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小麦回7

没爹没娘的侄子归家, 当大伯的喊了去吃饭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更不用说还是小麦这样有出息的孩子了, 那更是要好好招待,顺带的也履行以下作为长辈的职责,比如和小麦好生的说道说道他不在的这些年发生的一些事儿, 说一说目前这村子里的情况, 当然了, 还有一样是不能少的,那就是当年他爹妈没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况要说清楚, 这一点就是阿米也不一定全清楚, 毕竟那时候真的只是个孩子, 又是在这样的剧烈打击之下, 能顾着自己已经不错了。

村中各家谁家帮了什么,谁家给了多少礼等等,在顾大伯这里都有一个小本子记着, 也许当时他记下却不给阿米就是有自己接下了这些人情债, 以后他来还的意思, 这是对阿米的照顾,所以啥都不说也是正常的,没得让这么一个可怜孩子那么小就负担这么重的人情。只是如今不一样了,顾小麦回来了,还成了部队干部回来了,那这事儿自然而然就该顾小麦接过去,谁让他是儿子呢, 给父母还账那是理所当然的,不给那才是看不起他。

顾大伯这些行为看在顾小麦眼里自然是明白到底是个啥意思的,心下一阵的感动,对这个明明没有血缘,只有个堂亲身份的大伯那是越发的亲近,只觉得这自家没有了长辈之后,将来好歹还能孝敬一下大伯,既能回报大伯这些照顾,也能让自己心里多点安稳,有长辈在,心好像就感觉特别的稳。

村子里这些年零零碎碎的事儿真心不少,有些时候吧,这事儿不说还不觉得,等着连在一起这么一串,顾大伯感觉就不一样了,好像有什么脉络开始一点点的汇聚起来,他微微的眯着眼,侧头对着顾小麦,轻声的开始说起了什么,阿米有心想要听,可外头大伯娘的呼喊却不得不应,只好弃了这里,转身往外走,反正哥哥不会瞒着我的,回去慢慢问就是了,阿米如此的笃定。

等着从大伯家吃过了分外丰盛的午饭出来,阿米扯着顾小麦的袖子想要快步回家,却不想又被拖延了,因为村子里原本顾小麦的那些小伙伴们一个个开始凑上来了,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分外的热闹,那都是多年未见的朋友,往日对阿米也很照顾,难道她能阻止这些‘激’情满满的团聚?不能啊!所以前头的那些疑问一时又没有了询问的时候,而顾小麦他们说话她也没有插进去的意思,最终不过是自己先回家了。不管咋说,这些人在怎么折腾也不至于不让顾小麦回家吧!所以她有的是时间弄清楚,这大伯到底是怎么了?

你说为啥要弄清楚?作为一个孤儿一样在村子里生活的孩子,察言观色很重要,虽然阿米并不需要依靠大伯而生,自己也有吃饭的本事,可多知道点那就多一点依仗,关键时刻能让自己不至于不明白立场。更不用说阿米真的是被挑起了好奇心啊!有啥事儿大伯只能和自家顾小麦同志说的?有啥事儿能让大伯中午吃饭的时候连难得被大伯娘大赦,能痛快喝的酒也没有了兴趣?

阿米很想知道,或许人都这样,越是不让知道的就越是心痒痒的想弄清楚,即使好奇心害死猫的谚语流传了一代又一代,还是让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折腾。与此同时,少数知道克制,知道无知是福的人因为能懂的克制自己的欲望,故而多半都成了气候。

阿米不是那种隐忍性,也不是那种不知道场合的浑人,属于常人中勉强还算明白事儿的类型,可即使这样的类型遇上哥哥被灌醉了,还是抬着回来的时候也忍不住一股子暴躁开始往外冒。

这都什么人啊,还说是什么兄弟,看看,有这样的兄弟?就顾着自己痛快,也不想想自家就自己这么一个女娃子,这醉酒的人万一吐了,闹了,自己该怎么办?还有啊,你这都灌成这样了,晚饭咋办?半下午的喝成这样真的好?

因为这样的想头,难得的阿米对着这些送人回来的小子们没有了好脸色,还威胁他们,若是再有下次,绝对要去老村长那里告状,把这些自己也已经有些走不稳的小子们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地上这才罢休。至于顾小麦?这家伙喝醉了倒是也老实,居然就这么呼呼大睡,咋叫都不醒!总算是让阿米松了口气,轻省了一回。

阿米以为这一日再怎么折腾人也就这样了,可事儿却越发的朝着不一样的地方发展起来,先是天色变暗之后,隔壁原本应该醉的不省人事的顾小麦突然出门了,若非阿米耳朵好,眼睛利估计是怎么也不会知道的。而这一去就是两三个小时,等着院门重新关上,阿米已经没力气去关心顾小麦的问题,整个人都瞌睡的,处在迷糊状态了。

第二日想要继续,可等着阿米起来做完早饭,那边顾小麦只来得及拿了个馒头,就背着带回来的一个硕大的包裹出门了。还能说啥?阿米觉得自己根本就拦不住他自然啥都没法子问了。

至于那些大包裹?这个阿米倒是知道,这一次回家带回来的五个硕大的包裹真说起来,只有两个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其他三个则是一个大杂烩,有的是多年没有回家的军中老乡托他带回家的,有的是附近县城的部队关系户转几个弯之后,从他们部队求的,还有自己的朋友战友的等等,反正这一趟没有三五天的,估计这三包都没法子送达各个主人的手里,可见这东西有多杂,牵扯到的人有多多了。

