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也不确定,明明自己也很担心,可他是丈夫,是男人,他总要先立起来,不然这老婆子怎么办?怎么撑得下去,他们要活着,他不相信,这个世道就一直这样了,他总想着会有那么一天,他的问题能说清楚,总有那么一天,科学总是会被尊重。

洪教授当年分析□□不是无的放矢,他是科学家,是天文学家,对于环境大气的变换总是用嘴科学的方法去解读,这是他的职业,他不想说谎,也不愿意科学被玷污,即使很多时候他已经习惯了默不作声,习惯了闭嘴不言,习惯了当一个聋子,瞎子,只想默默的做自己的事儿,将这些数据留给后人,让后人知道他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不是科学的叛徒,可不想谨慎了一辈子,最终却还是没能安然到最后,他能看得懂天象,却看不懂人心。

“是啊,军队,如今能指望的也就是他们了,希望正兵能好好的,还有阿灿,也好好的,可是苦了碧霞了,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可怎么过,也不知道家里的那些东西是不是能都留下,要是还在,那我也能放心几分,好歹卖了也能换点吃的,让他们母子能多撑几年。”

“别多想了,碧霞是个聪明孩子,她知道怎么做对阿灿最好,总能熬过去的,倒是那个阿米,老婆子,那样一个孩子,失学真是可惜了。这样的孩子,和咱们阿灿差不多大啊,居然每天要做这么多的活,看着真是心疼。这个年纪就该在明亮的课堂上学习才是。”

“可惜也没法子,咱们现在也没法子教她,要是亲近了,只怕还容易给她带来麻烦呢。”

老两口不敢多说伤心的事儿,生怕引得对方难受,难得一致转移话题到了阿米的身上,对阿米的失学,两人都忍不住叹息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阿米在做什么呢?她早将自己对这老两口的帮助忘到了脑后了,只顾着一个劲的攒几分抽奖呢。

第21章 药鼻子

阿米现在很头疼,为家里的存粮头疼,即使他已经很努力了,用野菜,用猎物,甚至是用山里采的山药等等,合着粮食一起吃,也不过是堪堪的混到了四月,如今,家里已经只剩下一斤多的米,即使每次只放一把,用猎物的肉炖肉粥,也定不了几日,她有想过是不是去村子里继续借,可想想她刚来的时候欠下的那十斤米就有点不好意思。

村子里也不富裕,各家能熬过来的,基本都欠了村子里粮食,如此一来,村子里能剩下多少,是个人都能心里有数,这留下的估计多半都是以防万一,给人救命用的,她一个有手有脚的人,也不至于饿死,去夺这样的口粮实在是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坎。

更不用说,虽然粮食不多,可她好歹能打猎,总能有点东西进肚子,比起一些没有打猎的人家来说已经和不错了,多少人家都是用叶子糊糊,草糊糊混肚子的,这样的人家都没见去赊那点子救命粮,她更没有这个脸去。

既然没有脸去借,那么自然只能自己想法子了,阿米想过,是不是能用钱去买?可她一个十岁的娃娃,怎么买?就是去了县城,就是拿了钱,有人敢卖给她嘛?就是有人卖,她又敢买嘛?谁知道人家会不会欺负她人小,骗了她?

买估计是不成了,又不能去借,阿米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那个金手指了,她寻摸着是不是在转一次,看看自己这一次的运气如何?好像这个月的免费机会还没有用呢,从二月份开始,第一次一月一次的免费奖励抽奖的时候得了十斤的大米,很是让她的日子好过了些,后来连着两次自己积分得的机会,虽然不是粮食,可千斤之力和储物格,也算的上实用。

可到了三月份的时候,那一次免费的抽奖运气就不怎么样了,居然只是得了一个家庭医疗箱,好吧,有什么别有病,好歹这也算是实用,里头什么消炎药,什么感冒药,什么止痛片,连着碘酒,纱布,体温计,棉签,跌打药酒都齐备,一般情况下阿米也能算是不用担心这地方偏僻,医疗落后了。从内到外的药物都有,就是打猎受伤也能有点用,她还能求啥?甚至隐隐想着,或许这抽奖也是有规律的,比如奖励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用的到的东西,而积分换的都有限玄幻啥的,要是这么去想,或许下一次粮食还是有希望的。

可不想到了四月,她再次失望了,确实有规律,还是实用品,可这实用却不在刀口上,居然是野鸡蛋一篮子50只,这个她还需要抽奖?自家去林子里多走几次不就都有了?浪费这样的机会,她只觉得自己脑门子都开始抽抽了。

而且要命的是,这样的郁闷,阿米连个发泄的地方都没有啊!只觉得一口气就那么憋在了胸口,上不去,下不来的,好半响只能寻摸着去放置积分物品的地方不断的翻动东西,她这会儿就那么一个念头了,既然这运气到了这个地步,她怎么也要试试,这玄幻的积分抽奖又能给出什么来!想看看,自己到底倒霉到了什么地步。

如今的阿米,想要弄点积分其实真心不难,上一次她从人家废品回收站带回来的东西里,很不少都是积分不错的,即使是那几本看着不起眼的书,也多半都是清朝的物品,只是因为是印刷品,这才让人忽略了去。可事实上呢,好些都是外头不常见的书,虽然不至于是什么孤本,却也是属于稀少的,就是几本常见的,因为是官刻本,若是留着存上二三十年,那也绝对价格不错。

不过这会儿阿迷是什么都不顾的了,选了一本外头流传最多的官刻本,再加上一个上次寻回来的板凳,凑足了十分,就开始眼睛瞪得老大的开始看着那个不断旋转着的转盘。

“来,让我瞧瞧,这都是什么运气?居然一块五毛的东西就将我打发了?这次给多少,头一次的十斤米,好歹也能有个一块六呢,这是越发的少了?太欺负人了,你这次准备给个啥价位的?玄幻的东西也有档次的吧!我的书啊!等上些年,那可值大钱了,你这个贪吃鬼。”

阿米这都有些魔怔了,也是,一个人住着,本就孤单的很,若是在加上有那么一个不能和人说的秘密,藏着掖着,时间一长,可不就是容易钻牛角尖嘛,好在这样的情况其实还是偶尔发生,一会儿阿米多少就恢复了几分清醒,已经想到了那给出去的书了。凳子什么的她倒是不心疼,啥凳子不是坐的,再说了,家具的东西是属于家庭必需品,丢的人少,存世量自然不小,即使可惜那木头材质,以后收也容易,可是书就不一样了,想想那些这些年间被无知的人送去变成纸浆的珍本,她就心疼的厉害,想想自己也做了一样焚琴煮鹤的事儿,立马就后悔了。

所以呢,马上又开始哭诉了起来,也不知道是说给自己听的,还是和那金手指博同情的,不等她分析清楚自己刚才怎么了,转眼,那转盘已经停了下来。

“恭喜亲,你有了属于采药达人的鼻子,能在五十米的范围内,准确的分辨出所有药材的气味,请细心保护您的嗅觉。”

嗅觉?鼻子?她不属狗!

