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为人龌龊,动作又粗,一旦得手,便百般凌辱折磨,不可细数。

春红苦受了数回,心里实在恨怒交加,忍无可忍。

她情知这样是没有头儿的,暗暗算计了几日,终究筹划了个一了百了的法子,决定动手杀之,免除后患。

那日她换了男装,提了食盒,酒水里自然缠了迷药——这种东西青楼里当然是常见易得的,便站在岸上招呼。

杨老大认出来,只以为她是有求于自己,便喜不自禁地请她上船,春红使出哄人的本领,把杨老大哄得连吃数杯,终究醉倒,动弹不得。

当初在扬州他当龟公的时候,就没少欺负春红阮氏等,如今新仇旧恨,春红哪里能按捺得住,趁机杀了个痛快!

此后官府疑心到了吴老实,是春红料想不到的……然而她因从来都看不上吴老实,倒也不放在心上,宁肯吴老实死了,以阮氏的容貌品行,自然可以再找更好的。

那天阮氏来找她,问是不是她所杀,她倒也并没隐瞒,反将杀人经过同阮氏说了。

阮氏便垂泪道:“姐姐,有没有法子救救我家大哥?”

春红怒道:“难道我是孙悟空么?竟有七十二变?那种窝囊废,自个儿家里有事都解决不得,反叫我出手,如今死了倒也干净。”她也是个心软嘴硬的,气头上,便也顾不得了。

一句话,惹得阮氏哭了起来,因此默默地离开。

至于后来云鬟因叫旺儿散播消息,说是女子杀人,韩伯曹带人又把阮氏捉拿过去,就更在春红意料之外了。

而阮氏自忖一切都是因自己引起的,一来连累了春红,二来带罪了吴老实,到了这种地步,竟顺势承认了是她犯案。

春红闻讯,心里有些恨铁不成钢,虽然不忍,但是又有什么法子?

心中只想:“我对你们也是仁至义尽了,你本来有大好活路,偏偏不肯走……如今到如此,就别怪我狠心了。”

韩伯曹因跟春红相好,一旦发现此案跟她有关,自然暗中问起此事。

春红做的是这迎来送往的行当,更见惯了些无情无义的光景,加上韩伯曹是这个身份,哪里肯承认,只用假意说笑。

韩伯曹见她不肯正经说话,便道:“你不用瞒着了,我先前去乌篷船上,就嗅到了你用的幽露香气息,且还有人目睹是女子行凶。”

春红似笑非笑道:“既然如此,韩大捕头为什么不敢进把我拉了去?判我死罪?”

韩伯曹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心?莫说现在我也吃不准,就算真的是你犯的案子……”

春红道:“怎么样?”

韩伯曹道:“我自然会不计一切,为你周旋。”

春红狐疑看他,仍不肯认。

韩伯曹又道:“先前来楼里的那个叫谢凤的少年,他不是个寻常之人,乃是个最眼明心亮的,先前张三郎跟成衣店王娘子通奸,他只看了一眼,就说的头头是道,分毫不差,你当他今日只是来找乐子的么?”

原来韩伯曹毕竟是个多年的捕头,做事从来眼观六路,方才来的路上,其实已经瞧见了云鬟跟旺儿,只当做没看见的罢了。

先前来时,又问了底下的龟公妓女们,知道果然有个长相俊秀难得的小公子来过,他岂能不惊心?

春红听了,因忖度道:“原来那孩子果然来者不善?我还叹那样好的相貌气质,那样小的年纪,怎么偏不学好呢。”说着又笑。

韩伯曹皱眉道:“他年纪虽小,却是个极棘手的,他既然敢来,定然是疑心了你了。”

春红顿时便想起云鬟打量自个儿的眼神,果然惊心起来。

韩伯曹又催问道:“你趁早儿跟我细说,我尚能帮你。”

不料春红很是倔强,竟仍是不肯说,一直到那天阮氏过堂,春红乔装去看,被云鬟拦个正着……韩伯曹替她解围之后,来到楼里,才得知道这事情的种种。

外头雨仍不停,酒馆内,韩伯曹说罢,便笑道:“她总是这样多心,但凡她相信我,早点儿把此事告诉,我自然替她解决了那天杀的杨老大,哪里用得到她亲自动手,如今竟闹得再也回不了头。”