现代的人或许对这样的“帮着带”很不理解,咱们有快递啊,啥事儿不能让快递送?就是这个时代没有快递,邮局总是有的,干嘛不自己寄?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是,邮局是方便,可问题是亲,那要钱的,而这托人带是不花钱的,在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的时代里,这个因素和重要。再说到底是信得过的熟人,能放心,还及时,送上门,你说,哪个更贴心?亲不亲,家乡人,能在顾小麦运送范围内的,可不都是家乡人嘛,就是不怎么愿意也不好推托。

接连数日,顾小麦早出晚归,日日在那里跑着,就是村子里再不明白事儿的人也都知道了,顾小麦这一次回来受了不少的请托,要帮不少人送东西,难得都体谅了几分,这几日都没几个上门来找人的,就是有啥村子里的事儿,也照旧和阿米说,尽力的不给顾小麦添乱。甚至还有人看着顾小麦如此的忙乎心下忍不住对他的人品有多赞了几句,有这么多人请托这说明啥?说明顾小麦认识的人多呗!说明他和人关系好呗!说明部队里领导信任他呗!不然哪里有这么多家呢!

只有阿米一天天的越发的疑惑起来,因为她这几日留心下发现,每次出门去的地方总是比那些要送东西的地址多,而且回来后夜间也常不见人影。到了这份上,阿米就是想问也没法子问了,因为她不知道自己问的是不是属于那种不可说的部分,也不知道若是开口会不会给顾小麦带来危险,唯一能让她安心的是,这事儿似乎大伯也知道,或者说有大伯的意思在。这让阿米稍稍安心了些,不管到底做的是什么事儿,好歹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大伯不会害了顾小麦,既然这样,那么自然阿米就开始装傻了。

要说阿米心里不想知道到底啥事儿?那不可能,即使啥都不能问,到底心里还是忍不住琢磨一二的。而结合一下如今的年月,想想这关键的人物大伯,再有如今顾小麦隐隐的政治观点,阿米觉得或许自家大哥在做一些为自己未来的政治前途铺路的事儿。

有了这么一个想头,阿米的心越发的安稳了,即使如今事情已经开始偏离,可到底大致的脉络还在,邪不压正的规律还在,所以阿米觉得,自家的大哥这是参与到了正确的一方,既然是最后的胜利方,那么即使如今危险些,那也值得。

至于这里头大伯是个啥角色?啥意思?这个她相信,未来一定都能知道。果然她想的是对的,就在没有几年后,这一次的真相被揭开,只是唯一出乎意料的是,她从不知道自家哥哥的胆子会那么大,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所以后来,顾小麦才能获得那样的好处,从来富贵险中求啊!

至于这会儿?对于一个妹妹来说,当有些事儿不能问的时候,乖乖的当个安静的孩子,然后挂心哥哥的身体,给他做好吃的东西更适合现在她的身份和年纪。阿米有手艺,还有金手指给的厨艺,想要做美食那实在是容易,除了没有材料的,实在是没法子,其他的那是啥花样都来了,让顾小麦好一阵的唏嘘,觉得自己回到部队再一次面对部队食堂的时候,一定会哭死。差距太大了…

第178章 小麦回8-阿米的宝藏

难得回家, 即使外头的事儿再多, 再忙, 顾小麦也不会忘了自己作为哥哥的职责,在为了乱七八糟的事儿忙乎了大概一周的时间之后,终于歇下来的顾小麦开始在自家的范围内折腾起来了。

从屋顶检查瓦片开始, 到围墙头上碎玻璃, 碎陶片的增加, 再有屋子内外刷石灰水,换新糊墙纸等, 一样样的都不让阿米搭手, 只想自己多做些, 好弥补一二自己常年不在家的遗憾。弄得阿米除了做饭简直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件事儿可做, 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很。

这样的顾小麦让阿米感觉很好很温暖,自然而然的对着这个哥哥越发的亲近,日子过得也分外的放松, 甚至晚上睡觉都会不自觉的露出笑容来, 也是, 一直以来阿米总是一个人,总是靠着自己,如今能安安生生过几天寻常女孩子的日子,有个哥哥可以依靠,家里的重活有男丁来收拾,不管从哪一点来看,都是阿米的福气, 有这样一个疼她的哥哥。所以,她难得也开始学着偷懒,撒娇,即使暗地里也会唾弃自己懒散,却怎么也舍不得这被人疼惜,被人照顾的美好。可惜,她似乎命里就没有那个安分的命格,这里才安生了几日啊,立马又有新事儿来了。

“阿米。”

“咋了?”

“你来。”

听着顾小麦高声喊人,阿米莫名的放下了手里的菜刀,往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这是怎么了?这声音怎么带着几分颤抖?难道伤着了?

想到这个,阿米的脚步忍不住又快了几步,心也忍不住紧了紧,等到了声音的出处一看,顾小麦人好好的,啥事儿没有,这才安心,只是转瞬又疑惑起来。

“哥,怎么了?”

她真的只是问问,只是关心他,可顾小麦,你啥意思?居然瞪我?干啥,干啥,扯什么?杂物房有啥可看的?难不成要我搭把手?这会儿知道我力气大了?要用人还敢瞪人?难不成往日这好哥哥都是做给人看的不成?没有了外人就欺负妹妹了?