最重要的是,这嗅觉,五十米准确分辨,这和粮食好像也没啥大关系,难道这是要自己以后从打猎风改成采药风?等等,还有个问题,所有药材?她不学中医啊!那这个中药什么的,她啥都不懂,那可怎么办?不懂也能分辨?

“放心,金手指出品,成套递送,您将自动获得本草知识,保证能在第一时间能知道药物的属性。”

阿米这会儿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傻眼了,虽然这样一来,她好像蛮占便宜的,免费,自动,迅速的成了医药上的全面手,以后要是哪天学个中医什么的好像会容易很多,可这会儿她最想要解决的粮食问题依然啥都没戏啊!

不过不管怎么样,好歹是发泄了一通,还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的发泄了一番,阿米倒是稍微缓了缓心情,在暂时没有可能进行第三次抽奖的情况下,索性背上了自己的背篓,往山里走去。

既然这功能已经有了,那么好歹总要试试吧,卖药什么的,好像也能挣钱,粮食没有,那就多攒钱安慰一下自己好了。

“东南方,这个味道,好像是…蜈蚣兰?这东西是做什么的来着?好像是治胆结石的?”

“前面这个,好像是厚叶算盘子吧,看着不错啊!”

“应该是黄芪了,这个味道没错。”

刚开始阿米用的还不是很熟练,可当她背篓开始一点一点的满起来,那眼睛,那反应,那鼻子似乎也一样适应了过来,阿米整个人就像是最老练的采药人,一个眼角余光都能看出端倪,微微一动鼻子,就能确定品种,这让阿米自己也高兴的很。

不说旁的,最起码阿米觉得,有了这么一个本事,以后她好像都不用担心生病什么的了,就她目前知道的浅薄的一点子知识,也能哎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处。特别是她很清楚,在过上一二年之后,那个时候好的医生十有*都遭了难,那个时期就是看病也是在赌运气,遇上好的大夫是你命大,遇上半吊子,靠着运动上来的,那就是你自认倒霉,没处说理了。

你说不会?阿米在现代的时候曾听父母说起,说的是他们的亲身经历,阿米外祖父家附近有个孩子,学什么铁道游击队爬火车,却忽视了当时的火车的速度不是抗日时期的样子,一个不小心,直接被截下了一条腿,送到医院,那医生还说什么为主席献礼,要直接给孩子接上,结果呢?呵呵,接上是接上了,可那腿愣是能接反了,脚掌朝后,等着发现不对,重新来过,那孩子已经死了,就死在手术台上,家里人怎么办?哭都没处哭,想要说上几句,愣是被那医生说什么不支持他们的献礼行动,是□□!呵呵!

当时阿米听得都傻了,感觉荒唐两个字都无法阐述这样的行为,所以当她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总是下意识的锻炼身体,总是尽力吃好的,她即使什么都不说不想,心里其实隐隐的也很清楚,在这个时代,身体好就是最大的底气。

也因为这样,当上一次得到那个医疗小药箱的时候,虽然里头东西简陋的很,可她却感觉很不错,很实用,除非大病,一般小病这点子药丸估计都能搞定了,她当时心里就安稳了好些。

到了如今,有了这一手,阿米是真的感觉兴奋了起来,虽然依然没有粮食,虽然家里的一斤多米依然刺眼,可好歹已经能自我安慰了。

“算了,大不了自己熬药粥,中药里头含有淀粉的好像也不少,就是难吃了点。”

“咦,这个,好像是葛根?也是五月五收葛根嘛。不对,葛根?”

阿米的眼睛亮了,那一瞬间,就是头顶上好像也有那么一个灯泡在闪!果然,来山里是对的。

第22章 葛根

阿米对上了一次山就寻到了葛根很惊喜,甚至在激情燃烧的一瞬间,不知道是那根筋不对付了,居然一口气在这发现葛根的周围,狠狠的挖了足足一筐的葛根出来,另外还用自己那个堪称雷达的鼻子,又寻到了四五处有葛根的地方,虽然说这会儿不是五月,更不是农历五月,不是葛根药性最好的时候,可阿米却一点都不在意。也是,谁让她从头到尾就不是想着药用呢!

葛根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说: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确实是很不错的中药。

可不同的人,看待东西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阿米这里,葛根,在发现的瞬间,立马在她眼里成了葛根粉,那是野葛根茎水磨之后沥出来的粉末,更是一种淀粉,一种可以替代面粉的东西,不知道从那一本书里阿米曾看到过这样的形容,说是将葛根的根茎清洗干净,然后劈开敲打,打碎了之后在放到水里澄清,过滤,最后控干水分晾晒,最后得来的粉末,可以直接做饼子,也能冲藕粉一样的糊糊,甚至还能做凉糕。

既然是能当粮食用的,你说阿米怎么可能放过,甚至在这一背篓带回家之后,还很有心的喊了秀芝和顾建国一起过来挖。”阿米,这东西真的能当饭吃?“

秀芝对能吃的东西很上心,她家这些日子也有些青黄不接了,几乎每天都是草糊糊,若不是时常有打猎补充着,估计全家这会儿都该没有了力气,就是顾建国也兴奋的对着地刨个不停,眼睛发亮。可看着那黑乎乎的一坨,还有刚才不小心锄头打的裂开的根茎,秀芝还是有些疑惑了。”能的,能筛出粉,做饼子吃。“

阿米指着根茎内部的脉络间隙中像是果肉一般的东西,给两个伙伴看,顾建国先点头了,”我也听说过这个,前年有人挖了煮着吃过,就是里头筋多了些,吃着有些刺嗓子,要是你说的可以筛出来,把那些筋去了,确实很不错。“”那个筋能喂鸡的,也是能吃的。“”那要是这样,岂不是还能晒干了全磨了粉?咱家连草都吃了,还能怕吃这个?前阵子连麦子去磨粉都不去壳了,就想着多点分量呢,这筋到底生在里头,一定比麦麸好吃些。“秀芝家里人多,自然想的是粮食越多越好,这法子你还别说,还真是能行,就是顾建国也点头了。甚至这个生产队长家的孩子还特别后集体观念,一脸严肃的对着两个伙伴说道:“一会儿咱们拿着去阿米家试试,阿米,我记得你家好像有个石磨吧,我一会儿叫了我哥来,秀芝,你把你哥他们也叫来,人多了手脚也快点,让他们大的推磨,咱们筛粉,两样都弄出来吃吃看,要是成的话,我就告诉我爹去,如今才四月份,离着夏粮下来还有两个月,这会儿我爹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就怕村子里再饿死人,要是这法子弄出来的都能吃,那到时候组织了人进山采,肯定能让村子里的人都糊弄过这两个月。到了夏粮下来,那就什么都不怕了,今年雨水好,我爹说,到时候小麦一定丰收的。”

