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少奶奶听到了太子来的目的,主动找到夫人将这幅字画贡献出来的。

可她压根不知道大少奶奶拿出来的这幅字画到底是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啊!

万一不是,他们可就要摊上一个欺君的罪名了!

秋芸急得抓心挠肺的,太子已经将手中的字卷打了开来。

他一怔。

这是王羲之失传已久的《快雪时晴帖》,笔酣墨饱,行云流水,宛若蛟龙,这竟确实王羲之的真迹!

“这幅字画是哪儿得来的?”太子下意识地问道,修长的手指在字卷上淡淡摩挲,这属于年代专属的触感是现在的人怎么都模仿不出来的。

秋葵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太子的反应,见他如此爱惜欣赏的表情就知道这幅字卷拿对了,心里不免重重松了一口气。

“奴婢也不清楚,是大少奶奶交给奴婢的,说是二少爷送给她观赏的。”秋葵滴水不漏地答着话。

------------

第三百一十二章婚事

太子则眯了眯眼睛,他知道这绝不会是顾景元的字画,应该是属于顾家大少奶奶的。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可不好弄到,她一个深闺女子是从哪儿弄来的?

太子不禁对这个素未谋面的顾大少奶奶产生了一丝好奇。

“太子殿下,没关系的,您若是实在喜欢这幅字画,少奶奶说了,您可以拿回太子府慢慢欣赏。”秋芸又趁热打铁道,她现在只想赶快完成陆氏交代的任务,在不得罪太子的前提下尽快将他送回去。

太子已经得到了王羲之的字画,没有借口再留在国公府不走,否则就真要应了顾长宁的话是别有什么目的。

他只能轻轻一笑,将字卷收好了又交给秋芸,淡淡道:“君子不夺人所好,再者子仪不在府中,大少奶奶恐怕也做不了他什么主,不要等他回来了再怪罪大少奶奶,这幅字画本王就不要了,还是还给你家大少奶奶吧!”

秋芸接过字画,暗暗松了一口气,又赶忙对太子陪着笑脸道:“那太子殿下是要回去了吗?奴婢替您引路。”

太子看着秋葵掩饰不住的急迫模样,微挑了挑眉,看来这国公府内果真是有猫腻,不过也间接证明了顾景元和顾景睿还没有回到盛京城,看来他得把目光放在城门外,加强在城门的守卫了。

“不用,你回去替本王谢过你家大少奶奶。”太子摆摆手,便带着随从离开了屋子。

“奴婢恭送太子殿下。”秋芸朝太子离去的身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直到顾长宁拽了拽她,不屑一顾道:“好了,那瘟神已经走了,你可以起来了。”

秋芸这才慢慢直起身,看着前方太子已经消失不见的身影,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又对着顾长宁皱起眉道:“郡主,您这叫什么话?太子毕竟是太子,您方才对他那态度可是逾矩了,若太子要追究您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您下次面对太子可不能再这么没大没小了?”

秋芸是陆氏的贴身大丫鬟,在陆氏身边很有几分脸面,平日里看到几个公子小姐不对的地方便会指正出来,还得了陆氏一个“衷心为主”的夸赞,所以一般情况下也没人会去下她的脸面。

可顾长宁这次却不乐意了,她立刻板下脸道:“他是太子又如何?他做错了事难道我还不能指出来吗?皇上本就说过皇子与大臣不得私下来往,我怕国公府受到连累有错吗?如果指出太子的错误都算得上是没大没小,那你现在说我呢?难道你不是也在没大没小?秋芸,你别仗着是母亲的贴身丫鬟就对我指手画脚的,我顾长宁还轮不到一个丫鬟来管!”

顾长宁话一说完,就气呼呼地跑出去了,徒留下秋芸一个人在屋子里气得心口一阵阵疼。

对于顾长宁说出的这一番气死人的话,秋芸不准备默默承受,她决定向陆氏告状。

因此秋芸在回去向陆氏禀告了送走太子的事情后,便拐弯抹角地对陆氏道:“方才郡主也在现场,奴婢去的时候她不知道是与太子发生了什么冲突,两个人看上去都很生气的样子。”

陆氏原本放下的心一下子又悬了起来,用力拍了下桌子道:“她又给我作什么死?!好好的大家闺秀不做,天天跑出去撒野!我看将来谁敢娶她!”