还没等阿米心里腹议的乱七八糟的事儿吐槽个遍,眼睛已经看到了原本在那地窖的某个角落里已经藏了好几年的某个箱子,瞬间,啥腹议都没了,她怎么忘了家里还有这个东西了?因为这几年一个人住,又没啥人会注意到这地窖,自己储物格利用率又太高,所以一些早年淘换来的容易存放的值钱古董依然还是被安置在这个箱子里,放在地窖的最不惹人注意的属于灯下黑的角落里。这一放几年的,差点连自己都快忘了,可这会儿,这箱子却已经被顾小麦拎上来,就在杂物房的中间放着,已经被打开了。

“你胆子怎么就这么大?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放在家里,也不怕哪天让人给抄了?哪怕是挖个坑埋着呢,那也比这样安心些。”

“哥。我…”

“我什么我,你啊,要是早知道你这样不小心,哥都不敢再外头待着了,不然天天能操心死,赶紧的,那个铁铲,就这地窖边上在挖个坑,这东西如今反正是没法子拿出去的,还不如眼不见为净的好。”

“可…”

“有啥事儿做完了再说。”

顾小麦一遍忙乎着挖坑,一遍忍不住为自己家庆幸,好在自己回来了这一趟,好在这之前没事儿,好在自己今天看到了,这要是让人知道自家有那么一箱子东西,这以后可怎么好?还能算是贫下中农?这成分怎么办?万一让人觉得是啥资本家,那可麻烦了,以后工作学习都阻碍重重的。万一遇上个心狠的啥革/命小将,拿他们当踏脚石往上爬,给添上个什么特务嫌疑啥的,那可就完了,别说如今这日子全没了,就是以后想翻身都难啊。这些东西,就咱们家这家境,说不清楚来路绝对要出事儿的。

这一刻顾小麦觉得。这家里到底是没有大人,就是不妥当。还有自家妹妹这胆子,那也不是一般的大,心也不是一般的粗,若是不能好好教教,在这么下去,迟早有一天自家要被吓死。

前头装神弄鬼的事儿就不说了,原本他没往自家妹妹这里想,即使这几日也发现了,自家妹妹在这些孩子中的威信有些不一般,可到底想着那是人多,有丫头,有小子的,一个个机灵脑子快,凑一起才会有这样的胆子,做出如此规模的事儿来,首尾收拾的也妥当。可如今呢?这一箱子东西在没有别人了吧?也不是自家本来就有的,这么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怕那一次的事儿上,这看着挺斯文的妹妹,也没少出力。

当然了,这不是说顾小麦觉得收好货藏起来不对,他也不是啥傻子,心里多少还是挺高兴自家这妹妹脑子不慢,心眼也活,眼神也厉害,知道这是好东西,知道要藏起来。可于此同时也暗暗的发愁,这胆子大了却没配上足够的谨慎,连藏都不藏,就这么放着,难道说,她就那么肯定别人不会针对她做什么?就是自己都不能肯定不会遇上不对付的背后捅刀,这一个姑娘家咋就那么粗心呢。

顾小麦和阿米都不是啥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真心想挖坑啥的,速度还是挺快的,一会儿的功夫,和箱子差不多大小的坑就挖好了,顾小麦正想直接把箱子放下去,那边阿米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屋子里某个角落寻了一块大大的防水油布来,递到了顾小麦的面前,撅着嘴说道:“哥,这箱子要包起来才好。这箱子可是民国樟木的,几十年的东西了,放上十几二十年的,说不得也能值点钱呢。再不济,这樟木箱子拆了,以后做书架也不错。”

“???”

顾小麦感觉有点不对啊!阿米这一套套的怎么知道的?不说这古董知识从哪儿学的,就说这怎么埋东西这事儿,她怎么就知道这东西怎么埋?包上油布?这事儿他都没有想到,这是一个粗心的女孩子能知道的事儿?除非…除非她干过同样的事儿。

反应过来的顾小麦瞬间好像不着急了,快步去了隔壁厨房,用热水狠狠的擦了擦头脸,将刚折腾出的汗给抹了,这才回到院子里,看了一眼大门,确定大门外啥都没有之后,对着阿米问道:“说吧,从头说,合着你这活儿有经验啊,你知不知道,我那一眼看到这一箱子东西…差点把哥吓死,这些是好东西,是值钱,可那也要看时候,如今,见不得光,别为了这些身外物…犯不着。”

阿米不好意思了,自己瞒着哥哥藏了那么些东西,还是被发现后有可能影响到哥哥前程未来的东西,可顾小麦一直到了这会儿都没有半句别的,只顾着担心自己的安危,这样的哥哥真心难得。

“哥,我不傻,知道这东西不能见光,不然干嘛藏起来啊,看看咱家,就是以前放外头的我也都收起来了。至于这些,那就是废品回收站弄来的,我常去弄点本子啥的,人头也熟悉,进进出出的也没什么人管,所以特意挑小的,不打眼的,看着最值钱的弄了点出来,大概一共两箱子,我把这弄来的和咱们自家原有的东西合在一起收拾了一下,将最值钱的装了两个箱子埋到林子里了,一般人都找不到的地儿(其实就是阿米自己的储物格里)。这里一个放地窖,没有埋是因为那时候正好刚弄完房子,想着万一哪天后手不济拿起来换钱方便,后来放着放着就给放忘了,自己都快忘了,哪里还会埋起来。”

这一通说的顾小麦都有点傻眼,一共居然有三个箱子?那该有多少东西啊!这比地主老财都富裕了?