三人里头,顾建国虽然和秀芝一样的年纪,可到底大了几个月,又是生产队长家的孩子,不说见多识广,平日里光是听得也足够让他比秀芝更知道轻重,这样能吃的东西,还是野地里长的,实在不是他们几个孩子偷偷的自己吃能藏得住的,再说了这东西还多,就他们如今挖的四五处地方,就只占了这山坡的一小块地方,想来,其他地方一定也有不少,就是分润了消息,也不会少了他们的吃食,在这样的情况下,告诉大人,让村子里其他人也沾光,让自家爹也减轻点负担,对于孩子来说很自然的想到了。

阿米听了也跟着点头,可不是,若是少了,那她偷偷的先顾着自己的肚子那没问题,就是让人知道了也不会说啥,可这么多,要是她还想吃独食,那就太不应该了,好歹也都是乡里乡亲的,没道理你日日吃饱,别人活活饿死不是。

“成啊,这东西我看着多的是,只是都埋在地下,往日咱们都没有注意而已,咱们这里这么多山,一定很多的。”

接下来的事儿就不用说了,顾建国找来了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秀芝也带来了红军,这么四个已经能算是大人的小子姑娘们一出手,几乎都没有他们几个孩子出力的地方了,就在阿米家里,一半磨粉,一半筛粪,忙乎的很,等着天色开始发暗的时候,就是顾大军也过来了,这自家孩子一共才四个,居然一个个都不着家,全挤在阿米家里,他能不好奇?好奇了自然是要来看看的,这一看,自然也就走不得了,看着孩子们这么忙乎,立马就开始搭把手一起干,到底是大人,手脚比孩子更加利索不是。

而阿米呢,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和秀芝一起用还没有干的葛根粉开始做糊糊,做饼子了,才一会儿,那食物的香味就不断地飘荡到了院子里,引得所有人都开始吸鼻子。

“这东西挺香的,肯定好吃。”

顾建国的哈喇子都下来了,忙不迭的擦口水,对着身边的哥哥们说自己的见解。

“废话,那粉雪白雪白的,能不好?我瞧着和白面差不离了,以前还真是不知道这东西还能这么吃。”

曲红军和顾家的几个小子,那也是姑表兄弟,打小就没有生分过,这会儿难得也一改木纳的性子,第一个开了口,而顾大军这会儿则是露出了几分轻松的神情,有些欢喜的对着刚过来的秀芝爹说道:”总算是有法子了,那白面一样的细粉是精贵了些,看看那个费功夫的,筛了这么久才弄出那些来,实在是浪费,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鸡可以喂,还是洗干净晒干了磨粉实在些,就是做糊糊,也总比草糊糊厚实。“”还是孩子们脑子快,以前我也吃过蒸煮出来的,只觉得全是筋筋拉拉的,不顶饿,尽是就这么放过了,如今想来浪费了多少,要是早知道这样,去年咱们村子里也能少死几个人。“这话就有些沉重了,那三年的时间,村子里每家每户几乎都饿死过人,虽然不像是隔壁其他村落那样,有全家死绝的,可说起来也满是眼泪啊!顾大军一时都不想说话了,还是顾建国三姐,顾春妮看着不对,忙进了厨房,将刚做好的糊糊,饼子拿了出来,往各人手里一塞,说道:“爹,舅,赶紧的吃,时间赶了点,咱们弄得少了,就一人一个饼子,一碗糊糊啊!就尝个味道。不过说好了,你们也不能白吃啊,带回来的这些葛根,咱们怎么也要给阿米全都弄好了才行,她一个孩子,可没有那么多的力气做这些个活计。”

“就你是好人,咱们都是周扒皮啊,放心,都知道轻重。”

顾前进很不客气的上前,从自家妹妹的手里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还顺带将大哥顾解放的也一并拿了往大哥手里一塞,岁上不饶人的说道:“就阿米那个小身板,这四五筐的东西,还不知道弄到什么时候呢,咱们一起弄,明儿一天估计也就能成了,我刚才算了算,去了刚才拿进厨房的,剩下的这些收拾好了,那细白的水洗□□,怎么也能弄出10斤来,至于磨出来的粗粉,三十斤总是有的,两下里加在一起,应该也够阿米混一个多月了。”

顾前进是顾大军三个儿子里脑子最快的,不过是那么几眼,居然已经能算出产出多少粉来,可见这心算有多厉害。听得阿米都不住的感慨,这样的脑子,若是能一直读书上去,说不得就是个数学家了,可惜,这年头农家的孩子读书太奢侈,不管是顾解放还是顾前进,都只是小学毕业,就这已经是村子里疼孩子,舍得花钱的人家了,毕竟这个时代,就是小孩子,也能做好些活计,为家里挣不少的工分的。

“这饼子真好吃。”

“糊糊也不错,有粘性,估计挺饱肚子的。”

“要是哪个细粉做糊糊一定更好吃,粗粉还是粗糙了些。”

“有的吃就不错了,要是每顿能吃上一大碗糊糊,干活的时候也不至于胃里头干烧一样难受。”

“也是,不过这样一块饼子,一碗糊糊吃下去感觉真好啊,好些日子没有吃的这么舒坦了。”

听着这些一个个骨架粗大,却瘦的像是竹竿一样,还面色黑黄的亲人,阿米心里暗暗的难受。这些男丁们,干着最粗重的活计,承担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可一个个却几乎好些年都没有吃饱过,这一日日的生熬下去,不知道耗去了多少的根本,以前常听人说,这一代人几乎都没有几个长寿的,阿米还没什么感觉,如今回想一下,心里却生疼的厉害,不是他们不想长寿,不能长寿,而是他们用耗费寿元的方式在贫苦饥饿中挣扎,用燃烧自己的方式承担着责任和尊严。这是充满了生命悲歌的时代啊!