云鬟听了这些内情,自是十分意外,想不到原来春红跟阮氏竟是如此。

虽然都是出身风尘,可是看两人的做派,这般互为依仗维护,肯为了彼此而死……却竟很有义烈之风。

云鬟不由感慨,听了韩伯曹这话,思忖片刻,便道:“春红姑娘只怕并不是不想告诉捕头,然而捕头毕竟是公门中人,若是告诉了你,你岂不为难,若你真的为了她做出那些事来,岂不又是她害了你……”

韩伯曹原本只当春红并不信自己,猛地听了云鬟的话,才楞道:“你的意思是……她、她是为了我好才瞒着不说?”

云鬟道:“我也并不能十分确信,只不过……以春红姑娘的为人,又看她对待阮氏之深情厚义,这许多年来,只怕也该明白捕头的心意了,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若说是为了叫捕头避嫌,为了捕头着想,……倒也是有的。”

韩伯曹呆了半晌,信手抓了一碗酒要喝,手却抖个不停,碗里也是空的,他忙把坛子抱过来,要倒酒,却蓦地停下。

眼中神色万变,一刹那,便想起昔日跟春红的种种相处来。

云鬟在对面,眼睁睁地看他的眼睛愈发红了,便唤道:“韩捕头……”

韩伯曹置若罔闻,只喃喃道:“我原本以为她对我半点情意都没有,原来、原来……”蓦地紧紧闭了眼,眼底的泪便沁了出来。

云鬟跟春红只见了那两次,一次是在胭脂阁里,她只是个轻浮青楼娼妓的姿态,一次是从公堂里追出来,她又是个自私无情的模样,然而听韩伯曹说起她跟阮氏的过往,才知道原来果然春红说的对:“你什么也不知道。”

她什么也不知道,原来看人,果然并不能仅仅看表面而已。

春红竟肯投案自首,其心理到底如何,云鬟自然无法精细推测,然而她在公堂上将所有罪行都兜揽下来,反而把阮氏跟吴老实推了出去,甚至不承认跟阮氏认得,可见她是一心维护阮氏夫妇的。

这份义气烈性,又岂是寻常女子所有的?

原本她以为韩伯曹喜欢这女子,不过是被青楼娼妓所媚而已,可现在想想,只怕韩伯曹喜欢她……的确是有因的。

韩伯曹无心再喝残酒,起身道:“我先去了……改日……若还有空,再去见兄弟罢。”抬手在云鬟肩头轻轻一按,急急忙忙出去了。

云鬟回头,见他也不撑伞,就那样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雨里,本要叫住,转念却也罢了。

旺儿见他两个在一桌上长篇大论,探头想偷听两句,又知道韩伯曹厉害,便只得胡乱看雨。

如今见他走了,才忙转过来道:“主子,你跟韩捕头说什么了?如何他半点儿也不曾怪咱们?”

云鬟叹息:“他毕竟不是十恶不赦的大坏人。”

旺儿努了努嘴,有些不大明白,云鬟心里滋味难明,低头看着杯中的酒,举起来稍微嘬了口,却觉一股辛辣卷舌而来,忙又放下。

旺儿捂着嘴笑:“主子,这个叫做‘烧刀子’,听说还是你们北边儿传来的呢,你可别逞强。”

云鬟默默道:“罢了,咱们回去吧。”

旺儿忙撑起伞来,便陪着云鬟出了店,一路慢慢地往回而行。

云鬟在那酒馆里坐了半晌,虽不曾吃酒,却受了酒气,更加上听了韩伯曹春红等的爱恨纠葛,真是怅然若失,又有些醺然欲醉。

正走间,地上一块儿滑溜溜地青石凸出来,云鬟正神不守舍,失脚踩上,一个趔趄,旺儿正撑着伞,一时没防备,待要来搀扶她已经晚了。

眼见要狠狠摔一跤,却不知怎地,身后有个人上来,就着她的手肘及时一扶。

云鬟方堪堪站住了,忙道:“多谢……”

