴对云鬟道:“难得,先前听闻鄜州,只觉着籍籍无名而已,谁知竟有这许多好去处,那凤凰山洛水河且不说了,单是今儿看过的铜钟,先前去过的柏山寺塔,石泓寺石窟,以及八卦塔群等八景,已经是极难得罕见的了,早知这般好玩儿,该早来再多住些日子才好。”

云鬟只不言语,她虽在鄜州住了两年,但周遭的这些景致尚没看完全,只在谢氏身子还撑得住的时候,曾同她一块儿游过凤凰山,也曾去过宝室寺还愿,两人亲手抚摸过那铜钟……其他各地,却不曾踏足。

崔印见她不答,自知失言,便笑道:“不过为父可不是特意来玩耍的,鬟儿该知道的呢?”

云鬟笑了笑:“这是自然,父亲既然喜欢此处,多住些日子也是无妨的。”

崔印道:“已经住了好些日子了,若不是因为你的病,早该回京了呢,这会子京内还不知如何……只怕催回的信已经在路上了。”

云鬟听了,便面有忧色,崔印问道:“怎么了?”

云鬟道:“父亲且答应不恼,女儿才敢说。”

崔印十分好奇,便正色道:“到底是怎么样呢?我不恼就是了。你且说。”

云鬟方小声道:“女儿想,这会子还是不跟父亲回京去,只因……母亲去了还不到三年,得是明年开春儿的时候才算,所以女儿恳求父亲答应,让女儿在此地再留数月,好歹给母亲守足了三年的孝,才能安心跟父亲回京呢……毕竟此次一回去,就再也不会回到此地了。”云鬟低声说着,略微哽咽,眼中便有泪光闪烁。

崔印听了,大为意外,但一方面,却也禁不住为她如此孝心而动容。

崔印默默出神,片刻才道:“好鬟儿,不想你的孝心这样重,为父自然是想成全你的,可是,京内催的急……若是这回不带你回去,你祖母必然不依,又要骂我不干事呢。”

云鬟拭泪道:“我也知道这请求有些逾矩,然而毕竟是孩儿对母亲的最后一点儿孝心了,求父亲成全。”她说着便站起身来,竟哭着向崔印跪了下去。

崔印忙将她扶起来,见女孩儿哭的眼睛通红,雨打的菡萏似的,崔印自然忍不住,便道:“罢了罢了,你且别急,让为父再想一想可好呢?”

云鬟含泪看他:“母亲去了,虽知道府内的人牵挂我,但对鬟儿来说,父亲大人却是最亲的人……还请父亲体察女儿的心意……”

崔印如何禁得住这样的话,这两年他虽曾想过云鬟远在鄜州,但因府内安乐,他镇日又忙着游戏,于是想想也就罢了,如今听云鬟说的如此恳切,他心底自是有些愧疚的,加之他本是个耳软心活的人,当即便把心一横,索性道:“好了好了,你这样孝顺,为父怎么能忍心不应呢,也罢,纵然拼了回去给你祖母打骂,也要应你的,谁叫你是父亲最疼的乖女儿呢。”

云鬟方破涕为笑:“多谢父亲,父亲果然还是最疼我的。”

崔印也笑道:“既然如此,可不许再哭了,叫为父心疼。”

父女两人说罢,云鬟便进内洗脸,转身离开崔印之时,方悄悄地松了口气。

自打她“重生”以来,几乎都不曾十分遮掩本性,不管是对庄内的陈叔林奶娘等,还是对县衙的黄诚秦晨等,或者是对赵六……几乎都完全是她自个儿的冷淡冷清性情。

众人也都习以为常。

今日这一场,却着实有些超出“所能”了。

又怎会想到呢,她收起本性,如小女孩儿般哭笑婉转,如此费心地饰演,却正是对着所谓“最亲近”的这人?

且说云鬟徐步入内,将到卧房之时,却见巽风站在廊下,正望着她。

人家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不知是不是巽风跟随白樘太久了的缘故,这份气质冷眼一看,竟有几分相似。

云鬟便垂了眼皮儿,将走到巽风身边的时候,听他默默地说道:“凤哥儿因何要明年再回京呢?”

云鬟微惊,便驻足转头看去:“你……”

巽风看着她仍有些泛红的双眸,却不答。

云鬟咬了咬唇道:“你方才都看见了?”