“大伯,山里这个可多了,明儿我可以领你们去,我也再弄点回来,粮食多了才放心。”

阿米大口的吃着饼子,一脸正紧的说着粮食多了才放心的话,看的顾大军都笑了,“这孩子,可见是心里有数的,这是想趁着别的村子还不知道,赶紧把自家粮食存满啊!知道了,这两天我让你哥他们过来,帮你多弄点,对了红军他爹,一会儿帮我走一趟,咱们一家家的去说,明儿每家出个人,跟着阿米去认认地方东西什么的。我去和村长他们说说,咱们也小气一回,紧着咱们村子的人挖上两天,等着第三天在让村长上报一下,和别的村子通气什么的也放到那天后,不过你们也记得啊,这嘴巴紧点,别说出去。”

“知道了,我们不傻。”

作为生产队长,这全村吃饭的问题也是他的担子,不是他心眼多,而是生怕阿米看的不准,山上的东西不多,到时候冒失的说出去,害的自家村子里的人吃不饱,那到时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还不如事先谨慎下,小气些的好,好歹自己村子里的人先顾好了。这样不管山上是多是少,他们村都不会吃亏。

第23章 家有小草

村口,半砖半土茅草顶的三间大屋里,一个二十五六的妇人正喂着一个脑袋大,身子小,怎么看怎么像是非洲难民一样的娃娃吃饭,半透明的糊糊一勺一勺的喂进了那孩子的嘴里,吃的那个孩子眯着眼睛,一脸的欢喜,这样幸福的表情,让那妇人也跟着高兴起来。

“娘的小草啊,是不是很喜欢糊糊啊!吃的真香,真乖啊,咱们多吃几口,好好的长大。”

“咯咯咯。”

“这是和娘说话?哎呦,我们小草笑的真好看,娘最喜欢看我们小草笑了,小草真孝顺。”

“咯咯咯。”

屋子里头娘两个鸡同鸭讲的说了半响,院子里正劈柴的男人听着也跟着露出了欢喜的神色,身子好像也多了几分力气,做起活来越发的顺手了,好容易将手里的柴火收拾妥当,用一边的毛巾擦了擦汗,那男子正想拿着背篓出门,想了想,还是放下,往屋子里去。

“她娘,我去山里挖葛根,一会儿你去上工不?要不把小草送隔壁,让七婆婆帮着看,反正他们家这个年岁的孩子也不少,小草过去也热闹热闹。”

顾五叔自打这小草带回家,这家里日子过得总算是有点滋味了,不像是儿子刚病死的时候,这家像是冰窟窿一样,没了生机,如今好歹又有了样子,媳妇也有了笑声,所以即使这小草不过是抱来的,他也能当自己亲生的一样对待,事儿想的也周到。

像是他说的,在夫妻两个出去干活的时候送到隔壁就是他为小草好的想头,村子里谁不知道这孩子是抱来的?还是人家亲奶奶狠心,逼死亲妈,丢到山上的可怜娃,这样的孩子,如今看着似乎有人可怜不错,为了这,好几家日子还成的还送了点鸡蛋来,可时间长了,总是让人这么指指点点的看,这孩子以后日子未必好过,所以他总想着让这孩子多接触接触其他同龄的娃娃,只要有了亲近的小伙伴,想来以后即使知道了身世,也不至于自卑。更不用说隔壁的情况也一样类似了。

隔壁的七婆婆家说起来也是村中大姓,老曲家在这个村子里人丁真心不少,就是七婆婆自己,虽说早年有个大闺女大儿子因为战乱失散了,可如今也有两个儿子傍身,一家子没分家,带着两个儿媳,四个孙子孙女的,一家子九口人,很是热闹和睦,和顾五叔也是亲戚,他家曲大柱的媳妇,就是顾五叔的妹子,多热闹,多亲近,连带着让住在隔壁的顾五叔都跟着日子过得不错,可谁能想到这样的人家也一样遇上了糟心事儿呢,七婆婆的老闺女嫁出去三年,好容易有了身子,不想男人却在挖河道的时候出事儿了,被石头砸中了脑袋,当场死亡,害的那曲大芳一听到这消息就早产了不说,因为生的是个闺女,婆家还愣是说她克夫克子,被赶了出来,没法子只能带着闺女回到了娘家。

好在村子里到底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村子里的闺女没处去,遇上了这样的惨事儿回娘家,村长也好,支书也罢,都不会不帮忙,将那户籍重新给迁了回来不说,还让曲大芳继续在村子里上工挣口粮。就是那几个兄弟嫂子,也没有二话,接纳的很是痛快。即使住着有些紧张,也从没有什么酸话,可见这一家子人品怎么样了。

只是这样一来,七婆婆就忙了,他家最大的孙子也不过是七岁,另外几个都小的很,从老二家三岁的小儿子,到老三家四岁的大小子,一岁的闺女,如今再加上两岁不到的外孙女,五个孩子都要她管着,可不是忙的晕头转向嘛,好在大孙子曲红山是个好孩子,不但能帮着烧火喂鸡,还能带孩子,就是那两个三四岁的,也知道帮着摘菜,帮着看顾最小的,倒是让七婆婆轻省了不少。

也因为这样,顾五叔在想到寄放孩子的时候,会想到隔壁,孩子多,气氛融洽,人品好,孩子放着也放心,以前他家小子没有生病的时候也一样这么处理的,两家好的和一家也没差什么了,自家那个没福气的小子,还是那家大小子曲红山的革命伙伴,因为年纪相近,两个臭小子的关系好着呢。

可惜,如今他儿子没了,算了不想这个,还是说小草吧,这孩子都一岁多了,可到现在还不会说话,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骨头都有些软,若不是他家情况还成,家里有点吃的,这段时间给补了补,只怕连笑都未必能行,这样的孩子,他看着都有些心疼,就想多给弄点好吃的,可这年头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有什么好吃的?除了糊糊,还是糊糊,甚至到了最近,连着糊糊都有些难得了,想想还有两个月才有夏粮,顾五叔差点愁得头发都揪下来了,大人还好,外头总有野菜能糊弄肚子,这孩子怎么办?这样大的孩子,都没长牙呢,野菜怎么吃?