伞下光影暗淡,云鬟只看见那天青色的麻布袍子,脚下踩着一双黑色麂皮靴子,待要抬头,那人已经松手,转身自去了。

云鬟怔了怔,待要回头看,旺儿已紧紧地扶住她的手:“我的小主子,你可要留神些儿,若是跌坏了,回去定要打我呢!”当下不敢松手,拉着便走。

云鬟只得打起精神来,也随他去了。

这场雨到了下午,便渐渐收了,终于出了日头,日色映着地上水光,更有些肃杀之意了。

次日,云鬟也不肯去衙门听审,只听旺儿打听回来的信,说是郑盛世判了春红斩立决,只等得了刑部回文后便执行。

云鬟虽知道自己并未做错,毕竟春红犯了法,“杀人者死”,但心里仍是有些不受用,便一整天也没有外出。

至晚间,陈叔从铺子里回来,因见云鬟有些郁郁的,知道她心里不痛快,便道:“近来店里进了几匹上好的布料,眼见年下了,明儿让奶娘陪着你过去,好歹挑两匹,做两件新衣裳。”

云鬟从来不在意衣着打扮等,随口道:“不用,我衣裳都有的。”

陈叔道:“若不做,就只买现成的也使得,对了,有个新鲜事儿呢,还记得隔壁那王掌柜的么?”

那王掌柜家,自从被揭破王娘子跟张三郎奸情,便很没脸似的,一直关了铺子并未露面。

云鬟才问:“是了,他们家里到底如何了?”

陈叔笑道:“今儿我才听说,原来他不做了,把铺子盘了出去,领着那媳妇回乡下里去了。”

云鬟一愣,陈叔道:“今儿我看见了隔壁铺子的新主人,倒也是咱们北边的客人,瞧着甚是周到,才来,就先把周围几家铺子都拜会了,我瞧那谈吐举止,倒是个精明不露的。”

第154章

且说云鬟听是来了新人,便问道:“是什么样的?”

陈叔原本就想逗她转动心意,别只闷闷地,见状便道:“明儿你去了就知道了,我见他们铺子里多了几款新衣裳,倒是好的,你若喜欢,在他那里挑也使得,不用另做,是了,把晴儿丫头跟露丫头也带上罢了,让她们也挑两件,毕竟过年,上下都高兴高兴。”

云鬟见如此说,才应允了。她倒是平常,只是晓晴跟露珠儿听了,竟是高兴的无法言说,两个叽叽喳喳,一个说:“我看隔壁姐姐穿的那石榴裙子是极好的,也想要一件儿,年下穿又好看又喜气。”另一个说:“那个裙子好是好,就是不耐脏,我身量长了些,且这儿冷的时间长,我要一件好颜色的新棉夹袄。”便欢欢喜喜,胡乱打算起来。

次日,陈叔早去铺子里开张。可园里头,两个丫头先早早地起来,洗漱打扮,只等出门。

林奶娘伺候云鬟起了,依旧打理收拾妥当,因看着她这般男儿装束,不由叹道:“早知现在,当初为什么不索性就生成个男儿身呢。”说了一句,自觉可笑,便道:“我又说胡话了,倘若真的生成个男儿,这会子又何必离乡背井的呢。”

当下,云鬟带了林奶娘,两个丫头,并小厮旺儿,便出门沿街而去。

因是小城,也不用骑马坐轿的,一行人只闲逛走来,不觉来至西仓街上,晓晴跟露珠儿两个早忙不迭先跑到铺子里去了。

云鬟林奶娘跟旺儿三个在最后,眼见王家那成衣铺子就在旁边,果然门板开着,里头隐约有人忙碌。

云鬟因想到昨儿陈叔说的话,不知这新店的主人竟是谁,便留神打量,却只瞧见门板里头影影绰绰,正看不清,谁知脚下挪动,便看见里头有个人站着,身段笔直。

云鬟一怔,心中有股奇异之感,待要细看,那边儿晓晴跟露珠儿早从铺子里探头出来招呼他们了,只得先过去。

众人在自家的铺子里耽搁了会子,眼见日头升了起来,周遭店铺纷纷开张,陈叔叫小伙计去隔壁探一探,顷刻回来,道:“已经开门了,叫过去随意看呢。”

两个丫头早已按捺不住,便先蹦跳着过去了。

进了门,却见满目琳琅,色彩斑斓,果然好些精致好看衣裳,立时有连个小伙计迎上来,问要男服还是女装。

露珠儿笑道:“买男子的衣裳做什么,自然是看我们的。”

晓晴早瞧见一件石榴红的裙子,便过去道:“快来看,这个好不好?”