秋芸缩了缩脖子,怕陆氏会因此惩罚顾长宁,便又替顾长宁说起了好话,“说起来郡主也是为了咱们国公府着想,太子这不明不白地找上门来,传了出去免不了要有闲话,被皇上知道了肯定心里也会有想法。郡主是觉得太子此行是不安好心,会连累国公府,才会与太子争论起来的。太子也没有与郡主一般比较,夫人您就不要太生气了。”

陆氏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不过还是强硬道:“不能再由着她胡来了,这次睿儿的事情让我明白,国公府未必能替她遮风挡雨一辈子,她也不小了,可以说亲了,等国公爷回来,你就告诉我,我要跟国公爷谈谈郡主的婚事了。”

秋芸讶然地瞪大了眼睛,虽然夫人一直都嫌弃郡主爱闯祸惹事,但骨子里是最疼爱她的,轻易不会给她许配人家,这一次竟然要将郡主嫁人了吗?

难道大少爷和二少爷,是真的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秋芸心里惴惴不安的。

同时因为赌气离开了国公府的顾长宁的心也突然重重一跳,她蹙了蹙眉,直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她伸出手揉了揉胸口,努力平复着这突如其来的不安情绪。

正在这时候,在她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道欣喜的声音,“郡主,怎么在这里碰到您了?”

顾长宁回头看过去,入目是一张清秀精致的脸,身穿玫红色的绣缠枝腊梅比甲,鹅黄色的兔毛领小袄和同色的挑线长裙,头发全都梳起,耳垂上戴了一对小巧精致的红石榴耳坠子,衬得她亭亭玉立,清理逼人。

秦佩之?

顾长宁刚想要认她,可下一秒就发现了她身后站着的少年郎,正用手轻轻扶住她的腰,看起来与她十分恩爱。

顾长宁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她认出这个少年是承恩侯世子林怀之。

那么他身边站着的这个貌美少女就是秦玉之了?

顾长宁实在不愿意相信。

不愿意相信秦玉之居然过得春光满面,还与林怀之这般恩爱?

“郡主,您也来买东西吗?”秦玉之高兴地上前与顾长宁攀谈起来。

顾长宁抬头看了看,这才发现自己站在了珍宝阁门口。

她一边在心里暗骂秦玉之不要脸,一边挑了挑眉,对着秦玉之阴阳怪气道:“哟,来买首饰啊?这才进门几天呀就迫不及待买新首饰了?看来秦二姑娘在侯府过得不错呀!我从前真是低估你了。”

秦玉之明显愣了下,等反应过来后整张脸都涨红一片,顿时无措道:“郡主,我,我先走了。”

------------

第三百一十三章回到盛京

顾长宁冷哼了一声,“秦二姑娘做得出来就不要怕被别人说呀!整个盛京城有谁不知道你是怎么嫁入侯府的?哦对了,这不是你的错。”她说着,便看向林怀之,嘲讽道:“这一切都是林世子的错,谁让他强迫你与他私相授受了呢?”

“你说够了没有?”林怀之冷眼看着她,反唇相讥道:“我们怎么样用不着郡主来挑刺,小小年纪就这么尖酸刻薄,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你!”顾长宁瞬间气得跳脚,挥舞着拳头就想朝林怀之砸过去。

秦玉之急忙拦住了她,嘴里求饶道:“郡主,您息怒,不要与我们一般见识了,是我的错,是我不自量力,我没有资格与郡主攀谈的。“

顾长宁皱起了眉头,拳头也不自觉地落了下来,奇怪地看着秦玉之道:“你这又是演的哪一出戏?”

秦玉之的为人她也算了解,清高自傲、目中无人,要不是碍于身份,是绝对不会主动与她说话的,更别提跟她认错了。

她嫁了人连性子都变了吗?而且还变得,这么像秦佩之?

顾长宁的眼神变得狐疑起来。

秦玉之闪躲着顾长宁的注视,神色看起来有些心虚。

“你…”顾长宁有些不敢确定眼前的人到底是谁,想要上前确认,林怀之已经先一步上前挡在了秦玉之面前,然后望着顾长宁道:“郡主,我知道你喜欢打抱不平,可是我跟玉儿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我希望你不要再给她难堪了。”

他话说完,也不理会顾长宁的反应,伸手搂过秦玉之,一路护着她进了珍宝阁。

顾长宁转过身,看着前方伉俪情深的两个身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林怀之先前还对秦玉之不屑至极,这才一个月的功夫,就喜欢上了她?