好在老天爷总不会绝了人的生路,这不是,那村子里最里头的阿米那个丫头居然发现了这葛根做糊糊的法子,真是好啊!这下子这家里算是又有了希望了。虽然没啥血缘,可到底是一个姓氏阿米爹还是认了他那族叔做爹的,说起来,也能算是同族了,所以阿米那孩子得脸,他都感觉背脊挺直了几分,跟着长脸了。

更不用说那孩子也是有心的,前几日还送来了两斤白滑的葛根细粉,说是专门给小草的,弄得他一个大老爷们心里都热乎的不行。只觉得当初阿米那孩子爹妈没的时候,自家没能帮一把,实在是有些不好,以后怎么的也要多看顾一二,那还是个孩子呢,他们老顾家的孩子可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也因为那葛根粉实在是好,热水那么一冲,滑溜溜的,软乎乎的,小草那丫头每一次吃都能笑出声来,让顾五叔也下定了决心,怎么也要多弄点来,即使这做细粉听着意思似乎有些费事儿,还浪费了不少的筋脉,可他家有养鸡啊!那筋脉喂鸡不是听说很不错嘛,那就不浪费了,再说了,到底是给孩子吃的,不细伤了孩子肠胃可怎么好。再不成,将那些剩下的残渣再磨了大人吃就是了。他有的是力气,不怕麻烦。

“不用,今天不上工,村里人都让队长打发去山里了,村子里能剩下几个?不过是除草的活计,明儿在做也就是了,只是你去山里,那葛根可多弄点回来,恩,跟着隔壁大柱他们,咱们两家孩子多,到时候肯定要弄不少细粉的,你一个人多麻烦,合在一处还能弄得快点。”

两家总是相互帮衬,也说不上谁占便宜谁吃亏的,除了上工几公分分开,很多事儿都已经习惯了一起,有了三个男人,两家的女人都能轻省不少。若是弄细粉,他家就有五个孩子,自家才一个,这样算起来,也能算是帮衬了,好歹让他们也还上了几分人情。

“这事儿还用你说,我们都已经说好了碰头的地方了,小草,爹要出门了,赶紧给爹笑一个,爹给你弄好吃的去了,快点笑一个。”

顾五叔对着那依然瘦弱却已经有了几分血色的小脸绽开了带着褶子的黑脸,明明是想讨孩子欢喜的,可偏偏愣是挤出了鬼脸的样子,逗得那孩子一脸的懵懂,好半响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终于笑出声来,伸着手,还在那老脸上摸了一把,把顾五叔乐的,一个劲的嘚瑟。

“看,闺女就是喜欢我,真是好孩子。”

“得了吧,就你那张老脸,粗的都能当砂纸了。”

这女人真是不讨喜,怎么能这么说呢,看,连闺女都知道和他亲近,怎么能是砂纸?怎么也该是皮纸才对。

第24章 疯狂的葛根

整个四月,山林里都是一片的热闹,很多时候,不过是十来米就能看到其他村子里的人在地上挖掘,是的其他村子,因为不仅仅是阿米家所在的葫芦村,其他靠近山林的村里也一个劲的往山里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葛根。

村子里那些个村长什么的,能做上官,即使只是个村官,那都不可能没有脑子,这葛根的事儿,他们也很想独占,毕竟他们也不清楚,这山里葛根到底有多少,是不是够全村的人吃两个多月的饱饭,要是能独占,那他们以后都不用愁村子里的粮食问题,不用担心人饿死了。

可他们更知道,若是村子里也不是铁桶一块,外面娶进来的,村里嫁出去的,和这周边五六个村子实在是亲近的很,可以说得上是世世代代的联姻了,能没有消息露出去?即使都自私些,都闭紧了嘴巴,可若是他们自己吃饱了,别人却饿死了,那良心上又怎么过得去?所以这事儿他们是怎么也做不出来的。

既然最终总会让别人知道,那么这个人情自然也不能落下了,自己说出去好歹能换个口碑,换点感激人情什么的,也因为这样的考虑,所以在发动全村的人在三天里尽力的多储备点葛根之后,村子里立马将这个葛根的使用方式等等,通告了周边的村子。

往日里用来喂猪都没人看的葛根能磨粉做糊糊?这个大惊雷几乎把所有人都给震了,然后就是懊悔,这几年,为了吃的,他们连草根都不放过,树皮都拔下来一层,可怎么就愣是将这个地下的东西给忘了呢?

不对,也不是忘了,其实葛根粉这个东西他们一直都是知道的,只是在他们眼里那一直都是药,这才没有想着当粮食,更不用说他们知道的葛根粉都是白色的那种细粉,他们不懂怎么将这褐色的东西收拾出白色来,还一直以为那是要另外配了东西练才能得的,这才没人想到这东西做糊糊吃。

真是浪费啊,要是早知道这样的法子,那每一个村子里能少死多少人?可见往日他们真的是瞎了眼了,好在如今也不晚,在这最后的两个多月里总算能吃上饱饭,不用担心饿死了。

不用挨饿,在这个年头,简直就是最让人心动的词,一时间几乎所有能动的人都开始往山上跑,不用几天,这附近的地界就被挖的东一个坑,西一个坑的,甚至这样的趋势不断的开始往更深处的山里去,因为一个人去深处不安全,各家还结伴同行,甚至跟着猎户走。

按说这附近安全的地界不小,各个村子只是在周边挖其实也应该是够用了,一家子挖上百来斤,晒干磨粉弄出七八十斤来,就是四五个人,做成糊糊应该也够吃了,可大家都被这几年的日子给饿怕了,有了法子,哪一个肯就这样收手的,不多积攒些备用,防着再有粮食不够那简直就不可能。

更不用说各个村子里也总是有亲戚什么的,在镇子或者是没有山地的村里,听到了葛根粉的消息,自然有人会托人过来询问,想着借上点,或者是直接过来买什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葛根粉自然越发的需要。

到了最后,连着阿米他们打猎的地方也被不少人光顾了,惊得无数动物逃命,让阿米他们的套子陷阱都失去了作用,真是无妄之灾,更甚者,连着好些其他的埋在地下的东西也被一一翻出来,像是什么山药之类的东西,总是只要是能充当粮食的,能饱腹的,能磨粉的,那是一样都没有放过。

看着被挖的不成样子的阿米实在是有些担心,这样下去,这山还能恢复以前的样子吗?

院子里,阿米正在用自己的石磨磨着葛根,那是她自己前几日挖来的,因为村子里生生的瞒了三天,全村人的家里,这葛根都存的不少,阿米利用自己的那个雷达一样的鼻子,和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力气,攒下的也不比其他人少,足足有三百多斤。

也因为有这么多,所以阿米很是奢侈的用一半准备做成细粉,一来是她自己对粗粉实在是有些咽不下去,二来也是想着多存点,将来即使有了粮食也好换换口味,至于剩下的,自然是一样做粗粉了,村子里都吃粗粉,就是做做样子,也该有这么些,再说了,她知道外头如今这葛根粗粉在镇子上,县城也能卖钱了,能有0.05分一斤呢,自然怎么也不想放过,准备磨好了趁着这夏粮下来前卖出去,再攒点钱。”阿米,阿米。“