两人正挑拣,背后云鬟跟林奶娘因也走了进来,云鬟因把店内先打量了一遍,却并不见先前那个端直的身影。

店内小二因是知道她的,便说:“谢公子,您慢慢看。我们掌柜的吩咐了,以后大家都是邻居,自要相互照应,要什么只管挑就是了。不要见外才好。”

云鬟见说的这样动听,便问道:“你们掌柜呢?我倒是还未见过。”

小二道:“方才有点事,不巧出门去了。”

云鬟也不在意,当下瞧着两个丫头各自选了衣裳,她又催林奶娘也自挑了一件银灰色的毛坎肩儿,是织锦梅花缎子,十分雅致,林奶娘很是喜欢,只心疼又破费了。

然而把价钱一算,竟甚是便宜,林奶娘也是个知晓行情的,便道:“这样如何使得,你们也是开店做生意的,难道要你们亏本?”

小二道:“不妨事,是我们掌柜交代的,您老人家等以后常来就是了。”又问云鬟:“哥儿如何不挑一件儿呢?这些都是上好的,打苏杭二地运来的新式样儿,咱们本地大概也只这一家了。”

云鬟只说道:“多谢美意,我一时还用不到,以后再看罢了。”

那小二便仔细将众人的衣裳都叠好卷平,道:“是我们送到府上?还是要即刻拿着?”

两个丫头都不肯撒手,便道:“我们自己拿着就是了。”便把林奶娘那一包也拿了。

两个小二送出店门口,林奶娘跟晓晴三人得了可心意之物,都心花怒放,也不回陈叔铺子里,便沿街一路逛了过去。

因是年底了,各家店内东西都在削价,这数人忍不住又疯买了些,拿不了的,就给旺儿抱着,一时抱了满怀。

不觉到了中午,忽然晓晴道:“你们瞧,那是本地最大的金器行了,要不要也去看看?”

露珠儿歪头一看,却见金字招牌上写得是“徐记金器行”几个字,露珠儿笑道:“看了也是白看,难道你买得起?”

晓晴道:“看看又不要你钱,怕什么。”

两人拉住林奶娘,撺掇她一块儿过去瞧稀罕,林奶娘也是乐意的:“小蹄子们,一出来就都发了疯了。”便回头对云鬟笑道:“凤哥儿,横竖也是逛,咱们过去看看可好?”

才得云鬟一点头,那三个人早忙忙地卷过街,往那金器行而去。

云鬟同旺儿在后面,正走间,忽见金器行里走出两个人来。

云鬟一愣,心道:“如何这样凑巧?”

这会儿旺儿也看见了,便笑道:“还没来得及告诉主子,这金器行,自然是徐员外家的产业,向来是二公子打理的,我方才还想二公子未必在这儿呢,没想到竟遇上了,只是怎么韩捕头也在这儿呢?”

原来此刻,在徐记金器行的门口的,都是熟人,一个是徐志清,另一个,却正是韩伯曹。

徐志清仿佛在跟韩伯曹说着什么,双眉微蹙,一脸忧虑着急,然而韩伯曹虽然听着,却分明是个心不在焉,心神恍惚之态。

果然,徐志清还未说完,韩伯曹仓促递了一句什么,便抱拳转身,急匆匆地离去了。

徐志清张口结舌,目送他离开,无奈,摇了摇头正要回铺子里,目光一动,因望见这边儿的云鬟,顿时眼睛发亮,竟伸手招呼道:“谢贤弟!”不等云鬟过去,自个儿迈步飞快地走了过来。

云鬟见状,只得也上前见礼,徐志清一扫先前的焦虑之色,含笑道:“贤弟今儿怎么有空来此?”又见旺儿怀中抱着好些东西,便笑道:“原来是出来买年货的呢?”