顾小麦满脑子似乎都闪着金光,他不傻,也不是那没见识的傻子,心里明白着呢,别看这东西如今容易召祸,可只要到了那天下太平的时候,只要这一股子事儿过了,那这东西肯定还能再涨起来,到时候哪怕是最寻常的一样,估计都能卖出不敢想的价钱来,所以对收这些东西,顾小麦绝对没有反感的意思,只是她他没想到啊,自家妹妹居然手脚这么快,弄了三箱子,这…这东西自家这妹妹是怎么弄来的?难道是偷?这习惯不好吧。

妹控的哥哥是不讲理的,他没怀疑为什么阿米懂这些,因为他眼里的妹妹那就是什么都会。也没想着妹妹到底埋在哪儿,因为他觉得自家宝贝藏妹妹那里很正确。就是这东西的来路,居然也能只用一个习惯不好来糊弄自己,由此可见这哥哥当的,已经没有了原则了。

倒是阿米,或许已经预见了这些问题,所以索性说的挺利索。

“那些古籍,这些里头的人居然说什么要运到造纸厂打纸浆,真是…我都没法子说了,这简直就是犯罪,所以我就偷偷的拿了出来,反正他们里头纸制品最多,分量上也不差那么些。只是可惜了,能救出的毕竟少数,还不知道多少古籍就此没了。”

听到妹妹这么说,顾小麦的嘴角也在抽抽,心里就一个念头,这没文化就是太可怕了。古籍打纸浆?这谁想出来的,实在是…比焚书坑儒也不差什么了。至于其他的?阿米都不用说了,有了这么一个事儿,顾小麦对于阿米的所谓顺手拿回来已经没有了半点抵触,因为他已经从中看到了那些古董的命运,金银铜铁势必被溶了,木头估计也烧了,这样算,所谓的偷,反而成了拯救,这世上的事儿果然无理可讲。

“行了,拿了就拿了吧,别的先不管,赶紧把箱子埋了再说,这大白天的,万一有人来看到就不好了。”

说话间手脚利索的将箱子包好就往坑里放,等着土推上去开始踩实,顾小麦才突然笑着对阿米说到:“为了以防万一,阿米啊,没事儿的时候画个图吧,把这埋箱子的地方画出来,恩,画的花里胡哨点,咱们也整点藏宝图啥的玩玩,恩,还是狡兔三窟好几个图,呵呵呵,将来拿出来逗孩子一定很有趣。”

这是啥恶趣味?不过从这个话里难道说顾小麦觉得这些东西在短时间里不可能恢复它们原本的价值?

第179章 小麦回9

要说起阿米弄藏宝图, 那真是为难人了, 这储物格里藏东西, 你让他怎么画地图?再说了,这埋家里的也一样不好画吧,所以这话听过也就算了, 千万别当真, 倒是反过来家里有点啥东西, 对着顾小麦怎么也要交代一二的,到底小麦才是这个家的男丁, 户主, 而阿米也不担心自家哥哥贪污自己的东西, 一来不可能真的啥后手都不留, 全交代出去,二来这东西到底都在她手上藏着,主动权都在她这里, 三来, 这东西后来的也就罢了, 那最初家里的那些货色,怎么算也是小麦和阿米父母留下的遗产,从这个角度来说,人顾小麦同志本身就是有继承权的,若是在加上阿米欠下的这个身体的因果,就是全给了小麦,也说的过去。

所以喽, 这一天,兄妹两个玩了一出藏宝游戏之后,阿米很是利索的在吃过晚饭后,将家里自己收拾的所谓宝贝写了个清单,说给了顾小麦听。

要说这些年阿米其实还是挺小心的,寻摸点好货那都是尽力挑那些小件的,不打眼的,没什么人眼红的,甚至是什么名家的都不敢要,就怕惹什么人注意,可即使这样,那和土拨鼠一样,一点一点往回扒拉的次数多了,自然东西也就多了起来,真要全点出来,那怎么也能有四五个箱子。若是再加上阿米实在眼红,收不住手,偷偷弄到自己储物格里的好些红木,紫檀,黄花梨的家具什么的,那不管是价值还是数量,都绝对比先头她自己说的多出一倍去。

可即使这样,当阿米将手里的东西列出来告诉了顾小麦之后,还是把他给吓着了,那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担忧的。

“这么多?”

“哥,咱们数量是有了,可问题是这质量不够啊,看到没,多半都是清中期之后的,还多半是不值钱的小东西,有个清初明末的,那都成稀罕货了,每次我要是能寻到那么一个,都能激动上好几天,由此可见,哥,这外头所谓的抄家什么的,真的被流出来的好东西其实还是不多的,那么那么多宝贝都去哪儿了?你想过没有?”