能在这个时候过来的除了秀芝还能有谁?这天色都有些晚了,阿米立马把手边细粉藏到自己的储物格子里,然后去开门,瞧着秀芝拎着个篮子,一边往里头走一边问道:”怎么这会儿过来?你家没有磨粉?“”怎么会不磨,不过我家有我爹和我哥呢,哪里用的上我,所以我娘叫我过来看看,顺带帮你一会儿。到底你就一个人。“听到她这么说,阿米即使被打扰了,需要藏东西遮掩,心里也欢喜的很,人家秀芝明明知道她力气大,也不说出去,还想着帮忙,可见人品不错嘴巴还紧,真是个不错的伙伴,不过那个篮子…”这是什么?“”我娘做的粗饼子,给你的,娘说,这葛根的是若不是你,咱们家也不会不愁吃的,虽说都是紧邻,说谢谢有些生分,可该记得的人情还是要记得的,所以喽,这粗饼子就是还人情来了。“秀芝一向爽利,这即使是说她娘的原话,也能带出几分利索劲,听得阿米都想笑。”这可好,我今儿晚饭正好没吃,可是便宜我了。“确实不用太生分了,既然给了她就拿着,以后总有还上的时候,顺带还指使着秀芝帮着将边上放着的粗粉装起来,半点不客气。”如今各家应该存了不少的葛根了,我瞧着怎么一个个还不停的往林子里去呢,这山里挖的都不成样子了。“”还能怎么的,还不是人情闹得,这自家的人有的吃了,转头一个个又想着亲戚,有了亲戚的,自有亲戚的亲戚,反正啊,怎么够不够,还有些则是钱闹得,听说好些地方如今都来收这粗粉,做上一百斤就是5块钱,眼馋的会少?就是我爹也心动了,说是想攒点大哥的娶亲钱呢。“这话倒是确实,不说旁人了,就是洪教授那边,听说也忙着磨粉,他们老两口能吃多少?忙乎这么多天,可见也是顾着亲人了,想想自己听来的一些消息,想想也知道,估计是为了孙子,心下一叹,这老两口着实不容易,若是以往,就凭着他们的家境,那里用的上愁这个,如今一朝跌落成泥,老人在这村子里好歹靠着山,总能弄点混肚子,倒是那城里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活呢。”能卖出去,也是好事儿,最起码那些有钱却买不到粮食的人能过得好些,亲戚朋友有人来求,不给也不好,这两个理由,真是怎么都没法子拒绝,果然最后就是那些葛根倒霉了。“”可不是,我瞧着在这么下去,这山里以后只怕都能绝种了。“”不会,再不济,深山里总是有的,那里没几个人敢去,总能留下根,有了根,过几年也一样能繁衍开来。“虽然如今的葛根很是疯狂,可阿米却不担心,她的鼻子多灵啊,早就发现了,虽然大家挖的厉害,可毕竟不像是她那么敏锐,总有些遗漏的地方,或是实在是小,看不分明,或是藏身的地方实在偏僻,这才躲过一劫,有了这么些种子,这山里的东西就不怕断根,反倒是那些猎物,因为山里的人太多,一个个都逃进了深山里,加上前几年将老虎,豹子等等都列为什么祸害,打去了好些,深山少了威胁,只怕一时半刻的,这些东西未必会回来,就是来,只怕也是野猪偏多了。

想到这里,阿米忍不住为那些进山的人揪心,对着收拾好了东西,坐在一边和阿米清洗葛根的秀芝说道:”咱们还去山里挖陷阱不?“”还能有咱们的份?那些人一路过去,顺手不知道灭了多少了,我瞧着到明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在原本的地方打到猎物了。“”不是为了这个,我是想着在靠近深山的地方挖几个,这么多人进山,万一惊着了深山里头的大东西,出来一个怎么办?伤了人可就不好了。“阿米不说,秀芝也不会往这里想,可一旦说开了,她也是山里的孩子,虽然不明白生物链什么的道理,可一些代代相传的谚语却是知道的。”说的也是,爷爷说过,人力过了,山里就不安生,咱们这几年总往山里寻食,本就占了人家的地盘,如今这样更是过分侵占,要是按照老话,只怕不付出点代价,是不会消停的,这样一想,确实有点不稳妥,为了以防万一,多做点陷阱倒是在理,不过阿米,这事儿不是我们能说能做的,我们都是女娃,还是孩子,大人未必信,这样,我回去问问爷爷,你也去和你大伯说说,若是他们想到这个,说不得会安排呢,若是这样,可比咱们两个强。“确实,孩子的身份,女娃的身份,即使在受宠,在这山里人家里,依然是没有什么说话的分量的,与其自己乱想,还不如告诉了大人去。”成吧,这事儿和大人说,即使咱们出不上力,也求个安心。“

第25章 野猪下山

这两个孩子也不知道是铁齿还是金牙,反正就在她们将顾虑告诉了村子里长辈没有多,只怕就会送了性命,后来其他地方也陆陆续续的出了一点子岔子,不是这边跌久,山里果然就出事儿了,先是北面一个村子里有人在山里被狼咬了,若不是人多断了腿,就是那边遇上了猛兽。

这样的事儿让山里人一个个都从葛根的狂潮中清醒了几分,能上山的多半都是世代在这山里生存的,看到这个情况,自然有睿智的老人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人类太过分,太过逼迫野兽的生存,这才有了来自野兽的警告。

人类惊醒了,那么自然不少人就开始收敛,毕竟他们实际上自家的口粮问题早就解决了,若不是为了人情,为了钱,这会儿早该在家呆着,而不是上山了,葫芦村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渐渐的开始不去山里了,可世间贪心的人总是不少的,即使因为人开始减少,胆子也跟着小了好些,不去深入山林,可在山间走动的还是有的。

就是阿米,有时候也忍不住往山里走动一二,不为了葛根,也会为了猎物和药材,她可是想过了,凭着自己的鼻子,不用太折腾,只要每天采一筐的药材,攒起来,十天半个月的去收购处卖,也能有一条不错的财路,而且还是所有人即使看到了,也不至于眼红非议的路,毕竟这是山里,采药人和猎户是一样的多,靠着采药挣钱的不是他一个,没有猎物打眼的情况下,这绝对是一个稳妥又安全,不显眼的谋生好手段。

可人不去山里了,动物却开始反攻了,这一日,阿米正在家里晒着药材,就听到后山那里传来了人的惊叫声,这让如今五感分外厉害的阿米吓了一跳,忙放下了手里的东西,随手拿上了家里的柴刀推门出去,不过是往山里走了那么几步,就看到村子西面住着的戴向阳从林子里飞奔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野猪下山了,大家出来啊,野猪下山了…“才喊了几声,正好看到阿米,忙大叫着:”阿米,去叫人啊,赶紧跑,野猪下来了,好几头。“这是担心这个孩子住在最靠近山里的地方不安全?阿米感觉是这样,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还想着她这个孩子,实在是不容易,忙听了招呼开始往山下快跑几步,然后一下子窜到了家里,拿出家里她爹留下的弓箭再次出门,就这么守着门口,还不住的大喊:”秀芝,秀芝爷爷,野猪下山了。“