巽风神色平静,似了然一切,云鬟盯着他,不由便想到昨晚……她心头竟微微有些紧张。

两个人目光相对片刻,云鬟竭力让心绪平静,说:“那位大人……请巽风来看护我,然而现在我父亲已经来了,巽风现在,大可回京去,何必再白白地耽搁在这儿呢?”

巽风方露出些许温和笑意,答道:“想必大人自有安排,不然早便召我回去了。”

云鬟心头一沉:“有何安排?原本是怕庄内没有好手,如今一切安泰,何必还叫巽风在此?何况,我跟大人非亲非故,又毫无关系,做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

巽风见她有些急了起来,便不回答。

云鬟自忖有些失态,便转开头去道:“抱歉,是我失礼了……”

巽风缓声道:“凤哥儿若是觉着我碍事,以后我不再凤哥儿跟前出现就是了。何况你大概也知道……我只是听命行事,要负责你的安危而已,其他不论何事,我都不会插手,方才也不过是无意中听见,才多口一问,凤哥儿既然厌烦,以后巽风也不会再犯了。”他不疾不徐说来,口吻中竟有几分温和的歉意。

云鬟转头看了他一眼,终于只轻轻摇了摇头。

进了里屋,云鬟洗了脸,想到父亲那一关好歹过了,可是巽风,却并不是崔印那样简单能“解决”的人。

他虽说不会插手,但他所知道的一切,只怕白樘也会知道,虽然明知以白樘的为人,不至于会上心理会她如何“闹腾”,可……

云鬟正苦思冥想,忽地见林奶娘气哼哼地走了来,甩手落座,道:“这日子倒是没法儿过了。”

云鬟不明白,却也不问,只看着她,林奶娘正憋了一肚子火儿,偏偏云鬟耐得住,她只好自己说道:“住偏院内的那几个人,越发上脸了,可恨庄内的人自也不争气,总是给我惹事儿。”

自打胡嬷嬷等来了,便安置在偏院中,林奶娘这自然是在说她们了,只说的不清不楚。

云鬟才道:“说什么?”

林嬷嬷恨恨道:“先前还以为晓晴是个好的,今儿不知怎么,竟跟那院子里的两个丫头打闹了起来,我因不在跟前儿,只听说闹得很不像话,惹得胡嬷嬷动了怒,便叫人把她关在柴房,还要告诉侯爷,要撵了她呢,凤哥儿你说这是不是不消停呢?”

云鬟意外,问道:“好端端地如何打闹?”

林奶娘道:“想必是晓晴没规矩,惹恼了她们,不然还能怎么样……”

云鬟便不语,此刻露珠儿跑进来,正好儿听见这句,便急急地分辩道:“奶娘你误会晓晴了,哪里是她没规矩呢?没规矩的分明是……”眼睛怯怯地,有些不敢说。

林奶娘因听话里有话,便问:“你又知道什么呢?还不快说。”

露珠儿看云鬟一眼,方皱眉努嘴地说了缘故。

原来早上,晓晴因留在素闲庄上,便不顾身上有伤,起来同露珠儿做活自打胡嬷嬷等来了,他们这起人虽也是奴才,在这庄上,却如二等主子一样,他们只负责伺候崔印,而露珠儿等庄内的人,却要来伺候她们。

露珠儿跟晓晴便捧了早饭送到院中,谁知正听见两个丫头在碎嘴,正又是说云鬟的事。

露珠儿说到这儿,便欲言又止,面有难色。

云鬟道:“她们说的什么,不妨事,你且说来。”

露珠儿才撅嘴道:“她们说的好难听,说什么……前日小六爷来,竟直去了姑娘房内,说没有教养、轻浮等话。”

林嬷嬷并不知此情,听了这句,也气白了脸:“你说的可是真?”