顾小麦听到妹妹这么说,连脑子都不用过,侧身往炕上的暖乎乎的大被子上一靠,就没好气的说道:“世上又不是只有咱们是聪明人,还能去哪儿?就是那些干部们,国家领导,估计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不管,所以啊,妹妹,能有这些就该知足了,咱们人小力弱的,能捡点汤水那就够本事了。”

看,谁也不是糊涂蛋,阿米一开口,顾小麦其实心里就有数了,自家妹妹眼光不差,胆子不小,这古董辨识鉴赏也不知道从哪儿学的,说的也是头头是道,可唯一的弱项就是人小,又是女娃,这出去捡漏实在是不方便,正巧自己在家,估计是想撺掇自己一起出去走一趟了,好借着两个人的底气,弄点好货色。

你说顾小麦不想给自家寻摸能传家的宝贝?那肯定不是。就看他都知道挖坑藏起来,就该明白这人也是个扮猪吃虎的主,对丰富自家底气是绝对愿意的,可问题是他更明白自己跟着出去有多招人眼,他一个军人,即使换身衣裳,有心人从走路等姿势里估计也能看出点端倪来,这样一个汉子,再加上个半大孩子一样的女娃,出门去各处寻人家避之不及的古董啥的,只怕不用几天,真有路子的人就能把自家的底子都给掏出来,若是这样,那他们岂不是没事儿找事儿,给自己招祸嘛。

特别是在家里没有大人,自家等着自己回部队之后,只剩下阿米一个人的情况下,那更是危险的很了,甚至到时候别好处家底没落着,自家的那些东西反倒引来了狼,那更是得不偿失,祸患无穷了。

没有了爹妈,他作为哥哥,小心谨慎,好好的护着妹妹,让妹妹即使自己不在家也能安生的过日子,这是顾小麦如今最大的目标,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心而毁了这大好的局面。

“哥,你不眼红心动啊。”

顾小麦如此态度显然让阿米也有些意外,忍不住多嘴又问了起来,想要知道自家这哥哥到底咋想的。

“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就是再值钱,一时半会儿的也用不上,还容易招祸,这样的物件不用看的太重,能有自然好,我也高兴的很,到底是宝贝,藏起来也算是混个心安,没有这日子不也一样这么过?说到底啥都是假的,自己有本事在最实在。”

这…说道这份上了,你还能说啥?心态妥妥一流,阿米感受不到顾小麦心里的那份谨慎,单是也能从这言辞中,了解自家哥哥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这就不是个爱惹事儿的,但也绝对不是个迂腐的,看着有些随波逐流,却也坚守着自己的标准底线。

拉着顾小麦一起去掏上一回宝是没戏了,这让阿米心下微微有些沮丧,不过她也不是个不听劝的,知道其实顾小麦说的更在理,所以也不过是纠结了一二就索性放开了,继续过着有规律的日子,而顾小麦也趁着假期,日日在外头走动,不是和村子里各家联络感情,就是出击到各个有军人的家庭去,拥军也好,借机多认识几个人也罢,反正走的挺热闹。

对于顾小麦这折腾劲,大半的人都表示了一下理解,这一走好些年,难得回来一趟,不为了自家妹妹多走动的亲戚,那才是怪事儿,只有走多了,熟悉起来,那这顾小麦不在家的时候才能多放心些,那么些人家,总能护着那个女娃没病没灾的。

这样的想头绝对不能说错,就是阿米也一样如此认为,甚至为此还感动了好一把,就差没有吧顾小麦直接挂上感动中国好哥哥的冠军位置了。而这被感动了的阿米行动力一向不错,趁着他在家的时间,日日折腾着给顾小麦弄好吃的,好尽点做妹妹的心。

直到某天,阿米因为意外得了一条冬眠的有两米长的菜花蛇,兴奋的颠颠的往家赶,想早点收拾了,好做蛇羹给顾小麦吃,却意外的发现自家那哥哥和下放在村子里的那个原陆军师长吴正奎在自家后头那个林子里避开了人说话,这才不知怎么的,心里有个光点一闪而过,似乎明白了什么。

厨房的大铁锅里,蛇羹已经泛起了乳白色,坐在灶台后不时的关照一下火头的阿米这会儿也已经回神了,将顾小麦这一次回来后的行为言论,从头到尾的想了想,阿米发现,不知不觉中其实顾小麦已经流露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政治倾向。而且看目前他和这吴正奎的接触,即使阿米不知道前因后果,不知道他们怎么搭上相互取得信任的,可也能看出,顾小麦这是在给自己寻找后台。

村子里两个部队上的老头虽然年纪不小,回去后未必还能继续工作,未必能重新获得实权,可到底以前的官也不小,到了师长军长这种级别,不是单打独斗能起来的,这后面必然还有不小的人脉和势力,即使这些顾小麦未来都未必用的上,人家未必愿意和他有牵扯,那单单是这两人家里的关系,还有自己嫡系部队的一些手下人脉,对于处在军队干部最底层的顾小麦来说,也一样是不小的金大腿。最起码能保证让顾小麦在和人竞争时能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满意了。和平时期的军人升官不容易,没有什么功勋要靠着资历关系上位,那内斗也一样厉害的很呢。

想到这些,阿米忍不住又想到了当初自己去西北看顾小麦时候的情景,将这隔了不过几年的两个人影重叠起来看,阿米不得不承认,如今的顾小麦早就不再是以前的他了,即使依然妹控严重,即使性子依然很不错,即使和村子里人也一样那么亲近,可时间,经历已经足够的顾小麦学会了沉淀,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手段。

成熟永远是要付出代价的,成长一样也伴随着残忍,顾小麦长大了,在军营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变化的那么自然而然,以至于回来这么些天,阿米居然一直都没有怎么察觉。

与此同时阿米也微微有些不自在,感觉自己对于这个哥哥似乎也不够关心,付出的很勉强,若是那原本的阿米在,或许在人出现的瞬间就该有所察觉了吧,要不剩下的日子在多用心点?多照顾些?这样一想,心中有感觉不对,这样似乎又有些刻意了。哎,人际交往其实真的很难啊!对于自己这方面的不足,阿米微微有些担忧,生怕自己这样的状态让顾小麦察觉,以至于伤了这个妹控的心。