孩童的声音分外的尖锐,这一喊,那秀芝家的门也开了,走出来的正是秀芝爷爷,”野猪?“”向阳叔喊的,看,他跑过来了。“

确实,这会儿戴向阳已经快到阿米家这边了,看着阿米拿着弓箭就这么站着,人都急了,喘着粗气:”你这孩子,怎么还在这里,赶紧去村子里喊人啊,你个孩子,拿着弓箭有什么用,叔,赶紧进屋。“明明已经跑得有些腿软了,可戴向阳还顾着老人孩子,这山里人的淳朴可见一斑,倒是秀芝爷爷,这会儿也回神了,转头喊着:”红星,去村子里喊人,大壮,把家伙事儿拿来,咱们爷俩也好挡一挡,不然这下去了咱们那些田地可就完了。“秀芝爷爷当年虽然不是正紧的猎户出生,可也曾上山采药,偶尔打猎贴补家用,虽然不算是什么好手,却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家里也备着东西,不然秀芝红军他们也不至于会和阿米一起上山挖陷阱了。

秀芝爹,哦,也就是曲大壮没等自家老爹声音落下,人已经在门口了,手里也拿着柴刀,就是曲红星这会儿也机灵的开始往山下跑,倒是曲红军手里拿着铁铲跟在后头,有些滑稽。”爹,您赶紧进去,这儿还有我呢。“”咋的,看着我老了,以为没用了?就你们两个顶什么用?“说着,秀芝爷爷还顺手将已经跑不动的戴向阳往屋子门口一拉,让他靠墙休息,自己进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了锄头,就这么立在了门口,还招呼着阿米:”丫头,你还小,进屋去,别怕,有爷爷在的,你那弓箭可费力气了,你使不上劲。“话刚说完,那就打脸了,因为山林子里第一头野猪出现了,后头还有多少还没有看清,阿米的第一箭就射了出去,一箭就射中了野猪的眼睛,那冲击力立马让那野猪哀嚎一声,扑通倒地,看的后面几个男人一个个都有些傻眼。

他们从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本事,难道他们眼花了?人老了?不说他们,这会儿靠的最近的几乎人家,那些个拿着东西走出家门,准备会和秀芝爹他们拖延一下野猪,为村子里其他人赶来创造时间的人也一个个傻眼了,刚出门就遇上这么玄幻的一幕,难道是他们打开门的时间不对?

阿米这会儿那是真没法子了,她不是傻子,知道不能轻易暴露自己力气特别大的事儿,比常人大一点没说的,这大家都能够接受,可要是暴露出她冲上去直接能掀翻野猪,那估计这村子里的人就是一个个对她在好,估计也会下意识的和她保持距离,可她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这附近的人一个个平日里对她可真心不错,她实在是不能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看着这些人处在危险中而无动于衷。

所以她想好了,不能做大力士,那就做一个神射手好了,反正她家有弓箭,是这村子里都知道的,他爹射箭准头不错,大家也清楚,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爹的闺女,天分好些,小小年纪就有准头也应该没啥问题。

野猪力气大,皮子厚实,因为常年蹭着松脂,浑身滑溜溜的,柴刀什么的,实在是不顶用,那些锄头什么的,用来敲击野猪的脑袋,这概率也小了点,效果也不怎么样。所以准头好,一箭射中眼睛,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阿米瞬间明白这一点之后,立马就执行了。所有人都有点傻眼,只有曲红军,还有躲在院子里趴着墙头看的秀芝没有吃惊,他们和阿米呆的时间多了,知道她力气大,这吃惊的事儿又过了,再来一个准头好,自然也能立马接受,甚至秀芝还能在墙上给阿米当瞭望哨。”阿米,又来了,后头有三头,两头在前头,一头在后头。“一听秀芝的大喊,那些个男人这会儿也顾不上刚才的事儿了,那秀芝爷爷还有心思对着阿米说道:”阿米,你对着前头的一头,后头的放让那畜生过来,有那么男丁,不怕它们,别手抖啊!别着急,就是射不中也不大紧,看看,这都有,有,有七八个人了,两三头东西,足够拖延的。红星喊人去了,估计这会儿附近的就要来了。“这是担心刚才不过是阿米运气好,在一个老头也担心,这小孩子射了这一箭,后头没有了手劲力气,心急之下再出什么岔子。

阿米听了这话,大声喊道:”爷爷放心,我还有力气,往日最起码能连着射五六回,手稳着呢。“说完这一句能安定其他人人心的话,阿米的眼睛再一次死死地盯着那片林子,这里才七八个人,若是两头确实引一引,大家伙儿都能拖得住,说不得还能弄死一头,可要是再多,那就不成了,人手不够啊!所以她最起码要射死一头才成。

等着那两头秀芝说的一起出来的野猪一现身,阿米立马就又是一箭,还是老位置,野猪的眼睛,还是那两头里头大的一头,将稍微弱一些的放过去,不过或许是那里已经倒下了两头野猪的关系,剩下的一头有些暴躁起来,看着眼睛都有些发红,直冲着阿米这边过来,倒是后面跟过来的一头野猪冲着秀芝爷爷他们那里过去了,这让那些个男人惊呼起来。”阿米,赶紧进屋,把门关上,好歹顶一顶,那猪发狂了。“说话间,几个男人就拿着东西开始往阿米这边冲,而阿米见到这个情形也反应很快的进了屋子,然后上了围墙,从里往外头看,剩下两头,她不用出头显威风想来这些人也能收拾了吧,特别是那头发疯的,这会儿正往自家冲呢,过来的那些人手里的锄头只要从侧边上敲击那野猪的脑袋,估计打实在了也能顶用的,连着两三下的话,那野猪也足够报销了。

果然,一会儿的功夫,分成两队的男人们就将这两头野猪给弄死了,看的阿米心下一定,这么些男人眼皮子底下,她一个小女孩射死了两头野猪,这功劳实在是扎眼,不过也不算太过分,谁让她家在最前面呢,谁让她手里有弓箭,属于远程攻击呢,阿米总算是放心了。

就在这个时候,作为瞭望员的秀芝又开始大喊了:”还有,还有,那边又有两头,冲过来了…“她这里一喊,已经有些浪费的男人们又戒备起来,好在这会儿下面村子里的男人已经上来了,还有几个手里也一样拿着弓箭,这让阿米心下一定,只要有弓箭,说不得就能免去近身的危险,这太好了。

第26章 八只

能下山的野猪因为有人提前预警,他们的最终结局自然没的说,只有被屠宰的份了,六只野猪全部伏诛,除了前头的那四只,后来的两只一只被刚赶来的猎户直接一箭射穿了耳朵,不过是几步路就倒下了,和阿米那是一个级别的强,还有一只虽然弓箭躲过去了,可锄头太多,□□也犀利,所以也没能多撑多久,就成了尸体。

当六只野猪被拢到一处,看着着肉鼓鼓的猎物,啥危机人们全忘了,一个个,第一时间做的就是高兴,就是笑,那可都是肉啊!这六只都不小呢,最小的也有二百来斤,多的只怕不下四百斤,这加在一起,近两千斤呢,就是去了内脏猪血什么的,净肉按照不满七成算,怎么也有一千多了。这些个肉,能吃多久?全村才几个人?不到百人啊!要是这样分,岂不是一人能分到十几斤?那一家子该有多少?要是五六口的人家,岂不是立马就能背半扇猪走了?