露珠儿道:“如何不真?还有更难听的,奴婢不敢说呢。因奶娘跟姑娘都教导我不许跟人斗口,我便不想理她们,是晓晴气不忿,叫她们不许乱说,谁知她们就恼了……又骂又打的……又不是我们先动的手,那胡嬷嬷还打了晓晴两个耳光,凭什么就只把晓晴关起来呢。”

林奶娘听到这里,不等云鬟说,便起身,竟咬牙瞪眼道:“这个老货,也太过了些,我忍她也忍的太久,竟要骑到人脖颈上拉屎不成!”说着,便吩咐露珠儿跟上,急急地出门去了。

云鬟想要拦住,却已来不及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想到林奶娘素来好性儿,今日竟也被逼的冒了火,云鬟本想由得她去做一场,忽然想到心底的打算,由着她去得罪人倒也不好……

话说林奶娘气冲冲地来到柴房,便叫人把晓晴放了,正胡嬷嬷那两个丫鬟在门口,你一言我一语地羞辱晓晴,林奶娘见如此嚣张,走到跟前儿,二话不说,扬手两个嘴巴子过去,把两人打的懵了。

林奶娘又指着骂道:“瞧明白了,这儿是什么地方,由不得你们在这儿撒野做耗!”

两个丫头见势不妙,一个便去传信,另一个道:“这不是我们的主意,是这丫头没规矩,冲撞了胡奶奶。”

林奶娘道:“呸!你还跟我花言巧语的,我还说你冲撞了我呢!你敢说你们背地里编排姑娘些什么了吗?你且跟着我到侯爷跟前儿说去!”上前一把揪住,便要拉着走。

那丫头见她知道了内情,毕竟心虚,便忙挣扎道:“并没说什么,奶奶哪里听人挑唆的?”

林奶娘道:“我用得着人挑唆么?你们平日里的声气儿已经够我看明白的了,原本不想认真理会,不料竟更纵的无法,狐狸尾巴越漏越出来了!”

露珠儿在旁看着,又是惊,又是喜欢,早使眼色给庄上的小厮,叫把柴房打开,顿时便放了晓晴出来。

正拉扯吵嚷中,胡嬷嬷闻讯带了丫头们赶来,便道:“住手,是做什么?”

林奶娘本是有些畏她的,连日里因憋得厉害,此刻便也顾不得了,因冷笑说:“胡姐姐,你素日里不好好地教导底下,我少不得替你教训教训,免得她们的嘴什么蛆也敢乱嚼,叫人听着恶心不像。”

胡嬷嬷习惯了她平日里隐忍温和,今日见如此,便不悦地皱眉:“你是疯了不成?我的人我自教的很好,哪里用得着你来多管闲事?”说着又看晓晴,因冷笑道:“敢情是为了这蹄子呢,林嬷嬷,你原本也算是个老成的,当初府里才派了你来照顾小姐,不料在这乡下地方住了两年,自己倒也把规矩忘得一干二净了,反跟着这些人胡闹,我劝你消停些儿,方才我已经禀告侯爷,侯爷也说了,这种咬群骡子似的小坏蹄子,叫趁早儿赶出去。”

晓晴惊魂未定,闻言发抖,林奶娘半信半疑,又怕果然崔印已经下了令……她虽在气头上,却也不敢忤逆侯爷的意思。

胡嬷嬷见状,十分得意,她手下的丫头们见占了上风,也都互相挤眉弄眼的使眼色。

正在这会儿,却听门口有人道:“哦?你是怎么跟父亲说的?”

胡嬷嬷见是云鬟来了,并不当回事,正要开口,云鬟却又道:“只怕你说漏了,没提她们背地编排我跟小六爷的话呢?”

胡嬷嬷听了这话,那笑便僵住了。

云鬟已将走到跟前儿,仍无惧无恼,只冷淡淡地望着胡嬷嬷:“想必你是不认的,正好儿我也有空,不如叫上这几个人,加上晓晴,一块儿去父亲跟前儿对证,如何?”

胡嬷嬷已经有些软了下来,强笑道:“这个就不必了,我方才已经禀过了。”

云鬟道:“审案都要听两边儿说呢,怎么能只听片面之词?”回头看林奶娘跟晓晴,吩咐道:“都愣着做什么,跟我来。”

云鬟迈步欲走,胡嬷嬷哪里敢?忙上前拦住:“姑娘且慢……”她抬手要挡云鬟,因云鬟个儿矮,胡嬷嬷的手便在她肩头轻轻一碰,谁知如此之下,云鬟身子一晃,竟站不住似的,一个趔趄,往后跌在地上。

林奶娘大惊,有一个人却反应甚快,却见晓晴跑到云鬟身旁,一边儿扶着一边儿叫道:“你胆敢推倒姑娘!”