这会儿晓晴露珠儿早拉着林奶娘进门去了,云鬟无奈,只得道:“是陪家里的人出来逛逛……原来,这也是徐家的产业?”

徐志清笑道:“是我家里的,父亲交给我打理着呢。来,进内说话。”便亲自招呼着云鬟,进了店内。

这金器行从外头看,倒也不算格外显眼,只不过飞檐雕柱罢了,然而进到里头,便见是个四方天井,中间一面清清莲池,上面浮着几点浮萍,里头有锦鲤游来游去。

墙角儿立着几块太湖石,各自有两棵芭蕉,只因天井不大,光线便有些暗淡,可却更见古意淡雅了。

待进了里头厅内,蓦地便才眼前一亮,这才明白这天井里的设计其实是别有一番苦心,原来厅堂甚是宽敞,足有四五个天井大小,里头陈列着各色金器,加上光线充足,一走进来,就如同从暮色里走进光明之中,令人也忍不住精神一振。

云鬟察觉这机巧,心中啧啧称奇。

徐志清亲自引着她过中堂,往旁边的内室走去,早有那有眼色的伙计,因见是二爷亲自带了人进来,忙沏了上好的香茶跟着送了进来,几乎才落座,便有茶在手边儿了。

云鬟见他如此热络,有些不过意,便道:“本是路过,并不敢打扰哥哥,方才又见哥哥似有正经要事,还是不必招呼小弟了,别耽搁了正事。”

徐志清道:“你是说我同韩捕头商量的事?也不算什么,多半是我爱多操心罢了。”

云鬟见他眉宇间似有隐忧,便问:“是怎么了?”

徐志清犹豫道:“其实……其实倒也没什么。”本不愿“大惊小怪”,可又怕不说,反让云鬟以为见外,当下道:“只不过是因为,前两日,店内一个老伙计忽然醉酒死了,他是在店内多年的,我因觉着有些古怪,就想让韩捕头给多留意些,不料韩捕头仿佛有别的事在忙,顾不上我这边儿了。”

其实若放在平时,以徐志清的身份,只要一开口,韩伯曹自然会立刻着手调查,不料这一次却不知为何,竟一反常态。

云鬟知道韩伯曹必然是因为春红姑娘的事,故而有些恍惚……一念至此,也有些难过,当下便道:“多半韩捕头真的有事。只是为什么哥哥会觉着老伙计醉死……是有古怪呢?”

此刻室内并无其他人,只旺儿在门口坐着等。徐志清便道:“不瞒贤弟,这老伙计是在我家里做了二十年的,是最诚实老成的人,手工又极好,他醉死那夜,本是他负责做一件金器的,他素来的规矩是只要做手艺活儿,便滴酒不沾,这规矩已经守了二十年,忽然间破了戒,还因此死了……故而我觉着有些古怪。不过,毕竟是老人家了,若是我多心乱想也是有的。”

“守了二十年的规矩,如何能临老破了规矩?”云鬟也觉着有些怪异,便道:“韩捕头怎么说?”

徐志清道:“他也没说别的,只说先前仵作查验过,的确是醉死了的……”

云鬟闻听,也是无法。徐志清又怕总跟她说这些,未免扫兴,便道:“贤弟既然来了,自要带你去各处看看,只要你别嫌这儿俗气。”

两人便起身,徐志清领着她,从里又到了厅内,将那各色金器一一看过,果然班班精美,样样儿巧夺天工,跟寻常那些粗笨货不同。

徐志清叹息道:“有几个是刘师傅的绝版手艺,已经是标了绝高价不卖的了。”

叹了一回,又特意引着去制作房内看过,因指着在忙碌的两个青年人道:“这两个,就是死去那老伙计的两个小徒弟,幸而这门手艺还不曾失传,虽然他们所会的技艺尚且不到老刘的一半儿能为,倒也罢了,只假以时日打磨而已。”

从里到外看了一番,又见林嬷嬷三个,趴在台面上,看得目不转睛,林嬷嬷倒还使得,两个丫头几乎都口角流涎。

徐志清笑道:“那是贤弟的丫头们么?倒是可爱的很。”

云鬟道:“让哥哥见笑了。”

徐志清招手叫了个小伙计来,低低吩咐了两句。

云鬟因见时候不早,便要告辞,徐志清道:“贤弟既然来了,何不留下吃中饭?莫不是嫌弃哥哥?”