好吧,这不能这么算,这是山里人家,自然有山里的规矩,谁猎到的归谁都讲究了多少年了,可不能随便坏了规矩,还有那个出力多少的问题,总不能让干活的人寒心,让为了全村出力的人没好处不是!所以即使因为如今是社会主义,不能私心太重,要人人有份,象征性的还是需要给其他人一点好处,可即使全村分小部分,出力的分大部分,这现场的几个只怕也绝对能一下子被肉给堆死。

特别是阿米,在场的所有人看看那两只被射中的眼珠子毙命的野猪,一个个的看着阿米的眼神都不对了,那个惊讶,那个不可思议,戴向阳更是满脸的哭笑不得:”我还一个劲的喊这孩子赶紧躲,看着她在门口拿着弓箭还心里恼火,觉着这孩子不懂事儿,将这么大的事儿当儿戏,弄了半天这孩子还真不是个简单的,就这两下子,咱们村里也就几个老猎户有这本事了,不想如今倒是出来这么一个神射手,要是在以前,就这本事,等着长大了,那绝对是射雕手的料子。“秀芝爷爷细细的看了看阿米那箭只射中的深度,满含深意的看了阿米一眼,也跟着说道:”这孩子是不错,这力气也不小,看看这箭,这娃比她爹强多了,以后绝对不会没饭吃。是个能撑得起来的。只是可惜了,是个女娃子,要是个男娃,这本事送到部队上,那也是好手。“人家部队如今是打枪,不是射箭,秀芝爷爷这么一句,让所有人都隐隐的想笑,甚至秀芝爹还跟着扯后腿:“爹,射箭厉害,不代表打枪厉害,人家部队可不看这个。”

别人说这个也就罢了,连自己儿子也这么说,秀芝爷爷可怎么下的来台?阿米都想要翻白眼了,可不想秀芝爷爷一个瞪眼,没好气的说道:”别以为我不懂,那枪老子又不是没见过,当年还打过几发子弹呢,能不知道这两个不一样?可再怎么不一样,有一样总是相同的,那就是准头,这也是要天分的,再说了力气大也是优势,最起码这急行军没有几分力气,那是怎么也撑不下来的,这个你懂?别以为我老了,就没见识,老子闯荡的时候,你小子还不知道在哪儿飘着呢。“看,老人,长辈永远有优势,就这么最后一句,就是绝杀,确实,那时候真不知道哪儿飘着呢,老爷子都没有把他生出来,他怎么来?反正秀芝爹这会儿那是真没话可说了,只能红着脸,听着周边其他人略带善意的笑声。”我说,怎么才来了你们几个?莫不是其他地方也有不妥当?“村子里人的说多不多,可说少也不少,听到野猪下山的消息,按说即使不是男丁都过来,那也该有一半才对,可看看眼前,不过是十来个,这可怎么说的?老人想的多,秀芝爷爷第一反应就是其他地方估计也不安生,所以马上就问了,果然是这样,才问呢,就听上来的戴向阳的堂兄弟28岁的戴向北说道:”可不是,西面那边也有人听到动静,所以分了些人过去,村长看着不对,还组织了几个又往其他几个地方去探了,生怕漏了什么地方不注意,让畜生进村子。“这就对了,分了几路人马,怪不得上来就这么些人呢,秀芝爷爷也跟着点头,”还是他想的周到,确实,这最近山里咱们祸害的太厉害了,谁知道那畜生是不是会报复,从各处下山来糟蹋咱们的田地呢,好在咱们村子里田地多半都是在靠近村口的地方,离着山还算是远了些,不然一个不小心,咱们这粮食可就麻烦了,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大家都没法子交代。“村长是曲大爷爷,那是烈士遗属,他唯一的儿子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牺牲了,只剩下了一个儿媳妇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孙子,在加上他人好,厚道又公正,年纪也是村子里最大的,所以建国后,被众人推为村长,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很是受到众人的敬重,虽然因为年纪大了,很多事儿都开始放手,都由着支书和生产队长等人操持,不怎么管事儿,可到了正紧的时候,却从来都是一把手,最是能稳定军心的人物,像是这一次野猪下山这样的大事儿自然也会直接站出来做最好的安排。

阿米放下那让她出了一次彩的工具,从家里出来,和秀芝一起站在众人的边上,听着大家伙儿商量怎么讲野猪弄下去,在没有出一声,她今天已经很显眼了,虽然因为想知道这肉最后怎么分,要跟着大家伙儿去村子晒场,可说话却不敢了,生怕太过引人瞩目。

不想到了晒场,却又看到了两头野猪,众人乐了,这可好,这是野猪集体给大家伙儿送肉来了,一下子来了八只,明明该是让人惊慌甚至一个不好,很可能造成损失的大事儿,这野猪居然内杠来了个分散袭击,最终被各个击破了?

这样一想,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乐呵起来,当然少不得还要将这出力的人一个个的都夸一遍,评论个高下,山里人比外头的人更相信武力,更懂得什么是拳头大,所以说起这些来自然很是起劲,甚至没有收获的,或者做了无用功的,一个个还有些失望,自己没能给自家长脸,没能获得多分点好处的机会。

而这不断的评论里头里头,阿米的那两箭自然被众人一致称赞的,那些大人看着阿米更是眼神很是赞赏,可见是将她列入了山里孩子的最佳代表了。

“当初她爹就是个好手,可见这本事也是家传的。”

“我早就说过,阿米这孩子是个能干的,一个人就把那个家操持的像模像样的,这可没几个孩子能做到,看吧,让我说中了,连打猎的本事也比一般人强些,可见最是能干。”

“没爹没妈的孩子,自己强些才能过的好,这孩子也有心了,估计往日也下了狠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