与此同时,胡嬷嬷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正有些不信,就听身后有人带怒喝道:“是做什么!”

第53章

这发话之人,自然正是闻讯赶来的小侯爷崔印,他因在胡嬷嬷后面,虽没十分看清她的动作,可却瞧见她抬手,继而云鬟便跌倒了。

再加上程晓晴叫了那一声,崔印自然震怒,以为果然是胡嬷嬷对云鬟不敬。

在场众人见状,都也惊惊愣愣,林奶娘跟露珠儿才双双也跟着上前儿救护。

胡嬷嬷见势不妙,忙回身,才叫了声“侯爷”,崔印已到跟前儿,望着她哼了声,便忙先去扶住云鬟,打量着问道:“跌伤了不曾?哪里疼?”

云鬟低着头,竟不做声,崔印见她如此,心中越发疼惜,自忖是伤着了、或给这刁婆子吓坏了。

崔印便回头,疾言厉色地对胡嬷嬷道:“这是怎么说,竟是反了不成?敢对主子动手了?这规矩却是谁教导的?”

胡嬷嬷本是太太身边儿的人,府内众人见了,无不恭敬,纵然是崔印也从来以礼相待,如今竟一反常态的厉声训斥,胡嬷嬷顿时脸上通红,又羞又惧,勉强道:“侯爷,奴婢并没有动手……”

可这话谁又信呢?别说是崔印,就算是跟着胡嬷嬷的两个丫头,虽站得近,可也看见胡嬷嬷伸手在云鬟肩头一碰,加上胡嬷嬷平日里就有些爱做威做福的,倘若果然是想借机惩戒一下小主子,也未必不可能……

是以这些人竟都不信。

崔印原本是个没什么火性的人,平日里更是极少动怒,在府中对待下人等也甚是体恤,绝少打骂之事,此刻却气得面红眼瞪,便道:“你还敢说?我都亲眼见着了你尚且如此!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叫你来原本是让好生服侍照料鬟儿的,不想竟是这样心如蛇蝎。”忽然想到这还是当着人,她就敢如此,若是背地里,指不定要怎么欺负呢,因此那怒火竟无法消退。

崔印气的又道:“若非看在你是太太身边儿的,管你怎么样,即刻就狠狠地打上一顿,再撵出去干净!如今且给你记下,回府之后,自让太太处置!”

胡嬷嬷终日算计别人,不料今日吃了这样一个大亏。然而一直到被崔印痛斥了这场,她兀自有些不能信呢,因胡嬷嬷自忖并没用多大力气,可毕竟云鬟果然跌倒了……胡嬷嬷不能信是云鬟故意,还有些疑心是不是自个儿一时失手。

把胡嬷嬷众人发付之后,崔印便抱起云鬟,自送她进了房中,又叫林奶娘仔细查看是否跌伤。

林嬷嬷细看了一遍,道:“只臀腰青了一块儿,幸喜并没磕破皮儿。”

崔印叹了口气,便问林奶娘道:“今儿到底是个什么缘故?我原本只听说是新留下的那丫头不好,爱嚼舌打闹的,心想既然已经帮过她,便已仁至义尽,她既然不识做,索性叫她出去自谋生路罢了,又如何节外生枝了?”

林嬷嬷趁机便把露珠儿告诉的种种同崔印说了,崔印听了之后,先是气得道:“好个刁钻可恨的老东西,竟然混淆黑白,明目张胆的欺瞒主子,可见平日里我太放纵他们了。”

林奶娘因跟胡嬷嬷闹了场,索性也不再隐瞒,又道:“怕只怕胡奶奶是太太身边儿的人,今日之事虽是她不对,保不齐她回了府内,又在太太跟前说三道四……到时候别说姑娘,只怕连侯爷也扛了不是呢。”

崔印哼道:“她识相的,从此便一字不提才好,但凡她敢恶人先告状,我势必要让她在府内没了容身之处。”

说到这儿,因云鬟换了衣裳出来,崔印看着她,脸白眼清的模样,越发怜惜,便拉到跟前儿抱住,摸了摸发端,道:“是父亲不好,竟让那刁奴伤了你了。”