好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美食不能解决的,在阿米实在不得其法的时候,眼角正好瞄到了那一锅已经炖的香味四溢的蛇羹,心里倒是有了主意:别的疏忽自己这会儿自傲补上是不妥当,可做吃的却不用担心,自打顾小麦回来,自己好像就没停过,若是从这里当个切入点,对顾小麦多上心几分,既不突兀,也一样能体现自己的关心。

至于顾小麦的反应?他没反应,在有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总要先顾着嘴巴才是,不然他后面那些什么堂兄弟啥的,就该扑上来抢走了,那可是妹妹给我做的,干啥给你啊!美不死你。就是撑死,那也要灌进自己的肚子。

啥?妹妹有啥不对?能有啥不对?挺好的啊!看这做饭的本事,谁家比得上。

第180章 小麦回10

顾小麦在家里的日子过得十分的舒坦, 见天的能有妹妹给做好吃的, 还是天天翻着花样的吃, 这才几天,身上的肉似乎都多了那么几斤。还能趁着在家,当上几回保镖, 跟着妹妹他们去上山, 去打猎, 去重新享受一下猎户的滋味,这样的日子和部队上的千篇一律比起来, 不知道多姿多彩了多少去。

顾小麦觉得这一次自己回家还真是回来对了, 不说牵扯上了多少条人脉, 也不说自己机缘巧合的得了什么样的好处, 单单是这家,这妹妹,就让顾小麦感觉来的分外的值, 以往家里的事儿不是听人说的, 就是信里写的, 即使知道不少,却总觉得虚的慌,如今亲眼所见,自然感觉很不一样。

屋子翻新不过几年,结实的让人安心,屋子里的摆设被褥也足够能看出家里的条件如何,跟着妹妹去打猎, 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些孩子们不比大人差的谋生手段,还有自家妹妹做饭,做衣服,收拾屋子的利索劲,也能看出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很是不凡。再加上那埋在地下的箱子,阿米偷偷给她看的存款,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顾小麦对这个家彻底放了心。

“我这里存下的钱够多了,哥,你还给我干啥?”

明天,顾小麦就要准备回去了,阿米将顾小麦带回来已经清空了的四个大大的包裹重新翻洗晾晒,这会儿又一次塞满,不是大包大包的菜干,就是阿米给做的衣裳鞋袜,还有这边特产的粮食,果干,肉干等等,反正是一个劲往里塞,这个时候的人似乎在携带行李上有一定的超能力,不怕拿不走,拿的多才让人羡慕,回到部队,也能多多散出去攒点人情。

阿米早不是刚来时候的小白,对这些事儿门清的很,所以做起来也很是利索,想的更是周到,连着东西的体积,分量等等都能一一规划出来,做到每一个包裹都差不多重,可见本事如何了。

她这里忙乎的额头都出汗了,那顾小麦同志居然还来添乱,塞过来一叠钱,眼睛一扫,怎么也够好几百,这是怎么说的,她不是已经给顾小麦看过自己的私房了嘛?即使因为是怕太扎眼,吓坏了他,只是给他看了一半不到的数额,呢也是七八百的大数字了,绝对够震撼,这村子里估计能有这个数的人家绝对不超过一个巴掌,怎么这会儿又想着给自己?

“你存着呗,我那在部队存起来也不方便,你拿着我放心。”

这话也算是实话,只是顾小麦没有说的是,他看着妹妹拿出来那一叠钱的时候心里那个酸啊,算算自己每个月寄过来的,好像加在一起,这几年总计也就千百来块,就这还是升职后工资开始增加才有的数字,在这样的情况下,妹妹能存下这些,那平日里过得该是怎么样的俭省?

即使她能打猎,能采药,可他也不是傻子,若是打猎采药能发家致富,那这山沟沟里早就能出大财主了,哪里会成为苦哈哈的落脚地?再加上妹妹还要读书,还要弄那些古董什么的值钱东西当家底,还置办了家当,修缮房子,哦,还有给自己寄吃的,这么一算,只怕这平日里妹妹的日子过得很是吝啬,不然攒不下这么多。

而自己来了之后呢?妹妹是那么的顾着自己,打猎得的也不卖了,只顾着给自己吃,一身身的衣裳,鞋袜也都整整齐齐,连个补丁都没有,由此可见,妹妹对着自己吝啬,对着自己这个哥哥那真是一千一万个好,这样的妹妹他实在是心疼的紧,心下想着既然妹妹一心存钱,那不如把自己存的也给妹妹好了,都放在一处,看着钱就多了,这样妹妹也能安心些。

你说为啥是安心?他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也想过了,妹妹这样爱攒钱,这样卖力攒家当,估计就是当初那几年天灾的时候给闹出的毛病,眼看着差点饿死,是个人都免不得多少多了点以备不时之需的毛病,这不是啥不好的习惯,没啥好改的,能攒钱那是能守家守业的本事,别人家想要还未必能有。

顾小麦如今还没结婚,没有自己的小家,在他心里,那就是和妹妹相依为命,自然啥乱七八糟的念头都不会有,想着将存款和妹妹放一处,那第二天自然立马说了出来,可不想着好心觉遭了驴肝肺,反倒是让阿米一通的训。