而且,秦玉之的性子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看起来也不像是装出来的。

她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顾长宁这边对秦玉之和林怀之产生了怀疑,秦玉之和林怀之这边进了珍宝阁后,林怀之就松开了扶着秦玉之的手,脸上的表情也一下子冷了下来,“你要什么东西自己去挑吧,挑贵重一点的,不要再像你带过来的嫁妆一样寒碜,这以后被人看到了还以为我们承恩侯府怎么虐待你了呢!”

“好,我明白了。”秦玉之低下头,弱弱地应了一声。

林怀之看到她这幅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做出这幅样子给谁看?都已经成亲一个月了,我没碰过你也没有欺负过你,这婚事是怎么来的你自己心里也清楚,怎么整天都一副被人欺负的样子?”

秦玉之缩了缩脖子,磕磕巴巴道:“没,没有,你没有欺负我,是我做的不好,对不起对不起。”

林怀之真的无奈了,可面对他她这幅柔柔弱弱一直道歉的样子又再发不出脾气来。

“算了算了,你快去挑首饰吧,你既然已经嫁给了我,我总不会让你过苦日子的,这不是我林怀之的为人作风,你也不必每次见到我都战战兢兢的,我不会对你怎么样。”他再次强调了一遍自己内心的想法,便挥挥手让秦玉之去选首饰了。

秦玉之点点头,迅速离开了原地,等到看不见林怀之的人,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她心里在想,四妹妹什么时候才能回盛京啊?她想尽快离开承恩侯府了,不然她总是担心自己哪天会暴露身份,到时候就不知道林怀之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脾气了。

城郊,在熙熙攘攘的马车和行人中,有一辆马车毫不起眼地停在角落里,里面坐着的,正是顾景元、秦宁之和顾景睿三人。

十天了,他们三个人终于抵达了盛京城。

这一路上他们走的都是官道,因为顾景元提前放出了小道上有突厥军的消息,导致官道上的行人格外得多,他们几个人很好地隐蔽在了其中。再加上太子的人可能尚未发现程雪错误的身份,竟一直都没有再追踪过来,所以他们很顺利地抵达了盛京。

可现在,他们到了盛京城外,却是不敢再贸然向前,因为他们很清楚,最后这道关卡,才是最难也是最危险的。

“太子这一路上都没有抓到人,一定会加强在城门的守卫,我们必须要慎之又慎才能顺利回到国公府。”马车内,顾景元与顾景睿和秦宁之分析着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凝重道:“若在最后的关头被抓到了,我们之前做的就都前功尽弃了。”

秦宁之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她道:“要不要我先去城门外探探情况?毕竟我跟顾大哥这件事没什么关系,就算把我抓住了也没有证据定我的罪。如果我没被抓住,我就找人来城门外接应你们。”

秦宁之知道,顾景元之所以害怕顾景睿被抓住,应该是顾景睿身上有什么把柄在太子的人手中,只要抓到他这个人,就有办法给整个国公府定罪。

现在这种情况,她和顾景元都可以回盛京,唯独顾景睿是个大麻烦。

或许,她可以先回到盛京城,然后再找人偷偷带着顾景睿蒙混过关。

顾景元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道:“那就要麻烦你了。宁之,你记住一切要小心为上。”

“恩,我会注意的,你和顾大哥也要随时注意动向,我们一定有办法顺利回到国公府的。”秦宁之看着顾景元,眼神坚定。

顾景元的一颗心不自觉地柔软了起来,甚至在心中忍不住的感慨,自己上辈子不知是积攒了多少福报,才能与这样可爱的女孩子相识相爱,然后相守相依,度过漫长的余生。

“二弟,看来你是真动了凡心了。”顾景睿的声音突然在他耳边响起。

顾景元回过神来,才发现秦宁之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

他对着顾景元尴尬地笑了笑,不过却没有否认,反而问道:“大哥不觉得她格外聪慧可爱吗?”