云鬟看他一眼,便低下头去,小声儿道:“没什么大碍,父亲不必着恼。”

崔印抱着她,叹了两声:“先前你说留下来明年再回去,我还想着,把胡嬷嬷等几个留着给你使唤,如今看来,竟是不能留的,否则白害了你。”说到这里,又有些不放心,便又劝云鬟随自己回京罢了。

林奶娘在旁听见,微微一愣,却见他父女说话,自不便插嘴。

因云鬟只是不答应,崔印无奈,又想了想,道:“是了,我看这程晓晴是个不错的,索性就把这孩子留在你身边儿,你也多个顶用的人,为父也放心些。”

云鬟心头转念,便道:“一切都听父亲安排就是了。”

崔印呵呵笑了笑,见女孩儿依依乖顺,心里格外喜欢,又端详了她片刻,忽然想到方才在外头听见的话……便小声道:“是了,怎么他们背地里说你跟小六的坏话了?”

云鬟摇头道:“不太清楚,听说是因上回小六爷不请自来,才引了他们乱说,以后须叫门上看紧些,不许人来乱闯就是了。”

崔印宽慰道:“别怕,为父不是责怪你,只是……”

云鬟见他沉吟不语,正不知会说什么,崔印叹道:“其实小六那孩子,我瞧着真真儿的不错。”

若论起见多识广,崔印自是京内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交际又广阔,在京内那些达官显贵或者皇亲国戚家里的少爷公子,他自然也见过不少,却独觉着赵六委实与众不同,虽看着清风般无拘不羁,但偏又透着匣中宝剑之气,这番气质风度,竟似迟早非池中物之感。

云鬟不想他会说出这话来,蓦地又想起前日赵六说什么“你父亲见了我便刨根问底”等话,心中顿时大不受用,如锋芒微刺。

却听崔印思忖着又说:“先前我跟黄知县说起京中异事,提到过白四爷府中的清辉公子,那也是个难得的,只是年纪虽小,颇有乃父之风,虽然是好,可毕竟……”

白樘性情内敛沉稳,不怒而威,似冰如玉,不苟言笑,加上是主手刑狱,天生有一股气质,让人望而生畏似的……崔印虽十足敬重,却到底不敢亲近,白清辉有白樘之风,故而有些不太对他的脾胃。

然而赵六就不同了,那少年看着亦正亦邪,瞧着飞扬跋扈,却并不是一味张狂无知之人,细细看来,实则是个很知道分寸进退的,可见本性聪明。

且身手又佳,挥洒谈吐,潇洒自若,竟是一派少年风流,再加上他时常爱说爱笑,言语中又时常有不俗见解,故而更中崔印的意了。

不料崔印说着,父女两个却各怀了心事,云鬟因听他提到一个“白”字,她的脸色也慢慢地泛白起来。

崔印正思量,却始终不闻云鬟答话,垂头时,却见女孩儿缩在自己怀中,脸儿贴在胸前,正闭着双眸,长睫动也不动,仿佛已经睡熟了过去。

崔印哑然失笑,心中又想:“我如何竟起了那个念头?何况鬟儿年纪尚小……且还不知那小六儿到底出身哪里呢?不过纵然是一般的出身,却也无妨,只要他人有能为便是,且我也算阅人无数,瞧他的资质,将来建功立业,不在话下……罢了,再过两年说也不迟。”

崔印心中掂掇了会儿,便不惊动云鬟,只顺势抱了起来,便放轻脚步,送她进了内室休息。

是夜,林奶娘跟露珠儿伺候云鬟洗漱罢了,正要安歇,林嬷嬷因白日听见云鬟跟崔印说的话,便迟疑着问说:“凤哥儿,如何我听侯爷的意思,是要你明年才回去?”

云鬟正也有话要同她说,闻言道:“是,因我想给母亲守足三年的孝,故而求父亲留我下来,奶娘,另外也有一件事想同你商量。”

林嬷嬷忙问何事,云鬟道:“父亲已经定了回京的日期,我心想左右也不差这两个月了,这回奶娘就随着父亲一块儿回京就是了,毕竟,我许久不曾回去了,还不知府内是个什么光景呢,奶娘你先一步回去,也算是为我探探路,你说可好?”