云鬟道:“哥哥这样说,倒是折煞了,不过逛了半日,有些劳乏,改日再好生赴哥哥约才使得。”

徐志清见如此说,便道:“那一言为定。”便亲自送了出门,临出门时候,小伙计便提了个包袱过来,双手奉上。

徐志清接过,道:“这是给贤弟身边两位姐姐并嬷嬷的一点见面礼,还请不要弃嫌。”

云鬟忙推过去:“使不得!”

徐志清笑道:“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只一点儿心意罢了,贤弟若是推让,就是有心跟我生疏了。”

此刻门口上人来人往,都看着他们两人,云鬟飞快忖度,只得先收了。

众人回到可园,将所买之物尽数放在桌上,林嬷嬷又叫丫头把徐志清所送的东西打开,却见乃是三个小盒子,上面两个是一模一样的,打开来看,却是两个小小地耳钉珠,虽小,却极为精致,两件一样儿,自然是给晓晴跟露珠儿的。

下面一个盒子里,却是一枚灿灿地金戒子,自是给林嬷嬷的。

若是在侯府里,时常有个赏赐,倒也罢了,可如今是在这新鲜地方,无端端怎好收人的礼,林嬷嬷便道:“凤哥儿,咱们给人家送回吧?”

云鬟看了会儿:“不碍事,既然他有心给了,送回去反不好,就拿去戴着罢。”

有她这句话,林嬷嬷跟晓晴等才敢各自收了,越发欢天喜地。

这一日半夜,忽地听见有些敲击锣鼓的声响,乱糟糟地,云鬟猛地醒来,转头看去,却见窗扇上隐隐仿佛透着明明灭灭地红,忙叫丫头。

不多时林奶娘先来了,道:“凤哥儿莫慌,外头哪里着了火,只不过离咱们这儿有些距离,是以不打紧。”

此刻陈叔跟小厮们也都出门看风,却见外头也有许多邻舍众人站在门口张望,有的人提了水桶前往救援,纷纷攘攘,说是县衙方向着了火。

又提心吊胆地望了半个时辰,才见那边儿的火光消退了,总算安心回房歇息。

次日早上,旺儿又忙忙地出去打听,片刻回来,却报了个极惊人的消息:原来昨儿晚上,县衙的牢房着了火,烧死了两个囚犯,其中一个,竟然是春红姑娘!

第155章

云鬟闻听消息后,即刻带了旺儿出门,一径往衙门而来。

却见已经围了许多人在看,旺儿分开人群领着云鬟上前,却被公差拦住。

旺儿大胆说道:“我们公子跟韩捕头是相识,韩捕头可在?”

那差人打量了云鬟一会儿:“进去吧。”

旺儿大喜,忙陪着云鬟入内,才一脚进门,那烧灼的味道更加浓烈,紧走几步到了里间儿,便见牢房倾塌半边儿,许多公差杂役们在收拾那被烧毁了的屋子。

粗重的屋梁已经斜搭落下来,兀自冒着白烟,忙碌的身影之中,却见有一个人站在毁了的牢房前面,一动不动。

旺儿早识相站住了,云鬟上前:“韩捕头。”

韩伯曹回头看她一眼,面上却是淡淡地,并无格外伤感之情:“你来了。”

云鬟有些意外,却只当他是悲伤过度,或者因打击太甚之故,便道:“春红姑娘真的……”

韩伯曹点头:“是。方才已经抬了去了。”

云鬟心一揪,竟无法再说下去。韩伯曹道:“你是特意来看我的么?”