“我看你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顾景睿失笑着摇了摇头,第一次觉得他这个二弟也有如此人间真实的一面。

“在我心目中,还是你的大嫂最可爱。”顾景睿又忍不住感慨起来,“一年了,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我实在是对不住她。”

“等大哥平安回了国公府,有多少解释可以说给大嫂听,我相信大嫂会体谅大哥的。”顾景元说着,又上前替顾景睿检查了一下腿伤,询问道:“大哥现在感觉怎么样了?一会儿若是要一个人走路可能坚持?”

顾景睿动了动腿,点点头道:“撑一会儿是没事的,你且放心好了。”

“恩,那我们就在这儿等宁之的消息吧。”

秦宁之已经换成了女装的模样,很顺利地进了城门。

她发现城门的守卫并没有在盘查的时候大动干戈,只是例行公事地检查了每一辆马车内坐着的人,其余的人都只是简单扫了一眼便放了行。

秦宁之猜测太子尚还没有把顾景睿的这件事上报至朝廷,现在守门人做的这些事应该是太子动用了个人的势力在私下调查。

想到这儿,秦宁之微微松了一口气,这样的话事情处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她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四周,果然没多久,她就发现了几个混在人群中的可疑人物。

那些人走路的步伐十分轻巧,可每一步路又走得十分稳健,而且他们看似是在走路,其实眼睛一直都盯着城门,好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这些应该就是太子派来的人了。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因为她穿着女装,又没有与太子的人照过面,所以那些人并没有将视线停留在她身上,这让秦宁之非常顺利地随着人群离开了他们的监视范围。

但她明白,她虽然顺利过了这一关,但秦府外肯定会有太子的人守在那里,她若回了秦府,很可能会被跟踪,到时候顾景睿就会暴露。

所以她不能回秦府,她得去一个太子不可能会安插人手的地方。

东巷街!

思绪回转间,一个想法瞬间蹦入了秦宁之的脑海中。

对,她可以去东巷街找阿文和阿武帮忙!

东巷街地处偏僻,人员也很混杂,时不时还有传闻说东巷街的流民是吃人的魔鬼,说若是靠近东巷街,就会被流民杀了分食,所以如果不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人靠近东巷街的。

可秦宁之却很清楚,那些流言不过是东巷街手无寸铁的难民为了保护自己不再遭受迫害才传出去的,其实他们都是一群被生活压迫却还保存着善良之心的人。

比起那些精于算计,表面上与你交好,背后却狠狠捅你一刀的人,他们要善良可爱得多。

求助于东巷街的流民,绝对是一个明智之举。

秦宁之这么想着,便加快了步伐,迅速往东巷街走去。

阿文和阿武回到盛京城后,就将秦宁之给的二十两银子去票号兑换成了铜板,每天都给东巷街的人买三餐吃食,所以东巷街的流民最近的日子比较好过,到了饭点也没有几个人出去乞讨。

秦宁之刚出现在巷子口的时候,原本以为会没有几个人,结果居然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看到她来了先是一怔,随后都热情地围了上来,邀请她去自家吃饭。

“小宁姑娘,你终于来了,这是上次你给我治病的钱,阿文和阿武出息了,总算有人肯收他们做工了,这是他们挣来的银子,我一直都等着你来好把医药费给你呢!”七嘴八舌间,有双手突然抓过秦宁之的手,然后将几十个铜板全给塞到了她的手中。

听到阿文和阿武的名字,秦宁之急忙朝说话的老妇人看过去,询问她道:“阿文和阿武现在在哪里?我有要紧的事情找他们。”说着,又将铜板还给了老妇人,“这些钱您留着,还有别的用处呢,我给你治病的那些钱算不得什么,就当是找阿文和阿武帮忙的辛苦费了。”

老妇人感激地热泪盈眶的样子,“小宁姑娘你真是好人啊!”又擦了擦眼泪回答道:“阿文和阿武现在找到了一份工,去粮仓给人搬货,每天能有五文钱呢!”