林嬷嬷怔道:“这……”对上云鬟的目光,迟疑地说:“我虽愿意,可我若走了,姑娘身边岂不没个照顾的人了?”

云鬟笑道:“不是还有露珠儿么,另外父亲把晓晴也留给我了。”

林嬷嬷直愣愣地想了会儿,又摇头:“她们毕竟年纪小,姑娘身边儿得需要个大人照料着才好,何况侯爷也未必答应。”

云鬟道:“这个你放心就是了,只要我跟父亲开口,他必然是会应承的。”

林嬷嬷知道她向来有主意,可是忽然要让自己先回京……虽然她以前总是口口声声说要回京等话,然而这回却是要分开而行,林嬷嬷心下难舍云鬟,竟无法答应,便说:“其实姑娘不必怕,府内对你再生疏,你也毕竟是崔家的血脉,何况我看侯爷是真心疼爱你的,有侯爷在,还怕他们什么呢?就不必叫我先回去了,我只仍守着你罢了。”

林奶娘起初不肯答应,云鬟好歹又说了半晌,她才勉强松口,答应要想一想。

如此又过两日,崔印便启程回京了,林奶娘被云鬟规劝,到底应承了。

鄜州城中自也有许多有头有脸的名流士绅们前来送行,知县黄诚亦来到,场面儿倒也热闹,一直送出五里,人才渐渐地止住了。

不提旁人,只说云鬟送了崔印离开,虽然她竭力自持,可毕竟骨肉天性,竟仍是不免落了泪。

掏出帕子往回,一路进了内室,想到这世上同她骨血至亲的不过是父母两个,母亲已不可得,父亲却倏忽而来,疏忽而去,竟也是不能倚靠的。

忽然莫名一阵悲从中来,难以自已,便踉跄回榻上坐了,帕子掩面,心头竟隐隐作痛。

正在自己调息,忽地听见有些沉的脚步声响起,云鬟心一跳,忙把帕子扯下来,朦胧定睛看去,那一声“父亲”几乎将脱口而出,却见门口上跳进来一个她并不愿见的人。

赵六还未进门,先嚷了声:“崔云鬟!”他脸上带着怒色,猛抬头时见云鬟双眸红通通地,有泪未干,他一怔,便未再说什么。

云鬟见他又莽莽撞撞地来了,正且在她极不自在的这一刻,一时越发心烦意乱,便不等他说话,便道:“我父亲才启程回京,六爷若又是来拜他的,可迟了一步,请自去。”

赵六闻言,才走到跟前儿:“今儿六爷是来找你的。”

云鬟皱眉冷眼相看,赵六举手,只听得“啪”地一声,是他把一枚玉钗轻轻拍在桌上——正是昔日他送给云鬟的那支。

云鬟一眼看见,心中疑惑,却不吱声。

赵六凝视着她道:“我不是跟你说过么?送你的东西,不许给别人或扔了,这又是怎么说?”

云鬟不动声色,道:“我本来不要,你强留下的,怨不得我自行处置。”

赵六沉声道:“你纵然不要,就摔碎了也就是了,如何把我的东西给那贱丫头!”

云鬟眉峰微动,却仍不言,赵六又道:“我的东西纵然再不值钱,也不该落到那种人的手中,你既然坏了六爷的规矩,六爷自然也给你留一个规矩。”

云鬟淡淡道:“你想怎么样?”

赵六哼了声:“你放心,我不跟你这小孩子一般见识,不过,谁擅自动了我的东西,六爷自要让她付出代价,知道六爷的东西不是随便好拿的。”

云鬟方有些色变:“你……做了什么?”

赵六瞥着她,轻描淡写道:“也没什么,瞧在是你的人的面儿上,我已经留了情了,只不过断了她两只手罢了。”

云鬟上前一步,着急问道:“你、你说的是真?”

赵六冷冷地瞧着她,莫测高深。这神情让云鬟心头阵阵寒风缭绕,莫说他把人的手折了,纵然他说自个儿杀了人,也自不是不能的。

云鬟恨怒交加,不由颤声道:“你、你竟还是这样……”话一出口,却又停下。

赵六问道:“我还是怎么样?”

云鬟竭力镇定,深吸一口气,才道:“我并没把钗子给晓晴,你错怪了她在前,性情暴戾,随意伤人在后,你休想此事会善了,我定要报官处置,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