云鬟无言以对,只说道:“逝者已去,捕头还是……要往前看。”

韩伯曹笑了笑:“很是,还是要往前看的。”他顿了顿,才看向云鬟,似笑非笑道:“你不必担心我,我其实很好。”

云鬟见他神情古怪,便一点头,回身走了两步又止住,心头转念,却终究不曾回头,只重又去了。

往回的路上,旺儿因道:“这下韩捕头没什么指望了。不过也好,长痛不如短痛,迟早的呢,可是看着韩捕头,倒好似不太难过,想来也是,男人嘛,都是前途要紧,这县衙也是怪了,无缘无故着了火,只怕上头还要责怪呢。”

云鬟心中一动,却并不说话。

当下回到家中,叫把一面蜀绣黑白熊牡丹屏取了,叫旺儿抱着,便去拜会徐志清。

顺路到了金器行打听了一句,闻说少东家如今在榴花书屋,当下便又拐往书屋。

果然徐志清在会两个闻名而来的书生,听门上报说谢公子来了,也顾不得应酬人,便飞奔出来。

云鬟将那绣屏送上,徐志清连连道:“何以克当?”打开来看时,顿时又赞叹不绝,亲自端正摆放在至清堂的正桌儿上。

两人坐谈了会儿,云鬟因道:“昨儿徐兄说了那铺子里刘师傅的事儿,我有个不情之请,徐兄能否带我到刘师傅家中一看?”

徐志清闻言略有些诧异,却并不问她为何,只道:“老刘家里距离此处不远,我近来正也想去把他的遗物理一理呢。”当下便起身出门,穿出榴花书屋的长巷,又转过一条巷子,便来至刘师傅家中。

徐志清从腰间将钥匙摘下,一边开门一边叹道:“老刘的子女都在乡下,他常说做足了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谁知道竟这样,我心里想着,时常便觉着愧疚。”

开门而入,却见是一座小小宅院,一路往内,推开屋门,便有些潮闷之气。

旺儿因见他们两人去那死了人的屋子,就并不跟入,在门口呆站片刻,觉着无趣,便折进旁边的小茶馆内坐了吃茶。

而在宅子里,徐志清指着里面儿道:“发现他时候,就躺在里头床上,是我见他没去店内,所以叫小伙计过来找,据说屋里满是酒气。”

云鬟道:“这儿可动过么?”

徐志清道:“并没有动过……只打理后事还来不及呢。”

云鬟将这小小地斗室扫了一会子,并没什么异样,被褥之类都甚是整齐,地上桌椅也不见凌乱,正要转身出门,谁知目光一动,却见被子边角儿仿佛有什么东西微微闪烁。

云鬟眯起双眸看了会儿,便俯身过去,细看片刻:“这是……”

徐志清见状也靠过来,跟着看了一眼,惊道:“是金粉!这儿如何有金粉!”

云鬟因对金器一道并不十分明白,便说:“刘师傅常年同金子打交道,有些金粉沾留,也是寻常么?”

徐志清神情肃然,道:“并不是如此,入这一行,首要的规矩就是绝不能私自沾手金子,一旦发现,终生都不能再入金行,老刘在我徐记二十年,有很多机会可以监守自盗,但从未私吞过一丝一毫金器,至于这金粉,更是每一丝一毫也要留在金器行内,老刘是个老到的人,又怎会明知故犯?”

云鬟道:“倘若不是刘师傅所留,那留下这金粉的,必然另有其人。”

徐志清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你的意思是?”

云鬟道:“这金粉自然有如此严苛规矩,私自沾染带出者自然逾矩违规,刘师傅若知道,自然也容不下此人。所以这留下金粉的,便是有可能害了徐师傅的人。”

徐志清的心怦怦乱跳:“老刘……果然是被人害了的?”

云鬟道:“事不宜迟,我们去找韩捕头。”

当下便忙出了宅子,徐志清匆匆忙忙将门锁上,才要说话,云鬟却望着巷子口处,道:“徐兄,你随身带着保镖么?”

徐志清一愣:“不曾有啊,怎么了?”

原来徐志清虽然是第一富户之子,但因会稽向来安泰平静,是以从来独来独往,至多随身带一个小厮罢了。

云鬟目光变了几变,忽然道:“我想,有人想对徐兄不利。”左右看看,不见旺儿。

此刻巷口那人已经不见,云鬟一拉徐志清,便往来路相反的方向而去。

徐志清见她神色凝重,不解问道:“何以见得?”

云鬟道:“方才我们出门,我瞧见有个人在巷子口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