看着老妇人一脸骄傲的样子,秦宁之心中有些心酸。

东巷街的流民基本上是除了籍的,要出去做工都不容易,之前有个大婶想送儿子去大户人家打杂,结果人家一打听到他们的身份,就立马将他们赶走了,好像见到鬼一般。

所以阿文和阿武能凭自己的本事找到一份相对安稳的活计,在东巷街内确实算得上是令人称道的事情。

想到这儿,秦宁之越发坚定了用阿文阿武两兄弟的决心。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感激地夸赞起秦宁之的好心来。

秦宁之谢过众人后,又将老妇人拉了过来,一脸凝重道:“那粮仓具体在什么地方?大娘您可否带我去找他们,我现在手边出了些麻烦,需要他们帮忙。”

众人见她真有急事,也不敢再七嘴八舌地插话,只将目光放到老妇人脸上,对她道:“阿文娘,阿文他们到底在哪里做工你知道吗?小宁姑娘帮了咱们这么多忙,现在她有了麻烦,咱们也要尽力帮帮她呀!”

那老妇人确实一脸为难的模样,“这,这我其实也不清楚,只知道他们是在一个粮仓帮工,那粮仓具体在什么位置他们也没有同我说过,这可怎么办?要不小宁姑娘我带你去找找他们吧?”

秦宁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全盛京城的粮仓那么多,粮仓内的帮工又那么多,他们该找到什么时候?若是运气不好,怕是找到天黑都找不到阿文和阿武。

顾景元他们等不及了,天色越晚人越少,他们能蒙混入城的可能性就越小。

再说,她现在也不能太抛头露面,万一不小心碰上太子,可就没办法去帮顾景元了。

不行,她不能冒险。

“事情紧急,我没办法慢慢找他们,大娘,您在仔细回忆一下,他们可曾透露过自己具体在什么地方干活?”

看到秦宁之焦急的模样,老妇人也是一脸焦急无奈,“这可怎么办?我是真的不知道呀!”

这时候有人问道:“小宁姑娘你一定要找阿文和阿武帮忙吗?我们其他人可不可以帮忙?”

围观的见状,也纷纷说道:“是啊,我们也可以帮忙的,小宁姑娘您要我们做什么但说无妨,我们虽然没银子,但是人手有的是!”

秦宁之看着热情围着她的众人,心里很是感激,可是顾景元这件事不能被太多人知道,东巷街内鱼龙混杂,她又怎么放心呢?

“不必了,我再去想想别的法子。”秦宁之谢过众人后便打算离去。

谁知她话音刚落,不远处就响起了一道熟悉的声音,“小宁姑娘你怎么来了?你从外地回来了?”

是石勇。

秦宁之欣喜地转过身去,看到石勇正朝她走过来,他的身后跟着她想要找的阿文和阿武。

“阿文,阿武,你们回来了?太巧了,小宁姑娘正到处要找你们呢!”老妇人高兴地对秦宁之道:“小宁姑娘他们回来了?你什么要紧事快跟他们说吧,太好了,能帮到小宁姑娘就好。”

阿文和阿武也走了上前,看到秦宁之惊讶道:“宁姑娘,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吗?”

秦宁之看着他们点了点头,一脸凝重道:“很重要的事,你们随我来一趟。”

阿文和阿武面面相觑了一眼,又看了眼石勇,得到石勇的点头示意后,才应下了秦宁之的话。

他们的这一系列举动都被秦宁之看在了眼里,回想一个月前她离开盛京的时候,阿文和阿武也是石勇找来帮她忙的,现在这三个人又一起回来了,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

------------

第三百一十五章蹊跷

秦宁之与阿文、阿武说明了来意,不过她并没有透露顾景元和顾景睿的身份,只说成是自己的两个远房亲戚犯了事,正在被官兵追捕,所以想请他们帮两个亲戚躲过城门守卫的盘查。

阿文一听秦宁之要帮的这个忙,顿时皱起了眉头,为难道:“小宁姑娘,盛京城门守卫森严,每个进城门的人都要经过盘查,这,这我们怎么帮忙蒙混过去?”

阿武则正义感爆棚,反驳阿文道:“怎么没有办法?哥你难道忘了东大哥当年是怎么进京的?”

阿文一怔。

阿武又对着秦宁之道:“小宁姑娘,我有办法!我们可以等城门关了,再翻城墙进京,到了晚上城门外就没有守卫了,只有巡夜的官兵,他们是每一炷香巡一次夜,所以我们只要想办法在一炷香的时间内翻过城墙,就有办法躲避官兵的巡查!我们东巷街的东大哥当年就是用这个办法进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