“部队难不成就没有走礼的?没有婚丧嫁娶随礼的事儿?偶尔的难不成不用请人吃饭?不用带着亲近的人去改善改善生活?哥,你每个月寄过来的就不少了,这要是在给我,你身上岂不是啥都没了?你都那么大了,一个大男人在外头,口袋里没钱可不成。”

顾小麦感觉自己有点崩溃,自家妹妹这才几岁?家长里短,人情世故上居然就这么精通了?这些连他自己都没有那么周全,往日在部队多半也是听到一耳朵或是见着有人送这才跟着当个拖油瓶,其他时候还真没在这事儿上用心,总觉得自己平日里和战友处的不错,还常借着后勤便利带点东西,再加上这一次回家帮着送东西啥的,已经很亲近了,在没想过还有那么多自己没做到位,这一刻顾小麦甚至都怀疑自己和妹妹智商上的差距。

“那个,平时我这都吃住都在部队,驻地附近也没什么能去的地方,还能有啥好花销的?至于亲近人,我们那时团部,十个人里头有七八个都是比我大的,还用我帮着改善?妹妹啊,你这想的是不是多了点?”

虽然觉得妹妹说的是有点道理,顾小麦难得辩驳了几句,当然了,这也是他往日想不到这些事儿上头的理由之一,确实也算在理,可是不想着才能说出口,阿米越发的不满意了,小白眼翻的都能夹死蚊子,伸手把顾小麦一扯,让他坐在炕上,一本正经的说道:“就算你部队的情况比较特殊,你这用钱的地方是不多,可你忘了,你还有个绝对重要的事儿要处理,哥,你也不算算你几岁了?也该寻摸个对象啥的,咱们没爹没娘的,也没人给你张罗,就是大伯家亲近,大伯娘热心,可这到底是你自己的事儿,他们也不能胡乱拿主意,到底最后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意思,这么远消息一来一往也难,实在有点不好办。所以啊,留点傍身,若是能在部队遇上合适的,那这钱可就有了大用处了,买点好东西送人啥的,总是要的。”

顾小麦觉得他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什么叫做自己几岁了?他几岁阿米这死孩子不知道?才刚刚过了二十好不,这年岁多青葱啊,可怎么到了阿米的嘴里,搞得自己好像三十了一样?这不行,这可是原则问题,不能让妹妹胡说,他还小着呢。

“我才二十,急啥?我们部队二十五六之后结婚的大有人在,按照这个算,我这年纪简直就是嫩豆芽一样,你这是不是操心的太早了?妹啊,你才几岁啊?这心思用的,太伤神了不好。”

得,这两兄妹这是杠上了?太用心思?这话听在阿米耳朵里岂不是说她是个小老太太?这可是踩着她的逆鳞了,怎么能轻易认输?

“那是你不会算,你想想,从寻到合适的人选到人家愿意和你处对象,那是一天两天就能说定的?没有几个月的多方位考核,那是想都别想,就是你自己,若是不弄清楚人家成分啥的,肯随便和人处对象?再是喜欢漂亮姑娘你也不会不顾前程吧。这样一来能在一二年里寻出个好人选就不错了,等着人选有了,那总要相互适应的时间吧,不可能今儿看着合适,明儿就结婚,那是盲婚哑嫁,和以前那啥包办婚姻一样是落后的,你也不会愿意的对吧,那这一来一往的你能保证不要一年?这样一加起来,就是三年没了,等着合适了,这结婚总要置办东西,总要请婚假吧,这又要时间,这么算,你说,和你那些战友有啥差别?我这现在开始操心有啥错? ”

前面说的那么多,其实都有些牵强附会,虽然也有那么点道理在,可最终为的就是最后一句,顾小麦也不是啥糊涂人,从头到尾这么听下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马投降,“是,是,是,小姑奶奶说的对,我坚决听从,回去就开始寻摸,保证细致的完成任务,这总成了吧,不过阿米啊,咱们好像一开始是说这钱的事儿来着,怎么就说道这上头去了?”

咦,还真是,这扯话题怎么一下子就扯这么远了?阿米也有些傻眼,低头看了看顾小麦递过来的钱,一把拿过来细细的数了数,随即凑了个整,取了二百放到了自己口袋里,剩下的大概也有二百上下的那一叠还给了顾小麦。

“我帮你存上二百,这剩下的你自己存着,等着凑到了五百,你再寄个整,我再给你存着,恩,反正你有媳妇钱,这事儿我给管着了,只要到时候嫂子不吃醋,我才不怕呢!嘻嘻!”

顾小麦见妹妹拿了钱,即使不是他原本想好的全部,可到底给出去了一半,再想想刚才妹妹说的那些事儿,也确实需要自己去走动维护,便也顺手将钱放回了自己口袋里,随即厚脸皮的对着阿米说道:“先别想什么嫂子了,就咱们两这家底,就你哥哥我这本事,估计挑选起来挺麻烦的,要应征的太多,费时间。”

这话说的,阿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着刚收拾好的包裹也被她笑翻的身子给压偏了,差点倒到了地上,可见这话的威力如何。

第181章 小麦回11-归途

来的时候, 顾小麦有五个大包裹, 一个是带给村中各家的礼节,一个是带给自家妹妹的私房货,剩下三个全是替别人带的, 从这个数字, 比例来看,顾小麦其实也挺会收拾的。

到了准备回部队了, 有心再收拾一回却用不着他了,阿米也好,大伯娘也罢,都比他利索,准备的也更贴心,不说阿米给他做的那些衣裳啥的够他到了部队一两年换洗,就是大伯娘也拿出了三双千层底棉鞋,一双大大的棉手套, 保证了他在西北冬日的保暖问题, 还有两大陶罐的辣肉酱,一大包烙饼,明显是给他准备的一路上的饭食。此外还有山里的好些山货, 作为回去后和人走动的礼节,基本可以说是周全到了极致。

“哥, 赶紧想,还有啥缺的不?趁着这包裹我这里还没封口。想到了还能往里头塞。”

“这都三个包裹了,哪里还不够, 只有多的。我带回家才几个?”

“你那是部队,那有多少人啊,就是不说别的,单是你那后勤部门又该是多少人?难得回家一趟,不带点好东西回去和大家分分,人家不得以为你小气啊?哥,这人情世故上你可不能大意了。”

“知道了,都是当兵的大老粗,心大的很,就是差池上一二,也不会在意的,你这小管家婆,别瞎捉摸了。”

“理是这个理,可事儿却不能这么干,你自己首先不重视了,那还能指望办妥帖了?若是给人存心不重视的印象,那不是请等着得罪人?得了,我不喝你说废话了,这样,一会儿我去找村子里人多收点干蘑菇啥的,一个小袋一个小袋的给你装上,情愿多装点,多备点,也别少了。等你回去了,见着亲近的就直接塞一个过去,这样你总不会漏了哪个。”

“那要塞多少人?别人还不得把你哥当成冤大头了?”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总不会白给的。”

“成吧,反正如今我归你管,这总成了吧。管家婆!”

顾小麦叫阿米管家婆那是真真不错的,回去的包裹在顾小麦想来能有一个就差不离了,也能让他好歹痛快一回,可不想不过是一个转眼,那包裹又多了一个,等阿米宣告彻底打包完毕,包裹的数量已经有了三个。顾小麦自己都有点糊涂了,自己有这么多东西可带?有那么多礼节要送?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还认识要好那么多人?他们团部一共才几个?

不管到底里头塞了多少在他看来不怎么必要的东西,可妹妹的那一份一切为了他打算的心却让他很感动,不舍。这个家离开那么多年,难得回来一次,这家里的剩下的两个孩子能相互依偎着取暖,告诉自己,这个世上不是只有自己一个,还有可以牵挂,可以依靠,可以有一个称之为家的所在,可匆匆的又要面对分离,就好像是个过客,再一次远离。

十一月中旬,北方的天已经开始下着大雪,白茫茫的一片,覆盖了无数的山野,也阻碍了无数的脚步,只是该走的总是要走,怎么也留不住。顾小麦又去了一次山里,在爹妈的墓前静默着告别,和上次一样,又点上了一支烟,看着那青烟随着雪花散开,一点一点的融入了周边,明明知道那是常态,却也让顾小麦感觉到了心静,就好像爹妈真的已经接收到了他的心意一般。

“我会好好的,阿米也会好好的,真的,爹,娘,别担心。”

烟已经燃尽,而他也终于踏上了归程。

这个月份正式各处运送给养的忙碌时期,军列颇多,顾小麦这探亲帮人送东西的活计没白干一场,到底是得了好处,这不是,立马就有蹭军列的好处了,还有人帮着将大包裹运送到了车上。

“阿米,赶紧回去吧,建国,多照顾妹妹,大伯,我走了,家里拜托了!”

站在车上,望着不远处的阿米他们,顾小麦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当年自己跟着建筑队走的时候满身热血,只觉得自己这是为自己寻了出路,活路,只有满心的希望,都顾不上回头看一眼,如今想来,真的是遗憾的很,若不是如此,好歹也能看爹妈最后一眼啊。

因为这个,这一次的分别,再一次的离开家乡,顾小麦难得感性起来,好像看到每一处景色,每一个人都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味道。惹得阿米也跟着红了眼睛,开始哽咽,这让大伯感觉很不好受,忙大声喊到:“成了,喊啥,尽惹你妹难受,隔上一二年,你在申请探亲就是了,对了,小麦,回去到了部队别忘了立马打电报回来,也好让我们安心。别和以前似的傻不拉几的就没了信。”

嘴巴里没好话的大伯最后一句还是暴露出了他对这个侄子的关心,弄得边上的孩子们都忍俊不住。倒是也缓和了几分冬日离别的萧索。直到那车缓缓的开始前行,阿米的泪才正式的往下坠,脚步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火车快步往前赶,直到那车厢里探着脑袋不住摆手的人再也看不到身影,阿米才酿跄的停住了脚步。

这才过了几天有哥哥的好日子,转眼,这家里有是一个人了,没人抢着砍柴,没人一早起来扫雪,那大屋子里冷冷清清的,比顾小麦没回来之前更让人觉得孤单,也是,有过了热闹,自然越发对比的孤寂了。

另一边顾小麦的脸色也有些恹恹的,看着远去的家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好在这样的情况,作为军列上的常驻人员,那是看的多了,自有人过来一起说说话,分散分散注意力。都是战友,都是离乡背井求前程的人,带着天然的亲近。

“大兄弟,这是回部队啊?头一次回家探亲?”

“啊,是啊。”

“哪个部队的?”

“XX军XX工兵团的!”

“呀,这可巧了,我们就是给XX军送后勤给养的,兄弟,你这运气可真不错,一路能搭车走七八成路啊!一会儿可要一起喝一个。”

“那感情好,我这还有我妹给做的酱猪蹄呢,正好下酒。”